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

一、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粘结锚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连接方式。其作

用是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混凝土紧密连接,并承受结构荷载。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粘结锚固技术的施工和验收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二、材料准备

1. 粘结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粘结剂,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使用,严禁超过保

质期使用。

2. 粘结锚具: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粘结锚具,如粘

钢筋套筒、齿形管、锚具板等。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使用,严禁使用外观有明显损伤或变形的锚具。

3. 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钢筋,应满足结构设

计和施工要求。在粘结锚固前应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4. 混凝土: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混凝土,应满足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在粘结锚固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无粉化、起砂等现象。

三、工艺流程

1. 钢筋加工:钢筋应按照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应在粘结锚固前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

2. 粘结剂制备: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将粘结剂进行配制。

3. 锚具安装: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在混凝土中安装锚具,确保锚具与混凝土紧密粘结。

4. 粘结操作:将粘结剂涂刷在钢筋表面,使其均匀覆盖,然后插入锚具内,使其与混凝土紧密粘结。

5. 固化时间: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对粘结剂进行固化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强度。

6. 验收:对粘结锚固后的结构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四、施工要求

1. 粘结剂: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严禁超过保质期使用。在施工中,应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气泡和凝块。

2. 钢筋:在锚固前应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在粘结后应保持钢筋的位置和方向不变。

3. 混凝土:在锚具安装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无粉化、起砂等现象。在粘结后应保持混凝土的完整性和强度。

4. 锚具: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锚具,在施工中应注意锚具的安装位置和方向。

5.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粘结剂受到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粘结效果。

6. 固化时间: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固化处理,严禁提前进行验收和使用。

五、验收标准

1. 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粘结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

3. 锚固位置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粘结剂涂覆均匀度:应符合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要求。

5. 锚具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人员和设备受到伤害。

2. 粘结剂应放置在防火、防潮、防破坏的地方,避免引起火灾、爆炸等危险。

3. 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安全管理,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

4. 施工中应按照相关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

七、总结

粘结锚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连接方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同时,应注意安全事项,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粘结锚固技术规程 一、引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粘结锚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连接方式。其作 用是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与混凝土紧密连接,并承受结构荷载。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粘结锚固技术的施工和验收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二、材料准备 1. 粘结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粘结剂,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使用,严禁超过保 质期使用。 2. 粘结锚具: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粘结锚具,如粘 钢筋套筒、齿形管、锚具板等。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使用,严禁使用外观有明显损伤或变形的锚具。 3. 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钢筋,应满足结构设 计和施工要求。在粘结锚固前应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

4. 混凝土: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混凝土,应满足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在粘结锚固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无粉化、起砂等现象。 三、工艺流程 1. 钢筋加工:钢筋应按照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应在粘结锚固前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 2. 粘结剂制备: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将粘结剂进行配制。 3. 锚具安装: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在混凝土中安装锚具,确保锚具与混凝土紧密粘结。 4. 粘结操作:将粘结剂涂刷在钢筋表面,使其均匀覆盖,然后插入锚具内,使其与混凝土紧密粘结。 5. 固化时间: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对粘结剂进行固化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强度。 6. 验收:对粘结锚固后的结构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四、施工要求 1. 粘结剂: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严禁超过保质期使用。在施工中,应搅拌均匀,避免出现气泡和凝块。 2. 钢筋:在锚固前应对钢筋进行清洁处理,确保表面无油污、锈蚀等杂质。在粘结后应保持钢筋的位置和方向不变。 3. 混凝土:在锚具安装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无粉化、起砂等现象。在粘结后应保持混凝土的完整性和强度。 4. 锚具: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锚具,在施工中应注意锚具的安装位置和方向。 5.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粘结剂受到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粘结效果。 6. 固化时间:应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固化处理,严禁提前进行验收和使用。 五、验收标准

