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得失勇于牺牲奉献
- 格式:doc
- 大小:244.50 KB
- 文档页数:8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号召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做人民的公仆。
要在思想上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
军委关于贯彻中央《决定》的《意见》中,要求“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
贯彻落实这些重要指示,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重要的一点是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得失。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在如何正确对待名利的问题上,我们党一直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为国家为民族奋不顾身地工作。
要真正达到这些要求,在关系到个人名利待遇的问题上经得起考验,交出合格的答卷,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人品”,还要有清正廉洁的“官德”;不仅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还要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是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对个人的名利待遇等,就能够正确处理”。
这一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在名利得失上保持良好心态,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指明了努力方向,应该成为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座右铭。
对关系个人名利的种种问题能否处理得当,对走好人生之路至关重要。
处理得好,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且还能成为积极进取的动力;反之,就会成为阻力和包袱。
这些年来,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的加大,绝大多数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明显增强,展示出了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安心尽职的良好精神状态。
但也应当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使一些同志在认识和对待名利得失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描写军人无私奉献的句子翌日,他找到团领导“磨”了大半天,理由很简单:“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望着杨广东恳切的神情,这名团领导笑道:“我们研究一下再说。
”结果,杨广东如愿以偿。
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杨广东慷慨激昂:“军人以报效祖国为己任。
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书写人生的辉煌。
”这一去,他在缉私战场上奋战了786天,整整瘦了9公斤。
这一去,他率领战友们圆满完成76次缉私任务,抓捕走私分子132名,缴获的各类走私物品总价值达数亿元。
数字的背后凝聚着杨广东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晕船、呕吐,他以军人的坚毅始终坚守在风口浪尖上;狂风大作、大海咆哮,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面对穷凶极恶的走私分子,他次次挺身而出,与其展开殊死搏斗??那是一个风雨交加、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杨广东率3名战士与海关人员一起,在某预定海域执行一项重大缉私任务。
当一艘特大走私油轮在不远处出现后,他们迅速乘缉私艇向目标奔去。
风大浪急,在靠近油轮的一刹那,杨广东奋不顾身地跳了过去。
一名走私分子拿起啤酒瓶,气势汹汹地砸了过来。
杨广东毫不畏惧,猛扑过去将其扑倒在地。
另一名走私分子操起一个带钉的棒槌,从侧面向杨广东挥去。
杨广东突感腰部一阵疼痛,殷殷鲜血顿时流了出来。
他忍着剧痛与走私分子进行殊死搏斗,终将其制服。
此役,他们擒获20名走私分子,缴获走私成品油1530吨。
报效祖国岂止在特殊战场。
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杨广东也一样奋不顾身。
他曾在凛冽的寒风中跳进刺骨的冰窟,抢救了1名落水儿童;他曾孤身一人与4名抢劫的歹徒进行搏斗,并为此身负重伤。
令驻地群众难忘的是,他们曾3次目睹杨广东率战友参加抢险救灾的壮举:在一次抗洪抢险中,他率30名官兵救出被洪水围困的9名群众;在一次灭火战斗中,他和战友冲进火海为国家抢救出一批重要资产;在一次扑灭山林大火中,他和战友连续3天3夜顾不上休息,直到将大火扑灭。
当谋打赢的号角吹响后———他用责任肩负当代军人的历史使命“在杨广东身上,透着一股旺盛的朝气。
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品质12引言在当今社会,个人得失问题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议题之一。
人们普遍关注自己的利益和个人开展,很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或社会做出牺牲。
然而,存在一些特殊的人,他们拥有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品质。
本文将探讨这种品质的重要性及其在个人及社会开展中的作用。
1. 不计个人得失的定义不计个人得失指的是一个人在行事和决策时不考虑自身利益和个人感受,而是以他人或社会利益为先。
这种品质表达了一个人高尚的道德观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
2.1 个人成长与开展拥有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品质的人,通常能够忽略自身利益,更专注于自我提升和成长。
他们展现了对事业和梦想的高度执着,愿意为之付出一切。
这样的品质帮助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开展。
2.2 社会进步与开展在社会层面上,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品质对社会进步和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那些愿意为社会付出的人,能够将个人的力量转化为社会的力量。
他们可以通过创新、努力工作和奉献,推动社会进步并解决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
3.1 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和人权活动家。
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领导了非暴力民权运动,为黑人争取平等权利和自由。
尽管他面临暴力、威胁和困境,但他始终坚守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品质,为民权事业奋斗了终身。
3.2 马达姆·居里马达姆·居里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她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的研究对研究放射性元素和放射性物质的应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居里为了追求科学真理,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她的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品质为人类科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奉献。
3.3 无名英雄除了知名的领导人和科学家,还有许多无名英雄也展现了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品质。
护士、医生、志愿者等在日常工作中默默奉献,无私地关心他人的健康和福祉。
