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4
文言文中官职知识点一、官职简介在古代中国的文言文中,官职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官职指的是各级官员的职位,官员根据职位的不同,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权力。
官职的设立和管理,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秩序和政权稳定的基础。
二、官职等级分类文言文中的官职按照等级可以分为九品官、三公九卿、地方官和职官等不同的类别。
九品官是按照官员的资历和能力来划分的,分为九个等级,每个等级又细分为上中下三品。
三公九卿是指三位最高的官员(太尉、大司马、大将军)和九个最高的官员(太尉、司徒、司空、太傅、太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尚书令),他们都是皇帝的亲信和重要辅助者。
地方官是指各地的官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
职官是指一些特定的官职,例如:宰相、尚书等。
三、官职的晋升在文言文中,官员的晋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的。
一般来说,官员的晋升是通过考试和选拔来确定的。
官员需要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一定的成绩才能晋升。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通过的考生都有机会获得官职晋升的机会。
此外,官员的资历和工作表现也会影响其官职的晋升。
一个官员如果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皇帝的赏识,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官职。
四、官职的权力和责任官职不仅代表着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还代表着他们的权力和责任。
不同的官职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权力,例如:宰相负责辅佐皇帝管理国家大政,尚书负责拟定和颁布法令,地方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等。
官员通过行使自己的权力,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百姓的福利。
五、官职的变迁官职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动态变化的,官职的设立和撤销都与时代和政治制度的变迁有关。
随着政治权力的变化,不同的官职也会出现新的设立或者被废除。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唐朝设立了宰相和尚书等官职,而在宋朝则废除了宰相这个官职。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和演变。
综上所述,官职是文言文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了解官职的等级分类、晋升方式、权力责任和变迁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运作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古代官职名称文学常识古代中国曾经建立过大量官职,涵盖到地方、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这些官职不光体现出政权权力和官僚体系结构,同时又是一个种类丰富、复杂的文学话题。
考古学和文学史学开始研究古代官职制度,发现它们的变化复杂的多样性,其中的数目和种类也极其庞大。
在文学作品中,官职也是诗词、文言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重要的题材,因此,了解古代官职称号也是文学常识。
秦汉时代作为古代政治、文化和经济的重要时期,官制也广泛应用于剧作中。
秦汉时代的官职有“太监”(主管朝廷后宫事务)、“尹”(地方土官)、“太傅”(大臣和参与朝政的尊贵人物)、“正字”(统计收税、审查兵役等)、“都尉”(军事官职)等,古的故事剧《赵氏孤儿》中的主角都担任过各种官职:赵括任“行中郎”,糜夫人任“内侍”,冯相任“太学博士”等。
另外,三国时期的官职有“将军”、“太守”(地方土官)、“丞相”(朝廷大臣)、“谏议大夫”(顾一大臣向君主提出建议)、“太傅”(兼管朝廷正义)等;《三国演义》中曹操任“中郎将”,司马懿任“侍中”,孙权任“丞相”,刘备任“太尉”,诸葛亮任“军师”;关羽任“征西大将军”等。
汉代以后,官职称号如“后”(皇后)、“君”(公子)、“尉”(印第官、参与地方统治)、“县令”(县的最高官员)、“司马”(将军)、“文官”(公务员)、“太守”(军事官职)等。
《红楼梦》中,冯燕任“宴政阁大经学官”,贾母任“京兆尹官”,贾赦任“翰林学士”,贾琏任“内丞”,王夫人任“太监”;《水浒传》中,林冲任“镇南将军”,宋江后害任“镇北大都督”,卢俊义任“桂阳太守”,宋清任西夏国“令长”,虎痴任“知府”等。
此外,还有宋代的官职,如“天子”(皇帝)、“宰相”(丞相及其一致性官员)、“武公”(元老)、“道明大元帅”(最高军力)、“太学博士”(最高文职)、“广文大夫”(管理艺术)、“无役大夫”(统治文献)。
古典文学作品《唐诗三百首》中,李白任“宴政阁大夫”,白居易任“颜国大夫”,王维任“韩文学士”,杜甫任“顺德大夫”;《西游记》中,孙悟空任“紫霞仙子前使”,唐僧任“唐僧圣衣学士”,猪八戒任“道教使臣”,沙僧任“观音子弟”,罗汉任“方丈统师”。
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古代官职指的是古代的从政人员的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史:商代设置,原为驻外武官,后成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
马:商代设置,负责征讨和射猎。
戍:商代设置,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
小史:周代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
小臣:商和西周时朝廷官员,亦称少臣,常奉王命从事占卜、祭祀、田猎和征伐。
卿士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设置,其长官称为卿士,执掌国家政务。
太史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始置,其长官称为太史,掌国王的册命及祭典等。
西周以后的太史掌管起草文书、册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掌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
魏晋以后太史仅管天文历法。
三事大夫:西周设置,指常伯、常任、准人。
常伯为掌管民事的地方官,也称牧;常任官员的选拔,也称任人;准人掌管司法,又称准夫。
司徒:西周始置,又称司土,掌管国家土地、民众,负责籍田、管理山泽、征发徭役等。
下设林、虞、牧等官职。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后世作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西周始置,掌管工程,后世作为工部尚书的别称。
司寇:西周始置,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宗伯:西周始置,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后世作为礼部尚书的别称。
太师、太傅、太保:西周始置,合称“三公”,为国君辅弼之官,辅导太子。
太傅地位在太师之下,太保又次之。
明清以后以朝臣兼任,成为虚衔。
少师、少傅、少保:周代始置,为国君辅弼之官,合称“三少”,辅导太子。
