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
- 格式:docx
- 大小:28.38 KB
- 文档页数:9
学前儿童游戏1.三个女孩积木搭房子,各自搭建,她们清楚各自的活动,但无交往。
(平行-结构游戏)2.两个孩子在用积木搭建房子,但不相互交往。
(平行-结构游戏)3.两个小孩在草坪上玩汽车,没有假扮其他人物也没有其他情境。
(平行-基础游戏)4.小红和小明两人分别在玩赛车,但他们互不干涉,只是偶尔看看对方再怎么玩。
(平行-角色游戏)5.几个小孩在一起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集体-规则游戏)6.一些孩子在空地上踢球。
(集体-规则游戏)7.两个孩子在商场玩游戏,一个做售货员,一个当顾客。
(集体-角色游戏)8.两个孩子各拿一个小熊,还有一个孩子拿一个跳绳,然后玩小熊跳绳。
(集体-角色游戏)9.三个孩子玩理发的游戏,一个理发师,一个洗发师,客人。
(集体-角色游戏)10.几个小孩在一起玩游戏:一个做爸爸,一个做妈妈,一个做孩子。
(集体-角色游戏)11.一些孩子在一起用积木搭建小房子。
(集体—结构游戏)12.一个孩子在玩跳房子,其他孩子在玩丢沙包。
(孤独-基础游戏)13.一个孩子拿积木搭房子。
(孤独-结构游戏)14.一个孩子拿积木独自假装打电话。
(孤独-角色游戏)15.一个孩子在扮演机器人说话,无其他孩子在附近。
(孤独-角色游戏)16.一个孩子单独在家玩,用玩具盒子假装急救箱。
(孤独-角色游戏)17.一女孩独自在角落抱着洋娃娃,并和洋娃娃说话。
(孤独-角色游戏)18.一个孩子正看着其他孩子玩积木。
(旁观)19.三个小孩在一起,两个小孩在玩角色游戏扮演,还有一个在旁边玩烧菜游戏。
(角色-平行,孤独-结构游戏)20.几个小孩在玩玩具,他们完全沉浸于自己的游戏中,不看他人游戏也不参与。
(平行1)21.两个孩子坐在教室玩搭积木的游戏,但他们各自玩各自的,完全忽视了他人的存在。
(水平(1))22.一些孩子玩积木,完全沉浸于自己的游戏,仿佛并没有意识到他人的存在。
(平行1)23.一群小孩玩游戏,但是他们偶尔会看看其他人玩积木的方法。
学前儿童游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前儿童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通过游戏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二、教学准备
1. 游戏材料:积木、拼图、卡片等。
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笔、奖品等。
三、教学过程
1. 游戏一:积木拼搭
(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座拼搭好的积木建筑,然后将建筑拆散。
(2)将积木分成若干组,每组有相同数量的积木。
(3)请学生按照教师展示的建筑图纸进行拼搭。
(4)完成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成品。
2. 游戏二:找相同
(1)教师挑选数对相同的拼图或卡片。
(2)将拼图或卡片翻面混排,放在桌子上。
(3)请学生轮流翻开两张卡片,如果两张卡片相同,则学生可以将其留在自己的一边,如果不同,则翻回去。
(4)游戏结束时,拥有最多相同卡片的学生获胜。
3. 游戏三:小小导游
(1)将教室分为数个区域,并为每个区域贴上不同的标识。
(2)选择一名学生作为导游,其余学生则是观光者。
(3)导游将观光者带到一个区域,介绍该区域的特点,然后
移动到下一个区域。
(4)观光者需要仔细观察导游介绍的每个区域,并在最后回
答问题。
(5)完成游戏后,可以选择另一名学生担任导游,继续游戏。
四、教学反思
1. 游戏设计要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2. 游戏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3. 游戏结束后,进行简单的总结和交流,让学生对游戏的目的和收获有所认识。
科学育儿精品视频课程,关注公众号【巴小象课堂】马上开始观看,和千万宝妈一起科学育儿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游戏培养学龄前的儿童包括很多方面,学前班的孩子都有很多能量和想象力。
孩子都喜欢玩,尤其是学龄前的儿童,对游戏尤其感兴趣,爸妈可以从游戏下手。
那么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有哪些呢?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游戏一、捉迷藏捉迷藏是一个为所有年龄段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
学龄前儿童在玩这个游戏时更多的是体验到躲藏的紧张感和被寻找时的刺激感。
游戏的简单性也是最好的,如果他(她)之间没有玩过这个游戏,在几次过后他(她)一就学会了选择更好的地方隐藏并在自己所选择的藏身之处保持安静。
当孩子成为寻找者时,他(她)也可以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因为他(她)在之前的隐藏之中可以消除一些你的隐藏位置的可能性。
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游戏二、传球游戏传球游戏不是户外游戏的专属,在室内也可以进行传球游戏,虽然会有场地限制,但说不定会有更多的乐趣呢。
室内传球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球。
在室内玩耍,一个棒球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一个柔软的沙滩球或一个豆袋将是一个理想的室内传球工具。
孩子们可以把球互相来回传或传给父母。
有条件的话,室内篮球游戏是对男孩子非常好的小游戏哦,在室内不能选择真正的篮球,一个小一点的皮球就可以啦。
篮筐的高度设置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以及运动能力。
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游戏三、纸牌和棋盘游戏纸牌和棋盘游戏绝对是进行室内游戏最好的选择。
上学前班的孩子已经可以享受简单的纸牌游戏,纸牌中的许多游戏也教育他们关于数字、字母、颜色或形状等知识。
很多孩子非常喜欢棋类游戏,有些是专门为孩子所在的年龄层次设计的,如“降落伞和梯子”。
也有些是传统的,例如象棋、跳棋、围棋等等。
这些游戏都能够带给学龄前儿童宝贵的游戏经验,训练孩子的策略性思维,同时也让孩子明白游戏中的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以及合作精神。
