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羚羊木雕》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羚羊木雕》。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羚羊木雕”、“珍藏”、“赠送”等。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感恩和回报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3. 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的掌握。
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环保意识。
1. 课文《羚羊木雕》的文本。
2. 生词和短语的学习资料。
3. 课文内容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羚羊木雕的美丽和独特。
(2)引导学生思考羚羊木雕的意义和价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自主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主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讨论。
4. 探究学习:(1)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回答问题:“羚羊木雕代表了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的父亲要将羚羊木雕赠送给他?”(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探讨羚羊木雕对作者的影响和启示。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
(2)学生总结课文内容的主题和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羚羊木雕的珍贵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羚羊木雕的感悟和思考。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优秀6篇)《羚羊木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根据自己的情况,查字典解决文字障碍。
练习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
能力目标: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家庭成员各自的思想感情,从不同人的立场考虑如何解决这场矛盾。
教学重难点:重点1、根据自己的情况,查字典解决文字障碍。
2、练习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
3、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难点1、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体会家庭成员各自的思想感情,从不同人的立场考虑如何解决这场矛盾。
教学设计思路:本文的故事一波三折,很有吸引力;而更感人的是文中表现的高尚友谊。
作者是以一个孩子的口气来讲述故事,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世间(包括家庭、学校)的冷暖,形成两个世界——成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
在“我”的眼里,这两个世界有着本质的不同,高下优劣自见。
这对同龄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被打动并引起共鸣的。
课文不难理解,出示投影片只是起着一种媒介作用,触发学生进人课文的情境,设身处地体会“我”的心情,感受“我”的伤心,起着情感教育的作用。
另外,由于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写,写出了孩子与成人世界的对立状态和对立情绪,因此,还得防止一种偏向,即孩子对成人世界和家庭的反感、反抗的情绪。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讨论与教师的总结启发相结合。
教学媒体:投影(投影片里的两幅画面,应在两处相关情节的展开中出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相信大家都有好朋友吧,爸爸、妈妈是不是支持你们的友谊呢?你有没有因为朋友的事情跟爸爸妈妈闹过矛盾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来看看我们文章中的小主人公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想一想我们到底该如何这类亲情与友情的矛盾。
二、朗读分角色朗读全文。
朗读前,要默读几遍,对生字、多音字、异读字,要先查字典。
在朗读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构思路梳理;全文分四个部分,按照以下思路划分结构:“查问木雕”(妈妈、爸爸和我)──插叙“赠送木雕”(我和万芳)──“强迫取回木雕”(我、奶奶、爸爸、妈妈)──“取回木雕”(万芳和我)一部分(1—16段):“查问木雕”,写爸爸妈妈为了一件羚羊木雕而伤害了“我”的心。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材依据与背景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造型艺术”一课程中,介绍了中国传统工艺中的木雕艺术。
在传统木雕艺术中,动物形象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羚羊是中国美术中的传统形象之一。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亲手制作羚羊木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羚羊的特点及在中国美术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造型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①理解羚羊在中国美术中的地位;②掌握木雕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③掌握简单的粗雕与精雕技巧;④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2.态度与价值方面①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积极创作的兴趣;②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①教师安排好工具材料,切实保障教学安全;②教室环境布置,创造合适的艺术氛围;③展示羚羊雕塑,引发学生兴趣。
2.教学过程①课程导入: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羚羊雕塑,并讲解它在中国美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制作它的创意和意义。
接着,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其造型特点。
②技法演示:由教师现场演示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锉刀、刨子、锉片等,并讲解木材的选择、锉刀的区别及使用等;③操作演练:让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操作,进行简单的粗雕与精雕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④色彩搭配:教师为学生介绍色彩理论和搭配技巧,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达羚羊的特征和形象。
⑤羚羊制作:由学生自行制作羚羊木雕,结果展示。
3.课程总结①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指出学生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加强巩固,提高自己的技能;②鼓励学生对成果进行交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感受;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和学习,在家庭和社区中发挥他们学到的艺术技能和知识;四、教学评价与反思评价方法:当堂评价,学生制作的羚羊木雕和课堂活动记录。
《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羚羊木雕》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关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主题,掌握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分析课文结构和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
三、教学准备1.课文《羚羊木雕》原文及注释。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
2.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羚羊和木雕。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生字词学习1.教师展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通过组内合作,用生字词造句。
(四)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分段落概括大意。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课文内容,回顾生字词。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
(二)课文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
(三)写作训练1.教师提供写作话题,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
2.布置作业:仿写一篇关于自然和生命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羚羊木雕》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学生通过跟读、造句等方式,有效记忆了生字词。
在课文分析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对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写作训练环节,学生通过仿写,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羚羊木雕》教案《羚羊木雕》教案(通用22篇)《羚羊木雕》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感知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3、感知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倾向。