地位分别次于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周代的三公有二说:一说是司马、司徒、司空,一说是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称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
中国古代官职知识大全古代职官知识1、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最尊贵者谓上卿。
2、尚书:最初管文书奏章,唐吏、户、礼、兵、刑、工六总的正职称尚未书。
副职称侍郎。
3、学士:掌管典礼,编纂诸事的官。
唐以后自然数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
4、御史:本为史官。
秦以后设御史大夫,仅次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
5、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
宋时由大臣任,权力相当于宰相。
6、左徒:战车时楚国史官,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娄。
职责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7、太尉:元以前官职名称,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8、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9、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有声望有地位的知识分子。
10、太史:西周、春秋时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
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掌管典籍、祭祀。
11、长史:秦时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
西汉后成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12、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这,相当于丞相。
13、尹: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左尹略高于右尹。
14、经略使:唐宋时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
15、: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16、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17、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
18、巡抚:明初指京城巡察地方。
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咯次于总督,别称“抚院”“院台”“抚军”。
19、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
20、里正:古代乡官,即一里之长。
21、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22、从事:中央事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幕僚。
22、迁:升职、降职、平级转调。
23、去:辞职、调离、免职。
古代官职升降文化常识
古代官职升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中包含着广泛的知识和智慧,反映着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
下面是关于古代官职升降文化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官职等级
古代中国官职等级非常复杂,制度多次变革,但总体而言主要可分为九品官、三省六部和科举三大系统。
九品官以九品中正制为标准,按照品级高低划分,从一品到九品;三省六部是指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东厂,和六部,即吏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和户部,是古代政府的核心机构;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分为进士、举人、贡士、明经、秀才等几个层级,是古代中国选拔人才最重要的途径。
2. 升降机制
古代官职的升降机制主要通过举荐、考试、朝请等方式实现。
例如科举制度中的考试,会根据考试成绩和其他因素来决定考生的成绩等次,然后按照成绩等次和官职等级进行匹配,最终确定升降职位。
另外,举荐和朝请也是中央政府确定官员升降职位的重要途径,朝廷会根据官员的表现和贡献,决定是否升迁或降职。
3. 官职升降文化的影响
官职升降文化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
领域。
在政治方面,官员的升迁与降职直接关系到朝政稳定与否,对朝廷的决策和政策制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文化方面,官职升降体现了尊卑、贵贱和荣辱观念,对古代文人的创作和品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方面,官员的职位和身份也直接关系到财富和地位,影响了社会财富的集中和分配;在社会方面,官职升降文化也影响了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对社会风气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必背五古代文化常识(一)官制1.中央官制(1)三公九卿制(秦汉两朝)(2)三省六部制(隋至清末)2.地方官制(1)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当时郡比县小。
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在全国置三十六郡,郡比县大。
自东汉起,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介于州、县之间。
隋朝废郡,以县直隶于州。
(2)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
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
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具有监察区性质,其长官称为道员或道台。
(3)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太守。
(4)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普遍设置,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二)军事1.兵符:古代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
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为虎形,称“虎符”。
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处,左半交给统帅。
去军中传达王命或调发军队时,必须两半验合后,方能生效。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后世还有麟符、鱼符、兔符、龟符等。
2.三军:春秋时期,大国多设三军,如晋设中军、上军、下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统帅;楚设中军、左军、右军,以中军为主力。
后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代替。
