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8
村孝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村孝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村孝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作,为了了解村孝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二、调研结果分析
1.村孝文化建设的现状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村孝文化建设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进展较为薄弱,很多地方村落
中普遍存在着孝敬父母的观念淡薄、讲究孝行的传统习俗逐渐丧失、尊老爱幼的社会
风气较差等问题。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变化导致村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孝敬父母的观念逐渐淡化。
(2)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三代同堂的模式走向衰退,亲子关系的疏离也加剧了村孝文化的衰败。
(3)教育的变革,现代教育更加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对于传统孝敬父母的观念培养较为薄弱。
三、问题解决和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政策引导,加大对村孝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孝敬父母的重视和认识。
(2)加强教育引导,将孝敬父母的观念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村孝文化意识。
(3)加强社区组织的建设,建立村孝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多种形式的村孝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4)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和传承传统村孝文化的观念和习俗,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
四、结论
村孝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在一些地方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政策引导,健全村孝文化建设机制,加强社区组织和家庭教育,我们相信村孝文化建设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乡村文化振兴情况分析一、引言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情况,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合适的建议。
二、方法1. 访谈:我们选择了多个乡村地区的村委会和村民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主要内容包括乡村文化的传承情况、乡村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以及村民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需求等。
2. 调查问卷:我们在不同乡村地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400份回收有效。
问卷主要探究了乡村居民对于乡村文化的认知程度、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以及文化振兴的期望等。
三、调研结果1. 乡村文化传承情况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约有50%的受访者表示乡村文化的传承情况不足,主要是因为年轻一代对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且缺乏相关的传承机制和资源支持。
同时,约有30%的受访者认为仍然存在一些优秀的村民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并积极传承给下一代。
2. 乡村文化活动丰富程度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目前乡村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较低。
约有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家乡缺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乡村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还不够到位。
然而,约有2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包括传统音乐、舞蹈等,吸引了一定的参与。
3. 村民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需求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村民对乡村文化振兴持积极态度,并且提出了一些期望和需求。
受访者普遍认为加大对乡村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是关键,包括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设立专门的文化展览馆以及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等。
四、建议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1. 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提高乡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认同。
2. 加强对乡村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推广,并且向社会开放,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3. 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乡村文化展览馆、传统工艺品展示中心等,展示和保护乡村文化遗产。
关于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农村宣传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农村宣传文化队伍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和完善措施。
通过此次调研,旨在为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提高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二、调研方式和范围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范围涵盖了多个农村地区。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宣传文化队伍成员进行,访谈对象包括了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农村宣传文化队伍的负责人以及农民群众。
三、调研结果1.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队伍规模小,人员结构不合理:农村宣传文化队伍人员数量有限,且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的人员较多,难以胜任宣传文化工作的需要。
(2)队伍培训力度不够:部分农村宣传文化队伍成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无法及时更新知识和技能,导致农村宣传文化工作水平相对较低。
(3)队伍活动受限:受制于资源和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宣传文化队伍的活动范围有限,宣传文化工作无法覆盖到更广阔的农村地区。
2.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发展机会和挑战调研结果还显示,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面临着机会和挑战:(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随着国家对农村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将加大,为队伍建设提供更多的机会。
(2)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农村文化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农村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四、建设和完善农村宣传文化队伍的措施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建设和完善农村宣传文化队伍的措施:1.加大人员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农村宣传文化队伍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队伍的整体实力。
