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江花月夜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春江花月夜阅读 练习题及答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春江花月夜》阅读练习答案 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 散文 欣赏》)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霰(xiàn)发酵(xiào)参与(yù)同仇敌忾(kài) B.滟滟(yàn)内讧(ɡōnɡ)恪守(kè)垂涎三尺(xián) C.碣石(jié)谄媚(chǎn)懦弱(nuò)莘莘学子(shēn) D.扁舟(piān)创伤(chuànɡ)联袂(mèi)戛然而止(ɡá) 解析: A.“酵”读 jiào;B.“讧”读 hònɡ;D.“创”读 chuānɡ, “戛”读 jiá。 答案:C 2.下列诗句 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解析:A.升—生;B.婉—宛;C.装—妆。 答案:D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逐月华流照君逐:逐渐 B.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 C.青枫浦上不胜愁胜:承受 D.应照离人妆镜台离人:离家在外的人 解析:A.逐:追随。 答案:A 4.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一双臭袜子发生口角, 武汉工程大学一男生龚某用水果刀于 5 月 8 日将 同宿舍室友刺死,再次上演了“马加爵”的悲剧。

B.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汶山县发生 8.0 级强烈地震。《春江 花月夜》阅读练习答案。温家宝总理亲任总指挥,乘专机赴灾区指挥部署防震救 灾工作。 C.象征着“和平、 友谊和进步”的奥运火炬, 于 2008 年 5 月 8 日 17 时登上 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 D.**于 2008 年 5 月 8 日访日期间,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联合声明:确 认中日不构成威胁,中日领导人原则上隔年互访。 解析:B.“指挥”和“部署”语意重复。 答案:B 阅读课内文字,完成 5~6 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5.这段诗歌共描述了哪几种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 6.“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年年望相似”一段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 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暂;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 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感情哀而不伤,充盈着热烈、达观之气。 阅读以下诗段,完成 7~8 题。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7.“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这四句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四句诗中“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 的行踪不定。 “青枫浦”为地名, 但“枫”“浦”在诗文中又常用为离别的景物、 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 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8.这一诗段描写了哪几种人物形象?刻画了他们怎样的内心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游子、思妇。羁旅之愁,相思之苦。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案

《春江花月夜》课件步骤 一、导语设计(教师导入)(1′)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 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 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 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家作品(1′)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 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诗人因此名垂 后世。荣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等赞誉。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整体感知(10′) 1、范读提示:在那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无边的美景。随着时间的推 移,诗人的内心波澜起伏,一会儿思索月亮的形成、人类的起源等高深的哲学问题,一会儿又 联想到游子和思妇相思相爱的情形。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3、想一想,你觉得如何划分层次更符合诗人的思路。 (一)(1-8)描绘春、江、花、月、夜美景 (二)(9-16)引发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三)(17-36)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讲解:整首诗的思路可以用我们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来概括,即触景生情。由美景引发思 考生发情感。下面我们从“景”“思”“情”三方面来研究这首诗。 四、分节赏析诗歌(30′) 第一部分:景:板书:春江花月夜的美景(10′) 1、对于写景的诗歌,要围绕“意象及意境、手法、情感”三要素来鉴赏,开头八句通过对哪些 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幻灯片下划线) 意象:江,花,月(春、夜是背景)浩瀚澄澈的江,绚烂耀眼的花,明亮空灵的月。 意境:幽美恬静 情感:板书:美好,兴奋,快乐。 手法:景中含情 2、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潮水走 到哪里,月光跟到那里,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 野,明月随江水而来,把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光皎洁,使得空中的飞霜不能察觉了.在皎洁的月光下,江滩的白沙也分辨不清了. 3、此时月的状态如何?明确:初升。板书:月升 第二部分:理:哲理思考(10′) 1、过渡:“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对前面景色的总结,江天无尘,明月孤寂。清

春江花月夜译文和赏析

春江花月夜译文和赏析 引导语: 《春江花月夜》 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 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 以月为主体, 以江为场景, 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 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 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春江花月夜译文和赏 析,欢迎阅读!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 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 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 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 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 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 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 洒满了江边的 树林。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 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10)但见:只见、仅见。 (11)悠悠:渺茫、深远。 (12)青枫浦上: 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 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 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浦上: 水边。《九歌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1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答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1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答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第1课时(总2课时)课前准备学情分析课件、多媒体等课型新授课分组安排 初中时学生虽然懂得诗歌中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但是对于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来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以及把 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还是比较陌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提高 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 格特点。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赏析 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 歌的能力,感悟人生的真谛。1.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 思想感情。2.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导学过程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2.走进诗歌塑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3.赏析本诗的情、景、理, 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4.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感悟人生 的真谛。 教师指导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 《春江花月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张若虚笔下的这段春江,这轮明月的光华!作者简介: 修订 目标提示(约2分钟)

