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课件-清明上河图 人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6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绘画作品,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本课以“人美版”《清明上河图》为例,通过分析这幅画作的艺术特色、历史背景和表现手法,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对绘画艺术有一定的认识。
但《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瑰宝,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幅作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时代背景、艺术特色等基本知识;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历史背景、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清明上河图》的细节描绘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感受;同时,运用板书、PPT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画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问题驱动,引导学生关注《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和创作背景。
2.基本知识: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时代背景、艺术特色等基本知识。
3.细节分析:分组讨论《清明上河图》的细节描绘,引导学生关注画作的精细之处。
4.创作意图:分析《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意图,探讨画作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5.欣赏与评价: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长卷,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瑰宝。
教材以这幅作品为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画面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认识,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掌握画面内容,认识其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美的追求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画面内容、艺术特色。
2.难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画面内容、艺术特色。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分析其艺术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和感受。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临摹《清明上河图》,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清明上河图》相关资料。
2.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等。
3.素材:其他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供学生比较和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幅作品。
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包括人物、建筑、山水等元素。
分析画面中的细节,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精细工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清明上河图》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作品。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生活细节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
本节课选取了常锐伦的《清明上河图》进行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这幅作品,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作品,对绘画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复杂作品,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社会的了解有限,可能对于作品中的生活细节和文化背景难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分析作品中的生活细节和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和讨论,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分析作品中的生活细节和文化内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美术术语,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和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欣赏: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生活细节。
3.分析:学生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进行指导。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生活细节和文化内涵,分享自己的看法。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强调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时代背景、艺术特点和生活细节等方面,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作品分析和讨论能力、对古代绘画艺术的认知和理解等方面。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风俗画,以其精细的笔触、繁复的构图、丰富的生活细节和高度的历史价值,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的瑰宝。
教材以这幅作品为案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尤其是宋代风俗画的特点,以及《清明上河图》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知识,但对于《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对于绘画艺术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直观的欣赏层面,对于绘画技巧、艺术风格、历史背景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年代、艺术风格及历史价值。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对绘画艺术的认知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2.原因:学生对于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才能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年代、艺术风格及历史价值。
2.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对绘画艺术的认知水平。
3.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模仿《清明上河图》的绘画风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下《清明上河图》教学设计。
2.课件:关于《清明上河图》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画材:毛笔、墨水、宣纸等绘画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幅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年代、艺术风格及历史价值,让学生对这幅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细节,分析其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尝试模仿《清明上河图》的绘画风格。
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7课清明上河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第17课《清明上河图》是一堂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为主题的课程。
教材通过介绍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清明上河图》的详细介绍,又包含了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他们在绘画技巧、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创作背景、艺术特点,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清明上河图》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形式展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及其创作背景。
3.作品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线条、色彩、人物等,分析其艺术特点。
4.文化讲解:讲解《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以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