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DQ测试原理与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测试

1电流测试简介

功能测试是基于逻辑电平的故障检测,逻辑电平值通过测量原始输出的电压来

确定,因此功能测试实际上是电压测试。电压测试对于检测固定型故障特别是双极

型工艺中的固定型故障是有效的,但对于检测CMOS工艺中的其他类型故障则显得

有些不足,而这些故障类型在CMOS电路测试中是常见的对于较大电路,电压测试

由于测试图形的生成相当复杂且较长,因而电流测试方法被提出来电流测试的测试

集相当短,这种测试方式对于固定型故障也有效。

CMOS电路具有低功耗的优点,静态条件下由泄漏电流引起的功耗可以忽略,仅

在转换期间电路从电源消耗较大的电流。电源电压用V DD表示,Q代表静态

(quiescent),则IDDQ可用来表示MOS电路静态时从电源获取的电流,对此电

流的测试称为IDDQ测试,这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测试。

IDDQ测试概念的提出时间并不很长,但自半导体器件问世以来,基于电流的测

量一直是测试元器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即所谓的IDDQ测试,用在常见的短接故障检测中。自从Wanlsaa于1961年提出CMOS概念,1968年RCA制造出第一

块CMOSIC和1974年制造出第一块MOS微处理器以来,科研人员一直研究CMOS电路的测试,而静态电流测试则作为一项主要的参数测量1975年Nelson提出了IDDQ测试的概念和报告,1981年M.WLevi 首次发表了关于VLSICMOS的测试论文,这就是IDDQ测试研究的开端。其后,IDDQ测试用来检测分析各种DM0S缺陷,包括桥接故障和固定型故障1988年W.Maly首次发表了关于电流测试的论

文,Levi,Malaiya,C.Crapuchettes,M.Patyra,A.Welbers和S.Roy等也率先进行了片内电流测试的研究开发工作,这些研究奠定了IDDQ测试的基础、1981年Philipssemiconductor开始在SRAM产品测试中采用片内IDDQ检测单元,其后许多公司把片内IDDQ检测单元用在ASIC产品中,但早期的IDDQ 测试基本上只为政府、军工资助的部门或项目所应用。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半导体厂商认识到IDDQ测试是检测芯片物理缺陷

的有效方法,IDDQ测试才被普遍应用,CAD工具也开始集成此项功能。目前,

IDDQ测试也逐渐与其他DFT结构,例如扫描路径测试、内建自测试、存储器测试等,结合在一起

应用。20世纪80年代,电流测量基本上是基于片外测量电路的,

80年代末片上电流传感器的理论和设计方法得以提出,随后这方面所开展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纷纷

出现,IEEETechnicalCommitteeonTestTechnology于1994年成立一个称做

QTAG(QualityTestActionGroup)的技术组织,其任务是研究片上电流传感器的标准化问题,但该

组织得出了电流传感器不经济的结论,因此,1996年结束标准化研究工作,目前电流传感器的研

究主要针对高速片外传感器。

IDDQ测试是源于物理缺陷的测试,也是可靠性测试的一部分1996年SRC (SemiconductorResearchCorporation)认定IDDQ测试是20世纪90年代到

21世纪主要的测试方法之一。IDDQ测试已成为IC测试和CAD工具中一个重要内

容,许多Verilog/HDL模拟工具包含IDDQ测试生成和故障覆盖率分析的功能。

IDDQ测试引起重视主要是测试成本非常低和能从根本上找出电路的问题(缺陷)

所在。例如,在电压测试中,要把测试覆盖率从80%提高10%,测试图形一般要

增加一倍,而要从95%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测试图形大约要在前面的基础上提高

一倍,但若在电压测试生成中加入少量的IDDQ测试图形,就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即使电路功能正常,IDDQ测试仍可检测出桥接、短路、栅氧短路等物理缺

陷。但是IDDQ测试并不能代替功能测试,一般只作为辅助性测试。IDDQ测试也

有其不足之处,一是前面提到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手段,二是对于深亚微米技术,

由于亚阂值元件的增加,静态电流已高得不可区分。

IDDQ测试的原理就是检测CMOS电路静态时的漏电流,电路正常时静态电流非常

小(nA级),而存在缺陷时(如栅氧短路或金属线短接)静态电流就大得多如果

用IDDQ法测出某一电路的电流超常,则意味着此电路可能存在缺陷。图1以

CMOS反相器中栅氧短路和金属线桥接形成的电流通道为例,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

一步阐述对于正常的器件,因制造工艺的改变或测量的不准确,也可能得出IDDQ

电流过大的判断,这种情况应先予以排除。

图1CMOS反向器中形成的电流通道

虽然IDDQ的概念比较直观,但对于VLSI而言,IDDQ测试并不简单,关键问题

是如何从量值上区分正常电路的电流和有缺陷电路的电流。1996年WillamsT.E.提出了用静态电流分布来区分电路“好坏”的概念,采用静态电流分布曲线来

描述,如图2所示。图2左半部分是正常的CMOS反相器的静态电流分布曲线,

其均值为Mg,右半部分是有缺陷的CMOS反相器的静态电流分布曲线,其均值为Md。如果Mg

和Md的差值比较大,就可以比较容易地选择一个静态电流上限值来区

分电路的“好坏”。区分开正常电路的电流和有缺陷电路的电流限值,不但与电路

的设计参数、制造工艺有关,还与电流的测试手段有关。

图2IDDQ值的典型分布

2IDDQ测试机理

2.1基本概念

一个数字IC可能包含上百万个晶体管,这些晶体管形成不同的逻辑门,不管

这些门电路形式和实现功能如何,都可以把它们用一个反相器的模型来表达。首先研究CMOS反相器及其在有故障和无故障条件下的转换电流,在输入电压从O转换

到VDD的过程中,PMOS管会由导通转换为截止,而NMOS管则会从截止转换为导通,但在转换时间tf内,栅极所具有的电压会使两管同时导通,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

电源和地回路中形成比较大的电流,对其用SPICE模拟所得的波形如图3所示

图3CMOS反相器转换电流的SPICE模拟

图4绘出0.6um工艺,NMOS管W=L=0.6um,PMOS管W=2.5um、L=0.6um的CMOs反相器的SPICE模拟图。上部分图形是CMOS反相器无故障时输入电压Vgs

和电源电流的SPICE模拟图,下部分图形是有故障时(输入输出短接)输入电压

和电源电流的SPICE模拟图。从此图中可以看出,对于有故障的电路,当输入电

压Vgs为高电平时,电源电流维持在一固定的、比较大的值,这是因为输出经NMOS拉低到地电平。但当输入电压Vgs=0时,PMOS导通,而NMOS也固定在输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