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文献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精选1篇英文及其它语种的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参照以下标准执行。
期刊论文Bolinger, D. 1965. The atomization of word meaning [J]. Language 41 (4): 555-573.朱永生,2006,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83-90。
论文集论文Bybee, J. 1994. The grammaticization of zero: Asymmetries in tense and aspect systems [A]. In W. Pagliuca (ed.). Perspectives on Grammaticalization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35-254.文秋芳,2003a,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 [A]。
载文秋芳、王立非(编),《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55-259。
网上文献Jiang, Yan. 2000. The Tao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An Elementary textbook on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L]. (accessed 30/04/2006).王岳川,2004,当代传媒中的网络文化与电视批评[OL], (2005年11月18日读取)。
专著Bloomfield, L. 1933. Language [M]. New York: Holt.吕叔湘、朱德熙,1952,《语法修辞讲话》[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译著Nedjalkov, V. P. (ed.). 1983/1988. Typology of Resultative Constructions, trans. Bernard Comrie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赵元任,1968/1980,《中国话的文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M],丁邦新译。
2023年最新的英语论文参考文献8篇基本格式为:[序号]著者.书名.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书名用斜体,文章名用正体,所载杂志名用斜体。
[1] 一个人撰写的著作: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Swell, Arthur. Katherine Mansfield---A Critical Essay [C]. New Zealand: Unicorn Press, 1936:77-78.[2]两人撰写的著作:其中第二位作家姓名不用颠倒Leech, Geoffrey. and M. Short.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23: 10-12.[3]三人及以上撰写的著作:只需要写出第一位作家姓名,其余用et al.表示Chiu, Aman et al.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M], 2nd ed.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8:86-88.[4] 选集:主编用ed.表示Warnar, Alan, ed. Advanced English [M].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Press, 2023: 102-103.[5] 译著:翻译用Trans.表示Flaubert, Gustave. Madae Bovary [M]. Trans. Gerard Hopkins. New York: Dell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59: 36-38.[6] 多人合著选集中的一篇文章Halliday, Michael. Linguistic Function and Literary Style: An Inquiry into the Language of William Golding’s The Inheritors [A], S. Chatman, ed. Literary Style: A Symposium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45-47.[7] 作家论文集中的一篇文章[序号] 作者.题名.文集编者姓名.会议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Woolf, Virginia. A Terribly Sensitive Mind [A]. The Essays of Virginia Woolf [C], Vol. 4.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1994:80-82.[8] 学术刊物中的论文[序号] 作者. 题名. 刊名, 出版年(期号): 起止页码.Miller, Hillis J. and Jin Huimin. The Permanent Rhetorical Reading [J].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2023 (1): 141-143.[9] 网络或电子文献[序号] 主要负责者.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Gilles Fauconnier 所属学会;学历或授予的荣誉;所在单位;通讯地址和电子邮箱;电话和传真。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学英语教学情感目标实现简论.《当代教育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闻亚兰.[2].五步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比较及其在西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6期.尹世寅.[3].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同伴合作学习策略.《教学与管理(理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8期.刘学.[4].中学英语教学中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导刊(上半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3期.李华.[5].缺失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12期.刘吉欣.[6].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智能教学系统的效果评估——以“希赛可”为例. 《现代教育技术》.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丁竹卉.贾积有.陈宇溟.白银.向东方.[7].中学英语教学应加强标准听写训练——一项关于听写在上海市中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现状的调查.《外语电化教学》.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6期.彭梅.[8].英国"功能性技能"资格考试及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5期.刘懿.夏惠贤.[9].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大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3期.曾泽怀.[10].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效整合的若干策略.《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6期.杨炳奎.二、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被引次数:18作者:郝宝玉.学科教学(英语)东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2].语音意识和阅读能力相关性实验研究.被引次数:23作者:邱建华.英语语言学西北师范大学2003(学位年度)[3].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基于跨文化的视角.被引次数:3作者:刘桂影.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4].学案导学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被引次数:7作者:袁惠娟.英语学科教学南京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5].情感因素与中学英语教学.被引次数:10作者:李云默.学科教学广西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6].中学英语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渗透的构建与反思.被引次数:2作者:贺荔坪.心理健康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7].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姚治松.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8].词汇组块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次数:16作者:邵华.