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对脑神经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8.17 M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对脑神经的描述

感觉神经128/动346副舌下/57910为混杂

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

嗅入端脑视入间,动眼滑车出中脑,5678过脑桥,9101112延髓穿。

Ⅰ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1、性质: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2、位置、行程、分布:

由上鼻甲以上和鼻中隔上部粘膜内的嗅细胞(Ⅰ级神经元)中枢突聚20多条嗅丝(嗅神经)穿过筛孔和硬脑膜入颅前窝,进入嗅球(II级神经元)嗅束至外侧嗅纹嗅中枢(颞叶沟回、海马回前部及杏仁核)一部分纤维经内侧嗅纹及中间嗅纹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与嗅觉反射联络有关)。

3、损伤后的表现:

(1)嗅中枢病变:不引起嗅觉丧失,刺激性病变引起幻嗅发作(发作性的嗅到特殊的气味,如臭鸡蛋、烧胶皮的气味),见于颞叶癫痫的先兆期或颞叶海马附近的肿瘤。

(2)嗅神经、嗅球及嗅束病变: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时,可撕脱嗅神经,造成嗅觉障碍,同时脑脊液也可流入鼻腔。额叶底部肿瘤病变压迫嗅球、嗅束,可导致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

(3)鼻腔局部病变:产生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与嗅觉传导通路无关,见于鼻炎、鼻部肿物及外伤等。

Ⅱ视神经(optic nerve)

1、性质:由特殊躯体感觉纤维组成,传导视觉冲动。

2、位置、行程、分布:

损伤后表现:

1.视神经损害:产生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常有视神经本身病变、受压迫或高颅压引起。

2.视交叉损害:视交叉外侧部:同侧眼鼻侧视野缺损;见于颈内动脉严重硬化压迫视交叉外侧不;

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出现双眼颞侧偏盲,常见于垂体瘤、颅咽管瘤和其他鞍内肿瘤的压迫等

3.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偏盲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4.视辐射损害:全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见于损伤内囊后肢时;部分视辐射损

害出现象限盲,下部损害,出现双眼对侧视野的同向上象限盲,见于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上部损害,出现两眼对侧式样同向下象限忙

5.枕叶视中枢:局限性病变,出现对侧象限盲,完全损害,引起对侧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

存在,有黄斑回避现象;刺激性病变,可使对侧视野出现闪光型幻视,枕叶前部受损可引起视觉失认。

Ⅲ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

1、性质:运动性神经,含一般躯体运动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2、位置、行程:

动眼神经起止中脑上丘的动眼神经核,此核较大,可分三部分

1.外侧核:为运动核,左右各一,位于中脑四叠体上丘水平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中,发出动眼神经的运动神经经过红核组成动眼神经由中脑脚间窝出脑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动脉之间穿过,向前与后交通动脉伴行穿过海绵窦之侧壁经眶上裂入眶,支配5块肌肉(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下直肌)

2.正中核:位于中线上,两侧E-W核之间,不成对,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到达两眼内直肌,主管两眼的辐辏运动;

3.E-W核:位于正中核的背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中,发出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神经节前纤维入节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司瞳孔缩小及晶状体变厚而视近物,参与缩孔和调节反射。

Ⅳ滑车神经(trochlear nerve)

1、性质:运动性脑神经。

2、位置、行程、分布:含运动性纤维,起至中脑动眼神经运动核下端、四叠体下丘的导水管周围腹侧灰质的滑车神经核,纤维走向背侧顶盖,在顶盖与前髓帆交界处交叉,经下丘下方出脑,再绕大脑脚至腹侧脚底,穿过海绵窦外侧壁,与动眼神经伴行,经眶上裂入眶,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向前内侧行,进入并支配上斜肌。

Ⅵ展神经(abducent nerve)

1、性质:躯体运动神经。

2、位置、行程:起于脑桥中部被盖中线两侧的展神经核,纤维从脑桥延髓沟内侧部出脑,前行至颞骨岩部尖端,自后壁穿入海绵窦,在窦内沿颈内动脉外下方前行,经眶上裂入眶,支

