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体内处置)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体内处置)
格式:ppt
大小:1.78 MB
文档页数:108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108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胞吐作用)
1.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1)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即脂溶扩散 条件:(1)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 (2)被转运毒物具有脂溶性; (3)被转运毒物为非解离状态。 特点:(1)顺浓度差转运; (2)不消耗能量; (3)不需要载体; (4)不受饱和度的影响; (5)不受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3.肺内血流量十分丰富,毒物极易吸收; 4.气体在肺泡内流速减慢,甚至停止运动, 有利于毒物与肺泡接触而吸收; 5.不经肝脏生物转化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进行
分布全身。
不同部位颗粒物沉积的参数示意图
影响呼吸道吸收的因素:
1.毒物的血/气分配系数;
2.毒物的溶解度; 3.毒物的分子量大小; 4.毒物的分散度; 5.机体的呼吸速度; 6.机体的血流速度。
第三章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体内处置)
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化学物的动力学
Disposition
―ADME‖: A---Absorption D---Distribution M---Metabolism E---Excretion Biotransportation---A、D、E Biotransformation---M Elimination---M、E
—表皮途径(主要途径)
—毛囊与皮脂腺
—汗腺导管 2.吸收机制 —简单扩散
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
1.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2.毒物的分子量大小(<400Da);
4.毒物的接触浓度、时间与面积;
5.机体与毒物接触的环境条件;
(潮湿、高温皮肤通透性增加) 6.皮肤的完整性; 7.不同皮肤结构吸收不同等。
电离度(pKa)
---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化学毒物 在介质中的解离: 非解离型(CM) 注意: ◆非解离型与解离型的比例依赖于毒物pKa值与 介质的pH值。 解离型(Ci)
◆毒物的非解离型容易通过生物膜。
评价:毒物解离度越小,非解离型越多,越易透过。
pKa的含义:
是化学毒物在介质中(体液)处于动态平衡时, 解离型与非解离型各占50%时介质中的pH值。 公式: pKa = lg [Cn]
研究ADME过程的意义: 1.有助于阐明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的物种差异 或个体差异; 2.有助于阐明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 (包括单独作用或联合作用) 3.可通过改变外源化学物的ADME过程,干预 或防治化学毒物的危害。
第一节 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 二、吸收 三、分布 四、排泄
化学毒物分布的不均匀性与再分布性
资料1:铅一次经口染毒 染毒后2h 50%的污染物在肝脏
染毒后1个月
90%在骨骼组织
资料2:二恶英(TCDD)一次静注给药染毒
给药5min 给药24h 15%在肺内;1%在脂肪组织 0.3%在肺内;20%在脂肪组织
化学毒物分布的动态性与蓄积性
铅
血液: 可溶性铅
[PbHPO4]
(metabolic activation)
或生物活化(bioactivation)
代谢活化 (Metabolic Activation)
概念: 指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化学毒物经生物转化 后变成毒性更高的代谢产物过程称为“代谢活 化”。 代谢活化的中间产物: ①自由基; ②亲电代谢产物(亲电子剂); ③亲核代谢产物(亲核剂); ④氧化还原产物。
影响消化道吸收的因素:
1.胃肠道蠕动程度;
2.吸收部位的pH值; 3.消化道内菌群与酶系;△ 4.机体的空腹程度; 5.毒物的脂溶性、溶解度、分散度、解离度等;
6.毒物的脂/水分配系数与pKa值。
(二)经呼吸道吸收 呼吸道吸收特点: 1.肺泡总面积很大(50-100M2);
2.肺泡壁极薄(1-4µm) ;
