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林业生态工程_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0.51 KB
- 文档页数:12
前面的红色字体为最近几年的真题1、植被保护2、质侵蚀沟道特点和防护要求及其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3、草地退化的原因及更新复壮法4、沙地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5、小老树林带特点及改造技术6、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的原则和目标7、土地复垦需要考虑的因素8、林业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任务9、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的两层含义分析该地区植被建设所要遵循的原则1、盐碱地主要特点是______、含氧量高、ph值高2、影响林带防风效应主要因子是_____、林带特征、地面特征3、风沙防治措施有_____、化学固沙、风力固沙和生物固沙4、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包括总体布局和______2、可持续发展3、流域改良4、水土保持林体系5、植物篱6、林带透风系数1、生态工程理论上包括的三个面的技术2、天然林保护的的战略措施3、我国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4、干瘠质山地造林技术5、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的总原则6、放牧饲料林树种选择要点8、煤矿废弃物的特点9、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措施1、流线2、保护及管理工程1、径流林业的主要特点和核心技术2,如确定不同结构护田林带的混交类型和混交法3、盐质海岸的特点及防护林带的配置4、风力治沙的基本原理5、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合理性体现6、植被恢复的主要问题及主要措施第一章绪论1.林业生态工程: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3.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4.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容:①生物群落建造工程②环境改良工程③食物链工程5.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荒漠化扩大、土地退化、水资源危机、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噪声污染等。
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o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8.6%增加到16.4%,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
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二、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内容、类型。
含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绝密)第一章概论一·生态工程的概念与内涵1马世骏(1987):利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及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结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熊文愈(1986):生态工程即生态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和生态系统的结合,即利用分析、调整、决策、规划、模拟、预测、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系统工程技术,对生态系统进行设计和管理的技术。
3云正明(1998):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的(也可以理解为可持续发展),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
4王如松(1997):着眼于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术二,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背)1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2生物种群的选择(生物种群适合自然、社会经济条件)3生物群落结构匹配(平面结构与垂直结构生物多样性)4环境因子的调控(改良)(改良不利环境因子)5生物与环境的节律调控(调整生物机能与环境的关系)6食物链的“加环”与“解链”(人为参与物质与能量循环过程)7生物产品加工(提高生态系统的产出)8生态工程效益预评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四,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传统的森林培育与经营技术,但是它又与造林和森林经营有以下区别:1、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2、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3、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4、沿海林业生态工程5、城市林业生态工程6、水源区林业生态工程7、复合农林生态工程8、防治山地灾害林业生态工程9、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工程六,生态环境与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论述)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第一篇: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8*2=16分)1、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
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3、工程:指人类在自然科学原理的指导下,结合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技术,发展形成包括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
运行管理等一系列可操作、能实现的技术科学的总称。
4.生态工程:是一门着眼于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术。
它根据生死存亡控制论原理去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在系统范围内获取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5.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6.生态环境脆弱带:在生态系统中,凡处于两种以上的物质体系、能量体系、结构体系、功能体系之间形成的界面,以及围绕该界面向外延伸的“过渡带”的空间域。
7.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
8.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结构、并改变资源、基质的可利用性。
或物理环境的任何时间上相对不连续的事件。
9、自然干扰:在缺乏人为活动的情况下,自然景观所存在的经常性的火灾、洪水的影响、盐渍作用、飓风和虫灾等称为自然干扰。
10、人为干扰:由于人为的活动所造成的,如有有毒化学物的施放、森林砍伐、筑坝、摹开垦、过度放牧、露天采矿等其他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性压力,称为人为干扰。
1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事物或过程)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朝着某个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完整版)生态工程学复习材料生态工程学复习材料名词解释:1.生态工程: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生物工程技术: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开发新物种或新变异体,以满足人类多种需要的先进技术。
