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春晓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16 KB
- 文档页数:6
2024小学语文二年级人教版下册《春晓》教案春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诗歌《春晓》的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感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诗歌《春晓》的内容和情感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感。
三、教学准备:1. 诗歌《春晓》的课文。
2. 春天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板书:《春晓》。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春天的氛围)(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或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对春天产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兴趣。
步骤二:朗读诗歌《春晓》(10分钟)教师朗读诗歌《春晓》三遍,注意语调和停顿的运用。
然后请全班跟读两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技巧。
步骤三:理解诗歌内容(15分钟)1. 教师对诗歌进行解读,解释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能理解每个词句的含义。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诗歌的内容,共同理解和领悟。
步骤四:欣赏诗歌(10分钟)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景象,然后教师再次朗读诗歌,让学生在心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步骤五:写作活动(20分钟)1. 学生个人写作: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要求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思考。
可以包括自己对《春晓》的理解和感受。
2. 学生交流分享: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文,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想碰撞。
步骤六:整理思路(15分钟)让学生再次回顾和思考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然后让他们整理自己的思路,准备一段简短的口头发言。
步骤七:抒发情感(10分钟)请学生轮流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情感和对诗歌的赞美,鼓励他们用美丽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和感受。
步骤八:总结和评价(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春晓》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将今天的学习成果整理成一篇小作文,并注明自己对《春晓》的理解与感受。
《春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晓》。
(2)理解《春晓》的诗意,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诗,培养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乐观情绪。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春晓》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生僻字词的理解和朗读。
2. 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春晓》的复印件或投影仪。
2. 生僻字词的解释卡片。
3. 相关春天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春天的美景。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春晓》,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
(3)教师讲解生僻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 讨论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朗读和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春晓》,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学生自主背诵《春晓》,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课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展示课堂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晓》,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1. 诗人介绍:(1)介绍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背景和创作风格。
(2)引导学生了解孟浩然的其它诗歌作品。
2. 对比学习:(1)教师展示其他描述春天的诗歌,如《春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春晓》的基本意思。
•掌握《春晓》的朗读技巧,如停顿、语调、语速等。
•能够认读生词“鸟儿、啼、声音”等。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诗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培养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能够从课文中领悟到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春晓》的基本意思。
•掌握《春晓》的朗读技巧。
2.难点•能够从课文中领悟到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动的课件和场景图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师为课程配备一定数量的鸟类图片、鸟巢等实物。
2.导入1.教师可通过图片等展示相关风景或自然景物,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其对大自然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通过《春晓》表达出的锁爱大自然的情感。
2.教师问及学生是否在城市中或其他地方看见过鸟儿?让学生口述自己的经历,进一步通过学生的回答为整节课的主题进行铺垫。
3.分析课文1.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春晓》诗歌,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歌的基本信息和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更仔细地分析《春晓》这首诗歌,帮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诗歌的含义:•诗歌的基本信息是什么?•诗歌的情感是什么?•诗歌的作者想通过这首诗歌传达的主题是什么?3.教师展示相关图片、鸟巢等实物,结合《春晓》表达出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4.讲解生词1.教师讲解生词“鸟儿、啼、声音”等,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掌握该词的基本含义。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懂生词,在理解整个故事情境的同时,更好地领悟“关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5.整合教材1.教师要求学生朗读《春晓》的部分段落,引导学生根据意思斟酌语调和语速,逐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欣赏体验,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6.教学归纳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设定相应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春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晓、眠、觉、处、闻”5个字,会写“春、处、多、少”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认识5个字,会写4个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 难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语
