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鼻咽喉科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大体要求

课程分为“把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把握:要求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切透彻,牢固经历,并能灵活运用。

熟悉:对教材内容清楚地明白得,并记住其中要紧内容。

了解(或自学):对教材内容一样了解。

绪论

把握耳鼻咽喉科学研究内容、功能范围、解剖特点与学科定位。

熟悉耳鼻咽喉科学简要进展史、学科的特点和耳鼻咽喉诸器官在解剖和功能方面的联系。

了解如何学好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概况与进展趋势及耳鼻咽喉科学尚待解决的课题等。

第一篇鼻科学

第一章鼻的应用解剖学与生理学

把握危险三角区静脉回流,各鼻道、鼻甲、鼻中隔组成,鼻窦分组及窦口位置。

熟悉外鼻解剖名称,鼻前庭,鼻腔,鼻中隔,利特尔区。

了解外鼻支架,嗅区和呼吸区,前颅底与各鼻窦毗邻关系,鼻的要紧功能。

第二章鼻部炎症性疾病

把握鼻前庭炎的注意点,慢性鼻炎分型、辨别及诊治要点,变应性鼻炎诊治要点,急性鼻窦炎临床表现及医治原那么,慢性鼻窦炎的诊治方式。

熟悉上颌窦穿刺部位,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鼻息肉、鼻窦炎手术医治的方式。

了解鼻部炎症的病因、变应原的寻觅及脱敏疗法。

第三章鼻外伤、鼻中隔偏曲和鼻出血把握鼻中隔偏曲的病症,鼻出血的病因及止血方式。

了解鼻骨骨折的处置。

第四章鼻肿瘤

熟悉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上颌窦癌的常见病症。

第二篇咽科学

第一章咽的应用解剖学与生理学

把握咽鼓管咽口、咽隐窝、会厌谷、梨状窝的解剖部位,咽淋巴内环的组成。

熟悉咽峡、咽的生理功能。

了解咽腔狭小的因素、咽部的筋膜间隙。

第二章咽部炎症性疾病

把握急、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及医治方式,扁周脓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扁桃体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熟悉急、慢性咽炎诊断及医治方式。

了解扁周脓肿切开引流的方式。

第三章鼻咽癌

把握鼻咽癌的各类病症及医治原那么。

熟悉间接或直接鼻咽镜检查方式,鼻咽部CT和VCA-IgA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

了解鼻咽癌的流行病学情形。

第四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把握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方式及医治原那么。

熟悉多导睡眠监测的临床意义。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要紧并发症。

第三篇喉科学

第一章喉的应用解剖学与生理学

把握喉部软骨支架、喉内肌的起止点、功能、神经支配,喉的分区。

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喉的生理功能。了解喉的淋巴回流。

第二章喉部炎症性疾病

把握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的诊断和医治,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置方式。

熟悉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的临床表现。

了解纤维喉镜检查法,声带息肉手术方式。

第三章喉阻塞与气管切开术

把握喉阻塞的临床表现、分度、处置原那么。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并发症、术后护理。

熟悉喉阻塞的病因,气管套管的选择及除管注意事项。

了解喉阻塞的紧急处置方式,气管切开术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喉癌

把握喉癌的分型、临床表现、医治原那么及预后。

熟悉喉癌的诊断进程。

了解喉癌的手术类型。

第四篇气管食管科学

把握气、食管异物的诊断及处置原那么。

熟悉气、食管异物的病因及预防。

了解气、食管异物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

第五篇耳科学

第一章外、中耳的应用解剖学

把握鼓膜的解剖标志,中耳鼓室六壁的重要结构,鼓室内容物(听骨链、肌肉、神经)。

熟悉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特点,鼓室、鼓窦、乳突、咽鼓管的毗邻关系,乳突的气化类型。

了解外耳各部的解剖名称,上、中、下、后鼓室。

第二章内耳的应用解剖学

把握骨迷路、膜迷路、蜗神经及前庭神经末梢感受器。

熟悉内、外淋巴液,基底膜,Corti器。

了解内淋巴囊及内淋巴循环。

第三章耳的应用生理学

把握中耳传音的增压机理,咽鼓管功能,耳蜗、前庭、半规管的功能。

了解内淋巴囊及内淋巴循环,声音的传导径路。

第四章耳功能检查

把握音叉检查的方式及临床意义。

熟悉电测听、声导抗测听的临床意义。

了解脑干电位、耳声发射、前庭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第五章外耳疾病

把握外耳道炎、疖的临床表现及处置。

熟悉耵聍栓塞和外耳道胆脂瘤的病症及处置。

了解外耳道炎、疖与中耳乳突炎的辨别,耵聍栓塞和外耳道胆脂瘤的形成及后果。

第六章分泌性中耳炎

把握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熟悉分泌性中耳炎的医治方式。

了解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研究。

第七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把握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及医治原那么。

熟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途径。

第八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把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和胆脂瘤型的辨别及医治原那么。

熟悉鼓膜修补、鼓室成形术的适应证。

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胆脂瘤形成的学说。

第九章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的并发症熟悉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分类,产生耳源性并发症的预兆。要紧耳源性并发症(耳源性硬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面瘫、迷路炎、耳后骨膜下脓肿)的要紧临床表现。