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游戏四、清理游戏这个听起来好像不是很有趣,但是打扫房子会变成一个游戏,如果爸爸妈妈把它设置正确的话。
学前儿童游戏概述学前儿童游戏是指专门针对3岁至6岁儿童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游戏是儿童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获得身体、智力和情感发展方面的很多益处。
学前儿童游戏以儿童为主导,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社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理能力。
本文将从游戏的定义、游戏的类型和游戏的重要性三个方面对学前儿童游戏进行概述。
首先,什么是游戏?游戏是儿童通过参与有结构的活动来获得乐趣和学习机会的过程。
游戏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与他人合作的。
学前儿童游戏有很多种,包括角色扮演游戏、建构游戏、创造游戏、传统游戏等。
这些游戏既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
这些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发展身体、智力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其次,学前儿童游戏的类型也很多样化。
其中一个常见的类型是角色扮演游戏。
这种游戏可以让儿童模仿成人的行为和角色,例如扮演医生、老师或家长等。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儿童可以学习社交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个常见的类型是建构游戏,例如积木、拼图和搭桥等。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创造游戏也是学前儿童游戏的重要类型,例如绘画、手工制作和模型制作等。
这些游戏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传统游戏也是学前儿童游戏的一部分,例如跳绳、躲猫猫和捉迷藏等。
这些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学前儿童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性。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体验各种角色和情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游戏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和解决冲突。
此外,游戏还可以帮助儿童发展认知能力,例如观察、分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技能,例如语言、数学、科学和艺术等。
学龄前儿童的室内教育游戏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室内游戏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适当的室内教育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室内教育游戏,并探讨它们对儿童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拼图游戏拼图游戏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室内游戏之一。
通过拼图,儿童可以学习到形状、颜色、空间关系等基本概念。
拼图游戏既可以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和耐心,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拼图的挑战性也促使儿童学会面对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学龄前儿童非常喜欢的室内游戏。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儿童可以模拟现实生活场景,并与他人进行互动。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社交技能、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他们可以扮演医生或者老师,通过模拟操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
三、益智玩具游戏益智玩具游戏在学龄前儿童的室内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些游戏包括积木、拼图、迷宫等,可以帮助儿童进行认知和智力发展。
益智玩具游戏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游戏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集中力和自制力。
四、音乐游戏音乐游戏对学龄前儿童的室内教育也有很大的益处。
儿童可以通过唱歌、跳舞、敲打乐器等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此外,音乐还能激发儿童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文化素养。
五、游戏与教育相结合以上所提到的室内教育游戏并非孤立存在,它们可以互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通过组装积木制作出一个小房子,孩子们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充分利用这个道具,并通过游戏中的情景故事来扩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室内教育游戏,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总结:学龄前儿童的室内教育游戏是他们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01 看谁抛得远游戏场地:室外游戏目标: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发展宝宝的假条能力。