英语语言文学山东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9].中学英语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被引次数:1 作者:龚汉.教育管理华中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10].中学英语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的个案研究——基于B.Kumaravadivelu 后方法理论.被引次数:4作者:申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长沙理工大学2010(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ResearchonLanguageAbilityforEnglishTeachinginPrimaryandMiddleS choolunderMultimediaNetworkEnvironment.JunyingLiu2013[2]Effectsofavocabularyacquisitionandassessmentsystemonstudents'p erformanceinablendedlearningclassforEnglishsubject. JiyouJiaYuhaoChenZhuhuiDingMeixianRuan《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3]Testingthewaters:exploringtheteachingofgenresinaCapeFlatsPrima rySchoolinSouthAfrica.Kerfoot,CarolineVanHeerden,Michelle《Languageandeducation》,20153[4]ExplorationintoreflectiveteachingofmiddleschoolEnglishteachers intheethnicandremoteregionsofGuangxiinChina.XianzeWuHuiChen2011[5]MiddleSchoolEnglishTeachers'AttitudeandMotivationTowardsICTEna bledTeachinginChina.Kwan,AlvinC.M.Liu,SophiaH.X.2015[6]TheEffectofanInstructionalInterventiononMiddleSchoolEnglishLea rners'ScienceandEnglishReadingAchievement. RafaelLaraAlecioFuhuiTongBeverlyJ.IrbyCindyGuerreroMaggieHuertaYinanF an《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20128[7]LinkinggeographytoreadingandEnglishlanguagelearners'achievemen tinUSelementaryandmiddleschoolclassrooms.ElizabethR.HindeSharonE.OsbornPoppMargaritaJimenezSilvaRonaldI.Dorn 《Internationalresearchingeographicalandenvironmentaleducation》,2011 1[8]AnIntroductiontoSpokenEnglish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YangYangChunliLiFanHua2012[9]AnIntroductiontoSpokenEnglish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YangYangChunliLiFanHua2012[10]DiscussiononCollegeEnglishTeachingModelinUniversitiesunderNew Situation.DuWenjuan2014四、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浅谈“创新”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叶和平,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2]用你的真情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陈远明,2010贯彻《规划纲要》推进教育家办学研讨会[3]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有效教学.潘慧兰,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4]打造数字化校园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李光均.肖龙,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5]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及反思.简丽珍,2008第三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6]中学英语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张瑞玲,2008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学术论坛[7]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李赛晶,20092009教育技术昆明高峰论坛[8]对中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尝试——建立学生行为记录档案袋. 姜茜,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9]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王恩龙,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10]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困境及出路.汪卫红,2014第四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英语类论文参考文献(3篇)英语类论文参考文献(一)[1] Kemmis.S&R.Mc Taggart.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M]. Geelong,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2.[2] Hustler. D, T. Cassidy & J. Cuff(eds.). Action Research in Classroom and Schools [C]. Inndon: Allen & Unwin, 1986.[4] Cohen, L.& Mansion, L. ResearchMethods in Education (4th ed.)[M]. London and New Youk: Routledge, 1994.[5] Richards, J. C.& C. Lockhart.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alssroom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6]胡青球.行动研究: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桥梁式研究方法[J].山东外语教学, 2002 (5): 54-56.[7]李静纯.导读[A].华莱士.语言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8]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9]支永碧.从行动研究到行动教育 [J].大连: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9): 28-33.[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2]王慧.论翻译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0)[3]白晓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对策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4]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5]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6]何刚强.当代英汉互译指导与实践[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7]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3).[8]杨全红.简论汉英新词翻译[J].中国翻译,1999(3).Malley,J& A. Chamot. Learner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Neil J. Anderson,《《第二语言阅读探索:问题与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郑敏.对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框架的质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33 - 35.英语类论文参考文献(二)[1] Aitchison, J. 1987. 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 [M]. Oxford: Basil lackwell.[2] Blakemore, D. 1992.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M]. Oxford: Blackwell.[3] Blakemore, D. 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M]. Cambridge: CUP.