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7
A.37.2 笆和35 °CB. 37.3 °C和38.5 °CC. 37.2 °。
和37.5 °CD. 37.3 °C和37.5 °C6.如图所示的各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7.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8.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A.虚像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实像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不可以是缩小的9.周末,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去参观,在动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轨道旁的树B.沿途的路灯杆C.动车的车厢D.迎面驶来的动车10.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现在的AI智能机器人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类交流。
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的声音与普通人类的声音音色不同C.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xl08m/s2.2019年5月,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即将交付使用。
该船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
(3)本探究实验中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B C A D F80 1.02控制变量法【解析】【详解】(1)[1][2][3]为了验证猜想一,即音调高低可能与横截面积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B、C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长度相同,都是60cm,只是横截面积不同;[4][5][6]为了验证猜想二,即音调高低可能与长短有关,需要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琴弦的横截面积不变,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A、D、F符合要求,它们的材料相同,都是铜,横截面积也相同,长短不同;(2)[7]为了验证猜想三,即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编号G、H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只是材料不同,和J作对比,只需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mm2即可;(3)[8]本探究实验过程中,三个变量,保持其中两个量不变,对比第三个量的变化与音调高低的关系,这是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如图1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 受油机是运动的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 加油机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 受油机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 加油机是静止的图1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3.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4m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的目的是为了A.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保护车辆安全行驶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象C.用来矫正远视眼视力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D.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是因为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后方5.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6.三原色的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你将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A.红、黄、蓝B.红、绿、蓝C.红、黄、紫D.黄、绿、紫7.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 .紫外线具有热效应D .光具有能量8.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A.50° 50° B.40° 50° C .50° 40° D .40° 40°9.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 .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 .钟声通过空气以波的形式传播到人耳D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 .日食、月食的形成C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D .小孔成像 11.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A.放大镜B.潜望镜C.照相机D.幻灯机 12.以下对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冰水共存时温度不变,同时需吸收热量 B .地球上蕴藏着大量的水资源,所以我们无需节约用水 C .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D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3.小明用焦距为10cm 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如图3所示.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A .小于10cmB .等于10cmC .大于20cmD .在10cm 与20cm 之间 14.以下数据错误..的是 A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B .频率为10Hz 的声波是次声波 C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 .人类目前可观测到宇宙的最远距离为1027m15.公路上,警察用超声波测速器能很快地测出汽车运动的速度,超声波测速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A .方向性好B .穿透能力强C .多普勒效应D .能够成像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6.在下列数字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一本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为18.40 ;(2)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m 栏决赛中夺冠的平均速度为8.52 ;(3)人的正常体温约36.5 . 17.20XX 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40°图 2图3图450周年纪念日)举行了主题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性光信号接力活动.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发出一束光,经太平洋到我国上海,并在我国各省市传递后回到普林斯顿,历时正好一天(一天取8.64×104s ).这个过程中,光传播的总路程约为 m .(在全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取3×108m/s )18.如图4所示,仔细观察“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19.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探究活动可知,太阳光可以分解为 、 、 、 、蓝、靛、紫. 20.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 温度和 体积.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来使它液化后储存在钢罐里的.21.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 在投影幕布上发生了 反射;激光测距仪是利用了光的 传播;太阳的热主要以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形式传送地球上的.22.如图5所示为光由空气向某种玻璃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法线 ,入射光线是_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折射角是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图3分,共6分. 23.请在图6中将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24.请在图7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25题3分,第26题2分,第27题7分,共12分.25.如图8所示为同一支温度计测量不同的温度,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甲的示数是___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26.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一般要测量3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减小由于刻度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B .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读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C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D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27.