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公司长期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公司长期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能够具备有效的生产计划制定和管理能力,以实现生产目标并满足客户需求。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长期生产计划的编制、调整和执行,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提高生产计划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生产、采购、物流、销售等。
三、定义1. 长期生产计划:指公司为满足客户需求或市场变化而制定的时间跨度较长的生产计划,通常为3个月至1年。
2. 短缺材料:指长期生产计划中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等不足以供应的物料。
3. 生产能力: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实际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
四、长期生产计划编制1. 目标设定公司管理层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制定相应的生产目标和计划指标,并明确向下传导。
2. 数据收集相关部门需收集和整理客户需求、产品预测、市场情况等相关数据,作为编制长期生产计划的依据。
3. 制定计划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相关指标,编制长期生产计划,包括产品类型、数量、生产周期等内容。
制定计划时需考虑到生产能力和短缺材料等限制因素。
4. 审批和发布经过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审批,将长期生产计划进行最终确认,并及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五、长期生产计划管理1. 制定年度计划每年初,公司应制定一份全年的长期生产计划,包括各个月份的计划指标和总体生产目标。
2. 月度计划制定每月初,各相关部门需根据年度计划和月度情况,制定本月的长期生产计划。
计划内容要具体、明确,并考虑到生产能力和短缺材料等因素。
3. 计划执行与监控生产部门需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并及时反馈生产情况。
管理层需对生产进度进行监控,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
4. 短缺材料管理采购部门需及时跟进短缺材料的采购计划,并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尽量减少对生产计划的影响。
5. 问题处理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计划偏差、生产延误或短缺材料等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多篇)一、生产计划编制1.1 生产计划是指导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物资供应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
二、生产计划执行2.1 生产计划执行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核心环节,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2.2 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生产计划,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确保调整后的生产计划符合生产目标和要求。
2.3 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应加强生产进度监控,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
三、生产计划考核3.1 生产计划考核是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价,考核结果将作为企业生产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3.3 生产计划考核结果应与生产部门及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以激励生产部门及相关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四、生产计划调整4.1 生产计划调整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生产能力变化、物资供应变化等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
4.3 生产计划调整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确保调整后的生产计划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五、生产计划管理5.1 生产计划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建立健全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计划的有效实施。
六、附则6.1 本制度由生产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6.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由生产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多篇)七、生产计划沟通与协调7.1 生产计划沟通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环节。
八、生产计划风险管理8.1 生产计划风险管理是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的重要手段。
九、生产计划信息化管理9.1 生产计划信息化管理是企业提高生产计划管理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手段。
十、生产计划持续改进10.1 生产计划持续改进是企业不断提高生产计划管理水平、适应市场变化的重要途径。
十一、生产计划培训与教育11.1 生产计划培训是企业提高生产计划管理人员素质、提升生产计划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2023年生产计划管理制度5篇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一.目的:建立生产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及调整程序,保证生产计划的全面完成。
二.范围: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计划的管理。
三.相关责任部门:氯碱车间.有机硅车间.生产基建部.市场部.保运车间四.内容:4.1生产计划的编制:4.1.1各车间根据生产能力.产品库存及市场部销售计划,负责编制周生产计划及月度.年度生产计划。
市场部根据市场规划及销售预测,负责做出日.周.月度.年度销售计划。
4.1.2生产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生产产品品种.规格.产量.完成日期及水.电.汽.原材物料消耗配套情况。
(附件:标准计划样表)4.1.3生产基建部根据各车间及市场部上报计划,进行汇总审核,周.月度计划经生产基建部主任审核后以邮件形式下发至各车间.部室;年度计划报公司决策会议通过后,根据公司会议合理安排协调生产并将生产计划下发至各车间.部门。
4.1.4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科学.合理,做到既满足销售供货又有一定余地,同时亦应考虑到单周.单月生产能力,使生产计划全面.科学.准确。
同时要遵循生产规律,综合平衡。
4.1.5生产计划必须与检修计划相衔接,避免盲目性。
要防止拼设备拼装置,危及安全生产。
4.1.6周生产计划应根据原材料和水.电.汽.设备检修情况及库存情况,经综合平衡后进行编制并于周五上午下班前完成下周生产计划编制上报至生产基建部,由生产基建部汇总审核后于当日下班前以邮件形式下发至各车间.市场部及调度室。
4.1.7月度生产计划应根据原辅材料和水.电.汽及设备检修情况,经综合平衡后,由生产基建部根据车间月度生产计划编制全公司月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应于上月25日(车间于24日)前编制完成,交生产基建部主任审批后,报副总经理批准。
