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修订版考研笔记和考研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4
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2.1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基本特性和设计方法。
学习时需要掌握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急回特性的应用和计算、压力角与传动角以及死点位置的分析等内容。
本章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需把握其具体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一、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见表2-1-1)表2-1-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二、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见表2-1-2)表2-1-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图2-1-1图2-1-2连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2.2课后习题详解2-1试根据图2-2-1所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图2-2-1答:(a)40+110=150<70+90=160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为机架,因此是双曲柄机构。
(b)45+120=165<100+70=170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因此是曲柄摇杆机构。
(c)60+100=160>70+62=132不满足杆长条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d)50+100=150<100+90=190满足杆长条件,且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因此是双摇杆机构。
2-2试运用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结论,推导图2-2-2所示偏置导杆机构成为转动导杆机构的条件(提示:转动导杆机构可视为双曲柄机构)。
图2-2-2答:根据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结论,则A、B均为整转副。
(1)当A为整转副时,要求AF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如图2-2-3中位置ABC′F′和ABC′′F′′。
在Rt△BF′C′中,因为直角边小于斜边,所以l AB +e<l BC。
同理,在Rt△BF′′C′′中,有l AB-e<l BC(极限情况取等号)。
综上,得l AB+e<l BC。
(2)当B为整转副时,要求BC能通过两次与机架共线的位置。
如图2-2-3中位置ABC1F1和ABC2F2。
第16章滚动轴承16.1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代号、失效形式、寿命计算、当量动载荷的计算以及派生轴向力。
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上内容。
其中,滚动轴承的类型及其代号、失效形式,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其余内容以计算题为主,尤其派生轴向力,几乎每年都考一道计算题。
复习本章时,考生需以计算为主,理解记忆细节内容。
【重点难点归纳】一、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特点1.滚动轴承的分类(见表16-1-1)表16-1-1滚动轴承的分类2.使用性能(见表16-1-2)表16-1-2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3.机械中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性能特点机械中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和性能特点查看教材表16-2。
二、滚动轴承的代号(见表16-1-3)表16-1-3滚动轴承的代号三、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1.失效形式(1)疲劳破坏;(2)永久变形;(3)磨损、胶合、内外圈和保持架破损。
2.轴承寿命(1)轴承的寿命轴承的滚动体或套圈首次出现疲劳点蚀之前,轴承的转数或相应的运转小时数。
(2)轴承寿命的可靠度R一组相同的轴承能达到或超过规定寿命的百分率。
(3)基本额定寿命具有90%可靠度时轴承的寿命,以L 10表示。
(4)基本额定动载荷当一套轴承进入运转并且基本额定寿命为106r 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
(5)寿命计算公式L=(C/P)ɛ或L h =(C/P)ɛ·106/(60n)式中,ɛ为寿命指数,对于球轴承ɛ=3,对于滚子轴承ɛ=10/3;C 为基本额定动载荷,对向心轴承为C r ,对推力轴承为C a ;n 为轴的转速;P 为当量动载荷。
修正后的寿命计算公式为610(60t h p f C L n f Pε=或1660()10p h t f P n C L f ε=⋅式中,f t 为温度系数,f t ≤1;f P 为载荷系数。
3.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对于既承受径向载荷F r 又承受轴向载荷F a 的轴承,其当量动载荷的计算公式为P=XF r +YF a式中,X、Y 分别为径向动载荷系数及轴向动载荷系数。
第14章轴14.1 复习笔记一、轴的功用和类型轴是机器中的重要零件之一,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和传递转矩。
1.按承受载荷的不同分类(1)转轴既传递转矩又承受弯矩的轴。
(2)传动轴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弯矩很小的轴。
(3)心轴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
2.按轴线的形状不同分类按轴线的形状可分为直轴、曲轴、挠性钢丝轴。
二、轴的材料轴的材料常采用碳钢和合金钢。