砼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砼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一、填空题 1、用于植筋的钢筋应使用热轧带肋钢筋或全螺纹螺杆,不得使用光圆钢筋和锚入部位无螺纹的螺杆。 2、植筋与混凝土边缘距离不宜小于 5 d ,且不宜小于 100 mm。当植筋与混凝土边缘之间有垂直于植筋方向的横向钢筋,且横向钢筋配筋量不小于Ф8@100或其等量截面积,植筋锚固深度范围内横向钢筋不少于2 根时,植筋与边缘的最小距离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 50 mm。植筋间距不应小 5 d。d为钢筋直径。 3、锚栓锚固基材可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或素混凝土构件。植筋锚固基材应为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规定的最小配筋率。冻融受损混凝土、腐蚀受损混凝土、严重裂损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等,不应作为锚固基材。 4、化学锚栓的锚固胶应根据使用对象和现场条件选用管装式或机械注入式。机械注入式锚固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JG/T340的有关规定。化学锚栓的锚固胶应为 改性环氧树脂类或改性乙烯基酯类材料。 5、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并不宜小于 30 年。对化学锚栓和植筋,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检查的时间间隔可由设计单位确定,但第一次检查时间不应迟于 10 年。 6、后锚固连接设计应考虑被连接结构的类型、受力状况、荷载类型 及锚固连接的安全等级等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 1、用于植筋的热轧带肋钢筋和全螺纹螺杆钢材的等级分别宜采用( C )。 A、HRB335 Q345 B、HRB335 Q235 C、HRB400 Q345 D、HRB400 Q235 2、锚栓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产品中抽取( A )且不应少于()套样品,检查外形尺寸、表面裂纹、锈蚀或其他局部缺陷。 A、5% 10 B、10% 5 C、5% 5 D、10% 10 3、后锚固连接设计所采用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被连接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一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锚固技术规程 【前言】 本规程作为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规定。主要介绍混凝土结构基 础和建筑物的锚固技术的设计要求,包括锚固基础、锚固钢材料、锚 固配件以及锚固拉力的开孔布置、钢材料施工焊接、尾接处理等。 【一、锚固基础】 1.锚固基础是混凝土结构或混凝土与其他结构分离的具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用于调整和锚定混凝土。 2.锚固基础必须与被锚定混凝土结构安装表面粘接,可以使用垫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mm 3.混凝土结构用砂浆结合锚固基础,基础上必须附有锚固孔,以使拉杆可以吻合基础。 【二、锚固钢材料】 1.锚固钢材料的材料种类应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其抗拉强度不低于相应的抗拉荷载。 2.锚固钢材料的直径应不低于规范指定的尺寸,并经过正确的拉力调整,满足荷载的冲击值和施工要求。

3.开孔的尺寸应不小于锚固钢材料的直径,允许有一定的补偿量。 【三、锚固配件】 1.锚固配件中包括锚固拉杆、垫层、衬套、护木、托架等,其材料应满足抗腐蚀要求。 2.锚固拉杆的安装应牢固锚定在所锚定结构表面,有效分散作用均匀,不能形成截面的滞后。 3.锚固拉杆在拉力的作用下,应形成抗锈腐的外壳,并采用粉末涂层处理。 【四、锚固拉力的开孔布置】 1.在锚固点布置开孔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指定的尺寸和孔布置图,锚固点距离应不低于拉力值的计算要求。 2.开孔精度要求严格,控制孔径低于截面尺寸10%以下,安装时孔径不得大于设计尺寸。 3.在开孔周围,不得存在抗拉受力的异物,确保拉杆可以良好的锚固。 【五、钢材料施工和处理锚固】 1.拉杆要按照设计图样安装,紧固螺栓应用锤系或液压螺母,紧固拉杆及配件时要留有一定的预留距离。 2.采用MIG焊接拉杆时,工艺、电流、真空度和焊接焊接要求要满足 焊接规程的要求。 3.拉杆尾部要按照规定的尺寸定型,应采用头尖、弯角、半圆弧等形状,以确保拉杆的固定。

混凝土钢筋锚固技术规范

混凝土钢筋锚固技术规范 一、前言 混凝土钢筋锚固技术规范是针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问题而制定 的技术规范,旨在规范混凝土钢筋锚固的施工方式、工艺流程、验收 标准等方面,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工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 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柱、板、墙等构件的钢筋锚固工程。 2.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筋的锚固工程。 3. 桥梁、隧道等大型工程中的钢筋锚固工程。 三、材料选用 1. 混凝土: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

2. 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筋,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锚具: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锚具,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粘结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粘结剂,粘结剂应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工艺 1. 钢筋锚固的准备工作 1.1 混凝土表面应清理干净,无松动、积水、油污等污染物。 1.2 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光洁无锈蚀。 1.3 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当进行质量检验。 2. 钢筋锚固的施工流程 2.1 按照设计要求,在混凝土结构中预留钢筋锚固孔。 2.2 在钢筋锚固孔中注入粘结剂。 2.3 将预埋的锚具插入钢筋锚固孔中,使其与混凝土结构牢固粘结。