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导入新课。
2. 整体感知
-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初步了解古诗的内容。
- 请学生概述古诗的主要内容。
3. 深入研读
- 分析古诗的结构层次,明确各部分的内容和关系。
- 探讨古诗的艺术特色,如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的表现。
-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4. 拓展延伸
-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古诗主题的认识。
-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古诗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态度,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课堂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内容、情感和意境。
- 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6. 布置作业
- 背诵古诗,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 搜集其他关于春天的古诗,进行阅读和欣赏。
《春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春晓》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2. 带领学生背诵《春晓》。
3.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春晓》的内容和意境。
2. 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讲述春天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春晓》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3. 文本分析:分析《春晓》的诗句,解释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4. 朗读背诵: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春晓》,并尝试背诵。
5.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春晓》的理解和感受。
6. 艺术创作:让学生根据《春晓》的意境创作绘画或其他艺术作品。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春晓》的意境和情感。
8. 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背诵《春晓》给家人听。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春晓》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避免教师一言堂的情况。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春晓》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春晓》,使学生了解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点;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3.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春晓》的内容和情感表达;2.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描绘;3.感受诗歌传递的深刻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2.分析诗歌中的音韵结构和意象运用。
教学准备:1.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课堂讲义;3.学生课前预习的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2.学习诗歌《春晓》(15分钟):首先让学生自读《春晓》,然后教师朗读诗歌,解释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第二课时:1.欣赏诗歌朗诵(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春晓》的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2.分析诗歌的音韵结构(15分钟):通过分析诗句的韵脚、押韵等音韵结构,让学生理解诗歌的音韵美和韵律之美。
3.探究诗歌中的意象运用(15分钟):让学生探讨诗歌中使用的意象,如“受春风”、“深知明月”的含义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领会诗歌的深刻内涵。
4.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习与讨论,让学生总结诗歌《春晓》的主题和特点,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课堂延伸:1.请学生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春天景象,借鉴《春晓》的意象运用,让学生体会写作的乐趣和魅力。
2.组织学生参观或体验春天的自然景象,如春游、晨练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3.比较《春晓》与其他春天题材的诗歌,如《春夜喜雨》、《春曲·江城子》等,让学生拓展对春天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尝试理解《春晓》的过程中,不仅深入感受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还培养了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经典诗歌和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开拓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修养。
《春晓》语言学习教案设计课题:古诗词赏析学习目标:1.能够理解和朗读古诗《春晓》;3.能够运用诗歌语言进行表达和创作。
教学内容:1.古诗《春晓》的赏析;2.古诗语言特点的分析;3.古诗意境的描绘;4.诗歌语言的表达和创作。
教学步骤:一、导入环节(5分钟)1.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春晓》这首古诗;2.引导学生分享对春天的感受与想象,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学习过程(35分钟)1.讲授《春晓》的内容和背景(10分钟)-解释诗中的一些词语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2.分析古诗语言特点(1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春晓》中句式、修辞手法等语言特点;-比较古诗与现代诗歌的语言差异,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和美感。
3.诗歌朗读和理解(10分钟)-让学生分组朗读《春晓》,感受诗歌的美妙;4.诗歌创作尝试(5分钟)-引导学生尝试用古诗体裁、古诗语言创作自己的春天诗歌;-鼓励学生多加尝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巩固提高(15分钟)1.诗歌分享交流(10分钟)-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创作分享给同学,互相欣赏和评价;-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创作时的体会和感受。
2.诗歌鉴赏讨论(5分钟)-引导学生就《春晓》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人们生活的启示和思考。
四、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结合今天的学习,写一篇读后感或诗歌创作体会,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春晓》这首古诗的学习和赏析,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诗歌的创作尝试,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他们在诗歌的世界里感悟美好,体会生活,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1、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春雨》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春晓》这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学情分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识字、朗读、背诵【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叙述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板书:古诗两首)二、教学《春雨》1.板书诗题:春雨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原诗有八句,这里(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