[4]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UP.[5] Emmorey, K. D. & V. A. Fromkin. 1990. The mental lexicon [A]. In J. Frederick (ed.). Language:The Cambridge Survey: 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C]. Newmeyer: CUP.[6] Garnham, A. 1985. Psycholinguistics:#from 英语类论文参考文献(3篇)来自end# Central Topics [M]. Cambridge: CUP.[7] Anderson , A. et al. 1999. Cross-linguistic evidence for the early acquisi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 as register variable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0): 1339-1351.[8] Wesche, M. & T. M. Paribakht. 1996. Assessing vocabulary knowledge: Depth vs. breadth [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0): 13-40.[9] 丁言仁.2004.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英语学习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0]束定芳,庄智象.1996.现代外语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1]文秋芳. 2001.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2]陈新仁.2002.话语联系语与英语议论文写作: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5):350-354.[13]崔刚.1994.布鲁卡氏失语症实例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272-33.[14]桂诗春.2004.我国外语教学的新思考[J].外国语(4):229.[15]何安平,徐曼菲.2003.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Small Words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6):446-452.[16]黄远振.2001.词的形态理据与词汇习得的相关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6):430–435.[17]文秋芳.2002.编写英语专业教材的重要原则[J].外语界(1):7-21.[18]文秋芳.2003.频率作用与二语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 (2):151-154.英语类论文参考文献(三)文献类型标识: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学位论文[D], 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1]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Brown, P. & Levinson, S.C. Politeness: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期刊类[3]刘建达.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测试[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4): 259-265.[4]Cameron, L. Confrontations or Complementarities? Metaphor in Language Use and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J]. Annual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7(5): 107-135.报纸类[5]李大伦.经济全球化时代英语学习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6]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 [N].Atlantic Weekly,1987-8-15(33).论文集[7]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8]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271-313.学位论文[9]王淼.中初水平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环境下的偶遇词汇学习[D]. 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研究报告[10] 冯西桥.翻译研究的多维视角[R].北京:清华大学, 1997:9-10.。
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立足校本,搞好中学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7期.刘丰玫.[2].韩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3期.王栋.[3].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白若微.周榕.张文兰.[4].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32期.谢桂兰.[5].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初探.《校园英语《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年25期.王晓文.[7].刍议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读与写(上,下旬)》.2015年24期.钟霞.[8].陕西贫困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研究.《英语教师》.2016年1期.李芳蕾.余博文.张陈刚.白海霞.王林环.[9].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8期.王进军.[10].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的巧妙融合.《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11期.黄蓉.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42作者:张明娟.教育技术学曲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2].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1作者:李春晖.教育技术学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3].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被引次数:12作者:欧阳胜美.教育管理湖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4].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李利娟.学科教学(英语)河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5].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被引次数:23作者:赵昱.学科教学(英语)东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6].中小学英语教学参考书的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研究.作者:孙晓雨.课程与教学论江西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7].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夏旺.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8].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李欣.课程与教学论宁夏大学2013(学位年度)[9].自然拼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陈迎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西华大学2011(学位年度)[10].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何洁.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TeachingintroductoryinformationtechnologythroughEnglishinChina :Innovativeapproachesto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 HaifeiHuangTowey,Dave2010[2]AnintegratedcourseinfundamentalengineeringandEnglishcompositio nusinginteractiveandprocesslearningmethodologies.OstheimerM.W.MylreaK.C.