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精品教案(含板书设计和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3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的内容。
面对中国科技一穷二白的局面,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如“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这些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科研成果,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使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要使学生明白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2. 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3. 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4. 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研读图、片文献等多种类型的材料,提高理解、分析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2. 学习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3. 学习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成就,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双百”方针。
【教学难点】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课本相应预习内容;3. 学生课前了解与中国科技成就有关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综合国力低微,遭致列强百般欺凌。
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反思在本次历史教学中,我教授的是《科技文化成就》这一课程。
此课程内容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科技和文化对于全球历史发展的意义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中的贡献。
在此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内涵,也经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需要达成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科技和文化对于全球历史发展的意义;(2)掌握中国历史中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贡献;(3)理解人类文明史上的主要科技和文化成就;(4)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认知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5)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成为有效的学习者,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教学方法在此次历史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1)人类文明史的走向与简要概述:在教学初期,我通过大屏幕PPT以及网上查询的资料,结合简短的历史简介,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大体步骤。
通过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历史大局的认识,使得后续教学更加容易理解。
(2)媒体资料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多媒体资料,如文献资料、视频等对相应的历史事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解说。
尤其是对一些历史事件,如古代的四大发明等,在展示时要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解说,具体介绍每个技术和它对人类的重要性。
此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每个科技成就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3)互动讲解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刻意将讲解和互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所讲领域的含义。
例如,在讲解某些具体科技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导入讨论性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从而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所讲科技。
(4)分组讨论及展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后期,我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发放任务:每个小组精心筛选了在其认为对中国历史最具代表性的7种技术和文化成就,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及自己关于其主要发明和影响的认识。
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互相协作,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主要成就,包括“两弹一星”、航天成就、杂交水稻和“双百”方针;了解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包括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相关历史知识。
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二、重难点: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双百”方针。
难点: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扬他们的光荣传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通过之前学习,了解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特别是国防建设、外交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那么,中国的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科学文化成就》二、新授课出示课题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观看视频,出示思考问题1、我国在国防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2、我国决定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什么?3、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4、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感想?师:“两弹一星”是我国20世纪60-70年代国防尖端科技的代表性成就,那么什么是“两弹一星”’呢?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说明。
指导下学生读课文,回答以上四个问题1、我国在国防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一个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6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0年,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我国决定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什么?出示材料:一、二指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我国发展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遏制帝国主义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出示材料:三、四指出当时中国发展两弹一星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经济实力,技术、科技人才等)3、我国取得成功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人物扫描:了解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个人简介,体会他们身上的精神?总结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刻苦专研、团结一致、坚持不懈等)成功的原因是:党和国家对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意义:学生回答即可漫步太空——航天工程观看视频,通过视频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神州一号:1999年11月神州五号:2003年10月杨利伟神州七号:2008年9月翟志刚出示课题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示幻灯片)教师: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为什么这么说呢?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出问题:他的贡献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回答,教师给与指导女科学家——屠呦呦(出示幻灯片)指导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屠呦呦的贡献是在70年代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度与价值观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谈到科学技术成就,大家会联想到信息化、数字化等等。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会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
因为当时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些顶尖技术。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国的“核讹诈”,毛主席提出,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我们的原子弹。
可想而知,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多么险峻!为此我们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梦想。
图片反映的就是“两弹一星”,当然,“两弹一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核弹、导弹和卫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图片展示:钱学森(左一)和邓稼先(左二) 2.教师提问:两位科学家对我国哪一方面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示:国防科技。
3.学生分组找出: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
提示: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教师提问:新中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提示: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5.引导学生回答: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
提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镇海中学陈志海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18课。
面对中国科技落后的艰难局面,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十分重视科技工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特别是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企,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双百方针”提出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本课通过对'’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粘型杂交水稻等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的介绍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精辟论斷的正确性,坚定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本课教学内容收录了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但也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探究。
其次,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文化成就离不开人才的努力,教育又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知道新中国的科技文化成就才能更好理解〃科教兴国”的深刻涵艾。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现行教育体制特别是主科学业负担的压力之下,不太重视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加徑。
