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 传统自身修养观
- 格式:doc
- 大小:74.01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三章传统自身修养观一、古人对自身修养的基本认识二、传统自身修养规范三、传统自身修养方法《大学》论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认识你自己37:00】第一节古人对自身修养的基本认识一、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二、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四、以慎独为最高境界[论语心得之七——心灵之道(37分钟)传统自身修养的理论基础(人性论)•性善论(孟子)•性恶论(荀子)•善恶相混说(扬雄)•性三品说(董仲舒、韩愈)•双重人性论(张载、朱熹)•《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里所谓性,指人类天生的本性。
孔子认为,人性本来是相近似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差异。
人们的差别,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形成的。
孟子系统提出人性善的理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因此,孟子认为人性有向善之倾向,“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指出,这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造成。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既可以生成仁、义、礼、智四德而完成善,也可能因得不到存养而丢失趋于恶,甚至变成禽兽一样的恶人。
•因此孟子强调,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善性,培养内在的善端,扩充天生的良心,使自己成为高尚仁德的人。
性恶论(荀子提出)•《荀子·性恶》篇首,荀子开宗明义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利欲之心。
他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遗产,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道德等领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修养是指人们通过自我修养,提升自己的心灵素质,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人生修养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汉族文化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含义丰富,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内涵。
人生修养则是人们通过自我修养,提升自己的心灵素质,使自身更加完善和和谐。
人生修养要求人们注重内心体验,强调人的内在生命动力与精神世界的升华,以哲学思辨、更新思想观念、加强精神修养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生修养的密切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思想体系上的契合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而人生修养追求的也是整体性、综合性的境界,即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
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生修养的思想体系都强调人们要立足于实践基础,确定宇宙的基本结构和规律,涵盖天地人法的精神内涵,推崇以小化大,以身试法的实践,倡导道德观念上的美德和人格上的高尚品质。
2.价值观念上的共享中华传统文化注重礼仪、道德和人伦,具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
人生修养要求不断提升自身,使自己更符合道义,并通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陶铸人格,提升品德。
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坚持自己所信仰的道德原则,维护正义与公平,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人群和事物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维护优质生命的体验感,实现自我的价值与生命的真谛。
3.修养过程中的交融人生修养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耐心才能够达到的,而中华传统文化则给人们提供了广阔、博大、深入的修养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精神层面的净化和提升,在思想、品德、实践中涵盖了许多与人生修养相关的内容,如孝、敬、爱、信等。
综合修炼: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修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道德修养:中华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
奉献精神。
这种道德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持久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
2.文化艺术修养: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丰富的遗产。
从古代的
诗词、书法、绘画到现代的文学、戏剧、电影,都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艺术形式,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精髓。
3.历史文化遗产修养:中华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建筑、
古文物、传统手工艺等。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礼仪文明修养:中华传统文化注重礼仪文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和社交礼仪。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礼仪规范,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提高个人的社交能力和文明素养。
5.科技文化修养:中华传统文化在科技文化方面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通过学
习和了解古代科技文明的成就和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提高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修养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艺术、历史文化遗产、礼仪文明和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和实践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修身与道德观念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化之一,其形成和发展历程中,涉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儒家的“仁爱”关怀、道家的“无为而治”,以及佛家的“舍己为人”,这些思想涵盖了修身与道德观念的方方面面。
修身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的核心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一词最早见于《大学》,“至诚心自然”,即要追求道德上的完美,并通过修身来达到和自然合一的境界,从而达到身、心、灵的和谐。
李白曾经在一首诗中说:“大丈夫当学琴棋书画,不可不精也,然后可以养群生。
足食足兵不加于人,从早至晚,不辍其事。
”他以四种常见兴趣爱好,来体现了对修身的理解和重视。