自学检测(约10分钟)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 花月夜》两首【初读诗文,了解诗人】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 来抒写真挚感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 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 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 1 “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背景再现《春江花月夜》由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早收载,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 吴声歌”其曲调,相传为陈后主所创,内容是写艳情的“宫体”诗,隋及唐初才逐渐改变为写景诗,但仍为五言短篇,张若虚首次将这 一旧题改造成七言歌行在内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超越了整体感知 1、你认为本诗的层次结构该如何交流讨论(约5分划分?请写 出层意。2、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哪些诗是钟)写有关月的,你能背 出一首来吗? 释疑解难(约12分钟) 1、欣赏诗的景物美:读诗歌前八句,诗歌写到了哪些意象,请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画面。2、领悟诗的哲理美:读“江天一色无纤尘……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在看到无限美 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引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思考?3、鉴赏本诗的 情感美:读“白云一片去悠悠……落月摇情满江树”随着时间的流逝,夜色渐浓,心里的感伤之情也越来越浓,这种美景和人生思考 触动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检查预习 “月亮是一首悬挂在天空的诗”,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 无尽的遐 想。一段春江,一处风月,静静的躺在璀璨的诗河之中,一千多年 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聆听。今天我们就来聆听被 称为“孤篇压全唐”的唐代绝响一一《春江花月夜》 1. 关于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以 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他在诗 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与贺 之章、张旭、 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 。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成 就美名,闻一多评这首诗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仅留下两首 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成就千古美名。 2. 配乐播放《春江花月夜》朗诵 (PPT )) 读准字音: 滟滟(y cn ) 霰(xi cn )汀(t m g )捣(zh en )浦(p u )碣(ji e ) 二、 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PP 碾示教学目标) 1. 诗歌写了几种意象?作者着重写的是什么? 课题 春江花月夜 课型 诗歌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 学 目 标 知识点 1、 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 感受诗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 和鉴赏水平。 2、 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的完美融合。 能力点 1、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由多种意象构建的意境。 2、 理解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情景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教育点 掌握诗歌赏读方法,在诵读中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个 性阅读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重难点 3、把握诗歌情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校:枣庄八中北校 备课组:高二语文 主备人:贾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翻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翻译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结构,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接下 来小编搜集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1/7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 所在的地方。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翻译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 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 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 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 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2/7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第一课时 制作人:课时:2课时 【学习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的艺术魅力,体味诗歌意境。 【学习难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境,找出景语推测作者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知识链接】即景抒情诗专题阅读指导: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所借助的客观景物,往往是山、水、田园、鱼虫鸟兽等,诗人将个人的强烈感情倾注到客观景物上,使笔下的自然景物也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愫。 1“风格特点”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但也不排除直抒胸臆类的即景抒情诗。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董大》高适)诗人一下笔便极写天空的广漠,阳光的昏暗和漫天的黄云。在这天地之间,寒冷的北风又送来纷纷扬扬的大雪,更有“雁阵惊寒”,征人远别。这诗前面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两句,描绘的完全是一派雄浑苍莽的边塞风光,虽然寒凉冷落之意尽在其间,但悲壮的气氛却仍能明显地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面对这样的景物,面对即将远行的朋友,诗人内心的悲壮便透景物完整地呈现出来,只不过还没有明白而已。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直接抒情,诗人处处从大处着眼,于大处落墨,写景状情时常总体把握,景为情服务,浑然天成;奋笔疾书,直吐胸臆。 因此,在整体理解即抒情诗的时候,必须从这类诗歌的整体风格入手,充分体味景特的特征,感悟诗人由此景生发了怎样的感情。只有准确把握了情景交融的含义,才能读懂即景抒情诗。 2表达技巧 由于即景抒情诗具有移情于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因此,如果从表达技巧方面对这类诗歌进行赏析,一般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种表达技巧。 1、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客观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情感的抒情方式。就即景抒情诗而言,赏析时就不得不关注景物的特征与其具有的文化内涵,如“柳”与“留”,例如常见的意象的内涵是什么,然后体味诗人的情。 例如,杜甫的《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秋天的寥廓凄凉触动了诗人自身的境况“艰难苦恨”、“潦倒”,可谓是触凄凉景生悲苦情。 2、融情入景 所谓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触景生情和融情入景的区别是:触景生情,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唤起类似的情;融情入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入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运用融情于景的的手法的诗歌,往往只有景语,而没有情语,尽显诗歌含蓄的特点。 例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诗人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四句都是写景,而且句句与自己的处境暗合,景物融进了诗人自己的情感。黄昏时刻急雨带来春讯,猛然掀起诗人心底狂波,眼前所见的自横之舟更是引起了诗人情感的共鸣。全诗不着诗人自情感的痕迹,却又读到诗人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3、写景的手法 赏析即景抒情诗,除了需要明确景与情的关系外,还需要明确与写景有关的手法,这也是赏析的重点之一。常见手法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绘形绘色、烘托、衬托、渲染等。 如前文所说的《登高》,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边出现六个特定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 再如2009年广州市二模语文试题中的《望罗浮》(翁方纲):“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与谁参画理?半面尽斜晖。”为了多角度表现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1、诵读本诗,并学习根据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2、探讨文中月的描绘,引发思考。 3、感受诗人的情思。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赏析诗歌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对本诗意象的把握。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春江花月夜 一、导入新课 (1) 以“月”的诗句导入(ppt图片) Q:看这幅图片,我们大家都能想起多少描写“月”的诗句?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 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愁思)

