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 格式:docx
- 大小:41.93 KB
- 文档页数:16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仓储类火灾:主要是指发生在仓库、库房、仓储设施等储存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的火灾。
食品、化工、危险品等各类物品在仓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引发严重火灾事故。
例如,化工厂的储罐爆炸、粮食库的静电火灾等。
2. 机械制造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可能发生在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常见的火灾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故障、电线电缆短路、电气设备过载等。
例如,机械设备起火、电缆着火等。
3. 化工类火灾:化工厂、化工仓储场所等容器内的易燃易爆化学物质可能引发的火灾。
这类火灾危险性高,燃烧剧烈,容易产生爆炸。
例如,化学反应不当、化工装置泄漏引发的火灾等。
4. 食品类火灾:主要指发生在食品加工、存储、餐饮等环节的火灾。
这类火灾的危害性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容易引发恶劣后果,包括人员伤亡、食品受损等。
例如,油锅起火、燃气泄漏引发的火灾等。
5. 建筑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建筑工地、建筑物、住宅区等场所。
主要原因包括电气线路故障、明火施工引发的火灾等。
例如,建筑工地起火、商业楼宇内部电线着火等。
6. 办公类火灾:主要指发生在办公室、写字楼、邮政通讯等场所的火灾。
这类火灾的危害性相对较低,但仍然可能对人员和物品造成一定的损失。
例如,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办公室用电设备短路引发的火灾等。
7. 船舶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船舶上,包括商船、油轮、渡船等。
船舶上的火灾由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容易引发火势蔓延,并可能导致人员无法逃生。
例如,油轮舱口漏油引发的火灾、船上电器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等。
8. 交通类火灾:这类火灾主要发生在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场所。
主要原因包括车辆故障、短路引发的火灾等。
例如,汽车发动机着火、列车电缆起火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常见的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并不包括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仍需具体分析和研究。
2023年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一、易燃物品:1. 液体易燃物品:汽油、柴油、酒精、油漆等。
2. 气体易燃物品:丙烷、乙炔等。
3. 固体易燃物品:木材、纸张、织物等。
二、可燃气体:1. 氧气:常用于医疗和工业领域,具有高度的氧化性,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反应。
2. 氯气:用于水处理、制药工业等,也属于易燃气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具有剧毒性。
三、易爆物品:1. 火药:包括黑火药、无烟火药等,常用于烟花爆竹、军事领域。
2. 炸药:如三硝基甲苯(TNT)、奥克托(HMX)等,常用于采矿、建筑工地等。
四、氧化剂:1. 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双氧水),常用于医疗、消毒等领域。
2. 硝化物:如硝酸,常用于农业、化学实验等。
五、易渗透物品:1. 污染物:如有机溶剂、农药、重金属等,常用于制造业、农业等领域。
2. 辐射物:如放射性核素,常用于核电站、医疗领域等。
六、腐蚀性物品:1. 酸类:如硫酸、盐酸,常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等。
2. 碱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常用于清洁剂、工业生产等。
七、自反应物品:1. 自燃物品:如磷化氢、钠金属,常用于冶金、实验室等领域。
2. 热反应物品:如硝化纤维、过氧化钛,常用于爆破、火灾研究等。
八、其他危险物品:1. 可燃液体:如溶剂、清洗剂等,常用于工业生产、清洁等。
2. 化学武器:如神经毒剂、生物毒剂,属于违反国际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物质。
以上仅为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举例,根据不同的物品和环境条件,火灾危险性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储存物品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厂房(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厂房火灾是指在生产工艺或仓储活动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的火灾事故。
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主要是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来划分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厂房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1. 化工厂:化工厂属于高危险性厂房,其生产工艺涉及到各种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