4.1.8年度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情况及公司战略部署,经综合平衡后,由生产基建部根据车间年度生产计划编制全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年度生产计划应于上年12月25日(车间于24日)前编制完成,交生产基建部主任审批后,报公司决策会议通过。
公司长期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公司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一步规范公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司管理,使公司生产持续进步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生产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包括物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生产安全管理,以及生产资源管理等。
本制度是公司生产管理的依据,是生产管理的最高准则。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生产人员,生产管理员和与生产相关的其他人员。
由总经理负责本制度实施监督。
本制度经总经理签署后,公布施行,自公布之日生效,本制度效力大于公司同类制度。
当本制度修订版公布时,本制度自动失效。
第二章物资管理物资控制是生产管理的先决条件,是生产管理的重点,合理的物资控制是产生高效率,高利用率的生产前提,物资控制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生产是否顺畅,物料浪费严重与否和生产成本的高低。
供应部门是物资控制的核心部门。
1.供应部下设材料仓库,工具仓库,辅助品仓库2.材料仓库是公司原料的储存机构,负责公司原材料的收发,储存。
3.工具仓库是公司工具,夹具,模具的储存收发机构。
工具,夹具,模具的维护和保养由维护保养机构负责。
4.辅助品仓库是公司劳保用品,文具用品的储存机构,负责公司劳保用品,文具用品的收发,储存。
外协工厂有物品入库应先由质检人员进行检验。
检验合格的物品,方可接收入库,办理相关的手续。
检验不合格的物料即超出允收标准的物料,应予退回。
第十一条,仓库员在新进物资入库后要及时做好标示,同时做好物资的维护保养工作。
仓库的物资要帐目相符,要不定期对物资盘点抽查,抽查结果作为仓库员的考核依据。
第十二条,车间或其他人员领取物资必须出具《领料单》,《领料单》各栏要填写清楚。
领取生产材料,工具,夹具,模具,车间主任开单后不需部门经理审核,领取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均需部门经理审核签署意见后方可领取。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流程(四篇)2023年生产规划治理制度一1、为了更好的满意客户交货期,提高交货期;2、提高规划的执行力,严厉规划指令;3、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库存;4、削减因生产规划不周详对生产整个流程的顺畅产生不良影响和损失;5、跟踪生产进度,协调生产各环节的特别,对生产特别状况进展准时合理的生产调度;6、收集和汇总生产信息,统计数据,统筹生产订单的运作,使信息更加准时、数据更加集中及精确;7、使公司资源充分利用,以制造更多的价值;一)、部门职责:1、规划:按各部门产能对业务订单交期进展合理的规划,并依据订单的交货期和各部门生产精况,合理编排生产规划指令;制定中长期生产规划和产能缺乏时的外协生产规划;2、跟踪:对生产部门的生产进度进展跟踪,对协调和调度的日常事务进展检查和跟踪;3、协调、调度:在跟踪过程中发觉生产消失特别对交货期会有肯定的影响的状况下,准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特别组织协调,并准时对权限内的进展调度,权限外的上报调度建议;4、反应:准时将无法协调解决的特别反应给上一级领导帮助解决;对交货期因特别无法交货的信息准时反应给业务员;5、考核:检查生产规划执行状况,并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部门按制度进展日常考核;执行各各种生产考核制度;6、现场检查:帮助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部门现场工作进展监视、检查及考核;7、物流掌握:负责公司叉车日常工作的治理,对使用叉车搬运的物流进度负责;二)、权限:1、对各车间下达生产规划指令,各部门必需严格按生产规划执行;2、检查生产规划执行状况,并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部门按相关制度进展考核;3、直接与业务对接,对订单的因交期投诉进展处理和协调;4、由于各车间订单量的不同,对生产人员的调动有建议权,并跟踪落实状况;5、对各车间治理在生产规划方面有日常考核和每月绩效考核的20~40%的权力;三)、各车间必需围绕生产规划部发出的生产规划调度指令组织生产;四)、准时交货是生产规划部的最终目标;1、日常业务:业务员副总经理生产规划部评审交货期业务员2、样板:业务员副总经理样板车间生产规划部评审交货期业务员3、订单交期由各车间主管依据各车间自身状况仔细进展评估后签署交货期,各车间主任对订单交货期负第一责任,生产规划部负其次责任;4、各车间经评审后需要补充相关模具、工装夹具的,写书面申购单到生产经理审批前方可进展选购;5、样板车间在生产完毕后,相关生产工艺人员依据试产时留下的工艺记录及相关模具、工装夹具、刀具等,在一周内下转到生产车间和编写《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以便生产规划部门在下批量生产规划时,有《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作为生产参考的依据;6、《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要简洁、有效,对同类型的产品若各车间和工艺人员均认为无需制作《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可以在交付样品《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时注明同xxx产品生产工艺一样即可,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前方为有效;7、新产品试产和批产,生产规划部在安排生产规划时必需同时将《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下到达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进展产前培训,无《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的必需写清晰产品质量标准具体要求;8、涉及到产品需要外协生产的,由生产部门或生产车间、生产规划部门、选购部门共同协商,各车间填写《发外加工通知单》,上报副总经理审批后,由选购部门评审交货期,生产规划部门负责跟踪外协生产进度及协调品质部门对品质进展监控;9、业务员回签客户交货期时,请关注生产规划部门的排产期限,在接到生产部门确认的交货期后,若客户不认同该交货期,请在24小时内反应生产规划部门协调解决,若仍无法解决的上报生产经理或副总经理协调解决否则做默认处理。
公司短期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一、背景为了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制定一套短期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监控和评估等流程,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实现生产和销售的高效对接。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生产车间、生产线,涉及到生产计划的制定、实施、调整和评估等工作。
三、管理要求1.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计划的制定需按照以下要求:1)生产计划的制定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销售计划、库存情况、原料供应、设备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量化和安排。
2)制定生产计划应明确生产期间内的具体计划,包括生产目标、生产指标、任务总量、生产零件清单、生产工艺流程等,并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3)生产计划的制定应经生产车间主管审批后,由生产车间主任负责签发。
2.生产计划的执行生产计划的执行需按照以下要求:1)生产车间主管应根据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任务书,并由班组长将任务书下发到工人手中,明确生产指标、任务总量等。