3.生态技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生态设计原则,如物质多层次分级利用原理、种群匹配原理等,从工厂使用的原料开始,系统全面地对工厂的运作过程进行合理设计,做到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将其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维持在最小的水平,甚至根本杜绝对环境的破坏。
4.自我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个层次结构中某一成分改变,或外界的输出发生一定变化,系统本身主要通过反馈机制,自动调节内部结构(质和量)及相应功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有序性。
5.生态位: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为生态位。
6.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7.耗散结构理论:一个开放系统,它的有序性来自非平衡态,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系统处于某种非平衡态时,它能够产生维持有序性的自组织,不断和系统外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8.黑箱原理:又称为等级组织原理或整合层次原理,描述和预测系统的行为,并非要完全知道系统以下层次的构成,了解该系统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只需要有第一层次的资料,第二层次的资料是不必要的。
在复杂的生态系统研究中,重要特征的定性解释和预言,比非重要特征的精确阐明更有价值。
9.生态系统模型:在对生态系统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反映系统本质的属性,以文字、图式、符号或数字表达式对系统描述的方式。
或者说,模型是客观生态系统的抽象和简化。
10.概念模型:即文字模型,在构建物理或数学模型时,通常将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分室或每个生态过程进行划分和确定,并以符合生态生物学习惯的文字加以叙述的方式。
林业生态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林业生态工程: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3.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4.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①生物群落建造工程②环境改良工程③食物链工程5.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荒漠化扩大、土地退化、水资源危机、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噪声污染等。
6.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存在问题:①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有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造成工程建设并没有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工作不扎实、进度不快,法律保护难落实,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未得到全民的共识和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毁林事件时有发生。
②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一项跨世纪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区多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
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投资少,补助标准偏低,与工程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
随着工程进展,造林难度不断增加,造林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③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意识不强。
林业生态工程未与总体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当地环境和相关产业综合规划,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没能做到因地制宜以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④树种比例失调,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遭受病虫害危害,防护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⑤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强度樵采和乱砍滥伐现象。
一些地方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偏少。
尚有部分乡(镇)没有林业站,或虽有林业站,但没有专业技术员与可靠的专项经费来源,形同虚设。
重庆市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综合知识部分)目录第一章植物学基础知识第二章植物生理第三章土壤学基础知识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五章林木遗传学第六章植物病虫害基础第七章气象学基础知识第八章其它与林业相关的知识考试题型第四章森林生态第一节生态学概论1.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分为4个主要时期:(1)16世纪以前的生态学萌芽时期;(2)17世纪-19世纪末的生态学建立时期;(3)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的生态学巩固时期;(4)20世纪60年代-现代的现代生态学时期。
2. 经典生态学研究的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 全球生态系统:(1)陆地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上的森林主要分为4种类型,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2)草地生态系统:全球草原根据组成和地理分布可分为2种类型,温带草原、热带草原。
3)荒漠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1)淡水生态系统:按照生物群落划分,淡水群落分为:流水群落(急流和缓流)、静水群落。
2)海洋生态系统:按照海区划分,海洋生态系统一般分为沿岸生态系统、大洋生态系统、上升流生态系统等;按照生物群落划分,一般分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藻类生态系统等。
4.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
(态能构)5. 干扰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尺度域。
6. 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可分为3种类型:斑块、廊道、基底。
在实际研究中,要确切地划分斑块、廊道和基底有时是很困难的,也不是必要的。
因为景观结构单元的划分总是与观察尺度相联系,所以斑块、廊道和基底的区分往往是相对的。
第二节森林与森林环境1. 森林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树木和其它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科学。
森林生态学的研究任务包括:认识森林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认识森林分类、分布、生长发育和演替规律;认识人类活动对森林及其功能的影响;提出正确经营森林、管理森林的生态学基础技术途径。