③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团圆)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思念爱人) ⑤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愁) ⑦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乡) ⑧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⑨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⑩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总结:月是个永恒的主题。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是多情的,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象征着团圆,象征着爱情,月亮-----那高悬天际的明月,触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成为永恒的象征。 (2)引出本文《春江花月夜》。(ppt题目) Q:看看在文中作者都表达了那些情感? 活动2【讲授】春江花月夜 二、正文分析 (一)、读一读:(ppt文章+配乐) 1、泛读(找1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听,初步感受情感) 1)适当点评:好,语调上抑扬顿挫,语速上把握到位,表达出了一定的情感,有种哀愁……<注意:不要抠具体的情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二、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三、作者简介

春江花月夜优秀教案设计_图文(精)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学校:枣庄八中北校备课组:高二语文主备人:贾璐 课题春江花月夜课型诗歌新授课时1课时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知识点1、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水平。 2、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的完美融合。 能力点1、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由多种意象构建的意境。 2、理解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情景理交融的艺术魅力。 教育点掌握诗歌赏读方法,在诵读中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个性阅读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重难点3、把握诗歌情境,体会诗 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文本研习与对话)

一、情境导入,检查预习 “月亮是一首悬挂在天空的诗”,古往今来,人们遥望苍穹,总会生发 无尽的遐想。一段春江,一处风月,静静的躺在璀璨的诗河之中,一千多年 过去了,它默默地等待我们的到来,等待我们的聆听。今天我们就来聆听被 称为“孤篇压全唐”的唐代绝响——《春江花月夜》 1.关于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 远意境。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成就美名,闻一多评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成就千古美名。 2.配乐播放《春江花月夜》朗诵(PPT) 读准字音: 滟滟(yàn)霰(xiàn)汀(tīng)捣(zhēn)浦(pǔ)碣(jié) 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PPT展示教学目标) 1. 诗歌写了几种意象?作者着重写的是什么? 全诗紧紧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布局谋篇,层层抒写。 答案预设: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2.(教师预设)学生自读诗歌,就意境和整体情感方面,谈谈对这首诗的见 解和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教给学生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并且找出关键词句) 提示:景色优美,境界阔大,淡淡的哀愁,积极的人生思索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对话文本,学会审美) 【赏景】 1.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写景部分的意境,并体会特点 及内蕴。

《春江花月夜》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

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8)穷已:穷尽。 (9)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春江花月夜》的试题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的试题及答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张若虚是________朝诗人。李白
号________,人称________。
1/5