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验小组还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min )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温度(℃)…96979899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 图6· F F O· 图8AB图7图598 97100 9996t/℃图10图9(1)图9中(选填“a”或“b”)图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根据表中所给的数据,在图10中作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由水的沸腾图象可以判断出: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4)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化”、“不变化”).五、计算题.本题14分.28.为实行西部大开发,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列车全线提速.提速前列车平均速度为58km/h,提速后,全程平均速度为78km/h,提速前全程运行时间为65h.(1)京乌线全长多少km?(2)提速后全程运行时间是多少h?六、探究与设计题.本题共2小题.第29题2分,第30题14分,共16分.29.下面是声音在几种介质里传播的速度:在空气中在气、固、液体中(0℃)在15℃空气中温度/℃声速/m.s-1介质声速/m.s-1频率/Hz 声速/m.s-10 330 氧气316 2000 34015 340 水1450 1000 34030 349 冰3160 500 340通过比较表格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请你仿照例子再写出二条: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1);(2).30.李明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选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一) 实验中,他们用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2cm处,则通过透镜可以成一个(选填“放大”或“缩小”)、(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或“虚”)像.(二) 实验中,他们还发现当物距在10cm<u<20cm之间取不同数值时,虽然都成放大的像,但像的大小并不相同.于是他们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探究过程如下:(A)他们提出“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课题.(B)李明提出“像的大小可能与物距有关”.(C)他们作如下设计:选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选用市售圣诞音乐贺卡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作为物体,物距从11cm开始,每隔1cm选取一数据记录点.(D)量出红色发光二极管的高度(即物体的大小)(E)实验中,分别取物距为11cm、12cm、13cm、14cm、15cm、16cm、17cm、18cm、19cm,在光屏上出现红色发光二极管最清晰的像时,测量像的高度,并记录相应数据.(F)通过查阅资料,他们认识到物理学中用“放大率”来衡量像的大小.“放大率”定义为“像的高度(用字母l表示)与物体的高度(用字h母表示)的比值”.(G)算出所记录数据中不同物距时的像的“放大率”.并由此得出相应结论.利用以上探究过程,完成下列问题:(1)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①与上述过程中(A)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②与上述过程中(C)步骤相应的科学探究要素是.(2)根据(F)步骤中对“放大率”的定义,写出“放大率”公式的数学表达式.“放大率”用字母m表示.(3)请你帮李明小组设计一用来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4)除李明提出“像的大小可能与物距有关”以外,对影响“放大率”的因素你还能提出一个猜想吗?(5)相信你也和李明一样是个爱动脑筋、对大自然充满好奇的孩子,在本学期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掌握了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对一些问题也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困惑.请结合本学期的探究活动,写出一新的探究课题.要求写出在什么探究活动中提出了什么新的课题.只要提出探究课题就行,不需要进行探究.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234567891011121314 15 B C A C D B C A A C D B A CC二、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6. cm m/s ℃ 17. 2.6×101318. 熔化 液化19. 牛顿 红 橙 黄 绿 20. 降低 压缩 压缩体积 21. 漫 直线 红外线 22. ON CO OA 55 35 三、作图(每图3分,共6分)四、实验与探究(共12分)25. 1(1分) -8.0(或-8)(1分) 2.0(或2)(1分) 26. B(2分)27. (1) a (1分) (2)见右图(2分)(3) 上升(1分) 不变(1分) (4) 100(1分) 不变化(1分) 五、计算题(共14分)28. (1) 3770(7分) (2) 48.33(7分) 六、探究与设计(共16分)29. (1)声音在不同温度的相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同(1分)(2)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相同温度的同一介质传播时速度相同(1分) 30. (一)缩小(1分) 倒立(1分) 实(1分)(二)(1)①提出问题(1分) ②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分) (2)lm h(2分) A B 图7 A ′B ′ · · 图6 O · F(3)(3分)(4)(2分)“像的大小可能与透镜的焦距有关.”或“像的大小可能与透镜的材料有关.”等(只要言之有理就给分)(5)(2分)只要言之有理就给分。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1.常见的声现象,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A. 雨滴打到雨伞上的“嗒嗒”声能被清晰的听到B. 潜泳者能听到河岸边“劈里啪啦”鞭炮声音C. 站在小溪边能听到溪水“哗哗”流淌着的声音D. 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打破清晨森林的宁静 2.如图所示,利用常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 水温可以超出温度计量程B. 玻璃泡要与热水充分接触C. 玻璃泡可离开热水再读数D. 温度计放进热水立即读数 3.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由熔化引起的是()4. 有关不可见光的一些说法,观点正确的是()A.电视遥控利用紫外线传递信息 B.冰雪消融 B. 白雾弥漫 D. 用紫外线照射人体总是有益的 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霜满枝头雪花纷飞C.蛇和狗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D.5.如图所示,穿衣镜中人所成的像,具有的特点是()A. 像与人相对于镜面对称B. 像的高度要比人矮C. 像离镜面的距离要比人近D. 观察到的是清晰的实像 6.如图所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是()7.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在地面上观察到的情境。
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 凸面镜 C.凹透镜 8.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的实验中,相当于晶状体的是()B. 光屏D.烛焰9.一些运动中的物体,速度有可能为25m/s 的是()B.凹面镜 D.凸透镜A. 投影机望远镜C.凸透镜A,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进行百米赛跑的运动员D.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10.如图所示,顾客乘坐商场观景电梯上升,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屋顶彩带B.货架商品C.商场收银员D.电梯内同伴二、填空题11.收听新闻广播时,电视机发出的声音(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睡觉时,蚊虫发出的嗡嗡声(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期末试卷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二物理 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 1=20 cm ,s 2=80 cm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答案】为零 不变 A 320 【解析】 【分析】【详解】(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放在中点时,声音传播的距离相等,用时相等,所以时间差为零,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零.(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1212s s s s t v v v+=-=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 (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1212s s s s t v v v +=-=,增加压力时△t 变小,由于s 2不变,根据s v t =知,速度v 变大. (4)如题图中所示,显示的时间差为:21s s t v v =-,所以(8020)cm320m/s1.875msv-==.【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理解液晶屏显示数值是两接收器收到声音的时间差,利用好此差值,则题目可解.2.如图所示,将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塑料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实验通过改变___________来改变声音的响度,通过改变_______来改变声音的音调.(2)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3)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是比较法和_________法.(4)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___传进耳朵,引起鼓膜______,人便听到声音.(5)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原因是___.【答案】拨动塑料尺的力度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音色控制变量空气振动刻度尺振动得太慢,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解析】【详解】(1)响度与振幅有关,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塑料尺,塑料尺的振幅不同,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物体振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实验要通过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音调.