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8
第1章 绪论§1.1 什么是建筑工程经济(一)建设工程与建筑工程→工程学建设工程是最广义的概念,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显然,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与建设工程的范围相比,建筑工程的范围相对为窄,其专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因此也被成为房屋建筑工程。
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附属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
“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通信、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根据《建筑法》的定义,“本法所称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从中看出没有采用“建筑工程”概念,而是采用建筑活动的概念范畴。
简单来说,建筑工程,是指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
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工程经济学的问题。
工程经济学包括两大范畴,工程学与经济学。
在经济社会中,一个项目是否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技术上是否可行,其二是经济上是否合理。
在这两个领域的不断探索与积累逐渐发展成为工程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
工程学范围很广,包括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冶金工程等,不同的工程领域遇到的问题不同。
工程学是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形成的各门学科的总称,是由应用基础科学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于利用科学知识,改造自然,服务人类。
(二)经济学经济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研究视角不同,对经济学有不同的理解。
一绪论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②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工人阶级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的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③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工人阶级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2.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②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学说的最高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汲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清楚了他在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③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接受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它不仅适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旧事物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的自我反省、自我审视。
绪论章节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稀缺:是指相对于人的欲望,资源是稀缺的。
2.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将稀缺资源分配于多种欲望以取得最大福利的一门学科。
3.微观经济学:以家庭、企业(厂商)等个体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微观理论的核心是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以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整体为分析对象,研究该国(经济体)的整体经济运行和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问题的经济学理论。
5.实证经济学:是回答“是什么”、“怎么样”问题的经济学。
6.规范经济学:是回答“应该是什么”或“应该如何”问题的经济学。
7.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在做出一种选择(最佳选择)后放弃的其他选择的价格。
如果用价值来衡量就是,选择一种事情的机会成本是放弃的其他备选项中价值最大的事项。
8.生产可能性曲线:资源配置最有效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得到的曲线。
二、判断对错题。
正确的在()内打“√”,错误打“×”。
1、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3、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4、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然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5、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6、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畴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9、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1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化学:生命的化学,运用化学、物理学等原理和方法,并融入生理学、微生物学、
遗传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规律上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基础生命科学。
2.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指分子量多数大于104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即生物个体与外环境不停地进行物质交换,
摄入营养物质排出废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4.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
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5.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
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6.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
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7.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8.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
要内容。
二、问答题
1.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复合脂类。
1 绪论1.1 什么是军事运筹学1.1.1 名称由来军事运筹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满足战争需要而用自然科学方法对战术性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
这类研究当时被称为作战研究(英文原词是Operational Research,在美国称为Operations Research)。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用于作战研究的理论方法基础上形成了既可用于军事领域又可用于非军事领域的独立学科,这个学科仍被称为Operational Research或Operations Research,直译为作业研究。
1956年,我国学术界通过钱学森、许国志等科学家的倡导,开展这门学科研究后,十分贴切地将其译为运筹学。
运筹一词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词意是运用筹划。
在运筹学这门学科迅速发展的同时,直接结合军事领域问题的运筹学研究也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逐渐形成军事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军事学科,而被称之为军事运筹学(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1.1.2 定义军事运筹学是一门正在不断发展的学科,关于它的定义,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军事运筹学是应用以数学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科学技术方法研究各类军事活动,为决策优化提供理论、方法、工具或对策建议等帮助的一门军事学科。
这个定义说明了:(1)军事运筹学的研究对象是军事活动中的决策优化问题。
所有军事活动不论是作战或建设从本质上说,都是运用资源达到一定军事目的。
而决策优化则在于寻求合理有效的资源运用方案或使方案得到最大程度的改进。
在军事运筹学奠基性专著《运筹学方法》中有一个例子可说明军事运筹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士兵饭后洗涮餐具,有四个盆可供使用。
当两个是洗盆,两个是涮盆时,士兵为等待洗涮而不得不排长队。
仔细观察后发现洗餐具比涮餐具平均慢三倍。
因此,人们建议四个盆中三个作洗盆,一个作涮盆,这样改变以后,排队现象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