(2)《春江花月夜》属于________旧题,是________诗。《把酒问月》是________ 诗。
(3)《把酒问月》哪几句是抒写哲理的?请在《春江花月夜》中也找出抒写哲 理的句子
,分析他们表达的思想境界有什么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答案:1.唐,青莲居士,诗仙;2.乐府,古体,古体; 解析:《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 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把酒问月》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 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两者同样是面对永恒的月亮 产生富有哲理的感受:宇宙是永恒的,人类的存在是绵延长久的,而作为人类的 个体生命有生有死,非常短暂;无论古人、今人都象流水一样逝去,但一代一代 的生命连接起来,就会无穷无尽,直到永远。两者歌咏的虽然是古人反复咏叹的 宇宙永恒,明月常在,人生苦短的令人感伤的老主题,但是既不颓废,也不失望, 表达的是超脱、旷达的情怀。
2/5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衡南五中莫小玲 【教材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这个单元学习重点是通过把握意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春江花月夜》作为首篇,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美的特点。诗人通过对春江月夜美景的描写以及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引入一个情思浓郁的诗境,引领读者感受游子、思妇两地相望、相思之情。全诗景、情、理完美融合,既描绘了一幅月夜的美丽画面,又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情韵悠长而又不乏深刻。 【学生分析】 经过近两年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积累了相当的文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文学文化修养,但对诗歌鉴赏方法并不能系统的掌握。本诗作为选修内容,重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诗歌鉴赏的经验方法,所以教学过程要注重学法指导,要让学生全程参与。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想象和大胆质疑。 【任务分析】 掌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春江花月夜》这篇诗歌中欣赏景、情、理交融的艺术;掌握“明月”、“江水”“落花”三个典型的诗歌意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张若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意境,体验诗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赏析诗歌的景致美、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难点:掌握写景、抒情、言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设想】 第一步: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通过吟诵感受春江月夜的美景,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 第二步:意境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春江月夜幽美的情景。 第三步:情感把握。通过诗歌中意象的分析,深刻领悟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惜时——相思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美吟美诵 (一)导入语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

春江花月夜翻译(精)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一作:落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2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3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春江花月夜》的试题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的试题及答案《春江花月夜》的试题及答案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张若虚是________朝诗人。号________,人称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属于________旧题,是________诗。《把酒问月》是________诗。 (3)《把酒问月》哪几句是抒写哲理的?请在《春江花月夜》中也找出抒写哲理的,分析他们表达的思想境界有什么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答案:1.唐,青莲居士,诗仙;2.乐府,古体,古体; 解析:《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把酒问月》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学设计

《春江花月夜》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内容:景、理、情 2、引领学生在品读中鉴赏美景,体悟哲理和情感,提升鉴赏、表达水平教学重点: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鉴赏景物美 2、缘景明情,初步品悟诗歌哲理和体悟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景、理、情的赏析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启发——引导——探究。 一、导入新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游子,还是空待闺中的思妇,抑或是征战沙场的将士,人们抬头望月,总是心有感慨,或倾注爱恨,或寄托悲欢。因而浩瀚的诗海中从来不乏优美的写月诗篇。(老师引导学生自由背诵写月名句)在众多吟诵明月的诗歌中,有一篇被人称为“孤篇盖全唐”,又有人评价这首诗是“点亮盛唐兴象的艺术灵光”。闻一多也称赞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初读成诵 1、学生快速浏览“题解”及全诗,指出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含文学常识、字音、字形等)。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引导简介作者,给生字正音,并指出应该掌握的字词。 3、学生听朗读录音,注意语速、语气、重音等。 4、学生根据录音自由朗读。 5、指名朗读,师生评点。 三、速读感知 1、学生分组学习,默读全诗,讨论完成以下学习内容: (1)题目“春江花月夜”共写了哪几种景物?重点是哪种景物? (2)初步划分诗歌结构。哪些写景?哪些说理?哪些抒情? (3)写了哪些景?阐发了什么样的哲理?抒了什么样的情? 2、学生探讨后交流 四、细读品味 1、欣赏美景 (1)、学生范读,其他学生找出所写景物。 明确:春江、潮水、明月、波光、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 (2)、使用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再现画面。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结论,描绘画面。 (3)给写景的部分加个标题:(月照春江月涌春江江月胜景月下美景…)2、感悟哲理 (1)、齐读8—16句,探究研讨: 教师引导: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在面对美好河山,优美风光时都会思考宇宙与人生。老师补充资料: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王勃: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学生讨论交流,比较前三位与张若虚对宇宙人生思考的异同 明确:相同:感慨宇宙永恒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

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doc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 一曲春江传千古,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这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吧!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原文及翻译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47年—约730年),字、号均不详,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字词解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解释: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春江花月夜,怎不叫人流连忘返。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