到了唐宋时期,基本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
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侦察、抢占据点及应付小规模战斗等任务;中军是统帅率领的大军,负责摧毁敌方的武装力量、占领城池等任务,是三军的主力部队;后军负责全军的掩护、警戒及后勤保障等任务。
3.羽林:西汉武帝时选拔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之良家子守卫建章宫,初称为“建章营骑”,后改称“羽林骑”,其意为“如羽之疾,如林之多”。
隶属光禄勋,为皇帝之护卫。
东汉以后,历代禁卫军亦常有羽林之名。
4.军户:指世代从军、充当军差的人户。
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属于军府,称为军户。
第1组古代官职、制度、年龄相关太史:官名,史官之长,掌修史及天文历法等。
秦、汉设太史令,汉代为太常之属官,掌管天文历法。
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长官。
隋后刺史、知府的别称也为太守。
明清则专称知府。
司马:官名①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职权大小不定。
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大司马,从隋代始,不再设大司马。
②兵部尚书的别称。
③军事主官的僚属。
唐代各州置司马,名义为郡守之佐,实为闲职。
太尉:秦代至元代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公车:汉代官署名。
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
臣民上书、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六军:周制以一万两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有六军。
后世以六军指皇帝的军队或皇家侍卫军队。
迁:调动官职,主要有升级、降级、平调三种情况,如迁升、迁授、右迁为升级,迁削、迁谪,左迁为降级,调复原职叫迁复。
总角: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
借指童年。
结发:①古代男子成童始束发,因指初成年时为“结发”。
②成婚。
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束发共髻,故名。
伯仲叔季:兄弟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长兄称为伯,次兄称为仲,其次称为叔,幼弟称为季。
古代男子的字前常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第2组人才选拔、教育、典籍相关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皇宫内的大殿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金榜:科举时代殿试中试的名单,因揭晓殿试名次的布告用黄纸书写,放而称金格考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秀才: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设秀才科,后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
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
连中三元:科举制度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它们合称“三元”,若有人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则称其“连中三元”。
古代官职文学常识古代官职文学常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提升自己修养。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古代官职文学常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古代官职文学常识篇1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
九寺即九卿之官署。
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
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
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
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3.古代常见官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
不需要管理国事。
官职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词因革损益,情况复杂。
我们不可能叙述历代官制的发展,只能大致谈及几个重要问题:中央官制、地方官制、文职官制。
(一)中央官制(1)政府机构部门的划分大致是从西周开始的,西周分管政务的官主要有六个,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
(2)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情况不同。
秦设丞相(管政事)、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合称为“三公”。
丞相官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
“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
《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是辅佐封建君主管理国政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其职责是辅助帝王、总揽国政、统率群僚,被视为“百官之长”。
(3)汉朝沿袭秦制,东汉时设太尉、司徒、司空,称“三公”。
(4)隋代开始设“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叫宰相。
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六部的职掌大致如下:①吏部:掌官吏的任免、考核、调动、升降等。
②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钱粮、财政等。
③礼部:掌典礼、祭祀、科举、学校等。
④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全国军政。
⑤刑部:掌刑法、狱讼等。
⑥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等。
各部的长官称为尚书,副长官称为侍郎,如韩愈官至吏部侍郎。
部下设司,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如柳宗元被贬官永州之前即为礼部员外郎。
(二)地方官制地方官制的设置与建构,是随着地方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变化的。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也叫“家”。
秦朝郡的长官称郡守;汉朝郡的长官称太守;隋唐州的长官称刺史;宋代州官为知州;清代省级行政长官叫巡抚,又叫抚军。
郡、州、府、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就是县。
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
