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综合演示仪
- 格式:doc
- 大小:8.96 MB
- 文档页数:7
光电效应综合演示仪
常州市第一中学卜方沈丽华
一、“光电效应”简介:
光电效应是指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1887年赫兹研究电磁波时发现的,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并用光电效应方程成功解释了这一实验现象。
而后,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子理论,并测定了普朗克常量。
爱因斯坦与密立根都因光电效应方面的杰出贡献分别获得1921年和192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也具有能量。
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这对光的本性来说意义重大。
如今光电效应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科技领域。
如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管、光电池、光电倍增管等光电转换器件,把光学量转换成电学量来测量,已成为石油钻井、传真电报、自动控制等生产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元件。
二、自制“光电效应综合演示仪”介绍:
1、利用该仪器演示光电效应的产生:
这是一个光电管,阴极K和阳极A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
把阴极K和阳极A分别与微安表的正负接线柱相连,构成如图1所示的回路。
用一束白光照射阴极K,发现微安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说明K在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光电子,这个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回路中的电流称为光电流。
原理图
实物图
图1
2、利用分压电路进一步研究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2
图
如图2所示是分压式电路,K与A之间电压的大小可以调整,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
(1)当电源按图示极性连接时,阳极A吸收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
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
这说明,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阴极K发射的光电子的数目是一定的,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所有光电子都被阳极A吸收,这时即使再增
大电压,电流也不会增大。
即存在着饱和电流。
(2)当所加电压U为0时,电流I并不为0。
只有施加反向电压,也就是阴极接电源正极、阳极接电源负极,在光电管两极间形成使电子减速的电场,电流才有可能为0。
请看实验现象。
使光电流减小到0的反向电压称为遏止电压。
图3:存在饱和电流
图4:存在遏止电压
(3)换用红色滤光片,得到红色入射光,发现微安表没有读数,即没有光电流,这表明已经没有光电子,不发生光电效应。
这说明,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某一值时不发生光电效应,恰好发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频率称为截止频率。
上面的实验现象说明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4)当频率超过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怎样微弱,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说明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3、利用DIS 数字传感器定量分析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1)存在饱和光电流(图6为I-U 图)
I-U 图线说明当电流增大到一定值之后,即使电压再增大,电流也不会增大了。
2、存在着遏止电压
(1)光电流与正向电压的关系 图
6
图5:存在截止频率
(2)存在遏止电压(图7为I-U 图)
三、本仪器的创新之处
1、用微安表代替了验电器,由原来“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变成了“观察微安表的读数”,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光电效应的发生。
2、利用微安表、电压表、电位器、光电管等原器件制成了“光电效应综合演示仪”,提高了实验器材的精度,成功演示了“饱和电流”、“遏制电压”、“截止频率”等实验规律,为探究光电效应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提供了实验支持。
3、运用“多元化”物理实验手段,借助数字化信息系统和传感器进一步研究光电效应,成功得出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I-U 图),图线直观显示了饱和电流和遏制电压。
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