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联想的经验和教训》
- 格式:docx
- 大小:14.71 KB
- 文档页数:2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励志演讲稿三篇演讲稿一:柳传志谈创业历程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作为联想集团创始人的创业历程。
在我创业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困难,但也收获了无数的成果和成功。
我想借此机会,鼓励大家勇敢追求梦想,勇往直前,不惧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回顾起创业的那个时刻,我是充满激情和决心的。
我相信只要有信心和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时的中国电脑市场还十分不发达,我看到了这个机会,并决心在这个领域创业。
起初,我们只有十几个员工,办公室也很简陋,但是我们拥有的是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信念,那就是成为中国最大的电脑企业。
创业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和挫折。
起初,我们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技术的不足。
但是我坚信只要坚持下去,不断学习和改进,我们就能够突破困境,取得成功。
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最终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和好评。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
没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就无法取得成功。
我鼓励员工们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发展中来。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正是有了这样的团队,我们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不断的奋斗。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能放弃,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谢谢大家!演讲稿二:柳传志谈成功的秘诀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成功的秘诀。
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在我创业的过程中,我也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是我成功的秘诀就是永不放弃,勇往直前。
首先,成功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当初我创业的时候,中国电脑市场还十分不发达,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做好产品,用心服务客户,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经验与教训作者:柳传志来源:《创业邦》2010年第07期今天在座的主要是创业者,特别是海归创业者。
如果让我只讲一句话,我想讲的是:大家要创业的话,是不是真想清楚了。
因为创业这条路确实不好走,不但道路崎岖,还要符合好几个条件,最后才能走到成功。
当然,创业也不是一条不归路,即使失败了也就是受到资金损失,人本身还是会受到历练的,可以退回去做公务员或者到企业里继续打工,然后再卷土重来。
对于今天在座的海归创业者们,一开始就更要想清楚走什么路,因为你们要退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能比较困难。
创业成功不仅仅意味着你的企业上市了,更重要的是你真的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每个人在创业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创业,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创业者要想成功应该具备的一些必要条件,但哪些是先天的,哪些是能够通过后天锻炼出来的,我没有弄清楚。
困难与诱惑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这是千真万确的。
联想成长的时候。
可能比大家面临的困难更多,主要是环境困难。
1980年代,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转,由于种种不规范的商业行为我们被骗过多次。
最初起家的20万元资本,大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人骗走了14万。
1987年时,在深圳被一家私人的进出口公司骗走了300万元。
当时我甚至有拿板砖拍他的心,在他们家蹲守了很长时间,最后这笔钱追了回来。
当时海淀区的一些领导对创办高科技企业既不理解也不支持,我们推出了第一代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物价部门找上来认为超利润要罚款,我带着一个女同事周日等在他家门口。
我当时已经40岁了,在科学院里是有一定地位的技术人员,遇到这些困难就要很快进行心理调整。
再举一个例子,联想当初走的是“贸工技”这条路,我们最高的理想就是做自己品牌的电脑,以为条件具备时就可以向计划部门去申请批文,但根本拿不到申请单。
后来我们和香港的一家小公司合作,办起了香港联想,用做代理业务挣的钱开了一个小作坊,生产电脑主机板并到外国去参加展览。
柳传志:解读联想的管理三要素8月15日,由江苏省委组织部牵头主办的2009江苏企业家统筹共建推动科学发展高层峰会在江阴隆重举行。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代表柳传志、王石以及最有价值的职业经理人唐骏先生会同省内大型国企领导人、百强民企领导人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柳传志演讲全文。