《IEEETransactionson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19942[3]CoursewareDevelopmentForSemiconductor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 onIntoInstruction.ShuchiaoTsai《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4[4]CoursewareDevelopmentForSemiconductor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 onIntoInstruction.ShuchiaoTsai《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4[5]AnalysisofBenefitsandDrawbacksofNetworkTeachingPlatformofColle geEnglishACaseStudyofShanghaiUniversityofEngineeringScience. SunXiaoqing2013[6]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forEnhancingProfessionalEngl ishTeachingintheChineseUniversities.LIGuatingCHENDongZHUMeiya2010[7]TheIntegrationofCriticalThinkingSkillsintoCollegeStudents'Spok enEnglishClasses.BeiZhang2013[8]StudyonCollegeEnglish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fromthePe rspectiveofReflectiveTeaching.HANHaiyanJIAShuai2010[9]ResearchonLanguageAbilityforEnglishTeachinginPrimaryandMiddleS choolunderMultimediaNetworkEnvironment.JunyingLiu2013[10](1438)ASTUDYONENGLISHLANGUAGECURRICULUMFORPRIMARYEDUCATIONINT URKEY.MelekDemirel2010四、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单词中字母发音的培养.田慧芳,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2]教师的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阮梅香,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3]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官建英.阳会琴,2012第二届中国教育国际化与信息化论坛[4]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杨迎春,2013北京教育学院信息与远程教育学院第二届“信息技术教育学”学科论坛[5]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关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弱势群体.袁茵娴,2011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6]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研究.李艳坤,2010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三届(2010)学术年会[7]小学英语教学随笔.褚思丽,2011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8]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徐萌,2014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9]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的运用.苏凤霞,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10]让美育走进小学英语教学.于春辉,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
英语教学论⽂参考⽂献英语教学论⽂参考⽂献 在学习和⼯作中,许多⼈都写过论⽂吧,论⽂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学术交流的⼀种⼯具。
写论⽂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论⽂参考⽂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英语教学论⽂参考⽂献1 戴维洛奇⼩说的艺术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奋西⽅现代主义⽂学源与流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现代英国⼩说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艺学美学法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荒诞派戏剧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佛洛伊德主义与⽂学思想王宁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塞尔顿编⽂学批评理论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学出版社,2000 霍纳韦勒克近代⽂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出版社,1997 李维屏英美现代主义⽂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新⼩说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说理论经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斯⽪勒美国⽂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王长荣译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霍顿美国⽂学思想背景房炜等译北京⼈民出版社,1991 梅佛⾥德曼意识流,⽂学⼿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学出版社,1992 ⽶兰昆德拉⼩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美国⽂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西⽅⽂学⼼灵历史北京清华⼤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说艺术管窥天津:百花⽂艺出版社,1995 英语教学论⽂参考⽂献2 包惠南,包昂编.实⽤⽂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英⽂汉译技巧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学翻译佳作对⽐赏析天津:南开⼤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学出版社,1994 ⽅梦之翻译新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实⽤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长沙:湖南⼈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翻译技巧指导沈阳:辽宁⼈民出版社,1986 黄龙翻译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军编著翻译批评论重庆:重庆⼤学出版社,1999 ⾦堤等效翻译探索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汉英语篇翻译北京:清华⼤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北京:北京⼤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翻译⽂学⽂化北京:北京⼤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英汉对⽐研究北京:⾼等教育出版社,1993 英语教学论⽂参考⽂献3 [1]霍叶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新.⼩学英语⾃主学习能⼒的培养⽅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建霞.⼩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鑫.⼩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学英语课堂⽣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学英语教学中的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学低年级英语⼝语交际能⼒[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雅.浅谈“微课”在⼩学英语教学中的应⽤[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络环境下⼩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学英语教学中听⼒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霞.⼩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J].英语画刊(⾼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转变⼯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业.