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之我见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之我见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21世纪呼唤创新型人才,如何在平凡的日常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发展其创新能力和提高实践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而且有益的重要课题。下面,大胆提出“四见”与各位同行商榷
一、认识群体有预见
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师,主要从经验和教学实践为突破口,把握和直接认知一个班级学生的群体情况。一般地说,这种对学生群体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也会有失误。这种失误所导致的对教学的消极影响,在制订目标,运用策略和成绩分析评估等几个主要环节中均可有所表现,有时影响更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对此要高度警觉,早有预见。例如:用一块长12.56分米,宽1.5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卷成一个圆筒(接头不计),求圆筒的体积。作为一道练习题或考试题,教师以为学生会用12.56分米作为圆筒的底面周长,但不少学生却把1,5分米作为圆筒的底面周长。虽然两种思考方法都对,但教师告诉学生第二种方法计算烦琐,(本题是开放题,若改成只列式不计算,则是一道好题),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但没有得到保护,反而挫伤了学生难得的创新意识。如果质量检测的话,还严重影响
了信度和效度。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这种示例很多。试想,我们的老师假若高度警觉,早有预见,失误和遗憾不仅可以避免。而且学生的创新精神还可得到呵护,两种情况的结果不是有天壤之别吗?
二、把握个体不偏见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首先是具体的儿童”。创新教育在历史和现实中都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及个性,任何创新都是带有个性化的。切忌轻易对学生说“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现实生活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的认识虽不像对学生群体的认识的影响面大,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失误是由一个学生来独立承受,而且这种失误往往更容易偏离客观事实,对受害个体影响更深。比如,有的教师按照一种固定的思维(甚至固执的思路)去考虑问题,缺少全局观、灵活性及应变能力——即常说的定势思维负效应。试想,长此下去,学生的创新从何谈起?学生的个性如何张扬?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自己还意识不到。例如:一道填空题,当a=6,b=5时,且b/a>d/c,那么c=?,d=?,可以这样说,c、d的值不是唯一的,只要满足b/a>d/c(即5/6>d/c)的任何一个c、d(c≠0)的值都可以。学生甲填c=8,d=4,即5/6>4/8,老师问怎样想的,甲回答到:“分母相同时,分子较大的分数值较大,……”话没说完,老师说他说错了。学生乙则答:“因为5/6大于1的一半,而4/8
等于1的一半,所以b/a>d/c(即5/6>4/8)”时,教师大加赞赏。其实仅仅是因为学生乙的思路正好与教师的思路相一致,而学生甲
尽管巧妙地综合运用分数(分式)比较大小的方法,因为分母8比6大,而分子4比5小,所以5/6>4/8,思路独特,他反映出来的思路水平完全不低于乙,但就因其倒霉的“思维定势”使甲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由此可见,正确把握学生个体,拓展师生的视野是多么重要。
三、挖掘潜能有创见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双边活动,居于两“主”地位。挖掘学生潜能(如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人手,一是激发内驱力,有了它,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格外投入、努力,二是培养兴趣,释放创新能力;三是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我个人的体会是:平凡的数学问题要变换形式,枯燥无味的数字、字母要引领学生去亲近,使呆板的操作讲解程序具有“趣味性”(好奇心是诱导学生创新的第一要素)、“思维性”(思考过程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应用性”(培养创造性思考力何实践能力)、“开放性”(思维发散是创新的核心)和“质疑发问”(没有问题的创新思维是不存在的)。
四、更新观念有远见
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就没有教学质量的高效益,更没有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对此,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成果的深度和效度。正如哲学家黑格尔所指出的那样:“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观念的更新”。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
的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师生心理同步。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中学生好奇、善思,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结合数学学科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意识到真实、新奇、有趣、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以造成学生“心求而未得”的最佳心理境界。促使学生的认识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自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把教师对教学教材准备“教”的主观愿望,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实现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2、教学动态平衡。一方面紧扣教学内容,展示矛盾,激起认识上的不平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另一方面,学生在解决矛盾中会有思维“中断”、“偏向”、“紊乱”等现象发生,老师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使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在发展中获得动态平衡,保证教学的高效、优质、低耗。
3、感性理性互化。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中学生学习数学,需要经历一个把外部的感知材料经过大脑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的加工转化为内部心理认识的“内化”过程。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创造必须条件,如通过感知活动提供便于揭示知识本质,呈现知识网络、实施创新思维的良好素材;另一方面要精心引导以科学、准确、富有创造性的途径,及时引导学
生抽取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以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