柳传志: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我今天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企业如何应对危机。
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一场大的流感来了,对一个人也是一个危机,但是对一个强壮的人来说,那可能就什么事没有,因此如果一个企业面对未来有各种各样危机出现的时候,最好的方式还是把自己的身体练的更强壮,这就是我今天主要想说的话,当然再怎么强壮,真的碰到了大的天灾人祸,我们谁也没辙,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企业可以做的事。
今天举的例子是我们联想的例子,所以就把联想的情况简单介绍一下。
联想集团是在1984年的时候,是由我和另外十个人员在传达室里办的,然后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努力,联想现在在去年有一千多亿的营业额,有三万多人,六百多亿的总资产。
刚才王石先生讲的时候,他是一个我非常羡慕的企业家,一边登山,一边还把企业不小心做那么大,刚才讲话的时候脑门还挺发亮,我是属于另外一种,属于土拨鼠那样的,一天到晚忙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就从这个角度谈谈我这样的企业是怎么应对危机的。
一个企业怎么才算健康呢,一个企业管理实际上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运作层面,我们任何一个企业,不管是做制造业的,或者是做服务业的,都有他自己的行业规律,比如我们做制造业的,你要研发、采购,你要生产制造销售,有供应链、财务等等,这有一套规律,这个里面包含了管理的内容。
另外一个层次是管理基础层面,这个管理基础里面什么含义呢?是机制体制,另外有一套我们自己的说法,我们叫管理三要素,你这个企业有没有一个好的班子,会不会制订战略,能不能带队伍,我下面讲这个之间的关系。
首先一个企业真的应对危机,还是先把自己本行业的事做好,自己干什么的,是不是对自己这个行业真的有清醒的了解,这个当然是第一重要的,我就举我们自己联想的故事说明问题。
柳传志:联想的创业经验与教训在座的主要是创业者,特别是海归创业者。
如果让我只讲一句话,我想讲的是:大家要创业的话,是不是真想清楚了。
因为创业这条路确实不好走,不但道路崎岖,还要符合好几个条件,最后才能走到成功。
当然,创业也不是一条不归路,即使失败了也就是受到资金损失,人本身还是会受到历练的,可以退回去做公务员或者到企业里继续打工,然后再卷土重来。
对于今天在座的海归创业者们,一开始就更要想清楚走什么路,因为你们要退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能比较困难。
创业成功不仅仅意味着你的企业上市了,更重要的是你真的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每个人在创业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创业,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创业者要想成功应该具备的一些必要条件,但哪些是先天的,哪些是能够通过后天锻炼出来的,我没有弄清楚。
八路创业网困难与诱惑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这是千真万确的。
联想成长的时候,可能比大家面临的困难更多,主要是环境困难。
1980年代,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转,由于种种不规范的商业行为我们被骗过多次。
最初起家的20万元资本,大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人骗走了14万。
1987年时,在深圳被一家私人的进出口公司骗走了300万元。
当时我甚至有拿板砖拍他的心,在他们家蹲守了很长时间,最后这笔钱追了回来。
当时海淀区的一些领导对创办高科技企业既不理解也不支持,我们推出了第一代产品联想式汉字系统,物价部门找上来认为超利润要罚款,我带着一个女同事周日等在他家门口。
我当时已经40岁了,在科学院里是有一定地位的技术人员,遇到这些困难就要很快进行心理调整。
再举一个例子,联想当初走的是“贸工技”这条路,我们最高的理想就是做自己品牌的电脑,以为条件具备时就可以向计划部门去申请批文,但根本拿不到申请单。
后来我们和香港的一家小公司合作,办起了香港联想,用做代理业务挣的钱开了一个小作坊,生产电脑主机板并到外国去参加展览。
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去参观展览会时发现竟然有个摊位是大陆人开的,后来找到我们给了批文。
我从柳传志身上学到的3件事作者:李翔来源:《山东国资》 2020年第7期李翔这篇文章中,我并不想去讲柳传志在商业上的成就,在过去40年经济中他所扮演的符号角色、他的标志性地位等,这些历史会给出评价。
我只是想从自己的角度,谈一下在多年的交往中,我作为一个后辈,从他身上学到的一些事。
第一件事:守时。
有的CEO不允许别人迟到,但自己事务繁忙,经常让人等。
但柳传志不同,他要求别人守时,自己也从来不迟到,说几点就几点。
我专门问过他这件事。
柳传志讲,这个习惯是受到父亲的影响。
我后来听说,某年底柳传志答应参加一个会,在会上做一个演讲。
会是早上开,前一天晚上北京开始下大雪。
他住在西边,开会是在东边,柳传志担心早上交通拥堵,于是,前一天晚上就直接住到了会场附近的酒店。
我自己也亲身经历了一次,那次是在美国参加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活动。
下午出发去开会之前,我在柳传志房间对他做采访。
正聊着,柳总抬手一看表,脸色一变,说:“咱们快走,要迟到了。
”然后拿上外套就是一路小跑,一边跑还一边埋怨我:“要迟到了,都赖你!”第二件事:关于利益。
这要说回联想的历史。
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拿出20万元,以及一间20平方米大小、原本用来做传达室的房子,支持中科院计算所工作人员柳传志等人创办了联想。
到了1993年,也就是联想集团在香港上市的前一年,柳传志决定找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谈一谈股权问题。
柳传志的态度很简单,像联想这样的公司,要想越做越好,员工必须有股权。
“如果当时周院长说了,不能给你们股份,不能给你们分红权,你会怎么办?不管面对的是哪位领导,我肯定不干,而且会很坚决。
公司的东西我一分不会拿,立刻就走。