复制粘贴无脑,仅供参考林业生态工程学1.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它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有何区别?它的功能和效益有哪些?(1)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制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应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相比,有如下特点:①对象不同: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以林地为对象,在宜林地上造林,在有林地上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是在特定的、需要防护的地段上,设计、建造与调控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②着眼点不同: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及林分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而林业生态工程主要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
③技术手段不同: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在设计、建造与调控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业生态工程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用地上采用综合措施,人们常说的“山水林路综合治理”就是这个意思。
④目的不同:传统的造林与森林经营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
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3)功能和效益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②调节气候,增加降水;③降低风速,防风固沙;④固结土壤,改良土壤;⑤净化空气,改善环境;⑥提供林副产品,促进多种经营;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a.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陆地四大生态系统:森林、农田、湿地和草原;b.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c.生物能源的主体-能量基础。
2. 如何理解森林的水文效应?一般情况下(指降雨强度为中雨,即10~20mm/h),由于森林的存在,林冠可截留降雨量的15%~30%,但大部分降落到林内,一部分被林内枯枝落叶吸收,一部分则渗透到土壤内变成地下径流,两者之和为50%~80%,还有5%~10%从林内蒸发,只有0%~10%形成地表径流。
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
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8.6%增加到16.4%,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
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二、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内容、类型。
含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
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8.6%增加到16.4%,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
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二、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内容、类型。
含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
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8.6%增加到16.4%,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
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二、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内容、类型。
含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学三基题第一部分笔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林业生态工程是设计与调控以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
A农作物B草本C木本D水生2.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是设计、建造与调控某一区域的()A森林生态系统B人工复合生态系统C社会经济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3.被称为是形象工程的是()A天保工程B环京津防沙治沙工程C退耕还林工程D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4.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规划期限是()A30多年B50多年C70多年D100多年5.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干扰B维护C发展D稳定6.同一立地类型的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方案可适用于该立地类型中所有的()A林地B林种C小班D林班7.封山育林基本上是模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A种群B人工群落C自然群落D生态系统8.最适合在黄土地区地形破碎的坡面整地的方式是()A水平沟B水平阶C反坡梯田D鱼鳞坑9.移动最快的沙丘类型是()A沙垄B新月形沙丘C沙山D格状沙丘10.营造坡面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A生产木材B生产薪材C生产果品D拦蓄径流二、多项选择题11.以下属林业生态工程内容的是()A 信息工程B 食物链工程C 系统工程D 生物群落建造工程E 环境改良工程12.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包括()A 防治荒漠化B 防治土壤侵蚀C 保持水土D 减轻温室效应E 涵养水源13.以下属生态环境界面“脆弱”的基本特征的是()A 可被代替的概率大B 竞争的程度低C 可以恢复原状的机会大D 界面变化速度快E 空间移动能力强14.景观格局的类型有()A 点格局B 线格局C 网格局D 平面格局E 立体格局15.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有()A 资源的承载力B 区域的生产力C 环境的缓冲力D 进程的稳定力E 管理的调解力16.受害生态系统因管理对策的不同可能有的结果为()A 恢复B 重建C 重组D改建 E 恶化17.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有()A 全局性B 长远性C 群众性D 实践性E 稳定性18.侵蚀沟道防护林的造林目的是()A 控制沟头前进B 保护沟谷C 降低侵蚀基准D 防止沟岸扩张E 促进水土淤积19.沙丘运动的形式有()A 前进时B 后退式C往复式 D 往复前进式E混合式20.以下能影响林带防风效应的因子有()A 疏透度B林带的高度C林带的宽度 D 林带的断面形式E风向三、判断正误题21.林业生态工程作用的实质是森林对环境的作用()22.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在非森林环境中建造()23.自然干扰作用总是使生态系统返回到生态演替的早期阶段。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题要第一章绪论1.根据森林经营的目地和特点,可以将森林分为几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2.防护林体系?在一定地域内,根据需要建立的多功能、多用途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根据防护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对防护作用的要求,将有关林种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防护作用的有机结合体。