4、欣赏文章,感悟友情。
教学步骤:一、探究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本文中写“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有什么作用?指名学生回答,明确(大屏幕显示)冷冷的月光烘托渲染的是一种凄冷的氛围,表现了“我”因为反悔而伤害友谊后的伤心、难过和孤单的感情。
知识卡片1: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二)、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
二、概括文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爸爸说话婉转、持重沉稳重财轻义妈妈态度生硬固执重财轻义奶奶明白事理、同情理解却无能为力万芳仗义、明理不让朋友为难万芳妈明理、处理问题方式简单“我” 重情义、软弱知识卡片2: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的手法1、肖像描写2、语言描写3、心理描写4、动作描写5、神态描写三、作者在本文中的感情倾向是什么?不要伤害孩子的心,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应该妥善处理孩子的幼稚行为。
本文给我们的启示:走进生活,学会处事1、小孩子要从小学会思考,有主见;但不要自以为是、自作主张,做事应该先同父母商量,尊重他们的意见。
2、父亲送给女儿礼物时也应讲清如何名贵,要珍藏好;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友情。
3、一家人要多商量,多沟通,多理解,才可避免许多矛盾。
四、欣赏美文,感悟真正的友谊老师配乐范读《谁是真正的朋友》傍晚,一只羊独自在山坡上玩,突然从树木中窜出一只狼来,要吃羊,羊跳起来,拼命用角抵抗,并大声向朋友们求救。
牛在树丛中向这个地方望了一眼,发现是狼,跑走了;马低头一看,发现是狼,一溜烟跑了;驴停下脚步,发现是狼,悄悄溜下山坡;猪经过这里,发现是狼,冲下山坡;兔子一听,更是箭一般地离去。
山下的狗听见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山坡,从草丛中闪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唤,趁狗换气时,怆惶逃走了。
初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羚羊木雕》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1.3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亲情、友情的描绘。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
2.2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关爱朋友的情感。
3.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懂得感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教学难点:2.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2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对亲情、友情的描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1.2学生分享对课文《羚羊木雕》的理解。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2学生通过组内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4.课堂活动4.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羚羊木雕象征什么?5.课文分析5.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5.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课堂小结6.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或友情的作文。
2.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品质。
3.课后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巩固所学知识。
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谁拥有羚羊木雕,就能得到幸福。
于是,村里的人们纷纷寻找羚羊木雕,希望能得到幸福。
小明家住在山脚下,他从小就听父亲讲述这个传说。
有一天,他在山上放羊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羚羊木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羚羊木雕》教案4篇Lesson 3 "antelope wood carving" lesson 3 of Chinese volume 1 of Grade 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羚羊木雕》教案4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羚羊木雕》教案2、篇章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羚羊木雕》教案3、篇章3:羚羊木雕模板(规范版)4、篇章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羚羊木雕》教案篇章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羚羊木雕》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和感悟亲情、友情,学会理解亲情,珍惜友情。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
3、学习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具体生动的刻画人物形象。
4、理解文章突出主题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
1、抽一个同学起来,问:你有过与父母发生吵架之类的过冲突没有?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冲突?齐读22课标题下面方框。
3、板书课题。
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以羚羊为形体用一种黑木雕刻成的工艺品。
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性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
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赠送木雕。
二、整体感知。
(一)、速读课文。
回答问题:○1、文章写了一句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说说文章的思路或结构怎样?(二)、画出段序。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本文是美丽的编辑帮助大家整编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优秀5篇),欢迎借鉴。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2. 学习并运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3. 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勾通。
教学重点、难点1.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与父母交流思想。
教学设计本文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可采用讨论以至辩论的方法来拓展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学会与别人交流,特别是与父母的勾通。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见教学目标1.2.3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渐渐地我们都长大了,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对学习、对友情、你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可能与父母发生冲突,由于他们是大人,所以你只能委曲求全,你免不了伤心、落泪。
那么如何与父母交流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或许对你有一定的启发。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 默读准备:查工具书,识字写字抹(mò) 攥(zuàn) 逮(dǎi,不念dài)怦怦(pēngpēng) 树杈(chà) 寒颤(zhàn)2. 默读。
3. 畅谈读后感(在这个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可能谈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4. 再默读课文:(看同学的观点哪一种更符合作品内容,体会并评价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1. 各自练读2. 分好角色妈妈故事叙述者我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3. 分角色朗读四、课文研读1. 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全班交流。
《羚羊木雕》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羚羊木雕》的作者、作品背景。
2.学生分享对题目《羚羊木雕》的理解和联想。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列出故事情节的时间线。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主题,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文章中的亮点和难点。
四、课堂讲解1.教师对文章进行逐段讲解,分析人物形象、情感态度。
2.教师针对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深层含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羚羊木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如:“我”、“妈妈”、“哥哥”等。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三、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以《羚羊木雕》为题材,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故事。