我不做那个窝囊事。
这就是我的性格。
”用他的话说就是,不能当坏人,也就是去私拿公司的利益,但是也不能不照顾员工的利益。
柳传志碰到了一位好领导,周院长认同了他跟联想团队提出的方案。
如果没有院长的开明,以及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后来联想到底能做多大,倒是可以打上一个问号的。
柳传志传记观后感柳传志,中国IT行业的重要人物之一,联想集团的创办人和前任董事长兼CEO。
他的创业历程和领导风格备受瞩目,这位商界传奇的成功经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
在阅读柳传志的传记后,我深受启发,对他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品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柳传志的坚持与决心令人敬佩。
柳传志在创立联想之前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并有机会出国深造。
然而,他选择放弃这些机会,回国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面对当时中国IT行业的困境和竞争对手的冲击,柳传志没有动摇,坚定地推动自己的事业发展。
他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这种坚持和决心是柳传志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柳传志在公司经营和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他注重公司文化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柳传志深知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鼓励员工创新和自主决策,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
他还推行了开放式管理,鼓励员工从各个层面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
这种积极的管理方式让联想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并成为中国IT行业的领军企业。
柳传志的职业经验告诉我们,优秀的领导者需要注重培养和激励员工,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此外,柳传志的与时俱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也令人钦佩。
在全球IT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柳传志意识到企业需要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他推动公司转型,并积极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在他的领导下,联想成功进军手机和云计算领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柳传志敢于冒险,迎接挑战,这种敢于创新的勇气是他引领联想走向国际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在柳传志的传记中,我也看到了一个乐于助人和回馈社会的柳传志。
他不仅注重联想的企业责任,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还积极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
他致力于在教育领域做出贡献,捐资助学、支持科技创新,为培养年轻一代的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种回馈社会的精神是柳传志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
总结起来,柳传志是一个充满决心和韧性的领导者。
我们在2004年12月8日召开的大型发布会,宣布并购IBM的PC业务。
当时发布会的召开引起了很大轰动。
因为IBM是美国文化、美国财富、美国精神的象征。
美国人竟然不做PC,交给中国人做了?当时的争论极其热烈,行业的朋友、媒体的朋友都非常赞叹。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都是赞叹于我们的勇气。
即便瑞,当时没有人认为我们能成功。
当时有人说:“柳总,您干得好!就是死了也值了!”当时我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我说:“认为我们并购成功的请举手。
”当时只有两个人举手了,事实就是这样。
在并购之前的2004年,我们在中国只有29亿美元的营业额。
但是到了2011年,我们做到了296亿美元的营业额,今年第三季度报表发布之后肯定还有更大幅度的增长。
我们在2004年的时候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4%,2012年占到全球PC市场份额的15.7%,相信这个季度之后还会有进步。
这样大幅的增长中还有很多故事。
大家都知道在2009年联想曾经一路退到悬崖的边上,一个季度亏损2.7亿美元。
即便现在也只能说并购是暂时成功了。
如果你到美国大街上问问:“你知道中国联想公司吗?”我想十个人里有一个人知道就不错了。
所以说,我们中国企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希望在座的各位朋友将来远远超过联想。
至于说我为什么要创业?在40岁以前中国没有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
1984年,我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研究磁记录,很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研究的时候,我所在的研究所是做应用技术研究。
大家现在都会说应该把应用科技成果产业化,让它变成钱。
但是那个时候人们的观念根本不是这样,科学院就是先做个东西,然后拿来跟世界最高水平比较。
当时美国人是把研究成果跟苏联比,但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因为我们做的东西还是写论文,写完论文就评职称,评完职称就提工资,一切工作到此为止。