2)工人应严格按照生产任务书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作业,并在作业过程中对设备、工艺及产品质量进行自我监督。
3)当生产出现问题时,班组长应及时解决或上报生产车间主管,以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生产计划的调整生产计划的调整需按照以下要求:1)当销售计划或原料供应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合理性。
2)调整生产计划应根据调整的程度和影响,经生产车间主管审批后进行,并通知相关部门和工人。
4.生产计划的监控和评估生产计划的监控和评估需按照以下要求:1)生产车间主管应每天对生产计划进行跟踪,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并上报领导。
2)班组长应每班次对生产计划进行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包括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经生产车间主管和质检部门负责人汇总后,形成评估报告,用于指导今后生产管理工作。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管理生产计划的各项规定、流程和方法。
它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1. 生产计划编制制度:明确生产计划编制的责任部门和人员,规定生产计划编制的流程和方法,包括产品的需求分析、产能分析、排产计划等。
2. 生产计划调度制度:规定生产计划的调度方式和流程,明确产品的生产顺序、数量和交付时间等,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 生产进度监控制度:设置生产进度监控系统,及时了解生产进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4. 生产异常处理制度:规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如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不足等,确保生产计划不受影响。
5. 生产效率考核办法:制定生产效率考核指标,对各个生产环节和岗位进行绩效评估,激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6. 生产计划变更管理制度:规定生产计划变更的流程和权限,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及时性。
通过以上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企业可以有效管理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够实现生产计划的准时交付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生产经营计划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和依据(一)目的:为了统一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管理,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二)依据:公司章程、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生产经营计划管理的部门、岗位及人员,包括生产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供应链部门等。
三、制度内容(一)生产经营计划编制1.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和市场需求,每年制定一份生产经营计划,明确产品生产量、销售量、采购量等。
2.生产经营计划应该合理、可行,考虑企业资源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3.生产经营计划的编制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表,确保计划的及时完成。
(二)生产经营计划审核1.负责生产经营计划审核的部门应对计划进行必要的审查,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审核时要参考企业的生产能力、销售渠道、采购渠道等因素,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
3.计划审核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配合。
(三)生产经营计划执行1.生产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工作。
2.销售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计划确定销售目标,制定销售计划,并协调生产部门保障产品供应。
3.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制定采购计划,保障原材料、设备的供应。
4.供应链部门应对生产经营计划进行跟踪监控,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四)生产经营计划评估1.按照一定的周期对生产经营计划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应部门和责任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生产经营计划调整1.在市场需求、生产能力、供应链等发生重大变化时,生产经营计划应及时调整。
2.计划调整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部门批准。
3.调整后的计划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并调整相应的工作安排。
四、责任与监督(一)生产经营计划的编制责任人为总经理,具体执行由相关部门主管负责。
(二)计划审核部门对生产经营计划进行审核和监督。
(三)相关部门负责执行计划,并负责计划的实施效果。
公司长期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模版第一部分:引言1.1 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公司的长期生产计划,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部门和生产活动。
第二部分:定义和术语2.1 生产计划指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的具体的生产任务和计划。
2.2 生产部门指公司的所属生产组织单位,包括生产车间、生产线等。
2.3 生产能力指公司各生产部门所具备的生产设备、人力资源等,能够完成生产任务的能力。
第三部分:生产计划制定3.1 市场分析生产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产品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
3.2 生产能力评估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的生产能力,评估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并确定生产计划的可行性。
3.3 生产计划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评估的结果,制定具体的生产计划,包括产量、生产时间、工序安排等。
第四部分:生产计划执行4.1 生产任务下达生产计划经相关部门审核并批准后,将生产任务下达给各生产部门,包括具体的生产任务和完成期限等。
