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浪漫主义文学

  • 格式:docx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浪漫主义概述

一、浪漫主义romanticism

浪漫主义既是一种文艺思潮,更是一种方法和风格,自希腊时代就有之。欧洲中世纪的英雄史诗和骑士文学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浪漫主义因素。到19世纪,浪漫主义发展为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文学潮流,反映了大革命背景下对于个性解放的要求,体现为政治上的乌托邦主义、哲学上的感性主义、文艺上的自由主义。浪漫主义潮流的诞生,既是纵向历史范围内浪漫主义风格的总结,也是断代史中新的美学理想建构。

施莱格尔:“诗人要任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狭隘的规律的约束。”

雨果:“浪漫主义不过就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克伦威尔序言》

华兹华斯:“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抒情歌谣集-序言》

二、前浪漫主义pre-romanticism

1、法国卢梭的创作

卢梭在其论文中表达了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思想。在其小说《新爱洛绮思》中,卢梭注入了热烈奔放的情感和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在《爱弥儿》中,卢梭歌颂了田园风光的和谐和农村生活的恬适。在《忏悔录》中,卢梭细腻详细的表现了自我。

卢梭为18-19世纪欧洲文学带来了新的元素:从崇尚宫廷到崇尚自然、从理性崇拜到感情崇拜、从模仿现实到表现自我。卢梭率先提出“回归自然”口号,对浪漫主义的美学追求和写作风格产生巨大影响。

2、英国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

体现在诗歌、小说方面。

诗歌领域:杨格Young《关于生命、死亡和永生的夜思》描写丧妻丧子后的悲痛和哀思。汤姆逊Tomson《四季》第一次描绘和赞颂了被古典主义抛弃的自然界。格雷Gray《墓园挽歌》抒发了对死者的哀悼,表现了人生无常、世界幻灭的情绪,忧郁哀怨的情调笼罩全诗。

小说领域:斯特恩Stern《感伤的旅行》和《项狄传》。理查生的《帕美娜》。

戏剧方面:谢立丹Sheridan《造谣学校》。

3、德国狂飙突进文学

狂飙突进文学崇尚自然与天才,要求个性解放。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有着浓厚的感伤气息;席勒《强盗》表露了与封建伦理格格不入的强烈愤慨之情;《赫尔德尔编辑了收集有欧洲各民族民歌162首的《各民族人民的声音》,开创了德国民歌复兴运动。

三、浪漫主义的共同特征

由于国别背景、处境、甚至个性的不同,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与艺术旨趣区别甚大。处于相同的法国大革命时代,有着相似的对现实失望情绪,对空想社会主义或原始共产主义的迷恋,以及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推崇,浪漫主义在分歧之中,形成了一些共同特征

1、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讴歌社会理想。

法国文学批评家习惯于把浪漫主义称为“抒情主义”;

席勒把“浪漫的”与“感伤的”看做同义词《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乔治-桑认为,“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描绘,而是对理想真理的探索。”

2、着力描绘自然景物。“回归大自然”。

诗人歌咏湖光山色,感叹自然风光的美妙。另一方面,自然美景也是美好人性的象征,是美好人性的“客观对应物”波特莱尔《感应》。

对于某些诗人而言,自然环境也是疲惫身躯与疲乏灵魂的慰藉,是对抗现实文明的利器,是逃离污浊城市的遁世之所。

此外,自然景物往往与农村生活相呼应,象征或直接对应着古朴平实、安贫乐道的田园生涯。最后,自然景物也是理想的现实呈现,是理想社会结构的天然形式。

从词意上看,自然既指自然景色,也指自然天性,还可以指自然的语言、即口语。

3、高度重视民间文化。“回到中世纪”。

民间文学较少受到主流文化成规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语言通俗、表达自由,符合浪漫主义的旨趣。

中世纪民间文学较少宗教禁忌,充满浓厚的情感色彩、想象色彩和异教色彩,暗合浪漫主义的自由意志。

此外,民间文学包含大量饱含奇特想象力的故事和传说,成为浪漫主义者的素材宝库。在欧洲各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是与搜集整理民间文化密不可分的。在英国,托马斯-帕西主教编辑了《英国古诗选》;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克菲森收集出版了《莪相集》;司各特编辑出版了《苏格兰边区的歌谣》1802。在德国,赫尔德尔编辑出版了《各民族人民的声音》;格林兄弟搜集编纂了《儿童与家庭童话》。

也有部分诗人在醉心于中世纪文学成就的同时,一厢情愿的将原始宗法社会理想化,流露出厚古薄今的情绪。

4、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突出想象、夸张、对比。

浪漫主义者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抱有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非凡的人物与性格、离奇的情节、异国情调成就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效果。

异国情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粹的异国他乡。一方面,读者对遥远的异国怀有向往之情却不能亲往,文学作品的描写能满足他们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另一方面异国他乡往往意味着更为理想的社会形态和更为惬意的生活方式,足以促使读者反思自身的处境。二是身边的奇异环境。由于身份等级的隔阂、交际范围的局限、外部条件的欠缺,人们总是不能随心所欲的穿行在身边的每一个具体环境,尤其是那些森严封闭的环境。如高深莫测的修道院《巴黎圣母院》、近在咫尺却不敢踏足的死神领地乔治-桑《魔沼》、如雷贯耳却非请莫入的宫廷禁地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第二节浪漫主义诗歌

一、耶拿派

18世纪末-19世纪初,围绕着《雅典娜神殿》杂志,耶拿城的一批年轻诗人,包括诺瓦利斯、施莱格尔兄弟、蒂克,结成了一个创作群体,史称“耶拿派”,成为欧洲第一个浪漫主义团体。耶拿派诗人深受中世纪神秘主义影响,着迷于对黑夜和死亡作抽象描绘和玄学探讨,主张创作从题材到方法的自由:“诗人要任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狭隘的规矩的约束”弗-施莱格尔。追求生死、黑暗、神秘的意象。

《断片》诺瓦利斯:

生活是死的开端,

生活是为了死的缘故。

死的结束也是开端,

是分开也是更近的结合。

通过死完成了还原。

二、海德堡浪漫派

1805年,聚集在海德堡的一批诗人创办《隐士杂志》,形成海德堡浪漫派。代表诗人阿尔尼姆1781-1831、布伦塔诺1779-1842等。他们主要致力于对德国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值得一提的是,浪漫主义时期各种文学体裁中有些是德国独有的,比如歌曲。其特点是:简朴、短小、句式反复、富于音乐性。以歌德《迷娘曲》为代表。它们经由舒伯特、勃拉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