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US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GUS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GUS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GUS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GUS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一、GUS 粗蛋白的提取

1、取拟南芥组织100mg,用液氮研磨成粉。

2、加入1ml的GUS提取液(pmsf<蛋白抑制剂>),剧烈震荡。

3、120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上清液,得到GUS粗酶提取液。

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含量

按上表加入不同量的BSA标准蛋白溶液,测定OD595的吸光值,并得出曲线方程。

2、样品总蛋白的测定

自定合适的比例的稀释GUS蛋白溶液,要求稀释后的待测样品颜色介于1中的0到6之间。例如:稀释40倍,5ul样品+195ulGus提取液,取40ul +200ulG-250混匀,室温放置2分钟,测定OD595光吸收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蛋白含量。

三、GUS活性的测定

用终止液将MU储备液B按上表稀释成0-250nM,用荧光计在激发波长为350nm,发射波长455nm下测定他们的荧光强度做出一条标准曲线,并得出曲线方程。

2荧光定量

1)取两支Ep离心管,各加入1.8mL反应终止液,并编号.

2)在Ep管中加入200提取液,加入50uLGUS粗酶提取液,再加入250ul预热的反应液,混匀。立即取出200ul加入到1号管中,此反应为0时的样品,荧光测定时以此为空白,并开始计时。

3)将反应管放入37摄氏度温箱中进行酶反应,60分钟后,取200ul反应液,加入到2号管中混匀,为反应60分钟时的样品,测定荧光值。

主要溶液的配制:

1、GUS提取缓冲液:

1)0.1M磷酸钠缓冲液(pH7.0)50mL:

0.1M磷酸钠缓冲液(pH7.0):557mL0.1mol/LNa2HPO4+42.3mL1mol/L NaH2PO4定容到1000mL

(35.814gNaHPO4.12H2O(358.14)定容到1000mL;15.6g NaH2PO4.2H2O(156.01)定容到100Ml)

2) 0.5M Na2EDTA (pH8.0) 2.00mL:

9.31gEDTA加水剧烈搅拌,加入约1g NaOH, 定容到50 mL.

3) 30%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0.33 mL:1.5g加水定容到50

4)10% Triton X-100 1 mL:

1 mL Triton X-100 加9 mL水混匀

5)β-巯基乙醇0.07-0.10 mL(马琳论文里面有)

6)甲醇 20ml(网上有的文献里有)

蒸馏水定容至100mL。

2、考马斯亮蓝溶液G-250的配制:

100mg考马斯亮蓝溶液G-250 溶于50 mL95%中,加100 mL85%磷酸,定容到1 mL,过滤后保存于4°C,最终试剂0.01%考马斯亮蓝溶液G-250,4.7%(w/v)乙醇,8.5%(w/v)磷酸.

3、标准蛋白溶液:

50mg牛血清白蛋白(BSA),溶于50 mL0.15M的氯化钠中。配制成1 mg/mL的标准蛋白溶液。

4、0.15M的氯化钠溶液

0.876g氯化钠定容到100 mL

5、4-MU储备液A(4-MU 1 mM):19.8mg4-MU溶于避光保存

4-MU储备液B(4-MU 1 μM):10μL4-MU储备液A定容到10 mL

6、终止缓冲液(0.2M Na2CO3)

10.6g Na2CO3 溶于500 mL水。

7、GUS反应缓冲液:

25mg4-MUG溶于25 mL提取缓冲液中

1) 1mol/L Na2HPO4溶液:35.814g Na2HPO4溶于100ml水。

2) 1mol/L NaH2PO4 溶液:15.601g NaH2PO4 溶于100ml水。

3) 0.1M 磷酸缓冲液(PH7.0):1mol/L Na2HPO4取5.77ml,1mol/L NaH2PO4取4.23ml,定容至100ml。

4) 10%SDS溶液:将90ml水稍微加热,加10g SDS,搅拌溶解,加入几滴浓盐酸调节PH至7.2,然后加水定容至100ml。

5) 0.5 M EDTA (PH8.0):在80ml水中加入18.61g Na2EDTA?2H2O,用NaOH调PH至8.0(约需2g左右的固体NaOH),溶解后定容至100ml。

6) GUS酶提取液:0.1M 磷酸缓冲液(PH7.0)取50ml;10% SDS取1ml;0.5M EDTA(PH8.0)取2ml;Triton X-100取100ul;β-巯基乙醇100ul;用水定容至100ml。

7) MUG底物:称8.8mg MUG,溶于10ml GUS酶提取液中,配制成2mmol/L的工作浓度。

8) 反应终止液(0.2 mol/L Na2CO3 ):称2.12Na2CO3 ,用水定容到100ml。

9) 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考马斯亮蓝G250 10mg, 95%乙醇5m1, H3PO4 10ml,定容至l00ml,过滤后4℃保存。