4.2 生产进度监控各生产部门应定期对生产进度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4.3 生产资源调配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配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等,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4.4 生产数据记录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进行记录,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指标、生产效率等,用于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第五部分:生产计划评估和改进5.1 生产计划评估定期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包括生产效益、生产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2 改进措施制定根据生产计划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生产工艺改进、设备更新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3 改进措施实施将改进措施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在各相关部门进行实施,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六部分:附则6.1 本制度由公司负责相关领导和生产部门负责人管理和执行。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目的和基本原则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操作性,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原则如下:1. 依据需求: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2. 确定责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定责任人和责任制度,落实生产计划的执行责任。
3. 指导决策: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应具备指导性和决策性,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4. 及时沟通:各部门之间要及时沟通,分享信息,保持沟通畅通,以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二、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的内容1. 生产计划的编制(1)年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制定一年的生产计划。
确定年度目标和计划分解,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责任。
(2)月度生产计划的制定: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制定每个月的生产计划。
明确产品的生产数量、生产时间和生产周期。
(3)周计划和日计划的制定:根据月度计划,制定每周和每天的生产计划。
确保每天的生产任务得到及时安排和落实。
2. 生产计划的执行(1)生产任务的分解和下达:将生产计划按部门进行细化,并下达给相关负责人。
明确任务的完成时间和目标。
(2)资源协调和调配:根据生产计划,协调设备、人力和原材料等资源的调配,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3)生产进度的监控和控制:各部门要及时掌握生产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4)配合和支持:各部门之间要互相配合和支持,共同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3. 生产计划的评估和调整(1)定期评估:每月对生产计划进行评估,分析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2)调整和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符合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
三、生产计划管理的考核办法生产计划管理的考核办法主要包括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生产计划效果的考核。
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制度模版公司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制度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生产计划与调度的管理,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职责与权限2.1 生产计划部门负责编制公司的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并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协调。
2.2 调度部门负责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任务的详细调度,并安排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
2.3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生产任务进行生产,并及时汇报生产进度和质量情况。
2.4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3. 生产计划编制3.1 生产计划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产品销售情况、原材料供应和生产能力等因素,编制公司的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
3.2 生产计划应明确生产任务的数量、时间和质量要求,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
3.3 生产计划应及时调整和修订,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的发展需求。
4. 生产任务调度4.1 调度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任务的详细调度,并将调度单及时通知生产部门。
4.2 调度单应包括生产任务的数量、时间和质量要求,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安排,以及相关的工艺流程和检验标准。
4.3 调度人员应与生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生产进度和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5. 生产执行与汇报5.1 生产部门应按照调度单进行生产,并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5.2 生产部门应及时汇报生产进度和质量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并寻求解决方案。
5.3 调度部门应定期与生产部门进行交流和会商,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6. 质量监督与控制6.1 质量管理部门应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6.2 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检验标准,并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和验收。
6.3 如发现质量问题,质量管理部门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追溯质量问题的原因,以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7. 违纪和处罚对于违反生产计划和调度管理制度的员工,将依照公司的员工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
公司长期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生产管理是公司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加强生产管理对生产计划制定、均衡生产、现场管理、生产统计等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公司发展实际,经研究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生产部负责公司的生产计划、班组建设、生产劳动定额、原材物料消耗定额、生产工装管理、生产统计汇总报表管理等工作,是通过协调人、才、物资源配置,____生产制造产品的重要部门,实行生产部长负责制。
2、生产部根据公司发展实际,结合业务部销售市场分析,负责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和月度生产计划。
3、月度生产计划制定要结合产品库存、原材料库存、设备工装模具、人员配备和现有产品成品率现状,计划制定后应对车间进行目标分解。