2.4 在锚具中插入钢筋,使钢筋与锚具牢固粘结。 2.5 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孔周围涂刷防腐涂料,保护锚具和钢筋。 五、验收标准 1. 钢筋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光洁无明显锈蚀。 2. 锚具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明显变形、裂纹等缺陷。 3. 钢筋与锚具之间的粘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部位应无明显脱落、裂缝等缺陷。 4. 钢筋锚固孔周围应均匀涂刷防腐涂料,涂层应平整光滑、无起泡、 流挂等缺陷。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施工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 施工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保证施工安全。

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摘要: 一、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概述 二、钢筋后锚固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 三、钢筋后锚固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四、钢筋后锚固技术的质量检测与验收 五、钢筋后锚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正文: 一、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概述 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是由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一项针对钢筋锚固技术的规范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钢筋后锚固技术的应用,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该规程对钢筋后锚固技术的定义、分类、适用范围、基本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检测与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二、钢筋后锚固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基本要求 钢筋后锚固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改造和维修工程。在进行钢筋后锚固技术施工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明确工程目标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材料和设备检查,确保材料质量和设备性能;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钢筋后锚固技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钢筋后锚固技术的操作流程包括:锚固件的选择与设计、钻孔、清孔、锚

固钢筋的加工与安装、灌浆、养护和质量检测等。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锚固件;钻孔位置和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清孔要彻底,保证灌浆质量;锚固钢筋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和安装;灌浆材料和施工工艺应满足规程要求;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湿润,确保灌浆材料充分固化。 四、钢筋后锚固技术的质量检测与验收 钢筋后锚固技术的质量检测主要包括:锚固件的抗拉强度、锚固钢筋的抗拉强度、灌浆材料的强度、锚固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等。验收时,应提供相关质量检测报告,并按照规程要求进行工程质量验收。 五、钢筋后锚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某既有建筑物因使用需求变化,需对其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改造。项目采用钢筋后锚固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规程要求,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

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钢筋后锚固技术规程2013 一、总则 1.1 为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合理地应用钢筋后锚固技术,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后锚固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3 钢筋后锚固技术的应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钢筋后锚固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在施工阶段通过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中钻孔、植筋、粘结剂等手段,将钢筋锚固在混凝土中,以增强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2.2 符号 三、基本规定 3.1 钢筋后锚固设计应满足承载力、变形和裂缝控制的要求,并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计算。 3.2 钢筋后锚固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后锚固筋的强度、粘结力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3.3 钢筋后锚固质量验收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确保后锚固筋的安装位置、数量、深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四、材料和设备 4.1 钢筋后锚固所使用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4.2 粘结剂应选用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产品,其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4.3 钻孔设备应选用适合已硬化的混凝土的设备,以确保钻孔质量和施工效率。 五、设计规定 5.1 后锚固筋的直径、数量、间距和长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5.2 后锚固筋的锚固长度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计算,并不得小于规定的数值。 5.3 后锚固筋的锚固角度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并应考虑到施工方便和结构承载力的要求。 六、施工规定 6.1 钻孔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钻孔位置和深度,并应考虑到混凝土中的钢筋位置和间距。 6.2 钻孔时应采用适当的钻头和钻速,以确保钻孔质量和施工效率。 6.3 植筋时应将后锚固筋插入钻孔中,确保其位置正确、牢固。

钢结构混凝土柱连接技术规程

钢结构混凝土柱连接技术规程 一、前言 钢结构混凝土柱连接是建筑结构中关键的连接方式之一,其质量直接 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为了保证钢结构混凝土柱 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技术规程制定。 二、材料准备 1.钢结构柱: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明显缺陷,且符合国家标准。 2.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不小于C30,且符合国家标准。 3.连接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明显缺陷,且符合国家标准。 三、连接方式 1.普通型式连接 普通型式连接是指通过膨胀螺栓将钢柱与混凝土柱连接在一起。具体 步骤如下: ①在混凝土柱上开孔,孔径应略大于膨胀螺栓的直径,深度不小于膨 胀螺栓长度加上2倍螺栓直径。 ②将螺栓穿过钢柱和连接件,并在混凝土柱内膨胀,固定钢柱和混凝 土柱的连接件。 2.锚固型式连接

