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10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我项目进行的沉降观测只适用于本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结构安全参考,正式沉降观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单位测量,观测点的布置,在结构施工前必须有方案,结构施工中我单位根据图纸要求埋设观测点(如下图)。
1 沉降观测点布设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在建筑物首层各转角及后浇带两侧(埋设点详结构平面图)。
2 沉降观测2.1基础底板施工完进行首次观测,以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每一个月一次;竣工一年后每半年一次观测。
如遇异常情况,可酌情增加观测次数,正式交付使用后,应持续观测一年,直至沉降稳定(连续二次半年沉降量<2mm)。
2.2 建筑施工期间,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日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2.3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观测工作。
本工程为高层建筑,竣工后将沉降观测数据及有关图纸移交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自行观测。
2.4 沉降观测四定: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3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
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出每次观测的沉降量,前后几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图,供设计、施工有关负责人员使用。
4沉降观测精度控制措施4.1为了确保观测值的精确无误,本工程的沉降量工作均由我项目经理部专职测量员进行观测,并且在每次观测时及时做好观测记录,其他人员不得代替进行此项工作。
4.2在进行每次沉降测量时必须确保了使用同一台水准仪及水准尺,不得私自乱用其他的仪器,以避免影响仪器的精确度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确。
4.3每次进行沉降测量必须按观测线路图及确定的观测水准点进行,严禁使用其他临时水准点,避免因水准点不准确合方法不统一而影响观测的精确值。
4.4在进行每次的沉降观测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以及路线进行,专职观测员必须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操作规程进行仪器的操作,严禁违章作业,避免因仪器使用不当以及自然客观条件影响观测值的精确度。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荷载、地基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对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进行观测,可以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为后续的建筑维护和修复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观测内容: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的竖向沉降:通过测量建筑物的高程,掌握建筑物竖向的沉降情况。
2. 建筑物的水平变形:通过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各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掌握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
3. 地基的垂直位移:通过测量地基的垂直位移,了解地基的变形情况以及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4. 地基承载力的变化:通过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推测地基承载力的变化,为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
三、观测方法和仪器: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采用以下方法和仪器: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将建筑物各个基准点的高程测量数据与其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竖向沉降;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各部位的平面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采用超声波测距仪进行地基的垂直位移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地基的变形情况;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仪进行地基的承载力测量,利用测量数据分析地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
四、观测频次和时间:为了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情况,本次观测将按照以下频次和时间进行: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一个小时;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两小时;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每半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三小时;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每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四小时。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一)、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二)、固定使用水准仪和水准尺;(三)、固定水准点;(四)、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五)、《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的要求二、地基回弹观测基础开挖前,在建筑物的纵横主轴线上设置观测点,测定其原始标高;在基坑挖至底面时,找出其测量标志,再测出其标高;在浇筑砼基础前,再测一次标高,从而得到各点的地基回弹值。
三、建筑物自身沉降观测以主楼为主要控制对象,采用二级观测。
按照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外轴线共设置12个观测点,测设点的设置应符合规程的要求,保证人员、仪器、附合观测路线等路线。
结构施工阶段,每加一层观测一次,装修施工阶段每月观测一次,观测截止到沉降量小于1mm/100d。
观测前将仪器放在室外30min,使其与外界环境温度一致,天气恶劣时严禁观测。
当建筑物有异常情况时及时观测,如有不均匀沉降出现,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四、沉降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沉降周期应符合下列要求:均匀沉降且连续三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三个月观测一次;连续两次每三个月平均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六个月观测一次;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应及时观测;交工前观测一次;全部竣工后的观察次数:第一年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六个月观测一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