例如石油化工厂、化肥厂、制药厂等。
这些厂房存在大量的易燃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一旦发生泄漏或不慎操作,容易引发爆炸或大面积火灾。
2. 电子厂:电子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电池等易燃物质,同时还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电线等。
电子厂存在着电火灾的风险,一旦电线短路、电气设备故障或者电子元器件过载,容易引发火灾。
3. 木材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木材,木屑、木屑等易燃物质也较多。
由于木材和木屑的易燃性,一旦发生不慎操作、火花或明火接触,容易引发火灾。
木材加工厂还容易因为积尘累积导致火灾发生。
4. 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油脂和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易燃性。
同时,食品加工过程中还会使用到大量的热能,如蒸汽、油锅等。
由于食品加工厂存在大量的易燃物质和高温设备,一旦发生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高温引燃,容易引发火灾。
5. 纺织工厂:纺织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纤维和染料等易燃物质。
纺织工厂还存在着大量的纺织机械和高温设备,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高温引发火灾的风险较高。
6. 造纸厂:造纸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纸张和纸浆等易燃物质。
纸张和纸浆的易燃性较高,一旦发生不慎操作、火花或明火接触,容易引发火灾。
同时,造纸厂还会使用到热能和大型机械设备,也存在火灾风险。
7. 金属加工厂: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金属材料,如铁、铝等。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一旦发生明火或高温设备故障,容易引发火灾。
金属加工厂还存在着大型机械设备和焊接作业等,也会增加火灾风险。
在以上厂房中,火灾的风险与易燃物质的数量、易燃程度、高温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均密切相关。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甲类:乙炔,环氧乙烷,氢气,合成气,硫化氢,乙烯,氰化氢,丙烯,丁烯,丁二烯,顺丁烯,反丁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丙二烯,环丙烷,甲胺,环丁烷,甲醛,甲醚,氯甲烷,氯乙烯,异丁烷乙类:一氧化碳,氨,溴甲烷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甲A类:液化甲烷,液化天然气,液化氯甲烷,液化顺式-2丁烯,液化乙烯,液化乙烷,液化反式-2丁烯,液化环丙烷,液化丙烯,液化丙烷,液化环丁烷,液化新戊烷,液化丁烯,液化丁烷,液化氯乙烯,液化环氧乙烷,液化丁二烯,液化异丁烷,液化石油气,二甲胺甲B类:异戊二烯,异戊烷,汽油,戊烷,二硫化碳,异己烷,己烷,石油醚,异庚烷,环己烷,辛烷,异辛烷,苯,庚烷,石脑油,原油,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异丁醇,乙醚,乙醛,环氧丙烷,甲酸甲酯,乙胺,二乙胺,丙酮,丁醛,二氯甲烷,三乙胺,醋酸乙烯,甲乙酮,丙烯腈,醋酸乙酯,醋酸异丙酯,二氯乙烯,甲醇,异丙醇,乙醇,醋酸丙酯,丙醇,醋酸异丁酯,甲酸丁酯,吡啶,二氯乙烷,醋酸丁酯,醋酸异戊酯,甲酸戊酯,丙烯酸甲酯乙A类:丙苯,环氧氯丙烷,苯乙烯,喷气燃料,煤油,丁醇,氯苯,乙二胺,戊醇,环己酮,冰醋酸,异戊醇乙B类:-35号轻柴油,环戊烷,硅酸乙酯,氯乙醇,丁醇,氯丙醇,二甲基甲酰胺丙A类:轻柴油,重柴油,苯胺,锭子油,酚,甲酚,糠醛,20号重油,苯甲醛,环己醇,甲基丙烯酸,甲酸,环己醇,乙二醇丁醚,甲醛,糠醇,辛醇,乙醇胺,丙二醇,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丙B类:蜡油,100号重油,渣油,变压器油,润滑油,二乙二醇醚,三乙二醇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联苯-联苯醚混合物甲、乙、丙类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甲类:黄磷,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锂,钠,钾,钙,锶,铷,铯,氢化锂,氢化钾,氢化钠,磷化钙,碳化钙,四氢化锂铝,钠汞齐,碳化铝,过氧化钾,过氧化钠,过氧化钡,过氧化锶,过氧化钙,高氯酸钾,高氯酸钠,高氯酸钡,高氯酸铵,高氯酸镁,高锰酸钾,高锰酸钠,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硝酸钡,氯酸钾,氯酸钠,氯酸铵,次亚氯酸钙,过氧化二乙酰,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氢苯甲酰,(邻、间、对)二硝基苯,2-二硝基苯酚,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萘,三硫化四磷,五硫化二磷,赤磷,氨基化钠乙类:硝酸镁,硝酸钙,亚硝酸钾,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硼酸钠,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高锰酸钙,高氯酸银,高碘酸钾,溴酸钠,碘酸钠,亚氯酸钠,五氧化二碘,三氧化铬,五氧