主动转运系统: (1)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超家族) (ATPຫໍສະໝຸດ Baidu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ABC) ①多药耐受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②多耐受药物蛋白(multiresistant drug protein) ③乳腺癌耐受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 (2) 溶质载体蛋白家族(SLC蛋白家族) (solute carriers, SLC) ①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可双向转运酸、碱、中性化合物)-肝 (organic-anion transporting peptides, Oatp) ②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rganic-anion transporter) –肾 ③肽类转运蛋白(peptide transporters,Pept)
是由脑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构成,可有效阻止极
性物质通过。只有那些具有脂溶性,同时又是非转运蛋 白底物的化学物质有可能进入脑内。
2.胎盘屏障
是分隔母体与胎儿血液循环的一层或多层细胞构成。 其转运是属简单扩散,脂溶性高的物质可迅速达到平衡。
3.血-眼屏障 4.血-睾丸屏障等
四、排泄 (Excretion)
尾部(亲脂性)
2. 镶嵌膜蛋白 存在形式 膜蛋白作用 3. 膜糖
Enzyme
Carrier Ion passage Antigen Others
4. 膜孔(由蛋白质的亲水性氨基酸构成)
(二)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脂溶扩散) 滤过 特殊转运 主动转运 易化扩散(载体扩散) 膜动转运(包括吞噬作用/胞饮作用
[Ci]
+ pH
按Henderson-Hasselbach公式:
有机酸毒物: pKa = lg 有机碱毒物: [Cn] [Ci] [Ci] [Cn] + pH
pKa = lg
+ pH
[举例] 有机酸毒物: Lg HA
[Cn]
[Cn]
[Ci]
H+
= pKa - pH + A
[Ci]
介质pH
一、生物膜和生物转运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生物转运方式 (膜毒理学,membrane toxicology)
生物膜功能:
①隔离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
②参与生化反应和生理过程;
③细胞内外化学物质交换功能。
(即物质转运功能)
(一)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1. 磷脂双分子层
头部(亲水性) Receptor
血/气分配系数:
(Blood / gas partition coefficient ) 指化学毒物在呼吸膜两侧分压达到动态平衡 时,血液内化学毒物浓度与肺胞气中浓度之比值。 公式:
K =
[血液中浓度] [肺胞气中浓度]
吸入气溶胶沉淀量与颗粒大小的关系示意图
(三)经皮肤吸收 皮肤吸收特点:
1.吸收途径▲
(2)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即载体扩散
指非脂溶性毒物利用生物膜上的载体由高浓 度向低浓度转运的过程。
机制: 化学毒物与膜上蛋白质载体特异结合, 其分子构型发生改变后进入细胞内。 特点:(1)顺浓度差转运; (2)不消耗能量; (3)需要载体(属于SLC蛋白家族); (4)结构选择性、饱和性、竞争性。
Ⅰ相反应(氧化、还原、分解)
能使亲脂性化学毒物带上极性功能基如-OH、
-SH、-NH2、-COOH等或暴露化学毒物分子中的极 性基团。
Ⅱ相反应(结合反应)
使化学毒物及其代谢物与内源性极性生物分子 如葡萄糖醛酸、GSH、甘氨酸、硫酸盐等结合。
二、生物转化酶
(一)生物转化酶的基本特征 1.代谢广泛性与底物交叉性; 2.可诱导性或可抑制性;
(3)膜动转运(Cytosis) 指化学毒物通过细胞膜运动而发生的转运。
被转运的化学毒物: 固态颗粒物 大分子物质 转运方式: ①入饱作用(endocytosis)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固态毒物 胞饮作用(pinocytosis)—液态毒物 ②胞吐作用(exocytosis)
二、吸收 (Absorption)
吸收途径: ◆消化道(Digestive tract) ◆呼吸道(Respiratory tract) ◆皮肤(Skin)
(一)经消化道吸收
消化道吸收特点:
1. 全程吸收,其吸收速度不同: 口腔粘膜<胃粘膜<小肠粘膜。 2. 有多种吸收机制: 胃粘膜-简单扩散 小肠粘膜-简单扩散:脂溶性毒物 滤过:水溶性毒物 主动转运: 营养素主动转运系统 嘧啶主动转运系统 金属离子主动转运系统 吞噬或胞饮
中,具有潜在的现毒作用。
常见的贮存库:
1.血浆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
另有:转铁蛋白,铜蓝蛋白,α-与β-脂蛋白等
2.肝、肾器官
①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
②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3.脂肪组织(如:DDT、氯丹、TCDD、多氯联苯) 4.骨骼组织(如:铅、氟)
(二)机体的特殊屏障 1.血-脑屏障与血脑脊液屏障
苯 并 [a] 芘 代 谢 活 化
苯并[a]芘(Bap) 代谢产物:
代谢解毒产物:3-羟苯并[a]芘 近致癌物:7,8-二氢二醇苯并[a]芘
终致癌物:7,8-二氢二醇9,10-环氧化物(+)Ⅱ