科学院里有不少人都是被院里动员起来的,很少有像我们这样自愿的。
因为科学院的企业不是国家计划性的企业,拿不到批文,拿不到指标,到处磕头、求爷爷告奶奶。
联想是1984年开办的,到今天已有目标怎么设计;怎么样才能一步一步去实现,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人怎么挑选等等。
三是带队伍。
有了好的战略以后,员工不努力也不行,如何让员工热爱公司、热爱工作,需要有很多的激励措施和企业文化。
并购IB M的PC部门以后,最大的难题是文化磨合。
不同企业来的人,东方人、西方人在一起如何更好地工作。
我和杨远庆一起,主要是帮杨元庆怎么把班子建设得更好。
原先我们在欧洲、在美国的业务很小,利润几乎是负的,现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我们盈利的重点,而且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
比较值得自豪的是,我们没有派任何一个中国人去那里当领导,但是战略完全一致,文化、价值观完全一样,主要是最高领导层意见一致之后,往下走的时候能够深入推行。
可以说,这个并购应该算是成功了。
分拆联想2000年的时候,我们采取了一个重要的举动,把联想分拆成为两个上市公司,一个叫联想集团,由杨元庆负责;一个叫神州数码,由郭为负责。
联想集团做自己的产品,而神州数码则以代理业务为主。
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些别的事。
纵观高科技发展这么多年,永远保持不垮的企业其实是很少的,尤其电脑行业,不停地有企业在倒下,这是因为新技术发展之势迅猛,跟不上就会被淘汰。
我们应当也有能力把自己的业务面开拓得更宽。
当时有个说法,要做就要专注。
我坐在最上面,作为一个控股投资公司;下面的子公司,像杨元庆在做电脑,你不能不认为他是专家,他心无旁鹜,非常专注。
郭为也非常专注,跟着我们做了两个投资公司和一个房地产公司,从他十年多的表现来看,我想用“非常成功”来评说并不为过。
目前这两家投资公司在各自行业里的位置都是很靠前的,不仅获得了很好的利润,而且其所投资的企业都被看好。
同样,房地产公司的业绩也是很不错的。
重要的是选对人总结联想的成功经验,除了选好合适的行业,更重要的一条就是要选对人。
我们有很好的组织架构,但作为主要领导,既要管战略、经营,又要管财务、管人力资源,我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绝对做不好。
联想柳传志的组织管理有什么秘诀?联想电脑在成立之初就决定要成为中国第一电脑品牌,吸引各类人才加入联想,终于在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
而联想掌门人柳传志的组织管理方法也就成了经验秘密。
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联想柳传志的组织管理有什么秘诀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一个清晰的定位与愿景阿里巴巴打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旗号,凭借以“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公司定位,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互联网公司。
吉姆·柯林斯的《基业长青》告诉那些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一个高瞻远瞩的公司,应该有着务实的理想主义,这是一种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但绝非空想。
这样长青的基业,有着冷静的头脑,有追求进步的驱动,有刺激进步的强大机能。
领袖们创造了'胆大包天'的目标,也创造了教派般的文化。
它们永不满足,优胜劣汰。
它们协调一致,玩火但绝不自焚……”无论你是企业的投资者还是经营管理者,要想办好企业,首先是要对自己的公司——这个现代化的企业组织有全方位、深刻、清晰的认识。
定位不清,愿景不明,公司肯定办不好,路也走不远;关键是你无法感召有能力,有抱负的英才加盟到你的事业中来,办公司就是办人!公司发展长盛不衰,企业需要基业长青,需要有胆大包天的目标,可以促使大家团结起来,能够激发团队的力量。
三个管理要素柳传志的管理思想被高度浓缩为“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建班子”是“定战略”和“带队伍”的先决条件,领导班子通过“定战略”正确决策,通过“带队伍”有力执行,实现企业的稳健发展。
1、“建班子”没有一个意志统一的、有战斗力的班子,什么定战略、什么带队伍,什么都做不出来。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班子的团结永远是企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建班子包括了三件事:一是群策群力,不依靠企业领导人一个人的智慧;二是提高管理者的威信;三就是对企业最高领导人作出一定的制约。
柳传志:“说到做到”是联想的核心价值观来源: 网易财经发布时间:2013-09-17 上周三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做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将纵横商界三十年的传奇人生化作短短两小时的演讲,令在座200余名MBA学生大呼过瘾。
讲座以“不断变革,不断创新”为题,由柳传志先生向在座的光华学子们分享了他与联想的那些甘苦酸甜。
并购成功的秘诀2004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一时激起千层浪。
柳传志在回忆起宣布并购的记者会时,用“永生难忘”四个字来形容。
当时业界与学界对于联想能否吞下“IBM”这头大象均持怀疑态度,但8年多过去了,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和种种磨合之后,联想在美国、欧洲等新兴业务领域的利润和营业额增长都高于在中国的增长,这时候柳传志也可以放下心地说一句,并购成功了。
有人问他,怎么算是并购成功了呢?柳传志这样回答:“像我们美国的公司,没有派一个中国人去领导,但是我们的战略和文化是完全一致的,这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公司,我觉得这样的并购就算是成功的。
”在并购完成之后,联想面临着品牌是否被承认,员工流失以及文化磨合的三重风险。
