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34.97 KB
- 文档页数:7
施工图总说明一、工程范围本工程总设计范围为鄂尔多斯市伊旗阿镇中心城区内道路,共十条道路,分别为3主4次3支路,主干道东西向为文明路,南北向为公园街、腾飞街;次干道东西向为柳沟路、扎萨克路,南北向为达尔扈特街、环城西路;支路为西山规一街、西山支路、西源路。
工程总长度为14.73km。
文明路:西起公园街,桩号为K0+044.60,接公园街西侧已建文明路,向东至东外环街,桩号为K3+898.07,与东外环街东侧已建文明路衔接,沿线与公园街、达尔扈特街、阿吉奈巷-宝彦巷、通格朗街、布尔台格街、阿腾席热街、腾飞街、札萨克路-东山西路、东山北街、查干庙街、东外环街11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3853.47米,红线宽度50米。
公园街:北起札萨克路,桩号为K-1+969.90,接札萨克路北侧已建公园街,向南至阿四公路-新可汗路,桩号为K2+143.38,沿线与札萨克路、文明路、商业巷、体育路、民族路、掌岗图路6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2173.48米,红线宽度50米。
腾飞街:北起札萨克路,桩号为K0+000,向南至新可汗路,桩号为K1+648.19,沿线与札萨克路、文明路、富源路、旧可汗路、新可汗路5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1648.19米,红线宽度40米。
札萨克路:西起西山规二街,桩号为K0+336.97,向东至阿腾席热街,桩号为K2+977.61,沿线与西山规二街、环城西路、公园街、达尔扈特街、柳沟巷-阿吉奈巷、通格朗街、布尔台格街、阿腾席热街9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2566.27米,红线宽度30m。
柳沟路:西起公园街,桩号为K0+46.18,向东至通格朗街,桩号为K1+120.38,沿线与公园街、达尔扈特街、柳沟巷、通格朗街4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1074.2米,红线宽度50m。
达尔扈特街:北起札萨克路,桩号为K0+026.78,向南至民族路,桩号为K1+263,沿线与札萨克路、文明路、商业巷-宝彦巷、体育路、民族路5条道路相交,路线全长1153.38米,红线宽度30米。
总说明1 概述绵玄路是绵竹重要的县道公路,沿线经过绵竹城区、遵道镇通至金花镇,也是绵竹沿山经济开展、旅游开发的重要通道。
“5.12”特大地震使该路受到严重破坏,遵道镇、金花镇境内破坏尤为严重,原砼路面板块断裂、沉陷、山体滑坡、路基缺陷、桥涵损毁、交通工程设施损坏。
在?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根底设施建设规划〔2021-2021〕?交通网络布局调整中明确提出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8公里按一级公路改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工程对遵道、金花镇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急需进展道路恢复,完善功能结构。
我公司受绵竹市交通局委托,经实地踏勘,资料搜集,对该路段进展路面改建设计,以确保道路满足使用要求。
1.1任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国家部委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标准。
1.2设计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公路现状,分段实施改造设计,工程采用以下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 60km/h路基宽度: 22m行车道宽度: 4×3.75m中间带宽度: 2.5m中央分隔带宽度: 1.5m硬路肩宽度: 2×2.25m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拱横坡: 2%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涵顶横向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1.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和推荐方案确实定测设简况根据工程相关规划资料,在1:5000地形图上,进展方案初拟工作;外业测量前组织路线、路基路面等技术人员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根据踏勘成果拟定路线方案。
首先对拟定的路线线位进展全线实地放线,并完成了相应的路线、路基、地质、桥涵、筑路材料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测量与调查工作。
在进展测量的同时,各专业组对本路段进展广泛、全面的根底资料收集、调查和勘测工作,实测了有关控制点坐标,收集了沿线有关城镇、水电、路网规划资料。
道路部分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一)一、设计依据及主要资料1、2010年3月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发给我院的工作函;2、甲方提供的规划路图图及地形(电子图);3、本院编制的《安徽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溪园区宜黄东侧用地规划修改方案(讨论稿)(2010.3)》4、本院设计的《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溪园区八里路(三号路—滨口路〈工程施工图〉文本(2008年3月)。
5、甲方提供的宜黄线公路与规划七号路接顺处实测标高;6、本院编制的《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溪园区七号路(宜黄线~十二号路工程》、初步设计文本。
7、2010年5月19日关于《宁国经济开发区河沥溪园区七号路》(宜黄线~十二号路工程》、初步设计的评审会相关精神及会议纪要。
8、《宁国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1月)9、本院现场踏勘成果。
1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O40-2002);1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2009);二、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道路等级:城市支路Ⅲ级。
2、设计计算荷载:汽车BZZ-100标准轴线。
3、设计车速:V=30Km/B。
4、设计年限:水泥混凝土路面,T=20年。
三、设计内容及变更1、平面设计:本次设计的七号路(宜黄线~十二号路)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河沥溪园区内规划道路,全长约0.875KM,道路路段红线宽度18 m,定性为城市支路,设计道路由西北向东南依次与宜黄线、八里路、十二号路相交,道路全线设一处平曲线,半径为R500,根据初设会审相关意见,其中与宜黄线采用近期与现状道路边线接顺的方式,与八里路和十二号路交叉口不属于本次设计范围,详见相关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工程概况本方案设计起点桩号K0+000,坐标为:X=2789366.23058,Y=532803.32505;设计终点桩号为K5+334.790,坐标为:X=2792400,Y=529400。