化二磷,萘,蒽,菲,樟脑,硫磺,铁粉,铝粉,锰粉,钛粉,咔唑,三聚甲醛,松香,均四甲苯,聚合甲醛偶氮二异丁腈,赛璐珞片,联苯胺,噻吩,苯磺酸钠,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腈,季戊四醇,尼龙,己二酸,炭黑,聚氨酯,精对苯二甲酸丙类:石蜡,沥青,苯二甲酸,聚酯,有机玻璃,橡胶及其制品,玻璃钢,聚乙烯醇,ABS塑料,SAN塑料,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丙烯酰胺,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66,丙纶纤维,蒽醌,(邻、间、对)苯二酚,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摘自《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模版1. 机械设备类火灾危险性机械设备类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火灾危险源之一。
在机械设备类火灾危险性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故障引发的火灾危险性机械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磨损、老化、电气故障等原因导致设备发生故障,从而引发火灾。
例如,线路短路、电气元件烧坏等故障可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2)设备操作失误引发的火灾危险性在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是引发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因为疏忽大意或缺乏经验而引发火灾的概率较高。
2. 危险品类火灾危险性危险品类是生产中常见的火灾危险源之一。
在危险品类火灾危险性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化学品火灾危险性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妥善存储、运输和使用,可能会引发火灾。
例如,化学品泄漏、混合不当、温度过高等因素会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2)油品火灾危险性油品是常见的火灾引燃物之一,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油品的存储和使用。
例如,油品泄漏、油箱漏气、静电引火等因素会增加油品火灾的危险性。
3. 电气类火灾危险性电气类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火灾危险源之一。
在电气类火灾危险性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线电缆火灾危险性电线电缆的老化、断线、线路过载等问题可能引发火灾。
例如,老化的电线电缆绝缘层破损,导致电线裸露,一旦有火花引燃就会引发火灾。
(2)电气设备火灾危险性电气设备的使用不当、维修不及时等问题可能引发火灾。
例如,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或电弧现象,一旦引发火花就会引发火灾。
4. 人为因素类火灾危险性人为因素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火灾危险源之一。
在人为因素类火灾危险性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违章操作引发的火灾危险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定,超过设备负荷等情况会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例如,未经许可操作设备、使用设备未按规定操作等行为都会增加发生火灾的概率。
(2)摩擦火花引发的火灾危险性生产过程中存在摩擦火花的环境,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摩擦火花可能引发火灾。
2023年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1. 电器设备火灾:- 电线老化、电路短路等问题导致的电器设备火灾;- 电器设备过载、过热造成的火灾。
2. 化学品火灾:- 化学品存储不当、泄漏引发的火灾;- 化学品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火灾。
3. 机械设备火灾:- 机械设备摩擦、磨损导致的起火;- 机械设备润滑不良引发的火灾。
4. 人为操作火灾:- 操作失误导致的火灾;- 过度使用明火导致的火灾。
5. 烟气回拨火灾:- 烟道不通畅导致的烟气回拨火灾;- 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无法排出,导致烟气回拨引发火灾。
6. 建筑结构缺陷火灾:- 建筑结构松散、损坏导致的火灾;- 建筑材料老化、腐烂导致的火灾。
7. 防火设施故障火灾:- 消防设施损坏、失效引发的火灾;-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灭火器等设备故障导致的火灾。
8. 烟雾警报器故障火灾:- 烟雾警报器性能不良、故障引发的火灾;- 烟雾警报器无法及时发出警报导致的火灾。
9. 作业不当引发的火灾:- 作业时使用明火而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的火灾;- 作业时忽略防火要求引发的火灾。
10. 仓储物品自燃引发的火灾:- 仓储物品自然发生变化导致的自燃火灾;- 物品储存不当、积压过多引发的自燃火灾。
11. 着火物被加热引发的火灾:- 明火直接接触可燃物引发的火灾;- 高温物体接触易燃物品引发的火灾。
12. 静电火灾:- 静电电荷积聚导致火灾;- 静电电荷在易燃环境中引发火灾。
