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研究课题主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37
《高职生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背景与任务针对目前高职生源的不同,学生在数学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而目前我们的教学基本是按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要求,采用大班授课形式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差。
基于上述背景,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分层评价,以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本课题由基础部理科教研室申请并承担,在学院教务处的指导配合下由基础部理科教研室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课题名称是“高职生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内容是探索高职生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教学的新思路和实施办法,并在04级新生入学后进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内容包括:分层的标准、分层的方法及实施策略研究;分层教学的师资配备;分层教学的教学目标设置,分层教学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探讨;以及教材建设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分层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中与初中阶段,高等职业学校的分层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而《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只在少数几个本科院校作过尝试。
我们开展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意在解决我校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以适应我校《高等数学》教学实际,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最大功效,进一步推进我院教研教改工作。
在我院高职学生中实施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改革,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合理调配时间和精力,安排好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学习,减少以往严重抄作业、旷课等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更恰当的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青少年假日成长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2017年9月目录摘要-------------------------------------------------------- 1关键字-------------------------------------------------------- 1一、问题提出-------------------------------------------------- 2(一)研究背景--------------------------------------------- 2(二)概念界定--------------------------------------------- 2(三)文献综述--------------------------------------------- 3二、研究设计-------------------------------------------------- 4(一)研究目标--------------------------------------------- 4(二)研究内容--------------------------------------------- 4(三)研究方法--------------------------------------------- 4(四)研究过程--------------------------------------------- 5三、理论依据-------------------------------------------------- 6(一)杜威的“新三中心”理论------------------------------- 6(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6(三)青少年九阶段成长理论--------------------------------- 7四、课程开发-------------------------------------------------- 7(一)开发原则---------------------------------------------- 8 (二)目标体系--------------------------------------------- 10 (三)内容设置--------------------------------------------- 12五、课程实施------------------------------------------------- 15(一)实施路径--------------------------------------------- 15 (二)实施策略--------------------------------------------- 16 (三)评价机制--------------------------------------------- 17 六、研究创新点----------------------------------------------- 22(一)解决了青少年假日活动规范化问题----------------------- 22 (二)打造了青少年假日活动课程本土化的资源库--------------- 22 (三)提出了青少年假日活动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22 七、研究成效------------------------------------------------- 22(一)促进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2 (二)促进了活动教师的专业建设----------------------------- 22 (三)形成了校外教育机构的协同效应------------------------- 23八、研究结论------------------------------------------------- 23参考文献----------------------------------------------------- 24附件--------------------------------------------------------- 24【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假日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存在着很多问题。