(2)钢尺和塑料尺的材料不同,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速度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音色的不同.(3)实验中研究响度与振幅关系时,应控制频率不变,而在研究音调与频率关系时,则要控制振幅相同,故实验设计隐含的物理方法除比较法外,还有控制变量法.(4)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声波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引起鼓膜的振动,再传给听小骨、耳蜗,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5) 实验中当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超过一定长度时,无论如何用力拨动也听不到声音,原因是刻度尺振动得太慢,产生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3.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小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的科学方法可得出结论________.【答案】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变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 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点睛: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4.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1)完成表中的内容__________.(2)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________.【答案】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解析】(1)拍塑料膜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轻拍塑料膜和重拍塑料膜,使塑料膜振幅不同,观察烛焰摆动幅度;(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4)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点睛】:此题是开放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实验的掌握情况.在描述实验过程时,语言一定要准确,对于涉及多变量的,还需要按照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进行描述.用钢锯条可设计很多与声现象有关的实验,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等.5.(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这个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答案】A D F 控制变量法【解析】(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A. D. F;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不同材料的琴弦故选G、H;则应该填入与G、H相同的数据,即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1.02mm2.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来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答案】乙粗细乙丙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2)[3] [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松紧度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3)[5]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丝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出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
2.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毛衣、报纸、棉花、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完成下面各题:(1)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再盖上盒盖,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3)下面的表格是为了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而设计的,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________ .(4)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答案】机械闹钟B表二棉花泡沫毛衣报纸【解析】【分析】【详解】(1)发声体需要持续发声,所以音叉不合适,应该选择机械闹钟;(2)比较响度依靠感觉,不够准确;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比较准确而且容易进行比较,隔音性能好,响度越小,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小;隔音性能差,响度越大,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大,因此选B.(3)表二比较的是距离,所以其中与方案B对应的是表二.(4)隔音性能好,响度越小,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小;隔音性能差,响度越大,听不见声音的距离就越大.距离由短到长依次是棉花泡沫毛衣报纸,因此隔声性能由好到差应该是棉花泡沫毛衣报纸.3.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一只手捏住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
苏科版物理初二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B. 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来的答案:B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故B正确;C、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一定响度且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故C错误;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故D错误。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C解析: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故A正确;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正确;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D错误.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吹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D.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解析: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B、吹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空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B正确;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超声波也是声音,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答案:C解析: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错误;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二、多选题(每题4分)1、题目: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B. 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答案:B2、题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答案:C3、题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答案:C4、题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物体只要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3分)1.(3分)声音是由物体____ 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 ,声音在真空中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播。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______.(2)选用序号为______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______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______.(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______(选填“C”或“D”).【答案】横截面积(或粗细)高 A、D(或B、E或C、F)长度低 D【解析】【分析】【详解】要研究音调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需用控制变量法.(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或粗细)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需控制琴弦的长短和琴弦的材料不变,所以要选择A、D(或B、E或C、F).由此可得,在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低;(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D实验时的声音强度为75分贝,大于C实验时的声音强度.2.