1.碳钢45号钢应用最为广泛,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应进行正火或调制处理。
不重要或受力较小的轴,则可采用Q235、Q275等碳素结构钢。
2.合金钢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与较好的热处理性能,但价格高。
三、轴的结构设计1.制造安装要求(1)为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常将轴做成阶梯形;(2)对于一般剖分式箱体中的轴,其直径从轴端逐渐向中间增大;(3)为使轴上零件易于安装,轴端及各轴段的端部应有倒角;(4)轴上磨削的轴端,应有砂轮越程槽;(5)车制螺纹的轴端,应有螺纹退刀槽;(6)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轴的形状和尺寸应力求简单,以便于加工。
2.轴上零件的定位安装在轴上的零件,必须有确定的轴向定位。
阶梯轴上的截面尺寸变化处称为轴肩,可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
3.轴上零件的固定(1)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零件轴向固定的方法主要有轴肩、套筒、螺母或轴端挡圈等。
①当无法采用套筒或套筒太长时,可采用圆螺母加以固定。
②为保证轴上零件紧靠轴肩,轴肩的圆角半径r必须小于相配零件的倒角C1或圆角半径R,轴肩高h必须大于C1或R。
③轴向力较小时,零件在轴上的固定可采用弹性挡圈或紧定螺钉。
(2)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大多采用键、花键或过盈配合等连接形式。
采用键连接时,为加工方便,各轴段的键槽宜设计在同一加工直线上,并应尽可能采用同一规格的键槽截面尺寸。
4.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的确定(1)轴径的确定①有配合要求的轴段应尽量采用标准直径;②安装有标准件的轴径,应符合各标准件内径系列的规定;③套筒内径应与相配的轴径相同,并采用过渡配合。
第10章连接10.1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介绍了零件连接形式:螺纹连接、键连接和销连接,主要阐述了螺纹的类型和几何参数、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螺栓连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螺旋传动、键连接的类型和强度计算以及销连接。
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螺栓连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键连接的强度计算,此处多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熟练掌握螺纹和螺纹连接的类型和应用、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键连接的类型、应用及布置等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复习时需把握其具体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一、螺纹参数(见表10-1-1)表10-1-1螺纹的分类和几何参数二、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见表10-1-2)表10-1-2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三、机械制造常用螺纹(见表10-1-3)表10-1-3机械制造常用螺纹四、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螺纹紧固件(见表10-1-4)表10-1-4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螺纹紧固件五、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1.拧紧力矩(见表10-1-5)表10-1-5拧紧力矩2.螺纹连接的防松(见表10-1-6)表10-1-6螺纹连接的防松六、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见表10-1-7)表10-1-7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七、螺栓的材料和许用应力1.材料螺栓的常用材料为低碳钢和中碳钢,重要和特殊用途的螺纹连接件可采用力学性能较高的合金钢。
2.许用应力及安全系数许用应力及安全系数可见教材表10-7和表10-8。
八、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见表10-1-8)表10-1-8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九、螺旋传动螺旋传动主要用来把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其主要失效是螺纹磨损。
按使用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传力螺旋、传导螺旋和调整螺旋。
1.耐磨性计算(1)通常是限制螺纹接触处的压强p,其校核公式为p=F a/(πd2hz)≤[p]式中,F a为轴向力;z为参加接触的螺纹圈数;h为螺纹工作高度;[p]为许用压强。
(2)确定螺纹中径d2的设计公式①梯形螺纹d≥2②锯齿形螺纹2d≥其中,φ=H/d2,z=H/P,H为螺母高度;梯形螺纹的工作高度h=0.5P;锯齿形螺纹的工作高度h=0.75P。
第13章带传动和链传动13.1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详细介绍了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张紧轮的布置、滚子链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以及链传动的布置等。
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以上内容。