了解各要紧耳源性并发症的医治方式。

第十章耳硬化

把握耳硬化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医治原那么。

熟悉耳硬化的病理转变。

了解耳硬化的手术方式。

第十一章梅尼埃病

把握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医治原那么。

熟悉梅尼埃病的病理转变。

了解眩晕的辨别诊断。

第十二章耳聋及其防治

把握耳聋的分类、分级及常见病因。

熟悉突发性聋的诊断及医治。

了解耳聋的预防,助听器的选用,电子耳蜗植入术的适应证。

耳鼻咽喉科教学大纲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 【内容】 1.耳鼻喉科学的发展历史和成就。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学科特点和涉及的三级学科。 3.耳鼻咽喉科的现代进展、发展方向及尚待解决的课题。 4.如何学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授课时数】2学时。 第二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的基本方法与设备 【内容】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的基本设备、药品。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基本检查方法,通过检查熟悉耳鼻咽喉正常所见。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所需要的各种特殊检查设备及方法。 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影像学检查及意义。 【授课时数】可列为见习内容,床旁教学,参与耳鼻咽喉的常规检查,提供常规检查器具及多媒体教学 鼻及鼻窦检查法 【内容】 1.一般检查:外鼻触诊、鼻前庭检查。 2.前鼻镜检查:鼻镜使用方法及正常所见,位置引流。 3.后鼻镜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4.鼻内窥镜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5.鼻功能检查法:呼吸功能及嗅觉功能检查。 6.鼻及鼻窦影像学检查:鼻及鼻窦X线、CT及MRI检查。 咽、喉、气管、食管检查法 【内容】 1.鼻咽部检查法:后鼻镜检查法、鼻咽部触诊。 2.口咽部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3.间接喉镜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4.直接喉镜检查法:体位、麻醉、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5.纤维鼻咽喉镜、电子鼻咽喉检查法:体位、麻醉、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6.硬管气管、食管镜检查法:体位、麻醉、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 7.咽喉影像学检查:咽喉X线、CT及MRI检查。

8.嗓音评估检查法:嗓音评估方法。 耳的检查法 【内容】 1.外耳的检查 2.耳镜检查方法及正常所见,鼓气耳镜的使用。 3.听力检查法:音叉检查法,纯音测听、声阻抗测听;言语测听、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检查及意义。 4.前庭功能检查法:平衡功能检查、自发性眼震检查。 5.咽鼓管功能检查:捏鼻鼓气法、咽水通气法;导管吹张法。 6.耳部影像学检查:耳部X线、CT及MRI检查。 颈部检查 【内容】 1.颈部一般检查:颈部触诊、视诊、听诊方法。 2.颈部超声检查:颈部B超检查。 3.颈部影像学检查:颈部X线、CT及MRI检查及数字减影颈动脉血管造影。4.颈部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肿块穿刺涂片细胞学观察及活组织病理检查。 第三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解剖及生理学 【内容】 一鼻及鼻窦的解剖生理 1.鼻腔外侧壁解剖结构、鼻腔粘膜分区。 2.鼻窦分组及开口部位。 3.鼻部神经、血管。 4.外鼻骨性支架(含骨性、软骨性支架),鼻腔生理学(如通气、过滤、清洁、加温、加湿等)。 5.鼻道窦口复合体概念。 二咽的解剖生理 1.咽部的分区概念(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 2.咽淋巴环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3.咽筋膜间隙的构造(咽后间隙、咽旁间隙)。 三喉的解剖生理 1.喉的软骨、韧带和筋膜。 2.喉腔的分区概念(声门区、声门上区、声门下区)及临床意义。 3.喉血管、神经、淋巴 4.喉生理:呼吸、发音、保护作用。 四耳的解剖生理 1.外耳:耳郭、外耳道。 2.中耳:鼓室六壁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鼓膜、听小骨及其传音生理,面神经在中耳段走行。 3.内耳:骨迷路、膜迷路。 4.耳的生理功能:听觉功能、平衡功能。 五气管、食管的解剖生理

耳鼻喉 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能够说明:外耳道、鼻腔、咽喉、食管、气 -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耳鼻咽喉管的代表性异物的取出方法。能够概述:外耳道、鼻腔、咽喉、食管、气管的代表性异物。5、颈部疾病要求能够说明:颈部肿块一、教学目的:的诊断思路和检查方法。(一)认识耳鼻咽喉科学历史、现状与发展,学科三、教学安排:的范畴与特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特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耳鼻咽喉科-头临床表现及诊治处理原则,认识耳鼻咽喉颈外科学》(第六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试行耳鼻咽局部与临床其他学科的联系。喉科教学计划总学时46学时,其中大课讲授36学时,(二)学习耳鼻咽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见习课10学时,教学安排如下:(三)学习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 诊断和治疗。 见习课二、教学要求授内安、外鼻、鼻1形态与功能:要求能够说明:(一) 变应性鼻炎、鼻4 喉、鼻腔功能和嗅觉传导2腔和鼻窦的构造变应性疾病慢性法、咽的构造及淋巴组织和喉的构造通路;炎、慢性鼻窦学时外耳、咽喉功能及神经支配;并图示;4、52