他们的奉献往往被无视,但他们为社会和他人的付出是无可替代的。
强化牺牲奉献精神-实现兴装强军梦想强化牺牲奉献精神实现兴装强军梦想牺牲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极致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兴装强军梦想的前提。
千百年来,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化,牺牲奉献,始终是仁人志士不渝的精神追求。
牺牲奉献精神应从孟子的仁义中找寻源头,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是牺牲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鲁迅更是把“埋头苦干的”、“拼命硬干的”劳动人民称赞为“中国的脊梁”。
正是有了这样一代又一代牺牲奉献者留下的足迹,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在艰辛跋涉中日益强大。
同样,自觉的牺牲奉献精神,更是我军精神支柱的本质特征,是实现兴装强军梦想的有力保证!一、感悟牺牲奉献精神的力量牺牲奉献精神是革命成功之源。
谭嗣同就义前曾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血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此铿锵有力的寥寥数语击穿了百余年来历史和文字的铁幕,至今回响耳边依然烧灼我的灵魂,牺牲奉献之最强音振聋发聩,令人深思!而后,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宣告了封建君主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更有一代代热血儿女用宝贵生命所凝结的民族精魂,使历经磨难的新中国浴火重生。
据有关部门统计,革命战争年代以来,约有2000万烈士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先烈们的牺牲奉献,铸就了今天“中国梦”、“强军梦”的基座,也铺就了民族精神最为亮丽的底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没有牺牲,革命如何能成功?没有奉献,革命又怎会胜利?由此可见,牺牲奉献精神正是革命成功之源。
牺牲奉献精神是发展建设之基。
任何事物的发展建设,都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上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工作经验的总结中对这些成就做了高度概括,即三个“大台阶”: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当前,各行各业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班子,广大党员干部也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带头学习、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争做优秀的共产党员。
我们公司党委党支部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争先创优主题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除了整天面对工作之外,那就是要面对全社会的监督,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守的起清贫,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而外面世界丰富多彩,繁花似锦,呈现出“世人熙熙皆为名来、世人嚷嚷皆为利往”的繁忙景象,于是有些同志不禁产生了疑问:我们整天艰辛的付出,是否失去了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是否得不偿失?其实,借用现代社会一句充满辩证法的语言讲就是:有得必有失,我们在也许失去了个人更好的发展机会,也许失去了物质更加富足的生活,但我们保护了历史文物,发扬了历史文化和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服务了社会,了解了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拥有了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生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了,同时xx 为我们提供的养身立命的场所,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稳定的个人经济收入,也让我们拥有了精神充实、物质充足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对待得与失,在奉献中实现红岩人价值。
下面,我主要讲四点内容。
一、正确认识得与失辩证关系得与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两者是密切相连,可以相互转化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它来源于一则古代故事。
在古代北方边境上,住着一个擅长推测吉凶祸福的老人,一天的他家的马跑到了胡人驻地,周围邻居都担心老人想不开,于是都来安慰他,但老人却乐观地说:这不见得是坏事啊!过来几个月,老人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家来了,邻居们又去祝贺,老人却担心地说: 这也不见得是好事啊!结果他的儿子在骑胡人的骏马时,不深摔断了大腿,成了一个瘸子,热心的邻居又来劝慰他,他却说:这也许会变成一件好事啊!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所有青壮年都被征兵入伍,边塞附近的人战死沙场的有十分之九,老人的儿子因为腿瘸而免于征战,结果保住了性命。
公务员学习讲稿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公务员作为一份光荣而重要的职业,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能力,更需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在奉献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在这篇讲稿中,我将探讨如何正确对待进退得失,从而成就一份有意义的公务员职业。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进退得失是一种常态。
在工作中,我们总是面临不同的机会和挑战,有时我们顺利地取得成功,有时我们也会遇到困难和失败。
然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斗志的终点。
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对待进退得失,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从成功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只要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就能够在进退得失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其次,我们要明确奉献是公务员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的首要责任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工作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职责,关心民生,解决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奉献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
无论在工作中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以奉献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公务员的价值。
第三,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进取精神是公务员成长和发展的前提。
我们要主动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持续努力,我们才能在公务员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最后,我们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带来的影响。