10) 1mg/ml BSA:20mg BSA,用GUS提取缓冲液定容至20ml。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模拟试题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模拟 试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模拟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若某物资的总供应量( B )总需求量,可增设一个虚销地,其需求量取总供应量与总需求量的差额,并取各产地到该销地的单位运价为0,则可将该不平衡运输问题化为平衡运输问题。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不超过 2. 某物资调运问题,在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运方案过程中,第一步安排了运输量后,其运输平衡表(单位:吨)与运价表(单位:百元/吨)如下表所示: 运输平衡表与运价表 第二步所选的最小元素为( C )。 (A) 1 (B) 2 (C) 3 (D) 4 3.某物流公司有三种化学原料A 1,A 2,A 3。每斤原料A 1含B 1,B 2,B 3三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7斤、0.2斤和0.1斤;每斤原料A 2含B 1,B 2,B 3的含量分别为0.1斤、0.3斤和0.6斤;每斤原料A 3含B 1,B 2,B 3的含量分别为0.3斤、0.4斤和0.3斤。每斤原料A 1,A 2,A 3的成本分别为500元、300元和400元。今需要B 1成分至少100斤,B 2成分至少50斤,B 3成分至少80斤。为列出使总成本最小的

线性规划模型,设原料A 1,A 2,A 3的用量分别为x 1斤、x 2斤和x 3斤,则化学成分B 2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A )。 (A) 0.2x 1+0.3x 2+0.4x 3≥50 (B) 0.2x 1+0.3x 2+0.4x 3≤50 (C) 0.2x 1+0.3x 2+0.4x 3=50 (D) min S =500x 1+300x 2+400x 3 4. 设? ? ????=??????-=721,7421x B x A ,并且A =B ,则x =( C )。 (A) 4 (B) 3 (C) 2 (D) 1 5.设运输某物品的成本函数为C (q )=q 2+50q +2000,则运输量为100单位时的成本为( A )。 (A) 17000 (B) 1700 (C) 170 (D) 250 6. 某产品的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分别为C (q ),R (q ),L (q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C )。 (A) )0(d )()(0C q q L q L q +'=? (B) )0(d )()(0 C q q C q C q -'=? (C) ?'=q q q R q R 0 d )()( (D) )0(d )()(0 L q q L q L q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设某平衡运输问题有4个产地和5个销地,则用最小元素法编制的初始调运方案中填数字的格子数为 8 。 2.某物资调运方案如下表所示: 运输平衡表与运价表 则空格(A 2,B 1)对应的检验数为__4__。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原理

一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原理 利用初级X射线光子或其他微观离子激发待测物质中的原子,使之产生荧光(次级X射线)而进行物质成分分析和化学态研究的方法。按激发、色散和探测方法的不同,分为X射线光谱法(波长色散)和X 射线能谱法(能量色散)。 当原子受到X射线光子(原级X射线)或其他微观粒子的激发使原子内层电子电离而出现空位,原子内层电子重新配位,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内层电子空位,并同时放射出次级X射线光子,此即X射线荧光。较外层电子跃迁到内层电子空位所释放的能量等于两电子能级的能量差,因此,X射线荧光的波长对不同元素是特征的。 根据色散方式不同,X射线荧光分析仪相应分为X射线荧光光谱仪(波长色散)和X射线荧光能谱仪(能量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仪主要由激发、色散、探测、记录及数据处理等单元组成。激发单元的作用是产生初级X射线。它由高压发生器和X 光管组成。后者功率较大,用水和油同时冷却。色散单元的作用是分出想要波长的X射线。它由样品室、狭缝、测角仪、分析晶体等部分组成。通过测角器以1∶2速度转动分析晶体和探测器,可在不同的布拉格角位置上测得不同波长的X射线而作元素的定性分析。探测器的作用是将X射线光子能量转化为电能,常用的有盖格计数管、正比计数管、闪烁计数管、半导体探测器等。记录单元由放大器、脉冲幅

度分析器、显示部分组成。通过定标器的脉冲分析信号可以直接输入计算机,进行联机处理而得到被测元素的含量。 X射线荧光能谱仪没有复杂的分光系统,结构简单。X射线激发源可用X射线发生器,也可用放射性同位素。能量色散用脉冲幅度分析器。探测器和记录等与X射线荧光光谱仪相同。 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X射线荧光能谱仪各有优缺点。前者分辨率高,对轻、重元素测定的适应性广。对高低含量的元素测定灵敏度均能满足要求。后者的X射线探测的几何效率可提高2~3数量级,灵敏度高。可以对能量范围很宽的X射线同时进行能量分辨(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对于能量小于2万电子伏特左右的能谱的分辨率差。 X射线荧光分析法用于物质成分分析,检出限一般可达10-5~10-6克/克(g/g),对许多元素可测到10-7~10-9g/g,用质子激发时,检出可达10-12g/g;强度测量的再现性好;便于进行无损分析;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分析范围包括原子序数Z≥3的所有元素。除用于物质成分分析外,还可用于原子的基本性质如氧化数、离子电荷、电负性和化学键等的研究。 二企业挑选X线荧光光谱仪的基本准则应该包括满足要求、优良性能和低购入成本三个方面。 1.满足使用要求是最基本要素

定量分析方法案例解析(3,4)

案例 3-1 美国联合食品公司(Cosolidated Foods)在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经营连锁超市。一项促销活动通知连锁店提供一项新的信用卡政策,使联合食品的顾客除了通常的支付现金或个人支票选择外,还有用信用卡(如Visa、MasterCard卡)进行购买支付的选择权。新的政策正基于试验基础而执行,希望信用卡选择权将会鼓励顾客加大采购量。 在第一月经营之后,在一周期间内选择了有100名顾客的随机样本。100名顾客中的每一个的支付方式和消费多少的数据被收集上来。样本数据列示在下表中。在新的信用卡政策出现之前,大约50%的联合食品顾客用现金支付,约50%用个人支票支付。