构建⼩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英语教学论⽂参考⽂献4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五”成果论⽂集(第⼆卷). 2.曹逸韵(2012).浅析⼆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 3.付凤⽂(2000).分阶段听⼒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外语与外语教学》(4). 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与⽂化研究》(第六辑).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新疆师范⼤学学报》(1). 8.董明(2004).⼤学英语课堂“⽣⽣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 9.⾦海⽟(2012).浅析语⾔输⼊、互动、输出假说与⼆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 10.⽅申萍(2000).第⼆语⾔听⼒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11.沈昌洪.刘喜⽂.季忠民(2010).《第⼆语⾔习得导论》(英⽂版).北京:北京⼤学出版社. 12.宫⼒(2010).《交互式语⾔教学研究》.北京:⼈民教育出版社. 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 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学英语听⼒中的应⽤.《外语电化教学》(12). 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学英语听⼒教学.《北京第⼆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16.刘⽟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 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研究.《语⾔⽂字应⽤》(S1). 18.吕⽟明(2000).改进听⼒教学的三个环节.《⾸都师范⼤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 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语⾔习得中的作⽤.《⾼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英语教学论⽂参考⽂献5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学英语教学中的应⽤[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学英语教学中的应⽤[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法在⼩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浅谈⼩学英语课堂变⾰[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学英语⾃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背景下的⼩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背景下⼩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教材策略研究[J].中⼩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然拼读法在⼩学英语教学中的应⽤[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学英语教学中的应⽤[J].⿊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的培养[J].科学⼤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学英语⼝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英语教学论⽂参考⽂献】相关⽂章:09-1410-1506-1606-1706-1609-2208-2806-1608-0110-25。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降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照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咨询题探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说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照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么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有用英汉对照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有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美学理论视野中的文学翻译研究》(第2版).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 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究》.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振定. 《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究》.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照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照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照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明编著. 《英汉互动翻译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照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李正栓. 《英美诗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照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林大津等主编.《修辞学大视野》.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说》.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有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判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往常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照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照》.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钞票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XXX:中外出版社, 1975.钞票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钞票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钞票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照》.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讲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照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考虑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别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武力、赵栓科编著. 《科技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吴伟雄、方凡泉. 《有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辉、汪晓毛主编. 《汉译英教程》.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ersa(《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照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建忠. 《工商企业翻译实务》.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照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比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英汉对照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照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讲文解字的文化讲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有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Christiane Nord.