游戏准备:空饮料瓶,20厘米长的纸箱。
游戏步骤:1.将纸箱摆在场地中间,在距离纸箱半米处画一条线。
2.宝宝和妈妈都站在线外。
3.妈妈用双脚将饮料瓶夹住,用力抛过指向。
4.宝宝也用双脚夹住饮料瓶用力包括纸箱,和妈妈比一比谁跑得远。
开始玩的时候,宝宝的动作可能会很不协调,让宝宝多练习几次,应该就好多了 .02 我喂妈妈吃苹果游戏场地:室内外均可游戏目标:锻炼宝宝向指定目标准确投掷的能力 .训练宝宝手眼的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围裙一个,纸团若干个。
游戏步骤:1.宝宝和妈妈相聚两米面对面站好 .2.妈妈把围裙用手兜起来,宝宝把纸团像妈妈的围裙里头。
3.每投进一个纸团,妈妈就要说一句“苹果真好吃“。
4.如果投进去10个纸团,妈妈就说吃饱了,如果数量不足,妈妈就说还想再吃一个苹果,让宝宝继续投资团 .妈妈要适当调整自己的位置,让宝宝有机会把纸团投进妈妈的围裙里。
03 我是雕塑游戏场地:室内游戏目标:培养宝宝的控制能力。
培养宝宝用身体造型的能力 .游戏准备:雕塑图片游戏步骤:1.妈妈和宝宝一起看雕塑的图片。
2.妈妈和宝宝做出雕塑的样子之后就不能动了 .3.妈妈和宝宝一起数数,数到三之后,两人一起模仿其中一个雕塑的样子 .4.玩几次游戏之后,动的次数少的获胜。
妈妈还可以让宝宝独自模仿雕塑的动作,然后想办法逗宝宝动,以达到培养宝宝控制能力的目的。
04 彩虹魔杖游戏场地:室内外均可游戏目标:培养手眼协调能力,训练手臂的动作。
游戏准备:筷子两根,半米长1.5厘米宽的缎带两条。
游戏步骤:1.妈妈和宝宝一起做彩虹魔杖。
2.妈妈和宝宝一起舞动手中的彩带。
3.宝宝舞动彩带让妈妈学。
4.宝宝自己舞动彩带,并说说自己舞出的是什么形状 .妈妈提醒宝宝舞动彩带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菜单,随着惨败运动而转移目光 .05 顶物向前走游戏场地:室外游戏目标: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发展宝宝的控制能力游戏准备:一个口袋和书本。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莅儿童游戏蚅第一单元罿第一节1.2. 芇游戏是饶有趣味的玩乐活动;“玩”是游戏的具体行为;“乐趣”是从游戏中得到的体验和情感。
3.4. 袄早期的游戏观膁①精力过剩说代表人物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和英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羀②生活准备说代表人物德国生物学家、新达尔文主义者格罗斯引起游戏的欲望有三种:求解莆③成熟说代表人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博伊千介克放的欲望、与周围环境一致的欲望、重复运用习得技能的欲望芃④放松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拉察鲁斯和裴茄克,又作帕特里克。
(游戏是生长的结果,也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生长性手段)5.6.羁p5现代游戏理论⑴精神分析的游戏观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肂⑵角色模仿的游戏观心理学家萨立螈⑶认知动力的游戏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羇⑷行为主义的游戏观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⑸社会活动的游戏观(心理学家贝特森的“元交际理论”)7.8. 蚂游戏本质特征游戏是一种在固定时间和地点限制内的自愿活动或消遣,遵循自由接受但绝对应该遵循的规则;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目标,同时伴随着紧张、喜悦的感觉和“不同于平常生活”的意识。
衿在游戏的若干本质特征中,有以下几个特征:⑴游戏是内在需要的自愿活动;袆⑵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莆⑶游戏富有选设性的自足乐趣p8 (第一层次的快乐体验包含趋乐性体验、想象性体验;第二层次的快乐体验首先自主性体验其次是绽放性体验;真正引人入胜的游戏乐趣在于第三层次的快乐体验。
蒂⑷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的行为顺序和被允许或被禁止的各种行为的规定。
羀第二节艿1. 幼儿游戏与成人游戏的区别:游戏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游戏的心理状态不同;游戏的内容不同;游戏的驱动力不同;价值功能不同。
螆2.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①幼儿游戏是“兴趣主义”的活动膃②幼儿游戏是“自发性的自主”活动羂③幼儿游戏是“重过程”的自语活动莇3.p13 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① 依据认知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练习性游戏阶段(0~2 岁)、象征性游戏阶段(2~7 岁)、规则游戏阶段(7~12 岁)芅②依据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独自游戏阶段(年龄2岁)、平行游戏阶段(3岁左右)、联合游戏阶段(4岁左右)、合作游戏阶段。
(5岁以后)袃第三节1.2. 蝿p14简答题幼儿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①②螀游戏是幼儿的权利(1989年11月20日,第44 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③③蚄幼儿游戏需要教育⑤④蚃学前教育需要游戏3.3. 袀p18填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适应原则”与亚里士多德的“天性原则”袈1809 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办起了幼儿的“性格形成新学园”5.6.肄p18~19简答题:介绍福禄贝尔实践作品、教育名杰以及影响?①②莄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第一所3年后正式命名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
他是引领现代学前教育第二次革命性进步的代表人物。