每次观测结束后,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
最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绘出下沉曲线图,找出变形规律,做出今后的变形观测趋势预报,提出今后的观测建议。
五、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一)、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二)、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规定不超过50m,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
(三)、前后视距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沉降观测方案及措施
建立房屋沉降点设置监理审批制,在确立设置点方案和沉降方案观测时报监理确定,按现场进行沉降点观测时由监理共同工作。
(一)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位置:房屋四角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10〜20m的轴线上。
水准点:不少于2个,设置在建筑物30〜80m稳定、可靠的上层内;或沉降己稳定的建筑物上,严格国家标准执行。
(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沉降观测点埋设应符合和设计规定要求,所有沉降观测点埋设完后,及时将观测点保护起来,以免在施工中将观测点损坏而影响观测的准确性。
(三)观测方案及技术要求
1.沉降观测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
要求作业。
观测仪器采用S3精密水准仪,配合因瓦尺作业。
采用相同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并要固定观测人员、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工作。
2.观测要求:第一次沉降在观测点安设稳定后及时进行,在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做二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验收以后,砌内外填充墙时,每三层做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测4次,第二年测二次,
第三年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地基沉降观测方案概述地基沉降是指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所在地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作用或其他因素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现象。
地基沉降观测是评估结构物安全性和建筑物运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地基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目的地基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结构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观测地基沉降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预测地基沉降的趋势及其对结构物的影响,从而为结构物的维护和修复提供依据,保证结构物的正常运行。
方法1.安装测点:在被观测的建筑物周围选择合适的地点,安装测点。
应选择地基最薄弱的区域进行观测,如边角、柱子下方等。
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复杂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每500平方米至少设置一个测点。
2.选择测量方法:地基沉降观测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如经典水准法、全站仪法、GPS测量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观测。
3.观测测点:定期对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每次观测的结果。
观测频率可以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地基变形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初始观测应每月进行一次,之后可以逐渐减少观测次数,但至少应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
4.数据分析:将每次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地基的沉降速度和累积沉降量。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方差等,以便了解地基变形的趋势和程度。
5.预测趋势:基于已有的沉降数据,可以预测地基未来的沉降趋势。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地基变形的过程,从而预测未来的沉降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
注意事项1.测点的选择应准确、合理。
应注意选择地基薄弱区域进行观测,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测点的安装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安装时应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观测数据的记录应及时、准确。
每次观测后应立即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备份。
数据记录应包括观测时间、地点、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等信息。
4.观测结果的分析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工程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地基沉降变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施工前准备1. 测点设置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合理设置观测测点,测点的选取应考虑到工程的重要部位、地基状况以及可能出现沉降的区域。
测点设置应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2. 仪器校准在开始观测前,需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观测方法1. 采用全站仪观测沉降观测常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水平、垂直测量,同时具有数据记录和实时监测功能。
2. 定期观测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通常可以选择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以监测沉降变形的趋势和速率。
四、数据处理1. 数据录入观测得到的数据应及时录入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数学模型等方法,评估地基沉降变形的情况,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五、结果展示1. 数据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详细的数据报告,将沉降观测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工程人员。
