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中图版生物必修一讲义:第4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Word版含答案.pdf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6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器的基本形态结构与主要功能。
(重难点) 2.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重点)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结构组成(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质基质细胞核细胞壁:植物细胞具有(2)原生质体 活的动物细胞及除去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的统称。
(3)原生质 活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称为原生质,它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1)双层膜结构 ①⎩⎨⎧名称:线粒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②⎩⎪⎨⎪⎧名称:叶绿体分布:植物细胞中功能: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 场所,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 “能量转化车间”(2)单层膜结构①⎩⎨⎧名称:内质网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与细胞内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 关,也是蛋白质等物质的运输通道②⎩⎨⎧名称:高尔基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③⎩⎨⎧名称:溶酶体分布:动植物细胞中功能:含有多种酸性水解酶,执行细胞内消化作用④⎩⎪⎨⎪⎧名称:液泡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含的液体叫细胞液功能:内含的物质可以形成一定的浓度, 与细胞的吸水有关(3)无膜结构 ①⎩⎪⎨⎪⎧名称:中心体分布: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 中心粒组成功能: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②⎩⎪⎨⎪⎧名称:核糖体分布:动植物细胞,有的附着在内质网及核膜的外表面, 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二、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1.实验原理(2)染色⎩⎨⎧叶绿体:呈绿色,无需染色线粒体:能被詹纳斯绿B 染液染成蓝绿色 2.实验流程(2)观察线粒体提示:不一定。
如根细胞。
探讨2:没有叶绿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请举例说明。
第一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细胞的增殖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重点) 2.简述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征。
(重点) 3.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一、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1.实验原理用内含酚酞试液的琼脂块模拟细胞,用NaOH溶液模拟被吸收的物质。
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剂变红色,我们可以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红色的过程,测量NaOH扩散进入“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从而预测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2.实验流程3.限制细胞大小的主要原因(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影响着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2)细胞核对细胞活动进行控制。
二、细胞周期1.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2.细胞周期概念⎩⎪⎨⎪⎧范围:连续分裂的细胞时间⎩⎨⎧起点:一次分裂结束终点:下一次分裂结束阶段: 三、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1.分裂间期(1)主要变化⎩⎨⎧①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细胞适度生长(2)意义: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2.分裂期(以高等动物细胞为例) 图示 时期 变化特征前期⎩⎨⎧(1)染色质高度螺旋变为染色体(2)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3)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中期⎩⎨⎧(1)染色体聚集于细胞中央(2)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 赤道板上↓ ↓后期⎩⎨⎧(1)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2)子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1)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现,形成两个新细胞核(3)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 缢裂成两部分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无中心粒的复制完成中心粒的复制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隔细胞质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质(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 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第二章 细胞的构成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学习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
(重难点)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1.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种类主要有20多种。
(2)元素的分类①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等。
②微量元素:Mn 、Zn 、Cu 、B 、Mo 、Ni 等。
③半微量元素:Fe 。
(3)构成细胞的元素的特点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都是无机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存在状态⎩⎨⎧少数:游离状态多数:化合物(2)种类化合物⎩⎪⎨⎪⎧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3)含量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4)碳架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都含有由C 、H 、O 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成的碳架结构。
(5)意义细胞中的化合物构成了细胞内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 1.实验原理(1)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班氏试剂――→沸水加热砖红色沉淀。
(2)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3)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实验步骤(1)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选材含还原性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制备组织样液(制浆→一层纱布过滤→取液) ↓显色反应↓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取材植物油(食用油) ↓检测↓结论植物油中含有脂肪(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选材与制备蛋白质悬液↓显色反应↓结论蛋白质悬液中含有蛋白质素含量与无机自然界又大不相同?提示:组成细胞的元素是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环境中吸收的。
探讨2: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微量元素是否可有可无?请举例说明。
提示:划分依据是其在生物细胞中含量的多少。
第二章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一、二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衰老的特征。
(难点) 2.理解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的关系。
(难点) 3.简述细胞凋亡的意义。
(重点) 4.掌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重点) 5.理解细胞凋亡的程序性。
(难点)一、细胞的衰老1.人类对细胞衰老的认识(1)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要经过发生→生长→衰老→死亡几个阶段,说明细胞具有一定的寿命。
(2)细胞衰老的特点:生理活动和功能不可逆的衰退过程。
(3)细胞的分裂次数①特点:相对确定。
②影响因素:分化程度{不再分裂的功能细胞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干细胞)2.细胞衰老的特征3.细胞衰老与人类健康(1)细胞正常衰老的意义有利于实现有机体的自我更新。
(2)人体衰老的基本特征①水分减少,皮肤干燥,皱缩。
②代谢减缓,耗能降低。
③细胞数目减少。
④器官功能下降,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退。
(3)细胞衰老的实例①肌细胞衰老→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减退,行动迟缓。
②胸腺细胞衰老→胸腺萎缩,T淋巴细胞的生成能力下降。
③儿童早衰症——细胞过早衰老引起的疾病。
(4)延缓衰老的措施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体育运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等都有益于延缓衰老。