总结:以上只是2023年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一些举例,实际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火灾危险性可能交织并存,因此需要加强火灾预防与控制,并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和整改工作,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表甲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甲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乙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丙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丁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丁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戊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戊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表7 液化烃、可燃液体、气体、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璐珞片、联苯胺、噻吩、苯磺酸钠、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腈、季戊四醇、尼龙、己二酸、炭黑、聚氨酯、聚氯乙烯丙石蜡、沥青、苯二甲酸、聚酯、有机玻璃、橡胶及其制品、玻璃钢、聚乙烯醇、ABS塑料、SAN塑料、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丙烯酰胺、己丙酰胺、尼龙6、尼龙66、丙纶纤维、蒽醌、邻、间、对苯二酚表8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或装置内单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类别装置单元名称Ⅰ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及产品甲管式炉含卧式、立式、毫秒炉等各型炉蒸汽裂解制乙稀、丙烯装置,裂解汽油加氢装置,芳烃抽提装置,对二甲苯装置,对二甲苯二甲脂装置、环氧乙烷装置、石脑油催化重整装置、制氢装置、环己烷装置、丙烯腈装置、苯乙烯装置、碳四抽提丁二烯装置、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装置、甲烷部分氧化制乙炔装置、乙烯直接法制乙醛装置、苯酚丙酮装置,乙烯氧氯化法制氯乙烯装置、乙烯直接水合法制乙醇装置, 合成甲醇装置、乙醛氧化制乙酸醋酸装置的乙醛储罐、乙醛氧化单元、环氧氯丙烷装置的丙烯储罐组和丙烯压缩、氯化、精馏、次氯酸化单元羰基合成制丁醇装、置的一氧化碳、氢气、丙烯储罐组和压缩、合成、蒸馏、缩合、丁醛加氢单元、羰基合成制异辛醇装置的一氧化碳、氢气、丙烯储罐组和压缩、合成丁醛、缩合脱水、2—乙基己烯醛加氢单元、烷基苯装置的煤油加氢、分子筛脱蜡正戊烷、异辛烷、对二甲苯脱附剂、正构烷烃C10~C13催化脱氢、单烯烃C10~C13与苯用氟化氢催化烷基当厂房或实验室内存放的甲、乙类危险品量与建筑物的单位容积比值过小时,其火灾危险性类别可按较小的确定,但必须满足表1-1所限定的条件:可不按物料的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乙类不属甲类的氧化剂硝酸、硝酸铜、铬酸、发烟硫酸、铬酸钾0.025kg/m380kg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固体赛璐珞板、硝化纤维色片、镁粉、铝粉0.015kg/m350kg 硫磺、生松香0.075kg/m3100kg注: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是指非甲、乙类生产厂房或实验室内使用甲、乙类物品的两个控制指标之一;厂房或实验室内使用甲、乙类物品的总量同其室内容积之比,应小于此值;即:甲、乙类物品的总量L、kg /厂房或实验室的容积m3<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甲、乙类危险品按气、液、固三态分别说明其确定的数值;1.气态甲、乙类危险品;当生产厂房及实验室内使用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性气体低于爆炸下限的5%,则可不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予以确定;这是考虑一般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的控制指标是爆炸下限的25%;当达到这个值时就发出报警也就认为是不安全的;这里采用5%这个数值是考虑在一个较大的厂房及实验室内,可燃气体的扩散是不均匀的,可能会形成局部爆炸的危险;拟定这个局部占整个空间的20%,则有:25%×20%=5%由于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甲、乙类可燃气体的种类较多,在本表中不可能一一列出,故对于爆炸下限<10%的甲类可燃气体取1L/m3为单位容积最大允许量;这是采取了几种甲类可燃气体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如,乙炔的计算结果是/m3,甲烷的计算结果为25L/m3;同理,对于爆炸下限>10%的乙类可燃气体取5L/m3为单位容积最大允许量;2.液态甲、乙类危险品;在厂房或实验室内少量使用液态的甲、乙类危险品,要考虑其全部挥发后弥漫在整个厂房或实验室内,与空气的混合比是否低于爆炸下限的5%;低者则可不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进行确定;对于任何一种甲、乙类液体,其单位体积L 全部挥发后的气体体积可按下式进行计算:V=B/M式中:V—气体体积L;B—液体比重g/mL;M—挥发性气体的气体密度无量纲;3.