2. 常规汇总定期对观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常规的沉降观测报告,以便于工程管理和决策。
六、总结与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可以及时监测地基沉降变形情况,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细化施工方案,并不断优化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一、项目背景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目标通过沉降观测,旨在确保建筑物的沉降量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超过安全标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三、观测原理通过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沉降探测器,测量建筑物自身的沉降变化。
观测采用全自动仪器,定时测量和记录建筑物的沉降数据。
四、观测内容1. 建筑物主要结构的沉降观测:对建筑物主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包括地基、框架等关键结构的沉降变化情况。
2. 建筑物周边地基的沉降观测:监测建筑物周边地基是否存在沉降,以及沉降的程度和方向。
3. 建筑物使用期间的沉降观测:在建筑物使用期间进行定期观测,监测建筑物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沉降情况。
五、观测方案1. 观测仪器的选择: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观测仪器,如全自动测量仪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备安装: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和要求,合理安装沉降观测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3. 观测时间间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建议在施工期间每天进行观测,使用期间每月进行观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生成沉降曲线,并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沉降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5. 数据报告与监测措施: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及时编制观测报告,提出监测建议和必要的调整措施,在沉降超过安全范围时及时实施修复工作。
六、质量控制方案1. 设备质量把关:选择正规可靠的设备供应商,确保所选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2. 安装质量把关:设定建筑物沉降观测仪器的安装要求和方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
3. 数据准确性把关:严格按照观测方案进行数据采集,避免人工操作和仪器误差对数据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标准把关: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符合规范和要求,避免主观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确保这些高层建筑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沉降观测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方案旨在为具体高层建筑名称的沉降观测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操作流程。
具体高层建筑名称位于具体地址,建筑高度为具体高度米,地上具体层数层,地下具体层数层。
该建筑结构形式为结构形式,基础类型为基础类型。
二、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一)目的1、通过定期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沉降,为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2、验证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处理的质量,评估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稳定性。
(二)意义1、沉降观测是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控的重要手段,能够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2、为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合理安排维修和加固计划,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三、沉降观测的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2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3、具体高层建筑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四、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相关规范要求,本工程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确定为具体精度等级。
五、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一)观测点的布置原则1、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的部位,如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高低层交界处、沉降缝两侧等。
2、观测点应沿建筑物的周边均匀布设,相邻观测点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具体间距米左右。
3、观测点应避开障碍物,并便于观测和保护。
(二)观测点的埋设观测点采用具体埋设材料和方法进行埋设,埋设深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保证观测点的稳固可靠。
观测点的标志应清晰、醒目,便于识别和观测。
六、沉降观测的周期和时间(一)观测周期在建筑物施工期间,沉降观测的周期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建筑物的荷载增加情况确定。
一般来说,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首次观测,以后每增加具体层数层或具体时间间隔进行一次观测。
某住宅楼沉降观测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沉降观测的对象为某住宅楼,该楼位于具体地址,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地上X层,地下X层,结构形式为具体结构。
为了确保该住宅楼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其进行沉降观测。
二、沉降观测的目的1、监测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沉降,为施工和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验证建筑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为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沉降观测的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3、该住宅楼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四、沉降观测点的布设1、观测点的布设原则(1)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特征的部位,如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沿外墙每 10 15 米处或每隔 2 3 根柱基上。