锚固型式连接是指将钢柱与混凝土柱通过焊接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具 体步骤如下: ①在混凝土柱上预埋连接件,并与钢柱的连接件对接。 ②采用电弧焊或气焊等方法将连接件焊接在一起。 四、连接的质量控制 1.连接件的预埋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预埋处理。 2.连接件的焊接应符合国家标准,焊缝应充分熔合,无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3.普通型式连接的膨胀螺栓应符合国家标准,螺纹应清晰、光滑,膨胀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4.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腐蚀。 五、安全措施 1.在连接过程中,应使用安全带和安全绳等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在连接过程中,应使用专用工具,避免手工操作引起事故。 3.连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连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六、注意事项 1.连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顺序,避免连接件的预埋设置和膨胀螺栓的安装出现问题。 2.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连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腐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住建部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住建部 一、前言 后锚固技术是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或改造时常用的一种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尤其 是建筑加固施工中,后锚固技术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它不仅可以提高工程的承载 能力和耐久性,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能源。 为了加强我国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工程的质量和 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本文就该规程的主要内 容作一简要介绍。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工程,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 纯净混凝土结构等。 三、主要内容 1、定义和符号 本规程对后锚固技术涉及到的一些定义和符号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其中,后锚固是指 在混凝土结构中利用机械、化学或物理方式,在,表面之下固定某些构件,以达到增加结 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目的;后锚固物是指用于后锚固的固定件,包括锚栓、锚套和胶粘 剂等。 2、设计和施工 本规程重点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规范。具体要求包括:在设计中 应充分考虑锚固作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在施工 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实施各项工作,并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抗剪能力、锚固长度、基础底部清理和角钢等细节问题的处理方法。 3、质量控制和验收 本规程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进行了规定。其中,质量控制 要求各参与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验收标 准主要涉及现场勘验、试验报告、锚固深度和锚固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四、总结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是建筑加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为了加强我国混凝土结构 后锚固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订

混凝土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锚固技术规程 一、前言 混凝土锚固技术是指利用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将构件固定在混凝土 中的一种技术。其应用广泛,如建筑结构、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工 程等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锚固的技术规程。 二、材料准备 1. 混凝土: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等级不低于C20,配合比应 合理。 2. 锚具:锚固件应选用材质符合规定,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抗拉强度。 3. 粘结剂:粘结剂应按规定的配比加入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的抗 拉强度。 三、锚固件的安装 1. 钻孔:按设计要求,在混凝土中预先钻好孔,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 合设计要求。钻孔后应清理孔内的杂物和碎石。 2. 置入锚具:将锚具置入孔中,并用橡胶锤或钢锤轻轻敲击使其与混 凝土紧密贴合,同时应注意锚具的方向和深度。 3. 灌注混凝土:将预先配好的混凝土灌入孔中,直至孔口处。在灌注 过程中,应用振动器进行振捣,以排除空气和水泡,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4. 养护: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进行养护,通常需要养护3-7天。 四、注意事项 1. 钻孔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孔的直径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在选用锚固件时,应根据锚固件的承载力和抗拉强度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 3. 灌注混凝土时,应注意控制灌注速度,防止混凝土流失。 4. 养护期间,应保持养护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或过湿。 五、规程总结 混凝土锚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固定构件的方法,应用广泛。在进行混凝土锚固时,需要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准备,锚固件的安装,以及养护的方法和期限等方面。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混凝土锚固技术的规程和要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13《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是指在向混凝土结构施工锚固式构件或 增加新的设备、改变结构和减少结构之前,进行锚固以保护或稳定结构的技术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中将锚固式构件或新设备施工到混凝土结构、改变结构 或结构减少等工作,但不适用于拆除、重建、改建等改变结构的工作中存在的抗裂性能和 耐久性的要求。 一、技术准备 1.1熟悉本规范的范围和内容,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特性,锚固式构件的型号、规格, 设计中调整和改变的结构以及锚固要求; 1.2结构的拆除、改变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结构拆除、改变规范》进行; 1.3对于底板锚法、包应力及自重预应力锚法,应按照各专业设计规范及有关标准执行; 1.4锚固式构件的相关设计及施工要求应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1.5相关新设备的施工要求应按照《建筑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及设 备制造商提供的参数和规定执行; 1.6对原有混凝土结构现场龄期较长,未经过力学试验、检测和调查的,应进行结构 检测和力学试验或抗裂试验,确定裂缝程度、抗裂性能,根据健全的设计判断对其完善锚 固加固方案; 1.7对普通锚法应根据锚柱的规格及混凝土的强度等要求确定各种参数,编制锚固工 艺规程; 1.8结构受力后,应运用现场应力测量仪、变形测量仪等仪器检测,确保结构的可靠、稳定。 二、工程准备 2.1仔细检查混凝土结构,了解其裂缝状况、抗裂性能、厚度,清楚结构表面及在腐 蚀和无效负荷条件下的水平离锚点的距离; 2.2根据A类锚固工程设计,检查施工材料,确定施工要求及技术标准,把好操作者 与料仓安装处; 2.3进行锚柱的安装预拔洞打法,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试验,以确保拔洞位置准确;