中耳及内耳的构造并图示;6、听觉机构鼻外伤、鼻中隔常用药物曲、鼻出血平衡觉的感觉机要求能够概述:传导通路和构和传导通路1鼻、鼻窦恶性肿 疗、鼻腔、诊断和主要检查:要求能够说明:1(二)2急慢性扁桃体炎方法学咽部、喉腔、外耳道、鼓膜的诊察并操作腺样体肥大、咽时 2、听力检查脓喉症状:要求能够说明:引起鼻塞、鼻出血、(三)2鼻咽病咽痛、声嘶、耳聋、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疾1阻塞性睡眠呼吸及临床表现。眩晕、吞咽困难的原因停低通气综合诊断和治疗要求能够说明:①鼻骨骨折(四)、鼻部 1疾病2喉外学时②鼻出血的发病原因、好发的诊断和治疗2喉的急、慢性炎鼻、咽和喉③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临部位及治疗性疾的解剖2床表现和治疗;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喉阻塞及气管切2学时临床表现和治疗。能够概述:鼻腔、鼻窦喉部肿2生理耳、食、咽喉部要求能够说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食管、气管异2管明:①急、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和治疗,和慢性扁桃体炎的手术适应发症的诊断治疗3颈部疾病 生理(2学②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和诊症和禁忌症;2 外耳疾病 时)断、治疗;③喉阻塞的原因、治疗原则,气1 分泌性中耳炎管切开术的适应症;④鼻咽癌的临床表现、急慢性化脓中耳炎3 诊断和治疗;⑤喉癌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及颅内外并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能够概述:面神经疾病、耳部3 要求能够说明:3征的症状和诊断。、耳部肿瘤分泌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①急性中耳炎、梅尼埃病、耳聋及2 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和治疗;的原因、其防治③传导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名称、临床表现;要求4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异物、论绪 第二章鼻及鼻窦的检查法 教学目的:认识耳鼻咽喉科学历史、现状与发展,学教学目的:认识鼻及鼻窦基本的检查方法科的范畴与特点。 教学要求:基本要求: 一、掌握外鼻检查法,鼻前庭检查法,前鼻镜了解耳鼻咽喉科学在医学中的地位、与其一、 检查法。树立医学的整体观念。它临床学科的关系,二、熟悉鼻窦的表面检查法,触诊法。二、了解我国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史和发展方 三、了解后鼻镜检查法,体位引流法,上颌窦向。 穿刺冲洗法,X线检查法,纤维鼻腔镜检三、了解现代耳鼻咽喉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查法。新成就。 四、熟悉简易嗅觉检查法。了解耳鼻咽喉科学的特殊性,明确学习目四、 教学时数:见习课 0.5学时的,以良好的态度和方法投入学习。 :耳鼻咽喉科学大课讲授开始时简述,自学教学时数第三章鼻的症状学 教学目的:认识鼻部疾病的常见症状鼻科学第一篇教学要求: 掌握鼻部疾病的常见症状有:鼻阻塞、鼻音、一、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第一章 鼻漏、嗅觉障碍及鼻源性头痛等。学熟悉鼻部症状的特点二、认识解剖生:认识鼻部的基本解剖和生理,教学目标了解鼻部症状与鼻部疾病的关系三、理与疾病的关系基本要求:鼻的先天性疾病第四章第一节鼻的应用解剖学:认识鼻的先天性疾病教学目的一、熟悉外鼻支架的结构。教学要求:二、掌握外鼻静脉循环的特点。了解鼻部脑膜脑膨出和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成三、了解鼻腔粘膜的分区及其构造特点。因及临床必表现四、了解鼻腔动脉血液供应及其分布情况。教学时数:自学五、掌握鼻出血的常见部位。 六、了解鼻腔神经、包括筛前、筛后神经的分鼻外伤第五章布。:认识鼻部外伤的种类和临床特点教学目的七、熟悉鼻腔和鼻窦的位置及其与颅腔、眼眶教学要求:和口腔的毗邻关系。一、掌握鼻骨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八、熟悉鼻腔各壁的结构,特别是外侧壁、中二、了解鼻外伤除了外鼻软组织和鼻骨损伤之鼻道的结构。外,尚可能伤及鼻中隔,合并邻近的鼻窦、九、掌握各鼻窦的部位、分组、开口的部位。颌面、眼眶和颅脑的外伤。了解其临床表十、了解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结构及临床意义。现和处理原则。鼻的生理学第二节:教学时数0.5学时基本要求:一、熟悉鼻的呼吸功能。第六章外鼻炎症性疾病二、掌握鼻的保护功能。教学目的:认识鼻前庭炎与鼻疖三、熟悉鼻的嗅觉功能。教学要求:四、了解鼻的共鸣功能。一、了解鼻前庭炎与鼻前庭湿疹的鉴别和防治:教学时数学时0.5 方法。 二、掌握鼻疖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以防发生严教学时数:1学时 重并发症。教学时数:自学第九章鼻中隔疾病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 - 头颈外科学》Otorhin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教学大纲

目录 一、课程简介..................................3 二、课程总览..................................4 三、课程各论..................................6 总论..........................................6鼻科学........................................6咽科学.........................................8喉科学......................................... 9 气管食管学..................................... 10 耳科学.........................................10颈科学......................................... 12 耳鼻咽喉特别性炎症............................. 12 职业有关的耳鼻咽喉头颈部疾病. (12)

