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不足与改进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议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绿色建筑工程是指在设计、施工、运营、拆除等全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建筑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建筑形式。
在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将对其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管理机构和监管不到位。
由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复杂性,需要相关的管理机构和监管部门来确保建筑项目的绿色建设目标能够得到落实。
在实际操作中,缺乏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监督绿色建筑工程,导致项目的绿色化程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应加强对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机构建设,确保相关部门的职责清晰,监管力度到位,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设计和施工人员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不足。
绿色建筑要求从设计阶段就要考虑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因素,一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仍然注重外观和造型,而忽略了绿色建筑的核心要素。
在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对绿色建筑的概念理解不够,往往只注重完成施工任务而忽略了节能环保等问题。
需要加强对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并加强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监督,确保项目能够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利益与绿色建筑的冲突。
由于绿色建筑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劳力,而在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着追求经济利益的问题,导致一些业主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不够重视,对绿色建筑的要求很低。
需要在政策层面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和政策支持,引导业主和开发商重视绿色建筑,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在绿色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导致难以评估绿色建筑层次和质量的高低,也难以比较不同绿色建筑项目之间的优劣。
需要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包括建筑的节能水平、室内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产生量等指标,以便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评估和对比。
浅论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作者:王怡静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第12期文/ 王怡静四川农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 611830【摘要】近年来,我的经济建设获得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建筑业也得到发展成长的机会。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将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目前绿色建筑的概念已逐渐普及,去年十一届国际建筑绿色建筑大会在北京的顺利召开的也加快了绿色建筑发展步伐。
本文分析了当下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策略1、概述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周期中,尽可能大地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排放,使建筑物使用高效,健康适用,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形态。
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方案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使建筑行业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2、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对绿色概念认识不足绿色建筑作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体系,在20 世纪90 年代才引入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一直存目标论与过程论两种观点,两者的分歧使得人们对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概念缺乏全面客观地认识。
同时政府与开发商在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别:政府贯彻落实“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并进行绿色施工管理,提高居住舒适度;开发商则以盈利目标,大多采用低成本材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加之政府未能在此方面发挥自身优势,使得绿色建筑市场良莠不齐。
2.2 法律政策不够完善由于我国绿色建筑行业起步较晚,现在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相关性最大的政策是上世纪90 年代颁布的《建筑法》与《节约能源法》,二者多是“鼓励”“提倡”“支持”性条款,非强制,大多数条款笼统,模糊,未明确法律责任,无可操作性。
在技术标准方面的强制性规范也仅限于建筑节能设计,在施工监理及材料选用并未制定明确标准。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在推动社会进步的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揭示其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概述,明确绿色建筑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我国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发展现状,总结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接着,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水平、经济成本、政策环境、市场认知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挑战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基于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和挑战的认识,本文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从政策层面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包括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市场认知度等。
通过这些政策建议的实施,有望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绿色建筑概述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等阶段,都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绿色建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绿色建筑不仅要求建筑本身符合环保标准,还强调建筑与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绿色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节能、环保、舒适、健康等方面。
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朱世举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6年第15期摘要:随着能源危机问题日益严峻,绿色建筑发展正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政策选择。
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问题;对策引言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或可持续建筑。
其内容不仅包括建筑本体,也包括建筑内部,特别是包括建筑外部环境生态功能系统及建构社区安全、健康的稳定生态服务与维护功能系统。
我国现今城镇化速度加快,节能减排的形势紧迫,亟需在各方面发展水平都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绿色建筑,以形成一个绿色的产业链,进而产生经济效益,为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相比耗能可以降低70%~ 75%,最好的能够降低80%。
而且随着能源消耗的降低,水资源的消耗也降低了,在这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
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1.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存在偏差某些地区上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存在误区,存在“绿色建筑就是高科技、高成本建筑”的观点,限制了绿色建筑的普及和推广。