要抵御这三重风险,柳传志总结了联想在并购中的经验教训:“首先要在并购之前就把问题想清楚,第二要有一个好的并购基础,要清晰地了解这个行业;第三要对管理有共性,怎么建班子、带队伍、定战略,我们要将自己的管理三要素输入到投资企业当中去;第四是善于向国际人士学习,许多已经形成规则的东西,人家做的很好,我们照搬就可以。
”多元化的发展——“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联想控股集团如今除了传统电脑业务板块以外,还包括神州数码、君联资本、弘毅投资、融科智地等子公司。
柳传志强调,面对高科技产业的高风险,以多元化的道路来分散风险是非常必要的,用句俗语来讲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同时他也分享了联想为何可以继续在多元化道路上走下去的原因:“第一个是组织架构,如果现在的联想不是这样的子公司结构而是事业部性质的架构,那么在总公司的领导下,其他人的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起来;第二是选好企业的一把手,一个企业能否成功,这个企业的一把手几乎决定了最少50%,这些年我也花了更多精力在选人方面;第三个是给舞台,要舍得给员工股权。
柳传志创业经历 柳传志不仅仅是个企业家,也是⼀位投资家。
在联想控股旗下的5家公司中,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仍然专注于IT领域,⽽另外3家则有着浓厚的投资烙印。
下⾯店铺就为⼤家解开柳传志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到你。
柳传志创业经历 要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因为是5%⽽不是1%,说明还是有⼀定希望的,那么就要坚定不移地把它做成功。
我觉得坚定不移是最为重要的 28年前,柳传志带领10个科研⼈员,在⼀间不⾜10平⽅⽶的⼩平房开始⾛上创业之路,那⼀年他40岁。
⾄今,柳传志对当年的创业坎坷仍历历在⽬,“原来总是被⼈骗,刚开始是被骗了14万元,后来差点被⼈骗⾛了300万元,两个礼拜之后把钱追回来了,⼼还继续狂跳不⽌。
联想年年都是要死要活的,我们当时不仅仅是伤筋动⾻,⽽是已经到了⽣死边缘,弄不好摔⼀跤就死了。
” 如今这位68岁的中国企业“教⽗级”⼈物,在带领联想集团⾛出困境、收购了IBM的全球PC业务,⽬前近乎登顶全球最⼤PC⼚商之后,⼜有了⼈⽣创业的新⽬标,即将资产超过1500亿元的联想控股在2014-2016年成功整体上市,“希望上市以后每年都能保证利润有两位数的增长,能够给中国股市带来⼀股清新的风。
”打造⼀个值得信赖、受⼈尊敬的有国际影响⼒的投资控股公司。
回顾28年的创业经历,柳传志说,在中国做企业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在中国的具体情况下要⽣存就不能理想化,⽽是把⼆者结合起来,“好好想⼀想如何在允许的红线范围之内,形势好的话就多做,形势不好的话就少做,我们没有和⼤形势抗争的能⼒。
要尽量从⾃⼰⾝上找原因,不要去怨天尤⼈。
” ⼀个创业企业要想暂时能够成功,柳传志指出两条必要条件,⼀是要有意志⼒,要能顶住,能不能创业还得看能不能熬得住,熬得住就能成功;⼆是学习能⼒,那些运动员能奋⽃成世界冠军都是因为他们有学习能⼒,意志品质只能说是必要条件,⾃⾝条件就是要有学习能⼒。
暂时的成功靠的是意志坚定,要想基业常青的话,柳传志认为还要再加上⼏个必要条件:⾸先⽬标需要不断提⾼,因为环境在不停地变成,⾏业也在不停地变化,要想吃这碗饭就得适应这个环境和⾏业。
柳传志读后感柳传志,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中国科技界的传奇人物。
他是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也是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一生经历,不仅见证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崛起,更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勤奋、坚韧、乐观的榜样。
《柳传志》一书,通过柳传志的亲笔录音和大量采访资料,全面还原了他的一生经历和思想感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企业家。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感悟和思考。
首先,柳传志的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聪慧和勤奋。
他曾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艰难岁月,也曾在大学期间面对巨大的挫折。
然而,他从未气馁,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最终,他创立了自己的企业,将它发展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
柳传志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毅力,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柳传志的成功离不开他的坚韧不拔和乐观豁达。
在创业初期,柳传志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被打败过。
他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以坚韧的意志克服挑战,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柳传志的成功告诉我们,面对困难时,不要气馁,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最后,柳传志的一生经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
他在书中提到了许多关于企业管理和领导力的观点,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比如,他强调了创新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倡了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柳传志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领袖不仅需要有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