另外,他们对〃两弹一星”、 ''神舟”系列飞船、粘型杂交水稻等尖端科学技术往往只有模糊而肤浅的认识,也对老一辈科学家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够理解。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文化成就的原因。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一、课程目标1.知道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价值;2.掌握生产科技与对应产业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点,理解科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3.意识到文化传承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对科技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4.提高学生根据全球科技文化发展状况来认识当今社会的科技进步与科技热点问题的分析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价值;2.理解科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3.研究两汉至唐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车等科技成就.三、教学难点1.理解科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2.研究两汉至唐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车等科技成就.四、教学内容1. 科技与文化1.科技与文化的定义;2.科技文化的作用和重要性;3.科技与文化的相互影响关系.2. 古代科技文化成就1.两汉至唐代的造纸术发展历史及主要特点;2.两汉至唐代的印刷术发明及主要特点;3.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及历史价值;4.古代生产工具指南车的制造工艺及用途.3. 科技文化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1.科技文化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2.文化传承对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性.4. 当前科技文化发展状况1.研究全球科技文化发展状况;2.分析当前科技热点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科技与文化的概念、相互影响等内容进行全面而系统地讲解;2.图片演示法:配合图片(如印刷术、造纸术等实物模型)直观地展示科技成就;3.实验法:开展小型实验,让学生亲自制作指南车及火药等,增强学生对古代科技发明的认识感受;4.分组讨论法: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讨论,总结文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六、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维感知和逻辑推理过程的把握,以及课后开展小作业和大型课程安排、综合评价等方式来分析鞭策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充分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劣方面,不断进行内部升学和提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明显的效果,来达成科技文化成就相关内容方面的教学目标。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科技文化成就》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了我国科技文化发展的历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突破和进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科技文化成就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往往过于简单,对科技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因素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科技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技文化发展的历程。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文化成就,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炼规律。
3.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新中国建立后的科技文化成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科技文化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认识。
《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的内容。
面对中国科技一穷二白的局面,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刻苦钻研,奋发图强,使祖国的科技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如“两弹一星”、“神舟”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这些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科研成果,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使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要使学生明白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拥有“文化自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2. 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3. 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4. 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目标】研读图、片文献等多种类型的材料,提高理解、分析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科技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2. 学习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3. 学习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成就,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双百”方针。
【教学难点】认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课本相应预习内容;3. 学生课前了解与中国科技成就有关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综合国力低微,遭致列强百般欺凌。
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许多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明确标准,有的放矢)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知识与能力: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知道《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著作;知道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选取中国古典小说的图片, 让学生畅谈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讨论“李时珍、宋应星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艺术性,了解其在中国及世界文坛中的地位;学习曹雪芹等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
【学习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及四大名著。
【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持之以恒、执着进取、求真务实、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预习自测】问题驱动,感受新知:1.《本草纲目》是谁写的?它记载的是什么方面的内容?获得了什么样的赞誉?2. 同一时代还有什么科学巨著?它们又是谁写的?分别记载了什么方面的内容?获得了什么样的赞誉?3. 李时珍与宋应星为什么能够取得辉煌的科技成就?4.简述明清四大名著。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有什么特点?(优势:<1>科学家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
<2>已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劣势:<1>明清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
<2>明清实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使中国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
)【归纳整理】(画出本单元网络示意图或智慧树)伴随着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领域涌现了一批总结性的、集大成的作品。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高老师全国一等奖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技文化产生的背景和意义,认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2.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认识科技文化的国际性。
3.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2.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3.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国际影响。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教师放映PPT:“3000年前的印章正面和背面是如何刻制的?”请学生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了解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展开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的想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环节(1)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
教师通过PPT讲解,让学生了解科技文化的概念,并通过图表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的科技文化背景。
学生在听讲的同时,记录重要内容,做好笔记。
(2)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
教师通过PPT和授课,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包括农业、纺织业、生活用具、建筑、冶铸等多个领域的成就。
同时教师介绍各个成就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功绩,以激发学生对科技文化成就的兴趣。
学生听讲期间,做好笔记,记录下相关知识点。
(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国际影响。
教师通过PPT和授课,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国际性,包括东西文化交融、中外科技交换等方面。
同时教师也带着学生一起讨论,探究科技文化的国际性。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发言讨论。
3. 精讲环节教师选取几个重点内容,进行精讲。
学生在听精讲的同时,将自己的问题一并记录下来。
4. 总结环节(1)教师通过PPT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知识点。
并对同学们的表现和努力给予表扬和鼓励。
(2)教师让学生回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以笔记为依据,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都进行总结性回答。
4.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找出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10个成就,写下每个成就的具体内容和背后的历史故事。
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自己是古人,如何创新科技文化,让中国古代文明更加繁荣昌盛?五、教学反思1. 设计巧妙的导入环节,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2一. 教材分析本课《科技文化成就》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8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发展历程,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具体成就,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领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成就背后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这些成就背后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成就。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相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料。
3.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领域的成就。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这些成就背后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成就,进行分享。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案主备人:个备日期:集备日期:上课日期:审核签字:课标要求了解我国“两弹一星”、航天技术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等科技成就;了解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史实和主要成就;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学习目标1、记住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文化事业的主要成就以及意义;2、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3、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
导学过程问题设计环节设计活动设计规则与评价即时反馈1、解读单元知识树。
2、解读学习目标3、解读评导展示单元知识树导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国力衰微,遭到列强百般欺凌。
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这些都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哪些科学家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呢?我国又取得哪些重大科技成果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
知识树:表达流利、声音洪亮+2分,环环相扣+2分。
上台展讲自学合作学习:1、通过阅读教材,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取得这些成就的意义是什么?2、从科学家的身上学作展点学活动一:先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红笔标问题,黑笔画关键词及答案,若个人有疑问,用问号进行标注。
活动二:小组之间合作交流有疑问、模糊的问题,统一答案进行备展。
教师巡视,检查各组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活动三:小组展示,其他组补充或质疑活动四:学生记忆重要知识点,教师一条龙随机提问进行检测。
点拨:1、科学家具备的精神品质: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活动一:带着问题自主学习,黑笔勾画答案,红笔学生思考,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概括有效信息,全部完成+2分;声音洪亮、表达流利+2答案准确每点+1学生思考,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概括有关注末号同学态度,其余同学指导预习方法。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主要学习了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文化成就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影响。