钢筋混凝土中锚固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中锚固技术规程 一、前言 锚固技术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编制一份详细的钢筋混凝土中锚固技术规程,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锚固的定义和分类 1.锚固的定义 锚固是指将钢筋或其他构件通过一定方式固定在混凝土内,使其在一定的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2.锚固的分类 按锚固力的传递方式分类: (1)粘结型锚固,是指通过锚具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传递荷载的一种锚固方式; (2)摩擦型锚固,是指通过锚具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传递荷载的一种锚固方式;

(3)扭剪型锚固,是指通过锚具与混凝土之间的扭剪变形传递荷载的一种锚固方式。 按锚固的形式分类: (1)机械锚固,是指通过膨胀、挤压或者挤塞等方式实现锚固的一种锚固方式; (2)化学锚固,是指通过注浆或喷涂等方式实现锚固的一种锚固方式。 三、锚固的设计原则 1.锚固长度的确定原则 (1)钢筋的拉断伸长应控制在0.5‰以内; (2)锚固长度应不小于规范要求的最小锚固长度; (3)锚固长度应考虑到混凝土抗拉强度、钢筋的直径和等级、荷载的大小等因素。 2.锚固埋置深度的确定原则 (1)锚固埋置深度应不小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埋置深度; (2)埋置深度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锚固荷载的大小等因素。 3.锚固力的确定原则

(1)锚固力应大于锚固钢筋的拉断强度; (2)锚固力应满足结构设计荷载要求; (3)锚固力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锚具的性能等因素。 四、锚固的施工要求 1.钢筋的清理和加工 (1)清理:钢筋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锈蚀、尘土、油污等杂物。(2)加工:钢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不得有裂纹、缺陷等情况。 2.锚固孔的准备 (1)锚固孔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就预留好,孔径和孔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锚固孔应清理干净,没有杂物和灰尘等。 3.锚固材料的选择 (1)锚固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机械锚固应选择合适的锚具; (3)化学锚固应选择合适的注浆材料。

混凝土与钢筋连接技术规范

混凝土与钢筋连接技术规范 一、概述 混凝土与钢筋连接技术规范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的连 接方式和连接质量的要求。该规范旨在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二、材料要求 1.钢筋的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有完整的生产厂家证明。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完整的试验报告。 3.连接件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完整的生产厂家证明。 三、连接方式 1.机械连接:机械连接是指使用机械连接件将钢筋与混凝土连接在一起,常见的机械连接方式有搭接、螺纹连接、扣件连接等。 2.粘结连接:粘结连接是指将钢筋粘结在混凝土中,常见的粘结连接方

式有焊接、胶粘、锚固等。 3.灌浆连接:灌浆连接是指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灌注混凝土浆料,使钢筋与混凝土紧密连接在一起。 四、连接质量要求 1.机械连接:机械连接的连接质量主要受连接件和钢筋的质量影响,连接件和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件的紧固力应符合规范要求。 2.粘结连接:粘结连接的连接质量主要受粘结剂和钢筋的质量影响,粘结剂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清洁无锈蚀。 3.灌浆连接:灌浆连接的连接质量主要受灌浆混凝土的质量影响,灌浆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灌浆混凝土的灌注应均匀密实,灌浆混凝土应填充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空隙。 五、连接长度 1.机械连接:机械连接的连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 2.粘结连接:粘结连接的连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钢筋直