关于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受力分析及计算,多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关于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多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关于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及张紧轮的布置,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关于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复习时需重点理解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一、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1.带传动的类型(见图13-1-1)图13-1-1带传动的分类结构图2.带传动的参数和特点(见表13-1-1)表13-1-1带传动的参数和特点二、带传动的受力分析(见表13-1-2)表13-1-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三、带的应力分析(见表13-1-3)表13-1-3带的应力分析四、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传动比和打滑现象(见表13-1-4)表13-1-4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传动比和打滑现象五、V带传动的计算1.V带的规格和单根普通V带的许用功率(见表13-1-5)表13-1-5V带的规格和单根普通V带的许用功率2.带的型号和根数的确定(见表13-1-6)表13-1-6带的型号和根数的确定3.主要参数的选择(1)带轮直径和带速①小轮的基准直径应等于或大于d min;②大带轮的基准直径为i=d2=n1d1(1-ε)/n2;③带速为ν=πd1n1/(60×1000)。
对于普通V带,一般应使ν在5~30m/s的范围内。
(2)中心距、带长和包角①初步确定中心距,即0.7(d1+d2)<a0<2(d1+d2);②计算初定的V带基准长度L0=2a0+π(d1+d2)/2+(d2-d1)2/(4a0);③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以及带型选取最相近的带的基准长度L d;④确定中心距a=a0+(L d-L0)/2;⑤中心距变动范围(a-0.015L d)~(a+0.03L d)。
第8章回转件的平衡8.1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回转件的静平衡和动平衡特点和要求。
简单介绍了回转件的平衡试验。
学习时需要重点掌握静平衡和动平衡的不同点和相关性以及两者的平衡质量计算方法等内容。
本章主要以选择题、判断题和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需把握其具体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一、回转件平衡的目的(见表8-1-1)表8-1-1回转件平衡的目的二、回转件的平衡计算(见表8-1-2)表8-1-2回转件的平衡计算三、回转件的平衡实验(见表8-1-3)表8-1-3回转件的平衡实验8.2课后习题详解8-1某汽轮机转子质量为1t,由于材质不匀及叶片安装误差致使质心偏离回转轴线0.5mm,当该转子以5000r/min的转速转动时,其离心力有多大?离心力是它本身重力的几倍?解:由F=mω2r,其中角速度ω=2πn/60=500π/3rad/s,可得离心力为F=1000×(500π/3)2×0.5×10-3N=136939N自身重力:W=mg=1000×9.8N=9.8×103N。
则F/W=136939/9.8×103=14,即离心力大约是其自身重量的14倍。
8-2待平衡转子在静平衡架上滚动至停止时,其质心理论上应处于最低位置。
但实际上由于存在滚动摩擦阻力,质心不会到达最低位置,因而导致试验误差。
试问用什么方法进行静平衡试验可以消除该项误差?答:为了消除该项误差,可采用以下方法:(1)将转子放在静平衡架上,待其静止,这时不平衡转子的质心必接近于过轴心的垂线下方。
(2)将转子顺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然后放开,转子缓慢回摆。
静止后,在转子上画过轴心的铅垂线1。
(3)将转子逆时针转过一个小角度,然后放开,转子缓慢回摆。
静止后画过轴心的铅垂线2。
(4)作线1和线2所夹角的角平分线,重心就在这条直线上。
8-3如前章所述,主轴作周期性速度波动时会使机座产生振动,而本章说明回转体不平衡时也会使机座产生振动。
第3章凸轮机构3.1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压力角以及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学习时需要掌握不同运动规律的特点、凸轮压力角与凸轮作用力和凸轮尺寸的关系以及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等内容。
本章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需把握其具体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一、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见表3-1-1)表3-1-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1.基本概念(见表3-1-2)表3-1-2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图3-1-1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位移线图2.推杆的运动规律(见表3-1-3)表3-1-3推杆的运动规律三、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压力角指作用在从动件上的驱动力与该力作用点绝对速度之间所夹的锐角。
对于高副机构,压力角即接触轮廓法线与从动件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如图3-1-2所示。
1.压力角与作用力的关系F′′=F′tanα式中,F′′为有害分力;F′为有用分力。
图3-1-2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对于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建议取许用压力角[α]=30°;对于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建议取许用压力角[α]=45°。
2.压力角与凸轮机构尺寸的关系如图3-1-2所示,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计算公式为tan α=式中,s 为对应凸轮转角φ的从动件的位移;r 0为基圆半径;e 为从动件导路偏离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称为偏距。
