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三章 传统自身修养观
- 格式:doc
- 大小:74.01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三章传统自身修养观
一、古人对自身修养的基本认识
二、传统自身修养规范
三、传统自身修养方法
《大学》论修身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认识你自己37:00】
第一节古人对自身修养的基本认识
一、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二、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
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
四、以慎独为最高境界
[论语心得之七——心灵之道(37分钟)
传统自身修养的理论基础(人性论)
•性善论(孟子)
•性恶论(荀子)
•善恶相混说(扬雄)
•性三品说(董仲舒、韩愈)
•双重人性论(张载、朱熹)
•《论语·阳货》载: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里所谓性,指人类天生的本性。孔子认为,人性本来是相近似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差异。人们的差别,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形成的。
孟子系统提出人性善的理论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因此,孟子认为人性有向善之倾向,“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
•孟子指出,这是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造成。“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在孟子看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既可以生成仁、义、礼、智四德而完成善,也可能因得不到存养而丢失趋于恶,甚至变成禽兽一样的恶人。
•因此孟子强调,人都应该认识自己的善性,培养内在的善端,扩充天生的良心,使自己成为高尚仁德的人。
性恶论(荀子提出)
•《荀子·性恶》篇首,荀子开宗明义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利欲之心。他说:“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又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惰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荀子·性恶》)耳目口腹肌肤之欲,以及由此形成的好利之心,都是
人自然的天性。这种利欲之心,促使人以追求物质利益作为其活动的目的。
•荀子认为人性可化,即能够加以改造。“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儒效》)
•人可以通过后天的主观努力来改变自己恶的本性,这是因为,人除了利欲之心,还有辨知之能。可以发挥自己的辨知之能,学习圣人所制定的礼义法度,来节制自己的利欲之心,使自己的心思行为合于天人之道,合于仁义礼智,从而成为善人。
善恶相混说(扬雄)
•人性既不是纯善,也不是纯恶,也不是无善无恶,而是同时存在着善与恶两个方面,由善和恶混合构成。这是人体内同时存在阴阳之气所决定的。
•人性善恶相混,因而人的为善为恶,便在自身学习修养。扬雄说:“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性三品说(董仲舒、韩愈)
性三品说主张人性有三个等级:
•纯善是一等级,
•无善无恶或有善有恶是一等级,
•纯恶是一等级。
双重人性论(张载、朱熹)
•宋代理学家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部分。所谓天命之性,也称天地之性,是人人都有得之于天理的义理之性;气质之性是人人都有得气而生的气禀之性。其中义理之性是先天的,气禀之性是后天的,因此,人性在根本上说是双重的。
第二节传统自身修养规范
一、自强、勇毅、明智
二、知耻、持节、廉洁
三、勤俭、节制、爱物
一、自强、勇毅、明智
•“自强”一词源出于《易传》。
•《周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之运行,强劲有力,永无止息;君子应效法天道之健,永不懈怠地奋发自强。这里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报任安书》)
•(二)勇毅
•“勇”即勇敢,“毅”即坚强。勇毅是人们完善自我,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应有品格。它要求人们面对困难、艰险、进犯、胁迫、阻力而不胆怯、退缩、回避、妥协、气馁。
•明智即聪明智慧。它是孔子提出的“三达德”(仁、智、勇)之一,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
人只有明智,才能保待清醒、理智的头脑,养成理性的品格,克制自发的情感和盲目的意志,对人对事采取正确的态度和行动。
二、知耻、持节、廉洁
•知耻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基础。中国古代先哲认为,恶皆生于无耻,人只有知耻,才能以为非作恶为羞,才能有所不为,才能勇于改正错误;无耻则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因此,古人特别重视养成知耻之心。从孔子的“行己有耻”到孟子的“人不可以无耻”,知耻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起点。
•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有羞耻之心。孟子认为,没有羞恶之心的人,是不能称为真正的人的,具有了羞恶之心,就是义的开始。
•持节即坚持气节。“节”原指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如竹节,因竹死而节不变,于是引申指人的气节。持节与操守、节操、德操是近似的意义,都是指一个人在道德上的坚定性。
•持节的道德规范内容涉及到如何对待富贵贫穷,如何对待生死祸福,如何对待荣辱功名,如何对待个人国家等方面,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处世必以仁德,守身必从大义,为人重在大节,乃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