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鼻音。
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撇”。
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第二笔是随:平舌音。
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l”。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翘舌音,前鼻音。
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
“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四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感。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理解诗歌。
2.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的抒发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5分钟)让学生朗读《春晓》,让他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情感。
2. 导入新知(5分钟)老师询问学生刚才朗读时,有哪些地方感觉到很美,哪些地方让他们有一种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让学生发现《春晓》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3. 学习新知(20分钟)1. 比喻:让学生先读一遍《春晓》,然后询问他们诗中有哪些地方用了比喻。
最好给学生几个例子:燕子是“早来一只”就是比喻出时间的早。
还有:“云淡淡”,“风轻轻”等。
让学生自己想一些其他的比喻。
可以给他们几个提示,如“花是什么”,“草是什么”等。
然后请孩子以“…”是“…”这种比喻手法,比如“花是地球上最美丽的生物”或者“草是地球上最坚强的力量”。
2. 拟人:让学生再读一遍《春晓》,并询问他们哪些地方用了拟人手法。
可以给学生几个例子:阳光弯弯地笑,花儿在其中微笑。
让学生自己想一些其他的拟人手法。
比如,“草儿在风中摇摆,好像在跳舞”或者“花儿在阳光中散发出它的美丽”。
4. 练习(15分钟)让学生就此进行创作,让老师扮演詹天佑,让他们给“运河”进行一次诗歌创作。
先让学生自己写,之后再进行修改补充。
5. 归纳总结(10分钟)在学生口述和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刚才讲到的比喻和拟人进行记录,并写在黑板上。
之后由老师带领全班口诵《春晓》。
6. 作业布置(5分钟)作业:请同学自己写一首和“春晓”不同的季节的诗歌,要求使用上一节学习到的比喻和拟人。
四、教学反思此次《春晓》教学的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也相当积极主动。
当然,有一些不理解的同学也会有一些顾虑,但通过教师像老师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上的讲解,他们也能理解到一些内容的意义。
《春晓》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晓》。
(2)理解《春晓》的内容,领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体验诗中的画面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1)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春晓》,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 课文解析:(1)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2)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如“眠”、“晓”、“啼”等。
3. 课文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画面的理解和想象。
(2)讨论诗中的情感,如对春天的喜悦、对大自然的热爱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春天的特点。
(2)简介诗人孟浩然,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 朗读课文:(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的韵味。
3. 解析课文:(1)老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解释诗中的意象。
(2)学生跟读,巩固所学。
4. 讨论课文:(1)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培养表达能力。
四、作业布置1. 抄写《春晓》两遍,加强记忆。
2. 回家后向家长朗读《春晓》,并讲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五、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课堂教学效果,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互动。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中的意境。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春晓》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晓、眠、觉、啼”这四个生字,会写“春、处、多”等三个字。
2. 背诵并默写古诗《春晓》。
3. 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日清晨的美好景象。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2. 难点: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
-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询问学生春天的景色和特点,引出课题《春晓》。
2. 初读古诗:
-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 学生自读古诗,圈出生字。
3. 学习生字:
-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4. 理解诗意:
- 学生分组讨论古诗的意思。
- 教师讲解古诗大意: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5. 朗读古诗:
-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注意停顿和重音。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6. 背诵古诗:
- 学生尝试背诵古诗。
-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7. 课堂小结:
- 学生谈谈学习古诗的体会。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8. 布置作业:
- 背诵并默写古诗《春晓》。
- 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春天景色。
小学二年级语文《春晓》教学设计(精选5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春晓》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晓、眠、觉、闻、啼”5个生字,做到能读会写、能结合诗句讲解其意思。
2、能理解各句诗的基本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解全诗的意思。
3、能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诗的意境,产生“春天真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思路:遵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解诗句→讲诗意→悟诗情)和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粗略感知→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牢牢抓住朗读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两个画面(课文中的插图、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画面)的作用,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资料:1、朗读古诗时,句中停顿的规律与要求是什么?古诗的节拍(音步)跟速度有关,但跟停顿关系更密切。
