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告白》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9.09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电影《告白》的少年犯罪心理
现今社会,青少年犯罪的问题屡次发生,也成为当今社会热议的话题,《告白》这部电影,揭露了人性的丑恶面,把人的犯罪心理活动以直白的方式呈现在荧屏上。影片讲述了未婚妈妈初中女老师森口悠子的6岁女儿溺死于学校的游泳池,而凶手竟是自己班级两个年仅13岁的男孩。依据日本的法律,13岁的少年犯罪甚至杀人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两个男孩在犯罪之后丝毫没有悔意和罪恶感。痛失爱女的森口老师在极度悲伤和愤怒的情况下辞去了教师的职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开始了“复仇”。
影片运用了光影技法,紧绷的剧情、阴郁的氛围,精准的镜头,凌厉的剪辑,张弛有度的节奏、恰如其分的配乐……片中有着许多暗喻隐喻的手法,如多次出现的天空景象,片中的天空常常是阴霾氤氲的,即使偶尔露出一点光,那也是被四周的云气所包围着的,仿佛预示着人物内心的阴抑和事件的纠缠。整部剧容易使人处于高度集中精神的状态,害怕错过某一瞬间,令人不自觉地深呼吸。很难形容电影有多锐利,只隐约感到它一刀切开人们内心底层对世界的困惑,将所有黑暗的秘密沿着人性底层,一层又一层的切开。
剧中的渡边修哉,修哉的告白充满了狭义,自利,纯主观视角。他自私地爱着他母亲,这让他自己一直在痛苦中挣扎,直至扭曲。他母亲从小讨厌他,早早就离开他,后来班里的女生北原美月走进他的生活。在他心里母亲的位置是无法替代的,他无法容忍美月在自己心里的重要性,最后无法容忍美月的存在,将她杀死。自己做了触电钱包,第一时间拿去展示给老师看,结果没得到称赞,得到的是老师以肤浅谣言为自己下的定义。在老师向修哉质问事情时,他直接全盘托出,彰显自己的自大。
直树是个典型自闭的孩子,他的告白里充满了幼稚的言论和愚蠢的借口。这份幼稚不同于修哉,而是寻求存在感的卑微的寄生虫。而他母亲对他极度的溺爱,直树要退团,他母亲来帮;直树杀人了,他母亲来反驳;直树不去上学,还有他母亲呢;直树的身体太脏了,他母亲来擦干净;直树在便利店弄脏了东西,他母亲来买。直到直树说出了艾滋的事情之后,自以为了解孩子的母亲才受到当头的一棒。直树的母亲的告白里充斥着她对直树的盲目的溺爱。她是单亲母亲,很多事情都无人诉说,唯一的倾诉对象是她的日记本。在死之前,她一直坚持在写日记,日记所呈现出了她的想法,也透露出了她的无助。
北原美月,片中唯一一个真正思考,真正反省的人,美月这样的洞察人意,她了解修哉,知道太多修哉内心的东西,在森口的面前仍然在主观的、自私的为修哉辩护。而且还不断的融入到修哉的生活。但是她选择的对象错了,修哉并不领她的心意。美月的告白很直观,作为片中的一条明线,如同脊梁一般链接其中,她直接影响到修哉,班级同学,森口老师的心理变化过程。
告白其实就是内心的独白,每个人心里都是有秘密的。A同学和B同学就像一面镜子里外的两个人,截然相反却又是一样。这样的统一性源于母亲都不关心自己,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儿子,没有正确的引导,殊不知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也没有给予他们反抗的空间,这样很容易引发心理的逆反,从而去做自己无法想象的事情,因此社会上出现很多少年犯罪的案子。这也是其中的原因。影片中犯罪的两位同学,一位是到冲出教室到厕所里狂笑,他觉得他终于可以死了,剧中他还把向他示好的女班长杀死了,并肢解放在冰箱里;而另一位,疯了。在家里从此不去上学,不洗澡,不吃饭,做出了超出自己承受范围的
事情,最后连自己的母亲都杀死了。
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无论害人者还是被害者,其实都是邪恶和正义的矛盾体。女老师并没有真的放了参杂艾滋病血液的牛奶给那两个学生喝,在我看来,她是想以她的方式去让他们明白,他们真的做错了。而不能因为杀害了无辜的孩子,还安逸的活着。做任何事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等同的代价虽然残酷,但那就是一种叫做惩罚的东西。无论你接受与否,自己的心里迈不过去,就会疯掉,迈不过去,就会更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