课程简介 耳鼻咽喉科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它是研究听觉、均衡、嗅觉诸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临床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 推进了现代医学与本学科发展。陪伴着耳鼻咽喉科学向头预外科延长及耳鼻咽喉科三 级学科如头颈外科、颅底外科、听觉语言疾病科的接踵出现,现代耳鼻咽喉科学的范 畴几科包括了头颈外科的所有内涵,当前,部分大医院的耳鼻咽喉科陆续更名为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同时,耳鼻咽喉科学基础与临床获得了很大进展,促使学科不停快速 进步。展望 21 世纪,基因工程,“生理 - 心理 - 社会 - 社会医学模式”将会完全改观耳 鼻咽喉科学的传统相貌,导航微创手术,微显微手术,高保真人工感觉器官将成为推 动本学科行进的主要动力。耳鼻咽喉科将全面发展到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阶段,大型 耳鼻咽喉科将分设一般耳鼻喉科、头颈外科、颅底外科、听力科学和听觉语言疾病科。 在上世纪 40 年月的国际医学界,耳鼻咽喉科学已成为独立专业学科。跟着近二、三十 年来起耳鼻咽喉科基础与临床范围的进一步扩展,现代耳鼻咽喉科学几乎包扩了所有头颈外 科的内容。本学科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与浑身诸系统病变亲密有关,此中的某些病症甚至能够快速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经过耳鼻咽喉科教课不单要使学生认识掌握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的基础知识 , 还要指引学生养成从局部看整体,从整体看局部的辨证思想习惯,为造就谨慎求精的准医生进一步确立基础。并激发有志于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学的同学探究本科未来难点的热忱。培育目标是使广大医学生认识和掌握耳鼻咽喉科学的常有疾病的症状、 体征、诊断及治疗,提升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学习耳鼻咽喉科学,不单需 要临床有关学科的坚固基础,并且需要自然科学有关学科,现代知学有关学科的知识。 第一要修业生掌握耳鼻咽喉应用解剖和生理、耳鼻咽喉头颈部的常用检查法、“四炎一聋”和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急症及其办理原则。其次,认识耳鼻咽喉肿瘤的诊断现状及不足。 最后,将介绍颅底外科和人工听觉等现代成就及发展方向。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修改)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课程名称: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学时:63(47/16) 学分:3.5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耳鼻咽喉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一门临床学科。系统地阐述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耳鼻咽喉病的病机病因、诊断要点、辨证要点、以及耳鼻咽喉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辨证论治原则。 本门课程是为中医药院校本科五年制中医专业设置的临床专业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悉本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急重病的急救措施。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总论及解剖 (一二三四五章共2学时) 第一章绪论 简要介绍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历史,目前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使学生了解本科学定义及特点,了解本科学的悠久历史,加强对学习本学科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本学科的兴趣。 第一章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掌握耳鼻咽喉与脏腑的关系,树立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观念;掌握耳鼻咽喉与经络的关系;掌握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在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意义。 重点:1 耳鼻咽喉与脏腑的关系。 2 其关系在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意义。 难点:1 耳鼻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2 为何肾开窍于耳,肾之经脉却不直达于耳? 第三章耳鼻咽喉科的病因病机概述 了解耳鼻咽喉疾病的不同内因、外因的特点,其侵犯人体的渠道不同,从而引起不同的病理变化。 了解虚证、实证、虚实夹杂的具体分型及其特点,理解不同的病理变化引起不同的症状表现。 第四章耳鼻咽喉病的诊断要点 了解耳鼻咽喉科诊室的基本条件,熟悉额镜的使用方法。掌握耳、鼻、咽喉局部

耳鼻咽喉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大纲 Otolaryng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17110121 课程总学时32(理论总学时20/实践总学时12)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1.5 课程性质限制性选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影像、麻醉、法医、眼专专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学科。其任务是研究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疾病。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耳鼻咽喉-头颈外诸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知识,着重我国“四炎一聋”的常见病及多发病。 按温州医学院麻醉、影像、法医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学时数20学时,讲授20学时。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可参考下表: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内容时数 1、绪论耳鼻咽喉科特点及新进展10M 2、鼻应用解剖(外鼻静脉回流特点、鼻腔顶壁、内侧壁及外侧壁30M 2学时 3、鼻腔炎性疾病25M 4、鼻粘膜高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15M 1、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真菌性鼻-鼻窦炎30M 2、颅内眶内并发症、脑脊液鼻漏10M 2学时 3、鼻出血10M 4、鼻腔鼻窦良性肿瘤(重点:内翻性乳头状瘤)10M 5、鼻腔鼻窦恶性肿瘤20M 1、鼻内镜理论基础及手术15M 2、食管、气管应用解剖10M 2、喉、气管、支气管异物30M 2学时 3、食管异物临床表现及处理10M 4、颈部创伤15M 1、咽应用解剖及生理20M 2、咽炎、咽异感症的鉴别诊断及处理15M 3、急、慢性扁桃体炎、周围脓肿、咽后脓肿表现、并发症及治疗35M 2学时 4、腺样体肥大。10M 1、鼻咽纤维血管瘤5M