在每一个节拍后面轻轻拖腔之后,往往有短暂的停顿,这种停顿主要是为了突出节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句中停顿。
节拍的划分一般都是五言三拍,二、三拖腔或二、四拖腔,即可在第二、三个字或第二、四个字后分别停顿;七言四拍,二、四、五拖腔或二、四、六拖腔,即可在第二、四、五个字或第二、四、六个字后分别停顿。
另外在一首诗中,有的可能是同一拖腔,即采用同一种停顿方式,有的可能是两种拖腔同在,即要采用两种停顿方式,这应根据古诗的实际而定。
2、为何“春眠不觉晓”?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人们常常会觉得困倦,这种现象称为“春困”。
“春困”期间,人特别爱睡,往往天大亮不知醒,所以诗人写出“春眠不觉晓”。
从生理角度看,到了春天,气温回升,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和毛孔逐渐舒张开来,体表的血液循环随之旺盛,流往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也就相对减少,脑细胞的活动受到抑制,所以人便会感觉“春困”,以至于天都亮了,还不知道醒过来。
此外,春季昼长夜短,不够睡,气候宜人,催人欲睡,也是春眠不觉晓的原因。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1、板书课题。
2、读课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查字法查出下列生字。
有关春晓教案范文教案:《春晓》教学内容:《春晓》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及其作品《春晓》的背景和特点;2.理解《春晓》的内涵和情感表达;3.根据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理解《春晓》的情感表达;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理解杜甫及其作品的背景和特点;2.理解《春晓》的细节和抒情之处。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春晓》的文本。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呈现一些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和感受,并提出“春天给人什么感觉”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第二步:教学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杜甫及其作品的背景。
然后,教师呈现《春晓》的文字,让学生快速浏览文本,并询问学生对于诗歌的第一印象。
第三步:整体感知(10分钟)教师逐句解读《春晓》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表达和情感内涵。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让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春天景象和情感表达。
第四步:情感体验(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句诗句,自由展开情感联想,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想法。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联想自己的春天经历,表达他们对春天的喜爱和美好的愿望。
第五步:诗歌赏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春晓》中的细节描写和抒情之处,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同时,教师提问学生,诗人通过哪些手法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热爱,如何给人以美的享受。
第六步:诗歌创作(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要求学生以《春晓》为创作灵感,写一首自己对春天的赞美诗。
学生可以选择诗句的结构、用词和表达方式,并分享自己的创作。
第七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春晓》所表达出的情感和诗歌的美。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感受春天,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杜甫的其他作品,并与《春晓》进行比较,探索杜甫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春晓》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古、声”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和语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板书“春晓”,解释课题。
2.释题: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时光。
你一定在课文中感受到了春天到来的气息。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
5.学生齐读课文。
6.学生交流自己学习生字的方法及课文的初步理解。
7.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议。
8.学生齐读课文。
9.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10.学生齐读课文。
11.学生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师巡视指导,生互评。
1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朗读,生互评。
1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生字的方法及对课文的理解。
师巡回指导,重点引导优生帮扶差生学习生字;引导优生谈理解诗句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师相机板书: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熟读成诵。
1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理解的诗句(可以是整首诗,也可以是其中的一句)。
生评议。
15.学生再次练习朗读课文,体会诗的意境。
师相机指导:注意停顿、重音和语调。
如第一句可这样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第二句可这样停顿: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语调轻柔舒缓。
第三句可这样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第四句可这样停顿: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语调稍重且语速稍快。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师评议并小结朗读情况。
16.学生练习背诵课文,并交流背诵方法。
背诵时注意:抓住诗的意境和诗人情感的变化线索来记忆,如“春眠不觉晓”可抓住“春”字来记忆;“处处闻啼鸟”可抓住“闻”字来记忆;“夜来风雨声”可抓住“雨”字来记忆;“花落知多少”可抓住“花”字来记忆。
浙教义务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晓1. 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春晓》诗;•进一步理解诗歌意境,感受诗歌鲜明的春季气息;•学习和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体验春季生机勃勃的气氛;•通过朗诵和背诵,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自然,热爱生命;•尊重文化,感受诗歌之美;•培养感性思维,激发学生的艺术细胞。
2. 教学内容2.1 课文《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2 生词1.处处:到处。
2.啼鸟:鸣叫的鸟。
3.声:声响。
4.花落:指花谢落。
3. 教学过程3.1导入请学生先看一下桌上的花,现在这些花处在哪一个季节呢?(诱导学生回答“春天”)那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呢?请一起说说。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春晓”这首诗)这个春天真是美极了,有生命洋溢的气息,这时我们就不得不想起一首诗──《春晓》。
听听这首诗,我们是否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春季气息呢?3.2朗诵与背诵先由老师朗读,让学生听一次,了解诗歌的意境。
再让学生集体朗读,创设氛围,加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为接下来的背诵做好铺垫。
单独背诵:教师示范几句后,要求学生先默读、理解和自己背读,再对照原文,逐步完成整首诗的背诵。
