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小说、小说情节。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753.50 KB
  • 文档页数:7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题思路
• 2、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 概括回答。 • 组织答案: • (1)指出线索; • (2)指出故事情节展开的形式; • (3)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 结局(如果题目有“简要分析”字样, 此步必答)
• 对小说情节的概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寻找线索,抓住主 要的矛盾冲突、重要场面、重要事件等几方面 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 2.答题时对事件的概述,应按照“何时、何地、 何原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 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 不能省)。 • 3.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避免 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 4.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 贯通。
参考答案
Leabharlann Baidu
答题思路
• 1、梳理或概括故事情节 • 组织答案: • (1)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人物+事 件); • (2)用主谓句; • (3)以主人公的角度叙述(一脉贯通)
• 温馨提示 • (1)梳理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编 织。 • (2)用主谓句,以主人公为叙述角度叙述。 (3)何事有时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 1、讽刺手法的运用是《围城》的一大艺术特色, 请结合本选段简要分析。(暑假练习1) •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 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我的遥远的杭 州》高三第一次联考) • 3、作品是怎么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请简要赏析《古渡头》。 • 4、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 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马兰花》
怎样才算读懂小说
1、小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谁? 2、围绕这个人物先后写了几件事? 3、这些事情是怎样演绎人物个性的? 4、人物行走在怎样的环境里?作者是 怎样评述他(她)的? 5、小说的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有什么 关系? 6、概括小说主题。
读《捡烂纸的老头》
第一步:切分层次,梳理情节
第二步: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情节类考题
题型二 情节手法题
情节手法

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 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 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 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 法。
提问方式
• 1、某段或文章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 分析。 • 2、文章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 3、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表情达 意服务的?(记叙、描写、说明、议论、 抒情。) • 4、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 • 5、本文在构思上别具特色,请赏析。
P421。 • (按照时间顺序对小说情节进行层次 划分。)
• 女人先是认为丈夫战死了,她认为丈夫是 强壮而勇敢的,肯定不会被俘也不会逃走; • 后来她非常希望丈夫成为俘虏,因为这样 才有活着的希望; • 接下来,她又希望丈夫逃走了,因为这样 才会保住一条命,有命了才会什么都有; • 最后,她认为不管丈夫是死了还是活着, 给她希望就好。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补叙有放在文末的,如《小英雄雨来》就是在结尾时交代 雨来没有死的原因的。 也有在文章中间补叙的,如《第二次考试》,苏林教授深 入弄堂调查,通过孩子之口介绍了陈伊玲救灾的经 过: 两三天前,这里因为台风造成电线走火,烧毁 了不少房子。陈伊玲协助里弄干部安置灾民,忙得整夜 没睡,影响了嗓子。第二天刚好是复试的日子,她说了 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 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考题特点
从考题考点上看,高考小说阅读有何特点? (2)问题的切入点较小,问题较具体。集 中于分析综合和鉴赏题 (3)更趋向关注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 集中于探究题
小说四大关键词
主题
情节 人物 环境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 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 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 学体裁。
——学生P137
教师P215
回顾高考
考题特点
从考题考点上看,高考小说阅读有何特点? (1)高考命题人设计问题侧重小说“三要素”(人 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 型中选择4个考查: 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 ②揣摩人物形象;③赏析环境描写; ④概括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 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
《地锦》 请分点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 1、开端:景影让房给儿子结婚,自购二手房 并喜欢上外墙盘满地锦的绿色二手房。 2、发展:景影向政府提交推广培植地锦的报 告,不料从社区传来要清除地锦的消息。 3、高潮:景影拒绝清除自己住房的地锦,坚 守自己的绿色生活,哪怕与对方诉诸法庭。 4、结局:面对社会舆论和亲人的劝说,景影 做出了无奈的选择。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 有的插叙交代事物的来历或人物的身世、性 格。如《红军鞋》,在写到红军为翻越大雪 山准备鞋子的时候,插叙了“红军鞋”的来 历和“红军鞋”在以往战斗中发挥的作用。 • 再如夏衍的《包身工》,在写包身工烧饭时 插叙了“芦柴棒”名字的由来: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 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 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 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了她的名字。
贝尔蒂护俘
贝尔蒂被俘
贝尔蒂脱险
结尾(13——21段) 贝尔蒂赴死
组织答案
• 参考答案: • 1、贝尔蒂俘虏(开端)—— 护俘(发展)——被俘(发 展)——脱险(高潮)——赴死 (结尾) • •
题型示例
• 3、对于自己丈夫的下落,女人的 心理期望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 分析。(6分) 《失踪》教P225,学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有的插叙对所提及的事情或情况作某些解释, 表明今昔情况的变化。 如《孔乙己》中写酒价的上涨: 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晚酒—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 文——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插叙是为了适应内容的需要,插叙的分量不能 超过中心事件,不可喧宾夺主。 运用插叙,有助于展开主要事件,丰富文章内 容,刻画人物形象,使叙述曲折有致,结构 富于变化。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