2、鼻咽癌25M 3、颈部肿块30M 2学时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20M 1、喉应用解剖及生理(喉软骨支架、喉内肌、声门分区及声门旁隙)30M 2、喉炎症性疾病(急慢性喉炎、会厌炎、小儿急性喉炎)35M 2学时 3、喉麻痹15M 1、喉良性肿瘤10M 2、喉恶性肿瘤(包括喉咽恶性肿瘤)30M 3、喉梗阻20M 2学时 4、气管切开术20M 1、耳应用解剖30M 2、耳生理15M 3、耳外伤10M 2学时 4、分泌性中耳炎25M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5M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25M 3、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20M 2学时 4、耳源性眩晕(梅尼埃病)20M 1、周围性面瘫15M 2、侧颅底肿瘤15M 3、中耳癌,听神经瘤20M 2学时 4、耳聋的防治30M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到耳鼻咽喉-头颈部诸器官病病中的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原则。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需要临床相关学科的坚实基础,如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的知识,须特别注意耳鼻咽喉科与全身诸系统病变可能出现的症状的有机联系,注意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局部疾病同全身诸系统疾病的密切关联。因此,学习本专业知识应注意从整体看局部,再从局部看整体,由一点考虑全面,再由全面联系到各点,使学习专科知识与学习临床各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田勇泉主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8版(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3

中医耳鼻喉科学必修教学大纲教程

《中医耳鼻喉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中医耳鼻咽喉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不分,它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基础的一门临床学科,系统的阐述耳鼻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病因病理、辨证、论治概要,以及耳、鼻、咽喉常见病的辨证论治原则。通过本门课学习,使学生能熟悉本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新进展、科研新成果。运用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于临床实践,掌握处理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和对急病重病的急救措施。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临床课,采用课堂教学、临床实习、自学讨论等相结合。要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教学的难点在于较复杂而深在细小腔洞的解剖关系,以及必须借助特殊的光源和器械的检查方法,加之教学时数的限制。因此,无论大课、小课或实习讲授,应尽可能利用形象化、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多媒体、提问、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进行课余活动等形式。 本大纲以“四炎一聋”(鼻及鼻窦炎、咽及扁桃体炎、喉炎、中耳炎和耳聋)等疾病为重点,在教学内容上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级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1.掌握耳鼻咽喉的与脏腑经络的联系及生理特点、病因病机; 2.熟悉耳鼻咽喉论治概要,以及耳鼻咽喉病的中医疗法、用药规律; 3.熟悉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功能; 4.初步掌握戴镜、对光和耳鼻咽喉一般常用检查器械使用及检查方法;了解新的检查仪器和诊疗手段; 5.掌握“四炎一聋”、恶性肿瘤(鼻咽癌)的中西医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6.熟悉耳鼻咽喉外伤的中西医处理原则及知识;鼻出血的简易止血法。 7.熟悉耳鼻咽喉异物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和预防知识; 8.耳眩晕、耳带疮、鼻衄、鼻槁、喉风、梅尼埃病等,以及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和症状亦在了解和熟悉之列,可作总的介绍或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讲授,以缓解教学时数不足的矛盾。 7.熟悉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8.了解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基本原理及基本特点。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安排在第7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中西医对“四炎一聋”诊治方法;掌握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临床诊疗的基本规律, 耳鼻咽喉科的主要内、外治法和主要操作技能,了解临床常见耳鼻咽喉疾病的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难点是于较复杂而深在细小腔洞的解剖关系。重点章节是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难点章节是第九章、第十一章。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大纲(精)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大纲 (供七年制及五年制中医专业使用) 实验一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法练习 【目的要求】 1.熟悉耳鼻咽喉的临床检查方法; 2.掌握额镜、压舌板的用法; 3.熟悉鼻窥、音叉和电耳镜的用法。 【实验内容】 1.介绍耳鼻咽喉的常用临床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坐姿、额镜戴法、压舌板、鼻窥、间接鼻咽镜、间接喉镜、电耳镜、音叉以及耳部徒手检查法等; 2.观看老师进行检查法示范; 3.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检查练习操作。

《耳鼻咽喉的常用检查法》实验教学指导 (供七年制及五年制中医专业使用) 实验一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法练习 【课时数】 2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耳鼻咽喉的临床检查方法; 2.掌握额镜、压舌板的用法; 3.熟悉鼻窥、音叉和电耳镜的用法。 【标本教具】 耳鼻喉科专用检查操作台、额镜、压舌板、鼻窥、间接鼻咽镜、间接喉镜、电耳镜、音叉、枪状镊、膝状镊、棉枝、纱块等。 【实验原理】 通过进行专科检查法的操作,正确掌握各种检查器械的名称及操作方法、检查部位。 【实验方法与技巧】 一、额镜的使用法 (一)操作方法及步骤 1.调节额镜:先调节双球状关节的松紧,使镜面既能灵活转动而又可置于任何位置上均不松滑下坠为度。然后调节额带圈使适合检查者头围大小。 2.戴镜:将额镜戴在头部,将双球状关节拉直,镜面与额面平行,镜孔正对检查者平视时的左眼或右眼,远近适宜。 3.对光:先调整光源,使光源投射到额镜上,再调整额镜镜面,将光线反射、聚焦到要检查的部位,检查者的视线通过镜孔正好看到反射的焦点光,进行检查。