4、生产部结合车间制定劳动生产定额和消耗定额,每季度进行细化调整。
生产部要通过生产定额和消耗定额向生产车间和班组进行引导灌输,达到落实阶段任务目标的目的。
5、生产部要每旬对生产车间召开生产调度会,及时调度和调整以及督促当月的生产任务。
6、每月月初生产部要对上月生产情况召开生产经营例会进行总结,参加部门为生产、经营有关的部门及车间。
7、生产工装模具归生产部或委托生产车间管理,对现有的工装模具要合理定置、存放,悬挂标识并进行防护;对需新增添做的工装模具,由生产部结合技术部及采购部实施;对报废的工装模具要上报处理。
8、生产部及生产车间要对辖区内生产现场进行管理,做到产品、工装模具、工具定置管理,安排值日人员,定期清扫维护,可结合企管部开展“5s”管理活动,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9、生产统计归生产部门管理,生产部及生产车间要按人员定额规定设置专职或兼职统计,对当日当班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每日形成报表上报。
每月月初进行汇总分析,研究生产状况及改进办法。
10、生产部要结合技术部门搞好员工技能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对技术部门下发的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要妥善保管,合理使用,并积极配合技术部门开展的工艺检查活动。
11、生产部要结合质量部门搞好员工质量意识提高工作。
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生产计划管理,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管理,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调整、监控等工作。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生产计划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第二章生产计划的制定
第四条生产计划的制定应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生产能力评估、物料供应情况等因素,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五条生产计划应包括生产任务、生产数量、生产时间、生产要求等内容,确保生产计划的具体、明确。
第六条生产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各生产单元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节点。
第三章生产计划的执行
第七条生产部门应按照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组织生产,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八条生产过程中,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符合计划要求。
第四章生产计划的调整与监控
第九条生产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确保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等相适应。
第十条生产部门应建立生产进度监控机制,对生产进度进行实时跟踪,确保生产计划的实施。
第五章生产计划的信息管理
第十一条生产计划管理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生产计划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生产计划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生产计划信息管理系统应包括生产计划制定、执行、调整、监控等功能,确保生产计划管理的全面、实时。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生产部。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生产计划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计划的有序进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生产计划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生产计划管理的目标是按照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资源,确保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行性。
第四条生产计划管理应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
第五条生产计划管理应与其他管理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
第二章生产计划的编制第六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和生产能力进行合理安排。
第七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考虑到产品的生产周期、过程能力和仓储条件等因素。
第八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在充分利用资源的条件下降低操作成本和提高效益。
第九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定期进行,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条生产计划的编制应与市场部门和供应链管理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计划的一致性和协同作用。
第三章生产计划的执行第十一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按照计划的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第十二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遵循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的质量。
第十三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及时调整,确保计划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四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与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确保物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顺利出货。
第十五条生产计划的执行应建立相关的绩效评估机制,对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第四章生产计划的监督与评估第十六条生产计划的监督应由专门的生产计划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七条生产计划的监督应定期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十八条生产计划的监督应与生产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解决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第十九条生产计划的评估应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第二十条生产计划的评估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计划编制提供参考。
第五章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第二十一条生产计划的调整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企业资源的变动进行灵活调整。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6篇第1篇示例: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以及客户满意度。
一个完善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什么是生产计划管理制度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目标、合理利用生产资源、高效组织生产活动而建立的管理制度。