路线全长5334.790m,全线设有两座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2X10,K0+200~K0+300,K5+120~K5+160)、8道涵洞。
2.主要设计技术指标根据本项目在总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结合公路设计规范,确定本道路的主要技术标准为:本次设计一律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25m圆曲线一般最小径:200m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1500m圆曲线不设加宽值最小半径:250m最大纵坡:6%路基宽度:10m路面宽度:7m小桥和涵洞:与路基同宽设计荷载:公路Ⅱ级3、道路工程设计3.1道路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原则:平面线形应流畅顺适,利于安全行车,与地形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计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条件、地质气候、材料来源等其它影响因素;处理好道路与农业、城镇、居民的关系,要努力做到“近村不进村,利民不扰民”。
注意与农业基本建设的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尽量不要占高产田地和经济作物田地,注意与农田水利设施、当地土地规划良好结合;充分重视水文地质条件。
不良地质地貌对路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同时对特殊地质的处理将增加工程费用,应尽量绕避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必须穿越时应选择合理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生态平衡。
本路线起于206省道,止于店上村,总长5241.692米。
线形设计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为依据,按60km/h二级公路的标准来进行设计。
道路工程施工图纸说明一、施工图纸概述道路工程施工图纸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文件,是工程施工组织的依据,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纸细部内容和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图纸的编制标准是依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制,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图纸内容1. 总图总图是对整个工程的布局和整体情况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工程的位置、范围、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是施工单位了解工程整体情况的重要依据。
2. 平面图平面图是对工程在水平面上的布局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道路的线型、宽度、坡度等内容,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铺设的重要依据。
3. 纵断面图纵断面图是对道路在垂直方向上交通道路的布置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道路的高程、坡度、边坡、绿化带等内容,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修整和排水的重要依据。
4. 剖面图剖面图是对工程的各部分构造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路基、路面、排水设施、交通标志等部分的构造和尺寸,这是施工单位进行道路施工和设施安装的重要依据。
5. 细部图细部图是对工程各部分重点细节进行展示的图纸,包括交叉口、排水口、桥梁、隧道等部分的构造和尺寸,这是施工单位进行关键部位施工的重要依据。
三、施工图纸注意事项1. 各类图纸之间的一致性和合理性,各图之间的衔接关系要清晰明了,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准确理解图纸内容。
2. 施工图纸要与设计文件、规范标准等相关资料相互协调,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3. 施工图纸中应明确标注材料、尺寸、偏差等内容,保证施工单位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4. 施工图纸中应详细标注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序、质量检测等内容,确保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
四、施工图纸的保存和使用1. 施工图纸应由设计单位归档保存,并定期进行备份和更新,以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提供参考。
2.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和理解施工图纸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
3.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有发现施工图纸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应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共同协商解决。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2、设计内容及成果文件组成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及道路的等级要求,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岩土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燃气工程、水工结构、交通设施工程及园林工程等。
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共分十册,其中: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岩土工程,第三册:桥梁工程,第四册:给排水工程,第五册:电气工程,第六册:燃气工程,第七册:水工结构工程,第八册:交通设施工程,第九册:园林工程,第十册:管线迁改。
本册为第七册:水工结构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顶管工作井、接收井、箱涵、各类井等。