3.3鉴赏和理解鉴赏教师向学生简要讲解《春晓》的写作背景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这首唐诗的风采和历史背景。
向学生提问:1.诗歌写了哪些事物?2.作者在写什么?3.一句诗中,用了哪些好字?4.这首诗传达了什么主题?3.4情景再现请学生自己去校园里的操场或公园等地方,采集春天的素材和文字描述皆可,让学生自由绘画、写作、拼贴,展现自己对于春天的感觉和认识。
3.5书写与交流学生将自己写的文字或绘制的画作,各自在班内进行展示和交流。
3.6课堂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的背诵表现以及作品。
1、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春雨》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作用,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春晓》这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学情分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识字、朗读、背诵【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叙述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小朋友们,现在正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古代诗人为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而写的两首诗。
(板书:古诗两首)二、教学《春雨》1.板书诗题:春雨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节选其中的前四句,说的是春雨的特点。
3.教师范读一遍,领读两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原诗有八句,这里(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说出春雨细密、滋润万物、催开百花等特点。
诗人是怎样来写这春雨的呢?(2)指名读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乃:鼻音。
共两画,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撇”。
这里“乃”是就的意思。
第二笔是随:平舌音。
左右结构,右部先写“有”,再写“l”。
“随”是跟从的意思。
润:翘舌音,前鼻音。
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
“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⑥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
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学生自练。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乃: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顶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随:第一笔和第二笔写成的“口”体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笔写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处定位,中间和下部须留写“l”的位置,末笔“捺”弯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润: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末“横”较长。
(2)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
2。
抄写“春雨”、“时节”各两遍。
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
2.默写“春雨”、“时节”两个词语。
二、教学《春晓》1.板书诗题:春晓2.解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
“晓”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部是“日字旁”,右部是“尧”,上面没有“点”。
诗题里的“晓”是早晨的意思。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3.教师范读,领读一遍。
4.看图导读,结合学习生字。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画面上是个什么人?她左手在拉起什么?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2)指名读四句诗。
’(3)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眠:前鼻音,三拼音。
左右结构,左部是“目字旁”,右部是“民”。
“眠”就是“睡”的意思。
觉:上下结构,上部是““”,不是“…”,下部是“见”。
“觉’’是个多音字,读山6时是觉得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②谁能说说“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春眠不觉晓”的“晓”是天亮的意思)为什么这个“晓”和“春晓”的“晓”意思不同呢?(因为联系全句的意思,说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才好讲,说成不知不觉就到早晨了不大好讲)对,你能联系全句的意思来解释“晓”字的意思,讲得合理,对头,很好!那么“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处处闻啼鸟”就是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意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成“处处闻鸟啼”呢?(自答:写诗是要押韵的,这首诗押的是“ao"韵,所以要把“鸟”字放在句末)③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想一想:这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5)齐读这两句诗。
(6)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写的是昨天夜里的事)昨天夜里听到什么?想到什么?(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多少)请连起来说一说。
(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再想一想: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8)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不觉晓:反映睡得香,人感到满足。
处处闻啼鸟:反映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
花落知多少:反映春光不能常驻,应该加倍珍惜的心情。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学生自练。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觉:开头三“点”,第一、二两“点”是“侧点”,第三点是“撇点”,不可写成““”’,第四、五两笔写成的“一”呈下罩势,第六、七两笔写成的“n”体形宜瘦,框内应能包容第八笔“撇”画的上半,第八、九两笔写成的“九”底部齐平。
晓:左部“日字旁”体形宜瘦右部上面的“戈”第一笔“横”画应斜向右上,第二笔“斜钩”要有弧度,第三笔“撇”与“斜钩”相交后补满左下空白,右部下面的“兀”,“横”画宜平,“撇”和“竖弯钩”起笔处均顶连“横”画,而彼此互不相连,行笔舒展,保持底部平稳。
眠:左部“目字旁”体形宜瘦;右部各“横”画间距相等,“竖提”宜直,“斜钩”应有弧度。
“竖提”的出“提”部位与“斜钩”的出“钩”部位应横向齐平。
(2)学生自练描红“觉、晓、眠”3个生字。
三、布置作业1.朗读《春晓》,熟读背诵。
2.抄写《春晓》《春雨》各两遍。
第三课时一、检查复习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晓》。
2.默写“春晓、风雨”两个词语。
二、指导背诵1.指导背诵《春雨》。
(1)放录音。
(2)教师指着板书引背。
(3)分两个大组,一组读,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
(4)各人轩声默念背诵-(5)齐背。
(6)指名背诵。
2.指导背诵《春晓》,方法同上。
三、课堂练习1.“找朋友”(连词)。
春(春风)(春雨)(春晓)(春光)(春花)时(时节)(时间)(时光)(及时)(准时)2.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春天春雨——3.说话练习。
(1)话题:春天来了(2)提出要求:根据第25页上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春天的美丽景象。
(3)各人发挥想象,构思讲说内容。
(4)同桌两人交互说听、补充。
(5)指名几人到班上讲说,教师评议,小结。
【板书设计】春晓春眠╱不╱觉晓,(眠)处处╱闻╱啼鸟。
(听)夜来╱风╱雨声,(亿)花落╱知╱多少。
(想)【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