进退得失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影响,但是我们不能被这些影响所左右。
我们要学会坚持和咬紧牙关,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平衡,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注重家庭和个人的幸福与健康。
只有在正确对待进退得失的同时,我们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实现个人和职业的全面发展。
正确看待奉献课目:正确看待奉献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大家了解奉献的含义,“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在新形式下,军人要勇于奉献走在社会前列;特别是和平环境下发挥主观能动性,永保奉献本色;同时,领会“奉献”在新形式下与个人知识结构能力的关系,真正地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
内容:1、由事例引出奉献的含义,使大家对奉献有个直观的认识2、“奉献”与“索取”的关系3、新时期不同类型的人对奉献的看法4、讲奉献军人要走在前列5、时代告诉我们:“高素质人才是无私奉献的前提时间:2011年5月31日课时:3小时授课人:政治指导员孙环宇要求:1、遵守课堂纪律2、勤动脑,作好笔记3、积极发言正确看待奉献在一次“保卫边疆献青春”英模报告会上,某部副指导员赛宗国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姓廖的排长,在一次炮战中,他的腿和胳膊全被炸没了,只剩下一个血肉模糊的身躯,战士们围着他喊着:“排长!排长!”当他从昏迷中醒来,对战友们说:“哭什么?军人就是这样!”当首长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时,他只说:“我真想喝碗鸡蛋汤啊!”可是,由于当时条件很差,没有鸡蛋,结果他只喝了几口淡淡的菜汤就匆匆地永别了青春,长眠在祖国的南疆边陲。
他付出的是鲜血和生命,他想所取的只是一碗鸡蛋汤。
同志们,这是什么精神?(找人回答)这不正是奉献牺牲精神吗?谈到奉献,大家或许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里给大家讲一讲。
奉献:是恭敬的用手捧着送给,是心甘情愿的无条件的给予。
它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是人类特有的崇高精神,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
它表现为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因此,可以说奉献就是人类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是崇高人生价值的本质表现。
多给予,少索取,这位排长的言行不正是真正的“奉献”吗?下面从几个方面给大家讲一讲如何“正确看待奉献”:一、“奉献”与“索取”的关系1、分析个人对社会,社会对个人的两重性在社会生活中,人本身具有两重性:既是有需要的主体,又是以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或社会需要的客体,人是世界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享受者,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奉献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是公安边防部队崇高革命理想的重要体现,是边防部队团结奋斗、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从内在质的规定性上看,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就是边防官兵基于对职能使命、自身价值的理性认识,而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上的真诚自愿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主动付出的精神状态。
从外在行为的规范性上看,它表现为不计得失、淡薄名利;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自觉奉献、勇于献身。
一、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为祖国、为人民甘愿牺牲奉献,是边防官兵精神支柱的本质特征和道德风范的最高境界。
新时期,边防官兵热爱祖国就是要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祖国,奉献就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舍得付出一切。
二、对工作高度负责牺牲奉献精神体现在工作上就是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每一个边防官兵都要有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有履行好职责的强烈事业心、责任感,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敬业是奉献的基本前提。
敬业不敬业是一个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
对于边防官兵来说,只有具备了强烈的敬业意识,才能自觉地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努力工作为荣,不计名利,安心本职。
事业心、责任感是奉献的关键。
责任就是份内应做的事。
责任感,就是做好份内工作的一种强烈意识。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有了事业心、责任感,能力强的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能力相对弱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把工作越做越好。
可以说,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强烈的使命意识强烈的使命意识是边防官兵奉献牺牲的力量之源。
部队与使命共生,军人和使命同在。
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公安边防部队在新时期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边防官兵必须始终牢记“使命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本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牺牲奉献是履行使命的内在要求。
广大官兵一定要强化使命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发扬牺牲奉献精神,在履行边防“主业”上求得主动,在全面推进爱民固边战略中提升水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活法为社会为世人勇于自我牺牲读后感活法为社会为世人勇于自我牺牲读后感1.引言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的思潮逐渐盛行,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然而,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选择勇于自我牺牲,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活法为社会为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意义,并分享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观点。
2. 如何理解“勇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牺牲并不是盲目的奉献,也不是毫无保留地放弃自己的利益。
而是基于对他人或社会的关爱和责任心,主动采取行动,为了更大的利益而放弃个人的利益。
这种自我牺牲不仅体现了个体的高尚品质,更是对社会和世人的帮助和贡献。
3.勇于自我牺牲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勇于自我牺牲体现了对社会和他人的关怀和担当。