本节课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如下:1. 历史上的科技文化成就: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2. 科技对文化的影响: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造就了人类的文化繁荣和进步3. 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现代科技的发展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方式,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感受到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增加对现代科技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文化成就和对文化的影响。
2)了解现代科技带来的影响,增加对科技的认识和理解。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技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 调研问卷:调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用到哪些科技产品。
2. 引入话题:通过调查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作用,以及科技和文化的关系。
步骤二:学习新课(35分钟)1. 教师进行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文化成就和对文化的影响,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并进行讨论,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基础。
2. 分组作业: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选定一个科技产品进行分析,如对手机、网购、共享单车等产品进行调查和描述,进而探究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 设计实验:在课后,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实验,探究一个科技产品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技创新思维。
步骤三:拓展应用(10分钟)1.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如《黄帝内经》、《菜根谭》等,增强学生对我国历史的了解和文化自信。
2. 总结回顾:向学生提问,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科技文化成就》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8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科技成就、教育成就、文艺成就和体育成就。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具体成就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此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等方面的深入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和体育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我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发展历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和体育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教学难点:对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和体育成就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和体育成就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资料:相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和体育成就的图片、视频等。
3.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科技文化成就》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8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内容包括“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航天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文学艺术的繁荣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成就方面了解不多,对于这些领域的成就背后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感受成就背后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掌握“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航天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文学艺术的繁荣等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航天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文学艺术的繁荣等成就背后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成就背后的艰辛历程和伟大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典型实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教案篇一:科技文化成就教案主题:探究科技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目标:1. 了解科技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究科技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科技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等。
3. 思考科技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正文:一、介绍科技文化的定义和特点科技文化是指人类在科技领域的创造和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和后果。
科技文化具有多样性、创新性、全球化和快速变化等特点。
科技文化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二、探究科技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 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科技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和舒适,如智能家居、移动支付、互联网等。
科技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如信息泛滥、隐私保护、环境污染等。
2. 科技对社会变革的影响科技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科技促进了社会的变革,如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等。
科技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贫富差距等。
3. 科技对文化的影响科技对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科技使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更加快捷和广泛,如电影、音乐、艺术等。
科技也催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如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
三、思考科技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会与现在有所不同。
未来的科技可能更加智能化、绿色化、共享化,也可能更加复杂和危险。
我们需要思考科技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机遇。
拓展:1. 科技文化对人类生活的便利和舒适程度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智能家居、移动支付、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家电,实现在家中随时开关灯、调节温度等操作;我们可以通过移动支付购买商品,避免了排队等待、找零麻烦等问题。
2. 科技文化对文化的影响科技文化对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如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
例如,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分享和交流信息,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
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
根据数字资料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
值,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
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
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
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
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现实的洞
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
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
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谈到科学技术成就,大家会联想到信息化、数字化等等。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会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
因为当时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些顶尖技术。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国的“核讹诈”,毛主席提出,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我们的原子弹。
可想而知,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多么险峻!
为此我们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梦想。
图片反映的就是“两弹一星”,当然,“两弹一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核弹、导弹和卫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图片展示:
钱学森(左一)和邓稼先(左二)
2.教师提问:两位科学家对我国哪一方面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提示:国防科技。
3.学生分组找出: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
提示: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4.教师提问:新中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
提示: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
5.引导学生回答: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
提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6.图片展示: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
7.请同学们看课本,说说:改革开放后在航天上取得的成就。
提示: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实验;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8年9月,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目标导学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图片展示:
袁隆平屠呦呦
2.教师简要介绍: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经历。
3.提出问题: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社会意义?
提示: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4.教师指出:为此袁隆平成为获得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人;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5.教师提问: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
提示: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6.教师指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目标导学三:文化事业的发展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4页“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回答:我国指导文艺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我国在文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提示(1):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提示(2):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师总结:“双百”方针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来仍然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者应该遵循的方针原则。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近了新中国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
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爱国奉献、赤胆忠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
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的优良品质,不为名利,默默奉献!让科技创新成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时应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本节课涉及的专业科技知识较多,有的科技知识比较抽象,需要老师相应的补充。
但因课时有限不能拓展深化,只能局限于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来讲解。
如何使学生上一个台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通过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关心国防、热爱科技,从小立志报效祖国,渴望投身于国防和科技建设中去的优良品质。
让学生向老一代科学家学习,不为名、不为利,赤胆忠心,报效祖国!利用学生对军事武器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多说多探讨。
本节课也是一次重要的科普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