它涵盖了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监控、调整等方面,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有效地安排生产活动,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冗余,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可以优化生产资源的利用,避免生产过剩或者库存积压,降低生产成本。
3. 确保产品质量。
通过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4. 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准时交付产品,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1. 制定生产计划。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生产计划,明确生产目标、生产任务和生产时程。
2. 分解生产计划。
将总体生产计划分解为详细的生产任务,确定各部门、各岗位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并制定相应的任务分工表。
3. 资源配置。
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资源,保障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4. 生产监控。
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了解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5. 生产调整。
随时根据生产情况进行生产计划调整,调整生产进度、生产数量等,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1. 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生产管理软件等工具,实现生产计划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2. 完善培训机制。
加强员工的生产计划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管理素质和专业技能,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实施。
3. 强化绩效考核。
公司长期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正式出台长期生产计划管理制度,是为了统筹安排公司资源,实现公司的长期生产目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期的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部门,包括计划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仓储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等相关岗位。
三、管理原则1. 确保长期生产计划与公司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相一致。
2. 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3. 平衡生产资源的需求与供给,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投入。
4. 提前预测和解决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
5. 流程优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可实施性。
四、制度主要内容1. 生产计划制定(1)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预测和市场需求,制定长期生产计划。
(2)生产计划由计划部门负责编制,并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可操作的计划。
(3)生产计划包括产品数量、交货日期、生产工序、资源需求等内容。
(4)生产计划需经公司高层审批后,方可执行。
2. 生产计划执行(1)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进度表,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2)生产进度表由生产部门负责监控执行,并及时向计划部门汇报进度。
(3)生产部门负责协调资源供给,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生产部门需及时报告,寻求解决方案。
3. 采购管理(1)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并及时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2)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并监督供应商的交货进度和产品质量。
(3)采购部门需要根据生产需要,合理控制库存水平,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出现。
4. 仓储管理(1)仓储部门按照生产计划,合理安排产品的进出库工作。
(2)仓储部门负责对产品的存储、保管和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不受损害。
(3)仓储部门需及时上报库存情况,提供准确的库存数据供计划部门参考。
5. 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质量控制。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a.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1. 目标确定:确定生产计划的目标,包括产量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等。
2. 计划制定:按照目标确定生产计划,包括产品数量、生产时间表、原材料需求等。
3. 优化调整: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4. 资源分配:合理分配生产资源,包括人力、设备、原材料等,确保生产计划的执行。
5. 监控控制:对生产计划的执行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b. 考核办法]1. 产量指标考核:按照生产计划的产量目标,对实际产量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合格产品数量、废品率等。
2. 质量指标考核:按照生产计划的质量目标,对产品质量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产品合格率、客户投诉率等。
3. 成本指标考核:按照生产计划的成本目标,对生产成本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4. 生产效率考核:根据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对生产效率进行考核。
考核指标可以包括设备利用率、生产周期等。
5. 考核结果分析: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为制定下一阶段的生产计划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框架,具体的制度和办法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2)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执行效率,确保企业生产运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考核管理。
三、任务分工1. 生产计划制定(1)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制定各项生产计划。
(2)生产计划部门与各部门负责人紧密合作,了解生产需求,提前预估生产所需资源,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计划。
2. 生产计划执行(1)各部门负责人要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及时组织生产任务的执行。