只有个人主动放弃一部分个人利益,才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勇于自我牺牲不仅有助于改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品质,也能让个人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仅顾及个人利益的生活方式可能暂时会给个人带来实质上的好处,但在长远发展和心灵上,勇于自我牺牲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远远超过个人私利。
4.个人观点和理解勇于自我牺牲并不是每个人都敢于做到的,因为这需要无私和无畏的精神。
然而,我认为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为社会和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生活中,可以关心家人、朋友和同事,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在社会中,可以参与公益活动,关注环保问题等。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做出一些小小的牺牲,以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福祉的提升。
5.总结回顾勇于自我牺牲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可以为社会和世人做出巨大的贡献。
本文就此主题进行了探讨,解释了勇于自我牺牲的意义,并分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勇于自我牺牲并不要求个人毫无保留地放弃自己的利益,而是在关爱和责任心的驱动下,为了更大的利益而做出的选择。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通过小小的牺牲来改变社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链接:知识。
正确看待得与失正确看待得与失——在XX政府办文秘支部会上的演讲XX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有得与失的考虑。
何为得,保为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理解和追求也不同。
对共产党人来说,正确地看待和对待得与失,也关系保持先进性,不可轻视。
这里说的“得”,是得到、取得、获得。
这里讲的“失”,是失去、遗失、丧失。
得与失,往往相互对应:未得便是失,未失便是得。
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这个人运气真好,什么都没拉下”,“总算赶上了末班车”,“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得与失的看法。
得与失是前后贯通、左右联系、互相转化的。
纵向看,前辈的失,才有今天的得;今天的失,才有后人的得。
“饮水不忘掘井人”,讲的是前辈奉献,惠及当代,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感恩。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讲的是今天奉献,泽被子孙,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
横向看,他人的失,是为了我们的得;我们的失,是为了社会和人民的得。
个人得失抛一边,人民得失放心上,我们应有这样的境界。
得与失的分量是不同的,所包含的内容也不是单一的。
所失虽多,但若失去的皆非紧要;所得虽少,但若获得的唯此为重,就没能必要气不顺、心不平。
往往有一时之得,长久之失,急功近利,只图眼前,这必然导致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同时,人是生活的现实和理想、物质和精神这样两个世界之中的。
对得与失,要看物质方面,也要看精神方面。
精神充实、能力增长、口啤良好是得;精神空虚、徒有虚名、遭人非议是失。
得失观取决于人生观、价值观。
有得便有失,有失便有得。
当然,得包括实惠实利,也不可不虑不计。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毛泽东称之为骗人的腐话,是一种空想。
不能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但确也不能老想占便宜,捞好处,事事得,处处得。
不能斤斤计较,比高不比低,比好不比差,比享受不比出力,比索取不比奉献,比个别冒尖不比大多数。
这样比,只能是“人比人,气死人”,只能比出满腹牢骚而比不出宽阔胸怀,比出泄气负气而比不出蓬勃朝气。
浅谈如何看待军人的利益得失问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看待军人的利益得失问题?分析这则案例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作为当代新时期军人我们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利益关系,如何看待我们生活中的得失问题。
首先,明白何为工伤?案例中这位士兵在与战友扳手腕时肘部受伤,因此他想以此为由申请公残,但是由于该士兵提出的要求不符合评残的标准所以上级领导未批准他的评残申请,这位士兵心理不平衡产生了极端的性质恶劣的想法及行动······这位士兵之所以要求申请工残,说明他不明白什么是工伤什么是非工伤。
那么什么是工伤什么是非工伤呢?工伤并不是说是就是的他是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是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的。
接下来我们深入的了解什么是工伤。
工伤的概念——工伤,又称为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工伤的性质特点——1.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
2.属于行政确认行为。
确认的结果有四种:是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不视同工伤。
3.属于须申请的行政行为。
“不申请,不认定”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特点。
4.单位、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结论不服的可以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属于前置程序。
工伤认定依据——根据我国2004年1月1日实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一般包括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以下情形应当被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前提条件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是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同时还得是“因工作原因”而受到的负伤、致残或者死亡。
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等类似伤害。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工作时间前后”是指非工作时间内,具体讲是开工前或收工后的一段时间,譬如上班时间为9点到12点然后又14点到18点结束一天的工作,但是职工提前在8点30分到岗或者下班后做完收尾工作时间到18点半等等,均可以认定为“工作时间前后”,但是有一点则特别重要,其目的必须是从事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比如为启动机器做准备工作,或者关闭机器后收拾与工作有关的机器、工具等。
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和得失淡看人生,踏实奉献淡看人生,以平常之心看待名利、地位。
淡看,看淡,不要什么都斤斤计较,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灵的国王,把持心灵的一方净土,“看庭前花开花落,见天上云卷云舒”,“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得其乐。
教育需要一大帮人虔诚、踏实奉献,而这只有保持平常心,淡看人生才能做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守住平常心却能高兴得起来的,才是真正快乐的人,才是真正能干点事的人。
正如胡总书记所要求的“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欲望是个双刃剑,如果用它来追求能力、追求业绩、追求平凡、追求超脱,那么,欲望之火越旺越好;如果用它刻意来追求名利、追求仕途,那么,这个欲望还是约束一些的好。