二、设计采用标准、规范: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6、《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0、《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5:2002;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14、《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5-2002);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SGJ18-2012);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1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9、《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GJG145-2004);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4、《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01);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25、国家及地方其它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特别规定。
公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 概述绵玄路是绵竹重要的县道公路,沿线通过绵竹城区、遵道镇通至金花镇,也是绵竹沿山经济进展、旅行开发的重要通道。
“5.12”特大地震使该路受到严峻破坏,遵道镇、金花镇境内破坏尤为严峻,原砼路面板块断裂、沉陷、山体滑坡、路基缺陷、桥涵损毁、交通工程设施损坏。
在《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复原重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0)》交通网络布局调整中明确提出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8公里按一级公路改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项目对遵道、金花镇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急需进行道路复原,完善功能结构。
我公司受绵竹市交通局托付,经实地踏勘,资料搜集,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建设计,以确保道路满足使用要求。
1.1任务依据1.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1.2国家部委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2设计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公路现状,分段实施改造设计,项目采纳以下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22m行车道宽度:4×3.75m中间带宽度: 2.5m中央分隔带宽度: 1.5m硬路肩宽度:2×2.25m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拱横坡:2%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涵顶横向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1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1.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和举荐方案的确定1.3.1测设简况按照项目有关规划资料,在1:5000地势图上,进行方案初拟工作;外业测量前组织路线、路基路面等技术人员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按照踏勘成果拟定路线方案。
第一对拟定的路线线位进行全线实地放线,并完成了相应的路线、路基、地质、桥涵、筑路材料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测量与调查工作。
在进行测量的同时,各专业组对本路段进行广泛、全面的基础资料收集、调查和勘测工作,实测了有关操纵点坐标,收集了沿线有关城镇、水电、路网规划资料。
一、工程概况xxxxxxxxxxx工程现已完成施工,改造路线起于xxxxx(起点桩号 xxxxxx),止于xxxxx(止点桩号xxxxxxx),本次完工路线全长 2.366 公里.设计公路等级为四级,时速xxx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5米,路面宽度4.5米。
本次竣工工程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环保工程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本工程建设单位为xxxxxxxxxxxxxxx,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xx,施工单位为xxxxxxxxxxxxx,由xxxxxxxxxxxxxxx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理。
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二、编制依据1、《xxxxxxxxxxxxxxx工程一阶段设计施工图》;2、施工图纸会审记录;3、设计变更通知单;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施工检查测量及竣工测量资料。
三、工程竣工情况1、路基工程(1)、路基土石方工程:完成K0+000~K0+867。
1段及K0+928~K2+586.384段路基土石方施工;(2)、路基排水工程:完成K0+030~K0+180右侧、K0+220~K0+372.5右侧、K0+960~K1+010右侧、K0+460~K0+551左侧、K0+665.5~K0+820左侧、K0+930~K1+634.8左侧、K1+700~K1+840左侧、K2+040~K2+230左侧排水沟。
(3)、路基防护工程:完成K0+089~K0+176左测、K0+290~K0+309左测、K0+450~K0+530右侧、K1+010~K1+069右侧、K1+320~K1+350右侧、K1+826~K1+847右侧M7。
5浆砌片石仰斜式路肩墙;完成K0+212~K0+228。
6左测、K0+280~K0+290左测、K0+230~K0+260左测、K1+718~K1+744.3右测、K1+771~K1+805。
2右测、K2+320~K2+415右测M7.5浆砌片石护肩墙和K0+140~K0+151。
一、工程概况幕燕滨江风貌区位于南京市城北的长江之滨,幕燕滨江风貌区是主城绿地系统四大结构绿地之一,是南京主城区北部重要的绿色屏障,也是反映南京历史人文景观与大江风貌的窗口地区。
规划面积742.27ha,风貌区面积669.47公顷。
本次设计的幕燕滨江风貌区游览道路一标段位于幕燕滨江风貌区内,是园内主要的交通通道。
道路起于佛灵门路,沿幕府山至山顶西南侧的防火通道,道路成L型布臵,全线长793.653m,设计道路宽度为8m,一标段实施范围K0+010~K0+518。
道路为公园主路,参照城市Ⅲ级支路标准,设计车速参照5km/h。
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给水泵站工程;路灯、电力管线、通信管线工程;景观绿化工程以及预算。
本册为道路工程。
本次施工图设计修改说明:1、根据2011年4月23日施工现场工程例会要求,在K0+010~K0+080段道路左侧设臵路堤挡土墙; K0+070~K0+260道路两侧设臵靠背式挡墙。
2、根据2011年5月20日及2011年6月2日施工现场工程例会要求,为增加坡顶平台用地面积,缩短工期,减少石方开挖量,对道路平纵进行变更。