(2)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物裂缝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2、观测点的埋设观测点采用不锈钢或铜质材料制作,埋入墙体内的长度应不小于150mm,外露部分应做好保护措施,防止被破坏。
观测点的埋设高度应便于观测,一般高出室外地面 05 米左右。
五、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1、沉降观测的精度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结构特点、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等因素确定,本工程沉降观测精度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
2、视线长度不超过 50 米,前后视距差不超过 10 米,前后视距累积差不超过 30 米,基辅分划读数差不超过 05 毫米,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 07 毫米。
六、沉降观测的周期1、施工期间(1)基础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首次观测。
(2)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
(3)主体结构封顶后,每月观测一次,直至竣工。
2、使用期间竣工后的第一年内,每隔三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每隔半年观测一次;以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房屋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屋工程的施工和使用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沉降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房屋工程的沉降进行定期观测和监测。
本方案旨在对房屋工程沉降观测的实施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房屋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二、目的及意义1. 目的:通过沉降观测,及时了解房屋工程的沉降情况,保障房屋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2. 意义:可以及时发现沉降问题,避免出现房屋工程的不稳定情况,降低安全隐患。
三、观测方案1. 观测目标:对房屋工程进行沉降观测,包括建筑物整体沉降观测和局部区域沉降观测。
2. 观测内容:(1) 建筑物整体沉降观测包括建筑物整体的沉降情况、地基土壤的沉降情况等。
(2) 局部区域沉降观测包括房屋周边地表沉降情况、基础沉降情况等。
3. 观测方法:采用测量仪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具体包括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建筑物进行定期观测和监测。
4. 观测周期:建议进行每月一次的观测,以及每季度一次的定期归档观测数据的工作流程。
四、观测工作流程1. 确定观测点: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地理位置,确定观测点的位置。
2. 设置观测仪器:在观测点上设置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
3. 进行观测:按照预定的观测周期,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获取观测数据。
4. 数据处理:对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5. 制作观测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制作观测报告,反馈到相关部门和业主,以便及时处理沉降问题。
五、观测报告1. 报告内容:(1) 每次观测的具体数据和分析结果。
(2) 沉降情况的评估和分析,包括造成沉降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3) 针对性的建议和处理意见。
2. 编制要求:报告应准确反映观测情况,内容清晰、准确、简洁。
六、质量保证1. 观测人员:观测工作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完成,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观测设备: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工具,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某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一)引言概述:某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旨在对该高层建筑的沉降情况进行全面观测和分析,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设备选择、观测点布置、观测参数确定、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结果分析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方案。
正文内容:1. 设备选择:a. 选择高精度沉降仪作为主要观测设备b. 考虑到建筑的高度,选择自动水准仪进行备用观测c. 检查和校准观测设备,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2. 观测点布置:a. 根据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和重要部位确定观测点b. 布置观测点时考虑到建筑的平衡性和整体稳定性c. 确保观测点位置合理分布,覆盖建筑各个方向和不同高度区域3. 观测参数确定:a. 根据研究目的和建筑特点确定观测参数,如观测时间间隔、观测深度等b. 结合建筑用途和设计要求,确定观测参数的精度要求c. 考虑到观测时间和人力资源的限制,确定观测参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4. 数据采集与处理:a. 严格按照观测参数要求进行数据采集b.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校验c. 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5. 结果分析:a. 基于观测数据,对高层建筑的沉降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b. 结合历史数据和设计参数,判断建筑的沉降状况是否符合预期c. 根据分析结果评估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必要的维护和修复建议总结:某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方案的制定需要通过设备选择、观测点布置、观测参数确定、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结果分析等步骤进行。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案,才能保证对建筑的沉降情况进行准确全面的监测和分析,从而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概述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本方案将围绕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目的1. 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2. 为建筑物的维护及修缮提供依据3. 监测建筑物基础的变形情况,为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4. 为设计、施工、维护等环节提供重要参考数据5. 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进行保障和监测三、方法1. 观测方位的选取观测方位应选取建筑物的主要荷载集中区域,包括主要承重墙、柱、梁等结构部位,以及建筑物的四个角落位置。