”2.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羚羊木雕》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文章中的人物特点。
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情感态度,如:“我”对羚羊木雕的感情,“妈妈”和“哥哥”对“我”的态度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三、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以《羚羊木雕》为题材,写一篇关于成长的感悟。
”2.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羚羊木雕》的情感态度,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文章中的情感表现。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语文《羚羊木雕》说课稿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羚羊木雕的意义;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掌握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课文,提升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关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学会珍惜友谊,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羚羊木雕的意义;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教学难点: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培养关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羚羊木雕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学会字词的读音和书写;(3)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赏析;(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4.课堂小结(2)强调关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珍惜友谊,尊重他人。
5.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2)仿写课文,尝试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3)结合课文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羚羊木雕的意义;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对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2.学生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对课文主题有了自己的见解。
3.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时,加强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拓展1.举办“羚羊木雕”主题绘画比赛,让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关爱动物的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
2.学习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题,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羚羊木雕》。
(2)请大家先看看课文,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什么内容?2.自主阅读(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大意。
(2)阅读过程中,将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待会儿一起讨论。
3.分析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注意把握故事情节。
(2)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4.分析人物形象(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形象的关键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5.体会作者情感(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2)讨论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6.课堂小结(2)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人物形象的赏析文章。
2.阅读课后推荐文章,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能够把握文章主题。
2.在分析人物形象方面,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热烈,但个别同学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不够深入。
3.在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同学们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还需加强引导,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
六、教学延伸1.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推荐同学们阅读类似题材的文章,提高阅读水平。
2.组织同学们进行写作训练,以课文为素材,进行创作实践。
3.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同学们关注亲情、友情等话题。
七、教学评价1.课后对同学们进行书面测试,检验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同学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作业评价,检查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一、课文整体理解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这种矛盾是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
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二、教学设想《羚羊木雕》是作者张之路的一篇微型小说。
该文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
设计时只能有所取舍,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并联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长经验去体验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学目的1.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有关生字词。
2.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充分感悟本文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
3.理清文章线索、结构,品味语言,随文讲解烘托、反问的修辞手法及叙述中的倒叙和插叙。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范文3篇从小我们就开始结识朋友,见天为大家准备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中关于友谊的课文《羚羊木雕》的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能力目标: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教学重点: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教学和学习方法:探究、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
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
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
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
”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
”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二、作者简介。
(幻灯展示)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
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
曾任中学教师多年。
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
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
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木雕鉴赏(幻灯展示)让同学们欣赏我国木雕艺术家在木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进而了解羚羊木雕这种艺术品。
四、检查预习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学会运用。
《羚羊木雕》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羚羊木雕》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羚羊木雕》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木雕的历史及羚羊木雕的特点和分类;⑵接触木雕巧,了解手艺活;⑶掌握木雕所需的工具,材料及其操作方法;⑷创作简单原创木雕作品。
2.能力目标:⑴了解手工制作的过程,培养动手实践能力;⑵锻炼学生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创造力;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对项目的管理能力;3.情感目标:能够在学习中慢慢的体验到木雕的魅力,增强学习的愉悦性和探究的乐趣性,感受生活中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尊重劳动成果,锻炼学生的耐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羚羊木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历史:羚羊木雕的起源和演变;2.技艺:羚羊木雕的特点和分类,制作方法和工具材料的介绍;3.创作: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艺术素养,让学生尝试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4.实践:根据自己的设计,手工制作羚羊木雕。