3、根据2011年10月江苏今迈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最新勘探成果及2011年11月4日下午由业主在工程项目部组织召开的《幕燕滨江风貌区游览道路护坡方案》评审会专家意见,对原施工图中的锚杆框架梁护坡设计变更。
二、编制依据1、南京幕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建设部建质[2004]16号文颁发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3、我公司《幕燕滨江风貌区游览道路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及专家评审意见4、江苏今迈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及带状地形图修测报告》5、江苏今迈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幕燕滨江风貌区游览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11005)三、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游览道路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1)、路面结构1.1)路面上面层设计为5cmAC-16C,建议改用4cmAC-13C,下面层7cmAC-25C。
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1湖杭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总则一、本项目为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起点位于湖州市练市镇,终点与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相接,项目名称定为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市至杭州段。
路线在练市镇的嵇家庄设练市枢纽互通与申嘉湖高速公路及规划的苏震桃高速公路相接并向南至杭州方向,经过崇贤互通与杭州绕城高速公路相接。
本项目路线全长50.94KM,施工图设计共分10个标段,其中湖州市和桐乡市各2个标段,德清县和余杭区各3个标段。
二、本原则针对练杭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贯彻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练市至杭州段的建设意图,根据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及有关设计规范进行编制,目的是汲取省内己建及在建高速公路建设经验,力争设计创优。
三、为了协调统一技术标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内容及各单位图表出版格式,提高设计质量特编制本原则。
本原则经浙江申嘉湖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批准后执行。
由设计单位项目组负责解释。
四、本原则依据现行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结合本项目的特点,参照历次方案审查意见和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的修订意见综合编制而成,施工图设计执行本规定。
五、设计文件的编制及组成内容,参照交通部颁1996年1月实施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以下简称”文件编制办法”)办理,交通工程部分按98年修订本执行。
具体篇幅内容与要求见以下各篇和文件示例。
六、设计文件中常见的符号按”文件编制办法”中表 6.0.7规定的汉语拼音符号采用。
七、图幅规格:原则上采用A3图幅,图纸外框尺寸270~385mm,图框格式见文件示例。
特殊图纸幅面不够时可采用其它幅面,再按A3图幅折叠出版。
八、图号编排:SA-B-C式中:S--代表施工图 A--篇号 B、C--图号举例: SⅠ-2-3,表示施工图的第一篇第二个图号的第三张图纸。
九、图纸比例尺总体设计图1:路线平面图1:路线纵断面图1: (横向)、1:200(纵向)。
总 说 明一 、概述1、地理位置及建设意义S310至胜利通自然村水泥路位于察右中旗境内,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农牧区城镇地区差距,对于改善区域交通条件,提高运输效益和服务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是贯彻我国攻克深度扶贫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次重要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任务依据受察右中旗交通局委托,呼和浩特市冉阳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S310至胜利通自然村水泥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
我公司接受任务后对路线走向进行了察看,对现有线位存在问题段落制定路线调整方案,进行了此次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
与2018年8月完成此次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
3、总体设计全面体现“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要求,坚持“先进理念、系统管理、经济可靠、有效实施”的工作原则,并结合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在强调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前提下突出公路及其设施的在确定技术标准和指标中的主导作用。
在设计时将主体工程与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配套各自进行总体设计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作用。
主体工程设计按地区特点、交通特性、路网结构综合分析确定公路的功能,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等选用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
依照项目途径行政属性,主要节点为乡、镇及村庄,该项目选取功能类别为次要集散公路,公路技术等级为四级。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按照“保障安全、提供服务、利于管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对其分项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了设计。
4、技术标准全线按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采用20公里/小时,同时根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量、服务性类型等功能综合确定1线路基宽度6.0米,2线路基宽度4.0米;1线路面宽度4.0米,2线路面宽度3.0米;土路肩2×1.0(2×0.5)米,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主要技术标准表5、新技术及计算机运用情况为提高测量精度、测设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次设计广泛应用了新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系统。