一些地方政府未将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改善民生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缺乏紧迫感和主动性。
多数建筑师、规划师对绿色建筑的内涵不够熟悉;开发商对投资开发绿色建筑的市场回报预期不清楚,影响项目决策;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效果体会不深刻,影响市场需求。
对如何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存在不良现象。
未对建筑全寿命期来综合考虑,盲目堆砌一些高新技术。
2.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不完善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覆盖面不足,部分指标设置不尽合理;绿色建筑涉及的环节和学科多,虽然各专业学科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标准体系,但相互缺乏有机协同;绿色建筑的工程建设标准大多集中在评价方面,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与评价标准配套性不强,相关工程标准缺项,尤其缺乏绿色建筑相关的工程定额标准,难以有效引导和约束绿色建筑实践工作。
浅析绿色建筑经济评价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影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提高,而大部分建筑仍属于传统的高能耗、高物耗建筑。
绿色建筑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考虑环境、资源、经济、健康等方面因素,以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能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影响和负荷情况下安全、健康、高效和舒适的居住空间。
发展绿色建筑应该是我们今后的必然选择。
一、当前绿色建筑评价存在的问题我国绿色建筑的开发与推广仍然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有制度、观念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从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定方面来看,我国现已拥有较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但与国际上大部分评价体系一样,主要是从技术层面评价评价建筑的“绿色”程度,对经济合理性不做考虑。
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消费者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评价的不同的立场:政府要求建筑的绿色性,消费者在无法兼顾绿色性与经济性的情况下更多地会选择经济性,而开发商只注重其投资回收与回报。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加强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评价结果将绿色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兼顾各方的关注。
我国现有两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它们吸收了发达国家评估体系的优点,在技术评价和过程控制方面已相当完善,但对于经济评价都未做考虑。
基于利润最大化原则,项目评价自然明显倾向于能产生很高短期收获的投资,但是这些项目不一定与长期产出最大化一致,也不一定能确保产出长期持续。
于是这样低成本、高利润、高能耗、高物耗的非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必然会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形成破坏。
二、引入经济评价的意义和范围在与绿色建筑关系最为密切的三方(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当中,开放商和消费者都是极端关注建筑的经济合理性的,某一建筑即使达到很高的节能与环保水平,但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多于一般建筑的成本,是不可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的。
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久的周期来看,政府同样必须重视绿色建设的经济性,经济合理性体现着对全社会资源的耗费最少。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和应用。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绿色建筑的发展也成为了当下的热门话题。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绿色建筑的概念和认知还相对薄弱。
虽然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已经普及,但是具体的实践却相对较少。
不少开发商和设计师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节能环保的表面,缺乏对系统性的了解和深入思考。
对于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普及,我们需要加强对相关理念和技术的宣传,提高各界人士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并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鼓励更多的建筑企业和设计师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领域。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和标准还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规范,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绿色建筑项目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缺乏专业的绿色建筑技术人才,导致项目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些标准和规范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我们需要加强绿色建筑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确保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效果。
我国绿色建筑的经济回报还相对较低。
虽然绿色建筑可以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等,但是其经济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且投资成本较高。
这使得一些开发商和业主对绿色建筑的认可度不高,对投资绿色建筑项目持保留态度。
我们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降低绿色建筑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鼓励更多的开发商和业主投资绿色建筑项目。
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宣传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的认可度。
我国的绿色建筑市场发展不平衡。
虽然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不同地区和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相对较多地投资绿色建筑项目,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和小城市的绿色建筑项目较少。
这不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平衡,也限制了绿色建筑的整体发展。
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时间:2011-03-24 09:40作者:信息发布员点击:241次字号:t|T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全球共识。
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目前,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及其运行对气候和环境的巨大影响,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发展绿色建筑的高潮。
我国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从概念上来讲,绿色建筑主要包含三点:一是节能,这个节能是广义上的,包含了上面所提到的“四节”,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发展绿色建筑意义重大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多、能源短缺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危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乡建设规模空前,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能源资源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达18~20亿m2,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同时建筑还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原材料等,无论是能源、物质消耗,还是污染的产生,建筑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绿色建筑可在建筑活动及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高效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2.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