径的40倍。 3.灌浆连接:灌浆连接的连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倍。 六、连接间距 1.机械连接:机械连接的连接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钢筋直径的50倍。 2.粘结连接:粘结连接的连接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钢筋直径的40倍。 3.灌浆连接:灌浆连接的连接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钢筋直径的10倍。 七、连接质检 1.机械连接:机械连接的质检应包括连接件的检查和紧固力的检测。 2.粘结连接:粘结连接的质检应包括粘结剂的检查和钢筋表面的检查。 3.灌浆连接:灌浆连接的质检应包括灌浆混凝土的检测和灌注质量的检

建筑结构锚固技术规程

建筑结构锚固技术规程 一、前言 建筑结构锚固技术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 物的安全性能。因此,本文将从锚固的基本概念、锚固材料的选择、 锚固设计、施工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规范化要求,以期提 高建筑结构锚固技术的质量和安全性。 二、锚固的基本概念 锚固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建筑结构与地基或其他建筑结构之间进行 固定连接的工艺过程。其目的是增加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结构发生位移、倾斜和破坏等现象。锚固一般分为机械锚固和化学锚固两种方式。 三、锚固材料的选择 1. 机械锚固材料: 机械锚固材料是指通过机械力将锚杆或锚具固定在混凝土中。常用的 机械锚固材料有膨胀螺栓、锚具、锚杆等。机械锚固材料的选择应根 据结构的荷载、锚固部位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锚 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2. 化学锚固材料: 化学锚固材料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锚杆或锚具固定在混凝土中。常用

的化学锚固材料有环氧树脂、聚氨酯等。化学锚固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荷载、锚固部位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锚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四、锚固设计 1. 锚固长度的计算: 锚固长度的计算应根据结构的荷载、混凝土的强度、锚固材料的特性和锚固部位的特殊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锚固长度应不小于锚杆直径的六倍。 2. 锚固深度的计算: 锚固深度的计算应根据结构的荷载、混凝土的强度、锚固材料的特性和锚固部位的特殊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锚固深度应不小于锚杆长度的三倍。 3. 锚固间距的计算: 锚固间距的计算应根据结构的荷载、混凝土的强度、锚固材料的特性和锚固部位的特殊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锚固间距应不小于锚杆长度的六倍。 五、施工工艺 1. 环境要求: 施工现场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前应对施工区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是中国建筑工程标准化协会发 布的一项技术规范,用于指导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工作。下面将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概念、材料选择、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简 要介绍JGJ145的内容。 首先,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明确了混凝土结构后锚 固的概念和分类。后锚固是指在混凝土结构已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锚固工作,用于固定设备、构件、管道等。根据不同的锚固方法、要求和工况, 后锚固可以分为化学锚固和机械锚固两类。 其次,JGJ145规范了后锚固的材料选择。对于化学锚固,规程明确 了使用化学锚杆进行锚固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化学锚杆;对于 机械锚固,规程要求使用符合设计要求且检测合格的机械锚具。 然后,JGJ145规定了后锚固的设计要求。该规程包括了锚固点的选 择与布置、锚固设备的力学性能要求、锚固深度的确定、锚固间距的设计 等内容。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进行合 理的力学计算和安全检验。 最后,JGJ145规范了后锚固的施工和验收。对于后锚固的施工过程,规程要求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做好施工记录和质量检验。对于后锚固的验收,规程规定了验收的内容和方法,包括锚固材料的检验、构件的力学性能测试等。通过验收,可以确保后锚固的质量和安全。 总体而言,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是一项非常重要的 规范文件,对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都提出了具

体要求和指导。从选择材料到设计施工,再到最终的验收,规程都提供了详细的方法和要求,能够确保后锚固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在混凝土结构后锚固工程中,应严格遵循JGJ145的规定进行操作,以达到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标准。