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细致测量,排除非建筑物荷载作用的影响。
2. 观测仪器的选择(1)测定点应选取在建筑物的不同区域,根据具体建筑物情况采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水准仪、测深仪或应变仪等仪器设备。
(2)测定点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结构性进行选取,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获得的测定数据进行精确定位。
3. 观测数据处理(1)采用CAD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建筑物沉降观测图(2)建立数据库,对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四、仪器设备1. 全站仪全站仪是测量建筑物沉降的主要仪器,采用全站仪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需求。
2.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准确、灵敏的测量仪器,可以快速实现对建筑物各个部位的测量,并能够得到高精度的数据。
3. 水准仪水准仪用于对建筑物的垂直方向进行观测,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的垂直变形情况的监测。
4.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方便对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5. GPS卫星定位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位置的高精度定位,为建筑物沉降观测提供重要的定位数据。
五、操作流程1. 制定观测计划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前,应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点的选取、观测方式的确定、数据处理方法等。
房屋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房屋沉降是指土地或地基的下沉导致房屋结构的沉降现象。
房屋沉降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变化、土地填充等。
及时进行房屋沉降观测对于房屋安全和结构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房屋沉降观测方案,以确保对沉降情况进行可靠准确的监测和分析。
二、观测设备选择在房屋沉降观测中,合适的观测设备对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们推荐的观测设备:1. 沉降标杆沉降标杆是用于度量沉降量的基本设备,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杆构成。
标杆的数量和分布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2. 自动水准仪自动水准仪是一种精确测量高差的设备,可用于测量房屋沉降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的水准仪,自动水准仪具有自动记录数据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观测效率。
3. GPS接收器GPS接收器是一种用于测量位置坐标的设备,可以用于测量房屋的水平位移。
在房屋沉降观测中,GPS接收器可以提供全球定位系统的精确数据,从而对房屋的位置变化进行监测。
4. 倾斜仪倾斜仪可以用于测量房屋结构的倾斜角度。
倾斜仪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可以及时监测房屋的倾斜情况。
三、观测方案设计1. 线形观测网的布设为了确保对房屋沉降情况进行全面观测,建议在房屋周围布设线形观测网。
观测网的布设应根据房屋结构特点和地质条件进行合理规划。
观测网应该覆盖整个房屋区域,并设置足够数量的沉降标杆。
2. 观测频次和时间安排观测频次和时间安排应根据沉降情况和工程进度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初期观测频次可以较高,以捕捉沉降的快速变化;后期观测频次可以适当降低,以监测沉降的趋势变化。
3. 数据采集与处理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整个沉降观测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建议使用专业的数据采集软件和处理工具,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数据应该及时上传至数据中心,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对,以达到对沉降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目的。
四、观测结果分析观测结果的分析是评估房屋沉降情况和采取相应措施的基础。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简介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房屋的沉降情况,保障房屋的安全。
本方案主要介绍房屋沉降观测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案设计及技术流程,以期为房屋沉降观测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基本概念1. 沉降:指地基下沉或房屋下沉的过程。
2. 地基:指地面以下,支撑房屋的土壤或岩石层。
3. 观测点:指选定的用来观测房屋沉降变化的点位。
4. 监测设备:指用于测量和记录房屋沉降的仪器和设备,一般包括水准仪、测线仪、GPS等。
5. 沉降监测:指定期或不定期对房屋进行沉降观测并记录数据的过程。
6. 沉降监测报告:指根据沉降监测数据编制的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估报告。
三、方案设计1.选定观测点选定合适的观测点是沉降监测的基础。
观测点应尽可能分布在不同地基条件下,如不同土层、不同类型的地基等,以便全面了解房屋沉降情况。
2.安装监测设备(1)水准仪:水准仪一般选用定点式自动水准仪,通过水准仪进行沉降测量。
水准仪的安装位置一般是在房屋的固定结构上,如墙面、屋顶等。
(2)测线仪:测线仪主要用于观测垂直沉降变化,通过测线仪进行沉降测量。
测线仪的安装位置一般是在房屋的底部或顶部。
(3)GPS:GPS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用于测量高度。
通过GPS进行沉降测量时,需要将GPS放置在不同地基条件下,通过不同地基之间的高度差来计算沉降量。
3.制定监测计划沉降监测计划应明确观测点的选取位置、监测方式、监测频率等,旨在提供信息并提供改进措施。
4.数据处理与分析沉降监测所得数据应及时对比和分析。
如果沉降情况超出了设计值的范围,则需要采取措施解决。
5.报告编制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结果,编制沉降监测报告。
报告应详细说明监测结果、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及评估、监测的局限性等。
四、技术流程1.选定监测点通过对目标房屋地形及地质构造的研究,确定各个监测点的位置,同时确定监测设备类型以及布设方案。
2.监测设备的安装和校准安装所需的监测设备,并校准各个设备。
**市**工程**综合楼沉降观测方案一.概况:工程名称:**市**工程**综合楼工程地点:**市六湖连通港南部建设单位:**市**公司设计单位:**工程集团本工程为为**市**一期**,位于**市六湖连通港南部,在龙阳大道与**接轨。
**包括地下库区、地上综合楼、门卫。
综合楼位于地下库区运转综合楼上方,包括厨房餐厅、乘务员公寓、各系统专业办公用房。
地上四层,建筑面积44090.54平米。
根据设计要求,必须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封顶后15再天观测一次第一年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二 .观测点的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及具体情况进行沉降观测点布设。
在建筑物角部布6观测点,中部布4观测点,共10个观测点。