观察表,试写出三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中在气、固、液体中在空气中温度声速(米/介质声速(米/秒)频率(赫声速(米/(℃)秒)兹)秒)0330氧气316200034015340水1450100034030349冰3160500340100386铁4900﹣5000256340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有:(1)由第一第二列可得:_____.(2)由第三第四列可得:_____.(3)由第五第六列可得:_____.【答案】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解析】【详解】(1)由表中第一第二列可以看出,同样是在空气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会不同,故可得出: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2)由表中第三第四列可以看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且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3)由表中第五第六列可以看出,频率不同,但声速相同,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3.(1)由图(a)可知当线轴的甲轮刚接触到棉布时,其速度的大小将(变小/不变/变大),而乙轮的速度不变;(2)从图(a)、(b)两种类似现象可知,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时而发生折射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下列几个研究案例中与本题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用水波来形象地认识声波;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答案】(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解析】试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阻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同时要知道若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2)分析(a)和(b),要注意从中找出相同点,总结规律.(a)发生折射是由于速度发生了变化,从(a)联想(b)的原因.(3)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类比法.将物理现象与生活现象类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更容易理解.解:(1)在滚动过程中,由于甲首先到达细布,受到摩擦力而速度变小;乙此时仍在光滑的木板上,由于不受摩擦,所以乙的速度不变.(2)从(a)图看,由于甲端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甲端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偏折,所以(b)中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即可能是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此题这种研究方法为类比法,在前面电学中,将水流类比为电流、水压类比为电压、通过水波认识声波等都属于此种研究方法.选项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了控制变量法;选项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运用了转换法;选项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运用了理想实验法.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变小;(2)光由空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变慢了;(3)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此题中关键要找出生活现象和物理现象的相同点,运用类比法将知识进行迁移,这也是我们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平时要注意总结.4.(1)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铃声,这说明______.(2)图乙是探究“”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 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2.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B,音调 C.音色 D.振幅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A.景区喷雾B.人造雪景C.撒盐融雪D.人工降雨4.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M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ire5.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 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所示,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6. 如图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盖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B. 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手影--平面镜成像A. 摄影--凸透镜成像B. 投影--光的反射C. 倒影--光的折射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B.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7.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由空气进入某透明物质时,在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O可能是入射光线B. OB可能是折射光线C. 0C必定是反射光线D. B0必定是入射光线8.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A.小于6mB.等于6mC.大于6m D,无法判定9.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同学在学习完课本上“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回到家中想用铁脸盆和水等材料来做这个实验,请帮助她完成探究报告.(1)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A.需要实验器材:铁脸盆、水、钢勺.B.在铁脸盆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钢勺轻敲铁脸盆,会发现铁脸盆中的水在跳动.C.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________(选填“高”“低”或“不变”).(4)结论:通过分析,结合提出的问题,你能初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5)评估:你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探究什么问题____________?(写出探究的问题即可)【答案】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高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或音调高低与水多少有关吗?【解析】【分析】【详解】(2)本题所研究的问题是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猜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用较大的力敲铁脸盆,发现铁脸盆中的水跳动比步骤B中的水跳动高;(4)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5) 因为实验中可以看到水的跳动,故还可以用这些器材来研究:声音怎样产生;另外在水盆中将入不同深度的水时,盆的振动频率会变化,所以还可以研究:音调高低与水的多少有关吗?2.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答案】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由高变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真空不能传声音调变化【解析】【详解】(1)小纸片的跳动是由于扬声器振动造成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原因正是由于里边纸盆的振动;所以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敲击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身和水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从左向右敲打瓶子,音调由高变低;(3)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4)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经过科学推理可得:真空不能传声;(5)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3.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答案】乙粗细乙丙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2)[3] [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松紧度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3)[5]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丝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出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