汉代县令有两个助理——县丞和县尉,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管治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古代官职官制大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古代官职官制篇一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典制一:地方官职、武官官职(一)地方官职【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之一。
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
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范晔曾任宣城太守。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总督】中国明清地方军政大员。
又称总制。
正统六年(1441)正月,明廷用兵麓川(今云南陇川西南),兵部尚书王骥主其事,首次以总督军务入衔。
分专务和地方两种。
专务总督有总督粮储、总督河道、总督漕运等名,各以所辖专务为职,提督军务为辅。
地方总督多因戍边或镇压人民而设,以所辖地区军务为主。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
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布政使】官名。
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1376)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宣德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
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
康熙六年(1667)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
但江南省(后分为安徽、江苏两省)、陕西省(后分为陕西、甘肃两省)和湖广省(后分为湖南、湖北两省)设有两布政使。
两司的长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俗称藩台、臬台。
古代官职变迁的文化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官职的起源和演变:古代官职起源于部落制时期的部落首领,随着国家的产生和发
展,官职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官职不断演变和改革,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迁。
2.官职的分类和等级:古代官职分为文武两类,按职位高低又分为不同的等级。
文官
主理政务,武官主掌军事,职位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卿、大夫、士三等。
在具体的朝代中,官职等级的设置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都是按照职位高低来划分。
3.官职的选拔和任用:古代官职的选拔和任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世袭、举荐、科举
等。
世袭制是最早的选拔方式,而后逐渐演变为举荐和科举制。
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自隋唐以来一直沿用,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4.官职的职责和权力:不同官职的职责和权力各不相同。
在中央官职中,有丞相、太
尉、御史大夫等职务的设置;在地方官职中,有州牧、郡守、县令等职位的划分。
各级官员的职责和权力都有明确的规定,互相协作,共同维护国家的正常运转。
5.官职的变迁和影响:古代官职的变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
例如,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官职设置不同,秦统一后实行三公九卿制,汉代以后又逐渐演化出三省六部制等。
这些变迁不仅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了解古代官职变迁的文化常识,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革。
同时,这些文化常识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关于古代职官的文学常识(一)九卿三公九卿之说始于秦汉,秦汉通常指奉常(太常)、郎中令(光禄勋)、卫尉、廷尉、太仆、典客(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大司农)、少府九个官职。
三公:周时一说指太师、太傅、太保,一说指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到东汉时,名称有所改变,指太尉、司徒、司空。
(二)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掌官吏的任免与考课、升降、调动等)、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等)、兵部(掌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之政)、刑部(掌国家法律、刑狱事务)、工部(掌各项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宫职。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官职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拜: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擢:选拔、提升,如“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传》)。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如“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书博鸡者事》),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如“遂免丞相勃”(《汉书·文帝纪》),如“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官职的设立、官员的选拔、官员的待遇等都是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的一部分。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
首先,古代中国官职的设立有固定的制度和等级。
在古代中国,皇帝是绝对的统治者,他制定和掌握了官职的设立和分配权限。
官职分等级,一般可以分为九品官员和三公九卿。
九品官员依据官员的地位和职权等级师徒,高品随着等级的提升,官员的职权逐渐增大,从九品为最低级,到一品为最高级。
三公九卿是皇帝掌握的权力最大的官员,分别是宰相、司徒、司空、太尉、大理寺、太僕、光禄勋、卫尉、太子洗马,他们是朝廷的最高权力机构。
此外,官职还有具体的名称,如御史、大将军、司马、监察御史等等。
其次,古代官员的选拔是基于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指的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来担任官职,这是古代中国官职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的主要有科举的科目,分为殿试和乡试两个部分,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乡试是由地方官员组织的考试。
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拔文官,如官员、御史等。
古代官员的待遇也是文化常识的一部分。