2.完善队伍组织结构:建设多层次的农村宣传文化队伍组织结构,设置专业岗位,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提高队伍的素质。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关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主要在于法治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广大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同步实施农村法治文化建设。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精选篇1)为了进一步推动例子镇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政府、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我镇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专门组织力量,采取座谈、走访,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对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一、基本情况__文体服务中心现有职工10人,其中文体服务中心4人,影剧院6人,全部属于自收自支。
已先后成立了__书画协会、信鸽协会、书画研究会、诗词书画协会和篮球协会。
到目前为止,各协会共有会员322名,遍布全镇各村、各行业。
同时协助文艺骨干成立了楚剧、小品、歌舞等形式一体的的文艺团体——__文工团。
全镇有村级文化活动室2个,面积75平方米,投资6000元,篮球场15个,总投资20元;小型舞台戏台2个,投资6元,文艺体育团体协会4个,人数215个,活动范围镇内外,今年演出演出场次33次,文化中心户8个,总投资35000元;新增健身器材23套,日平均人活动人数800人次;新增体育器材45套。
今年三王村、黄矶村、庙湾村等12名村民通过自筹资金,购买图书、报刊、棋牌等,积极开展文化中心户创建活动。
白浒镇村以全省“百镇千村”示范村为抓手,前力抓好村级文化建设,投资12万元,村级文化广场已初具规模,已建起健身场、篮球场。
今年8月15日还组织了全镇首届“铁牛杯”篮球邀请赛,全镇12支篮球队参加角逐。
在该项村妇联的组织下,每周开展腰鼓表演、太极剑、太极扇表演和歌舞表演成为我市第二个“周周乐”,也是全市第一个农村“周周乐”。
黄矶村运用村级民兵活动室,经常对外开放,让广大群众开展小型体育比赛活动,促进了乡风文明。
二、主要做法在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我镇采取“三驾马车”齐驱(领导重视、部门协力、群众参与)的办法,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推进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4篇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首先要立足于“大文化”建设,确立建设“大文化”的观念。
包括社会伦理思想、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都属于“大文化”范畴。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政治民主的推进器,要坚持发展经济先行的原则,将农村文化工作由一般文化活动提高到文化与科技、教育、经济、政治建设相结合的新水平,以文化建设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要正确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先进的文化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营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建设新农村的顺利实施;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农村文化氛围首先应从最基础的文化设施开始兴建。
我县虽然普遍建立了农家书屋和阅报栏,但有的还是流于形式,书刊、报纸种类少,针对性和时效性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要多为农民订阅一些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并能够帮助农民勤劳致富的书报、杂志,让它们充分发挥为农民朋友服务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鼓励农民创办乡村剧团,丰富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引导农民步入正规的文化传播途径,吸收多种文化的营养,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对于民间文化团体,要在政策上给予方便优惠,还应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真正在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精神的陶冶。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
通过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职业教育的推广以及各种职业技能的培训,根据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同要求和市场需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农村致富信息,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党的方针政策。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5篇Model report on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编订:JinTai College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5篇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2、篇章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文档3、篇章3: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文档4、篇章4:全县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文档5、篇章5:农村土地纠纷问题调研报告文档篇章1: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XX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
XX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我区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XX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区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农村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在日常生活和党务工作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调查结果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记下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替大家整理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我们有所帮助。
农村文化建设现实状况调研报告篇1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家庭经济竞争实力经济迅速增强,农村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但还是满足不了农民脱贫致富之后对文化生活需求增长变化的需求。
出现了农民口袋里票子多了,而脑袋里信仰少了的普遍现象。
我区农村地处城郊接合部,农民的思想更开放,见识更多,经济条件更好,从而他们对文化文化生活的需求更为多,要求更高。
通过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人文农民的任务也越极为重要,难度也越大,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随着农村的发展却在消退逐步消失,这与中华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无关系。
如今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生活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
虽然社区活动我区农民可以接触到很多文化活动内容,但是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化文句活动内容更感兴趣,例如种植、养殖业技术和劳动技能的输送等。
二是对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求。