7、撤出前鼻镜:观察完毕后,将两叶微张开,轻轻撤出前鼻镜。 (二)注意事项 1. 前鼻镜伸入鼻前庭的深度切勿超过鼻阈,以免引起疼痛或损伤鼻中隔粘膜引起出血。 2. 撤出前鼻镜时切勿将两叶合拢,以免夹住鼻毛引起疼痛。 3. 检查过程中可视需要将受检者的头部左右转动,以便能详细检查鼻腔内壁和外壁。 4. 如下鼻甲肿大妨碍检查,可用1%麻黄素棉片贴附于下鼻甲内侧面3~5分钟,或以1%麻黄素喷雾鼻腔1~2次,以收缩鼻粘膜,便于观察。 三、口咽部检查法 (一)操作方法及步骤 1. 戴额镜,对光。 2. 瞩受检者正坐,头微前倾,张口。检查者手持压舌板,压下舌前2/3处,使舌背低下。 3. 观察咽部粘膜变化,注意有无充血、肿胀、隆起、干燥、脓痂、溃疡、假膜或异物等。 4. 观察两侧扁桃体的形态、大小、隐窝情况及腭舌弓、腭咽弓的变化。扁桃体的大小分三度:在腭咽弓以内为Ⅰ度,超出腭咽弓为Ⅱ度,接近或达到口咽部中线为Ⅲ度。 5. 观察两咽侧索有无红肿。 6. 观察咽后壁形态,注意有无淋巴滤泡增生。 (二)注意事项 1. 压舌板不宜超过舌前2/3处,以免引起恶心而影响观察。

耳鼻咽喉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前言 一、耳鼻咽喉科学(Otolaryngogy, Otorhinolaryngology)是研究耳鼻咽喉气管食管诸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的一门科学。由于这些器官在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方面相互紧密联系,又多为深在细小腔洞,都必须借用特殊的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才能辩认正常形态和病变表现,因而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40多年来,尤其是近10余年以来,由于鼻神经外科和耳科神经外科的发展,以及与颌面、颈胸外科以及颅底外科的关系日益密切,耳鼻咽喉科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Otolaryngoloy-Head and Neck Surgery)。 二、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具有听觉、平衡、嗅觉、呼吸、发声、吞咽及免疫防护等重要生理功能,与人的生命攸攸想关。这些部位的疾病可影响到全身,全身许多疾病也会表现在这些局部。因此,在学习和从事本专业时,必须树立整体观念,由局部联系到全身,又由全身考虑到局部,从而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三、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日新月异,新仪器频频问世,不断推动着耳鼻咽喉科学的前进。如内耳超微结构、内耳微循环、内耳淋巴液的微量分析、位听系统生物电活动、声导纳、电反应测听、眼震电图、人工耳蜗、CT 扫描、磁共振成像(MRI)、鼻阻力计、鼻声图仪、光导纤维内窥镜、频闪喉镜、

耳鼻咽喉显微外科、鼻窦内窥镜及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等等新的研究与临床诊治工作的新局面,也不断促进了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本大纲以“四炎一聋”(鼻及鼻窦炎、咽及扁桃体炎、喉炎、中耳炎和耳聋)及颅底、侧颅底、颈部等疾病为重点,在教学内容上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级要求。主要内容如下: 1.熟悉耳鼻咽喉、气管食管、颅底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功能; 2.初步掌握戴镜、对光和耳鼻咽喉一般常用检查器械使用及检查方法;了解新的检查仪器和诊疗手段; 3.掌握“四炎一聋”、三大恶性肿瘤(上颌窦癌、鼻咽癌和喉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4.掌握耳鼻咽喉外伤的处理原则及知识;鼻出血的简易止血法。 5.掌握耳鼻咽喉气管食管异物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和预防知识; 6.耳源性颅内并发病、鼻出血、喉源性呼吸困难、梅尼埃病及眩晕、鼻源性头痛等,以及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和症状亦在了解和熟悉之列,可作总的介绍或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讲授,以缓解教学时数不足的矛盾。 7.熟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8.掌握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基本原理及基本特点。 9.了解颅底,侧颅底疾病的处理。 本大纲是结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七年制及八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为基点进行编制的。基于七、八年制学生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除上述指出预习内容、注明参考用书外,并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耳鼻咽喉科专业外语词汇。

中医耳鼻喉科教学大纲

《中医五官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部分》教学大纲 总论 课时分派:3课时 一、目旳与规定 掌握:1、与耳鼻咽喉关系亲密旳脏腑经络。 2、耳鼻咽喉病重要旳病因病机。 3、耳鼻咽喉病旳诊断要点。 4、耳鼻咽喉病常用旳内治法、外治法。 熟悉:1、耳鼻咽喉局部四诊内容。 2、耳鼻咽喉病旳针灸及其他疗法。 理解:《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学科特点及发展简史。 二、教学内容 重点讲解: 强调与耳鼻咽喉关系最亲密旳脏腑,它们之间旳所属、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关系;行经耳鼻咽喉旳重要经络。 强调耳鼻咽喉病重要旳病因病机特点:外因中旳外伤、异物,内因中旳官窍间疾病相传;病机中旳因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痰浊、瘀血导致旳实证或虚实夹杂证。 强调耳鼻咽喉病旳诊断要点: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相结合、