管理报告: 使用描述性统计的表格法和图形法来汇总表中的样本数据。你的报告应该包括诸如下列的摘要: 1. 支付方式的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 2. 支付方式的柱形图或饼形图; 3. 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频数和频率分布; 4. 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直方图和茎叶点。 你对联合食品的消费金额和支付方式有了什么样的初步了解? 1. 支付方式的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 2.支付方式的柱形图或饼形图 (1)柱形图

(2)饼形图 3.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频数和频率分布 4.每一支付方式下花费金额的直方图和茎叶图(1)直方图

,.

(2)茎叶图 现金支付方式茎叶图: 茎叶 1 1 3 9 2 4 9 3 0 3 7 4 3 8 5 1 2 9 6 0 9 7 0 2 2 4 4 9 8 8 9 9 0 11 2 5 8 12 1 13 1 14 3 15 1 1 6 16 3 4 7 18 1 20 5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解析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当能量高于原子内层电子结合能的高能X射线与原子发生碰撞时,驱逐一个内层电子而出现一个空穴,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寿命约为10-12-10-14s,然后自发地由能量高的状态跃迁到能量低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驰豫过程。驰豫过程既可以是非辐射跃迁,也可以是辐射跃迁。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亦称次级光电效应或无辐射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是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当较外层的电子跃入内层空穴所释放的能量不在原子内被吸收,而是以辐射形式放出,便产生X射线荧光,其能量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因此,X射线荧光的能量或波长是特征性的,与元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K层电子被逐出后,其空穴可以被外层中任一电子所填充,从而可产生一系列的谱线,称为K 系谱线:由L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α射线,由M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β射线……。同样,L层电子被逐出可以产生L系辐射。 如果入射的X射线使某元素的K层电子激发成光电子后L层电子跃迁到K层,此时就有能量ΔE 释放出来,且ΔE=EK-EL,这个能量是以X射线形式释放,产生的就是Kα射线,同样还可以产生Kβ射线,L系射线等。莫斯莱(H.G.Moseley) 发现,荧光X射线的波长λ与元素的原子序数 Z有关,其数学关系如下: λ=K(Z-s)-2 这就是莫斯莱定律,式中K和S是常数,因此,只要测出荧光X射线的波长,就可以知道元素的种类,这就是荧光X射线定性分析的基础。此外,荧光X射线的强度与相应元素的含量有一定 的关系,据此,可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 X射线荧光光谱法有如下特点: 1,分析的元素范围广,从4Be到92U均可测定; 2,荧光X射线谱线简单,相互干扰少,样品不必分离,分析方法比较简便; 3,分析浓度范围较宽,从常量到微量都可分析。重元素的检测限可达ppm量级,轻元素稍 差; 4,分析样品不被破坏,分析快速,准确,便于自动化。 当能量高于原子内层电子结合能的高能X射线与原子发生碰撞时,驱逐一个内层电子而出现一个空穴,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激发态原子寿命约为(10)-12-(10)-14s,然后自发地由能量高的状态跃迁到能量低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驰过程。驰豫过程既可以是非辐射跃迁,也可以是辐射跃迁。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整理

1、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 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①公共组织的 结构、功能、环境和运行机制;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④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⑤公共管理中的规划、计划与决策、监督与控制,公共项目评估,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⑥公共信息管理和咨询服务;⑦财政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和文化管理。 2、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系统模型与系统分析、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社会调查程序与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线性回归预测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资源分配问题)、评价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策论、风险型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管理系统模拟、排队论、系统动力学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3、为什么在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系统 进行分析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实验法和模型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局限性比较大。公共管理问题大多是难以通过实验法直接进行研究,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还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①系统开发的需要只能通过建造模 型来对系统或体制的性能进行预测;②经济上的考虑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直接进行实验,成本十分昂贵;③安全性、 稳定性上的考虑对有些问题通过直接实验进行分析,往往 缺乏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根本不允许;④时间上的考虑使用系统模型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⑤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4、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要点(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 ;(2)这个任 务何以需要即为什么这样干(why) ;(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 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时干(when) ;(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 即在何处干(where) ;(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即谁来干(who) ;(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how)。步骤⑴明确问题与确定目标。当一个有待研究分析的问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其目的在于 确定目标,说明问题的重点与范围,以便进行分析研究。(2) 搜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在问题明确以后,就要拟定解决问题的大纲和决定分析方法,然后依据已搜集的有关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3)建立模型。为便于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应建立各种模型,借助模型预测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根据其结果定性或定量分析各方案的优劣与价值。(4)综合评价。利用模型 和其他资料所获得的结果,对各种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示出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效益成本,同时考虑到各种有关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环境等,以获得对所有可行方案的综合评价和结论。(5 )检验与核实。 5、简述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之间的区别。 1)霍尔三维结构将系统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的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管理知识。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霍尔三维结构适用于良结构系统,即偏重工程、机理明显的物理型的硬系统。 2 )切克兰德“调查 学习”模式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其目的是求得可行的满意解。适用于不良结构系统,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3) 处理对象不同:前者为技术系统、人造系统,后者为有人参与的系统;4)处理的问题不同:前者为明确、良结构,后者为不明确,不良结构;5)处理的方法不同:前者为定量 模型,定量方法,后者采用概念模型,定性方法;6)价值 观不同:前者为一元的,要求优化,有明确的好结果(系统) 出现,后者为多元的,满意解,系统有好的变化或者从中学到了某些东西。 6、定性分析的方法:目标--手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KJ 分析法 7、社会调查的含义: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机器发展规律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核心是实事求是,这是社会调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②实证性原则,要求社会调查的结论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观点,都必须有真实、可靠的疏忽和资料做支持;③系统性原