固态包括粉状甲、乙类危险品;表3-1中,金属钾、金属钠、黄磷、赤磷、赛璐珞板等固态甲、乙类危险品和镁粉、铝粉等粉状乙类危险品的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是参照国外有关消防法规确定的;实践证明,对于容积较大的厂房或实验室,单凭着房间内“单位容积和最大允许量”一个指标来控制是不够的;因为有些厂房或实验室内尽管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指标不超过表4—1的规定,但也会有相对集中放置较大量的甲、乙类危险品的可能,而这些危险品一旦发生火灾是难以控制的,所以在表中专门规定了最大允许存在甲、乙类危险品总量的指标;这个指标在执行中是不能突破的;。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甲类:乙炔,环氧乙烷,氢气,合成气,硫化氢,乙烯,氰化氢,丙烯,丁烯,丁二烯,顺丁烯,反丁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丙二烯,环丙烷,甲胺,环丁烷,甲醛,甲醚,氯甲烷,氯乙烯,异丁烷乙类:一氧化碳,氨,溴甲烷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甲A类:液化甲烷,液化天然气,液化氯甲烷,液化顺式-2丁烯,液化乙烯,液化乙烷,液化反式-2丁烯,液化环丙烷,液化丙烯,液化丙烷,液化环丁烷,液化新戊烷,液化丁烯,液化丁烷,液化氯乙烯,液化环氧乙烷,液化丁二烯,液化异丁烷,液化石油气,二甲胺甲B类:异戊二烯,异戊烷,汽油,戊烷,二硫化碳,异己烷,己烷,石油醚,异庚烷,环己烷,辛烷,异辛烷,苯,庚烷,石脑油,原油,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异丁醇,乙醚,乙醛,环氧丙烷,甲酸甲酯,乙胺,二乙胺,丙酮,丁醛,二氯甲烷,三乙胺,醋酸乙烯,甲乙酮,丙烯腈,醋酸乙酯,醋酸异丙酯,二氯乙烯,甲醇,异丙醇,乙醇,醋酸丙酯,丙醇,醋酸异丁酯,甲酸丁酯,吡啶,二氯乙烷,醋酸丁酯,醋酸异戊酯,甲酸戊酯,丙烯酸甲酯乙A类:丙苯,环氧氯丙烷,苯乙烯,喷气燃料,煤油,丁醇,氯苯,乙二胺,戊醇,环己酮,冰醋酸,异戊醇乙B类:-35号轻柴油,环戊烷,硅酸乙酯,氯乙醇,丁醇,氯丙醇,二甲基甲酰胺丙A类:轻柴油,重柴油,苯胺,锭子油,酚,甲酚,糠醛,20号重油,苯甲醛,环己醇,甲基丙烯酸,甲酸,环己醇,乙二醇丁醚,甲醛,糠醇,辛醇,乙醇胺,丙二醇,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丙B类:蜡油,100号重油,渣油,变压器油,润滑油,二乙二醇醚,三乙二醇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甘油,联苯-联苯醚混合物甲、乙、丙类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甲类:黄磷,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锂,钠,钾,钙,锶,铷,铯,氢化锂,氢化钾,氢化钠,磷化钙,碳化钙,四氢化锂铝,钠汞齐,碳化铝,过氧化钾,过氧化钠,过氧化钡,过氧化锶,过氧化钙,高氯酸钾,高氯酸钠,高氯酸钡,高氯酸铵,高氯酸镁,高锰酸钾,高锰酸钠,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铵,硝酸钡,氯酸钾,氯酸钠,氯酸铵,次亚氯酸钙,过氧化二乙酰,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氢苯甲酰,(邻、间、对)二硝基苯,2-二硝基苯酚,二硝基甲苯,二硝基萘,三硫化四磷,五硫化二磷,赤磷,氨基化钠乙类:硝酸镁,硝酸钙,亚硝酸钾,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过硼酸钠,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高锰酸钙,高氯酸银,高碘酸钾,溴酸钠,碘酸钠,亚氯酸钠,五氧化二碘,三氧化铬,五氧化二磷,萘,蒽,菲,樟脑,硫磺,铁粉,铝粉,锰粉,钛粉,咔唑,三聚甲醛,松香,均四甲苯,聚合甲醛偶氮二异丁腈,赛璐珞片,联苯胺,噻吩,苯磺酸钠,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腈,季戊四醇,尼龙,己二酸,炭黑,聚氨酯,精对苯二甲酸丙类:石蜡,沥青,苯二甲酸,聚酯,有机玻璃,橡胶及其制品,玻璃钢,聚乙烯醇,ABS塑料,SAN塑料,乙烯树脂,聚碳酸酯,聚丙烯酰胺,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66,丙纶纤维,蒽醌,(邻、间、对)苯二酚,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摘自《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1. 仓库火灾:仓库是储存大量物品的地方,火灾危险性较高。
例如,化工品仓库中存放的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燃烧极为剧烈,烟雾密度大,火势蔓延速度快,短时间内可能造成大面积火灾。
2. 工厂车间火灾:工厂车间中通常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质,因此火灾危险性较高。
例如,金属加工工厂中的切削设备会产生大量的铁屑,如果清理不及时,很容易形成火灾隐患。
3. 石油化工厂火灾:石油化工厂是生产石油和化工产品的场所,其中存在大量的石油和化学品,如果发生泄漏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火灾。
例如,炼油厂中的炼油塔、储油罐等设备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可能引起大规模火灾和次生灾害。
4. 食品加工厂火灾:食品加工厂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加热设备、油炸设备和烹饪设备,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故障可能引发火灾。
例如,糖果加工厂中的糖浆锅、液体巧克力混合设备等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火灾。
5. 木材加工厂火灾:木材加工厂中常常使用大量的切削设备和加热设备,而且木材本身是易燃物质,一旦发生火灾可能引起剧烈燃烧。