(2)生产计划部门要与生产现场进行协调,及时了解生产情况,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范本6篇)完整版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一):本文适用于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与控制。
其目的在于理顺生产计划编制流程,明确生产计划编制职责及要求,规范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在受控状态下按时、按质完成。
生产计划的类型包括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车间/工段月度计划、机台计划/班组计划、周计划、以及事业部工号/项目计划。
在职责方面,生产管理部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起草工作。
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车间、物资管理部、供应协作部按照要求编制相关计划。
总经理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废止的审批工作。
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方面,公司年度/半年/季度/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例如,公司年度计划由总经理组织经营部门、事业部、生产管理部、财务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年12月22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年度目标计划。
由生产管理部根据会议精神于12月25日前编制完成,经总经理审批于12月28日前下发执行。
公司年度计划主要依据上一年生产任务的完成状况、剩余未完合同订单状况、潜在的订单预测状况、生产产能状况及公司发展的总体要求等编制。
公司年度计划务必反映公司年度计划总产值目标、上下半年产值分布、产品大类(分离机械类、水电成套类、电力分包类、备品备件及其他等)产值分布等信息。
年度计划发放范围为董事长、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
类似地,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根据公司年度计划组织事业部、供应协作部主管及相关人员于每半年/季度开始前一个月的28日前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下一个半年/季度生产目标计划。
公司半年/季度计划发放范围为总经理、经营部门、生产管理部、事业部、财务部、物资管理部门。
公司半年/季度生产计划由生产管理部编制,事业部会签,经总经理批准于前一个月的30日前下发执行。
最后,公司月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发放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生产管理部在每个月的21日之前,根据公司季度计划和当月生产任务完成状况,编制下个月的生产计划初稿,并送给各事业部审核确认。
生产经营计划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管理,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管理,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等。
第三条生产经营计划是企业按照一定的规划和目标,制定出来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安排。
第四条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公平性、准确性、及时性、可行性的原则。
第五条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应由负责生产经营的部门负责,并报经企业领导层审批。
第六条生产经营计划管理包括计划制定、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评估等环节。
第七条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必须统筹考虑企业资源情况、市场需求、竞争环境等因素。
第八条不同部门之间的生产经营计划应互相协调、衔接,保证整体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第九条生产经营计划的执行应按照计划制定的要求和时间节点进行,不能随意调整。
第十条生产经营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如有重大问题或调整需求,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二章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第十一条年度计划是企业每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目标和计划的总体体现,由企业领导层制定。
第十二条年度计划的制定应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明确生产经营的重点和重点领域。
第十三条季度计划是根据年度计划制定的每个季度的生产经营活动目标和计划,由各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季度计划的制定应考虑到市场需求、资源供应、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第十五条月度计划是在季度计划的基础上制定的每个月的生产经营活动目标和计划,由各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月度计划的制定应考虑到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订。
第十七条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应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计划的执行。
第三章生产经营计划的执行第十八条生产经营计划的执行应按照计划制定的要求和时间节点进行。
第十九条在执行生产经营计划过程中,各部门应加强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第二十条如计划执行中遇到困难或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十一条生产经营计划执行过程中,如有重大调整需求,应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公司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的生产计划管理,确保公司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产计划是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总体设计,是编制其它各项计划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公司生产计划分为年度、季度和月度作业计划。
月生产计划必须保证季度生产计划的实施,季度生产计划必须保证年度生产计划的完成或超额完成。
第四条生产技术部是公司生产计划的主管部门,负责生产计划的编制、实施、调整等工作。
第二章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
第五条公司保有地质、生产储量,储量分布状况,开采技术条件和有关地测资料。
第六条公司近期和长远发展计划。
第七条技术设计资料,经审查批准的采掘工程、技术措施等总体设计和单体设计资料。
第八条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产品、产量控制指标。
第九条公司生产技术条件、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章编制生产计划的内容
第十条文字说明书
1、情况简述;
2、当年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3、本期计划编制情况: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安排的依据,生产条件、生产能力的变化,采掘作业进度,计划期末地质、生产矿量保有情况,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科技项目及重点措施项目的安排和采取的措施。
第十一条表格部分
1、年度生产计划的表格,以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表格为准。
2、一般生产计划的表格包括以下内容:
公司产品产量、采掘作业量、采矿出矿量、选矿作业、地质探矿、地质矿量、生产矿量、采矿方法、采空区处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第十二条图纸部分
1、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应有以下基本图件:
(1)采掘工程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及有代表性的矿体横剖面图,比例尺1:500;
(2)地质、生产矿量计划投影图,比例尺1:500;
(3)探矿设计平面图,比例尺1:500;
(4)开拓、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图可用一张图展示,比例尺1:500;
(5)矿区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1:500;
(6)其它图件如重点技术措施设计图、矿柱回采设计图、新采矿方法设计图等,可根据需要增附。
2、在图件中的工程进度要用不同颜色来表示。
计划年度统一规
定为:红、绿、黄、兰,分别表示一、二、三、四季度,并用不同线条将已完成工程量与预计工程进度相区别。
第四章编制生产计划的要求
第十三条编制生产计划,必须根据公司效益计划目标进行安排,在编制生产计划时,既要顾全效益目标大局又要考虑公司的实际可能性。
第十四条编制生产计划时,必须对资源情况、采掘布局、生产系统、技术装备、采选能力等进行系统分析,保持各环节的平衡。
第十五条要遵循矿山生产的客观规律去安排。
要对公司各种准备、回采、出矿生产、技术措施等工作,从空间和时间上进行全面、周密、妥善地安排。
第十六条要充分挖掘潜力,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改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力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第十七条要正确处理生产与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关系,生产与生产准备的关系,当前生产与长远生产的关系,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要克服顾此失彼、重采轻掘、片面追求短期产量和效益的行为。
第五章编制生产计划的方法
第十八条组织领导与分工
公司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要在副总经理(生产)的主持下进行。
由生产技术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按照黄金行业的要求和规定的表格形式进行编制。
第十九条技术准备工作
在编制生产计划前,各有关部门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如:地质与生产矿量的计算;期末采掘工程的测设等有关的地测资料准备;探矿、开拓、采准、采矿等技术设计;有关重点措施、技术改造、安全措施和重大科研项目的技术方案设计;各项技术经济定额材料消耗的核定、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等。
第二十条编制生产计划的步骤
1、编报产量建议指标
首先由生产技术部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计划年度的建议指标,经公司按上级的要求审议平衡,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确定,确定的产量建议指标,作为公司编制年度生产计划的依据。
2、确定采掘工程起始界限
根据当年八月末采掘工程进度的实测进度线和当年末预计进度线,作为编制下年度生产计划的起始线。
3、进行采、掘、供、选生产各环节的平衡工作
(1)进行采掘生产能力的查定和各环节生产能力的最优匹配。
(2)为达到计划生产能力和实现各级矿量保有标准所需进行的各种采掘作业量的平衡。
(3)地质储量的升级与生产矿量的平衡。
(4)在不影响选矿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安排好贫富兼采和不同类型矿石的出矿、配矿工作。
(5)做好各项作业所需人员、设备、动力、物资的平衡工作。
4、按合理的采掘比例关系和采掘顺序,编制出各种采掘作业的
数量和进度计划及有关图表。
第六章生产计划的审批
第二十一条审批程序
公司生产计划审批程序:生产计划初步编制完毕后,先在公司内部由总经理召集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会审,会审通过后,将生产计划有关文字说明,表格内容和图纸资料逐级上报董事会和股东会审批,董事会和股东会审查通过后,按文件批复执行。
第二十二条生产计划审查的原则
生产计划是否可行,要看它的先进性、合理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要从公司生产的实际出发,根据需要与可能,本着积极稳妥、先进可靠、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从技术原则上,生产管理上,经济效益上进行全面审核。
第二十三条生产计划审查的主要内容
1、产品产量是否能满足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指标要求,是否符合公司的生产实际。
2、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是否先进合理。
3、资源的利用是否符合国家的资源保护和利用政策。
4、勘探方向是否正确,工程布置是否合理。
5、采掘比例是否恰当,三级矿量是否达到保有标准或矿山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6、采掘顺序是否合理。
7、采掘工艺中的薄弱环节有无改进措施。
8、基建、技措、安措、科研等项目是否安排得当,任务、资金、材料是否落实。
第七章生产计划的贯彻执行
第二十四条采掘计划经董事会和股东会批准后,公司要认真组织实施,要结合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工作,把计划指标和要求纵横分解,层层落实,逐级制定完成计划的措施,实行目标管理,自上而下地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五条公司年度生产计划,通过季度、月度计划去组织实施。
在编制季度、月度计划时,要确保年度计划的实施,并应留有一定的余地,做到月保季、季保年,全面完成年度计划。
第二十六条公司的月度、季度计划在计划实施期前的5天下达至各生产单位。
在下达计划的同时,要提出单项采掘工程和技改工程设计,以便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准备。
第八章生产计划的实施管理
第二十七条生产计划在实施前,要向基层生产施工人员介绍计划要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安全要求、注意事项和实施计划的措施。
生产技术部要按计划、按设计及时进行工程测设。
在施工过程中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十八条做好三级矿量的平衡工作。
掘进与采矿的平衡,采矿与出矿的平衡,出矿与选矿的平衡,劳动力的平衡,主要材料、主要设备与备件、动力的平衡,以及生产计划的全面综合平衡等工作,以保证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上全面完成计划所规定的目标。
第二十九条各生产单位要根据生产计划,将任务落实到工段和班组、机台,并加强施工管理,提高计划实现率。
第九章生产计划的调整
第三十条由于公司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或生产计划预测不准,不能按原计划、原设计执行时,应对原生产计划进行调整,以发挥生产计划在新条件下对生产的指导作用。
第三十一条调整生产计划的审批权限,季度和月度计划的调整由公司在确保年度计划的前提下,自行掌握;年度生产计划的调整,应根据分级管理的审批程序进行。
第十章生产计划的考核
第三十二条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要建立月、季检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的制度。
第三十三条生产计划的考核,用综合实现率的高低来衡量。
综合实现率由计划产量实现率、计划作业量实现率、计划作业地点实现率和重点工程计划实现率组成,要求综合实现率达到85%以上。
生产计划综合实现率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公式:
A=1/4(A1+A2+A3+A4)
式中:
A -- 生产计划综合实现率
A1 -- 计划产量实现率
A2 -- 计划作业量实现率
A3 -- 计划地点实现率
A4 -- 重点工程计划实现率
2、计算说明:
(1)未经批准的计划外作业地点及其工程量不得参加计算。
(2)单项工程的计算。
竖、斜井、开拓巷道、探矿工程等均以掌子面为计算单位,采准、切割、回采工程等均以采场为计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