(二)化学毒物溶解度的变化
通过生物转化可增加化学物水溶性。
①Ⅰ相反应可增加功能基团
化学物水溶性增加。
②Ⅱ相反应可与内源性物质结合 多数结合物水溶性增加。
C脂 脂 / 水分配系数( k) C水
注: C脂---毒物在脂相中的溶解度。 C水---毒物在水相中的溶解度。 常用作脂相的有机溶剂有: 正辛醇、氯仿、已烷、乙醚
浓度
A物质(脂/水=1)
浓度
B物质(脂/水=10)
10 细胞外 细 胞 膜 细胞内
10 细胞外 细 胞 膜 细胞内
5
5
1
1
扩散方向
脂/水分配系数不同的经膜扩散示意图
影响因素: (1) 生物膜两侧的浓度差(C1-C2) (2) 生物膜面积(A) (3) 生物膜厚度(d) (4) 化学毒物扩散常数(K) 包括脂溶性(脂/水分配系数)、介质 pH、电离度、分子大小与形状等。 扩散速率(Fick定律):
R=K·A·(C1-C2)/d
脂/水分配系数 (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四)经皮肤吸收
1.注射途径(毒理学研究中使用) 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等 2.黏膜吸收途径 眼黏膜等
三、分布 (Distribution)
分布特点:
(1)不均匀性(原因:血液灌注量;亲和力)
(2)再分布性(redistribution)
(3)动态性
(4)蓄积性(铅在骨骼中蓄积,DDT在脂肪中蓄积)
2. 特殊转运(special transport)
(1)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指化学毒物通过生物膜载体由低浓度一侧高 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条件: 不易溶于脂质的毒物。 特点: (1)需要载体; (2)逆浓度梯度转运; (3)消耗能量; (4)结构特异选择性; (5)饱和性(即有载体的转运极限); (6)竞争性(可竞争阻断转运)。
1.肾脏 2.肝、胆排泄
3.肺脏排泄
4.其他排泄途径
(如:脑脊液、乳汁、汗液与唾液、毛发和指
甲等)
第二节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的意义
生物转化酶(代谢酶)、
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Ⅰ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Ⅱ相反应(结合)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一、生物转化的意义
(一)代谢解毒与代谢活化 (1)代谢解毒--毒性 (metabolic detoxication) (2)代谢活化--毒性
总结: 有机酸毒物在酸性介质环境中,主要呈非解离型的毒 物存在,它容易穿透生物膜发挥毒效应。例如,阿司匹林 (pKa=3.5),在胃内几乎完全呈非离子型药物,易被胃 吸收。
(2)滤过(Filtration)--即水溶扩散
指水溶性毒物通过生物膜亲水性孔道的过程。 条件:(1)毒物为不带电的极性分子; (2)毒物分子直径小于亲水性孔道。 特点:(1)顺浓度差转运; (2)不消耗能量; (3)不需要载体等。 作用: 可使化学毒物的浓度在血浆和细胞外液 之间达到平衡。
血铅↑ 尿铅↑
pH↓
骨骼:结合铅
[Pb3(PO4)2]
(蓄积形式)
(一)毒物在组织中的贮存
贮存库(storage depot)是指能蓄积毒物的组
织位点。贮存库中的毒物总是与血浆中的游离型保
持动态平衡。
毒物贮存的双重意义: ① 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在靶器官 或血液中外源化学物的量; ② 贮存库中的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到血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生物转运
毒物生物转化
生物化学技术
生物化学转化技术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
文档推荐
毒理03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
页数:4
第3章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页数:23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ppt
页数:56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9.21)
页数:130
第三章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优秀课件
页数:50
第三章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
页数:35
第3章 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150909)
页数:121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
页数:65
关于化学毒物的生物转化课件
页数:68
化学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体内处置)
页数:108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