2.大海同学为了探究琴弦的音调与音弦的材料、张紧程度、横截面积、长短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采用了表一所列各种规格的琴弦、几个钩码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铜60 0.76B 铜60 0.89C 铜60 1.02D 铜80 0.76E 铜F 铜100 0.76G 钢80 1.02H 尼龙80 1.02I 尼龙100 1.02实验步骤:(1)在大木板的两边立起两块小木板,在大木板的一端牢牢钉人一根大钉子,把弦的一端绑在钉子上,另一端垂在桌边,把钩码绑在垂下的弦上.(如图)(2)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A、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3)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这一猜想,应选用编号为____ 、____ 、____ 的琴弦进行实验.(如表)(4)表一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这一猜想,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如表)______、______【答案】B C A D F80 1.02【解析】【详解】(2)在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粗细有关”时,要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故选A. B. C的琴弦进行实验;(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选A. D. F的琴弦进行实验;(4)为了验证“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日常生活中,我们闭着眼也能根据声音分辨出熟悉的人,其主要依据是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调C.声音的音色D.声音的速度2.在第十九届省运会中扬州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获得77枚金牌.如图所示,是篮球比赛精彩瞬间,说篮球架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C.奔跑中运动员3.列物理知识与应用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超声波一一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C.红外线----- 夜视仪4•为研究光现象,引入“光线”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控制变量法 B.模型法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D.赛场边矗立着的广告牌B.次声波——监测核爆炸D.紫外线---- 验钞机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5.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它的分度值是1 °C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可以放置在沸腾的水中高温消毒6.下列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m/sC.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5cm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B.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C D.正常人心脏跳动1次时间约0.1sA.筷子变弯小孔成像&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装入塑料袋,扎紧袋口后用细线悬挂在水中,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上述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9.下面是从小明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内容,其中存在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光速约为3xlO8m/sB.次声波响度太小,所以人耳听不到C.温室效应会导致海平面上升D.尽管水是循环,但仍要节约用水10.—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5s内通过了20m的路程,那么前3s内的平均速度A.可能大于4m/sB. 一定是4m/sC.可能小于4m/sD.无法确定11.如图是选自物理课本的四幅图片,下列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c. 冰冻的衣服晾干12.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改变书本到玻璃杯的距离,他所能看到的像可能是G 乙丙丁A.甲、乙、丙、丁B.甲、乙、丙C.乙、丙D.甲、丁二、填空题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保持安静”,考场上监考老师的提示声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入我们耳中,该过程说明声音可以传______ (能量/信息),“请保持安静”属于在 ____ 处减弱噪声.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入冬以来,江都经历了雾霾天气,常见的雾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PM2.5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直径最大为______ m,请你提出一条减少PM2.5产生的建议:______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年古城第一隧”的瘦西湖隧道全长3.6km,限高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单位)、限速60 _____ (填写单位).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汽车通过该隧道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 min.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甲是2018年1月31日扬州地区观测到的超级月全食,月食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形成的,该现象还能说明光 _____ (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图乙是2018年夏天在江都街头拍摄到彩虹,彩虹属于光的_____ 现象•组成美丽彩虹的各种色光中的红、______ 、蓝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甲Z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一物体的“路程一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体0〜5s的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5~10s该物体相对地面是_______ (运动/静止)的,该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 ____ m/s.s/m1&如图所示为华为手机后置的多个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可以看作(凸透镜/凹透镜).在拍照时,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被拍摄物体应离手机摄像头更(远/近)些.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手机背面的华为标识,这是由于光线在手机背面标识上发生了(镜面/漫)反射.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阳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实验时烧杯中加入的水是(热水/温水/冷水).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 _____ (晶体/非晶体”).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 态,实验中冰块从开始熔化到熔化结束所用的时间为 _____ m in.20.课本指出“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表达式为v = -,其国际单位制单位为m/s.我们也可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a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大小等于物t体通过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则其表达式为8= ______ (用字母表示),该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_____ , 该物理量的数值越大(单位相同时),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 (越快/越慢).21.如图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只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此时入射角 __ (大于/等于/小于)角0 ;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 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若BC间距离为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Z\h _____ (大于/等于/小于)3cm.22.(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所示,已知光线/0斜射入水中,。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B.能够发出声音C.不能传播声音D.能较好地反射声音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A.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乙甲丁D.丁甲乙丙4、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6、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7、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8、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9、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10、如图为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最高点所受到的力()A.只有重力B.重力和空气阻力C.重力和手的推力D.重力、空气阻力和手的推力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D.12、(2016·威海卷)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在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L甲、L 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L甲<L丙L乙>L丁B.L甲= 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 L丁D.L甲= L丙L乙>L丁13、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14、“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15、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民俗,选手在鼓点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 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 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A. 