定量分析方法总结

一、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是系统态势的一种量化比较分析,其实质就是比较若干数列所构成的曲线到理想数列所构成的曲线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几何形状越接近,其关联度就越大。可见,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趋势分析,它对样本的大小没有太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小样本,贫信息的数据,并且样本数据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建立: (1)确定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 设Xi={xi(1),xi (2),…xi(n)}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形成的比较数据列,其中,i=1,2…17.同时,把每项指标中的最优值作为最优指标集X0,可得到参考数列:X 0={x 0(1),x 0(2),…x 0(n)} (2)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的处理方法通常有初值化、均值化、规范化三种方法,而本文采用的是不同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如前文所示。 (3)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w (k ); (4)计算关联系数δi(k); (5)计算关联度r i 设参考数列为:X 0={x 0(1),x 0(2),…x 0(n)},关联分析中被比较数列记为X i ={x i (1),x i (2),…x i (n)},i=1,2,…28;n=1,2,3…12. 对于一个参考数列X 0,比较数列Xi ,可用下述关系表示各比较曲线与参考曲线在各点的差: |(k)x -(k) x |ρm ax m ax |(k)x -(k)x | | (k)x -(k)x |m ax m ax ρ |(k)x -(k)x |m inm in (k)δi o i o i o i o i ++=

式中,δi(k)是第k 个时刻比较曲线x i 与参考曲线x o 的相对差值,这种形式的相对差值称为x i 对x 0在k 时刻的关联系数。ρ为分辨系数,ρ∈(0,1),引入它是为了减少极值对计算的影响。在实际计算使用时,一般取ρ=0.5. 若记:Δmin=minmin|x o (k)-x i (k)|, Δmax= maxmax|x o (k)-x i (k)|,则Δmin 与Δmax 分别为各时刻x o 与x i 的最小绝对差值与最大绝对差值,从而有 ρΔm ax |x -x |ρΔm ax Δm in δi(k)0(k))k i(++= 根据关联系数计算关联度,得到灰色关联模型为: r i = ∑=n 1i )(*)(k w k i δ 二、层次分析法构建经营绩效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Saaty 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HP ),它是系统工程中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也是人们对主观判断进行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层次,逐步进行分析。这种做法,首先要求把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得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合因素,并将问题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组合人们的判断以决定诸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数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 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先分解后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价进,应包括如下基本步骤[27]: (1)建立层次结构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经营绩效评价时,首先建立评价问题的层次结构(Hierarchy)。层次结构是应用层次分析法把复杂问题分解简化的关键,必须建立在对决策问题深刻分析和对决策目标以及决策主体意图的充分理解之上。层次结构的建立过程是首先确定决策目标,其次罗列出与该目标相关的各种因素,然后

物流定量分析试题

一、选择题 1.若某物资的总供应量( C )总需求量,可增设一个虚销地,其需求量取总供应量与总需求量的差额,并取各产地到该销地的单位运价为0,则可将该不平衡运输问题化为平衡运输问题。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不等于 2.某企业制造某种产品,每瓶重量为500克,它是由甲、乙两种原料混合而成,要求每瓶中甲种原料最多不能超过400克,乙种原料至少不少于200克。而甲种原料的成本是每克5元,乙种原料每克8元。问每瓶产品中甲、乙两种原料的配比如何,才能使成本最小?为列出线性规划问题,设每瓶产品中甲、乙两种原料的含量分别为x1克、x2克,则甲种原料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C )。 A、x1≥400 B、x1=400 C、x1≤400 D、 min S=5x1+8x2 3.某物流公司有三种化学原料A1,A2,A3。每公斤原料A1含B1,B2,B3三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7公斤、0.2公斤和0.1公斤;每公斤原料A2含B1,B2,B3的含量分别为0.1公斤、0.3公斤和0.6公斤;每公斤原料A3含B1,B2,B3的含量分别为0.3公斤、0.4公斤和0.3公斤。每公斤原料A1,A2,A3的成本分别为500元、300元和400元。今需要B1成分至少100公斤,B2成分至少50公斤,B3成分至少80公斤。为列出使总成本最小的线性规划模型,设原料A1,A2,A3的用量分别为x1公斤、x2公斤和x3公斤,则目标函数为( D )。 A、max S=500x1+300x2+400x3 B、 min S=100x1+50x2+80x3