二、细胞凋亡1.细胞凋亡的过程和机制(1)概念:在生物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基因控制的,按照一定程序发生的细胞死亡,又称编程性细胞死亡。
(2)过程凋亡的起始―→凋亡小体的形成―→细胞的解体表现①细胞皱缩,细胞连接消失②内质网膨胀③染色体固缩并沿着核膜分布①核膜破裂②染色体断裂③细胞膜包围染色体片断和细胞器,形成泡状和芽状的突起细胞分离、脱落①凋亡小体与②周围细胞吞噬并消化凋亡小体结果核膜、细胞膜完整核膜破裂、凋亡小体形成凋亡小体消失(3)机制:细胞按照发育程序进行的一种自杀性死亡过程。
2.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1)有利于清除多余、无用的细胞。
(2)有利于清除完成正常使命的衰老细胞。
[核心精要](1)联系①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如果仅有细胞分裂和生长,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将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②细胞的正常分化能抑制细胞癌变,细胞癌变是细胞的畸形分化。
(2)区别1.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降低,癌变细胞膜的黏着性增强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C.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D.衰老、死亡的细胞可被免疫细胞清除,这属于细胞坏死C[癌变细胞细胞膜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细胞癌变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衰老、死亡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 2.下列对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数量增加,染色体复制加快B.细胞分化:细胞形态改变,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功能趋向专门化C.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色素积累增多D.细胞凋亡:特定基因表达,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自动结束生命D[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增殖的间期,细胞生长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发生差异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造成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异,B错误。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C错误。
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表达,产生相应的蛋白质,D正确。
]3.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核膜不内折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D[A项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分化,细胞种类增多。
B项中,细胞衰老表现为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核膜内折。
C项中,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对机体有利。
D项中,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
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
(重点) 2.简述细胞的全能性。
(重点) 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及其应用。
(难点)一、细胞分化1.概念⎩⎨⎧时期:个体发育过程中变化: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
二、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1)细胞类型: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
(2)实质: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2.实例(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①实验过程:植物离体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即分裂成多个细胞)――→(再分化)胚状体→植株。
②结论: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③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增殖和分化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各细胞的遗传物质是否相同?为什么?提示:相同,因为这些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有丝分裂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平均分配。
(2)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原因是什么?提示:遗传信息执行的情况不同。
探讨2:人体内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和心肌细胞能否再恢复分裂能力?提示:不能恢复分裂能力。
探讨3:下图为人体中肌肉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神经细胞的产生过程,仔细观察图示,探讨下列有关问题:(1)细胞①、②、③含有的蛋白质种类一定不相同吗?提示:不完全相同。
(2)细胞①与细胞②形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提示: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细胞分化的过程图示2.细胞分化的实质就一个个体来说,各种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但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细胞分化的实质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如图:3.对细胞分化过程的理解(1)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第一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重点) 2.简述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征。
(重点) 3.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一、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1.实验原理用内含酚酞试液的琼脂块模拟细胞,用NaOH溶液模拟被吸收的物质。
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剂变红色,我们可以观察琼脂块“细胞”变成红色的过程,测量NaOH扩散进入“细胞”的深度,比较不同体积的“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从而预测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与细胞代谢的关系。
2.实验流程3.限制细胞大小的主要原因(1)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影响着细胞正常的代谢活动。
(2)细胞核对细胞活动进行控制。
二、细胞周期1.真核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2.细胞周期概念{范围:连续分裂的细胞时间{起点:一次分裂结束终点:下一次分裂结束)阶段:)三、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1.分裂间期(1)主要变化{①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细胞适度生长)(2)意义: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2.分裂期(以高等动物细胞为例)图示 时期 变化特征前期{(1)染色质高度螺旋变为染色体(2)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3)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 ↓中期{(1)染色体聚集于细胞中央(2)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 ↓ 后期{(1)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2)子染色体在纺锤体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 ↓ 末期{(1)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现,形成两个新细胞核(3)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的复制完成中心粒的复制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隔细胞质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质4.意义(1)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子代间保证了细胞前后代遗传物质的稳定。
5.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纺锤体,也不出现染色体。
(2)过程①细胞核先拉长,中央部分变细断开。
②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
③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1.实验原理(1)细胞核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2)根尖、茎尖等部位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旺盛,可用于植物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
2.实验流程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绘图:一定要绘制实际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不要受教材中模式图的影响(有丝分裂参考图例)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探讨:用什么作为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的指标?提示:在相同时间内,NaOH扩散的体积与琼脂块的总体积的比值,可以反映NaOH扩散的效率,由此模拟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