如何对待名利,是观察一个人成熟与否的试金石。
有的人做了一点事情,自认为了不起,名誉非我莫属,大有不得荣誉不罢休的架势,其实,不管是谁,在和平年代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做出大事情的人往往是不肯要荣誉的人,如水稻大王袁隆平从没有想得到国家大奖,钱学森最激动的时候,不是得奖的时候,而是最普通的人记起他的时候。
在名誉面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人是不成熟的人。
名利,名利,何为名利?利者,好处。
名者,好的名声。
也就是他人或社会对自己有好处的评价。
合二为一,说到底,就是对自己有好处。
那究竟什么是对自己真正有好处、什么是对自己真正有坏处呢?这权衡利弊得失好坏高低的标准是什么?但我个人认为:对于人来说,最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所以,鲁迅在他的小说《伤逝》里就非常痛切地说:一切都必须附丽于存在!对于生命来说,最最重要的莫过于一生快乐。
所以,移居美国的中国步步高电子公司创始人段永平说:“快乐人生才是最大的财富。
我见过太多的例子,很多人是因为有了钱以后变得不快乐了,而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有钱人因为钱而不快乐是很愚蠢的。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号召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做人民的公仆。
要在思想上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
军委关于贯彻中央《决定》的《意见》中,要求"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
贯彻落实这些重要指示,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重要的一点是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得失。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在如何正确对待名利的问题上,我们党一直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的利益第一,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需要,为国家为民族奋不顾身地工作。
要真正达到这些要求,在关系到个人名利待遇的问题上经得起考验,交出合格的答卷,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人品",还要有清正廉洁的"官德";不仅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还要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是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柱,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对个人的名利待遇等,就能够正确处理"。
这一重要论述,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在名利得失上保持良好心态,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指明了努力方向,应该成为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座右铭。
对关系个人名利的种种问题能否处理得当,对走好人生之路至关重要。
处理得好,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且还能成为积极进取的动力;反之,就会成为阻力和包袱。
这些年来,随着思想政治工作力度的加大,绝大多数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明显增强,展示出了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安心尽职的良好精神状态。
但也应当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的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使一些同志在认识和对待名利得失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现实表现1. 引言1.1 勇于奉献的重要性勇于奉献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现代社会中,勇于奉献不仅是个人品格的表现,更是构建社会共同体的必要条件。
勇于奉献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只有每个人都能拿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勇于奉献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勇于奉献可以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当每个人都能心怀奉献的精神,为社会福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勇于奉献可以培养人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当一个人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大众的利益,他将会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上的动力。
最重要的是,勇于奉献可以传递正能量,激发社会的正能量,推动社会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勇于奉献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价值观,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美德。
1.2 现代社会对于勇于奉献的需求现代社会对于勇于奉献的需求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各个领域也需要更多的奉献精神来推动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勇于奉献的人们往往能够给予他人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现代社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更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们共同参与解决。
在经济领域,勇于奉献的企业家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教育领域,教师们的无私奉献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医疗领域,医护人员的勇于奉献能够挽救更多生命,帮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
现代社会对于勇于奉献的需求是迫切的。
只有更多的人们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勇于奉献不仅能够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能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拥有勇于奉献的精神,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2. 正文2.1 勇于奉献的意义勇于奉献的意义在于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发展。
部队十个基本观之得失观心得体会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得失上要经受着比常人更为现实、更为严峻的考验。
能否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遇到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更是对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直接的检验。
正确面对得失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以“对党绝对忠诚”的品质答好“政治题”。