3.林业生态工程?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4.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相比,有什么不同?对象不同,着眼点不同,地点不同,目的不同对象不同:传统的以林地为对象;林业生态工程以在特定的,需要防护的地段上,设计、建造和调控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着眼点不同:传统的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以及临汾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
林业生态工程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件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
地点不同:传统的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用地上采用综合措施。
人们常说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即此意思。
目的不同:传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
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5.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生物群落建造工程,环境改良工程,食物链工程6.根据地形地貌,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7.根据规模,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流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淮河太湖,辽河流域,珠江流域区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沿海,太行山跨区域的林业生态工程“三北”,平原,防沙治沙我国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9.林业生态工程的功能与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降低风速、防风固沙,固结土壤、改良土壤,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提供林副产品、促进多种经营10.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建国以来,我国林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10 年,我国森林资源实现持续增长,为改善我国及全球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大纲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第一部分自学考试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地位“林业生态工程学”是生态环境建设科学体系中阐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科。
掌握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水土保持、森林培育、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社会实践活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课程主要担负林业及园林高新技术、天然林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专业应用教育的任务,是专业考试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一般应在具有“森林生态学”、“水土保持学”、“森林培育学”等知识以后再行开设为宜。
本课程的学分为5学分。
其推荐教材为王礼先等编著的《林业生态工程学》(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一书。
二、课程考试要求本课程的考试要求,要从考核知识点、学习要求、考核目标和有关考试的具体问题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全面加以把握。
其中,考核知识点是主体。
(一)考核知识点考核知识点是对课程知识体系在广度上的概括。
根据本课程的特殊性来说,其知识广度主要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基本理论,是指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的方法和技能体系的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基础,主要有现代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防护林学理论、水土保持学理论、环境科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林业生态工程学自身的理论,如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内容、任务、对象和效果等。
本课程的基本方法,是指林业生态工程学用以分析和解决所研究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活动这一特殊矛盾运动的方法论,以及具体的技术方法。
本课程的基本技能,是指传者运用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方法,正确有效地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技能。
本课程主要限于讲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理论、方法和技能。
这一方面,在本考纲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中的第二项分列了七章,它们都是考试的范围。
(二)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是对自学考试知识点所应掌握的深度和概括。
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
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增加到%,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
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二、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内容、类型。
含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林业生态工程学考试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学重点一、什么是林业生态工程?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主要解决什么生态环境问题?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1、自然灾害频繁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丘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
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多是高原山地,地形复杂,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失去了天然蓄水和保持水土能力,致使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特别是洪灾愈来愈频繁。
2、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地形起伏、森林破坏,我国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形成重山秃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3、荒漠化面积扩大荒漠化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4、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污染越来越严重。