植筋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

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墙体岩石等基材上钻孔,然后注入高强植筋胶,再插入钢筋或型材,胶固后将钢筋与基材粘接为一体,是加固补强行业较常用的一种建筑技术. 工艺流程:定位→钻孔→清孔→钢材除锈→锚固胶配制→植筋→固化、爱惜→检验 1.定位 1.1.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假设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2.钻孔 2.1.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如接受钻石钻孔机成孔,钻孔内碎屑应用干净水冲洗干净,并晾晒至枯燥。 2.2.钻孔孔径d+4∽8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大直径钢筋取高值,d为钢筋、螺栓直径)。 2.3.当基材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对HRB335〔Ⅱ级〕、HRB400、RRB400〔Ⅲ级〕级螺纹钢筋,Q235、Q345级螺栓和5.6级螺杆,钻孔孔深15d,锚固力一般即可大于钢材屈服值。对无螺纹〔即光圆〕钢筋或螺杆,钻孔深度宜再增加5d。 经过深固加固技术系统试验证明:小直径圆钢植筋,端头引荐接受带弯钩样式,锚固综合性能最好。此时钻孔孔径宜比端头尺寸大1∽2mm。 2.4.实际钻孔深度可参考15d的基准,依据实际所需锚固力大小,并考虑构造要求,现场拉拔试验或遵照有关标准计算确定。 2.5. 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C20,或在素混凝土〔或岩石〕上植筋,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 2.6. 当实际所需锚固力较小时〔如用螺栓固定器具、管线、支架等〕,可按螺栓长度确定钻孔深度,但深度不宜小于5d。 2.7.钻孔有效深度自构件外表坚实的混凝土算起。 2.8.钻孔不应设置于构件的爱惜层或装饰层内。 2.9.所用主要器具:电锤或风镐。 3.清孔 3.1.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展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最终用棉布蘸丙酮拭净孔壁,将孔口临时封闭。假设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 3.2.钻孔孔内应保持枯燥。 3.3.所用主要器具:空压机、毛刷。 4.钢材除锈 4.1.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去除干净〔新钢筋、螺栓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接受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 4.2.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钢丝轮片。 5.锚固胶配制 5.1. 植筋胶为A、B两组份,配胶宜接受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接受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少量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 5.2.取干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协作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匀整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幸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5.3.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 5.3.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 6.植筋 6.1垂直孔植筋将胶干脆流、捣进孔中即可 6.2.水平孔植筋可用Φ6细钢筋协作托胶板〔干净木板〕往孔内捣胶,也可让施工人员戴好皮手套,将配好的胶成团塞、捣进孔内。 6.3.倒垂孔植筋请选用高触变型植筋胶,该胶不流淌,可成团塞、捣入孔。 6.4.钢筋、螺栓可接受旋转或手锤击打方式入孔,手锤击打时,一手应扶住钢筋或螺栓,以保证对中并幸免回弹。假设先将一较短电锤钻头端部焊接6mm厚小铁板,然后将电锤功能调为冲击状态,利用电锤的持续冲击力,可克制植筋胶的阻力,快速无回弹地将钢筋送至孔底。大量或大直径植筋引荐接受此方式。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第一篇: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一、概述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重要技术,通常用于钢结构、支持结构等各种设施的连接与固定。其作用是让混凝土与钢材等其他结构件紧密连接,增强整体刚度,提高耐震性能和承载能力。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二、主要内容 1.锚固装置的选择与设计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 合的锚固装置,这包括不同类型、不同规格和不同强度的对接件、锚杆及其固定件等。在选择锚固装置时,应考虑被连接结构的荷载特性、混凝土的性质和要求、锚固材料的性质和要求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充分保证锚固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锚固装置的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锚固方式和 被连接结构的形状、尺寸、材料等要素,进行锚固件的尺寸、形状、数量和布置方式等方面的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在锚固件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锚固的应力状态,避免出现应力过大或空心现象等不良情况。另外,应尽可能采用通用锚固设备和通用锚固件,避免因为特殊情况而使用非通用设备和非通用件。 2.锚固的施工工艺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后锚固作业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施 工工艺,包括对被连接结构的检查、钻孔、钢筋网的安装、锚

固设备的安装、混凝土灌注等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锚固前,应先进行锚固件的质量检查,确保锚固件的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强度等符合要求。 在进行钻孔时,必须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采取安全措施,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钻孔的深度和直径应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充分保证锚固件的可靠性和质量。在进行锚固设备和混凝土投注时,还应注意对锚固件的定位和水平度进行检查和调整。 3.锚固的施工质量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后锚固作业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质量 控制措施,包括对锚固件的质量检测、锚固设备的尺寸、位置和水平度的检测等。在对锚固件进行检测时,应对锚固件的尺寸、外观、强度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锚固件质量符合要求。 在检测锚固设备的位置和水平度时,应采用专业的测量 器具和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不合格的锚固件和不合格的锚固设备,应及时予以更换或修理,以保证锚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总结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材料连接技术,通过合理的锚固设计和施工工艺,可以实现混凝土结构与其他结构件的紧密连接和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的承载能力和耐震性能。在进行锚固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的锚固情况和要求,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确保锚固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