总的来说,《柳传志》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柳传志的一生经历和思想观点都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向柳传志这样的伟大企业家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柳传志柳传志简介柳传志,中国著名企业家,投资家,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196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之后在国防科工委十院四所和中科院计算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4年创办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曾任总经理、总裁。
1988年创建香港联想并出任主席。
1997年北京联想与香港联想合并,柳传志出任联想集团主席。
2000年1月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最佳商业人士”。
2011年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卸任董事长一职,将担任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兼高级顾问。
柳传志演讲:联想的创业经验与教训今天在座的主要是创业者,特别是海归创业者。
如果让我只讲一句话,我想讲的是:大家要创业的话,是不是真想清楚了。
因为创业这条路确实不好走,不但道路崎岖,还要符合好几个条件,最后才能走到成功。
当然,创业也不是一条不归路,即使失败了也就是受到资金损失,人本身还是会受到历练的,可以退回去做公务员或者到企业里继续打工,然后再卷土重来。
对于今天在座的海归创业者们,一开始就更要想清楚走什么路,因为你们要退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能比较困难。
创业成功不仅仅意味着你的企业上市了,更重要的是你真的能把企业做大做强。
每个人在创业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创业,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创业者要想成功应该具备的一些必要条件,但哪些是先天的,哪些是能够通过后天锻炼出来的,我没有弄清楚。
困难与诱惑我以前说过一句话,“困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这是千真万确的。
联想成长的时候,可能比大家面临的困难更多,主要是环境困难。
1980年代,中国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转,由于种种不规范的商业行为我们被骗过多次。
最初起家的20万元资本,大概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被人骗走了14万。
1987年时,在深圳被一家私人的进出口公司骗走了300万元。
当时我甚至有拿板砖拍他的心,在他们家蹲守了很长时间,最后这笔钱追了回来。
联想集团发展的经验教训主讲人:柳传志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在一起交流,真的讲也是缘分。
这次到这里来是蒙牛的牛根生牵的线,我知道后面还有中粮集团的宁高宁董事长,招商银行的马蔚华行长也要来。
他们都是我很好的朋友,也都是事业的开拓者,我知道山西财大有这么多的朋友来交流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我在企业界,用我的话来说,是耕地派,其实主要是说我把我的一亩三分地耕好,耕地的时候还抬头看天,看天是看天气怎么样,我把地耕好的。
我是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再关心宏观的事,真的谈不上什么别的说法,什么“教父”的说法,我自己从来不承认的。
确实自己没有这个说法,我只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就可以了。
今天联想的事情跟大家谈谈,也有一定的好处,因为拿联想举例,我先把联想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第一张图是我们联想开办的时候就是在小平房开始创业的。
现在的联想是这个情况,这是我们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在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等等,还有北京的。
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情况。
联想是84年成立的,到今天磕磕碰碰的,已经有26年的历史了,也已经做到一定规模。
我们自己总结起来有四件事情还是值得一提的,在经验教训中也总结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想把这四件事情有侧重点的介绍一下。
第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率先实现了中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科技产业化,走出了这么一条道路。
1984年,我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时,尽管打倒“四人帮”以后……那时中国的科研院所所做的科研题目,实际是和国民经济脱钩的,这也是我本人作为一个科技人员感觉苦恼的地方。
科技大会召开以后,应该是科学的春天,但是像我这种做具体工作的,研究所就是专门研究计算机的,每每做出一个科研成果以后,就放在一边了。
然后就是写论文、提职称,但到底对国民经济有什么作用?当时是看不出来的。
我的前辈,就是更老的老同事,那时候中国完全是被封锁的,所以他们的研究对支持“两弹一星”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研究所。