按联合国有关规定,我国属中高度缺水国之列,但在低限边缘,我国供水能力为5200亿m3,占总径流量的20%,既属于缺水国,水资源利用潜力又很大。
5、森林破坏严重建国以来,我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森林覆盖率从建国初期的8.6%增加到16.4%,但这远远不够(覆盖率低,林分质量不容乐观),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西部地区,这是水旱灾害不断加剧的重要根源。
6、生物多样性减少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丰富度占世界第8位。
中国野生动、植物分别占世界总数的9.8%和9.9%,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有6大类和185类,区系丰富,生态类型多,为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7、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
二、简述林业生态工程的含义、内容、类型。
含义: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防护林学、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主要起防护作用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是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前面的红色字体为最近几年的真题1、植被保护2、石质侵蚀沟道特点和防护要求及其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3、草地退化的原因及更新复壮方法4、沙地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5、小老树林带特点及改造技术6、沿海防护林体系规划的原则和目标7、土地复垦需要考虑的因素8、林业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任务9、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的两层含义分析该地区植被建设所要遵循的原则1、盐碱地主要特点是______、含氧量高、ph值高2、影响林带防风效应主要因子是_____、林带特征、地面特征3、风沙防治措施有_____、化学固沙、风力固沙和生物固沙4、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包括总体布局和______2、可持续发展3、流域改良4、水土保持林体系5、植物篱6、林带透风系数1、生态工程理论上包括的三个方面的技术2、天然林保护的的战略措施3、我国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4、干瘠石质山地造林技术5、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的总原则6、放牧饲料林树种选择要点8、煤矿废弃物的特点9、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措施1、流线2、保护及管理工程1、径流林业的主要特点和核心技术2,如何确定不同结构护田林带的混交类型和混交方法3、盐质海岸的特点及防护林带的配置4、风力治沙的基本原理5、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合理性体现6、植被恢复的主要问题及主要措施第一章绪论1.林业生态工程: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2.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
3.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4.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①生物群落建造工程②环境改良工程③食物链工程5.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荒漠化扩大、土地退化、水资源危机、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噪声污染等。
第二章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基础1.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
生物系统包括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原者)。
环境系统包括有太阳辐射以及各种有机和无机的成分。
2.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这三者是生态系统整体的基本功能。
3.干扰体系:是所有干扰类型、干扰频率和干扰强度在某一段时间过程中的总和。
4.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5.生态学胁迫:生态系统在结构未受到直接损害时,其功能受到影响的情形。
6.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事物或工程)组成的。
7.系统论的基本原则:①系统的整体性原则②系统的相关性原则③系统的自组织性原则与动态性原则④系统的目的性原则⑤系统的优化原则8.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5个基本要素:①资源的承载能力②区域的生产能力③环境的缓冲能力④进程的稳定能力⑤管理的调节能力9.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原则:①区域系统的整体性原则②要素贡献的最小限制原则③系统在空间分布上的连续过渡原则④区域相似性与差异性互补原则⑤区域系统演进趋势的趋稳性原则⑥区域过程的振荡节律原则⑦要素功能的双向递减原则10.环境的基本特性①整体性和区域性②变动性和稳定性③资源性和价值性11.环境结构:指的是环境整体(系统)中各独立组成部分(要素)间数量的比例关系、空间位置的配制关系以及联系的内容和方式。
12.环境状态:是环境结构的运动和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13.环境容量:在人来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称为环境容量。
14.环境系统的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
15.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16.环境质量的价值:多维性、动态性。
17.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是指在一定的水土流失区域内,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和水土流失规律,以及针对防护对象而营造的防护林。
18.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带则带、宜网则网。
19.林带结构的3种基本类型: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
20.营造防风固沙林的原则: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21.防护林体系:是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水系、山脉范围内,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山、水、田、林、路、渠以及牧场等基本建设固定设施,根据影响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灾害特点,所规划营造的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和与其他林钟相结合的总体。
第三章全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总体规划1.中国大陆划分的9个生态环境类型区:5.三北地区:风沙综合防治区域,主攻方向及建设:在边缘地区控制沙漠化扩大。
6.南方丘陵红壤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护滩护岸防护林,农田防护网,改造坡耕地,发展经济林果,人工草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第四章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设计1.规划: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选择和制订的一个最优的行动方针的自觉过程。
2.生态规划:在深入分析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人类活动的安排,称之为生态规划。
