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毓民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曹毓民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大学文化的建设要有预见性和科学性,必须走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前面,起着引领社会文化文化发展的作用。但在建设大学文化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要摆脱功利性的诉求以及避免格式化的陷阱。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建设;功利性;格式化;

作者简介:曹毓民,研究员,苏州科技学院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当我们对某一事物给以足够的关注度之时,就会在我们的耳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或褒或贬。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争论,才有可能让我们能够对事物的本质有所认识,同时这也是由人类社会认识论的基本规律所决定的。对于大学文化建设这一问题也不外乎如此。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大学的文化建设以及大学自身也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大学文化建设有可能会出现很好的态势,并有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起着引领的作用,但也有可能会出现装模作样而打造出文化泡沫。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大学文化”及“文化建设”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精准的定位。

一、文化、大学文化概念的理解

对于“文化”这一概念可谓人人明白但却又难以准确的定义。在前贤先哲的相关论述中各有所见,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E.B.泰勒(E.B.Tylor)认为,“文化这个复合的整体涵盖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1]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共同认为文化包括价值观、语言和知识及物质对象。[2]通常地从广义上将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狭义上则特指精神

活动及成果。[3]笔者比较认同冯天瑜、何晓明和周积明在他们合著的《中国文化史》中将文化分为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四个层次的观点。[4]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而大学文化则应是着眼于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的。

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灵魂与内在动力,通过融入大学人的思想观念而影响行为,释放着推动大学发展的持续力量,激励着大学人向着继承文化传统、吸纳时代风气的更高层次迈进。而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则是塑造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指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文化和发扬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那样,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对文化进行宏观、微观以及或者广义或者狭义的界定。无论是“工具理性”的自然科学还是“价值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属于广义文化范畴。而笔者在这里所谈论的则是侧重于人文社会科学层面的文化与

文化建设。

二、大学文化建设要拒绝功利性

我们欣慰地看到这几年全社会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重视大学的文化建设。但在欣喜之中,也有种种忧虑和担心。

曾有学者感叹“当前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明显带有功利导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5]过去几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已经成为广为传播的经验。以“现代化城市建设”为名,大批历史文物、名人故居在一个个“拆”字下轰然消失。在“应试”教育、“谋职”教育的体系中,人们重视的是外语以及有助于谋生的实用类科目。说起来,“实用”本无可厚非,道德、情操、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悄悄地被淡化才是最让人忧虑的。这一切,恰恰都是在“文化”的名义下进行的,并非不讲文化。许多政协委员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样抓文化建设行吗?”其中的问题,就出在“功利导向”上。要能够真正落实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不能不正视这个问题。文化建设也好,文化改革也好,必须从功利导向中走出来。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会加快我国文化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同时也难免使一些文化行为被急功近利的动机所左右。功利地对待文化,必然导致文化研究的肤浅,而文化研究的肤浅,又必然导致文化交流的肤浅。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立身之本。丢失了大学文化,大学也就失去了生存价值。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

力要求更加紧迫。”毋庸置疑,作为社会文化轴心的大学,必须承担起弘扬中华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

但是现今的大学商品化气息太重,把创收放在重要位置,很多大学靠开办高价培训班、乱发文凭取得资金,教师频频“走穴”,败坏了大学的名声,也破坏了大学文化。

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大学文化的独立性。大学文化不能放弃自己以探索真理为神圣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塑造社会良知的不朽使命;亦不能丧失独立的文化本位、文化品质和独立的对社会政治领域的批判和引领的功能。当一个大学不能坚守其文化本位和立场,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存在、文化创造引领社会文明前进时;当大学教育不能哺育大学生良知时,社会的逻辑就成了大学的逻辑,市场规则就是大学的规则,这未免太可怕了,也是我们绝不希望看到的。[6] 而这是这种将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奉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正是由于在大学文化内涵的界定上片面化、狭隘化,使得大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障碍性和病态性的问题,并且在大学的学术风气、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最为明显不过的例子莫如在我国高校中有很多以“创新”、“求实”、“勤奋”、“敬业”、“团结”、“严谨”等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而构成校训。而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能够体现高校文化底蕴与精神的校训则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