事实证实,树立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在错综复杂复杂的情况下明辨事非、保持清醒头脑,才能经得住任何风浪的考验,始终站得稳、守得住,才有勇气和能力去排除万难夺取最后的胜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得失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内在信仰和道德良知。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利益观的基础。
牢牢把握住“功成不必在我”的优良品质,以平常心答好奉献题。
战争年代的得与失,更多的表现在生与死上。
而和平时期的得与失,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得与失,却更多的反应在对礼利益的取舍上。
对于军人来说,一要把个人得失与整体得失统一起来看,把国家和人民的得失放在首位,不惜以自身的“失”去换取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得”。
二是把眼前得失与长远得失统一起来看,当眼前得失与长远得失发生矛盾时,军人应当毫不犹豫放弃眼前利益,争取长远利益;三是把物质得失与精神得失统一起来看,部队虽然相对艰苦一些,在物质利益上得到的不如社会多,但精神所得却极为丰富,极为珍贵。
作为一名军人,特别是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一阶段学习,我必将在以后的学习沈生活中,时刻自我批评、自我检查、自我激励,严格按照党性原则办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讲正气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义气,不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去克服改革攻坚阶段的众多矛盾和困难。
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的把工作做好,做到位!。
党课课件正确对待得与失, 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当前,各行各业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创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班子,广大党员干部也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带头学习、带头争创佳绩、争做优秀的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除了整天面对工作之外,那就是要面对全社会的监督,在这种环境下生活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守的起清贫,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而外面世界丰富多彩,繁花似锦,呈现出“世人熙熙皆为名来、世人嚷嚷皆为利往”的繁忙景象,于是有些同志不禁产生了疑问:我们整天艰辛的付出,是否失去了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这样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是否得不偿失?其实,借用现代社会一句充满辩证法的语言讲就是:有得必有失,我们在也许失去了个人更好的发展机会,也许失去了物质更加富足的生活,但我们拥有了精神充实、物质充足的生活。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对待得与失,在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下面,我主要讲四点内容。
一、正确认识得与失辩证关系得与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两者是密切相连,可以相互转化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做:“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这则故事充分说明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并且好事可能会变成坏事,失去局部的利益可能会得到完整的人生。
纵观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都验证了有得必有失的道理。
因此我们应该将得失看的开,想得开,拿得起,放的下,珍惜现在拥有的,放弃不该拥有的,追求一种有尊严、有光明、有意义的生活。
二、正确理解得与失的关系1、有利于加强党性修养,争创一流成绩。
我们党员干部要想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要珍惜岗位,珍惜生活,拼搏奋进,开拓进取,做出一流的成绩,回报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所得”。
2、有利于改善党员精神面貌,增进党员干部队伍的团结。
工作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如意、不满意,这些事情往往影响人们情绪和工作热情。
我们对工作中的得失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那么我们每个人都会消除了不良的攀比思想,变得宽宏大量,心情舒畅,有利于改善党员精神面貌,增进党员干部队伍的团结。
年轻干部应该学会正确对待工作的“得”与“失”
人生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得有失,其实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状态,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短短八个字,想要做到却难上加难。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得与失中正确感知、正确选择,保持积极心态和坚定信念。
要学会在得与失中不断修正追求,培育“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的积极心态。
正所谓:“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
年轻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升华个人追求,跳出患得患失局限,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
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通过持之以恒地努力与追求,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提升能力,努力成就事业。
要学会在得与失中始终坚守底线,秉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坚定信念。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在日常工作中,年轻干部要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面对事业要主动作为,优化作风,提升能力,强化素质,努力创造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面对诱惑,要增强定力,严以修身,牢固坚守政治底线、道德底线、廉洁底线、法律底线,克服侥幸思想,慎独、慎初、慎微,走好人生每一步。
为社会为世人勇于自我牺牲感悟简书
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或许不能像那些英雄一样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和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勇于自我牺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在某些时刻,这种勇气和牺牲精神却能够挽救生命、改变历史。
回首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令人感动的牺牲精神。
比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无数的医护工作者毅然赶赴一线,冒着感染的风险为病人治疗。
他们的身影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
当然,勇于自我牺牲不一定要体现在生命上。