配外直肌。

内侧纵束:两侧的内侧纵束,上至中脑被盖,下抵颈髓,紧靠中线,沿脑干下行,与皮质下

的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联系,并联系两侧的动眼神经核和对侧的展神经核,完成视听刺激引

起头及眼向刺激侧不随意的反射性转动,还接收来自颈髓、前庭神经核、网状结构以及来自

皮质和基底核的神经冲动。是眼球水平性同向运动的重要联络通路,它连接一侧动眼神经的

内直肌核与对侧的展神经核,同时还与脑桥的侧视中枢相连,而实现眼球的水平同向运动。

不同部位的眼肌损害

1.周围性眼肌麻痹(peripheral ophthalmoplegia)

(1)动眼神经麻痹:完全损害时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由于外直肌及上斜肌的作用)不能向上、向内、向下运动,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调节反射均消失。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

(2)滑车神经:单纯损害少见,多合并动眼神经损害,单纯损害时表现为眼球稍偏上,向外下方运动

受限,下视时出现复视。

(3)展神经:患侧眼球内斜视,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伴有复视。常见于鼻咽癌颅内转移、脑桥小脑肿瘤或糖尿病等。

2.核性眼肌麻痹(nuclear ophthalmoplegia)指脑干病变(血管病、炎症、肿瘤)致眼球运

动神经核损害所引起的眼球运动障碍。

(1)双侧眼球运动障碍

(2)脑干内临近结构的损害

(3)分离性眼肌麻痹

3.核间性眼肌麻痹(internuclear ophthalmoplegia)

(1)前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位于脑桥侧视中枢与动眼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上行纤维,表现双眼向对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可外展,伴单眼眼震。辐辏反射正常。双侧内侧纵束受损,出现双眼均不能内收。

(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位于脑桥侧视中枢与展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下行纤维,表现两眼同侧注视时,患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内收正常,刺激前庭,患侧眼球可有正常外展动作,辐辏反射正常。

(3)一个半综合征:一侧脑桥被盖部病变,引起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已经交叉过来的联络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同时受累。表现为患侧眼球水平注视时既不能内收,也不能外展,对侧眼球水平注视时不能内收,可以外展,但有水平眼震。

4.核上性眼肌麻痹(supranuclear ophthalomoplegia)中枢性眼肌麻痹,指由于大脑皮质眼

球同向运动中枢、脑桥侧视中枢及其传导束损害,使双眼出现同向注视运动障碍。(1)水平注视麻痹:①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表现双眼向病灶侧共同偏视;刺激性病变:向病灶对侧偏视;②脑桥侧视中枢:位于展神经核旁附近的副展神经核及旁中线网状结构,发出的纤维到达同侧的展神经核和对侧的动眼神经内直肌核,支配双眼向同侧注视,并受对侧皮质侧视中枢控制。

(2)垂直注视麻痹:上丘是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的皮质下中枢。上丘病变时可引起眼球垂直运动障碍,上丘上半病变时,双眼向上同向运动不能,称帕里诺综合征,常见于松果体区肿瘤;上丘刺激性病变可出现发作性双眼转向上方,称动眼危象。下部损害,可引起双眼向下注视障碍。

(3)特点:双眼同时受累,无复视,反射性运动仍保留。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上丘臂——上丘——中脑顶盖前区——两侧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

辐辏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枕叶纹状区——顶盖前区——动眼神经正中核——两眼内直肌(辐辏反射)

调节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枕叶纹状区——顶盖前区——动眼神经E-W核——瞳孔括约肌、睫状肌(调节反射)

眼交感神经通路:下丘脑(1级神经元)——C8-T2侧角的脊髓交感中枢(2级神经元)——交换神经元后纤维经胸及颈交感干至——颈上交感神经节(3级)——交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经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至——上睑板肌、眼眶肌、瞳孔开大肌及汗腺和血管。

Horner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

Ⅴ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

1、性质:混合性神经,含2种纤维(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2、位置:

(一)感觉神经纤维三叉神经周围突:三叉神经内以躯体感觉神经纤维为主,这些纤维的细胞体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1级神经元),(三叉神经节位于颅中窝颞骨岩部尖端的前面三叉神经压迹处)。三叉神经节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