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
- 格式:pdf
- 大小:891.21 KB
- 文档页数:9
五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统计的概念,学会使用图表进行数据整理和展示,掌握利用概率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统计的意义与数据的收集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统计的概念,让学生感知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统计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统计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
3. 数据的收集:讲解数据的收集方法,如调查、实验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选取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调查,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
第二课时:数据的整理与展示1. 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收集到的数据。
2. 教学数据的整理方法:讲解分类、排序等整理数据的方法。
3. 数据的展示:介绍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展示数据的方式,并让学生实际操作。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整理和展示,选取调查结果进行图表绘制。
第三课时:概率的认识1. 导入新课:通过游戏、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概率。
2. 教学概率的概念: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3. 计算事件的概率:教授利用概率公式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概率实验,如抛硬币、抽签等,并计算事件的概率。
第四课时:可能性的大小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知可能性的大小。
2. 教学可能性大小的比较:讲解如何比较两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比较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小。
第五课时:综合应用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统计与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讲解如何将统计与概率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问题探究,如分析班级同学身高分布情况,预测体育比赛结果等。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汇总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汇总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求一组数据中位数的方法:
先将这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好,如果这一组
数据是单数个,中间的数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如
果这一组数据是双数个,中间两个数的和除以2就是这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数学广角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数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县(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
3、身份证号码:18位
前六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7—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
性别,单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评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介绍《统计与可能性》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统计与可能性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将能够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并且培养他们的统计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
2. 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能够分析和解读统计图表;•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图表的分析与解读;•教学难点:统计思维培养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通过实际调查活动,学生将学会如何收集、整理和记录数据。
•统计图表的分析与解读: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表来展示和解读数据。
•概率与可能性:学生将了解概率与可能性的概念,并学会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概率知识。
2. 教学方法为了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本章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实际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统计和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示范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流程安排1. 预习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统计图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25分钟)2.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师介绍如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并通过示例演示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际操作,并逐步掌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2.2 统计图表的分析与解读教师依次介绍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表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并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从图表中获取有关数据的信息。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与可能性9篇统计与可能性 1目的要求: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了解和认识条形图(1格表示1个单位),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具实验:课件、实物投影仪、4个布袋、19个小正方体、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师: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有过不少的科学家做过研究,数学家研究的是抛硬币问题!出示;显示资料;观察实验结果,你能发现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它们的可能性怎样?(相等)我们继续通过摸球来探究可能性。
4组同时进行比赛。
2、比赛的规则:(1)每组按组号拿一个袋子。
每人任意摸两次球,摸到的红球次数多的那组就获胜。
(2)每次摸球之前用手把球搅动几下,摸过后再将球放回袋子中。
(3)记录员把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中,然后根据记录的结果完成“摸球统计表”。
3、提问:你准备怎样记录摸球的结果?学生交流(打勾、画正字、涂方块等)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
4、哪组获胜?你对他们的获胜有什么想说的?猜猜老师在四个口袋里装的球相同吗?有几种颜色?它们的个数相等吗?5、取出1号袋子的球3红3黄,摸到红球与黄球的次数差不多,可能性会怎样?(板书:个数相等可能性相等)追问:要使红球和黄球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袋子中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
1、统计与可能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是在学生进行过简单的统计图和已经初步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安排的。
培养初步的随机的观念和概率的思想,为第二学段“研究概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完成相应的统计图,体会到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并能对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简单判断。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践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正确判断,并能适当解释和分析统计的结果。
说教法学法一、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二、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化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须先让学生“动”起来。
游戏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把数学教学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通过摸球活动,发现和掌握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注重数学学习的自主化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推出“可能性”的几种情况。
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轻松活泼。
这样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顺昌购物中心打出了“消费大抽奖”的活动牌子:一等奖2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200名,纪念奖2000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猜一猜抽到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纪念奖的可能性会怎样?那么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二、小组活动,猜测验证1我先出示口袋里有5个黄球、5个红球,让学生任意摸一个,学生会想到摸到黄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可能性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例一P98-100。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简单的游戏方案。
2、能力目标: 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操作的过程, 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具准备: 课件;硬币;实验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 同学们, 你们在课间都喜欢什么游戏活动呢?生: 跳绳, 踢毽子等等。
师:同学们喜欢的这些运动中也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呢,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 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呢?游戏规则是什么?生: ......师: 足球场上裁判员在干什么呢?生: 抛硬币来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他们在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
师: 你们觉得这样做公平吗?为什么?生:公平, 因为抛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师: 你认为哪个队先开球的可能性大?生1: 黄队.生2: 红队师:看来哪个队都有可能先开球, 是不确定的,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设计意图】由足球比赛开球前的情境引出游戏公平性的问题, 学生感到自然、熟悉, 探究兴趣自然会很浓厚。
小组活动, 猜测验证师: 裁判员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先开球。
那我们就来试试抛硬币吧。