局部四诊与全身四诊相结合旳原则。 强调耳鼻咽喉常用旳内治法及有关药物、代表方剂;常用外治法。 一般讲解: 讲解耳鼻咽喉局部四诊,常见症状体征,针对它们特点旳辨病与辩证。 讲解耳鼻咽喉旳针灸及其他疗法。 简述学科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耳鼻咽喉疾病旳病机特点、诊断原则及临床实际运用。 三、思索题: 1.简述耳鼻咽喉分别与其最亲密旳脏腑,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关系。 2.简述耳鼻咽喉旳重要病因病机及其专科特点。 3.简述耳鼻咽喉常用内、外治法。 二、耳鼻咽喉旳应用解剖及生理 第一节耳旳应用解剖及生理 课时分派: 1 课时 一.目旳与规定 掌握:中耳旳应用解剖,耳旳生理功能(听觉功能、平衡功能)。 熟悉:外耳(耳廓、外耳道)、内耳(骨迷路、膜迷路)旳解剖构造 理解:外耳、中耳、内耳旳血供、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一〕认识耳鼻咽喉科学历史、现状与发展,学科 的X畴与特点,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特临床表现与诊治处理原则,认识耳鼻咽喉 局部与临床其他学科的联系。〔二〕学习耳鼻咽喉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三〕学习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和治疗。 二、教学要求: (一)形态与功能:要求能够说明:1、外鼻、鼻腔和鼻窦的构造;2、鼻腔功能和嗅觉传导 通路;3、咽的构造与淋巴组织和喉的构造 并图示;4、咽喉功能与神经支配;5、外耳、 中耳与内耳的构造并图示;6、听觉机构和 传导通路。要求能够概述:平衡觉的感觉机 构和传导通路。 (二)诊断和主要检查:要求能够说明:1、鼻腔、咽部、喉腔、外耳道、鼓膜的诊察并操作; 2、听力检查。 (三)症状:要求能够说明:引起鼻塞、鼻出血、咽痛、声嘶、耳聋、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 与临床表现。眩晕、吞咽困难的原因。(四)疾病:1、鼻部要求能够说明:①鼻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②鼻出血的发病原因、好发 部位与治疗;③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的临 床表现和治疗;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和治疗。能够概述:鼻腔、鼻窦恶 性肿瘤的临床表现。2、咽喉部要求能够说 明:①急、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和治疗,并 发症的诊断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手术适应 症和禁忌症;②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和诊 断、治疗;③喉阻塞的原因、治疗原则,气 管切开术的适应症;④鼻咽癌的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⑤喉癌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能够概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 征的症状和诊断。3、耳部要求能够说明: ①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 的原因、诊断和治疗;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颅内外并发症的名称、临床表现;③传导性 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的诊断。4、异物要求 能够说明:外耳道、鼻腔、咽喉、食管、气 管的代表性异物的取出方法。能够概述:外 耳道、鼻腔、咽喉、食管、气管的代表性异 物。5、颈部疾病要求能够说明:颈部肿块 的诊断思路和检查方法。 三、教学安排: 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第六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试行耳鼻咽喉科教学计划总学时46学时,其中大课讲授36学时,见习课10学时,教学安排如下: 绪论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医药卫生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授课纲领-医药 卫生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授课纲领 一、序言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由耳鼻咽喉科学逐渐演变发展而来, 是研究听觉、均衡、嗅觉 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 象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耳鼻咽喉及其有关头 颈地区的局部同全身整体的相对独立与有机联系。其相对独立在 于耳鼻咽喉及其有关头颈地区诸器官的共同乡密联系:解剖相交流、生理有关系、病理相影响、检查有共性、治疗相协助。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同临床医学的有机联系不但在于耳鼻咽喉及其相 关头颈地区的诸器官同相邻、远隔组织器官的交通与关系,而且其解剖、生理与病理上同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全 身其他系统的关系甚为亲近。因此,关于学习全面的、整体的医 学知识的医学生来说,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必不可以少的,他将更能丰富医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医学知识的全面性、整体性,有助于将来进一步为病人、为社会服务。 1/6

