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与疾病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症状与疾病

第一讲发热

一、体温的概念

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在理论上可以由深部的血液温度代表。正常的体温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内的各种理化过程,特别是酶参与的各种反应,都必须在一定的体温范围内才能顺利进行,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导致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的障碍,严重时可造成死亡。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烧),将引起一系列变化和症状,高热达42℃就会危及生命。

若若体温降低,将使人体酶的活性降低,体温下降到30℃以下就可出现脑功能障碍而致意识丧失,降到27℃以下就有生命危险。

二、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而略有波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一般波动在36.3~37.2℃之间。

正常情况下在一天之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

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

老年人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

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三、体温的调节在产热和散热之间进行

●产热和散热是影响体温变化的两个基本要素。

●正常情况下,人体在能量物质代谢中通过氧化反应的化学作用而产生热量。通过体表血

管舒张,循环增速,皮肤蒸发增加的物理作用而散发热量。

●如果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则体温相对恒定。

●如果产热和散热功能失去平衡,产热占优势则体温升高,散热占优势则体温降低。

●实际上,影响体温调节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内分泌

腺中的甲状腺和肾上腺,心功能和血容量,皮肤的汗腺等等。

四、体温的测量方法和表示

1、测量方法

由于人体深部的体温不易测试,故临床上常常通过测定口腔舌下、腋窝顶部和直肠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3-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

2.腋测法: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将体温表放于腋窝顶部,夹紧上臂,5-10分钟后读数。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旋转插入肛门,插入深度:婴儿1.25cm,儿童2.5cm,成3.5cm,2-3分钟后读数。

2、体温的表示

●肛门温度较口腔温度稍高,而腋下温度则较口腔温度稍低(相差约0.3~0.5℃)。

●如果不加说明,体温一般指口腔内舌下的温度,所以腋温或肛温应在测量数值后加上括

号进行标注。

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对病人检查体温,观察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五、发热概念及发热程度分类

●由多种原因引起人体体温高于37.3℃或一日内体温变异超出1℃时,或体温正常而病人

自觉有发热感,均可称之为发热。

●临床上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热(38.1~39℃)、高

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六、发热的机理分类

根据发热是否受致热源的影响,发热机理分为:致热原性发热和非致热原性发热

1、致热原性发热

当血液中的白细胞受到某些刺激,均可以激活白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白细胞致热源可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改变其兴奋性,使体

温调定点上升,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

●随着体温调定点上升,人体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不排汗或少排汗,使散热减

少;通过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并因寒冷感觉,反射性地引起竖毛肌收缩,并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缩形成寒战等,均可使产热增加。此时产热比散热明显地占优势,则引起发热。

●刺激白细胞生成和释放致热原的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白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或炎症坏死组织;

●病原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外毒素,炎性渗出物,抗原抗体复合物进入血液;

●在某些病症血浆中游离原胆烷醇酮增高。

多数患者的发热,系由于致热原(能引起发热的物质)所致。

实际上一种疾病发热的机理大多不是单一的,而是几种因素的综合。

例如脑炎患者,可由致热原与非致热原因素引起发热。

2、非致热原性发热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脑外伤、脑溢血、脑炎、中暑、安眠药中毒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如:广泛性皮炎,广泛性皮肤瘢痕形成,致使皮肤散热功能减退;大量失血、失水,心脏排血量减少,皮肤血流减少,皮肤水肿以及皮肤血管收缩等影响散热

七、发热的病因分类

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为临床上引起发热最常见的原因。

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立克

次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

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一)感染

1.细菌性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淋巴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他各种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痢疾。伤寒、猩红热、百日咳、各种结核病、痈疖、脓肿、胆囊炎、肾盂肾炎、输卵管炎、蜂窝织炎、丹毒、布氏杆菌病、破伤风等。

2.病毒性感染: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感

染、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3.螺旋体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

4.原虫病:如疟疾、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黑热病等;

5.蠕虫病:如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蠕虫蚴移行症等。

6. 立克次体病:如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

(二)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细胞的吸收

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

②缺血性损害: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 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注射异性血清或蛋白制剂,以及输血、输液后的热原反应等。

3、产热、散热异常: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后所致的产热过多:因慢性心力衰竭、重度脱水、大量出血、广泛性皮炎、广泛性疤痕、先天性汗腺缺乏症、鱼鳞癣或包盖过严(常见于小儿)所致的散热障碍等而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

4.中枢神经调节失常:如:①物理性,如中暑;

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

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

上述各种原因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热。

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表现为低热,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①原发性低热: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 0.5℃以内。

②感染后低热:感染已愈而体温调节仍未恢复正常

③夏季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多见于幼儿,且多发生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

④生理性低热: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低热。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也可有低热现象,还有婴儿体温中枢调节功能失常等。

八、发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1、体温上升期: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定点水平上移,临床上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无汗、“鸡皮疙瘩”及寒战,体温逐渐上升。

此期持续时间长短不等,可由几十分钟至几小时,甚至数天。分为骤升、缓升两种类型:

骤升型:体温在几十分钟至几小时内达 39℃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发生惊厥。

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等。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所致的发热。

2、高温持续期

产热与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一方面体内仍受致热物质的不断刺激,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另一方面散热过程开始增强,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由于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使体温不再继续升高。

高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