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跌倒 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跌倒 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不良事件-患者跌倒-鱼骨图原因分析

患者跌倒是医院不良事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我们对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照顾不到位、巡视不到位、无陪伴、安全意识差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跌倒。

2.患者本人固执,坚决不要陪护;家庭原因;与疾病有关-身体虚弱等因素也是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之一。

3.督导检查不到位、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风险管理培训落实不到位、安全知识欠缺、宣教未落实、人护理人员重视不够等因素也是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之一。

4.护士的风险意识差、对病人病情掌握不到位、防范设施不完善等因素也是导致患者跌倒的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认真落实各项培训,如患者跌倒防范与报告制度、患者

跌倒防制度、防范措施、意外跌倒应急预案等。每班和质控小组成员按定期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正确评分,并对分析讨论会进行培训;患者意外跌倒应急预案的演练等。

2.加强对科室护士的管理,监督护士对病人的跌倒风险进

行正确评分。高危病人每班监督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作质量,杜绝跌倒的发生。

3.加强宣教工作,每天加强对病人陪护预防跌倒的宣教,

如高龄或行走不便的患者下床行走应穿防滑鞋。指导/协助肌

力差病人床上或床边排便等生活护理。

4.安装防滑垫和扶手,防止患者跌倒。完善跌倒防范设施,安装病房防滑扶手和防滑垫等。

5.弹性排班,增加巡视次数,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监控。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我们相信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院内跌倒、坠床根因分析和鱼骨图

院内跌倒/坠床的根因分析 一、院内跌倒/坠床原因分析 1、护理人员因素:医护及陪护人员安全意识不够,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护理管理人员对防跌倒缺乏足够的重视,在防止病人跌倒方面制定的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强,如病人外出检查时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同时,对病人病情评估不全面,防跌倒宣教不到位,对手术病人起床活动的时间与范围评估不充分,造成病人坠床或跌倒。 2、管理因素: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宣教不到位、主动巡视不足;防滑防跌倒的温馨提示不到位。人力资源因素及高危时段①床护比不合理,护士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按要求做好健康教育;②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三时患者经较长时间输液后急于上厕所,起床时又不遵循三个半分钟!加之午间是换瓶和拔针的高峰期,护士人手不够难以关注安全问题。凌晨五时到早上八时,此时大多数患者均需上厕所排便,但又未完全睡醒。③物的因素:轮椅、车床等运送工具性能差等。 3、患方因素:①疾病因素各种慢性病,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均能影响感觉的输入、中枢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与协调,如脑部损伤或脑卒中、老年痴呆、脊髓损伤、关节炎、眩晕、恶性贫血、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及糖尿病病人的低血糖反应、失眠、睡眠型态不稳定、听力障碍、视觉障碍等都是跌倒的危险因素,产后出血、贫血及产程延长的产妇下床活动致跌倒,产妇有合并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待产过程中癫痫发作所致的跌倒。②药物因素如使用麻醉性镇痛药、镇静剂、降糖药、泻药、利尿药、降压药后等。③心理因素老年住院患者过高的

评估自己的活动能力,不愿意麻烦别人,病后情绪低落、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都会使其防跌倒意识不强从而导致跌倒的发生。 4、外在环境危险因素:病床设置不合理、人员密集;卫生间缺少辅助设施、地面易滑倒、照明过暗;部分公共设施有台阶,行动不便易绊倒;防跌倒的基础设施不足。 二、院内跌倒/坠床预防措施 1、实施对住院病人跌倒的防范管理。提供安全、防跌倒的环境保持病区地面干燥、清洁,有水渍要及时清除。全面评估病人情况,做好沟通与记录。加强病房巡视,严格交接班。做好防跌倒的知识宣教嘱患者起床应做3个30秒,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行走时尽量有人陪在旁,尽量使用扶手,如感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平卧在地,同时告知患者要穿大小适合及防滑的靴子;在患者起床、饭前、如厕时提供有效的预防跌倒护理措施,对行动不便者,行走时要有人搀扶,24h专人陪护。加强药物指导对患者使用的各种药物做好详细的宣教,包括每次服药的剂量、时间和方法,不良反应及服药注意事项。对服用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催眠类药物,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防范。做好心理护理。 2、常规预防保持病房地面清洁干燥;提供足够的灯光;病房床旁走道障碍清除;将常用物品放置在便于病人取放处;指导呼叫器的使用;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跌倒的风险。选择性预防指导病人渐进下床;提醒家属需陪伴在旁,离开时需告知值班护士;应注意轮椅及便盆座椅的固定;指导床上使用便盆或尿壶的方法;帮助病人使用约束带;悬挂防止跌倒、坠床的标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