三、教学方法十分注重“学中做、做中学” 教育。
除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外,注重学习实践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有选择性的进行羚羊木雕的制作及学习。
本堂课设计运用如下的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羚羊木雕的种类和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形象生动的情景演示,让学生感性认知出素材和原料,并通过演示整个生产过程熟悉羚羊木雕的工具和制作技术。
2.亲手制作:接下来,学生可以借助这些工具、原材料亲手动手制作羚羊木雕作品,体验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手工能力,加强手眼协调能力。
3.思维拓展:在学生自己的制作过程中,可以逐步要求学生模拟、设计和制作出若干个不同样式的作品,持续拓宽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力。
4.展示和分享:最后当所有的作品制作完成后,请全班同学分享,让大家共同欣赏和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四、教学过程本课程共分四步:1.引入引入板块:生动有趣地展示羚羊木雕。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案与教学反思《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羚羊木雕》的主题思想,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掌握描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主题,分析人物形象。
2.掌握描写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2.运用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3.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1:课文中的羚羊木雕象征着什么?问题2: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特点?问题3:课文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4.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主题思想。
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描写方法。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合作完成创意写作。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问题1:课文中的羚羊木雕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问题2:你如何看待课文中的亲情、友情?3.创意写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
写作主题:以“羚羊木雕”为线索,编写一个故事。
4.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1.优点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描写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不足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更多关注。
创意写作环节,部分学生写作水平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指导。
3.改进措施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多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创意写作环节,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羚羊木雕》的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描写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律,要发挥每⼀个⽼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初中语⽂《羚⽺⽊雕》课⽂原⽂ “那只羚⽺哪⼉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是⼀件⽤⿊⾊硬⽊雕成的⼯艺品。
那是爸爸从⾮洲带回来给我的。
它⼀直放在我桌⼦⾓上。
这会⼉,我的⼼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我⼩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妈妈的⽬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 “放在哪⼉了?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了。
”我觉得⾃⼰的声⾳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
”妈妈把⼿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的朋友。
”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呢?要不我和你⼀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烟,慢慢地对我说:“⼩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块点⼼⼀盒糖,怎么能⾃作主张呢?”爸爸的声⾳⼀直很平静,不过带着⼀种不可抗拒的⼒量。
“您已经给我了。
”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啊!” 我没有理由了。
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难过极了。
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园的时候我们就在⼀起。
她学习很好,⼈⼀点也不⾃私。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师管我俩叫“合⼆⽽⼀”。
上星期⼀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
跳完⼭⽺,我们围着⼩树逮着玩。
⼀不⼩⼼,我的裤⼦被树杈划了⼀道长长的⼝⼦。
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疼裤⼦,⼜怕回家挨说。
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个劲地叹⽓。
3. 羚羊木雕
配课件说课教案新建五中·张同平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了解插叙的运用。
重点
3、联系自身生活,学会与父母与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难点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预习(放入上节课尾作业)
1.预习读书笔记(第二天交)
(1)标题居中,时间靠右。
(2)作家作品
(3)生字词(读一读,写一写。
要求找出来的词见P118)
(4)归纳段意,归纳层意,每层层意不少于10字(换成练习一)
(5)摘抄优美句段(长抄一句,短抄多句)
(6)评析优美句段任选一项来写
(7)仿写优美句段(句段要相同或相似)
2.从上述词中任选三个,组成一段100-200字的文章。
(放入他周记本,用大作文本,每周一交。
至于篇数,学几课就有几篇)
格式:第一行中间写课题名字,第二行写所选的词,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课前打出第一张幻灯片,等待上课。
二、导入
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歌曲是龙飘飘的《成长岁月》,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三段“成长”片断,打出第二、三、四张幻灯片,同时师读。
读完后接说:我们将要学的《羚羊木雕》写的就是成长过程中子女与父母的冲突。
打出第五张标题幻灯片,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学会与父母与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这是一篇由张之路写的一篇记叙文。
同学们可把体裁记在课题的右下角。
三、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要完成三个学习任务,边打出第六张幻灯片边读,再齐读。
四、整体感知课文
1、标注38个自然段,然后带着幻灯片上的问题默读课文(打出第七张幻灯片),并勾出你不会的生字词。
第七张幻灯片: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2、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3、我们先扫除一下生字字。
打出第八张幻灯片,注音完再读一遍。
在读一读,写一写中勾出。
第八张幻灯片:脸颊jiá树杈chà怦怦pēng 寒颤zhàn 攥着zuàn逮着玩dǎi
4、提问分析第七张幻灯片的问题后,打出第9-11张幻片,给出第七张幻灯片的答案。
然
后让同学把第二个问题记在课题上。
第三个问题记在练一处。
第九张幻灯片:(1)“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是家里的一个宝贝。
第10张幻灯片(2)“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第11张幻灯片(3)故事叙述者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
5、分角色朗读,注意要读出人物的性格及思想感情,才能把握好语气,请大家看到第12张幻灯片:“我”——重感情、有主见
万芳——仗义大度
母亲——强硬专横
爸爸——深沉冷静
奶奶——善解人意
万芳母——严厉泼辣
补充:当然有些细节要单独处理,例如1节“那只羚羊哪儿去啦”一句,要读出妈妈当时的心情,就要联系全文好好体会。
读过全文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是“从非洲带回来”的,是家里的一个宝贝,妈妈的脾气又是那样沉不住气,一旦发觉女儿桌子上不见了羚羊,那是什么心情?是惊恐的,着急的。
又比如,8节“我”说“没有卖……我送人了”,省略号表示说话是支支吾吾的,而且声音有些发抖。
此张幻灯片的笔记记在P11最上面。
第二课时
五、研读赏析
1、在整个事件中,子女与父母会起冲突,是因为父母与子女的是非观不同,你认为文中的子女与父母各看重什么?提示:看重什么,是非观就是什么。
打出第13张幻灯片:
1、子女与父母的是非观是怎样的?