此外,木材加工厂还存在木屑和粉尘等可燃物质,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形成火灾隐患。
6. 纺织厂火灾:纺织厂中常常使用大量的纺织机械和电热设备,而且纺织物料本身易燃。
如果发生纺织品的叠加和不当堆放,加上设备的操作不当,可能极易引发火灾。
7. 电子工厂火灾:电子工厂中存在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如果发生短路或电路过载等电气故障,可能导致火灾。
此外,电池生产厂等容易产生电火花和静电的工艺也存在较高的火灾隐患。
8. 钢铁厂火灾:钢铁厂是冶炼金属的地方,需要高温操作和使用大量的煤和焦炭等燃料。
如果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故障,可能引发火灾。
此外,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铁屑也可能引起火灾。
9. 印刷厂火灾:印刷厂中存在大量的可燃物质,如纸张、油墨等,而且使用的印刷设备中也常常有加热装置。
如果发生电路故障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火灾。
10. 化工厂火灾:化工厂是生产和加工化学品的地方,其中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
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是根据不同的火灾危险程度对企业进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生产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1. 一般危险性:1) 一般办公室:一般办公室主要进行办公和商务活动,火灾风险较低,但仍需要注意电器使用、燃烧物的储存和厨房安全等方面的火灾风险。
2) 服装生产车间:服装生产车间可能涉及到布料、纱线、烫台、针线等易燃物品,同时还有电器设备和烟尘排放等因素,火灾风险较低,但仍需要注意防火安全。
3) 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由于涉及到大量的食材和烹饪设备,并且需要进行高温烹饪,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放置灭火器具、清理油污、保持通风等。
4) 造纸厂:造纸厂涉及到大量的纸张和纸浆,火灾风险较高。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储存纸张和纸浆、定期清理纸屑、保持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等。
2. 中等危险性:1) 木工厂:木工厂涉及到大量的木材切割、打磨和定型等操作,易产生火花和木屑,火灾风险较高。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放置灭火器具、清理木屑、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等。
2) 化工厂:化工厂涉及到各种化学原料和化工设备,可能存在爆炸和毒气泄露等严重的火灾风险。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储存化学原料、配备烟雾探测器和气体泄露检测器、设立安全隔离带等。
3) 电子产品生产厂:电子产品生产厂涉及到大量的电器设备和电子元件,存在较高的火灾风险。
防火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并维护电器设备、合理布置电源线路、防止静电积聚等。
4) 机械制造厂:机械制造厂涉及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和金属加工,易产生火花和金属碎屑,火灾风险较高。
防火措施包括合理放置灭火器具、清理金属碎屑、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等。
3. 高危险性:1) 石油化工厂:石油化工厂涉及到大量的石油、石油制品和化学原料,容易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防火措施包括设立严密的安防系统、实施现场监控、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操作等。
2) 高温冶炼厂:高温冶炼厂涉及到高温熔炼和处理金属的操作,容易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一、生产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注】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
《建规》3.1.2 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厂房)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例题】某面粉加工厂的面粉碾磨车间为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建筑高度为25m,建筑面积共3600㎡。
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该面粉碾磨车间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确定为().(2015年)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思考题】某戊类生产车间内,甲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乙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丙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丁类生产部分占该车间建筑面积的比例为2%,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则该车间应判定为哪类火灾危险性?