官员的待遇与官职的地位密切相关,高级官员享受的待遇自然更好。
薪酬方面,官员可以领取俸禄,俸禄的多少取决于官员的职级,高级官员的俸禄自然更高。
此外,高级官员还可以享受诸如住房、衣食、车辇等特殊待遇。
这些待遇使得官员的地位更加尊贵,也让人们对官职趋之若鹜。
最后,官职在古代社会中也有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官员需要遵守各种规定和法律,为国家和百姓服务。
他们需要维护社会的秩序和正义,推行政策和法令,处理纠纷和案件,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官员还需要处理财政和军事等方面的事务,为国家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古代关于官职的文化常识涉及到官职的设立、官员的选拔、官员的待遇以及官员的责任等多个方面。
官职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它不仅决定了官员的地位和角色,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古代官职任免晋升的文学常识
古代中国的官职任免和晋升是根据一套严格的文学常识和制度进行的。
以下是关于古代官职任免和晋升的一些基本常识:
1. 策举制度
在古代中国,策举制度是官职任免和晋升的核心。
官员要经过一系列考试,通过策问的方式来选拔和晋升。
这些考试包括文理科目的考核,以及对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问答。
2. 才德兼备的要求
古代中国官职的任免和晋升不仅仅看重官员的学问知识,还重视其德才兼备。
官员需要具备品德高尚、忠诚守信、能力出众等品质,同时还要有领导才能和政务能力。
3. 考核评定和推荐
除了策举制度外,古代中国还有考核评定和推荐制度来确定官
员的任免和晋升。
官员的上司或同僚会根据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能力和贡献度进行评定,并向上级推荐其晋升的意见。
4. 官员的品级和差序
古代中国的官职设置有严格的品级和差序之分。
官员根据品级
的高低来确定其地位和待遇,同时也决定了其晋升的机会和可能性。
晋升一般需要通过连升数级,遵循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5. 正式任命和册封仪式
官员的官职任免和晋升最终需要由上级政府机构进行正式的任
命和册封仪式。
这些仪式通常包括官职文书的颁发、官印的授予、
誓词的宣读等,标志着官员正式进入新的职位和责任范围。
古代官职任免和晋升的文学常识涉及到很多细节和具体制度。
以上内容只是对一些基本常识的概述,具体情况还需深入研究和了解。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典制古代中国的官职典制是指各级官员的职位体系和相应的晋升制度。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夏、商、周等朝代。
官职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存在有利于维护政府的稳定和社会的秩序。
古代官职典制通常分为九品和三考。
九品官职制度是指官员根据其职位的高低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九品官员。
等级的高低反映了官员的权力和地位。
而三考制度是指官员的晋升需要通过一系列考试来评定资格和能力,分为县试、府试和殿试。
通过九品官职制度,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表现逐步晋升。
根据九品官职典制,第一等的官员是皇帝,其次是王,然后是卿、大夫、士、庶民、弑君、贼臣和贼民。
官员晋升的标准主要是人才和功绩,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或有特殊贡献都可能提升官职。
三考制度是官员的晋升制度。
在中国古代,官员必须通过一系列考试来衡量他们的能力和资格。
这些考试通常由地方政府组织,参加考试的人员会被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县试是第一轮考试,县知府和县官员围绕特定的领域进行考试。
成绩优秀的人员可以参加府试,府试是地区的第二轮考试,主要由府知府和地方官员组织。
通过府试的人员有资格参加最后一轮考试,即殿试。
殿试由皇帝主持,只有通过殿试的人才能获得官员职位。
官职典制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官职制度有助于建立政府的层次结构,使政府的运作更加高效。
官员的晋升制度也激励了他们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官职典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官职制度往往存在一些腐败现象,有些官员通过行贿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得更高的官职。
其次,官职制度可能容易导致官员变得僵化,缺乏创新和进取心。
有些官员可能只追求自己的官位,不顾公益和国家利益。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官职典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政府的稳定和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官职制度也需要进行和完善,以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以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和公正性。
六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祭祀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任免术语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用于由低级到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关于兼职的: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变动用词一、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毅,蒙毅,人名)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荐”,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古代官职类文化常识汇总一、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旳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致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制。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太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厚实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为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2.六部。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3.地方官职。
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朝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参军、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个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