浅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目前,建筑行业是我国现代化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这就导致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所以,提出绿色建筑的理念,旨在解决建筑与绿色的矛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绿色建筑工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将对我国的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为此,文章就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措施前言: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其管理在建筑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我国大力推行绿色建筑理念,如何把才能够将绿色建筑融入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每项工作中,已成为建筑单位关注的重点。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对环境的保护,又要充分利用资源。
这种绿色理念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并能推动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一、绿色建筑工程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发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以绿色为代价,建筑事业也是如此。
绿色建筑既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企业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准备,改变传统的施工理念,使用全新的施工设备,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可使用新型的施工材料,降低资源的浪费。
绿色建筑是顺应了当前的发展要求,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同时,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在建筑工程中采取绿色发展的思想,逐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忽视绿色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1)在建筑行业,各方面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都差不多,尤其是在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上,大多数人对绿色建筑的概念并不是很在意,所以很难将绿色建筑理念应用到建筑工程中。
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不足与发展建议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笔者在本文中对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不足与发展建议进行了探讨。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广义上的节能,除四节外,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四是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学术界对绿色建筑有两个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一是要求绿色建筑关注对全球生态环境、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影响。
二是要求绿色建筑关注建筑本身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即从材料开采、加工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各个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不足与改进首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标准体系上存在不足。
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采用的是国内自制的标准,与国际主流标准存在差距。
这导致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高,并且难以与国际接轨。
因此,建议我国在制定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时要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使得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
其次,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由于当前我国建筑业的特点,包括项目复杂性高、参与主体众多、信息量大等,导致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实施难度增加。
同时,评价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实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经济压力。
因此,建议可以在评价体系的实施上采用分步进行的方法,即分阶段引导企业逐步推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降低实施风险和成本。
第三,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推广与普及方面还有待加强。
当前,虽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已经在一些大型城市得到了广泛推广,但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推广仍然相对薄弱。
这主要得益于宣传力度不够,市场认可度不高,以及相关政策的缺失。
因此,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推广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提高社会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另外,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监督与执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当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执行主要依靠企业自主申报,监督力度相对较小。
这容易导致一些企业在填报评价资料时存在主观性和不准确性,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因此,建议应建立相应的监测和审核机制,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抽查和核实,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可信。
总之,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为此,我们应借鉴国际先进标准,逐步完善评价体系的标准体系;采用分阶段进行的方法,降低实施风险和成本;加大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推广力度,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建立监测和审核机制,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可信。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长期以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减少能耗成为世界各国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为了应对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而导致的环境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建筑从业人员陆续提出了节能建筑、生态建筑及绿色建筑,倡导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及环境友好型建筑等理念。
为了规范和指导绿色建筑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各国也相继推出了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关键词:绿色建筑;标准现状、问题;对策研究引言由于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变得日益丰富,建筑行业随之步入蓬勃发展阶段,尽管进一步刺激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较大的污染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
随着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各个高耗能领域都需要加大对于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所以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必须要加强节能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提高建设标准,响应国家对于低碳理念和节能技术的号召,同时促进建筑领域更好更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特点绿色建筑建设是指在项目实施阶段和使用前准备阶段,相关设计人员在不断探索中,采用最科学合理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方式,寻找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建设模式。
其主要思想是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能耗,实现环境保护。
与其他的施工工艺不一样。
绿色建筑的建设主要是基于建筑的绿色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建筑节能环保,保护好地球上的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原则。