三.观测点的设置:1 .观测点布置在柱距库顶+0.5m范围处。
2 .水准点的布设: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布置三点。
观测点型式及设置方法:采用植筋的方法埋置观测点和水准点。
四.观测方法:1 .固定人员观测和记录及整理成果;2 .固定专用水准仪及水准尺;3 .每一层碎浇灌完第二天,从第1观测点开始,顺时针进行逐一观测,仪器架设位置,视距不超过50m,必须前后视距离尽量相等,以便消除仪器误差。
4 .首次高程的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拟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观测中的矛盾现象,所以首次高程的测定,必须认真对待,采用两次观测比拟后决定。
5 .沉降观测中遵守的规定:1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2 .仪器距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前后视距应尽量相等;3 .前后视观测用同一面,同一根水准尺;4 .前视点观测完后应回视后视点,并应闭合到水准点上。
五、沉降观测1、建筑物沉降观测应测定建筑物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度。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确定。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沉降观测的目的及意义 (2)三、方案的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 (2)四、高程系统及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2)五、作业方法及注意事项 (4)六、观测周期 (5)七、观测报警值 (6)八、委托单位应提供的资料 (6)九、成果资料提交 (6)十、人员组织情况 (7)十一、拟投入本项目使用的仪器设备清单 (7)十二、观测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 (7)十三、质量保证体系 (7)十四、附图 (10)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XX路北侧, XX以西,总建筑面积69523平米。
该项目建筑物拟建场地地势总体比较平坦,土质松软,含水量较高,对建筑物的基础处理不利。
根据天津市建质安管[1999]529号文件的规定,须对本项目工程进行房屋沉降监测工作。
二、沉降观测的目的及意义沉降观测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主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确切反映建筑物的实际沉降程度和沉降趋势。
沉降观测的意义:①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控制,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为建设单位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为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者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②在检查、处理有关的工程质量事故中,作为正确分析与判断的依据。
③验证有关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结构设计的理论及设计参数,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三、方案的编制依据及技术标准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天津市加强建筑工程变形观测控制的规定》(建质安管[1999]529号)。
四、高程系统及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1、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系统。
2、基准点布设本工程观测精度高、工期长,为观测出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微小沉降变化,根据国家颁发的《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中的有关技术要求,以建委(建质安管[1999]529号)文件规定作为参考,宜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布设三个稳定牢固、能长期保存、且从理论上讲完全没有沉降变化的基准点,具体埋设过程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在已沉降稳定的埋石上或已沉降稳定的建筑物上,具体作业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需注意地下管线安全。
房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房屋沉降是指由于地基不稳定或地下水位变化等原因,导致建筑物地基下沉的现象。
房屋沉降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房屋沉降进行观测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房屋沉降观测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二、观测设备选择。
1. 基准点设置。
在进行房屋沉降观测时,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基准点。
基准点的选择应考虑到其稳定性和易于观测的特点,一般选择建筑物结构稳定的墙角或柱子作为基准点。
2. 沉降观测仪器。
沉降观测仪器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般可以选择水准仪、测斜仪、位移传感器等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准确地测量建筑物地基的沉降情况,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观测方案制定。
1. 观测时间安排。
房屋沉降观测需要长期进行,一般情况下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观测。
观测时间的安排应考虑到季节变化、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尽量选择在天气稳定的时候进行观测。
2. 观测频率。
观测频率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每月进行一次观测。
如果发现建筑物沉降速度较快或者出现异常情况,可以适当增加观测频率,以及时掌握建筑物沉降的情况。
3. 数据记录。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需要准确记录观测数据,并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分析。
观测数据的记录应包括观测时间、地点、观测数值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观测实施。
1. 观测准备。
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对观测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需要对观测点进行清理和标记,以便后续的观测工作。
2. 观测操作。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需要按照预先制定的观测方案进行操作,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注意观测过程中的环境因素,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般可以采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数据应进行分析和比对,以便及时发现建筑物沉降的情况。
五、数据分析与报告。
在完成沉降观测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观测报告。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背景在建房屋建筑工程的过程中,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或者工程施工与地基条件不适配等问题,会发生一定的沉降情况。