C 、 max S =100x 1+50x 2+80x 3 D 、min S =500x 1+300x 2+400x 3 4.设,并且A =B ,则x =( C )。 A 、4 B 、3 C 、 2 D 、 1 5.设??????--=?? ?? ??????-=413021,430421B A ,则 A T -B =( D ) 。 A 、???? ??????--831650 B 、212130-?? ??????-?? C 、??????--815360 D 、223110-????-?? 6.设某公司运输某物品的总成本(单位:百元)函数为C (q )=500+2q +q 2 ,则运输量为100单位时的边际成本为( D )百元/单位。 A.、107 B 、202 C.、10700 D 、 702 7.设运输某物品q 吨的成本(单位:元)函数为C (q )=q 2+50q +2000,则运输该物品100吨时的平均成本为( A )元/吨。 A 、170 B 、250 C 、1700 D 、17000 8.已知运输某物品q 吨的边际收入函数为MR (q ),则运输该物品从100吨到300吨时的收入增加量为( D )。 A 、 B 、 C 、 D 、 9.由曲线y =ln x ,直线x =2,x =e 及x 轴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表示为( D )。 A. e 2 ln d x x - ? B. ln d x x ? C. 2 e ln d x x ? D. e 2 ln d x x ? 二、计算题:

荧光定量实验报告(作业)

RT-qPCR比较不同样本中miR-21的相对表达差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实验原理。 2、掌握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荧光化学物质测每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通过内参或者外参法对待测样品中的特定DNA序列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荧光定量PCR 最常用的方法是 DNA 结合染料 SYBR Green Ⅰ的非特异性方法和 Taqman 水解探针的特异性方法。本实验中采用非特异性 SYBR Green I 染料法,SYBR Green I 是一种结合于所有ds DNA 双螺旋小沟区域的具有绿色激发波长的染料,在游离状态下会发出微弱的荧光,但一旦与双链DNA 结合后,荧光大大增强。因此,SYBR Green I 的荧光信号强度与双链DNA 的数量相关,可以根据荧光信号检测出PCR 体系存在的双链DNA 数量。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实验仪器:PCR仪、荧光定量PCR仪 实验材料:MCF7细胞 实验试剂:逆转录试剂盒、SYBR GREEN试剂盒 四、实验步骤 4.1 MCF7细胞RNA提取(RNAiso Plus) 1)将生长至80%的MCF细胞消化为单细胞悬液,准备提取RNA; 2)9000g,2min离心,弃掉培养基,加1 ml RNAiso Plus用移液枪反复吹吸直至 裂解液中无明显沉淀,室温(15-30℃)静置5分钟; 3)加入氯仿(RNAiso Plus的1/5体积量),盖紧离心管盖,混合至溶液乳化呈 乳白色,室温静置5min; 4)12,000 g 4℃离心15分钟。从离心机中小心取出离心管,此时匀浆液分为三 层,即:无色的上清液(含RNA)、中间的白色蛋白层(大部分为DNA)及带有颜色的下层有机相。 5)吸取上清液转移至另一新的离心管中(切勿吸出白色中间层)。 6)向上清中加入0.5-1倍RNAiso Plus体积的异丙醇,上下颠倒离心管充分混匀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作业试题(doc 24页)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作业试题(doc 24页)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 第一次作业 (物资调运方案的优化的表上作业法) 1.将下列某物资的供求不平衡运输问题(供应量、供求量单位:吨;单位运价单位:元/吨)化为供求平衡运输问题: 供需量数据表 销 地产地I II III IV 供应量

2.将下列某物资的供求不平衡运输问题(供应量、供求量单位:吨;单位运价单位:元/吨)化为供求平衡运输问题: 供需量数据表 销 地产地I II III IV 供 应 量 A 15 18 19 13 50 B 20 14 15 17 40 C 25 16 17 22 60 需 求 量 70 60 40 30 解因为供小于求,所以增设一个虚产地,得供求平衡运输问题如下: 销I II III IV 供 应

量 地 产 地 A 15 18 19 13 50 B 20 14 15 17 40 C 25 16 17 22 60 D 0 0 0 0 50 需 70 60 40 30 200 求 量 3.甲、乙两产地分别要运出物资1100吨和2000吨,这批物资分别送到A,B,C,D四个仓库中收存,四仓库收进的数量分别为100吨、1500吨、400吨和1100吨,仓库和发货点之间的单位运价如下表所示: 运价表单位:元/吨 收 A B C D 点发