图纸设计总说明广东省珠海市三灶镇定家湾工业区滨河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下达的设计委托书;2.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定家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定家湾工业园区堤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4.《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定家湾工业园地质勘查报告》;2.设计标准和工程验收便准2.1 主要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J D40-2002)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4-2019)5.《城市道路及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8.《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283-1999)9.《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9)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06-2019)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19)2.2 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Ⅱ级2.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等级:中等3.设计车速:30km/h4.车道宽度:K0+000~K0+051.485段:6.8m ;K0+051.485~K3+140段:12m5.车道数:K0+000~K0+051.485段:2车道;K0+051.485~K3+140段:4车道6.设计年限:30年(按照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7.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25Mpa 。
8.抗震设防: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道路不设防。
9.路面抗滑标准:一般路段:构造深度TD 不小于0.2~0.4mm ,F0(路面摆式仪验收测定值)为≥45,F (设计年限内路面摆式仪使用值)为≥35,石料磨光值为PSV ≥35; 环境不良路段:构造深度TD 不小于0.2~0.4mm ,F0(路面摆式仪验收测定值)为≥50,F (设计年限内路面摆式仪使用值)为≥40,石料磨光值为PSV ≥40。
路线设计说明一、相关批复意见及执行情况本次设计严格按照《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总体规划(2011-2020)》进行施工图设计。
同时,根据多次省、市领导对该项目的指示、意见和建议以及青海省交通部门专家的咨询意见,根据青海省海东工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区道路建设方案的会议纪要进行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基本按照《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进行文本及设计图纸的编制。
同时,考虑到本项目为青海省交通厅代建项目,所以在设计中充分征求青海省交通部门意见、相关专家咨询意见以及公路交通部门规范要求,同时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对设计说明及图纸进行补充。
二、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一)路线走向及平面布设1、本工程为新建道路,平面线形按照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保持道路线形顺畅,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要求。
拟建二号路位于平安县境内,二号路与规划的兰新客运铁路专线及南绕城高速公路并行,二号路路线全长10979。
247m。
二号路起点、终点均与现状109国道相接,道路全线线形基本与南绕城高速平行.二号路路线走向大致呈东西向,道路全线按照城市道路Ⅱ级主干道进行设计,设计车速40km/h。
本次设计西起三号路,东至一号路,全长10979。
247m,道路全线共设交点17个,全线设平曲线15处,最小圆曲线半径30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50m,最大圆曲线半径844。
08m,最小平曲线长度113.597m.K0+000~K1+200段利用现状109国道(现状宽12m,沥青混凝土路面)向北侧进行拓宽改造,K1+200~K3+080段与南侧兰新客运专线平行,K3+080~K3+540段下穿客运专线,经政府部门与高铁相关部门协商,因高铁沿开发区中部全线穿越,孔跨跨径为30m,采用双向行车时,路幅布置在两桥墩之间,能充分保证路幅宽度及行车安全。
相关同意道路选线将桥墩置于12m中央分隔带内,并考虑安全净空要求,绿化带路缘石采用连续式钢筋混凝土护栏进行防护。
施工图设计文件有下列十二篇和附件组成第一篇总体设计第二篇路线第三篇路基、路面第四篇桥梁、涵洞第五篇隧道第六篇路线交叉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八篇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第九篇其他工程第十篇筑路材料第十一篇施工组织计划第十二篇施工图预算附件资料基础目录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书 (1)1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1)2 设计标准 (1)3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技术标准、工程概况 (1)4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1)5 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6 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7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情况 (1)8 山区公路复杂路段局部路线方案的优化及比选论证 (1)9分期实施设计的说明和对工程实施的建议(分期修建工程编制) (1)10 总体施工实施步骤的建议 (1)11 有关工序衔接等技术问题的说明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1)12 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采用情况 (1)13 与有关部门协调情况 (1)14 附件(复印件) (1)第二篇路线说明书 (2)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2)2 路线平面、纵断面设计说明 (2)3 施工注意事项 (2)第三篇路基、路面说明书 (4)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4)2 施工图标段(合同段)划分情况说明 (4)3 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说明 (4)4 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 (4)5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 (4)6 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 (4)7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其防护设计说明 (4)8 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4)9 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及施工要求 (4)10 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 (4)11 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4)12 动态设计及监控方案说明 (4)第四篇桥梁、涵洞说明书 (6)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6)2 特大、大、中桥设计说明 (6)3 小桥、涵洞设计说明 (6)4 主要材料及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情况 (6)5 桥梁结构分析计算及计算参数的选取情况 (6)6 桥梁耐久性设计,养护维修设施设计情况 (6)7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6第五篇隧道说明书.. (7)1 设计依据以及总体原则 (7)2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及相关咨询意见的执行情况 (7)3 隧道设计说明 (7)4 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 (7)5 辅助坑道设计 (7)6 长、特长隧道通风防灾、救援设计 (7)7 隧道施工监控预测、地质预报设计 (7)8 隧道机电设施设计说明 (7)9 环境保护设计 (7)10 施工方法及施工注意事项 (7)第六篇路线交叉说明书 (8)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8)2 路线交叉设计说明 (8)3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8)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说明书 (10)1 总体设计 (10)2 专业设计 (10)第八篇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书 (13)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3)2 相关部门和业主的意见及落实情况 (13)3 公路工程及设施与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情况及采取的措施等 (13)4 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及表现手法等 (13)5 主要场地自然条件分析及对策 (13)6 拟采用的植物配置及特性 (13)7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情况 (13)8 土地复垦与利用情况 (13)9 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13)第九篇其他工程说明书 (14)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4)2 渡口码头、改路改渠等其他工程的说明 (14)3 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4)第十篇筑路材料说明书 (15)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5)2 沿线筑路材料质量、储量及采运条件的说明 (15)3 大型料场的说明 (15)4 与地方政府就料场开采、运输的意向协议等 (15)第十一篇施工组织计划说明书 (16)1 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6)2 施工组织、施工期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工期、进度及措施 (16)3 主要材料供应、运输方案及临时工程的安排 (16)4 对缺水、风沙、高原、严寒等地区以及冬季、雨季施工所采取的措施 (16)5 对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施工协调和分期实施有关问题的说明 (16)6 施工准备工作的意见 (16)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书1 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1 任务依据1.2 测设经过(简要说明)2 设计标准3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等技术标准、工程概况3.1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3.2 沿线主要城镇3.3沿线主要河流3.4 沿线公路及铁路等3.5 ……4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所拟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等的变更依据及理由。
道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东九路(南四路~南二路)位于丽水南城七百秧工业分区与富岭片区内,是规划中的一条南北向主要的城市主干道,道路设计起点为南四路北侧(桩号为K0+060),与南四路交叉口施工范围接顺,沿线与南三路平交(K0+610~K0+710),终点接南二路施工范围线(K1+170),全长1010m,设计车速为50km/h,是七百秧片区和富岭片区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
沿线为丘陵山间盆地、山体的组合体,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其中多为78~107m山体,最高117.5m(1956年黄海高程系,下同),最低为69.7m(南三路交叉口附近)。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业主提供的1:1000现状地形图以及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3、《丽水市发改委关于南城东扩二期区块路网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4、《丽水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5、《丽水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与排水专项规划)》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6、《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7、《丽水南城南二路工程施工图》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8、《丽水南城区块南四路工程施工图》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9、《丽水南城东九路(南四路~南二路)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院(二)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44-9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排水采用规范详见各册施工图说明。