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张美芳、王克菲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比》.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照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 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胖: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照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照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连淑能. 《英译汉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杨士焯. 《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贺军主编. 《英语翻译实务基础版》.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陈宏薇. 《新有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魏志成.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刘宓庆主编. 《翻译基础》.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张春柏. 《汉英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有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有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有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郭著章、黄粉保、毛新耕编著. 《文言英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黄振定. 《英汉互译实践教程》.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有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货物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有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 《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 彭长江主编. 《英汉-汉英翻译教程》.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单其昌. 《汉英翻译入门》.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1.申雨平、戴宁. 《有用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孙万彪、王恩铭. 《高级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王治奎主编.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第四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王治奎主编.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四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温秀颖、马红旗、王振平、孙建成. 《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吴冰. 《汉译英口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许建忠. 《有用英汉互译技巧》.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上、下册).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曾诚. 《有用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张蓓. 《汉英时文翻译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朱徽主编. 《汉英翻译教程》.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庄绎传.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三、国内外英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书目Ariel, M.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0.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2. Bassnett, Susan &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Longman, 1991. Cao, Xueqin & Gao, 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78.Cao, Xueqin & Gao, 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rans. David. Hawkes. New Zealand: Penguin Books Ltd. 1986.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1991)Celce-Murcia, M. & Larson-Freeman, D. The GrammarBook---An ESL/EFL Teacher’s Course.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3.Chafe, W. 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Lond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Chao Yuen Ren.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Cheng Zhenqiu. My views of C-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1.Chomsky, N. 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 TheMinimalist Progra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Haiman, J. Conditionals are topics. Language. 1978 (54): 564-589.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76.Halliday, M. 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1985.Hartwell, P. Open to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Hatim, Basil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don: Longman, 1990.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Devon: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Hewson, Lance & Jacky Martin. Redefining Translation: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London: Routledge, 1991. Reprinted by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rp. in 1992.Hickey, Leo.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Hodges, J. C. & Whitten, M. E. Harbrace College Handbook. New York: Harbrace Jovanovich. 1982.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Grammaticaliz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Kahn, J. E. 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 London: TheReader’s Digest A ssociation. 1985. Kelly, Jeanne and Nathan K. Mao. Fortress Besieged. Indiana: Indiana Univ. Press. 1979. Landers, Clifford E. Literary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Guid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8.Lao, She. Camel Xiangzi. trans. Shi Xiaoq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1.Leech,G.N. Style in Fiction. New York: Longman. 1983.Li, C. N. & S. A.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Lond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457-490.