除纯粹的娱乐性另外文化活动外,我区农民对健身四类的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很多农牧民也认识到天天打牌不是好事,但苦于苦于缺少健身用具和设施的限制,其想要更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的要求难以得到,使其只能陷于牌桌。
三是对讲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文艺节目的需求。
现在各类现在媒体宣传的先进典型不少,但农民认为那些人和事离自己太远,不了引起其内心的共鸣,受教育程度不深。
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雷锋精神如果能以区直各部门每年评选的各类先进典型事迹为原材料,编排一些文艺节目送到农村则更易于与我区互动进行思想上的农民、交流,得到他们的认可,宣传教育效果也会更快。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
为了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现状和发展趋势,本调研报告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调研结果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农村文化设施类型齐全,但建设相对薄弱调研发现,农村文化设施类型齐全,如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室、博物馆等,但建设相对薄弱,存在设施老化、管理混乱等问题。
(2)农村文艺活动丰富,但活动缺乏规范农村文艺活动如影视展播、群众音乐舞蹈、书画等丰富多样,但机构管理和活动规范化存在缺失。
(3)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开展缓慢农村文化人才培养仍处于萌芽阶段,缺乏规范的培训和认证体系。
此外,人才的流失现象也不容小觑。
2.存在的问题(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重点仍在于基础建设,而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比例较低,为形成留人用人的环境带来了不小挑战。
(2)管理和运营模式缺失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和运营模式缺失,导致设施的使用率低,设施老化等问题。
(3)文化人才储备不足文化人才的培养极度依赖城市资源,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文化教育课程和教学人员。
三、建议和措施(1)重塑农村文化生态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注重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明确农村文化发展的功能定位,统筹解决农村文化发展与其他社会建设的协调和结合问题。
(2)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应大力拓展农村文化设施投资渠道,鼓励有关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特别是符合国家文化发展政策的机构和社会组织,增加投资,扩大资源,并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补贴与扶持。
(3)加强运营与管理政府应主持编制和完善文化设施的管理和运营规定和体系,落实农村文化设施的信息化化、专业管理和规范化运营,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和效益。
(4)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应结合当地文化产业和农村经济产业的实际情况,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加强与高校、文化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建立农村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机制。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的方式。
首先,组织调研小组成员,明确调研目标和任务。
然后,通过走访农村地区,实地察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并与当地政府负责人和居民进行交流。
同时,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居民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和评价。
最后,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整个调研过程的数据和结果。
三、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果和问题分析: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的建设还相对滞后。
很多地方缺乏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艺术表演场所等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2.农村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文化服务的种类和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居民无法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服务。
3.农村文化传承面临困境:农村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面临困境。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传统文化的衰退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农村地区缺乏传统文化的传承机构和场所,导致传统文化面临丧失和遗忘的问题。
四、建设意见和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设意见和建议:1.增加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和艺术表演场所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的参与,加大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2.提高农村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对农村文化服务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艺术表演等活动,增加农村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数量。
3.加强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农村地区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建立传统文化传承机构和场所,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
乡村文化调研报告
《乡村文化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2年10月
调研地点:某某省某某县
一、调研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的发展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乡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的现状和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
1. 乡村文化资源
通过调研了解到,某某县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包括民俗、风俗、乡村旅游景点等,这些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文化底蕴。
2. 乡村文化传承
在调研中发现,某某县的许多乡村文化传统正在逐渐失传,乡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重视,导致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风险。
3. 乡村文化活动
调研中发现,某某县的乡村文化活动相对较少,缺乏系统的文化传播和活动推广,导致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限制。
三、调研建议
1. 加强乡村文化传承教育
建议某某县加强对乡村文化传承教育的推广,通过开设文化课程和举办文化活动,增强乡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重视。
2. 扶持乡村文化创意产业
建议某某县支持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乡村艺术家和手艺人,通过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建设乡村文化活动中心