总说明1 概述绵玄路是绵竹重要的县道公路,沿线经过绵竹城区、遵道镇通至金花镇,也是绵竹沿山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的重要通道。
“5.12”特大地震使该路受到严重破坏,遵道镇、金花镇境内破坏尤为严重,原砼路面板块断裂、沉陷、山体滑坡、路基缺陷、桥涵损毁、交通工程设施损坏。
在《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08-2010)》交通网络布局调整中明确提出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8公里按一级公路改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项目对遵道、金花镇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急需进行道路恢复,完善功能结构。
我公司受绵竹市交通局委托,经实地踏勘,资料搜集,对该路段进行路面改建设计,以确保道路满足使用要求。
1.1任务依据1.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1.2国家部委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2设计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公路现状,分段实施改造设计,项目采用以下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 22m行车道宽度: 4×3.75m中间带宽度: 2.5m中央分隔带宽度: 1.5m硬路肩宽度: 2×2.25m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拱横坡:2%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涵顶横向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1.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和推荐方案的确定1.3.1测设简况根据项目相关规划资料,在1:5000地形图上,进行方案初拟工作;外业测量前组织路线、路基路面等技术人员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根据踏勘成果拟定路线方案。
首先对拟定的路线线位进行全线实地放线,并完成了相应的路线、路基、地质、桥涵、筑路材料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测量与调查工作。
在进行测量的同时,各专业组对本路段进行广泛、全面的基础资料收集、调查和勘测工作,实测了有关控制点坐标,收集了沿线有关城镇、水电、路网规划资料。
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项目组与业主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时向业主进行工作汇报。
项目组多次就路线方案向绵竹市各职能部门征求意见,并多次进行沟通和协调。
1.3.2原路状况及存在问题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始建于1995年,为水泥砼路面。
由于交通量大,长期超重车辆通行,再加之5.12大地震造成路基扰动,造成该段绝大部分行车道板纵向断裂、横向断裂、板角断裂以及板底脱空等现象,根据弯沉检测资料和现场调查,其大致情况如下:原路状况调查表该规范确定,断板率≤5%时,原路破损状况为优良;6%<断板率≤10%,原路破损状况为中;11%<断板率≤20%,原路破损状况为次;断板率>20%,原路破损状况为差;对于原路破损状况极差的道路,建议拆除原路面,重建路面结构层。
根据现场调查,原路断板率为24.67%,应拆除重建,若利用原路面的情况下,原路面板有49.1%需要进行换板或压浆处理,且不能完全根治原路基病害,处理费用高,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综合考虑投资和建成后使用效果,并充分听取业主意见,最终确定采用将旧水泥砼路面板全部碎石化处理作为加铺路面的底基层使用。
1.3.3路线方案的确定1.3.3.1路线设计方案的拟定本项目建设方案根据原路走向、状况、沿线地形地质特点、水文及桥涵分布、区域社会经济及生产力布局等特点,并结合绵竹市规划,确定了路线方案。
路线起于二环路口(西南镇境内),路线经过西南、遵道两镇,止点与遵道场镇遵文路相接。
1.3.3.2纵断面设计方案的拟定根据沿线地形起伏情况,按标准规范确定的指标要求,兼顾桥、原有公路、高压线、城镇规划及洪水位等情况,拟定路线的纵断面设计,使纵面线形达到平顺、圆滑、视觉连续,并与地形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达到充分利用原路结构层及填挖平衡的目的。
本次设计段主要控制点为:起点二环路口、干河子桥、付家河桥、遵道场镇,线路全长6.011km。
1.4本工程项目所涉及的标准、规范及执行情况(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采用的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9)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0)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12)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表》第一号修改单本项目在勘察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上标准、规范。
2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2.1 自然地理条件2.1.1气象水文绵竹市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四季分明,大陆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夏无酷夏,冬无严寒,无霜期长,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回升不稳定。
常有春、夏旱发生,盛夏多暴雨,有洪涝天气发生,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阴雨天气出现。
年平均气温为15.70C ,多年平均降雨量1086.4mm,年最大降雨量1421.4mm,最少降水量为608.7mm,降水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1004.9h,平均风速1.5m/s。
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85天。