(一)猜想:师: 你们认为抛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2, 如果有学生能很快的回答出来, 教师就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想用1/2来表示呢?(二)验证:1.动手实验, 获取数据。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课后反思1. 引言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统计与可能性单元主要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可能性的概念与计算。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对统计学和可能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我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2. 学习过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统计学是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通过统计学,我们能够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解释现象。
接着,我学习了统计学中常用的统计量,如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
这些统计量可以帮助我们对数据的中心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
同时,我也了解了统计学中的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等,这些图表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关系。
在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后,我开始了解可能性的概念和计算。
可能性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程度或可能性的大小。
通过学习可能性,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进行概率的计算。
接下来,我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了所学知识。
通过这些练习和作业,我能够更好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进行数据分析。
同时,我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计算事件的可能性。
3. 反思和收获通过学习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统计与可能性单元,我有以下几点反思和收获:3.1 掌握了基本的统计学概念和方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学习统计学中的统计量和图表,我能够更好地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
同时,我也能够更准确地分析数据的中心趋势和关系。
这对我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
3.2 学会了统计数据分析的步骤在学习统计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统计数据分析的步骤。
首先,我可以通过收集数据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然后,我可以通过整理和分析数据来总结和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关系。
最后,我可以通过图表和统计量等方式来展示和解释数据的分布和中心趋势。
这个步骤对我进行数据分析时非常有指导意义。
3.3 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统计与可能性_知识点总结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一、统计图的分类及点(1)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作用: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拆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作用: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
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据(量)的多少,更能反映某一项目在某一时间内的数据(量)增减变化情况.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比较相同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都是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都可用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不同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定义不同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2、求法不同平均数: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
中位数:将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它的求出不需或只需简单的计算。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必计算就可求出。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统计与可能性、中位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统计的意义,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使学生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对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统计与可能性2. 中位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统计的方法、可能性的计算、中位数的求法。
2. 教学难点:可能性的计算、中位数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统计与可能性a.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
b. 引导学生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中位数a.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中位数的概念。
b. 引导学生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3. 实践应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统计现象,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统计与可能性2. 中位数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题。
3.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八、课后评价1.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统计方法,如平均数、众数等。
2. 深入探讨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如组合、排列等。
十、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3.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部分。
实践应用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五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与概率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掌握统计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与概率:认识可能性与概率的概念,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2. 统计方法: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 实际应用:运用概率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与概率的概念,掌握计算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 教学难点: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运用概率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道具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材料。
3. 收集相关实际案例,用于教学实践环节。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概率游戏,引发学生对可能性与概率的兴趣。
2. 学习可能性与概率:介绍可能性与概率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活动,如抛硬币、抽签等,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4. 统计方法学习:讲解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以及如何绘制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5. 实际应用: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概率和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堂练习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概率和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九、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1、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人教版教材编写中在三年级上册中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学生学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还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的可能性;而本册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与已有知识的对比,使学生扩大并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对本册《可能性的大小》的例1进行了教学,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认识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并会求简单的事件发生的概率,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我就本课的教学进行以下几点的反思:1. 课堂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能性大小是研究随机事件的课,需要实验的验证,体验和感悟的。
例1是教学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我采用了“猜想——验证——感悟”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建构“可能性大小”的原始经验,得出猜想,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
再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例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得出结论。
因此,学生自己实践的过程中得出了正确的的结论,并能描述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练习设计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知识应用时,我采用了书上的三道练习题,自己又选择了一道,这些练习题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游戏中,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学生不仅解决了可能性大小用分数来表示,还能够自己设计游戏转盘,让游戏更公平,从而引出只有在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游戏才会公平。
3.教学活动过程采用动手活动,能放能收。
往往老师在上课时,都特别害怕学生操作,害怕操作不容易控制,打乱教师的教学过程,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
但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越发发现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自己获得的知识最不容易遗忘,所以开始教学这个班时,只要需要学生操作活动交流的,我一定会让他们去做,慢慢地,学生的操作活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只要把活动要求给学生明确,他们知道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学生都会按照要求去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