过度沉降或沉降不均,都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房屋倾斜和破坏。
因此,在建筑物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及时发现沉降变形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沉降观测方法观测点布设及数量在建筑物沉降观测时,需要在建筑物周围设立一定数量、位置合适的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数量不应少于4个,位置应尽可能均匀地布置在建筑物周围。
观测点应主要布置在靠近建筑物的地方,以便及时发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观测时间及频率观测时间应在建筑物施工阶段开始前,工程验收期间和工程交付验收后进行,总观测周期不应少于6个月。
在观测期间,对于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设置不同的观测频率:•地基处理后至浇筑地下室顶板之前,应以每天1次的频率进行观测。
•浇筑地下室顶板后至建筑物封顶之前,应以每周1次的频率进行观测。
•建筑物封顶后至建筑物交付验收之前,应以每月1次至每季度1次的频率进行观测。
观测方式沉降观测可以通过自动化观测和手工观测两种方式进行。
自动化观测法自动化观测法使用沉降仪器进行观测,采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自动记录和处理。
自动化观测法适用于沉降趋势分析和沉降评估,具有高效、准确、自动化和实时性等特点。
手工观测法手工观测法是指通过现场测量的方式进行观测,手工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等。
手工观测法适用于对于沉降现象进行详细的现场观测和分析,对沉降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变形监测。
观测数据处理与评估经过观测数据的采集,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而进行沉降的评估。
观测数据处理步骤如下:•通过观测数据分析建筑物沉降趋势,发现沉降是否存在异常,以及异常原因,对沉降趋势的评估有很大帮助。
•通过观测点的坐标测量,分析得到各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差或移动量,以此来评估建筑物沉降是否平缓、均匀,是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等。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地址:彭水县汉葭街道渔塘社区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计划工期:工程总工期约450日历天。
施工面积:商业7868.82 m²,A栋22310.45m²、B栋10729.96m²。
总高度:A栋:93.200m、B栋:45.800m。
层数:A栋27层/吊2层、B栋13层/吊2层。
标准层高:3m1、地形地貌该项目区域原始地貌为原车站旧房地基,地形平坦,东面为抗滑桩毛石挡墙阶梯两台,西面为邻鱼塘街面,南面为居民住宅楼,北面为渔塘上红砖厂道路,2、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地址构造上位处郁山背斜西北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293度∠41度。
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有断层,底层连续,岩层产状稳定。
在场地及邻近基岩露头处砂岩中测得两组构造裂隙,其特征分述如下:①组产状48度∠80~85,微张~闭合状,延伸长1.5~2.5m,间距一般3~5m,局部充填泥质,结构面结合差;②组产状110度∠65~70,呈微张~闭合状,延伸长5~10m,间距一般1.5~2.5m,裂面平直,结构面结合差~一般。
结构面为硬性结构面;③层面产状293度∠41度间距0.3~0.6m,层面平直,结合差。
3、地层岩性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底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残破积含块石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下统大湾组页岩。
整个场地下伏层为下伏三叠系下统嘉陵江(T1J)组灰岩,灰白色、褐灰色,主要成份为碳酸盐类矿物,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地表岩溶多以溶沟、溶槽为主,多沿构造线发育,规模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4、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5、持力层及基础形式拟建场地内已经存在的人工填土和含块石粉质粘土在场地内分部较零星,且厚度变化大,不宜选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强风化基岩厚度较小,不能选作基础持力层;中等风化基岩承载力高,是理想的基础持力层。
各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选择在中风化基础持力层,基础型式为机械旋挖孔桩和人工挖孔桩。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三、沉降观测的等级确定该工程建筑物的基础均为机械旋挖孔桩和部分人工挖孔灌注桩,甲级基础设计。
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确定该项工程属二等变形监测等级,即: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3mm。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3四、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1、DS1水准仪2台、2m铟钢尺2把、50m钢尺1把、线坠1个等。
2、人员配置:现场技术人员1名;测量员1~2名;协助测量人员2名。
3、所用仪器设备均具有鉴定计量证书,测量工持证上岗。
五、监控网(基准网)的布设根据对沉降观测点观测的需要及《建筑变形测量规程》的规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监控网拟布设成由3~4个基准点组成的一个环形的二等水准网。
高程测量基准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或独立高程系统。
基准点将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位置,基准点采用建筑物外固定地面或建筑上水准基点标石方式或直接打钉方式。
墙柱式水准基点标石埋设在沉降稳定的建筑物上,其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及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布点。
六、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根据设计及规程的有关要求,在各建筑物能反映变形特征的墙(柱子)上,如建筑物的四角、中点、沉降缝两侧,沿外墙每隔10-15m处或每隔2-3根墙柱等处,离楼(地)面500㎜左右布设不少于4个观测点。
即采用Φ12L形螺纹或光圆钢筋作为点标记打孔埋设于结构柱(墙)上,拟以防冻胶、速凝剂结合水泥水浆进行固结(如图)。
该工程自吊二层开始观测,在吊二层主体施工阶段即着手进行埋点工作,测点均必须做到埋设稳固,不影响建筑外观,在点位附近编号并作上明显标记,以便长期保存。
并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
观测点编号采用顺序编号法。
七、监控网的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以闭、附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附合差≤±0.3 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3mm,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0.5mm。
监控网为二等水准网(变形测量等级为二级)。