2.2 地层岩性测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3-2fg1)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呈灰白~灰黄色,以中~弱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石英脉、片麻岩、大理岩、长石石英砂岩等为主组成的卵石土,其粒径多为5~10厘米,少数可达100厘米以上,呈圆状、次圆状,略有分选性,其中硬质物含量60~70%,充填物多为细砂或粉砂,上部多覆盖1~5米的亚砂土或粉土层。
2.3 地震根据最新四川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测区为7.5度抗震设防区。
3 总体设计3.1总体设计原则(1)坚持“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勘察设计理念。
(2)本项目以勘察设计为灵魂、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安全为根本、以质量为命脉、以科技为主导,在充分结合山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被、筑路材料等基础上,遵循土地、水利、环水保、规划和文物保护等有关国家、行业法律法规,充分结合项目特点,利用先进勘察设计技术与手段,贯彻“标准选线、安全选线、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生态环保选线、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选线”的设计理念,认真执行“总体协调制、设计监理制、专家咨询制、地勘监理制”等制度,精心勘测、精心设计、科学论证比选,确保设计质量。
(3)设计时全面分析原路使用中存在问题,确保设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走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4)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运用技术指标,妥善处理技术与经济、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公路建设与工业、农田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将本项目建成为技术标准掌握适宜、工程投资合理、施工可行、与环境生态协调的公路。
(5)设计按照“强制性指标严格执行,一般性指标灵活运用,超限指标论证采用”实施。
3.2 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总体运用情况所运用的技术指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水文条件,合理利用地形,尽量减少拆迁和占地,充分利用原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达到实施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设计中技术指标实际运用情况如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全长6.011km,起点二环路口、经过干河子、付家河,止于遵道场镇。
其中西南境内(二环路口至干河子桥1.6km)路基宽度24米,遵道境内路基宽度22米(止点前351米按26米设计)。
3.4 路线各段的衔接方式本路线路基宽度不同联结点应做好过渡,各段间衔接顺畅,并设置标识、标牌、标线指示行车。
3.5 公路一般路段横断面设计方案0.5m(护肩)+1.75m(硬路肩)+2×3.75m(行车道)+0.5m(路缘带)+1.5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75m(行车道)+1.75m(硬路肩)+0.5m(护肩)=22m。
特殊路段详见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3.6沿线大型桥梁、交叉的设置情况沿线无大型桥梁。
路线与其它公路交叉均采用平面交叉相接。
3.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为配合公路工程建设,更充分地发挥公路使用功能,本路段特设置黄(白)色热喷树脂标线、里程碑、百米桩、五百米牌、公路界碑、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等。
3.8公路与沿线环境协调情况及环境保护对策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测设工作中,为做好公路建设的环保工作,减少因公路建设导致的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在勘察中很重视环境影响资料的调查,本着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以下环保措施:3.8.1公路与沿线环境协调情况本路段的环境保护包含两大部分内容,第一是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和应用技术指标进行路线布设和线形设计,减少对沿线房屋的拆迁、对经济林木的占用和高填深挖路基段落,充分利用原路;通过路基、桥涵等公路实体的设计,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路基的外挖及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使公路与自然环境协调。
第二是通过绿化工程措施,“适地适树”,种植当地易于成活的植物,注重结构物形式和表面美观,必要时通过植物掩饰、材料修饰或人文装饰,掩盖人工痕迹,恢复沿线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使公路与沿线自然环境浑然一体、景观自然优美,构筑沿线生态环境旅游景区;同时对于环境敏感点采取环保工程措施控制和处理,将各种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
3.8.2环境保护对策公路建设期间不可避免地会给沿线带来一定的环境破坏、水土流失和—定程度的噪声、废气、废水等污染。
设计时根据路段的生态环境现状、城镇、居民区的分布、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公路营运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制定科学、经济、合理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方案,保护路侧生态和居民生活环境、美化路容。
设计生态绿化为主要环保措施,对路基边坡、弃土场、预留征地范围及人群居住区采取种草、植树和生态防护等方式,弥补和美化道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和不利影响,降低声、光及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水土流失,恢复自然生态原貌。
3.8.3绿化工程设计原则绿化方案根据不同生态区域分段进行设计,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恢复千姿百态、变换无穷及丰富多彩的自然风貌,构筑生态旅游景区,使道路更具地域特色及观赏性,引导旅游的预感和兴致。
绿化应遵循自然协调的原则,自然散植灌木,草坪中混播花种,减少人工栽植痕迹;根据生态学原理,公路两侧少植乔木,避免对生态系统的阻隔及物种消亡:适地适树地从相同地区移植灌木,既保证成活率,与自然融为一体,又避免植物入侵,再现自然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