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34.97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说明

1 概述

绵玄路是绵竹重要的县道公路,沿线经过绵竹城区、遵道镇通至金花镇,也是绵竹沿山经

济发展、旅游开发的重要通道。

“5.12”特大地震使该路受到严重破坏,遵道镇、金花镇境内破坏尤为严重,原砼路面板块断裂、沉陷、山体滑坡、路基缺陷、桥涵损毁、交通工程设施损坏。在《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0)》交通网络布局调整中明确提出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8公里按一级公路改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项目对遵道、金花镇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急需进行道路恢复,完善功能结构。我公司受绵竹市交通局委托,经实地踏勘,资料搜集,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建设计,以确保道路满足使

用要求。

1.1任务依据

1.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1.2国家部委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2设计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公路现状,分段实施改造设计,项目采用以下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设计速度:60km/h

路基宽度: 22m

行车道宽度: 4×3.75m

中间带宽度: 2.5m

中央分隔带宽度: 1.5m

硬路肩宽度: 2×2.25m

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路拱横坡:2%

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涵顶横向宽度:与路基同宽

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

1.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和推荐方案的确定

1.3.1测设简况

根据项目相关规划资料,在1:5000地形图上,进行方案初拟工作;外业测量前组织路线、路基路面等技术人员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根据踏勘成果拟定路线方案。

首先对拟定的路线线位进行全线实地放线,并完成了相应的路线、路基、地质、桥涵、筑路材料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测量与调查工作。在进行测量的同时,各专业组对本路段进行广泛、全面的基础资料收集、调查和勘测工作,实测了有关控制点坐标,收集了沿线有关城镇、水电、路网规划资料。

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项目组与业主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时向业主进行工作汇报。项目组多次就路线方案向绵竹市各职能部门征求意见,并多次进行沟通和协调。

1.3.2原路状况及存在问题

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始建于1995年,为水泥砼路面。由于交通量大,长期超重车辆通行,再加之5.12大地震造成路基扰动,造成该段绝大部分行车道板纵向断裂、横向断裂、板角断裂以及板底脱空等现象,根据弯沉检测资料和现场调查,其大致情况如下:

原路状况调查表

该规范确定,断板率≤5%时,原路破损状况为优良;6%<断板率≤10%,原路破损状况为中;11%<断板率≤20%,原路破损状况为次;断板率>20%,原路破损状况为差;对于原路破损状况极差的道路,建议拆除原路面,重建路面结构层。

根据现场调查,原路断板率为24.67%,应拆除重建,若利用原路面的情况下,原路面板有49.1%需要进行换板或压浆处理,且不能完全根治原路基病害,处理费用高,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综合考虑投资和建成后使用效果,并充分听取业主意见,最终确定采用将旧水泥砼路面板全部碎石化处理作为加铺路面的底基层使用。

1.3.3路线方案的确定

1.3.3.1路线设计方案的拟定

本项目建设方案根据原路走向、状况、沿线地形地质特点、水文及桥涵分布、区域社会经济及生产力布局等特点,并结合绵竹市规划,确定了路线方案。路线起于二环路口(西南镇境内),路线经过西南、遵道两镇,止点与遵道场镇遵文路相接。

1.3.3.2纵断面设计方案的拟定

根据沿线地形起伏情况,按标准规范确定的指标要求,兼顾桥、原有公路、高压线、城镇规划及洪水位等情况,拟定路线的纵断面设计,使纵面线形达到平顺、圆滑、视觉连续,并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达到充分利用原路结构层及填挖平衡的目的。

本次设计段主要控制点为:起点二环路口、干河子桥、付家河桥、遵道场镇,线路全长6.011km。

1.4本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标准、规范及执行情况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采用的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9)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0)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12)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表》第一号修改单

本项目在勘察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上标准、规范。

2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气象水文

绵竹市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大陆季风气候特点

显著,夏无酷夏,冬无严寒,无霜期长,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不稳定。常有春、夏旱发生,盛夏多暴雨,有洪涝天气发生,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阴雨天气出现。年平均气温为15.70C ,多年平均降雨量1086.4mm,年最大降雨量1421.4mm,最少降水量为608.7mm,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1004.9h,平均风速1.5m/s。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85天。

2.2 地层岩性

测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2fg1)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呈灰白~灰黄色,以中~弱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石英脉、片麻岩、大理岩、长石石英砂岩等为主组成的卵石土,其粒径多为5~10厘米,少数可达100厘米以上,呈圆状、次圆状,略有分选性,其中硬质物含量60~70%,充填物多为细砂或粉砂,上部多覆盖1~5米的亚砂土或粉土层。

2.3 地震

根据最新四川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测区为7.5度抗震设防区。

3 总体设计

3.1总体设计原则

(1)坚持“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勘察设计理念。

(2)本项目以勘察设计为灵魂、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安全为根本、以质量为命脉、以科技为主导,在充分结合山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被、筑路材料等基础上,遵循土地、水利、环水保、规划和文物保护等有关国家、行业法律法规,充分结合项目特点,利用先进勘察设计技术与手段,贯彻“标准选线、安全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环保选线、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选线”的设计理念,认真执行“总体协调制、设计监理制、专家咨询制、地勘监理制”等制度,精心勘测、精心设计、科学论证比选,确保设计质量。

(3)设计时全面分析原路使用中存在问题,确保设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4)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妥善处理技术与经济、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公路建设与工业、农田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本项目建成为技术标准掌握适宜、工程投资合理、施工可行、与环境生态协调的公路。

(5)设计按照“强制性指标严格执行,一般性指标灵活运用,超限指标论证采用”实施。

3.2 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总体运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