响度B.音调C.音色 2. 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3.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CB.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C. 人眨一次眼睛的时间约为10s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4km/h4.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成绩 _______D.速度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A.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D. 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且温度升高B.该物质的熔点是50°CD.该物质在第15分钟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5.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6.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7•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与海市蜃楼成因相同的是&雷雨天,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估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距离,设计出用声速乘以时间的估算方案,则时间的测量应选择的方法是()A.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B.闪电时,记录刚刚看到该次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C.用选项A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D.用选项B的方法,测量该次闪电及随后发生的两次闪电的时间,计算三次的平均值9.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甲乙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10.如图所示,在A处点燃一支蜡烛,从①平面镜、②凸透镜和③中央有小孔的纸板三种器材中选择一个器材, 放入P处的方框内,在方框的右侧光屏(未画出)上成清晰的像,而且随着光屏远离P,所成的像逐渐变大.对于方框内所放的器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广1A.一定是①B.一定是②C.一定是③D.②和③均有可能11.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同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V A12.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以3m/s的速度向C点运动,AB段做匀速运动,BC段做减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2m/s.然后再使小球从C点以3m/s向A点运动,CB段做减速运动(运动情况与BC段相同),BA段做匀速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2m/s,若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比从C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少0.8s,则AB间的距离为A B CA. 3.0mB. 3.6mC. 4.2mD. 4.8m二、填空题13.仪器的使用和读数:甲乙(1)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的情形,他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 •图乙是改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丙中木块的长度为cm;(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丁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So14.如图所示为2019年4月23日纪念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海上阅兵的情景.威武的中国海军将士喊出瞭亮的口号是由声带_____ 产生的,通过_____ 传播响彻云霄.口号声能传播很远是因为声音的________ (填“音调高”或“响度大”),彰显出了中国海军的强大与自信.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每天从小区门口乘公交车上学,如图所示为小区内的场景,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 _______________ 处控制噪声;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细心的小明发现: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__________ 形成的;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和小红想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1)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不同/相同)______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他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发生改变.然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___________.(2)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________(好/差)【答案】相同响度泡沫塑料人到声源的距离差【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要控制不同隔声材料厚度的相同,音调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发出的声音音调不会改变,听到响度与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有关,故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由表可知,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泡沫塑料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最小,故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泡沫塑料;(2)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人到声源的距离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差.故答案为:(1). 相同 (2). 响度 (3). 泡沫塑料 (4). 人到声源的距离 (5). 差【点睛】本题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及音调的决定因素及响度大小什么有关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是关键.2.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答案】A B C E 100 1.1【解析】【分析】【详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A、B;(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点睛】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3.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已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琴弦(只填字母代号);(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答案】D、E C、A、B、D【解析】(1)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应控制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材料不同,故应选D、E. (2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故顺序为CABD .点睛:(1)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2)研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一定要采取控制变量法.4.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_.【答案】空气柱a c【解析】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越长,产生的笛声的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2)可以看出在图示的三个位置中,当布团在a位置时,管内的空气柱最短,因为空气柱越长(短)竹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高),所以此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在c点是空气柱最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D.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________.(选填字母)(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①________(选填字母)说明________.②________(选填字母)说明________.【答案】A、C B 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两次划动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解析】解: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振动;B、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说明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C、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向外抽时,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由此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第一次木梳齿的振动频率比第二次快,所以第一次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高,说明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1)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A和C;(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①B说明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②D说明了两次划动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故答案为(1)A、C;(2)①B;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②D;两次划动纸片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等知识进行解答.