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 1988.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198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in 1998, also appears in Nida 2001)Nida, Eugene A.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Bruxelles: Les éditions du Hazard, 1996.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9)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Quirk,R.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1973.Robinson, 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Cornwall: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2.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Revised ed.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3r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Swan, M.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Wilss,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Shanghai: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Zeiger, A. Encyclopaedia of English. New York: Arco Publishing Company. 1978.四、学术期刊翻译相关论文举例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 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 中国翻译, 2000 (6).蔡春露. 论《木匠的哥特式古屋》叙述的别确定性.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4).蔡春露. 论悲剧《李尔王》中的意象.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丁衡祁. 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 中国翻译, 2002 (4).丁金国. 汉英对照研究中的理论原则.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3).范敏、陈天祥. 论汉语成语的英译. 山东外语教学,200 (5).封宗颖、邵志洪.英汉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对照与翻译. 外语学刊,2004 (5).冯寿农. 翻译是“异化”, 或是“化异”? 法国研究, 2002 (2).傅似逸.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1).高健. 语言个性与翻译. 外国语,1999 (4).关坤英. 朱自清散文的朦胧美——从《荷塘月XXX》谈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 (5).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外国语,1998 (2).郭建中. 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翻译,1996 (2).韩庆果. “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2).何兆熊. 英语人称代词使用中的语义模糊. 外国语. 1986 (4).侯维瑞. 文体研究和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3).胡密密. 从思维差异看汉英科技文体与科技论文的英译. 中国科技翻译. 2002 (3).胡兆云. 晚清以来Jury、Juror汉译考察与辨误.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1).胡兆云. 柏拉图、黑格尔灵感论与文学翻译中灵感现象浅析. 外国语言文学, 2003 (3).胡兆云. 从康德的人类“共通感”看异化翻译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3).胡兆云. 华盛顿交还军权与还权对答翻译探索. 外国语言文学, 2005 (3).胡兆云. 克罗齐表现主义翻译观及其进展浅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胡兆云. 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借用. 山东外语教学, 1998 (3).胡兆云. 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输入法—阅读. 山东大学学报, 2000 (增刊).胡兆云. 中英美四大政法文化词语系统与对应翻译策略.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9).胡兆云. Administration与GoverXXXent文化语义辨析及其翻译.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9).胡兆云. 自然语法与书本语法浅论. 山东大学学报, 1995 (3).黄爱华. 文学文体的语言特征及其运作. 浙江大学学报. 1996 (3).黄龙. 古诗文英译脞语.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 (3).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咨询题. 中国翻译, 2004 (6).纪玉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 外国语, 2002 (2).江宛棣、闫昕霞. 翻译是“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之中的翻译事业. 对外大传播, 2004 (10).金积令. 汉英词序对照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分量原则和末端分量原则. 外国语. 1998(1).李正栓. 文化背景与学习风格—中国语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中国外语, 2007(2). 李正栓. 徐忠杰的翻译原则研析.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0).李正栓. 唐诗宋词英译研究:比较与分析. 中国外语, 2005(3).李正栓. 实践、理论、比较:翻译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 2003(4). 李正栓. 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8).李正栓. 汉诗英译中的忠实对等原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2).林大津. Meme的翻译. 外语学刊, 2008(10.林大津. 国外英汉对照修辞研究及其启发.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3).凌云. 汉语类比造词初探.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2).刘莉. 论法律文体翻译的准确性咨询题.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 (3).。
英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英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在撰写英语毕业论文时,参考文献的格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不仅能够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水平,还能够避免抄袭和版权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英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文献管理工具。
1. APA格式APA格式是一种常用的参考文献格式,特别适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论文。
在APA格式中,参考文献的格式通常包括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和页码等信息。
具体的格式如下所示:- 书籍: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年份).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期刊文章: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年份). 文章题目.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页码.- 网络资源:作者姓氏, 作者名字. (年份). 文章题目. 网站名称. 网址.2. MLA格式MLA格式是一种常用于人文学科的参考文献格式,特别适用于文学和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论文。
在MLA格式中,参考文献的格式通常包括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和页码等信息。