注:①导路与瞬心P 在凸轮轴心O 点同侧,取“-”号,此时可使推程压力角α减小;②导路与瞬心P 在凸轮轴心O 点异侧,取“+”号,此时可使推程压力角α增大。
四、图解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见表3-1-4)表3-1-4图解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图3-1-3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图3-1-4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极坐标3.2课后习题详解3-1图3-2-1所示为一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AB段为凸轮的推程轮廓线,试在图上标注推程运动角Φ。
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6.1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介绍了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间歇运动机构这四种间歇运动机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学习时需要牢记特点和相关计算公式。
本章多以判断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但是在考研中本章出现的几率较小,复习时需酌情删减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一、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三种间歇运动机构原理比较(见表6-1-1)表6-1-1三种间歇运动机构原理比较二、棘轮机构(见表6-1-2)表6-1-2棘轮机构图6-1-1棘爪受力分析三、槽轮机构(见表6-1-3)表6-1-3槽轮机构四、不完全齿轮机构(见表6-1-4)表6-1-4不完全齿轮机构五、凸轮间歇运动机构1.形式凸轮间歇运动机构通常有两种形式:圆柱形凸轮间歇运动机构和蜗杆形凸轮间歇运动机构。
2.优点运转可靠、传动平稳、定位精度高,适用于高速传动,转盘可以实现任何运动规律,转盘转动与停歇时间的比值可以通过改变凸轮推程运动角来得到。
6.2课后习题详解6-1已知一棘轮机构,棘轮模数m=5mm,齿数z=12,试确定机构的几何尺寸并画出棘轮的齿形。
解:顶圆直径D=m z=5×12mm=60mm齿高h=0.75m=0.75×5mm=3.75mm齿顶厚a=m=5mm齿槽夹角θ=60°棘爪长度L=2πm=2π×5mm=31.4mm棘轮的齿形如图6-2-1所示。
图6-2-16-2已知槽轮的槽数z=6,拨盘的圆销数K=1,转速n1=60r/min,求槽轮的运动时间t m和静止时间t s。
解: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τ=t m/t=2φ1/(2π)=(z-2)/(2z)=1/3。
拨盘转速n1=60r/min,故拨盘转1转所用的时间为1s。
槽轮的运动时间:t m=τt=1/3s。
槽轮的静止时间:t s=t-t m=2/3s。
6-3在转塔车床上六角刀架转位用的槽轮机构中,已知槽数z=6,槽轮静止时间t s =5/6s,运动时间t m=2ts,求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τ及所需的圆销数K。
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修订版考研笔记和考研真题第1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1.1 复习笔记
【通关提要】
本章是本书的基础章节之一,主要介绍了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和平面机构的速度分析。
学习时需要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自由度的计算和速度瞬心的应用等内容。
本章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复习时需把握其具体内容,重点记忆。
【重点难点归纳】
一、运动副及其分类(见表1-1-1)
表1-1-1 运动副及其分类
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运动简图指用简单线条和符号来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来表明机构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化图形。
1机构中运动副表示方法
机构运动简图中的运动副的表示方法如图1-1-1所示。
图1-1-1 平面运动副的表示方法
2构件的表示方法
构件的表示方法如图1-1-2所示。
图1-1-2 构件的表示方法
3机构中构件的分类(见表1-1-2)
表1-1-2 机构中构件的分类
三、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活动构件的自由度总数减去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总数称为机构自由度,以F表示。
1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
F=3n-2P L-P H
式中,n为机构中活动构件的数目;P L为低副的个数;P H为高副的个数。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F>0且F等于原动件数目。
2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见表1-1-3)
表1-1-3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注意事项
四、速度瞬心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见表1-1-4)
表1-1-4 速度瞬心及其应用
本书是杨可桢《机械设计基础》(第6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本书参考了该教材的国内外配套资料和其他教材的相关知识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
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纸质书,方便对照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