建议某某县建设乡村文化活动中心,为乡村文化活动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激发乡村文化的活力和创造力。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了解了某某县乡村文化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相信在相关部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文化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新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思考建议分析调研报告范文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就当前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现状在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许多县(市、区)不断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措施和项目得到全面推广和普及。
1.基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在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图书室、文化站、文化广场、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快,文化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2.文化活动不断丰富。
基层文化站、文化馆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读书分享会、传统民俗文化展示等,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文化产品不断创新。
现在,在农村基层文化设施中,除了传统的图书、报社、电视等文化产品之外,还有新媒体、网络文化等现代文化产品,让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全面。
二、面临的问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1.文化资源不够优化。
农村文化资源相对不足,政府应该注重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因为农村文化资源是农村基层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
2.人才队伍不足。
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缺乏培养人才的系统机制,如缺乏文化专业的人才,导致文化服务的质量难以保证。
3.资金体系不健全。
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同样需要大量的投入,由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短期乏力和投资周期长的特殊性,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融资渠道不畅,导致资金体系不健全。
三、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文化资源是推动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核心内容,要重视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资源的价值。
2.加大优秀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提升。
要通过培训、引导、激励等方式,吸引一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途径。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也逐渐受到冷落。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公共文化设施缺失、文化素质低下、文化传承缺失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
二、研究目的本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状况,找出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为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目标农村地区的居民、官员、文化组织等人士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文化建设现状,对文化设施和活动的需求和愿望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范围:目标农村地区研究对象:农村居民、官员、文化组织等五、研究内容与结论1.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公共文化设施缺失。
目标农村地区的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等的需求非常强烈,但是这些设施在当地却缺失严重。
(2)文化活动缺乏。
在目标农村地区,虽然有一些文化活动,但整体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3)文化素质低下。
由于长期缺乏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支持,目标农村地区的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没有接受过高质量的文化教育。
(4)文化传承缺失。
目标农村地区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多种原因,文化传承并不完全,这使得当地文化底蕴逐渐流失。
2. 建设农村基层文化的对策和建议(1)建设公共文化设施。
目标农村地区应该加快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如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等等,为广大居民提供了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2)丰富文化活动。
建设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等文化活动场所,加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渠道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实现文化积累。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新时代农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了解农村群众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我们开展了一次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和内容本次调研所涉及的对象为四川省某市下辖县的农村地区。
调研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设施、文艺活动、文化队伍、文化传承和保护五个方面。
三、调研情况1. 文化设施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普遍缺乏。
虽然政府投入了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文化设施的建设速度缓慢。
大多数乡村只有简陋的文化广场,文化室的设施和硬件条件均比较落后。
此外,文化设施的管理也亟需加强,部分文化设施存在使用不规范、设施破损等问题。
2. 文艺活动农村地区的文艺活动种类丰富,但是普遍缺乏特色和个性化,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
农民的参与度不高,大多数活动只有少数群体参与,很难真正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此外,文艺活动的质量也亟需提高。
3. 文化队伍农村地区的文化队伍建设存在着薄弱的问题。
文化工作者数量少,管理不规范,文化队伍缺乏人才和领军人物,使得文化队伍的建设面临较大的困难。
4. 文化传承和保护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大部分村庄的文化传承近乎断掉,甚至大部分乡村都已经淡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四、建议1.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协调解决资金难题,加快建设农村文化设施。
2.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的管理,加强设施的维护和保护。
3.加强文化队伍的建设,积极发掘和培养人才,提高管理和组织能力。
4.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鼓励农村文化的创新和创作,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5.尊重和保护群众的文化需求,制定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文化规划,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提高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质量。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一、概述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
为了解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本次调研在省农村地区进行,并针对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乡镇文化馆以及农村图书馆进行调查。