小说阅读
回顾高考

全国卷2016年
全国卷2016年 Ⅱ
选文体裁 小说《锄》
11. 1 11. 2 11. 3 11. 4 综合鉴赏(三选二) 理解标题的内涵 品味语句的丰富含意
外国小说《战争》
综合鉴赏(三选 二) 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作用
涉 及 考 点
语句、主旨、人物
探究(标题)
第三步:分析环境,思考意义。
第四步:多方联系,获取主旨。
考点
1、情节类考题 2、环境类考题 3、形象类考题 4、语言类考题 5、探究类考题
情节类考题
题型一 情节梳理题
•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 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 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 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 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一般包 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 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按照因果逻辑 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应当体 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角度(有限视角 和全知视角) 2、叙述方式
• 二、情节安排技巧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1、有的插叙是为了充实内容,刻画人物,用 的是回忆往事、追述过去的方法。如鲁迅先 生的《故乡》 当母亲和“我”提到闰土时,作者写道:“这 时候,我的脑子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 来。”接着便插叙了一段30年前“我”与少 年闰土交往的故事,刻画了少年闰土天真活 泼、机智勇敢的形象,这与眼前所见的闰土 形成鲜明的对比。
• • • • • • •
1、梳理或概括故事情节 组织答案: (1)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人物+事件); (2)用主谓句; (3)以主人公的角度叙述(一脉贯通) 温馨提示 (1)梳理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 字样编织。 • (2)用主谓句,以主人公为叙述角度叙述。 (3)何事有时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提问方式及答题思路
• 2、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 请求更换曲目— —伫立纪念碑前— —终 被乐团录取如《木笛》 3、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 组织答案: • (1)指出线索; • (2)指出故事情节展开的形式; • (3)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如果题目 有“简要分析”字样,此步必答)。 • 如09四川《想象》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请概括回答。 • 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 故事情节。
高度概括小说的情节内容
• 开端:作品中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 发展:情节开端后,矛盾冲突逐步展开, 逐步激化,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 高潮:作品中主要矛盾冲突发展到尖锐、 紧张阶段,将决定矛盾双方命运、事件成 败和发展前景的关键一环。在高潮中,作 品的主题思想、主要人物的性格都获得最 集中、最充分的表现。 结局:高潮之后的结果。
题型事例 (高三语文周考十五第8题)
情节梳理具体操作应用
• 小说的事件往往是由若干个片段和环节构成的。 情节是无穷变化的,好的情节都是出人意料的。 如何梳理: • 1、找准事件的核心人物,围绕人物加以分析。 • 2、理清叙述方式。 • 3、根据叙事方式和结构特点,把事大略按照发 生发展的环节切割成若干阶段。
• 4、对这些阶段分别加以概括,得出自己的结论。
题型示例
• 1、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 理文章的基本情节。(4分) 《枪口下的人格》学生P141 • ——审题干,明题型。
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开端(1——3段)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贝尔蒂俘虏
发展(4——6段)
发展(7——8段) 高潮(9——12段)
《祝福》为例(必修二)
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开端、发 展、高潮、结局),标题。 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死去 开端:初到鲁镇 发展:改嫁 高潮:丧子,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标题:《祝福》 A.起于祝福,结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情节发 展与祝福有密切关系 B.祝福的欢乐与祥林嫂的惨死强烈对比,增强悲剧性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 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④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 括回答。 ⑤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小说的脉络。
概括与梳理情节
——提问方式
• 提问方式: • 1、《枪口下的人格》请围绕主人公贝 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 2、《失踪》对于自己丈夫的下落,女 人的心理期望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分 析。教P226,学P421。 • 3、《亲爱的土地》梳理文章的情节和 思路,简述这篇小说的结构特点。教P256, 学P427. • 4、 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如《木笛》
题型示例
答题思路
一般答题步骤:
第一步 明确指出使用了哪种手法。(确认技巧) 第二步 第三步 (具体阐释) 指出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简述好处)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答题思路 • 即运用了什么表达技 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 到了什么艺术效果。
知识储备
• 一、情节叙述手法
读什么(小说考查范围)
【1】写什么?(①情节:什么人在什
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②主题)
【2】怎样写?(小说的写作技巧:怎 样塑造人物、怎样设置情节、怎样描写 环境)
【3】写得怎么样?(阅读要有独特的 感受)
小说阅读的六大任务
把握故事情节 审视人物形象 读懂小说 分析典型环境 挖掘小说主题 艺术手法鉴赏 鉴赏小说 情节主题探究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 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 解。 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 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 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 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 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 件真相大白。 由此可见,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 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 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