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技术与应用的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7
《WLAN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WLAN技术与应用课程代码:1812CB 建议课时数:32 (其中实践课时数:8)学分:2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
《WLAN技术与应用》是通信技术专业里面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光接入网技术》和《通信线路工程》等课程,后续的学习课程可为《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毕业综合实践》等课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项目为单位来组织教学,通过具体任务的实施,让学生加深对WLAN技术的必备理论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了解移动网络、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局域网等网络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为未来参加工作、增加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利用WLAN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1.2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主要针对通讯设备生产商(中兴、华为)、设备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以及工程外包公司、业务代理商、通讯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等的工程、维护、销售、生产、监管等相关岗位所需掌握的技能,结合移动通信的特点,让学生在项目任务的完成工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团队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本课程主要涉及知识点有:IEEE802.11无线局域网认知、无线局域网设备认知。IEEE802.11无线网状网技术,包括网络规划、网络建设、网络维护和管理以及无线网状网的典型应用。AC初始化配置、AP认证及WLAN配置流程、安全配置等。
课程的总学时为32课时,2个学分。
2课程目标
使学生具备成为本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相关岗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全面掌握通信工程的监管、通信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质检等岗位所需的无线通信技术和技能,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实现,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合作。
知识目标
●了解无线IEEE802.11技术;
●掌握无线网状网的设计与规划、无线网状网的测试方案和方法;
●掌握无线网状网的工程实施,包括现场场勘、设备配置和安装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无线IEEE802.11技术实现无线网状网工程的设计;
●能够实现宽带无线接入;
●能够设计和实现无线网状网的测试方案;
●能进行移动通信管理软件的基本安装,具有对系统设备及相关链路进行配置的能力;
●能从事无线设备进行常规的维护及管理工作;
●能了解网络优化的流程及内容,能协助完成相关简单工作;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守时、质量、规范、诚信、责任等方面的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与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项目的选取要科学,体现产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4.2教学建议
教学要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作品的评价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
充分利用课堂实验,确保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本门课程理论较多,要多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4.3教学条件
(1)专业教师要求:教师需具备与课程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注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课程持续将设提供有力支持。
(2)校内实训环境:
现代通信综合实训中心:配备有如下设备
4.4课程资源
(1)注重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应用,教材注重实际项目、行业最新知识与成果的介绍,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2)建设多媒体资料,开发适合与学习情境内容相关的PPT课件、Flash
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视听体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
(3)充分利用网路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发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在线问答、试卷杨题库等多种学习资料,实现教师与学生网上教学交流、答疑,补充课堂及实践教学。
(4)积极利用专业论坛、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更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5)与企业共建融实训教学、社会培训、“双师型”教师培养、技术研发与生产应用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实训基地,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造就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
4.5教学评价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又要检测学生对相关设备配置的理解,重点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考核总分100分,平时考核占30%,期末终结性考核占70%。
平时考核方面包括: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学生作业等。
期末终结性考核采取开卷形式,是对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评价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注重专业理论掌握程度和专业理论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核。
5.其它说明
(1)加强网络课程与资源库的建设,尽快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利用校园网辅助教学。
(2)本课程标准由于涉及特定的校内实训室的设施设备,以及特定的校外合作企业,主要适用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学生。
[附]课程负责人:蒋爱如专业负责人:吴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