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在调查的120个村庄中,有80%的村庄建设有文化活动中心,但约有40%的文化活动中心设施较为简陋,存在设备老化、场地狭小、空调、音响等设备缺乏等问题。
2.功能利用情况大多数村庄的文化活动中心主要用于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如舞蹈、电影放映、歌唱比赛等。
但少数村庄把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村民聚集、开展集体活动的场所,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乡镇文化馆1.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调研发现,在乡镇层面,文化馆的建设相对较好,普遍有一定规模的场馆。
但也有一些乡镇文化馆存在管理不规范、设施陈旧、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问题。
2.功能利用情况大多数乡镇文化馆面向公众开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供群众参与,如书画展览、戏曲表演、文化讲座等。
但也有少数乡镇文化馆只能在部分时间对外开放,限制了农民的参与度。
四、农村图书馆1.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仍然有一些图书馆规模较小,图书资源不足,特别是缺乏农业、科技、经济等专业书籍。
2.功能利用情况近年来,农村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得到了拓展,除了提供书籍借阅服务外,还开展了农民培训、阅读推广等活动。
但也有一些农村图书馆受到读者流失和使用率不高的困扰。
五、问题与建议1.设施建设问题建议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加强设施维护与更新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2.文化活动内容问题鼓励开展丰富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包括舞蹈、戏曲、传统手工艺等,满足农民群众的不同需求。
3.农村图书馆书籍资源问题建议加大对农村图书馆的扶持力度,更新图书资源,并增加科普类、农业类等专业书籍的购买。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针对农村居民、村干部和相关社区组织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当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看法和建议;其次,选择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活动场所、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三、调研结果分析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缺乏。
在调研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文化活动场所、图书馆、美术馆等基础设施,农民和村民无法方便地接触到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娱乐活动。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一些地区虽然有文化设施,但存在着设施老化、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3.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多样性。
在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大多数集中在传统节日和文艺演出上,缺乏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形式,无法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四、建议和改进措施1.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设施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加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对于已有的文化设施,需要加强管理,定期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3.多渠道提供文化活动。
在农村地区建立文化活动策划团队,多渠道与社区组织、文化机构等合作,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形式,满足农民的需求和欲望。
五、总结与展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本次调研发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但是,我们相信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能够逐步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文化活动和资源的便利。
尊敬的领导:我院此次前往老家的农村进行写作文化建设的调研,了解了当地的文化现状和发展方向,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现将本次调研报告整理如下,供您参考。
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与之对应的是,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基础不稳固、缺少宣传推广、人才短缺等。
因此,需要进行一次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以期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针对性和有启发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现状1.传统文化的继承农村是传统文化最为活跃的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村庄依旧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图腾、宗教信仰、中草药疗法等,但是很多村民并不清楚这些文化的来历和价值。
2.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当今社会,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播也更加方便快捷。
一些村庄开始尝试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如在丰收后开展文化活动、在网上进行文化宣传等。
但目前的科技水平和设施还不能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在这方面继续改进和提高。
3.文化产业的开发农村文化建设的另一个方向是文化产业的开发。
近年来,一些地区通过开展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形式,为当地的文化经济发展创建了条件。
但是很多农村地区还未能积极开发自身独有的文化产业。
三、问题分析1.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农村基础设施缺乏完备,如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状况不便利等,阻碍了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2.人才短缺。
大多数农村地区与城市相距遥远,只有部分人才愿意来农村从事文化建设工作,也不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缺乏人才对农村文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文化宣传不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所在城市的资讯,对于农村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往往缺乏自发性。
因此,需要更好地开展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保护农村文化。
四、建议方案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使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牢靠的基础。
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材料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准确分析调研结果,明确给出调研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为大家准备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材料,欢迎阅读!农村文化建设专题调研报告范文材料一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我对我乡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作出以下调研报告。