强调了在完成建设项目的过程中,要做到建筑和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然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由于我国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城市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也不尽相同。
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中国一线城市,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体系已发展到相对发达的水平,无论是商业建筑还是住宅建筑都基本实现了绿色建筑。
政府的大部分政策都集中在绿色建筑上。
但在二线城市,绿色建筑正处于发展阶段,如河北省石家庄市、山西省太原市,绿色建筑尚处于起步阶段,经济水平决定上层建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导致了建筑业水平不均衡。
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足之处与完善建议摘要:分析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法规,查找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不足之处,从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实践角度出发,提出修订及调整完善之建议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足;完善Abstract:Analysis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work , Combined with relevant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Find the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in the shortcomings , From th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work practice Angle ,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nd revised to adjust and improve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 standard;shortage; perfect1 引言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以下简称《标准》)自2006年6月1日实施至今,是总结我国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
该标准明确了绿色建筑的定义、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立了我国以“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的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和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绿色建筑标准研究和编制的重要基础, 有效指导了我国绿色建筑实践。
截止2011年8月,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共组织完成108个绿色建筑设计项目、2个绿色建筑运行项目的评审工作[[1] /news.php?act=pageh&id=34]。
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也依据此标准,详细深化制定了各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我国绿色建筑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保减排和资源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以及国家政府的关注,绿色建筑作为绿色减排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已经被我国作为新建建筑的标准大力推广和宣传,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分析我国绿色建筑产业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给出适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绿色建筑;科学管理;环境保护1引言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保节能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的重视,与此同时,针对建筑行业内部来说,绿色建筑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速度的明显提高加快,各种基础设施和民用建筑总的数量和面积都惊人的速度日益扩大,在逐渐提高并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世界满足的同时,在这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不好的影响。
例如:农田占用过多、水资源污染严重和空气质量较差等尖锐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
而如今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生态的基础上,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牺牲环境来获取利益的传统落后的观念,我们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的角度上来看待当下的绿色建筑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深刻意思到人与自然的重要性,严格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2绿色建筑的内涵2.1绿色建筑的定义绿色建筑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绿色建筑设计促进可持续发展》一书。
其作者的观点是:节能、气候适应性建筑、材料回收、尊重用户、尊重环境和整体设计。
然而在40多年后的今天,这种观点仍然适用。
虽然每个国家对于绿色建筑的定义不同,但本质那个都是以绿色环保为主。
作为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一部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6年首次提出并发布了《绿色建筑评级标准》,明确将绿色建筑定义为:,通过科技建设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建筑使用效率。
浅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政策法规不完善我国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目前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节能方面有所规定,但对于绿色建筑的认定、评价和标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二)市场需求不足由于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不高,对于绿色建筑的需求也不足,导致绿色建筑的市场规模不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
三)技术和人才瓶颈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技术和人才储备还不充足,特别是在建筑节能、绿色材料、绿色施工等方面仍存在瓶颈,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四)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不健全我国绿色建筑的认证体系还不健全,缺乏权威性和标准化,导致绿色建筑的认证难度大,认证成本高,也难以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效益。
三、对策建议一)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应加强对绿色建筑的认定、评价和标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促进绿色建筑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二)提高市场需求和认知度应通过宣传和教育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增加市场需求,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三)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应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和人才的研发和培养,提高绿色建筑的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四)建立健全的认证体系应建立健全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提高认证的权威性和标准化程度,保证绿色建筑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绿色建筑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概念的误解。
绿色建筑的标识不明确,导致一些开发商将其作为提高房价的手段,使得绿色建筑成为了一个欺骗性概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并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将绿色建筑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变成定量化的检测标准。
只有达到标准的建筑才能被标记为绿色建筑,这样伪绿色就会现原形,最终退出房地产市场。
第三、高绿化、大景观的误解。