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一句温暖的话或者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够让他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这种牺牲精神或许不会被记在历史书上,但是它却能够改善一个人的生活。
勇于自我牺牲并不只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就应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世人传递正能量。
我们不需要成为超级英雄,但是我们可以成为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用自己的行动和力量去支持和帮助他人。
在勇于自我牺牲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
不要只顾着帮助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安全。
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世人做出贡献。
总之,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价值观。
虽然它不一定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
内,为社会和世人做出贡献,用自己的温暖和力量去影响他人。
正确看待得失勇于牺牲奉献正确看待得失,勇于牺牲奉献,是军人道德素质的精华,也是革命军人的光荣所在。
在我军成长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千千万万革命军人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创造了一座座彪炳千古的丰碑。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大,给部队官兵的人生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军人要完成特殊的历史使命,确保政治上、思想上“不变质”,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军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树立起正确的得失观。
一、认清军人价值,确立人生坐标军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这是由我军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在新的形势下,少数同志受消极、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了“军人掉价”、“当兵吃亏”等错误心理,人生追求出现了偏差,讲意识的思想发生了动摇,因此,正确认识新时期军人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1、牺牲奉献是革命军人的传统美德。
军人牺牲奉献的光荣传统,首先表现为舍生忘死,英勇献身的精神。
军中有一句名言:“怕死不当兵,当兵不怕死。
”军人职业是一种舍家报国的职业,是一种比其它职业更具有牺牲性的职业。
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先烈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建立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慷慨就义的方志敏、孤身斗敌的杨靖宇、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飞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等,他们用英雄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为民奉献的赞歌。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全国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 90万人,其中牺牲在战场上的,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十年间就有76万人,牺牲在刑场上的,仅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五年间,就有100多万人。
和平建设时期,为维护祖国的和平安宁,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军将士随时准备着流血牺牲,涌现出了舍己救人的张华、勇斗歹徒的徐洪刚、抗洪勇士高建成和李向群等一大批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革命军人的牺牲奉献精神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革命先辈李大钊曾高度赞扬了这种牺牲精神:“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
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
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强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军人牺牲奉献的传统美德,还表现为在平常工作中不计得失、爱岗敬业。
人们常说,军人是艰苦的代名词。
军人的奉献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流血牺牲、刑场上的慷慨就义、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它更多、更普遍地表现在平凡工作中的默默无闻,牺牲奉献。
常言说:细微之处见精神。
在平常的工作中,军人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去谋求“先富”,不能懈怠肩负的职责而沉迷于个人的出路,不能象普通公民那样可以自由安排业余生活。
这种为了祖国的和平安宁,不求索取、不计报酬、不谋名利、甘愿做无名英雄的品格,同样是军人奉献精神的最好体现。
张思德、雷锋、朱伯儒、李润虎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离开了军人的奉献,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有和平稳定的大好形势,共和国的每一个脚步,都伴随着军人的足迹,每一项辉煌成就,都凝结着军人的汗水,闪烁着军人奉献精神的火花。
2、牺牲奉献是我军宗旨的集中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军人牺牲奉献精神的核心。
江泽民主席在谈到青年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时指出:“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决定了军人的价值观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决定了军人必须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决定了军人人生价值的实现必然是一个牺牲奉献的过程。
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明确为谁当兵,为谁打仗,为谁牺牲,为谁流血,才能做到真正服务于人民,并得到人民的支持,筑成牢不可破的钢铁长城。
张思德同志时时处处以革命利益、人民利益和党的利益为重,把自己生命的分分秒秒都献给了革命事业,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在他牺牲后,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
改革开放时期,我军广大官兵在完成戍边、执勤和训练等任务的同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方式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特别是当人民群众遇到各种自然灾害时,总是毫不犹豫地担负起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为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我军几十万抗洪勇士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防洪大堤,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让全国人民再一次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奉献精神,真正体会到了“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深刻内涵。