点 甲15 37 30 51 乙20 7 21 25 试用最小元素法确定一个初始调运方案,再调整寻求最优调运方案,使运输总费用最小。 解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运方案如下: 运输平衡表与运价表 收 点发 点 A B C D 发货量 A B C D 甲10 10 00 1100 1000 1 5 3 7 3 5 1 ⑤ 乙15 00 40 10 2000 500 100 2 7 2 1 2 5 ④ 收货量10 15 00 40 11 00 10 00 3100 ②①③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基本原理及仪器工作原理解析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当能量高于原子内层电子电子结合能的高能X射线与原子发生碰撞时,驱逐一个内层电子而出现一个空穴,使整个原子体系处于不稳定的激发态,然后自发地由能量高的状态跃迁到能量低的状态。当较外层的电子跃迁到空穴时,所释放的能量随即在原子内部被吸收而逐出较外层的另一个次级光电子,此称为俄歇效应,亦称次级光电效应或无辐射效应,所逐出的次级光电子成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是具有独一特征的,与入射辐射的能量无关.当较外层的电子跃入内层空穴所释放的能量不在原子内被吸收,而是以辐射形式放出,便产生X射线荧光,其能量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因此,X射线荧光的能量或波长是特征性的,与元素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所示: K层电子被逐出后,其空穴可以被外层中任一电子所填充,从而可产生一系列的谱线,称为K系谱线:由L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α射线,由M层跃迁到K层辐射的X射线叫Kβ射线……。同样,L层电子被逐出可以产生L系辐射(见图10.2)。如果入射的X射线使某元素的K层电子激发成光电子后L层电子跃迁到K层,此时就有能量ΔE释放出来,且ΔE=E K-E L,这个能量是以X射线形式释放,产生的就是Kα射线,同样还可以产生Kβ射线, L系射线等。莫斯莱(H.G.Moseley) 发现,荧光X射线的波长λ与元素的原子序数Z有关,其数学关系如下: λ=K(Z-s)-2 这就是莫斯莱定律,式中K和S是常数,因此,只要测出荧光X射线的波长,就可以知道元素的种类,这就是荧光X射线定性分析的基础。此外,荧光X射线的强度与相应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关系,据此,可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

用X射线照射试样时,试样可以被激发出各种波长的荧光X射线,需要把混合的X射线按波长(或能量)分开,分别测量不同波长(或能量)的X射线的强度,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此使用的仪器叫X 射线荧光光谱仪。由于X光具有一定波长,同时又有一定能量,因此,X射线荧光光谱仪有两种基本类型:波长色散型和能量色散型。而我们天瑞仪器公司生产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就属于能量色散型的。下面是仪器的工作原理图: 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 仪器工作原理 通过高压工作产生电子流打入到X光管中靶材产生初级X射线,初级X射线经过过滤和聚集射入到被测样品产生次级X射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X荧光,X荧光被探测器探测到后经放大,数模转换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计算出我们需要的结果。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整理

定量分析方法重点 整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①公共组织的结构、功能、环境和运行机制; 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与作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④公共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⑤公共管理中的规划、计划与决策、监督与控制,公共项目评估,行政立法、司法和执法;⑥公共信息管理和咨询服务;⑦财政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和文化管理。 2、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 系统模型与系统分析、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社会调查程序与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线性回归预测分析、马尔可夫预测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最优化方法(线性规划、运输问题、动态规划、资源分配问题)、评价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对策论、风险型决策与多目标决策、管理系统模拟、排队论、系统动力学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3、为什么在系统分析中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而不是真实系统进行分析?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实验法和模型法。实验法是通过对客观事物本身直接进行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的,因此局限性比较大。公共管理问题大多是难以通过实验法直接进行研究,广泛使用系统模型还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①系统开发的需要只能通过建造模型来对系统或体制的性能进行预测;②经济上的考虑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直接进行实验,成本十分昂贵;③安全性、稳定性上的考虑对有些问题通过直接实验进行分析,往往缺乏安全性和稳定性,甚至根本不允许;④时间上的考虑使用系统模型很快就可得到分析结果;⑤系统模型容易操作,分析结果易于理解 4、系统分析的要点和步骤 要点(1)任务的对象是什么即要干什么(what); (2)这个任务何以需要即为什么这样干(why); (3)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即何时干(when); (4)使用的场所在哪里即在何处干(where); (5)是以谁为对象的系统即谁来干(who); (6)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即如何干(how)。步骤 (1)明确问题与确定目标。当一个有待研究分析的问题确定以后,首先要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合乎逻辑的阐述,其目的在于确定目标,说明问题的重点与范围,以便进行分析研究。 (2)搜集资料,探索可行方案。在问题明确以后,就要拟定解决问题的大纲和决定分析方法,然后依据已搜集的有关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 (3)建立模型。为便于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应建立各种模型,借助模型预测每一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并根据其结果定性或定量分析各方案的优劣与价值。(4)综合评价。利用模型和其他资料所获得的结果,对各种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显示出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得失和效益成本,同时考虑到各种有关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环境等,以获得对所有可行方案的综合评价和结论。(5)检验与核实。 5、简述霍尔三维结构与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之间的区别。 1)霍尔三维结构将系统的整个管理过程分为前后紧密相连的六个阶段和七个步骤,并同时考虑到为完成这些阶段和步骤的工作所需的各种专业管理知识。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组成。霍尔三维结构适用于良结构系统,即偏重工程、机理明显的物理型的硬系统。2)切克兰德“调查学习”模式的核心不是寻求“最优化”,而是“调查、比较”或者说是“学习”,从模型和现状比较中,学习改善现存系统的途径,其目的是求得可行的满意解。适用于不良结构系统,偏重社会、机理尚不清楚的生物型的软系统。3)处理对象不同:前者为技术系统、人造系统,后者为有人参与的系统;4)处理的问题不同:前者为明确、良结构,后者为不明确,不良结构;5)处理的方法不同:前者为定量模型,定量方法,后者采用概念模型,定性方法;6)价值观不同:前者为一元的,要求优化,有明确的好结果(系统)出现,后者为多元的,满意解,系统有好的变化或者从中学到了某些东西。