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其他学科相同,必定理论联系实际,既侧重临床病史的采集,认真的体格检查及借助于协助检查 手段,又要侧重耳鼻咽喉科的特点,必定对其应用解剖、层次解剖有深入的认识,同时对临床见习使用的特别检查器械有所熟悉,最后达到应用自如的水平。 总学时:33学时。理论和见习比率:24/9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一)掌握内容1常有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诊疗依据。2常有疾病的办理原则及常例治疗方法。3常有疾病的预 防措施。 (二)熟悉内容1门诊常有检查工具的使用方法。2常有急 诊的办理原则。 (三)认识内容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应用解剖及生理。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用仪器设施、协助诊疗方法。 3常有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4常有门诊小手术的操作步骤。 三、授课时间分派 (一)鼻科学:8学时 (二)咽科学:4学时 (三)喉气管食管学:4学时 (四)耳科学:8学时 (五)见习内容:9学时 2/6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30010 课程名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Otolaryngology) 学分:1.5 总学时:30学时 理论学时:24学时 见习学时:6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人体解剖学、诊断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外科学总论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教材: 1.田勇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3 参考教材: 1.田勇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3 2.孔维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08 3.王启华.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剖学》,第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08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由耳鼻咽喉科学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 平衡、嗅觉诸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 病现象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该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进展,为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常见病“四炎一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检查者和病人的位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查治疗综合工作台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临床应用。 (2)掌握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习的内容及生理功能,常见耳鼻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急重耳鼻咽喉疾病和耳外伤的处理,耳鼻咽喉治疗操作、手术及耳鼻咽喉的常用局部药物的使用方法。 (3)掌握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耳鼻喉 《耳鼻咽喉科学》 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 耳鼻咽喉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科,它有自身理论体系,又与其他学科(内、外、妇、儿、口、眼)有着密切关系,并与头颈外科息息相关。《耳鼻咽喉科》是临床医学的见习课程,耳鼻咽喉教学目标应使学生掌握耳鼻咽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了解疾病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理论,使学生对耳鼻咽喉科器官及其疾病有一定认识,了解全身疾病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相互影响,以及本疾病与外界及整体的关系,认识耳鼻咽喉科在临床医学中的相应地位与作用。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1.掌握鼻和鼻窦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咽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耳的应用解剖和生理。2.熟悉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基本知识及诊断,预防、治疗原则。包括鼻腔炎症性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鼻变应性疾病;鼻窦炎症性疾病: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及鼻窦的肿瘤及囊肿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鼻外伤、鼻出血的处理原则。咽部炎症性疾病: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喉部炎症性疾病:急性喉阻塞、吸入性呼吸困难临床特点和小儿急性喉炎的鉴别诊断、慢性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急性喉阻塞、吸入性呼吸困难临床分期。喉部肿瘤。耳科疾病: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耳聋的检测方法、类型及分级、防治原则。 3.学习书写耳鼻喉专科病历和各种记录,学会耳鼻咽喉检查方法,掌握额镜使用方法、音叉检查方法,掌握扁桃体切除术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吸入性呼吸困难临床分期及治疗原则,气管切开术适应症,了解鼻息肉摘除术、扁桃体摘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鼻骨骨折复位术、前后鼻孔填塞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专科常用治疗方法:如下鼻甲注射、封闭,咽鼓管通气、鼻腔灌洗、上颌窦穿刺冲洗、穴位注射、负压置换等。 (二)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大课讲授重点内容,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自己阅读教材及参考资料。 2.分析能力:在临床见习中,通过典型病例示教,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学生临床分析能力。3.综合能力:书写好耳鼻喉专科病历,做好检查记录,在临床见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学会独立诊治病人的能力。在老师指导下,给学生自己完成门诊病人的病史采集、专科病历书写、专科检查及诊断记录、常用药物使用等,提高学生独立临床工作的能力。 (三)参考学时 耳鼻咽喉科教学包括理论课、临床见习二部份。教学总时数为48学时,分鼻科学、咽科学、喉科学及耳科学四部分。鼻科学8学时,咽科学4学时,喉科学4学时,耳科学8学时。讲课与实习之比为1:1。 二、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科是独立的耳科、鼻科、咽科、喉科的综合,其间有相关之处,但各具有独立性,近年来由于边

耳鼻咽喉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护理专业使用

耳鼻咽喉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Nursing Science of Otorhinolaryngology (供四年制护理专业使用)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耳鼻咽喉科护理学是研究耳鼻咽喉科护理规律的学科。本学科从护理学角度,观察耳、鼻、咽、喉等器官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研究如何与耳鼻咽喉科密切合作,探讨用护理学的技术方法,保持耳鼻咽喉等器官的健康并促使其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 目的: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应达到:认识耳鼻咽喉科护理学的重要性和专业特点;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症、多发病,能按程序进行整体护是;对耳鼻咽喉科急、危、重病人,能进行正确的初步应急护理和配合抢救;能正确进行耳鼻咽喉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能进行基本的耳鼻咽喉科科普宣教工作等。 (宋体五号)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护理学基础。 二、课程学时分配 总学时36,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教学(见习)3学时, 习题及讨论3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1.教材(宋体五号加粗) 席淑新.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任重.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第一版第五次.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二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谷京城,王雪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学. 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3)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四、课程考核 以试卷考试来考核和评价教学。 五、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

《耳鼻咽喉_头颈外科》理论教学大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医学本科使用) Ⅰ前言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由耳鼻咽喉科学逐步演变发展而来,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言语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突出特点表现为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局部同全身整体的相对独立与有机联系。学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注意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使专科知识与学习临床各科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 本大纲适用于医学本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本教学大纲主要参考书是:高等医学院校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004年第六版(田勇泉主编),及《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998年第一版(黄选兆汪吉宝主编)。《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杂志》 二、本教学大纲内对学习教材各章节内容的基本要求有三项: (1)教学目的 (2)教学要求 1、掌握:指掌握教材中叙述的详细内容及有关的技能, 达到能在实践中直接应用。 2、熟悉:指熟悉教材中叙述的基本内容及见习有关技能,以便以后可通过自学进一步达到掌握的目的。 3、了解:指了解教材中叙述的内容的概况,扩大知识面,

为以后在需要掌握或熟悉时起指引作用。 (3)教学时数:理论课28学时。 Ⅱ正文 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功能 目的:了解外鼻解剖,掌握鼻腔各壁特别是外侧壁和鼻窦分组、开口,窦口鼻道复合体。熟悉鼻腔血管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 了解外鼻的支架及构成,熟悉鼻腔血管、神经分布及临床意义。 掌握外鼻的静脉血循环特点,鼻腔各壁的结构及鼻窦开口及分组、窦口鼻道复合体。 了解鼻颅相关,鼻眼相关的解剖结构。 了解鼻腔粘膜的分区及其构造特点。了解鼻腔神经的分布,鼻腔和鼻窦与眼眶、颅腔和口腔的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全身的关系。 鼻骨骨折,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 目的:了解鼻骨骨折和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表现,熟悉鼻骨骨折和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了解慢性鼻炎的病因,熟悉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鉴别及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了解鼻骨骨折的解剖学基础,临床表现,熟悉鼻骨骨折的治疗。 了解慢性鼻炎的病因,掌握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鉴别及治疗原则。 掌握鼻中隔偏曲的定义、了解临床表现和治疗。 变应性鼻炎 目的: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掌握本病的典型症状、诊断及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