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 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固体中传播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2.估测的下列数据中,明显不合理的是A. 黑板上下沿的高度差约为100cmB. 一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2sC. 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40℃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 2m/s3.在课堂上,有些老师为了改善上课效果,常利用”小蜜蜂”扩音器进行讲解: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增大声音的响度B. 提高声音的音调C. 改变声音的音色D. 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4.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烛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在第6 min时是固态B. 甲在ab段停止吸热C.甲对应海波,乙对应烛蜡D. 乙的熔点随温度升高而升高5.下列四种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从后视镜中看车后景物B. 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C. 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D.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6.有些声音人耳听不到,有些光人眼看不到,但它们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紫外线的照射在任何情况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B. 医院常用热效应显著的红外线照射来灭菌消毒C.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预报地震D. 医生通过听诊器接收超声波来了解病人的病情7.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呢?小明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明的科学探究经历了哪些环节A. 提出问题、设计和进行实验、交流与合作B.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C.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D. 猜想和假设、设计和进行实验、交流与合作8.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动,将镜子转过θ角度,则此时A. 入射角为2θB. 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2θC.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θD.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θ9.星期天小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太少,于是小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四幅图像中,最能大致反应整个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是A. B. C. D.10.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始终冰冻的衣服慢慢变干B. 教室窗户玻璃内侧出现”冰花”,C. 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直冒”白汽”D. 从口中取出的体温计被电风扇猛吹而示数减小11.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调整凸透镜高度使烛焰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此时人眼在凸透镜右侧某一合适的位置,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烛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 6 cmB. 8 cmC. 10 cmD. 16 cm12.小明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b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明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约为4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高铁动车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南行驶B. 以小明所坐的座椅为参照物,高铁动车向南行驶C. 可以算出普通列车的长度约为200m.D. 可以算出高铁动车的长度约为200m二、填空题13.如图甲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用温度计测量冬夜室外温度,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室外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_℃;某汽车速度表如图丙所示,则该汽车此刻的速度为_________m/s.14.人们应该避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这样会产生_________污染,”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__ (填声音的特性).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高速路两侧种着许多树木,这是为了在_________减弱噪声.15.进入深秋,深山古刹的一棵千年银杏吸引了很多游客,阳光下着到满树的银杏叶是黄色的,是因为树叶反射了_________光,小明将红色滤色镜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银杏叶拍照,照片上银杏叶的颜色是_________色的.16.入冬以来,我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雾天行车不能开远光灯,而应该打开雾灯.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远光灯照射角度偏向上方,照射出来的平行光线打在浓雾中,反射光会杂乱无章的射向不同方向,导致车头形成白茫茫的一片,无法看到前方物体.这种反射叫____,此时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防雾灯分前雾灯和后雾灯(标志如图所示),其中后雾灯一般为比尾灯更明亮的红色,这是利用了红光____________(选填”易穿透”或”易反射”)的特性.将红光与____________两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复合成白光.17.在一次参加婚宴时,小明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厨师用猛火炒菜时,液化气钢瓶外面下部出现了一层霜(如图).经过一番思考,小明明白了其中的物理原理:罐内的石油气是用______的方式使其液化,以液态形式储存在罐体下部.使用时迅速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供燃气灶使用,这个过程需要______热量,使钢瓶温度降低.最终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钢瓶发生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18.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三次记录到的数据分别是3.73cm, 3.75cm,3. 74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 cm,这是采取_______的方法减小误差.19.小明站立于平面镜前2m处,已知小明身高为1. 64m,平面镜高为1. 8m,则镜中所成的像高_______ m,像与小明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 m;如果小明向平面镜跨近一步,则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0.《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硬币放在容器底A点处,人眼从P点”远视若无”,这是因为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_____.,加适量的水,人眼从P点处恰好看到硬币的像在B点处,则用激光笔从P点向____点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硬币.21.如图所示,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后侧光屏上可以依次看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此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从实验看出,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底边偏折,这一规律可以用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_______作用,对于同一凸透镜,_______ (选填“红光”或”紫光”)的焦距更大.22.某物体沿直线向前运动,其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v一t图)如图所示,物体在0~2s 内做的是__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0~2s内和2~4s内运动的路程分别记为s1和s2,其大小关系是: s1__________s2.(选填”>“、”<“或”=”),已知物体在0~5s内运动的路程为10.5m,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三、解答题23.如图所示,请画出眼睛A通过平面镜看到烛焰B的光路图;()24.如图所示,请画出光线AO从水射向空气时的反射光线OB及折射光线OC;()25.如图丙所示,请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焦点为F)后对应的折射光线;()26.