这表明修身并不是无所事事地过日子,而是在品学兼优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的贡献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是最为重要的品德之一,以“言而有信”为核心理念,要求个人在一切契约中必须真心诚实。
《国语·周语上》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如“爱人者必先恭,为人者必先诚”。
这也是儒家文化的基础理念之一。
与此同时,诚信也是对自己的准则,只有以真诚和坦率的态度对待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积善成德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即让我们以积累善行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人品。
《庄子》中有一句名言:“善之本在人,善莫大焉。
”这句话揭示了人性本善的原则,即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善良的良心,只要积累善行,就可以将这种善良品质完全展示出来。
在社会上,积善成德意味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积累和修行中逐渐提高的。
这种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能给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而且能够使个人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在中国文化中,尊师极为重要,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尊师强调师生关系的亲密和沟通,师者相传,在传承中才能发扬光大。
《礼记》中有“为师者,人臣也;为德者,人君也”的论述,强调了师者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修身【内容提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三教在修心养性方面各有优长。
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就是“阴阳”。
能够掌握阴阳,就掌握了“道”,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阴阳和谐”,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寻求修身的方法,你会发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殊途同归。
以不同方式的说教达最终达到“率性为之道”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修身【个人简介】朱陆兵,安徽省宣城市人,1972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95年起从事教育工作。
【正文】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三教在修心养性方面各有优长。
儒释道关于“修道为之教”只不过教的方式不同罢了,儒家讲究“教”化,道家讲究“点”化,佛家讲究“度”化。
三教殊途同归,一、中国文化的根如果我们要追溯中国文化的根的话,应该追溯到我们最老的老祖先,那就是传说中的伏羲跟女娲。
传说女娲画了阴阳鱼、太极图,伏羲画八卦,。
它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一切方面。
一直到今天,这两个符号所含的神秘内容,我们还不能完全解读。
图一:女娲画了阴阳鱼(引用百度)图二:伏羲画八卦(引用百度)图三:两者合二为一(引用百度)阴阳鱼是指太极图中间的部分,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
这种广为人知的太极图,其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习称为“阴阳鱼太极图”。
用《十翼》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就是“阴阳”。
能够掌握阴阳,就掌握了“道”,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阴阳和谐”,因为阴阳表现在一切方面——自然界有阴阳,人的内心有阴阳,人的性别有阴阳,一切东西都有阴阳。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
最原始资料来源为西周的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
《易经》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也阐述掌握阴阳,就掌握了“道”的理念。
《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易学经过周文王的发挥,才成为一家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无比丰富,是一个蕴藏着许多人生智慧的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对于提升个人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修养有哪些?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修养:人生九气1.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2.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3.交友重情义,慷慨有人气;4.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5.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6.对己讲原则,坚持守底气;7.淡薄且致远,修身立正气;8.居低少卑怯,坦然见骨气;9.卓而能合群,品高养浩气。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修养:人生九局1.宠辱之局:宠辱不惊。
2.得失之局:有小失才能有大得。
3.利害之局:见利必先思害。
4.祸福之局:福祸相倚。
5.贫富之局:贫而有志,富而不骄。
6.贵贱之局:贵贱皆人定。
7.苦乐之局:苦乐两相依。
8.生死之局:明生死,重大义。
9.成败之局:胜不骄,败不馁。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修养:人生九品下三品:自信,自信能成就一切但不傲慢;谦虚,自知要学无止境但不自卑;认错,自省有缺点缺陷知错能改。
中三品:感恩,感恩得到的一切;知足,满足享受的一切;无为,安住现成的一切。
上三品:舍得,给予大众分享所得;包容,容纳自他一切生命;觉醒,觉悟宇宙人生真相。
中国传统文化与自我修养:人生九悟1.心甘情愿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
能吃亏的人,人缘必然好,人缘好的人,机会自然多。
人的一生,能抓住一两次机会,足矣!2.爱占便宜的人,终究占不了便宜,捡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
你看那些一到买单就上厕所或钱包半天掏不出来的聪明人,基本上都没啥成就。
3.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
朋友聚会时,三句话不离自己和自家的人,是蜗牛转世,内心空虚、自私。
心里只有自家的事,其他的事慢慢也就与他无关。
4.只有惜缘才能续缘。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其实有缘才能相聚,亲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亲人,给你带来烦恼的,多半是你前世伤害过的。
中国人的修养修学篇
中国人的修养是指中国文化中所强调的道德修养、礼仪修养、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修养。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一种行为方式。
道德修养方面,中国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例如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等。
中国文化中还强调了一些重要的道德原则,如“仁爱”、“正直”、“诚实”和“宽容”。
礼仪修养方面,中国人注重尊重他人,注重礼仪规范和社交礼仪。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和礼貌行为,例如问候、道谢、请安等。
在商务交往中,中国人注重礼尚往来、以礼待人,重视面子和场合的礼仪。
学识修养方面,中国人注重知识的修养和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了“博学多才”,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进修。
