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优势

  • 格式:docx
  • 大小:23.6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形成

竞争优势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根本标志。关于竞争优势的定义,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是由生产要素决定的,有的认为是由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依笔者之拙见,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一种或几种资源的结合方式。从竞争优势的概念中不难看出,竞争优势首先具有时间性。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不同的时期,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不同的,一个时期具有的竞争优势,而在另一个时期则可能成为劣势。第二,具有差异性,竞争优势必须有别于其他企业。不同的企业在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应该有自身发展的特点,只有有了自己的特点,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具有自己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三,先进性。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必须具有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必须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或者是先进的生产要素的配置,从而形成了一个在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领先于其它企业,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多学科性。企业竞争优势可体现在多种资源的结合方式上。它既可以体现在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研发产品上来,又可以体现在用合理方式来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既可以体现在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可以体现在企业推销自己的产品方面。无论在某一方面,还是在几个方面,只要你的企业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具有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市场,赢得客户。

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便是美国哈佛经济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他曾指出;“竞争优势几乎不能算一个新的课题,很多工商管理书都从这个或那个方面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了这个问题”

①,正如波特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当时虽说很少提及竞争优势,但很多企业却都已经存在了这种优势,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我所工作的沈阳变压器厂就成为了全国变压器行业的龙头老大。在那个时期,无论是产品的产量,还是生产的产值,无论是产品的质量,还是产品的电压等级,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特别是我们为葛洲坝水利枢纽生产的备用的220KVA变压器,当国外某知名企业的主变压器在电站合闸送电发生了故障,造成大面积停电时,我们的备用变压器及时顶替,并且正常运行至今,从而避免了电站更大的损失。正是靠这

种高质量,我们羸得了市场,受到了用户的好评。这就是我们企业的竞争优势,而这时的竞争优势是综合性的。由此可见,竞争优势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只是从80年代初,人们才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真正使竞争优势上升到了理论高度,从而使企业才真正重视竞争优势。

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

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对各个环节的认真管理而取得的。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企业的各种资源的组合过程,也就是企业价值活动过程。

企业的价值链包括基础活动和支持活动两种,其中基础活动包括内部后勤、运营、外部后勤、市场与销售和服务;支持活动包括公司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活动②。

迈克尔•波特认为,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满足所有的人对某一种产品(或某一类产品)的所有的需要。因此,一个组织的管理必须选择一种或几种能体现本组织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来参与竞争,而这种产品或这类产品必须区别于其它产品,或者在成本方面低于其他企业,或者在产品的创新方面优于其它企业,或者这种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有差异。管理层应在这三种战略中选择一种适应本企业的战略。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对各种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超越竞争对手,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成本领先的地位,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众所周知,我国彩电业的龙头老大长虹集团,就是采用这种低成本战略,使企业重新焕发了青春。在我国,所有的大中型国有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长虹集团也是如此。最初,它是一个有名的兵工厂,后来将军工产品转为民用产品,长虹集团开始生产电视机。90年代初期,由于各地纷纷上马彩电生产线,使得我国的彩电产品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各企业间展开了惨烈的竞争,长虹集团也从原来的绩优企业变成了亏损单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人员在总经理倪润峰的带领下,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销售渠道,特别是充分利用西部劳动力价格低,通过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使产品的生产成本有了明显的

下降,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到1998年时彩电年产量近千万台。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促使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领域不断地创新,从而使本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海尔集团就是靠不断创新取得竞争优势。

首先体现在名牌观念的创新。海尔集团的电冰箱是我国的名牌产品,靠的是产品质量。当海尔现任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

1984年12月26日上任时,海尔冰箱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当时库存76台产品有不同程度的缺陷,企业员工都想进行内部处理。而张瑞敏断然拒绝,并且宣布谁生产的这台产品,就由谁亲手用大铁锤将这台产品砸掉,同时扣发了自己当月工资,并当场决定今后谁生产了不合格产品,就扣发谁的工资。正是这把铁锤,正是这个决定,锻造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产品质量的陈旧观念,从而创造了海尔的产品品牌。而当时砸掉不合格冰箱的大铁锤,现在还存放在海尔展览馆里。其次是多元化战略观念的创新。

1984年12月,当张瑞敏刚刚上任时,当时的青岛电冰箱厂,产品品种单一,风险大,为了扩大企业的规模,该企业在保证做好电冰箱这一龙头产品的同时,不断地扩大产品线的宽度。他先后通过兼并等方式进入到了电视机、空调、电脑等行业,到了二000年,已经可以生产58个系列9200多种家电产品,几乎涵盖了所有家用电器产品。最后是国际化战略观念的创新。随着国内家电市场日渐饱和,海尔集团开始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90年海尔集团先将电冰箱打入德国市场。众所周知,德国家电的质量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德国人对家电是比较挑剔的。海尔电冰箱是经过德国的检测机构检验,并获得同类产品第一名之后,才得以进入德国市场的。随着海尔产品在德国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海尔集团又在德国收购了一家电冰箱厂,将生产基地建到了德国。当时有很多权威机构认为这是海尔集团愚蠢的决定。然而,经过几年的运转,证明这是海尔的惊人之举、创新之举。海尔产品在进入德国市场的同时,也打入了美国市场。他们在美国的南卡罗纳州设立了工厂、在洛杉矶设立了设计中心、在纽约设立了营销中心。经过海尔人数年的努力,海尔集团的资产从1984年的300万元,发展到了1999年的100多亿元,销售额为268亿元。并且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