某物体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如图丁所示的v-t图中画出能反应它运动情况的图像.()27.小明一家打算在寒假坐高铁去北京旅游,爸爸利用APP”巴士管家”提前网上订票,查到的部分列车信息如图所示,最终他预定了三张1月27日上午11:40从苏州北站发车的G128次列车车票,求:(1)小明网上查得苏州北站到北京南站相距约为1155km,问G128次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km/h?已知我国高铁正常行驶速度约为300km/h,请说说你的计算结果不同于该值的主要原因.(2)若列车车身长为200m,行驶途中它以270km/h的速度通过长度为1300m的一座桥梁,这列火车完全通过该桥梁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解题要求:要有简要说明,会式依据、数据代入和运算结果)28.小明注意到,爸爸在拉二胡前总要把二胡的两个手把来回扭动,仔细调试(如图甲所示).爸爸说这是在调”音准”,小明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认为这是在调”音调”.影响琴弦音调高低的因素有哪些?小明通过观察思考,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材料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音调,可能与弦线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粗细有关;猜想4: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线的松紧有关.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并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按图乙组装有关器材,将一根尼龙丝的一端拴在桌子一端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钩码,并用A, B 两个小木块将尼龙丝支起,用一把塑料三角尺拨A, B 间的”弦”,即可听见发出的声音.(1)小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逐步右移B 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发现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逐步降低.则小明这是在验证猜想_________;若要想验证猜想4,利用图示现有器材可以通过仅改变______来进行实验.在上述两个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法.(2)小明通过反复实验,发现对于弦乐器,音调的高低跟弦的材料、长短、粗细、松紧都有关,爸爸”把二胡的两个手把仔细调试”是通过改孪琴弦的_________来改变音调;弦乐器分别采用尼龙丝、钢丝做弦,用相同的力度弹奏相同的曲子时,听者能很容易的分辨,这是由于不同材料做成的弦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2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小明装置中的一个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2)纠正错误后,他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读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至少2min 后停止读数,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8…… 温度/℃ 9092949698999999……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_℃;水沸腾后还要持续加热2min 并继续读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_________的特点。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解析】【分析】【详解】(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3]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4]选用A、B、C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相同,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3)[5][6]因为要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所以要求三根琴弦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DHJ符合条件,所以添加这根铜琴弦J,它的长度也为80cm和横截面积为1.02mm2。
(4)[7]一次实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应采用三根琴弦实验。
2.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答案】乙粗细乙丙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2)[3] [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松紧度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3)[5]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丝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出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
3.观察表,试写出三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有:(1)由第一第二列可得:_____.(2)由第三第四列可得:_____.(3)由第五第六列可得:_____.【答案】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解析】【详解】(1)由表中第一第二列可以看出,同样是在空气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会不同,故可得出: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2)由表中第三第四列可以看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且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3)由表中第五第六列可以看出,频率不同,但声速相同,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4.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你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④猜想假设⑤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华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B C A D F 80 1.02 一根琴弦,用一定大小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测出此时振动的频率;改用不同的力拉紧琴弦,拨动琴弦,分别测出相应的振动的频率,进行分析比较③④②①⑤控制变量法.【解析】(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琴弦的横截面积,故选A. B. C;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长短,故选A. D. F;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改变琴弦的材料不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G、H相同的数据,即80和1.02;(2)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需要使用同一根琴弦,且控制拨弦的力相同、弦的松紧程度不同,来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3)探究实验的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顺序为:③④②①⑤(4) 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 (1)A、B. C;A、D. F(或H、J);80;1.02;(2)取任意编号的一种琴弦,调整其松紧程度,用相同的力拨动琴弦,比较音调的高低;(3)控制变量法.点睛:本题需要用好控制变量法: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5.(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三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这个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答案】A D F 控制变量法【解析】(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A. D. F;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不同材料的琴弦故选G、H;则应该填入与G、H相同的数据,即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1.02mm2.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来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二、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6.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A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_____。
(3)在实验中,小勇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cm,再次将蜡烛B移到蜡烛A 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_____cm,同时观察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大小相等6不变【解析】【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验操作的要求;(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平面镜成像,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详解】(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3)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远离3cm,蜡烛A的像也向玻璃板远离3cm;因此,再将蜡烛B 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6c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此过程像的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