中国人认为学识是人的财富,是提高自身素养和社会地位的基础。
中国人的修养还体现在其他方面,如家庭观念、思维方式、艺术修养等。
家庭观念中,中国人注重家庭的和睦和亲情关系。
思维方式中,中国人注重审慎思考、遵循传统智慧。
在艺术修养中,中国人注重文学、音乐、绘画等的修炼,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修养是一种以道德、礼仪和学识为基础的行为准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这种修
养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弘扬和传承,并成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特征之一。
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修养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修养主要有:
1.仁爱之心: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和关爱,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这种仁爱之心是道德修养的核心,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2.诚信为本: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
人们应该言行一致,遵守诺言,不欺骗他人,不做虚假的事情。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
3.谦虚谨慎:中华传统文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
不应该骄傲自满,也不应该轻信他人。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学习和进步。
4.尊重礼仪: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礼仪和礼貌。
人们应该尊重长辈、尊重师长、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则和礼仪规范。
这种尊重礼仪的态度体现了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5.勤劳节俭:中华传统文化认为,勤劳和节俭是美德。
人们应该努力工作,创造财富,同时也要珍惜资源,不浪费财物。
这种勤劳节俭的态度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未来的考虑。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
止都受到道德规范的约束。
因此,中国人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宽容大度、关爱他人等。
2.文化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文化修养,认为文化是人的重要
组成部分。
因此,中国人注重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3.礼仪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修养,认为礼仪是人与人之
间交往的基本规范。
因此,中国人注重学习各种礼仪知识,包括社交礼仪、餐饮礼仪、婚礼礼仪等,以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
4.身心健康: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身心健康,认为一个人的身体和
心理都应该保持健康状态。
因此,中国人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作息、注重饮食健康等,以保持身心健康。
5.人格修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格修养,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是
他的重要品质。
因此,中国人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包括谦虚、自信、坚韧不拔等,以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
总之,中国人的修养主要内容包括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礼仪修养、身心健康和人格修养等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交织、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之论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很多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很深刻的影响。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一生不懈地教化民众,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和正心。
修身为第一要务。
孔子曰“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治其国者,先修齐其家。
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国。
可见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
孔夫子所说的修身,为学习做人的道理,就是教化和教育,做有文化涵养的文明的人。
我认为,修身就是要修德、修识、修能,其中修德是修身之本。
古今中外,没有人敢否定道德的力量,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那是他个人的失败,一个民族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从古至今,评判一个人道德高尚与否的标准各有不同。
我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是一个忠臣孝子。
没有父母,我们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没有我们的祖国我们不可能在这个世界生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样的诗句我们不难发现,那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不仅告诫我们要孝敬父母,更告诉我们了不仅要养,还要敬。
对于我们的祖国,我们常把它比喻成我们的母亲。
“祖国啊,我的母亲”我们经常吟诵着这样的诗句。
祖国,给了我们生活的热土,给了我们劳作的空间,给了我们接受教育的机会,更给了我们一个民族的精髓----民族精神。
如果对父母我们不能孝敬,对祖国我们不能热爱,那么我们有愧做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
所以一个人要想修德首先要做到是一个忠臣孝子。
其次,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朋友我们要两肋插刀。
我们要做到有朋自远方来,悦乎。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輒,其何以行之哉?”所以要做到讲究诚信,对朋友一定要真诚。
对他人还有一点,我们要宽容对待他人,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是告诉我们应怎样对待他人。
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做到和善宽容有好的和他人相处。
最后,我们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德行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行修养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修养,包括道德、礼仪、诚信、忠诚、孝顺、谦虚等等。
这些德行修养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德行之一,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诚实、正义、善良、勇敢等品质。
礼仪则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了言行举止、衣着、饮食等方面。
诚信则是商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它强调诚实守信、信守承诺等价值观念。