2探讨:下列测量琼脂块变色深度的方法正确的是哪一组?(虚线表示测量位置)提示:第③组。
3探讨:结合影响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因素和细胞生长所需的条件,思考既然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其生长,那是不是细胞体积越小越好呢?分析其原因。
提示:不是。
组成细胞的物质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的进行也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些因素决定了细胞的体积不能太小。
[归纳总结]__限制细胞无限长大的因素1.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A.酚酞遇到NaOH呈现紫红色反应B.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C.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D.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C [在相同时间内,NaOH在不同体积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即扩散速率相同,无法表示细胞的物质吸收速率。
在本实验中,细胞的物质吸收速率是用NaOH扩散的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的比值来表示的,同时,该比值也反映出了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
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 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
则(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D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y表示细胞大小,x表示细胞运输物质的量,故该实验的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x;从实验的结果来说,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NaOH扩散的体积为y3-(y-2x)3。
]细胞周期1探讨:试判断下列细胞有无细胞周期,并说明理由。
①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胚胎干细胞 ③皮肤生发层细胞 ④神经细胞 ⑤茎的形成层细胞提示:①②③⑤有细胞周期,它们都是连续分裂的细胞;④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探讨:如图所示为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请用甲、乙表示出一个细胞周2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提示:细胞周期:乙→乙;分裂间期乙→甲;分裂期:甲→乙。
3探讨:下表为不同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h),据表分析并探讨以下三个问题:细胞分裂间期分裂期细胞周期十二指肠细胞13.5 1.815.3肿瘤细胞18.00.518.5成纤维细胞19.30.720.0(1)分裂期和细胞周期最短的细胞分别是什么?提示:肿瘤细胞,十二指肠细胞。
(2)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什么细胞?提示:肿瘤细胞。
(3)由上述表格数据你可得出何种结论?提示: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具有细胞周期的前提条件(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它们就没有周期性。
如下图甲细胞就无细胞周期,而乙细胞进行连续的细胞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2)生物体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不正常分裂)。
3.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1)扇形图从A点→B点→A点(顺时针),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2)直线图说明:图中a+b或c+d均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
1.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B [由图可知,A是精子、C是肌细胞、D是神经细胞,均是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丧失了分裂能力。
而B所示的细胞从形态上看,仍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分化,可连续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2.如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
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
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图1中的b、图2中A→B,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A到B再到AD.图2中细胞周期可以是从B到A再到BC [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上次分裂完成时,图1中的a、c段和图2中的由B 到A都是分裂的间期,可以进行DNA的复制;而图1中的b、d段和图2中的由A 到B是指分裂期,后期时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图2中的细胞周期应是由B到A 再到B。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1探讨:请分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细胞结构主要有哪些变化?(1)染色体;(2)纺锤体;(3)核膜和核仁。
提示:(1)染色体:复制→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裂→移向细胞两极→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纺锤体: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3)核膜和核仁:解体消失(前期)→重建(末期)。
2探讨:若植物细胞染色体和DNA数都为2n,请分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过程。
提示:染色体:2n→4n→2n。
DNA:2n→4n→2n。
3探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加倍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染色单体形成于何时,消失于何时?什么时期存在染色单体?提示:细胞内DNA分子数加倍在间期,染色体数加倍在后期。
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染色体复制),消失于后期(着丝粒分裂)。
前、中期存在染色单体。
4探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提示:相同点:染色体变化相同,都是间期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分裂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不同点:前期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末期母细胞分裂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5探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作用有何异同?提示:(1)相同点:①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②核糖体:合成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
(2)不同点:①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移动,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
②植物细胞高尔基体参与分裂,合成纤维素和果胶,形成细胞壁。
6探讨:无丝分裂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吗?两个子细胞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吗?提示:无丝分裂也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核遗传物质一定平均分配,否则不能保证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但细胞质遗传物质并不平均分配,因此总的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
[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关系(1)染色体数=着丝粒数,即根据着丝粒数计算染色体数。
(2)当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3)当无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DNA=1∶1。
2.有丝分裂过程细胞中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的变化(生物体细胞中DNA含量为2C,染色体数为2N)(1)DNA含量、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含量变化项目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C→4C4C4C4C4C→2C染色单体数0→4N4N4N4N→00染色体数2N2N2N2N→4N4N→2N(2)根据上表中数据可以作出DNA含量、染色体数目、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变化曲线说明:①a→b,l→m的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②f→g,n→o的变化原因都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③c→d,n→o的曲线变化很相似但所处时期不同。
④c→d,h→i的变化原因都是一个亲代细胞分裂成两个子代细胞。
⑤染色单体的数量起点为0,终点也为0。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可靠的判断在一些低等植物细胞里,也存在着中心体,会出现星射线,因此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根据有丝分裂过程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割为二,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