3.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根据当地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生产发展方向土地利用布局,生产奋斗目标及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指标实施步骤所做出的时间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4.设计:对规划和设计对象的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性构思和安排。
5.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对近期林业工程建设的具体安排。
6.规划与设计之间的关系:规划是设计的前提和依据,设计是规划的深入和具体体现,规划是反映战略的长远设想和全局安排,是领导决策和制定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依据,设计是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的依据,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林业生态工程设计体系。
7.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作用:①是实现工程目标的重要途径②合理安排工程建设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③工程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④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⑤增强人们对林业生态工程重要性的认识8.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①全局性②长远性③实践性④群众性9.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任务:①制定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方案②提供林业生态工程的设计③指导林业生态工程的施工④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科学性⑤保证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⑥提高林业生态工程成效10.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①整体性原则②协调性原则③灵活性原则④主体性原则⑤循环再生原则⑥可行性原则11.一般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1)基础调查: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的状况、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源调查。
(2)规划设计方案的提出:①“三个表”的编制a立地类型表b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c森林经营类型表②落实林业生态工程用地③进行各种规划设计文件的编制④分析评价,根据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在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的基础上,对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用地进行分析评价。
⑤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先进实用的工程技术措施及投资规模和方式。
(3)附属项目的设计(4)施工的设计12.规划设计的工作程序:①规划设计目标,并初步形成报告②编制方案③对规划设计的管理13.规划设计的系统诊断与环境辨识:①确定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对象及其边界②地理环境条件分析③社会经济调查与分析④综合分析14.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的编制方法(如何编制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1)调查与收集资料①现有天然林树种和人工造林、零星植树的林种生长状况②现有林和散生林生长的立地条件(立地类型)及适应情况③当地引进树种的生长表现及其抗性等(2)整理分析调查资料(3)编制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4)编制造林类型表15.林分经营措施及其类型划分①幼林抚育型②间伐抚育型③林分改造型④封山育林型⑤采伐利用型⑥修、垦类型16.造林技术措施设计:(判断正误)(1)整地设计(2)造林方式、方法设计(3)造林密度设计(4)幼林管理设计第五章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1.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理规划。
2.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配合形成。
3.水土保持林林种:按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形式配置在水土流失地区不同地形地貌部位上,具有特定防护作用和生产目的的水土保持林。
4.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是区域(或流域)人工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其有机组成部分。
5.建设坡面水土保持(或水源涵养)用材林的目的:(1)由于过度放牧、樵采等而使原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覆盖度很低,而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山地坡面,需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止坡面进一步侵蚀,在增加坡面稳定性的同时,争取获得一些小径用材。
(2)在小流域的高山远山的水源地区,山地坡面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植被状况恶化而引起坡面水土流失和水文状况恶化。
(3)由于山地道路、水利工程或山区矿山开发而出现的大面积坡面裸露的地方,往往是水土流失严重,容易引发山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策源地,配合必要的工程护坡措施和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护坡林可收到良好的护坡效果。
7.发展护坡薪炭林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的同时,控制坡面的水土流失。
8.营造薪炭林选择树种的原则:热值高、萌芽力强、生物量高、适应力强。
9.护坡薪炭林的配置特点:(1)土地利用规划中,可选择距村庄(居民点)较近、交通便利而又不适于高经济利用(如农业、经济林、用材林、草场),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作为人工营造护坡薪炭林的土地。
(2)树种选择,一般应选择适应于干旱、瘠薄立地,再生能力较强,耐平茬,生物产量高,并且有较高热值的乔、灌木树种。
(3)造林密度,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适当密植,尽量营造混交林。
11.发展复合林牧护坡林的目的:为恢复植被并提高牧草产量及载畜量或为人工培育牧草创造必要的条件,利用林业本身的特点为牲畜直接提供饲料,并保障牧坡或草场免于水土流失和牲畜免受大风、寒冻之害。
12.复合林牧护坡林的配置:(1)树种选择: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含有较高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生长迅速;萌蘖力强;除主要作为饲料树种外,应同时具有其他的经济效益。
(2)配置:a根据地形条件采用短带状沿等高线布设,每带长10—20m,每带由2—3行灌木组成,带间距4—6m,水平相邻的带与带间留出缺口,以便牲畜通过。
b沿等高线均匀灌丛配置c短带状与均匀灌丛相配合d灌木带与牧草混交e在牧场的周围建护牧林,带状沿等高线配置,每条带种2—3行,带间距5—6m,带与带之间宽度是林带宽度的8—10倍,留有缺口,供牲畜通过。
13.土质沟道水土保持林的配置特点:(1)侵蚀发展基本停止,沟道农业利用较好,沟道采用了打坝淤地等措施并已达到稳定沟道纵坡、抬高侵蚀基点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