高差观测采用经检校的精密水准仪2台,2m铟钢尺光学测微法往返观测各一次。
首次观测成果是计算沉降量的起始值,在水准基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即进行第一次观测,首次要进行两次观测,两次观测高程之差在允许范围内(±1.0mm)时,取其两次观测高程平均值作为基准点的原始高程数据。
监控网零周期观测两次,一年内每六个月检测一次,一年后每12个月检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5测一次,工程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检测。
检测测段高差与零周期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不大于1.5N mm (N为测站数)时,后续观测点观测计算时仍采用原观测成果做为基准值,否则经技术分析后,或改变观测路线,起用没有变化的基准点成果,或起用新的基准点观测成果。
必要时(即当对变形测量成果发生怀疑时)报建设方后随时进行检测。
八、观测点的观测1、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环线闭合差≤±0.6 mm,每站高差中误差≤±0.3mm,视线高不得低于0.3m。
2、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在进行第一次沉降观测前,在户外通视效果好、固定不变的地面或建筑物上设置永久性水准点,并按附合水准路线测量要求测量出永久性水准点的高程数据(附合线测量必须经过监控网中的两个控制点),并将此水准点高程作为每次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高程数据。
在本工程进入吊二层主体结构施工时进行第一次沉降观测,观测次数以至少2个测回为宜,并取其平均值作为首次测点高程数据,之后的每次测量均以此首次测点高程为依据进行沉降观测。
九、沉降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要求在建筑施工阶段,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和加荷情况而定。
基础之上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不均匀沉降或发现建筑物有裂缝时,在征得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同意时立即进行逐日或2~3日一次的连续观测;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根据规范要求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
除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
十、沉降观测精度1、其他要求使用水准仪、水准标尺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应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检验。
当观测成果出现异常,经分析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
检验和校正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的规定执行。
检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于一、二级水准观测的仪器i角不得大于15秒,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线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对线条式因瓦金标尺不应大于0.1mm。
(2)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找准时进行观测。
(3)观测前半小时,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
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
使用数字水准仪前,还应进行预热。
(4)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5)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相邻观测点高差变动迹象、地质地貌异常、附近建筑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出草图。
(6)凡超出表1-1至表1-5规定限差的成果,均应先分析原因再进行重测。
当测站观测限差超限时,应立即重测;当迁站后发现超限时,应从稳固可靠的固定点开始重测。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72、内业精度评定与数据处理核对和复查外业观测成果与起算数据;验算各项限差,在确认全部符合规定要求时方可进行计算。
观测值中的超限误差,除在观测过程中严格作业、认真检核随时予以排除外,在变形分析中通过检验将判定含有粗差的观测值予以剔除。
各期的平差计算采用统一的起算数据。
平差计算采用计算机条件法严密平差;内业计算观测成果计算和分析中的数字取位符合下列要求:沉降值精确到0.01mm ,高程精确到0.01mm 。
验算项目及限差要求如下:(1)按水准网环闭合差M W (mm)由下列公式计算每千米所测高差全中误差M W (mm) 其绝对值应不大于方案所选用等级的精度要求(即测站高差中误差);M W ][1LWW N ±= 式中: M W ―高差全中误差(mm )W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N―水准环数L -计算各W 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 )(2)按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由下列公式计算每千米所测高差偶然中误差M △(mm) 应不大于方案设计所要求的往返测每测站高差全中误差的21M △][41Ln ∆∆±= 式中:M △―高差偶然中误差(mm)△―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N―测段长度(km )n ―测段数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表1-1水准测量的仪器型号和标尺的类型表1-2二级水准测量观测方式表1-3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m)表1-4注:1、表中的视线高度为下丝读数;2、当采用数字水准仪观测时,最短视线长度不宜小于3m,最低水平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5 mm。
水准观测的限差(mm)表1-5注:表中n为测站数。
3、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为保证项测绘成果质量的可靠性,公司将对提交的测绘成果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一是由项目部技术部门及人员对观测记录和计算、分析结果进行检查,二是公司质量安全科在项目部自查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复查,在确保测绘成果精度符合测量规范要求和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且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9实体施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之后,再提交甲方及监理组织验收。
检查验收标准执行CH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CH1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4、测绘成果及资料本测绘工程测绘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每次观测结束后,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检查,经平差处理后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计算各点一个观测周期内的沉降量,计算各点的累积沉降量,填写沉降观测表,对所有现场测量数据及时绘制沉降曲线或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