忠诚则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它强调对国家、家庭、朋友等的忠诚和信任。
孝顺则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家庭观念,它强调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谦虚则是中国文化中的美德,它强调谦虚谨慎、不自满、不自大等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行修养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它们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弘扬传统文化个人修养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
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
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
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
热爱生命,言行一致。
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
一、弘扬传统文化个人修养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
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是先辈们留下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对后世个人道德修养建设的影响可谓深远。
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
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认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身之根本。
这道德修养包括爱己,爱人,爱国。
一个自爱的人方可谈爱他人。
爱己就要求我们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建设。
热爱生命,言行一致。
而爱人则要求我们谦逊礼让,诚信待人,推己及人。
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乃至爱全人类。
此谓博爱。
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比如杜甫,他忧国忧民,他的诗多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所承受的各种苦难,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大胆揭露社会弊端,从而成为人民的代言人。
他的诗具有“诗史”的性质。
他的爱是大爱,是博爱,是对广大人民的爱,这爱让人心生钦佩。
最后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转身毅然投入汨罗江,这爱国气势磅礴,这爱国可歌可泣。
岳飞一首《满江红》,歌尽不少仁人志士心中所盼。
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
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在当今社会的具体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整体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是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三是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什么是传统的人格与修养思想400字
传统的人格与修养思想是指在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培养。
它融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等思想的精华,强调个体在社会和伦理关系中的自律和道德约束。
首先,人格在传统思想中被认为是个人的内在品质和道德素养。
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修养,使个体具备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品行。
尊重他人、正直诚信、谦虚谨慎、孝敬父母等都被视为传统人格的重要内容。
其次,修养在传统思想中是指个体通过修身养性和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智慧。
人们应该注重修养自己的心性和情操,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审美艺术等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修身养性的目的是培养自律、自省和自警的品质,使个体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此外,传统的人格与修养思想也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个体不仅要关注自己的私利,也要注重社会的公共利益。
传统思想中强调的"仁爱"和"和谐"等观念要求个体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然而,在现代社会,传统的人格与修养思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变,人们对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
所以,传统的人格与修养思想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当代人的需求和价值观。
总之,传统的人格与修养思想强调个人品质和道德修养,追求个体的自律和道德约束。
通过对自身的修养和社会的关注,个体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关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传统的人格与修养思想,与时俱进地发展自身的道德和智慧。
第三章传统自身修养观一、古人对自身修养的基本认识二、传统自身修养规范三、传统自身修养方法《大学》论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认识你自己37:00】第一节古人对自身修养的基本认识一、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二、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四、以慎独为最高境界[论语心得之七——心灵之道(37分钟)传统自身修养的理论基础(人性论)•性善论(孟子)•性恶论(荀子)•善恶相混说(扬雄)•性三品说(董仲舒、韩愈)•双重人性论(张载、朱熹)•《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里所谓性,指人类天生的本性。
孔子认为,人性本来是相近似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差异。
人们的差别,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形成的。
孟子系统提出人性善的理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因此,孟子认为人性有向善之倾向,“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孟子指出,这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造成。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既可以生成仁、义、礼、智四德而完成善,也可能因得不到存养而丢失趋于恶,甚至变成禽兽一样的恶人。
•因此孟子强调,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善性,培养内在的善端,扩充天生的良心,使自己成为高尚仁德的人。
性恶论(荀子提出)•《荀子·性恶》篇首,荀子开宗明义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利欲之心。
他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
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又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惰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荀子·性恶》)耳目口腹肌肤之欲,以及由此形成的好利之心,都是人自然的天性。
