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l2果树资源与利用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3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果树人工选择的反应
(一)适应性选择
(二)非适应性选择
(一)适应性选择


1. 增加了属体抗性能力
2. 改变了光周期的反应控制


3. 改变授粉方式
4. 改变了植物生命周期
(二)非适应性选择
1. 经济性状
①果实性状: 大小,外观,品质,风味,核的 有无等; ②生育期:结果早晚,果实成熟早晚等; ③丰产性。
(1)达尔文学说:
③在自然和栽培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和保 持新的变种能使植物驯化。即在自然或者栽 培条件下都能发生植物的驯化。
④当植物个体在不同的生存条件下发育时, 形成变种,或称种的生存类型,再用选择手 段获得新类型的植物。
(2)气候相似论
1906年德国著名林学家迈伊尔(Mayr) 在树木引种性研究中指出,能否引种成功, 要看原产地气候条件与新引种地区的气候 条件是否相似。
这些使得生物的变异具有绝对性和普遍性。 正是这些变异为物种的发生和演化提供了先决 条件。
2. 演化的外部原因
选择——
就是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有利或 不利的选择,具体表现为劣汰良留。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生物发生以来一直悄无声 人类文明出现以后才发展 迹地进行着 起来 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进化速度快
(2)气候相似论
瓦维洛夫也认为,在选择品种时,必须考 虑到引种植物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并在可 能时从与本国气候或多或少相近的地区选 择引种对象。——植物在与自己的原产地 气候相似的地带适应性较强。 这一学说对于指导人们在引种过程中的适 应性选择具有明显的作用——生态型引种
(3)生态历史论:
3.果树起源中心论
1882年,德坎道尔(A. De Candolle)发表《栽 培植物考源》。(最早被驯化的地点:中国、西南亚 和埃及、热带亚洲)
20世纪初,瓦维洛夫(H.H. BaBИЛOB)提出植 物八大起源中心或基因中心理论。涉及果树植物约 160多种。 茹可夫斯基(Л. M. Rykobckuu,1970)对瓦维 洛夫起源中心论有新的补充,增加四个中心地区。 1975年,茹可夫斯基与荷兰植物育种学家编著了 《栽培植物及其演变中心辞典》
二、果树传播的作用及其影响
1.果树传播的有利作用
使世界各地都能分享到全人类劳动和智慧的果实。 还可以改变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
如起源中心在东南亚的香蕉,却成为目前南美 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起源中心在巴西的凤梨,世 界生产中心却移到了夏威夷;起源于我国的猕猴桃, 却富庶了新西兰。
第一章 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
追溯果树起源、演化与传播的历史,研究果树 的发生与发展,有助于指导未来果树生产、 栽培、育种及有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第一节 果树的起源
一、研究意义及方法


意义
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生物进化理论 对引种、栽培和新品种选育都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 果树的起源
一、研究意义及方法
方法
果树资源调查(直接证据:化石) 通过细胞学和遗传学等试验方法,予以科学地 分类鉴定并阐明其亲缘关系。 结合地理气候的变迁以及语言、文字等辅证, 综合分析确定。
二、果树起源论
1.特创论 基督教
2.进化论 1895年,查理· 达尔文 (Charles Darvin, 1809-1882)发 表《物种起源》
2.果树传播的负面影响
造成种质资源的丢失。
妨碍某些果树种类的开发利用。
往往导致某种病虫害迅速发生。
小结
果树起源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果树起源中心论的代表学者及主要观点?
态条件越复杂,其适应范围或潜能也越大。
(3)生态历史论:
潜在适应性——在地质变化以前所具有的适应性。
一旦将植物从现代分布区引入古代分布区后,即可表 现为较强的适应能力。
渐进适应性——植物在某地逐渐选择形成的适应性。
渐进适应性往往在其现今分布地中发挥作用。
历史生态论对于适应性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果树演化的研究方法
选择方式的不同
自然演化
人工演化(驯化——指人类对植物适应新的 气候条件的能力的利用和改造)
(一) 自然演化
1. 寻古探秘 2. 以今论古
(二)人工演化
果树植物的演化的过程:
采集野生→管理野生→栽培
1. 演化遗迹的调查 2. 历史记载 3. 语言学 4. 历史考古 Fra Baidu bibliotek5. 实践验证
(二)非适应性选择
2. 农艺性状
株型(苹果中矮化与乔化之分), 开花结果习性, 繁殖特性, 修剪反应等。
第三节 果树的传播
果树的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它 伴随人们的活动而发生。
追溯果树传播历史,对于研究果树起源、品 种引进或输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果树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果树的演化
内容:研究果树如何由原始野生到现代栽培, 以及现存的野生果树种类的发生及其种间亲 缘关系等。
意义:对果树资源的利用及果树栽培有着重 要的指导作用。
一、果树演化的动力
内因——变异 外因——选择
1. 演化的内部原因
变异——
自身的遗传因素(如基因重组、突变等) 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光、温、水、土壤、生 物等)
俄国地理学家柯拉斯洛夫(ҚpacHOB,1896)
1.认为北半球各国植物资源的多少和有没有发生 冰川现象密切相关。
在没有冰川发生的国家中,常常有着丰富的植物 资源。
(3)生态历史论:
2. 现有植物的分布情况并不能说明它们在古代 的分布情况。
古植物学的研究证明,地质史上冰川时期强迫植物南迁,冰 川期后有些植物又从南向北移动。许多植物的现代分布区是 被迫形成的。 因此有些植物的目前分布区,不一定是它们最适宜生长的地 方。有时把它们引种到另外一些地方后,反而发挥出更大的 生存潜力(适应性)。 通常认为,距离起源中心越远的种类或品种,经历的历史生
2. 人工选择的原理
遗传学 综合多因素(光、温、水、气、土壤、生物等) 考察适应性选择时,
(1)达尔文学说: (2)气候相似论: (3)生态历史论:
(1)达尔文学说
与适应性选择有关的论点主要有:
①植物在自然条件下有适应风土环境的能力。在植 物自然迁移时,往往抑制了它和其它有机体的竞争, 而首先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②有机体的地理分布不仅决定于现代因子,还决定 于历史因子。引种时要研究植物分布历史及其生物 学特性形成历史。
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 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
1. 进程 2. 范围 3. 适应性的改造 4. 传播的非自然因素
进 程 范 围 适应性 的改造
自然迁移 人工传播 通常缓慢 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发生或完成
一般较小 可跨越空间超距离进行
非自然 因素
适应性是 往往通过一些人为措施来改变环境, 自然选择 使之适应新的地方。 的结果 还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等手段,筛选 出适应新环境的种类或品种。 受许多非自然因素的影响
三、果树人工演化的原理
人工演化的主要动力之一是人工选择 1. 人工选择的类型 2. 人工选择的原理
1. 人工选择的类型
通过选择,使果树获得了对某一地区气候环境 特性的适应能力,我们称之为适应性选择。
在适应性选择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与栽培有 关的农艺特性,如品质、产量、生长管理特性 等。对这些非适应环境特性的选择,称之为非 适应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