③③袂福禄贝尔的主要学前教育思想:第一,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羆第二,教育应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螇第三,游戏有重要的教育价值7.8. 膄p19意大利女教育家蒙台梭利是引领现代学前教育第三次革命性进步的代表人物9.9. 虿早起教育的特点:① 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总体上看只有教育游戏(教学游戏),即将游戏运用于教学的一些方面,还没有系统的体系化的游戏教育。
荿②游戏教育理论的片断性,即全面深入的关于游戏教育的论述还没有,基本上是一些个别的原则主张。
③④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袄6.p20 1903年开始推行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为“癸卯学制”)螁1903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蒇1904 上海也建立了务本女塾幼稚园蚆7.1923 年陈鹤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莁8.p22 之前的重视游戏的课程化努力集中在 2 个方面:幼儿学习游戏化和幼儿游戏课程化。
袂9.幼儿游戏课程化主要特点:课程统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学活动化。
衿10.还可以将相关努力概括为两类①将相对稳定的活动内容模式化②将因时因地而异的内容和手段风格化p22肅第二单元肁第一节1.2.蕿p28简答题:角色游戏的特点?①②羈表征的特点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对角色、动作、情景等方面进行想象并表征出来的活动。
③③蒅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的选择主题自由的切换内容的创造性活动。
⑤④袁社会性特点角色游戏是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体验,也是对人类生活的模拟,还包含对成人社会的期待。
角色扮演、对材料的假想、对游戏动作和情境的蚁2.填空:角色游戏的结构:假想、内在的游戏规则肆3. 见p31 角色扮演水平的提高( 4 个阶段)袄影响幼儿选择游戏主题有三种因素:第一,第二,薂是否有幼儿亲身经历、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第三,第四,螂是否有幼儿愿意扮演的角色第五,第六,葿是否有吸引幼儿的游戏材料或游戏情景莃第二节1.2. 莂简答题: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⑴⑵ 蕿发展幼儿的智力⑶⑷ 薇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①②肇角色游戏有助于幼儿发展恰当的自我意识、摆脱自我中心③③肃角色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同伴交往,发展了他们的交往技能⑤④薁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社会规则、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罿⑶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蒆⑷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性格袃⑸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莈第三节1.2. 肈p36 角色游戏指导的主要内容袅⑴游戏前的指导①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薃②创设游戏场地、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蒀⑵ 游戏过程中的指导①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膆②指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芅③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芄⑶ 游戏后的指导①让游戏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蒁②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薈③评价、总结游戏螄2、简答题p44 各年龄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肄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第一,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直接依赖玩具。
他们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离开玩具,游戏也就停止。
芈第二,他们对玩具的选择性通常依据玩具的刺激性,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
蚇第三,他们喜欢模仿,看到别人玩什么,就扔掉自己手上的玩具,去玩别人的东西。
他们正处于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喜欢和同伴玩同样或相似的游戏。
游戏时没有组织者,目的性也不强。
同伴之间没有什么交往,但可能会向同伴借玩具或相互评论一下。
第七,第八,膄游戏没有明确的主题,往往是重复某个同样的动作。
第九,第十,螅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不强,在游戏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在扮演角莀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①②罿教师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种类少、数量多,而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拿到玩具,避免为玩具发生争吵,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③③袇教师多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以游戏的口吻来指导幼儿,帮助他们明确主体,确定角色,挖掘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与同伴进行各种游戏内外的交往,同时还要注意游戏常规的培养⑤④芁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逐步稳定游戏主题,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培养幼儿独立游戏的能力。