相对荧光定量PCR的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对定量方法实际操作 (常用方法) 1. Comparative Delta-delta Ct法定量流程(RG6000软件设置) 1).先对样品中的目的基因与看家基因分别做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确定两个 基因的扩增效率是否一致或接近;将扩增效率优化为一致。 2).同一样品分别进行看家基因和目的基因的扩增,分列在两页中 公式: P1 P2 相同的样品在两页里命名成相 同的名称,并定义为unknown 分别分析P1和P2页 选delta-delta Ct选项 依次填入,并定义对照样品 完成分析 F=2— 待检样品看 家基因平均 Ct值 对照组目的 基因平均Ct 值 对照组看家 基因平均Ct 值 — 待检样品目 的基因平均 Ct值 ——

Comparative Delta-delta Ct法的特点、注意事项及实际应用 1). Comparative Delta-delta Ct法是很常用的一种相对定量方法,其最大特点 是,当优化的体系已经建立后,在每次实验中无需再对看家基因和目的基因做标准曲线,而只需对待测样品分别进行PCR扩增即可。 2). 其缺点是,每次实验都默认目的基因和看家基因的扩增效率一致,而并非真 实扩增情况的反映,这里势必存在一定的误差。 3). Comparative Delta-delta Ct法展开定量实验前,在预实验中,必需对目的基 因和看家基因做两组标准曲线。Rotor-Gene 的软件会自动给出两组标准曲线的R值、扩增效率等信息,如果两组标准曲线的斜率,即M值的差小于 0.1,那么后续实验中就可以用Comparative Delta-delta Ct法进行相对定量 分析。反之,如果M差值大于0.1,就无法用该方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此时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是优化实验,使两组标准曲线的斜率差值小于0.1,二是换用其它的相对定量方法。 应用实例: 如上图,将标准品进行梯度稀释后,分别对目的基因(Gene of Interest)和看家基因(Housekeeper Gene)做标准曲线。软件自动绘制标准曲线,并给出相应的参数。从上图可知,两组标准曲线的M值分别为-3.525和-3.467,两者的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试卷(答案)

1. 若某物资的总供应量大于总需求量,则可增设一个( A ),其需求量取总供应量与总需求量的差额,并取各产地到该销地的单位运价为0,可将不平衡运输问题化为平衡运输问题。 (A) 虚销地 (B) 虚产地 (C) 需求量 (D) 供应量 2.某物流企业用甲、乙两种原材料生产A ,B ,C 三种产品。企业现有甲原料30吨,乙原料50吨。每吨A 产品需要甲原料2吨;每吨B 产品需要甲原料1吨,乙原料2吨;每吨C 产品需要乙原料4吨。又知每吨A ,B ,C 产品的利润分别为3万元、2万元和0.5万元。为列出获得最大利润的线性规划问题,设生产A ,B ,C 三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x 1吨、x 2吨和x 3吨,则目标函数为( D )。 (A) max S =30x 1+50x 2 (B) min S =3x 1+2x 2+0.5x 3 (C) min S =30x 1+50x 2 (D) max S =3x 1+2x 2+0.5x 3 3. 设?? ? ???=??????-=721,7421x B x A ,并且A =B ,则x =( B ) 。 (A) 1 (B) 2 (C) 3 (D) 4 4. 设某公司运输某物品的总成本(单位:百元)函数为C (q )=500+2q +q 2,则运输量为100单位时的总成本为( C )百元。 (A) 202 (B) 107 (C) 10700 (D) 702 5. 已知运输某物品q 吨的边际成本函数(单位:元/吨)为MC (q )=200+5q ,则运输该物品从100吨到300吨时成本的增加量为( D )。 (A) 100300(2005)d q q +? (B) (2005)d q q +? (C) 300100 (2005)d (0)q q C ++? (D) 300100 (2005)d q q +? 6. 设???? ? ?????-=??????=101201 , 4321B A ,求:AB T ?? ????--=??????-??????=41032411100214321T AB 7. 设5e x y x =,求:y ' 5545()e (e )(5)e x x x y x x x x '''=?+?=+ 8. 计算定积分:3 1 1(e )d x x x -? 3 33111(e )d (e ln ||)e e ln3|x x x x x -=-=--? 9. 试写出用MA TLAB 软件计算函数y = >>clear; >>syms x y;