【解析】当同一厂房或防火分区内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建筑面积占比大于5%时,应按照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甲类占比2%,乙类危险性及以上占比4%,丙类危险性及以上占比6%,故该车间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
主讲老师一只船教育郝老师
学员刘叙麟整理
二零一八年五月二日。
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
表2.1甲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2.2甲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3.1乙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3.2乙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4.1 丁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4.2丙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5.1 丁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6.1 丁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5.2 丁类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7.1 丁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6.2戊类物品火灾危险性的特征及举例
表7液化烃、可燃液体、气体、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表8石油化工工艺装置或装置内单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
当厂房或实验室内存放的甲、乙类危险品量与建筑物的单位容积比值过小时,其火灾危险性类别可按较小的确定,但必须满足表1-1所限定的条件:
可不按物料的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
注: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是指非甲、乙类生产厂房或实验室内使用甲、乙类物品的两个控制指标
之一。
厂房或实验室内使用甲、乙类物品的总量同其室内容积之比,应小于此值。
即:
[甲、乙类物品的总量(L、kg)/厂房或实验室的容积(m3)] v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
甲、乙类危险品按气、液、固三态分别说明其确定的数值。
1.气态甲、乙类危险品。
当生产厂房及实验室内使用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性气体低于爆炸下限的5%则可不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予以确定。
这是考虑一般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的控制
指标是爆炸下限的 25%当达到这个值时就发出报警也就认为是不安全的。
这里采用5%这个数值是考虑在一个较大的厂房及实验室内,可燃气体的扩散是不均匀的,可能会形成局部爆炸的危险。
拟定这个局部占整个
空间的20%则有:■ ■■ ' I. - ' ?■,
I 1
25%X 20%= 5%
*i r b 1 I i =
由丁半产屮使用或产牛的甲、乙类寸燃气体的种类较瓠在木表半不町能一一釧出,故対丁噪炸\\ If:/ '/■ //
下限v 10%勺甲类可燃气体取IL/m为单位容积最大允许量。
这是采取了几种甲类可燃气体计算结果的平均值(如,乙炔的计算结果是 0.75L /卅,甲烷的计算结果为 25L/卅)。
同理,对于爆炸下限 > 10%的乙类可燃气体取 5L/R?为单位容积最大允许量。
2.液态甲、乙类危险品。
在厂房或实验室内少量使用液态的甲、乙类危险品,要考虑其全部挥发
后弥漫在整个厂房或实验室内,与空气的混合比是否低于爆炸下限的5%低者则可不按甲、乙类火
灾危险性进行确定。
对于任何一种甲、乙类液体,其单位体积(L)全部挥发后的气体体积可按下式
进行计算:
V= 829.52 (B/M)
式屮:V-气体体积(L) ; B—液体比重(g /mL); M—挥发性气体的气体密度(无量纲)。
3.固态(包括粉状)甲、乙类危险品。
表 3-1中,金属钾、金属钠、黄磷、赤磷、赛璐珞板等固态
甲、乙类危险品和镁粉、铝粉等粉状乙类危险品的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是参照国外有关消防法规确定的。
实践证明,对于容积较大的厂房或实验室,单凭着房间内“单位容积和最大允许量”一个指标
来控制是不够的。
因为有些厂房或实验室内尽管单位容积的最大允许量指标不超过表 4 — 1的规定, 但也会有相对集中放置较大量的甲、乙类危险品的可能,而这些危险品一旦发生火灾是难以控制的,
所以在表中专门规定了最大允许存在甲、乙类危险品总量的指标。
这个指标在执行中是不能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