二、常见的官名释义1.皇帝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王绾、李斯等根据传说中的三皇的名称,上尊号为秦皇。
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
古代官职文学常识一、古代官职文学常识古代官职那可老复杂了,就像一团乱麻,不过咱今天就好好捋一捋。
先说说三公九卿吧。
三公呢,那可是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在不同朝代三公的具体职位不太一样哦。
像秦朝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那可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的,权力老大了,就像是公司里的总经理一样,大事小事都得管管。
太尉呢,主要负责军事,掌管全国的军事力量,这就是军队的老大呀。
御史大夫就有点像监督的,负责监察百官,还得帮丞相处理一些政务啥的。
九卿就是三公下面的一些重要官职啦,像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啥的,这可是很重要的,毕竟古人很重视祭祀这些事儿。
还有刺史这个官职也很有意思。
刺史一开始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主要是为了监察地方官员。
刺史就像皇帝派到地方的“眼线”,看看地方官有没有贪污腐败啊,有没有好好干活之类的。
他们权力慢慢变大,到后来就变成了地方的军政长官了。
再说说尚书吧。
尚书最开始是在宫廷里帮忙处理文书的小官,但是后来权力也不断变大。
到了隋唐时期,尚书省可是相当厉害的部门,尚书令更是非常重要的官职,不过这个职位因为权力太大,后来都不轻易授人了。
然后是翰林学士。
翰林学士在唐朝就有了,他们主要是给皇帝起草诏书啊,陪着皇帝读书之类的。
这些人可都是有学问的,是皇帝身边的文化人。
他们虽然官职可能不是特别高,但是因为离皇帝近,所以影响力也不小呢。
节度使这个官职也很特殊。
节度使最初是为了防御边疆而设立的,他们掌握着大量的军队,还兼管当地的民政和财政。
但是后来节度使权力膨胀,就造成了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局面,就像一个个小王国似的,都不听中央的话了。
古代官职还有很多很多,像司马、司空、司徒这些复姓很多都是从古代官职演变来的呢。
这些官职在不同朝代都有着不同的职能和地位,它们就像古代政治舞台上的演员,不断地上演着各种权力的游戏。
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
古代官职指的是古代的从政人员的官职。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下面就是整理的中国古代官制文学常识,一起来看一下吧。
史:商代设置,原为驻外武官,后成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
马:商代设置,负责征讨和射猎。
戍:商代设置,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
小史:周代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
小臣:商和西周时朝廷官员,亦称少臣,常奉王命从事占卜、祭祀、田猎和征伐。
卿士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设置,其长官称为卿士,执掌国家政务。
太史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始置,其长官称为太史,掌国王的册命及祭典等。
西周以后的太史掌管起草文书、册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掌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
魏晋以后太史仅管天文历法。
三事大夫:西周设置,指常伯、常任、准人。
常伯为掌管民事的地方官,也称牧;常任官员的选拔,也称任人;
准人掌管司法,又称准夫。
司徒:西周始置,又称司土,掌管国家土地、民众,负责籍田、管理山泽、征发徭役等。
下设林、虞、牧等官职。
司马:西周始置,掌管军政和军赋,后世作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司空:西周始置,掌管工程,后世作为工部尚书的别称。
司寇:西周始置,掌管刑狱、纠察等事。
宗伯:西周始置,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后世作为礼部尚书的别称。
太师、太傅、太保:西周始置,合称“三公”,为国君辅弼之官,辅导太子。
太傅地位在太师之下,太保又次之。
明清以后以朝臣兼任,成为虚衔。
少师、少傅、少保:周代始置,为国君辅弼之官,合称“三少”,辅导太子。
地位分别次于太师、太傅、太保。
三公:周代的三公有二说:一说是司马、司徒、司空,一说是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称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
唐宋仍沿此称,但已无实际职务。
明清虽亦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只是最高荣衔。
宰:商代始置,掌管家务和家奴,西周沿置,掌王
家内外事务。
春秋时各国沿用,称“太宰”,明清时作为吏部尚书的别称。
工师:春秋时齐、鲁、楚等国设置,战国沿置,或称“工正”,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
相国:春秋时齐景公设置,战国时各国沿置,或称丞相,为百官之长,秦以后成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
唐以后多作为实际担任宰相者的尊称,清代则专指任大学士者。
丞相:始于战国,为百官之长,秦以后成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总理全国政务。
西汉时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
西汉末至南北朝,或称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
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元代于中书省设立左右丞相,明初沿置,不久即废。
宰相:古代对在朝廷上总揽政务的最高长官的泛称,并非具体官职。
如秦汉时的丞相、相国为宰相;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仆射以及参于政务的重要将军均为宰相,随君主指定而任事,无定员亦无定名。
隋唐定制,以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尚书仆射为名义上的宰相,实际上仍要君主为其特选其它官职加上个“同平章事”,方成为实际上宰相。
宋以后,遂直接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之官称,与次一等的“参知政事”合称宰执。
明代为加强独裁,废丞相制度改由皇帝直接处理政务,而以内阁之大学士协助,所以大学士又成为明代事实上的宰
相。
清代在内阁之外又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又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但内阁大学士仍拜相,称为外廷,军机处则称为内廷。
可见由先秦到明清,随着皇权的加大加重,宰相的权力逐渐减弱。
尉:春秋时晋国始在上、中、下三军设置,主发众使民。
后来各国皆在将军下设尉,秦以后朝廷设太尉,为武官之长。
历代多沿置,但从汉以后逐渐变为一种官阶虚衔,无实权。
宋徽宗时定为武官最高官阶。
元以后废用。
大良造:战国初期秦国的最高长官,握军政大权。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为楚国的最高长官,握军政大权。
柱国:亦称上柱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为楚国的最高武官,地位次于令尹。
唐以后作为勋等,沿至清代始废。
三闾大夫:战国时楚国设置,掌管昭、景、屈三姓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