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35
2018年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投资要点:
⏹技术路线:从传统到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复杂性提升汽车热管理系
统广泛意义上包括对所有车载热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与优化,热管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冷却和温度控制,例如对发动机、润滑油、增压空气、燃料、电子装置以及EGR的冷却,对发动机舱及驾驶室的温度控制。热管理系统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的整体性能,对于整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汽车热管理系统是一场大的变革。传统燃油车的热管理架构主要包括了空调系统以及动力总成热管理系统。新能源汽车由于动力源发生了变化,新增了三电系统,因此要对电池、电机、电控等进行热管理的重新构建。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空调系统因为动力方式的转变也产生较大的变革,从压缩机部件到制暖系统都需要进行技术的升级以及产品的替换。总体而言,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汽车热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对于整车的重要性愈加提升。
⏹产品空间:传统叠加新能源,热管理市场扩容1)节能减排带来传
统燃油车热管理部件新需求。节能推动涡轮增压器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针对2020年我国乘用车产品平均燃料消耗量达到5L/100km 的目标,涡轮增压(小排量化)成为提升发动机能量转化效率的重要技术,预计到2020年汽油机涡轮增压的比例会上升到40%。节能减排推动尾气处理(EGR)渗透率持续提升。到2020年,我们预测柴油车EGR装机率将逐步达到60%,汽油车EGR装机率达20%。涡轮增压器和尾气处理(EGR)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将直接带动中冷器、电子水泵、EGR冷却器等热管理零部件需求量提升。
2)电动化趋势下,催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新增量市场。目前电动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最主要的趋势之一,各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而各家车企也都不同程度的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中。在政策与产业的联合助力下,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单车价值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相对于传统燃油车增加了电机电控冷却系统和电池热管理系统,形成新的产品需求如电子膨胀阀、电池冷却器、电池水冷板、电子水泵等,因此单车价值从传统车的2200元左右提升至4600元左右。3)预计到2020年,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全球市场规模超2200亿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全球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竞争格局:传统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新能源市场中外厂商共谋未
来1)传统燃油车热管理市场,整体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在单车价值较大的空调系统领域基本上以外资、合资为主,而在其余产品的细分市场,国内厂商各有千秋。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国内外厂商同步角逐,国内厂商有望突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是从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衍生过来的,既有共同的部分如空调系统等,却又多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新增部分的冷却系统。因此传统的国际热管理厂商固然具备一定的基础技术储备优势,却又不得不面对全新的汽车结构和部件来进行重新设计,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外厂商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国内优秀汽车热管理厂商进入新能源领域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这些厂商的传统业务发展较好,盈利能力较强,因此在新能源热管理系统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很大的支持。
此外,收购了国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有助于它们吸收整合技术并且拓展优质资源。从目前的配套情况来看,国内厂商已经打入众多主流整车厂配套体系,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放量,有望快速成长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全球优质厂商,实现弯道超车。
风险提示:整车市场增速下滑的风险;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
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相关推荐公司项目推进及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内容目录
1、技术路线:从传统到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复杂性提升 (6)
1.1、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 (7)
1.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11)
2、产品空间:传统叠加新能源,热管理市场扩容 (15)
2.1、行业趋势决定热管理系统市场扩大是必然 (15)
2.2、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全球市场规模超2200亿元 (20)
2.3、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全球市场规模超200亿元 (22)
3、竞争格局:传统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新能源市场中外厂商共谋未来 (24)
3.1、汽车空调系统——外资、合资为主 (24)
3.2、热交换器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强者恒强 (26)
3.3、汽车水泵市场——呈现寡头垄断趋势 (26)
3.4、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国内外厂商同步角逐 (27)
4、行业评级及推荐个股 (30)
5、风险提示 (34)
图表目录
图1:汽车热管理系统分类 (6)
图2: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组成 (7)
图3:汽车空调系统构成 (8)
图4:空调制冷工作原理 (8)
图5:发动机冷却系统由散热器、水泵、风扇、节温器、冷却水套以及其他附属装置组成 (9)
图6:发动机增压系统构成 (9)
图7:中冷器结构 (9)
图8:EGR系统组成部件 (10)
图9:EGR冷却器结构 (10)
图10:EGR系统组成部件 (10)
图11:EGR冷却器结构 (10)
图12:典型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图 (11)
图1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风冷→液冷→直冷技术对比 (13)
图14: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示意图 (14)
图15:PTC加热器结构 (15)
图16:热泵系统构成 (15)
图17:中国汽车历史产量(万辆/%) (16)
图18:全球汽车历史产量(万辆/%) (16)
图19: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推行时间轴 (16)
图20:中国新能源汽车历史产量及增速(万辆/%) (18)
图21:中国空调系统零件产量 (25)
图22:2016年我国汽车空调压缩机市场竞争格局 (25)
图23:2016年我国空调膨胀阀国产化率达55.5%(内销量) (26)
图24:三花智控膨胀阀市场占有率 (26)
表1: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主要零部件 (7)
表2:汽车空调关键零部件 (8)
表3:机械水泵与电子水泵对比 (11)
表4: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区别对比 (12)
表5:温度越高电池衰退到80%容量所需的日历时间越短 (12)
表6:低温下电池容量将会下降 (12)
表7:国内外主流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冷却方案 (13)
表8:主要国家和地区燃料消耗量标准目标对比(L/100km) (17)
表9:各国政府对于燃油车生产限制的商议以及政策 (18)
表10:主要车企新能源汽车计划 (19)
表11: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产品及对应价值量 (19)
表1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及对应价值量 (20)
表13: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中国市场空间 (21)
表14: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全球市场空间 (22)
表15: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中国市场空间 (23)
表16: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全球市场空间 (23)
表17:国内外知名汽车空调系统供应商 (24)
表18:汽车水泵行业主要竞争格局 (27)
表19: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国外厂商主要竞争格局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