《高职生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背景与任务针对目前高职生源的不同,学生在数学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而目前我们的教学基本是按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要求,采用大班授课形式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差。
基于上述背景,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分层辅导,分层评价,以做到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本课题由基础部理科教研室申请并承担,在学院教务处的指导配合下由基础部理科教研室课题组成员共同完成,课题名称是“高职生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课题内容是探索高职生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教学的新思路和实施办法,并在04级新生入学后进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内容包括:分层的标准、分层的方法及实施策略研究;分层教学的师资配备;分层教学的教学目标设置,分层教学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探讨;以及教材建设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分层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中与初中阶段,高等职业学校的分层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而《高等数学》的分层教学,只在少数几个本科院校作过尝试。
我们开展高职《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意在解决我校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以适应我校《高等数学》教学实际,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最大功效,进一步推进我院教研教改工作。
在我院高职学生中实施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改革,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合理调配时间和精力,安排好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学习,减少以往严重抄作业、旷课等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更恰当的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基于生涯建构理论的大学生就业焦虑干预策略研究方皓【摘要】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在面临求职情境时,因求职压力而体验到的一种紧张、强烈而持久的负性情绪。
本文从生涯建构理论视角,探究大学生就业焦虑现状,分析生涯建构理论的核心——生涯适应力与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基于研究结果,从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信心四个维度提出大学生就业焦虑干预策略,为大学生就业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创新大学生就业焦虑干预途径和方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涯建构理论|生涯适应力|就业焦虑|大学生一、问题提出和理论基础就业问题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关系到家庭和社会。
疫情形势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企业用人需求缩紧,使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就业焦虑主要指大学生在面临求职情境时,因求职压力而体验到的一种紧张、强烈而持久的负性情绪[1]。
后疫情时代更是加剧了大学生的这些就业问题,因此如何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焦虑进行有效干预也成为了现阶段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
生涯建构理论由Savickas 最先提出,生涯建构理论有三个核心内容,包括职业人格、生涯适应力和人生主题。
该理论认为,职业生涯发展是个体在从事职业时,内在追求和外部环境之间发生不停的动态建构调整,从而提升自身生涯适应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个体的主观自我与外部环境是相适应。
该理论的核心要素是适应,并将所有个体生涯建构过程中的适应力统称为生涯适应力。
生涯建构理论提出,生涯适应力是影响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要素。
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在角色转变中进行自我调整的准备状态或社会心理资源,体现了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面对外部挑战所具备的核心能力[2]。
生涯建构理论将生涯适应力分为具体、中间、抽象三个层面。
最高层面为抽象水平,包括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信心;中间层面是态度、信念和能力,都对最高层次各维度具有调节作用,将生涯的自我概念与所处角色融为一体;具体代表的是个体的所有的应对行为,构建生涯适应力模型。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
2012年度研究课题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1.12.31
•【字号】浙教办教科〔2011〕153号
•【施行日期】2011.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
研究课题的通知
浙教办教科〔2011〕153号
各设区市及义乌市教育局、教科规划办,各有关高校:
根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课题评审委员会评审,共有905项课题被列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研究课题,其中:各市年度规划课题349项、高校年度规划课题417项、农村青年教师专项课题78项、体卫艺专项课题61项。
现予以公布。
年度规划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部分课题研究周期过长,立项后课题组应按规定,对原研究计划做出必要调整。