蒁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第一,第二,膈角色游戏的内容多了,持续的时间也延长了,但游戏主题不稳定,经常出现半路换场的现象,游戏情节也比较简单第三,第四,芆中班幼儿有了较强的角色意识第五,第六,肁中班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有了同伴交往的愿望,但交往技能欠缺,因此常常与同伴发生纠纷。
膈中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芆⑴根据游戏主题的需要在提供成型玩具的基础上,增加半成品以及废旧物品材料的提供。
以满足和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螆⑵在游戏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幼儿拓展游戏主题,设计游戏情节,学会分配角色;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幼儿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螂⑶在游戏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发生纠纷的原因,弓I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解决简单纠纷的办法,掌握交往技能以及相应的规范。
芀⑷教师可以就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开展讨论,在讨论中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从而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薈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第一,游戏内容丰富,主题新颖而多样,角色增多膅第二,游戏的独立性、计划性和合作性都加强了蒂第三,游戏的规则也更为复杂莁大班角色游戏的指导:p45⑴着重培养幼儿独立开展游戏的能力更多的用提问、建议等语言形式指导幼儿游戏螇⑵关注幼儿的合作程度,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展开更多、更深入的沟通交流薄⑶在游戏的评论环节中,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表现的空间,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评价游戏的能力节第三单元1、2、腿填空表演游戏的特点①②聿表演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艺术表演活动③③羄表演游戏是幼儿创造性的自娱活动3、4、羃表演游戏的种类:自身表演、桌面表演、影子戏和木偶戏5、6、膀P57表演游戏的教育作用:①表演游戏能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膇②表演游戏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着突出作用蚇③表演游戏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螃④表演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芁⑤表演游戏能有效地让幼儿受到艺术熏陶7、8、莆p59 表演游戏的指导的基本任务包括协助幼儿选择表演游戏的主题、为表演游戏提供物质条件、指导幼儿分配角色、指导幼儿表演的技能以及促进表演游戏水平的提高等几个方面膇第四单元1、2、蒄结构游戏,也称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现实活动的一种游戏。
3、4、聿P81 拼图游戏,是结构游戏的一种,它是用木板、纸板、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的散块,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拼摆的游戏。
5、6、蚈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①②薆中班幼儿进行结构游戏的目的比较明确,并且能初步了解结构游戏的计划③③芄对操作过程有浓厚的兴趣,同时关心结构成果⑤④肀能独立建构一些较复杂的物体,也会按主题进行结构,要求美化结构物,能围绕结构物开展游戏,能独立的整理玩具螇第五单元1、2、羅体育游戏,也被称为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3、4、羄教学性体育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详细见p119 )膂教育性体育游戏的组织指导工作包括①选择游戏腿②游戏前的准备莅③游戏的组织和教学④游戏中的指导罿⑤结束游戏芇第六单元1、2、袄智力游戏是根据一定的智者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
3、4、膁一个好的智力游戏应该是:智力训练的目的任务明确,玩法新颖,内容多变并逐步复杂化,规则简单易行,能够激起幼儿积极的心理活动。
5、6、羀发展思维能力的游戏旨在培养幼儿的概念理解能力,发展幼儿分类、比较及序列化能力和一定的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提高幼儿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广泛性、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7、8、莆发展操作能力游戏操作能力是指人以确定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行为来完成思维成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