X射线荧光光谱仪结构和原理

X射线荧光光谱仪结构和原理 第一章 X荧光光谱仪可分为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质子X射线荧光光谱、全反射X射线荧光光谱、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等。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可分为顺序(扫描型)、多元素同时分析型(多道)谱仪和固定道与顺序型相结合的谱仪三大类。顺序型适用于科研及多用途的工作,多道谱仪则适用于相对固定组成和批量试样分析,固定道与顺序式相结合 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 X射线荧光光谱在结构上基本由激发样品的光源、色散、探测、谱仪控制和 数据处理等几部分组成。 § 1.1激发源 激发样品的光源主要包括具有各种功率的X射线管、放射性核素源、质子 和同步辐射光源。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所用的激发源是不同功率的X射线管, 功率可达4~4.5kW,类型有侧窗、端窗、透射靶和复合靶。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用 的激发源有小功率的X射线管,功率从4~1600W,靶型有侧窗和端窗。靶材主要有Rh、Cr、W、Au、Mo、Cu、Ag等,并广泛使用二次靶。现场和便携式谱仪则主要用放射性核素源。 激发元素产生特征X射线的机理是必须使原子内层电子轨道产生电子空位。可使内层轨道电子形式空穴的激发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带电粒子激发、电磁辐射激发、内转换现象 和核衰变等。商用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中,目前最常用的激发源是电磁辐射激发。电磁辐射激发源主要用X射线管产生的原级X射线谱、诱发性核素衰变时产生的Y射线、电子俘 获和内转换所产生X射线和同步辐射光源。 § 1.1.1 X射线管 1、X射线管的基本结构 目前在波长色散谱仪中,高功率X射线管一般用端窗靶,功率3~4KW,其结构示意图 如下: X 光管本质上是一个在高电压下工作的二极管,包括一个发射电子的阴极和一个收集电子的阳极(即靶材),并

imagej荧光定量方法

1、安装后首先打开ImageJ: 2、打开要分析图片:File>open(热键为Ctrl+O) 3、转换成8bit的灰度图:Image>Type>8-bit 4、黑白反转(因为对于光密度(OD)来说越白数值越小,纯白为0;越黑数值越大,纯黑理论上是无限 大。因此我们需要将上一步所转换的灰度图进行黑白反转,不然的话测出来的数值就会荧光越亮反而数值越小):Edit>Invert(热键为Ctrl+Shift+I) 5、校正光密度(软件默认为测量灰度,因此我们要改为更加适用的光密度,其中原理不是一两句话能说 得清的,这里忽略):Analyze>Calibrate 在弹出来的界面的Function选择Uncalibrated OD,并下界面左下方勾选Global calibration,然后点击右下角的OK 点击OK后会跳出校正后的光密度曲线: 如不勾选Global calibration,光密度的校正只对这张图片有效,一般分析都要分析多张图片,所以需要勾选,勾选后在打开另一图片时会提示是否将此校正应用于所有图片,不勾选Disable Global Calibration,勾选Disable these Messages

6、选择测量单位(一般选择象素,如有明确的比例,也可以选择相应单位):Analyze>Set scale 点击后在弹出的界面里点击中间的click to Remove Scale,并勾选下面的Global(同样的,如不选Global这个测量单位的选择只对这张图片有效),最后点击OK 7、选择测量项目:Analyze>Set Measurements 在弹出界面中选择我们需要测量的项目Area、Integrated density,并勾选下面的Limit to threshold (这个选项是指只测量我们选中的范围,如不勾选侧会测量整张图片数据),选择后点击OK 8、选择测量域值:Image>Adjust>Threshold(热键为Ctrl+Shift+T) 滑动弹出界面中间的滑块选择适合的域值,以使的你图片中的细胞或待测目标刚好全部被选中,选好之后点击右下角的Set 在弹出来的界面点击OK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模拟试题

《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若某物资的总供应量( )总需求量,可增设一个虚销地,其需求量取总供应量与总需求量的差额,并取各产地到该销地的单位运价为0,则可将该不平衡运输问题化为平衡运输问题。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不超过 2. 某物资调运问题,在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运方案过程中,第一步安排了运输量后,其运输平衡表(单位:吨)与运价表(单位:百元/吨)如下表所示: 运输平衡表与运价表 第二步所选的最小元素为( )。 (A) 1 (B) 2 (C) 3 (D) 4 3.某物流公司有三种化学原料A 1,A 2,A 3。每斤原料A 1含B 1,B 2,B 3三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7斤、0.2斤和0.1斤;每斤原料A 2含B 1,B 2,B 3的含量分别为0.1斤、0.3斤和0.6斤;每斤原料A 3含B 1,B 2,B 3的含量分别为0.3斤、0.4斤和0.3斤。每斤原料A 1,A 2,A 3的成本分别为500元、300元和400元。今需要B 1成分至少100斤,B 2成分至少50斤,B 3成分至少80斤。为列出使总成本最小的线性规划模型,设原料A 1,A 2,A 3的用量分别为x 1斤、x 2斤和x 3斤,则化学成分B 2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为( )。 (A) 0.2x 1+0.3x 2+0.4x 3≥50 (B) 0.2x 1+0.3x 2+0.4x 3≤50 (C) 0.2x 1+0.3x 2+0.4x 3=50 (D) min S =500x 1+300x 2+400x 3 4. 设?? ????=??????-=721,7421x B x A ,并且A =B ,则x =( )。 (A) 4 (B) 3 (C) 2 (D) 1 5.设运输某物品的成本函数为C (q )=q 2+50q +2000,则运输量为100单位时的成本为( )。 (A) 17000 (B) 1700 (C) 170 (D) 250 6. 某产品的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分别为C (q ),R (q ),L (q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0(d )()(0 C q q L q L q +'=? (B) )0(d )()(0C q q C q C q -'=? (C) ? '= q q q R q R 0 d )()( (D) )0(d )()(0 L q q L q L q -'=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设某平衡运输问题有4个产地和5个销地,则用最小元素法编制的初始调运方案中填数字的格子数为 。 2.某物资调运方案如下表所示: 运输平衡表与运价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