希各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认真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为我省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作出贡献。
课题目录请到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下载。
附件:1.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高校)研究课题目录
2.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各市)研究课题目录
3.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农村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目录
4.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体、卫、艺专项研究课题目录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 [2022]JJJJJJ- 111 课题类别:综合类
课题主持人:某某某
所在单位:某某县某某学校
完成日期: 2 0 2 3 年 2 月 1 日
某某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制
2023 年 2 月
中期评估活动提示:
课题中期评估活动主要是分析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讨论课题研究的可持续性,重点是反思、归纳、深化、细化。
中期评估活动建议由主持人所在单位或上级科研管理处室组织实施。
一、中期评估活动简况
二、中期报告要点
三、主要阶段性成果及影响
四、专家评议要点
五、重要变更
六、所在单位科研管理意见(县直学校、乡镇中心校、初中)
注:1.中期评估活动结束后,请按要求认真填写此报告,并及时将报告电子稿发送到县教科规划办邮箱,纸质版由课题组妥善保存,课题结项时同其他材料一并提交。
2.本表适用于县教育科学规划各类别课题。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学音乐“一课多歌”歌唱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类别体艺卫专项课题所属学科音乐课题承担人周鸿辉所在单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雅戈尔小学2011年4月9日小学音乐“一课多歌”歌唱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课一歌的歌唱模式是当今歌唱教学的主流。
我国从1904年的学堂乐歌到今天的音乐素质教育,国内的歌唱教学一直沿袭一堂课学唱一首歌曲的教学模式。
虽然经过几次的音乐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有了教大的变化,但实质上它还是挣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在一节课中学生还是学唱一首歌曲。
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一课一歌教学模式主要存在着以下的弊端:1.歌曲记忆单薄根据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规定,小学生必修的音乐总课时数为342课时。
如果按照一节课学唱一首歌曲,小学生的歌曲熟记量应该为300首左右。
然而在小学六年的歌唱教学中、几百首的学唱歌曲和背唱歌曲中学生到底记住了几首歌曲,有几首是学生很喜欢,能够哼得出旋律的,终生牢记的呢?喜欢的歌曲又少之又少。
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歌唱教学是有明显缺陷的。
2.教学方法单一在一课一歌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时候为了歌唱而歌唱,单调的机械重复充斥着我们的课堂教学,重技能技巧轻感知体验,忽视音乐的本质,忽视学生的音乐学习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切实、有效地吸引学生歌唱的方法和手段,导致今日的歌唱教学,学生越教越不会唱歌,越教越不想唱歌。
3.歌唱内容匮乏。
一课一歌在一课时的教学中始终围绕着一首歌曲进行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往往容易失去学唱的兴趣,特别是一些远离学生生活现实的歌曲,学生更是觉得乏味。
4.教学程式化。
一课一歌教学模式沿袭至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教学程序:基本练习--学唱新歌(导入--范唱—唱谱--填词—情感处理)。
新课程改革以来,这个教学形式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逃不出这样的程序。
大概念引领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作者:***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22年第04期【摘要】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课程改革的目標导向与价值追求。
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取向,以大概念为关键锚点,重构知识体系组建学习单元。
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为:聚焦大单元核心概念,确定大单元学习主题,提出大单元驱动问题,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呈现大单元学习成果。
整个大单元教学以大概念统摄全程,以持续性的探究促进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评价贯穿教学始终。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概念,大单元,实施路径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课程改革的目标导向与价值追求。
大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是将素养落实到具体教学的锚点,反映的是专家思维并具有真实世界的生活价值,以及很强的迁移性。
[1]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教学以素养为导向,以大概念为关键锚点,重构知识体系组建学习单元。
大单元的“大”是指以大概念为统摄构建的逻辑结构。
在结构框架内,大概念统领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大单元因此具有独立完整的系统性。
教学以“大单元”为学习单位,学生的学习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
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构建起新的课程体系。
大概念处于中心位置,教师依此调整或重组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开展大单元教学;而大单元教学因以大概念为统领,构成具有统整性和内在逻辑自洽性的新的单元整体。
大概念引领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围绕大概念,彰显单元整体意蕴,遵循内在逻辑之链。