在广告轰炸和概念炒作盛行的今天,绿色建筑也被误解为高档建筑、高绿化和大景观。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我国绿色施工在实际应用与推广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已成为我国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因此,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判体系对绿色施工的发展与推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施工评价概念的提出背景及主体(一)绿色施工评价概念的提出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深化,绿色施工所涵盖的内容也不断扩大,从环境保护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行业的内涵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包含能源和资源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全面体系。
现今,绿色施工在国内实际推行进程中表现出很多不足,制约了绿色施工总体效果的取得。
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于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不够,流于纸面,并没有在实际行动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不能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意义,在理解其概念方面存在欠缺;绿色施工在规范化方面还有待提高;在绿色施工的监督和控制方面,政府落实不到位;建筑施工人员缺乏对绿色施工项目的施工经验,且这一方面缺乏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对绿色施工的标准无法有效执行;没有有效推广绿色施工的管理技术与方法,在管理体系建立方面存在一些障碍,国家并没有系统化的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度。
许多施工单位在文明施工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绿色施工不同于文明施工,文明施工实际上属于绿色施工概念范围之内,所以说绿色施工作为一种建筑概念并非是全新的,以施工方展开施工,为了尽可能降低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干扰,会采取工地绿化、封闭施工等方式,尽可能避免工地扬尘与噪声影响周围环境,同时防止休息时间施工干扰附近的居民。
但需要注意的是文明施工仅仅属于绿色施工的一个子概念,明确绿色施工并没有一套可供参考的完整评估体系,所以绿色施工只是一种理念制约,而非制度制约。
此外由于绿色施工的技术和建材门槛较高,践行绿色施工将会提升施工成本,国内许多施工单位对于绿色施工的实践并不积极。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的施工基本上是按照合同规章、图样设计、已经完成的规划方案、国家技术要求、质量规定标准实施项目运作,这些流程与组织过程中,并没有对绿色施工进行任何硬性要求,尤其是在国家规范不甚清晰的情况下,许多绿色施工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绿色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绿色建筑工程行业对满足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
但是绿色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对于我国绿色建筑工程企业非常重要,我国的企业还需要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促进我国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本文将就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绿色建筑工程行业具有更高的需求,绿色建筑工程行业对我国对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我国资源紧张的问题,对于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要不断地对绿色建筑工程进行相应的管理,规范绿色建筑工程的管理秩序,满足我国人民利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绿色施工的内涵在我国社会的当前发展背景之下,绿色建筑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在绿色意识方面人们也有了更高的觉悟。
绿色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理念的追求,对保护我国的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且充分利用起我国的各种资源,减少我国的能源消耗,这对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良好的生存环境。
绿色建筑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以及整体的社会利益,是非常科学的建筑工程,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在这种发展环境当中实现建筑行业的提高,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我国建筑性行业的改革创新。
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一)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在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当中,缺乏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关于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一、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各地区、各行业对于绿色建筑的认知和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工程管理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在绿色建筑实践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筑单位和管理者难以统一认识和要求,给绿色建筑的推进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解决之道:强化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明确绿色建筑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并且加强对于绿色建筑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理解,形成全社会共识。
二、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绿色建筑需要全方位的、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包括建筑设计、能源利用、材料选择、室内环境等多个方面。
当前,我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一些工程项目难以有效地推进绿色建筑管理。
解决之道:加强绿色建筑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对绿色建筑领域的投入,提高绿色建筑领域的人才储备和技术水平。
鼓励企业和建筑机构加大对于绿色建筑领域的投入和技术引进,提高绿色建筑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三、成本与效益之间的矛盾绿色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更多的投入,涉及到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调整、节能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导致了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较高。
而在一些地方和企业中,对于绿色建筑的效益认识不足,难以从长远发展和生态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绿色建筑,导致了成本与效益之间的矛盾。
解决之道:强化绿色建筑效益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强对于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管理中来。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逐步推动绿色建筑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形成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四、管理机制不完善在绿色建筑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管理手段,一些工程项目存在违规行为和管理漏洞。
也缺乏相关的奖惩机制和激励措施,难以有效地促使建筑单位和管理者切实履行绿色建筑的责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与改进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
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发展趋势,绿色建筑旨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为了衡量绿色建筑的程度和质量,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应用。
然而,目前存在的评价标准仍然有待改进和完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
国际标准主要包括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和BREEAM(Bui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而国内标准则以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为主。
这些评价标准通常从建筑设计与施工、能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
然而,目前存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评价标准过于注重技术要求,忽视了对社会经济和人居环境的综合考虑。