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2篇柳传志领导案例及启示(一)柳传志是中国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信息技术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智慧,他的经验和智慧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柳传志作为联想集团的领导者,他在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创新驱动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成绩。
以下是柳传志领导案例及相关启示。
案例一:联想转型柳传志领导联想集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决策,带领企业成功实现了从计算机业务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转型。
柳传志瞄准了全球化竞争的大趋势,主动调整战略,不断开展多元化探索和创新,带领联想走出了国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
他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使得联想的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柳传志的决策和战略眼光为联想成功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启示一:时刻保持战略敏感柳传志的成功转型离不开他对全球化竞争趋势的敏锐洞察力。
作为领导者,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战略敏感,关注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及时调整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路径。
只有时刻保持战略敏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启示二:注重创新驱动柳传志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使联想的产品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作为领导者,我们需要注重创新驱动,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推动公司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持续增长。
案例二:培养人才柳传志注重培养人才,倡导“最好的人,给最好的机会”的人才理念。
他为联想集团搭建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引进了一批优秀人才,并注重培养和发展员工。
柳传志注重人才的选拔和激励机制,为联想集团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
启示三:重视人才培养柳传志注重培养人才的经验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我们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和发展。
要从战略高度,找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使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创造力。
启示四:打造良好的激励机制柳传志在联想集团打造了良好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会。
柳传志读后感柳传志是中国科技界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成功经验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启示。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柳传志的传记,深受启发,有很多感悟和体会,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读后感。
柳传志是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科技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他的一生经历充满着传奇色彩,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一步步走到了中国科技界的巅峰,成为了一代传奇人物。
他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柳传志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要勇敢追求。
柳传志年轻时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成为一名科技界的领军人物。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要坚持不懈地追求,不要轻易放弃。
其次,柳传志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
柳传志在创办联想集团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始终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他的人生态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告诉我们要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要轻易被困难打倒。
最后,柳传志的成功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柳传志在创办联想集团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始终坚持诚信经营。
正是这种正确的价值观,让联想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科技界的佼佼者。