本文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探讨大概念引领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路径:聚焦大单元核心概念—提出大单元驱动问题—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实施大单元项目评价。
整个大单元教学实施以大概念统摄全程,以评价贯穿教学始终。
一、聚焦大单元核心概念大单元教学围绕大概念开展。
大概念是有组织、有结构的科学知识模型,它反映学科本质,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体现学科结构,能将学科关键思想与相关内容联系起来。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研究课题主报告编号:SC87一般高中年级部治理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淳安中学姚力群、方华新(执笔)唐为国、方群二00八年八月目录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原有的年级组设置在功能和治理方法上差不多跟不上时代进展的需要。
(二)学校内涵进展的现实需要使原有的年级组治理模式改革显得专门迫切。
二.年级部治理模式的设计(一)概念界定(二)研究目标1.建模。
2.增效。
(三)设计思想1.治理要立足校本。
2.治理要重心下移。
3.治理要强化协同。
(四)组织建构三.年级部治理模式的运作(一)运作流程(二)运作路径1.集体决策·团队合作·专人负责2.三年统筹·时期推进·重点突破3.自主治理·抓手建设·精细要求4.通盘考虑·分类组合·分层推进5.多层评判·动态考量·多元鼓舞(三)运作机制1.沟通交流机制2.和谐权变机制3.引领提升机制4.制度保证机制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分析(一)形成一整套与学校实际相适应的有效的年级部治理模式。
(二)保证了学校治理的畅通、有序和高效。
(三)保证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固进展和逐年提升(四)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五.后续研究方向一般高中年级部治理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课题主报告)内容提要:《一般高中年级部治理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课题紧扣学校进展中的治理瓶颈问题,即原有的年级组设置在功能和治理方法上差不多跟不上时代进展的需要和学校内涵进展的现实需要,结合当代教育治理理论的学习摸索,以扁平、协同和校本为理念,对学校年级部治理模式进行了创新设计,在实践中形成了一般高中年级部治理模式的一整套运作流程、五大实践运作路径和四大运作机制,保证了学校治理的畅通、有序和高效,保证了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固进展和逐年提升,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成效,对一般高中的治理创新有一定的实践推广价值。
关键词:年级部治理模式运作主报告正文: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原有的年级组设置在功能和治理方法上差不多跟不上时代进展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多项政策导致的中学规模急剧扩大,已使传统的“校长——各处室——班级——班级教师”四级科层化治理体系无法适应学校运作的要求。
因此,为解决学校中层机构治理幅度过大问题,增设“年级组”这一个有鲜亮治理性职能的“准建制化”组织,以承担越来越纷杂的基层治理任务就成为一种必定选择。
1995年2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进一步规定:“学校要加强对年级组和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治理。
年级组应定期组织年级教师分析研究本年级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状况;制订实施本大纲的分年级要求;沟通信息,交流体会,开展年级性的教育活动,组织本年级教师共同完成本大纲的任务。
”从此,就正式确立了年级组作为学校基层德育治理组织的合法地位。
目前,我国超大规模中学普遍存在着校长——各处室——年级组——班级——班级教师的科层化组织体系。
年级组的“准建制化”加重了学校治理的科层化倾向,在学校治理中曾起到专门重要的作用。
这种组织注重专业化和分工;排除个人情感阻碍,主张公事公办;重视组织内部的结构设计,以形成等级分明的层级操纵体系;强调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以规范组织的运作;注重按照职员的能力和绩效,对其加以擢升和奖惩等。
它表达了学校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的组织分工及其对管控性权力的必定要求。
从实践结果看,年级组作为学校内部治理的“准建制化”基层单位,因此有其正面价值和功能。
2006年往常,我们学校也采纳年级组治理,在学校进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年级组能够有效缩小学校中层治理组织的治理幅度,有助于学校各处室统一治理对象。
并提高治理措施的针对性,从而增进学校内部治理的效能。
然而,现有年级组功能的定位和相应的治理方法差不多越来越跟不上时代进展的需要了。
1.这种年级组治理从本质是一种带有打算治理的“命令---服从”模式。
其差不多程序是校长室公布指令,各个职能部门把要求传达到年级组,并通过检查反馈信息,再由校长室公布纠偏指令,依次循环实施工作指挥。
这种典型的条线指挥式治理,经常显现学校中、高层治理者工作负担太重,而许多纷杂的情况又无法管好的情形。
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年级班额的增多,客观要求年级组承担更多的职能,但年级组治理的科层化体制没有改变,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动身,确实容易带来治理层次多、治理跨度小、治理关系复杂、治理和谐困难所带来的监控成本增加、鼓舞力度下降、信息传递缓慢、变化反应迟钝、难以适应环境多变等问题。
2.年级组定位为学校基层德育治理组织而不是学校基层单元教育教学治理组织制约了年级组的功能扩张。
不管是学校的要求依旧年级组长自身对年级组功能的明白得上,都把年级组的作用局限于加强学生治理和从事一样性事务的和谐,工作具有被动性,要么上情下达,要么进行常规纪律、卫生检查,总体上充其量是一个大班主任的身份,在教学方面的引导和和谐的作用差不多未涉及。
实践显示,由于年级组长期处于执行状态中,他们第一考虑的是“不要有过错”,请示与汇报成为差不多动作,如此,年级组的工作主动性、制造性得不到有效发挥。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觉,当班主任和老师对学校的工作决策与安排有意见时,年级组往往与班主任站在一边而不是进行细致的说明工作,既阻碍工作,也不利于干群关系的改善,从而阻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的效率。
3.年级组那个组织机构的存在和实际上的作用严峻制约了学校治理层次的提升。
一方面是年级组地位和功能的低层次定位,另一方面是年级班额比较大带来学校在治理中对年级组作用的依靠性增强,这种不对等性导致学校治理的整体层次下降。