一、我乡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只要有以下几点:1、数量少。
我乡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村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
农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户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
在乡村开运动会时,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2、年龄大。
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
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
3、素质低。
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
乡镇文化站没有财政编制,导致许多“老文化”不在岗或不专职,既不专业更不专心,部分专业人员既不爱岗更不敬业。
现有的文艺团体均是自发形成,经费自给自足,演员忙时务农闲时演出。
这些人学历往往只是高中,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
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
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各村都配备了文化站管理人员,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点,或变成“杂役”,一年到头,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突击任务。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探讨农村文化建设的难题和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居民,了解他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知和期望;实地走访则是深入到农村村庄,实地了解农村的文化活动和传承情况;专家访谈则是邀请了文化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深度讨论和研究。
三、调研发现
1. 农村文化传承面临困难。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农村文化正在失传,很多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已经濒临失传状态。
2. 农村文化活动少。
很多农村缺乏文化活动,居民的精神生活比较贫乏,缺乏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3. 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发展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四、建议
1. 加强文化传承和保护。
政府应加大保护力度,鼓励农民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开展相关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2.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3.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支持和投入。
五、总结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对农村文化建设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能够为未来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篇1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家庭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农村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但还是满足不了农民脱贫致富之后对文化生活需求增长变化的需求。
出现了农民口袋里票子多了,而脑袋里信仰少了的普遍现象。
我区农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农民的思想更开放,见识更多,经济条件更好,从而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
通过文化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的任务也越重要,难度也越大,但中华民族的一些优良传统随着农村的发展却在逐步消失,这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不无关系。
如今农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文化生活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需求。
虽然我区农民可以接触到很多文化活动内容,但是对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文化活动内容更感兴趣,例如种植、养殖技术和劳动技能的输送等。
二是对文化生活多样性的需求。
除纯粹的娱乐性文化活动外,我区农民对健身类的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很多农民也认识到天天打牌不是好事,但苦于缺少健身场所和设施的限制,其想要更丰富健康的业余生活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使其只能陷于牌桌。
三是对讲身边人说身边事的文艺节目的需求。
现在各类媒体宣传的先进典型不少,但农民认为那些人和事离自己太远,无法引起其内心的共鸣,受教育程度不深。
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如果能以区直各部门每年评选的各类先进典型事迹为原材料,编排一些文艺节目送到农村则更易于与我区农民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交流,得到他们的认可,宣传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文化设施陈旧单一,文化阵地逐渐丧失。
现在各乡级的文化设施主要有广播站和室外体育场。
广播站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且多数陈旧、老化,室外体育场也仅有篮球场。
由于缺少维护各种设施严重损坏。
村级除近两年个别村新添一些文体设施外,其余村也仅有广播,且由于设备老化基本瘫痪,乡、村广播这一曾经的宣传主力逐渐丧失阵地。
二、文化工作人才缺乏,文化传播链脱节。
乡广播站有站所事业编制,每乡有1—3个,有的还超编1—2人,但真正干文化工作的最多不过1人,且是兼职。
文化站有文艺特长的人很少,更没有相关培训。
真正具备文化工作素质和热情的人是招不进、留不住。
随着取消农业税,没有了村提留,村级广播员也因经费文体而流失。
三、文化工作经费不足,相关工作难以规模开展。
文化工作是一项费力费钱,需要长期坚持投入但见效缓慢的事业。
由于以前经费投入不够,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工资偏低,文化设施得不到更新补充,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进程停滞甚至倒退。
1、大力扶持主流宣教媒介。
一是建好乡村广播站,恢复乡、村两级的主要宣传渠道。
坚持定时开机制度,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商业信息,弥补现在群众现场开会难的缺失。
二是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参与市场竞争送戏下村。
三是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
补充文化设施,公开招考一批文艺专业人员,财政给乡镇列支专项文化工作经费。
2、引导培育群众文艺团体。
一是发掘保护好传统的文艺项目。
如渔鼓、舞龙、舞狮等。
二是引导好农民的自主文体队伍。
如军乐队、腰鼓队、秧歌队、排球队、歌舞团。
3、加速开辟一批农村文化活动场所。
相关部门应大力争取上级计划,全面推开村级图书室建设。
科学规划布点,建设一批农民文体活动场地,配齐篮球、排球等设施。
各乡镇、村间开展文体赛事活动,营造氛围,形成习惯,把农民从麻将桌前引向图书室、体育场,这样既锻炼了身体素质,提高村民素质,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事业的伟大进程。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篇2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街道党工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近半个月时间,分九个片对全办×个村信访、宗教、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大调研,通过调研一是掌握了引起群众上访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二是进一步摸清了全办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对级组织工作的领导。
下面主要对**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谈几点意见: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办事处是**区的东大门,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文化比较繁荣,辖区内有×个行政村,×口人,×亩耕地。