3、牺牲奉献是特战队员的优良品质。
作为北京军区唯一一支应急反恐作战部队,我们直接担负着保卫党中央、中央军委,保卫首都北京的神圣使命,保卫的是祖国的心脏,守护的是党和军队的中枢神经。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技能和熟练的业务知识,而且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特种部队的全体官兵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顽强战斗。
节日里,我们的战士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确保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把情况消灭在萌芽阶段。
虽然我们生活在北京,却不知道北京到底有多大;虽然我们工作在首都,却不知道首都到底有多美。
多年来,我们自觉以英模人物为榜样,把保卫首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忠心耿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坚忍不拔的履行自身职责,一丝不苟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我们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壮丽青春,保卫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安全,确保了首都的社会稳定,同样也为党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
所以,我们的牺牲奉献是崇高的、光荣的。
二、坚持辩证思考,平衡得失心态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因此,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是,那种只讲索取不讲付出,只讲回报不讲贡献的思想是不对的。
有的同志认为来到部队学不了技术、入不了党、挣不了钱,成天站岗执勤,失去的多,得到的少。
要消除这种片面认识和失衡心理,需要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得失。
首先要正确处理个人与整体的关系,着眼全局看得失。
这里讲的整体和全局,是指国家、人民和军队这个大局。
有的同志埋怨部队津贴少、待遇低、条件差,个人的愿望难以实现,这实质上是自私自利思想的表现。
要知道,当前我们国家还不很富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是很高,军队各项建设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一味强调个人得失,提出过高的希望和要求,都是不现实的。
要正确对待得失,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关系。
一是要认识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最高利益。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承认个人利益。
但是,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并列、同等的关系,而是有高低、主次、先后之分的。
国家利益是最高利益,是第一位的,集体利益是第二位的,个人利益是第三位的,三者不能等同,更不能颠倒。
二是要认识到个人利益要在国家、集体利益的发展中得到实现。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
每个人要在国家的发展之中,社会的进步之中,去实现个人利益。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如果失去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个人利益也就失去了基础。
三是要认识到个人利益要无条件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无条件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即以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说过:“私人利益必须服从公共利益,这是唯一的真理。
”作为战士,最起码要把自己置于连队整体建设之中,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提无理要求,不做有损集体利益之事。
也就是说,军人要有吃亏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舍得自己的利益,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其次,要正确处理眼前与长远的关系,立足发展看得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道理。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眼前的“得”很有可能成为将来的“失”,眼前的“失”也可能转化为将来的“得”,得和失是相互依存的。
“不为浮云遮望眼”,这句话也告诫我们,不要看到眼前失去了一些挣钱、学技术、谈情说爱的机会,就认为当兵吃亏了。
我们更应该看到,当今世界是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随着我们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竞争机制已经形成,我们要想在这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少摔跟头,最紧要的不是眼前我们拥有多少财产,懂得多少技术,而是要看自己的综合素质怎么样。
我想,这种素质主要包括紧跟时代的思想观念、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遵纪守法的纪律意识、永不服输的坚强毅志、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等。
有的同志认为自己文化底子薄,又没有什么技术,很难在竞争中有所作为,这是片面的认识。
文化低可以随时弥补,不懂技术可以再学习,而一个人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精神品质的形成需要在特殊环境中长期磨炼。
军人的特殊经历,正是我们取得这些素质的重要途径。
只要我们安心部队生活,自觉摔打自己,就会为今后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人曾对收录在《外国历史名人传》中的432人进行过统计,其中有过从军经历的共214人,几乎占了50%;而收录在《中国历史名人小传》中的杰出人物,曾从过军的就更多了。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一大批领导干部,都曾统领过千军万马。
我们身边的不少战友,退伍回家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这些都无不说明了当兵失去的只是眼前的局部利益,得到的将是终身财富。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应该看得远一些,想得开一点,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利益斤斤计较,不立足长远的利益未雨绸缪,就会得不偿失。
俗话说“占小便宜吃大亏”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要正确处理表象与实质的关系,抓住根本看得失。
有的战士看到身边的战友一批一批来队,又一批一批退伍,来时怎么样,回家时还是老样子,考学、提干的只是个别,学技术、转士官的也只是少数;有的认为警卫部队管理紧张,要求严格,自由活动时间少,学习的机会不多,当兵是空耗青春,得不偿失。
产生这种心理的同志,是因为他们只是从表面看问题,没有从实质上看待得失。
作为军人,根本的得失不在于获得多少荣誉,挣了多少工资,学了什么技术,而在于经过军营的锤炼,我们的目标是否远大、思想是否成熟、观念是否更新、品德是否高尚、作风是否顽强、眼界是否开阔等,因为过硬的政治、思想、道德、纪律、作风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一位农民企业家在给老部队的一封信中写道:“是艰苦的环境,紧张的生活,磨砺了我的意志,锤炼了我的性格;是严格的训练,系统的教育,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才干;是同志间的深情,净化了我的心灵,升华了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