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题B卷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题B 卷答案
卷号6029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
2、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
3、角色扮演:是指让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体验不同情境中的感受,帮助他们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4、发展性咨询:主要是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自我能力、素质方面的认知,帮助他们认识和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实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二、简答(每题8分,共32分)
1、简要说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讲授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认识指导法,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
(3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
(4行为改变法,即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
(5自我调控法,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利于增进心理健康。
2、简述小学生态度形成和转化的基本特点。
(1)由被动到主动;
(2)由模仿到内化;
(3)由不稳定到稳定。
3、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第一,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第二,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第三,小学生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是,直到小学高年级,能进行抽象性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的学生仍然不多。
第四,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4、简述心理咨询的一般过程。
(1)开始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即建立咨询关系、掌握来访学生的资料及进行分析、诊断。
(2)指导与帮助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完成的任务有三项:制订咨询目标,选择咨询方案,实施指导与帮助。
(3)巩固和结束阶段:这一阶段心理咨询的工作主要是巩固效果和追踪调查。
四、论述(每题16分,共32分)
1、试述发展小学生良好性格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重要性:培养小学生良好性格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2分)
措施:
创设良好的班集体气氛:(8分)
(1列出本班全体小学生的性格优点、弱点,从中找出多数学生的共同性格倾向,如许多独生子女热情、乐于助人、要强,但又软弱、敏感、依赖性强,学习缺乏毅力;
(2借助多数小学生的性格优势,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并借此抑制不良性格的形成;
(3经常组织一些适宜班集体的活动,使班集体风气得以维护和发扬,如主题班会、竞赛等;(4注重创新、求异,让少数小学生的性格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并与多数小学生的性格优势取得互补。
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相应的辅导:(6分)
(1利用优秀生的优良性格品质作为榜样,使班集体风气向更高水准发展;
(2充分肯定后进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切忌一味强调缺点,以免学生失去上进希望;
(3经常召开小组评议会,提醒每一个小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以便引起注意并改正。
2、试述情感反应在倾听过程中的作用
情感反应是咨询教师对来访学生表达的情感进行反应。咨询教师在收集有关来访学生的资料时,了解其情感所包含的意义十分重要,可依此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4分)
(1有助于促进咨询双方情感的沟通。
(2有助于来访学生对情感的自我理解和对问题的深入探索。
(3有助于检验咨询教师对来访学生理解的准确性。
(每点2分,展开适当加分)
二、分析(20分)
小明存在人际交往问题,即“不合群”。不合群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对与人交往根本就不感兴趣或因为焦虑、担忧等原因而不能与人交朋友,称为交往退缩,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交往心理障碍;另一种是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了拒绝。(2分)
不合群的原因是多种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12分)
1.婴儿早期与同伴隔绝导致以后的适应问题。
2.由于身边没有同龄伙伴和朋友,在家里主要同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与能给自己保护和支持的成年人很好相处(如教师,而不会处理与同龄人的关系。
3.家长的过分保护,不让孩子与其他“坏孩子”来往,怕孩子受欺负,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或是急躁、自我控制能力差,或是胆小、懦弱,均不受同伴的欢迎。
4.曾在交往中遇到过挫折,失去信心,不愿交往。如有的孩子可能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因尿裤子而遭到同伴们的哄笑,于是就产生逃避集体场面的心理和行为。
5.个性原因。有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呆板、不爱活动的性格,因此不容易与大家交朋友。
6.患有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对交往根本不感兴趣,也易引发其他心理问题。教育措施:(6分)
1.区分不合群的儿童究竟是受到忽视还是遭到拒绝,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2.行为强化法。鼓励儿童主动交往,教师给予相应的强化,如表扬、注意等,同时争取得到家庭的帮助。
3.认知重建法。交往障碍常常源于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4.教学一指导技术包括指导、提供榜样、练习、强化等环节。如教会儿童问问题、提建议,给他们提供交往技能较高的同伴做榜样,再给予同伴的支持和帮助。
5.交往能力训练。
6.多组织集体活动,创造交往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