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坚持诚信经营,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
通过阅读柳传志的传记,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柳传志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要勇敢追求,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才能走向辉煌的人生。
我会把柳传志的成功经验牢牢地记在心里,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联想的创业经验与教训
柳传志;曲琳
【期刊名称】《创业邦》
【年(卷),期】2010()7
【摘要】2010年,我们将追寻国内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和投资人,请他们分享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创业心路历程,给创业者以借鉴和启迪。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创业者之一,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先生在5月31日于无锡举行的"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上进行了重要演讲,面对台下占多数的海归创业者,他分享了自己创业多年的切身体会和生动案例。
本刊特将柳传志先生的精彩演讲内容整理出来,呈现给更多创业者。
内容经本刊编辑,有所删节,文章标题及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总页数】4页(P22-25)
【关键词】联想集团;创业者;科技创业;企业家;企业文化;董事长;学习能力;情商;经验与教训;控股
【作者】柳传志;曲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6
【相关文献】
1.我国创业板初创期市场风险识别与防控初探——以海外创业板经验教训为借鉴[J], 刘莉;马俊
2.我国香港地区、德国创业板经验教训对我国内地创业板市场的启示——兼对证监会征求意见稿的评析 [J], 王一茹
3.联想之星“三位一体”把联想对企业的认识、经验等无形的价值,输送给创业者[J], 朱钢华
4.三则创业案例解读出创业经验和教训 [J],
5.吸取纳斯达克和香港创业板的经验与教训高起点办好我国创业板 [J], 高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柳传志《联想的经验和教训》
汪庆辉
有这样的一家公司:
1984年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研人员创立。
2010年,联想控股综合营业额1470亿元,总资产1149亿元,员工总数35000余人。
是的,这就是联想控股,中国人的骄傲!
9月26日,作为深圳市企业家联合会的理事,有幸参加了在深圳市洲际大酒店举办的《联想的经验和教训》主题演讲。
1、不是架子问题,确实是自己的一田三分地还没有搞好
2、自己还没有搞好,就出来跟大家乱讲,对不起大家
3、联想控股:联想集团、神州数码、
4、反复研究行业本质
5、如何控制成本
6、如何形成核心竟争优势
7、库存周期
8、供应链如何畅通
9、成本控制十种方式,使我们连续三年降价,竞争对手说:联想在自杀式的降价,抗不住了。
结果我们连续几年大大赢利。
10、关键在哪里:我们对行业研究很透
11、彩电研发:九十年代的中国,电源电压极不稳定,中国厂商以极低的价格改变电源,放映效果好很多,一下国产就上来了
12、跟据巿场需要:一键上网,一键恢复筹
13、可怕的戴尔:联想双模式1、直销;2、渠道,深入研究戴尔,在这里,文化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个时候是混战的时代,号令三军,坚决执行,上下同欲,而后我们成功了。
14、成功收购IBM:品牌被承认风险,员工流失风险,这两个都不讲了。
为什么不讲,这两个问题,关键是你要深入思考,只要你想了,就一个可以解决。
所以关键是文化的融入。
15、总经理是总导演,是管理的最高层,对结果负责。
董事长是制片,决定主要人事安排负责,绩效考核激励政策。
16、并购失败根本原因:管理层的心态和思想有问题的时候,企业就麻烦了。
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只重视业绩和当前利润增长,忽视了战略布局的重大价值,为今后的发展留下了极大隐痪。
公司变成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公司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开始亏损,这就是文化的冲突。
17、每个月召开一次三天的不同国度的总裁会议,半年内会议从务虚开始,然后订战略,每个人畅所欲言,主要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岗位责任是什么?
18、中西方共同承认的核心价值观:说到做到,尽心尽力!
1)搞清楚再承诺
2)承诺就要兑现
3)公司利益至上
4)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
5)敢为天下先
19、柳问德国CEO:为什么要承诺?那是我们对领导的尊重;为什么敢承诺?那是领导对我们的包容!
20、文化特别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
21、并购成功的原因
1)把问题想清楚
2)有好的并购基地
3)管理三要素:定调子,搭班子
22、管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行业的理解,运作层面的管理一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二是企业管理的共性,基础层面的管理一机制、体制、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23、定战略的方法
1)愿景
2)中期目标
3)战略路线
4)领军人物
5)具体步骤
24、建
1)群策
2)提高整个管理层威信
3)对一把手,形成制约
1)班子成员的条件
2)班子如何议事和工作
3)班子成员如何更换
25、带队伍
1)让战士爱打战
2)让战士会打战
3)学习力和职业发展
26、以身作则,不是企业文化䢖没的重要途径,而是企业文化䢖设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