绿色建筑应该是综合性的,既要实现环保目标,同时也要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其次,有些评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建筑的需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以实现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此外,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证机构,导致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研究和改进至关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加强标准的可持续性要求,使其更好地体现社会经济和人居环境方面的考量。
例如,在评价标准中增加对于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的要求,促进建筑和城市的协同发展。
其次,应当在评价标准中引入创新技术和设计理念的评估指标,以鼓励绿色建筑的创新发展。
例如,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指标,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于绿色建筑运营阶段的评价,包括建筑维护、能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从而实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不足与改进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一是在绿色理念上,把绿色评价仅仅等同于对建筑自身系统的考察,缺乏从更大的社会系统层面上进行评价;二是在评价对象上,基本等同于环境方面的评价,忽视了社会因子和经济因子方面的考量;三是在评价主体上,注重专业机构的定量评定,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和使用
者的评价。
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不足及其在房地产业的应用误区分析
从绿色建筑的定义表述来看,它强调了“以人为本”,追求“人一建筑一自
然”
三者的和谐统一,指出了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居住人或者使用人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但就目前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来看,至
少存在着以下不足:
第一,更多对建筑物的自身系统方面进行了绿色节能效率的考察,忽视了从更大的社会系统层面上对建筑物的整体效率进行评价。
在一栋建筑绿色得分甚高的情况下,只能说符合指标的绿色建筑仅仅拥有了绿色的物品属性,但是这栋建筑假如长期空置,其绿色并未对社会造成贡献,反而占据了资源,因此,从整体的角度来说,无人居住和使用的建筑其绿色得分为零。
第二,更多的注重了对建筑环境因子方面的评价,忽视了社会因子和经济因子方面的考量。
从当前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来看,各个评价标准的权重基本都倾向与对环境效益的评估,注重了绿色建筑“健康”的一面,但是对绿色建筑的“适用性”(社会效益评定)和“高效性”(经济效益评定)考虑不足。
第三,更多的注重了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士对建筑设计与建设阶段绿色与否方面的定量评定,忽视了使用人在房屋居住和使用中的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
尽管绿色建筑的定义涵盖了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但是从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来看,更多的是着重于对建筑设计阶段的调节和建筑建设阶段的控制,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设计阶段的某些理想值和实际使用中常常有一定差距。
正如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NABERS的完成者威尔夫妇特别强调的——“对建筑实践
的研究永远超过对其的估计”。
二、房地产业的“绿色”误区
具体到房地产业而言,尤其是商品住宅和商业建筑类的房地产,评价体系的
缺陷和不足常常会对绿色房地产的推广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引导作用,因此,在加大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推动的前提下,必须防止以下误区:
误区一:谨防忽视需求、盲目追求绿色的误区:
由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要比普通建筑要高10—15%左右,在目前普通
建筑的房价已经超出了购房者的能力的情况下,又如何奢求消费者去购买更高价格的绿色住宅呢?房子是要住的,一味的追求房地产的绿色指标如节能、绿化等,造成建筑使用者入住成本的大幅提高,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房屋空置,开发商的资金积压。
没有得到有效居住或者利用的建筑,再好、再高的绿色指标也是徒然,而且从整个社会运行成本来说,它是非绿色甚至是黑色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评定和推广更应是从消费者或者最终用户角度出发,以个人居住成本和社会外部成本两项经济指标评价房地产业的绿色实现程度,以需求推动绿色建筑、绿色房
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误区二:谨防形象、标志工程的误区。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政府对绿色建筑的推广极为重视。
但是,政府的推动作用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极有可能造成开发商为了迎合政府政绩的需要,而脱离大多数居民的需求,建造极少数的标志型天价楼盘。
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已经远远超出普通民众购买力的前提下,这些“标志性楼盘”作为试验绿色的指标探索固然需要,但是应当考虑到建造一个100%绿色的空置小区,不如建造10个节能10%的准绿色小区,尤其在我国城市化推动房地产需求旺盛
而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更为需要。
误区三:谨防利益短视,建筑伪绿色包装的误区。
一般说来,开发商是把短期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的,“绿色建筑”,“节能住
宅”
和“生态住宅”的标签,对开发商进行楼盘促销时的诱惑力更大。
但当获取
这些标志认可的建造成本过高时,难免会出现为绿色认证而弄虚作假的可能。
因此,在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评估的同时,如何加强对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的监督,
同样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三、绿色房地产评价体系的改进探讨
对以出售和出租为目的的房地产业来说,与其他建筑如公共建筑等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市场机制的隐性主导作用。
卖方即开发商的主要供给目的在于追求最大化的利润,绿色建筑在追求自身“绿色”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将原本属于外部成本的部分成本转嫁入开发商的内部成本中,造成开发商利润的降低;而买方的需求线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即需求弹性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以简单分为物质要素、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
在初期,购房者的需求主要是受到物质要素的影响,即购房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基本居住条件;在中期,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在居住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将会扩大对自然要素的需求,购房者对未来居住区的设施、绿化、空气等环境要素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未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因素对购房者的需求的影响将逐步加大,居住区将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小区区位、住宅特点、教育条件和就业条件以及居住者身份等形成不同特色的居住社区。
在我国当前阶段,应当说大多数房地产需求还处于对物质要素的需求阶段,需求弹性相对较大。
房地产绿色评价不仅不能脱离对绿色建筑的供给与需求分析,评价模型中也应当包含对绿色房
地产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指标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在汲取我国现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国外相关绿色建筑评价研究的成果,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技术路线,我国绿色房地产评价改进模型
的应用要点应包括:
1、评估系统既包括适用于建筑全过程的一般性指标,也包含了部分仅仅适用于设计、施工或者使用等某一阶段的特殊性指标,以期达到评估工具应有的设计引导功能、施工监督功能和使用评价功能的目的。
2、评估面向规划设计、绿色施工、居住使用部分或者全部阶段,围绕拟建建筑、竣工建筑或者交付使用建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类十六小项进行单独评分,再通过权重系统得出总分。
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建议在项目开发期间首先对设计和施工阶段进行预评分,待项目交付使用后再进行综合评定,作为房地产绿色与否的最后评估结果。
3、采取定性与定量、评测与实测相结合的方式。
量化标准值的选取以国家、地方有关法规标准或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若缺少相关标准,又无法提供科学
的研究成果,可采取与同类型参考建筑相比较的方式给予评分。
4、制定相应的财税激励政策,根据总分评出建筑绿色等级,采取建筑成本补贴,购买成本补贴等手段,减少开发商的建造成本和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以促进绿色房地产的供应和扩大绿色房地产的需求。
5、评估认证机构必须具有权威性,建议由政府部门推动,建立相应的行业
协会。
由该机构负责组织评估过程、给予评估认证、进行系统研究,不断改进和更
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