而且年级组与中层部门之间的和谐难度增大,专门是政教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和谐,班主任和年级组总觉得在工作上的婆婆太多,有不厌其烦之感。
(二)学校内涵进展的现实需要使原有的年级组治理模式改革显得专门迫切。
实事求是讲,尽管有如此那样一些问题,由于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比较高,责任心强,学生自觉性比较好,总的来看,学校治理有序,工作氛围好,校风学风不错,因此近几年的办学质量依旧稳中有升。
但随着形势进展,竞争越来越猛烈,我们未雨绸缪,危机感也越来越强。
1.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使年级组治理模式改革显得十分迫切。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为了改革能够渐进进展,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从高一年级开始,全体高一教师先培训,后上岗,客观上必定带来高一年级在教育教学治理上出现与高二、高三年级不同的要求和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使年级组治理方式改革显得十分迫切。
2007学年高一、高二是新课程,高三依旧原先的课程设置,从教育教学治理上更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一校两区的客观现实要求学校给予年级组更多的职责。
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2004年开始扩大校园规模,新校区于2006学年投入使用,这种一校两区的客观现实要求学校给予年级组更多的职责。
年级组治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二.年级部治理模式创新的设计(一)关于“年级部治理模式”的概念说明现代治理和服务行为需要在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机制下进行。
年级部治理模式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整体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目标,针对原先年级组治理中的问题,将年级组升级为年级部,然后围绕年级部治理在设计理念、组织机构、运作流程、运作路径、运作机制等方面形成的一整套操作系统。
年级部治理模式一经形成,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
考虑到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学校治理其他方面的内容,假如与“年级部治理模式”的主体没有直截了当联系,本课题予以忽略。
(二)研究目标1、建模。
能够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有效的关于年级部治理的设计理念、组织机构、运作流程、运作路径、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操作模式。
2、增效。
通过课题实践研究,能够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包括能够保证学校治理的畅通、有序和高效,保证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固进展和逐年提升,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三)设计思想由于难课题研究缘起于学校进展中的问题,因此在设计理念上一方面要从现代治理的进展趋势和科学理论中寻求启发,另一方面更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形,结合一般高中的实际情形来进行有效的摸索,以加强针对性。
1、治理要立足校本。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11月20日第四次教育座谈会上指出:“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教育投入属国家行为,应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应该由学校负责,各有特色”(见2006.24《人民教育》)。
每个学校的进展历史、学校文化、师生构成、学校规模、地区地域、校园布局、办学特色和碰到的实际困难不同,在治理方式上也应该具有自身的特点,研究起源于学校进展中的实际问题,治理改革的目标是促进学校进展,自然要在研究设计上遵循校本的理念。
2.治理要重心下移。
把治理重心下移作为课题研究的设计理念之一,一是基于学校进展规模扩张的现实需要。
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年级班额的增多,客观要求年级组承担更多的职能,但年级组治理的科层化体制没有改变,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动身,确实容易带来治理层次多、治理跨度小、治理关系复杂、治理和谐困难所带来的监控成本增加、鼓舞力度下降、信息传递缓慢、变化反应迟钝、难以适应环境多变等问题。
二是扁平化治理理念的启发。
扁平化治理理念是现代治理学的一个新的理念,是针对传统的金字塔式层级组织结构的一系列问题而显现的,其要紧特点,确实是通过分权,加快决策速度,实施快速反应,以便获得生存和更大的进展。
在学校治理中,扁平化组织结构正是利用治理手段,通过减少中间治理层次,从而减少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刻延滞和信息失真,加快了对竞争的动态反应,使组织的能力变得柔性化,反应更加灵敏。
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内耗减少,依靠性减弱,组织结构中可不能因为某一职能部门的突然缺损而导致组织瘫痪。
理论上说,唯有打破传统的层级分明的组织结构,才会更有效地鼓舞教师,提高教职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制造性。
治理重心下移,主体积极性提升。
3.治理要强化协同。
治理重心下移必定要求我们保持纵向或横向高度的和谐性和工作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的完整性。
协同不等于协同理论,但协同理论给我们的设计思想也有一定的启发。
协同理论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指关于“合作的科学”。
协同理论研究各种完全不同的系统在远离平稳时通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从无序态转变为有序态的共同规律。
任何一个系统差不多上由大量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的整体行为取决于系统内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当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较大,而其独立性较小时,系统的整体在宏观上显示出的结构特点,如此的系统是有序的。
反之,当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小,使子系统的独立性占主导地位时,它们便处于杂乱无章的“热运动”状态,使系统在宏观上没有一个稳固的结构,如此的系统确实是无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