总体来看,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乡村优秀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产业有所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农村文化活动的范围较大,文化设施较齐全。
各村都配备体育健身器材、投影仪、卡拉ok、图书室,有黑板专栏进行文化宣传,定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
2、“两委”干部文化意识有所增强。
各村“两委”干部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有所增强,摆在农村工作议事日程,比较重视,财力物力有所投资。
3、部分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弘扬。
村里在重大节目时常举办文艺表演,村民都积极参与。
保持当地习俗,定期开办庙会、开放集市,在热闹非凡的活动中继承发扬当地文化传统。
4、文化下乡活动深受欢迎。
区文化局、电影公司送图书下乡、一月免费演一场电影,普通收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条件较好的’村,自筹资金唱大戏,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群众这一文化需求。
5、自发性文化活动较为丰富。
各村自发组织各类中老年艺术团、演唱团队,文艺表演队伍×个,都能利用重大节日、配合中心工作组织一些文体活动。
农民自娱自乐、自发性的文化活动较活跃,农闲时大家聚在文化活动中心利用卡拉ok扭秧歌、跳舞、舞龙、跑马、唱戏、唱歌等,或自发组织学习练书法、绘画。
各村都常年活跃着一只宣传队,逢年过节都自发举办文艺演出活动。
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对群众文化的需求,差距较大,问题不少,现状确实不容乐观。
1、农村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农村文化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对经济文化贯彻不够,与村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2、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
不少村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极易淡薄、甚至缺失,不知道农村文化建设如何抓,抓什么,以至不想抓、不愿抓,也有的村干部勉为其难、虚于应付。
3、村级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农民文化参与积极性不高。
不少村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两委”干部缺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以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打麻将之风盛行。
但主要原因还是“两委”干部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以致不能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4、文化阵地建设滞后,村级文化设施奇缺。
村村都有文化活动中心,但部分村文化设施不够齐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建议和对策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项农村文化经济政策。
近年来,有关农村文化经济政策也颁发了不少,村支部、村委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兑现,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扶持村级文化的发展,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干部要增强农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建立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向深层次发展,并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发展目标,形成文化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加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篇3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期,我们深入部分乡镇村,通过与村干部座谈、入户走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县的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可喜成就近年来,我们抢抓库区移民搬迁补偿机遇和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政策机遇,围绕“活动设施完善、文化特色鲜明、组织规范有序、社会风尚良好”的目标,遵循整体部署、阶段推进、分类指导的思路,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动文明村镇创建、加强基层文化网络建设和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主要载体,扎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一)基层文化网络初步形成。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抓国家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争取资金、争取项目,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全县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了新建或维修改造,站房面积均在500平方米左右,内设“三室一厅”(书刊阅览室、文化科技培训室、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厅)。
同时作为共享工程服务中心,12个乡镇均配置了3台以上电脑、1台投影仪、1台易播宝,其中有8个乡镇配备了卫星三级站。
全县192个村(居)委会建起了文化室,配备了兼职管理员;高标准建成农家书屋147个,每个书屋配有标准书柜5组,报刊架1个,实用图书1500册,电子音像制品100种,报刊杂志30种以及阅览桌椅、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设备。
全县共有27户市级、101户县级、1360户乡镇级文化科技中心户。
每个社区至少有1户文化科技中心户及1名文化信息员。
这些由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以及文化科技中心户构成的农村文化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看书读报、健身娱乐的需求。
(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文艺活动,组织各村、居委会以村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科技中心户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文化。
经常性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义诊药箱背到偏远山村,把先进文化带到农家大院。
全县每年送科技下乡达100多场次,送戏下乡达15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达2000多场次,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机构的组织和阵地作用,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广场文化活动等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自2006年开始,全县开展了三次电视歌手大赛,每次大赛均吸引数千城乡群众参与,屈乡大地处处歌声飞扬,群众性文化活动由此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每三年一届的民间文艺汇演,也使一些沉寂多年的优秀民俗文化得以发掘,并绽放异彩。
如民俗表演《开山号子》、《陪郎“四十八”揖》、《正月十五烧毛狗》、《灵牛耕地》,薅草锣鼓《象牙床》,山歌对唱《车风斗》,杨林堂鼓等,这些节目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一搬上舞台就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广为流传。
目前,全县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县政府连续表彰了三批48名县级优秀民间艺人。
2009年,屈原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除此之外,茅坪、归州、沙镇溪等乡镇还投资数万元举办农民运动会或专场文艺汇演,广受群众欢迎。
各乡镇的广场文化、节日文化蓬勃兴起,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