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重财轻义;“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
重义轻财。
笔记补在人物性格处。
师: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家庭矛盾。
在这一事件中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
如果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
那么你认为
2、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如果当初父母讲明白羚羊木雕怎样贵重,叮嘱女儿好好保管,女儿就不会轻易送人。
再则,倘若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意见,也就没事。
可见,小朋友还不大懂事,凡事应该征求父母意见,可以避免做出幼稚的行为。
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
完成练习二。
打出第14张投影,给出练二答案。
3、前面我们谈到在整个事件中,父母与子女实际上都有欠妥的地方,那么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课文想表达一个怎样的主旨?(打出第15张幻灯片)
附师分析:文中奶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言下之意我是被逼的,怪只怪父母。
父母的话,特别是妈妈的话,句句生硬。
课文又叙述“我”
和万芳的友谊是多么真挚深厚,着力渲染童心的美好,父母的威逼有如无情的风雨摧残了娇艳的鲜花。
作者的倾向很明显:儿童心灵多么美好,尽管他们幼稚,但是不能粗暴地伤害他们的心灵。
孩子的心灵比任何贵重的东西更加贵重,只知东西贵重,不知孩子心灵贵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这就是作者的感情倾向,打出第16张投影。
作者的感情倾向:儿童心灵多么美好,尽管他们幼稚,但是不能粗暴地伤害他们的心灵。
孩子的心灵比任何贵重的东西更加贵重,只知东西贵重,不知孩子心灵贵重,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由些可知本文的主旨意在:歌颂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纯洁友谊,并告诫人们要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谊。
(打出17张投影)
主旨:文章歌颂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纯洁友谊,并告诫人们要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谊。
把主旨的笔记接在叙事的后面。
4、现在我们对课文的结构布局作点了解,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文中写了哪三件事?这三件事发生的时间是怎样的?
18-22节,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是上星期的事。
23节送羚羊木雕,是昨天的事。
1节,逼“我”要回羚羊,是今天的事。
完成书上中括号的笔记。
析:就全文而言,文章是按“逼‘我’要回羚羊木雕来写的,即按顺序来写。
而另外两件事是在写这件事之中插进去的。
文章劈头就从妈妈追问“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写起,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争辩结束,穿插上星期体育课发生的事情和昨天送羚羊的事情。
可见,顺叙不是唯一的方法,有时可以用插叙使场面集中起来。
那么我们把这种在顺叙之中插入一段以前的有关的事叫做插叙。
打出第18张幻灯片:什么叫做插叙?
在顺叙之中插入一段以前的有关的事叫做插叙。
5、那么这些插叙能不能删除呢?
不能,这两段插叙交待了“我”和万芳之间的感情之深,为下文“我”送羚羊木雕作铺垫。
这就是文中插叙的作用。
打出第张幻灯片下面的内容。
插叙的作用:
补充交待了万芳对“我”的帮助以及万芳的为人,进一步突出“我”和万芳之间的感情之深,为下文“我”送羚羊木雕作铺垫。
笔记记在P116上面
六、小结
小小的羚羊木雕引发的一场家庭冲突,不仅对同学们有启迪,对同学们的爸爸双妈妈们更有启迪,家庭要和谐,需要子女与父母的共同营造。
老师就把这个作为今天的作业布置给同学们。
请大家看第19张纪灯片:
与父母一起读这篇课文
讨论。
学会与父母、
他人沟通,一生快乐。
课结束后打出第20张投影,学生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