这种利欲之心,促使人以追求物质利益作为其活动的目的。
•荀子认为人性可化,即能够加以改造。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
”(《荀子·儒效》)•人可以通过后天的主观努力来改变自己恶的本性,这是因为,人除了利欲之心,还有辨知之能。
可以发挥自己的辨知之能,学习圣人所制定的礼义法度,来节制自己的利欲之心,使自己的心思行为合于天人之道,合于仁义礼智,从而成为善人。
善恶相混说(扬雄)•人性既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也不是无善无恶,而是同时存在着善与恶两个方面,由善和恶混合构成。
这是人体内同时存在阴阳之气所决定的。
•人性善恶相混,因而人的为善为恶,便在自身学习修养。
扬雄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性三品说(董仲舒、韩愈)性三品说主张人性有三个等级:•纯善是一等级,•无善无恶或有善有恶是一等级,•纯恶是一等级。
双重人性论(张载、朱熹)•宋代理学家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部分。
所谓天命之性,也称天地之性,是人人都有得之于天理的义理之性;气质之性是人人都有得气而生的气禀之性。
其中义理之性是先天的,气禀之性是后天的,因此,人性在根本上说是双重的。
第二节传统自身修养规范一、自强、勇毅、明智二、知耻、持节、廉洁三、勤俭、节制、爱物一、自强、勇毅、明智•“自强”一词源出于《易传》。
•《周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思是说,天之运行,强劲有力,永无止息;君子应效法天道之健,永不懈怠地奋发自强。
这里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二)勇毅•“勇”即勇敢,“毅”即坚强。
勇毅是人们完善自我,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应有品格。
它要求人们面对困难、艰险、进犯、胁迫、阻力而不胆怯、退缩、回避、妥协、气馁。
•明智即聪明智慧。
它是孔子提出的“三达德”(仁、智、勇)之一,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
人只有明智,才能保待清醒、理智的头脑,养成理性的品格,克制自发的情感和盲目的意志,对人对事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动。
二、知耻、持节、廉洁•知耻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
中国古代先哲认为,恶皆生于无耻,人只有知耻,才能以为非作恶为羞,才能有所不为,才能勇于改正错误;无耻则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因此,古人特别重视养成知耻之心。
从孔子的“行己有耻”到孟子的“人不可以无耻”,知耻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起点。
•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有羞耻之心。
孟子认为,没有羞恶之心的人,是不能称为真正的人的,具有了羞恶之心,就是义的开始。
•持节即坚持气节。
“节”原指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如竹节,因竹死而节不变,于是引申指人的气节。
持节与操守、节操、德操是近似的意义,都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上的坚定性。
•持节的道德规范内容涉及到如何对待富贵贫穷,如何对待生死祸福,如何对待荣辱功名,如何对待个人国家等方面,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处世必以仁德,守身必从大义,为人重在大节,乃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作为有志之士,不应该耻于“恶衣恶食”,而是要耻于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不如人。
•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孔子所忧愁的是道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知道义不能亲身实践,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
•屈原说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廉,不贪;洁,清白无瑕。
所谓廉洁,指的是不贪财货,立身清白。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廉作了多方面的规定,其基本精神就是见利思义、洁身自律、廉洁奉公、正直无私。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子罕以不贪为宝,拒绝受玉,保存了自己的宝,体现了为官清廉者廉不妄取、反贪拒贿的正直品格。
三、勤俭、节制、爱物•所谓勤俭,即勤劳与节俭。
•勤劳指的是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和品质。
作为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热爱劳动,对所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不怠不惰,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
勤劳不仅能致富、兴家、兴国,且能养身、养德。
懒惰则会无以立身,甚至于导致道德堕落。
•所谓节俭,指的是人们对待个人生活欲望的态度,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俭约生活,节约财用。
•三国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了“俭以养德”的名言,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代韩愈《进学解》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所谓节制,就是按照道德要求和原则,控制或限制自己的欲望和行为。
•道家注重个人自身的节制,强调遵循自然之道,倡导“知止”、“知足”;•墨家注重节用,强调用费之理,倡导“不费”、“不劳”;法家注重纲纪法制,强调依法治世,推行“法禁”。
•儒家作为占主导地位的学派,对个人自身节制强调自主、自强,“取舍于内”,“节制在人”,主张“以道制欲”,“以义导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第十二章)纵情享乐不仅使人感官不再灵敏,而且会让人心发狂,乃至行为不轨。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第四十四章)名声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更亲切?生命和财货比起来哪一样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危害更大?•老子注意到贪求名利而招致灾祸甚至付出生命代价的社会现象,因此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1 33:48——36:42]•在庆封被贵族们驱出齐国后,贵族们就开始瓜分他的食邑,他们想把邶殿及其边鄙的六十邑分给晏子,可晏子就是不接受。
子尾说;“财富,人人都希望得到,为何唯独先生不想要呢?”晏子说:“庆封的食邑足够用来满足他的欲望,所以他灭亡了。
我的食邑不能满足欲望,赠给我邶殿,欲望就能满足;欲望满足了,灭亡也就没有多久了。
灭亡了,我在外已有的一邑,也将不是我的了。
我不接受邶殿,不是厌恶财富,而是怕丢失财富呀。
获取财富,就像布帛有幅度一样,之所以规定布帛的幅度,就是使它不得随意改变。
百姓生活丰厚和器用富饶时,君王就会用道德来加以约束,使他们不至于放肆怠慢,这叫作约束私利。
私利过度就会失败,我不敢贪心多取,也是在限制私利。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
请更诸爽垲者。
”晏子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
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者。
故对曰:“踊贵而屡贱。
”公愀然改容。
公为是省于刑。
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其是之谓乎。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景公欲更晏子宅晏子辞以近市得求讽公省刑第二十一》•爱物,也称作惜物,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道德规范,•爱物不仅要求人们要取物以时,取之有度,而且还要求人们对物应当用之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