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20200623163754)
- 格式:docx
- 大小:16.66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下)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赏析】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全诗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
爱之情。
【中考预测】
1. “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答: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
2.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答: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
3.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本诗所展现的画面。
答:山峰上缭绕着阵阵的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鸟儿欢快地在屋檐上飞来飞去,白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4•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5. “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答:不能。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所以不能改。
6. 诗中说明怎样一个道理?
答: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众不同的景物。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深密的竹林。篁(hu a n g),竹林。
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xi a 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深林:指“幽
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参考答案】
(1)(2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附加题】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至厅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
活情趣。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 •《峨眉山月歌》作者是(朝代)的(姓名)。(1分)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3分)
3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参考答案:
1. 唐朝李白(评分意见:本题共1分,有一个空错,此题不得分。)
2.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景物完整得2分,语言生动得1分。)
3. 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思友1分,思乡1 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诗人“闻折柳”后,就产生了浓浓的“故园情”?
答: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所以折柳是一支曲子名,所以“曲中闻折柳”。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2)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答:听到《折杨柳》笛曲(1分,意思对即可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本诗的关键。
2、赏析“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的妙处。
答:“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3、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答:“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4、从诗的末句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从“故园情”三字可以看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
【背景】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
之情。
【简析】
此诗意境绵延深厚。诗人用隽永含蓄的笔调抒写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在那个春天的夜晚,诗人静静伫
立,那悠扬的笛声满城飘扬,激荡起诗人无限的离愁。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 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2分)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