具体的格式如下所示:- 书籍: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期刊文章: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期刊名称, 卷号.期号 (年份): 页码.- 网络资源: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网站名称. 发布日期. 网址.3. Chicago格式Chicago格式是一种常用于历史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参考文献格式,特别适用于长篇论文和学术著作。
在Chicago格式中,参考文献的格式通常包括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和页码等信息。
具体的格式如下所示:- 书籍: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期刊文章: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期刊名称卷号, 期号 (年份): 页码.- 网络资源: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网站名称. 发布日期. 网址.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外,不同学科领域还有一些特定的参考文献格式,如IEEE格式、Harvard格式等。
英语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英语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下面是英语参考文献文献。
参考文献一:[1]Baker,C.,C.FillmoreJ.Lowe.1998.TheBerkeleyFrameNetProject[A].InC.Boitet P.Whitelock(eds.).Proceedingsofthe36thAnnualMeetingoft heAssociationforComputationalLinguisticsand17thInterna tional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Linguistics[C].SanFranc isco:MorganKaufmann.86-90.[2]Berlin,Brent,PaulKay.BasicColorTerm.TheirUniversity andEvolution[M].Berkeley,LosAngeles:UniversityofCalifo rniaPress,1969:169-83.[3]Boas,H.C.FrameSemanticsasaframeworkfordescribingpol ysemyandsyntacticstructuresofEnglishandGermanmotionver bsinContrastiveComputationalLexicography[A].InRaysonPa ul,AndrewWilson,TonyMcenery,AndrewHardie,andShereenKho ja(eds.)ProceedingsoftheCorpusLinguistics2001Conferenc e[C]:LancasterUniversityCenterforComputerCor pusResearchonLanguage,2001.[4]Breal,M.EssaideSemantique,SciencedesSignifications( 5th.ed)[M].Paris,1921.[5]Brown,C.Payne,M.E.Fiveessentialstepsofprocessinvocabularylearn ing[A].PaperpresentedattheTESOLConvention,Baltimore,Md ,1994.[6]Cienki,A.2007.Frames,IdealizedCognitiveModels,andDo mains[C]//D.GeeraertsH.Cuyckens.TheOxfordHandbookofCognitiveLinguistics.Oxf ord:OUP:171-187.[7]Coulson,S.2006.SemanticLeaps:Frame-shiftingandConceptualBlendinginMeaningConstruction[M].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8]Dirven,R.M.Vespoor.2004.CognitiveExplorationofLanguageandLingui stic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9]Dixon,R.M.W.1991.ANewApproachtoEnglishGrammar,onSem anticPrinciples[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10.[10]DowtyDR.ThematicRolesandSemantics[C].BerkeleyLingu isticsSociety,1986,12:340-354.[11]DowtyDR.OntheSemanticContentoftheNotionThematicRol e[M].//BPartee,GCherchia,RTurner.Properties,TypesandMe anings.Vol.2.Dordrecht:Kluwer,1989:19-130.[12]DowtyDR.Thematicproto-rolesandargumentselection[J].Language,1991,67:574-619.[13]Evans,V.M.Green.2006.CognitiveLinguistics:AnIntroduction[M].Ed 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14]Fillmore,C.1970.Thegrammarofhittingandbreaking[A]. InR.JacobsP.Rosenbauin(eds.).ReadingsinEnglishTransformationalGr ammar[C].Waltham,Mass.:GinnCo..120-33.[15]Fillmore,C.1976a.Framesemanticsandthenatureoflangu age[J].AnnalsoftheNewYorkAcademyofSciences:Conferenceo n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LanguageandSpeech280:20-32.[16]Fillmore,C.1976b.Theneedforaframesemanticsinlingui stics[J].StatisticalMethodsinLinguistics12:5-29.[17]Fillmore,C.1977.TheCaseforCaseReopend[A].InP.ColeJ.Sadock(eds.).SyntaxandSemantics(Vol.8):GrammaticalRe lations[C].NewYork:AcademicPress.59-81.[18]Fillmore,C.1982.FramesSemantics[A].InTheLinguistic SocietyofKorea(ed.).LinguisticsintheMorningCalm[C].Seo ul:Hanshin.111-37.[19]Fillmore,C.1985.Framesandsemanticsofunderstanding[ J].QuadernidiSemantica6(2):222-54.[20]Fillmore,C.1986.“U”-semantics,secondround[J].QuadernidiSemantica7(1):49-58.[21]Fillmore,C.JB.S.T.Atkins.1992.TowardaFrameBasedLexicon:TheSemantic sofRISKandItsNeighbors[C]//A.LehrerandE.F.Kittay.Frame s,FieldsandContrast:NewEssaysinSemanticsandLexicalOrga nization.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75-102.[22]Fillmore,C.,C.JohnsonM.Petruck.2003.BackgroundtoFrameNet[J].InternationalJo urnalofLexicography16(3):235-250.[23]Fillmore,C.J.2006.FrameSemantics[A].InA.Anderson,G .Hirstler(eds.).EncyclopediaLanguageandLinguistics.Vol.4(2ndEdition)[Z].Amsterdam:Elsevier:613-620.[24]Fromkin.AnIntroductiontoLanguage[M].Orlando:Harcou rtBraceCollegePublishers.[25]Goffman,E.1974.FrameAnalysis[M].Boston:Northeaster nUniversityPress.[26]JackendoffR.Semanticstructure[M].Cambridge,MA:MITP ress,1990:43.[27]Katz,J.J.Fordor,J.A.1963.TheStructureofaSemanticTheory[M].InLan guage,39:170-210[28]Lakoff,George.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 ersityofChicago,1980[29]Lakoff.G.Johnson.M.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 allengetoWesternThought[M].NewYork:BasicBooks,1993.[30]Levi-Strauss,C.StructuralAnthropology[M].(translatedbyJacob sonandBrookeGrundfestScheoepf).Harmondsworth:Penguin,1 972[31]Lowe,J.B.,C.F.BakerC.J.Fillmore.1997.Aframe-basedsemanticapproachtosemanticannotation[EB/OL].http: //.[32]Martin,Willy.1997.Aframe-basedapproachtopolysemy[A].InHubertCuyckensandBrittaAa wada(eds.).PolysemyinCognitiveLinguistics:SelectedPape rsfromthe5thInternationalCognitiveLinguisticsConferenc e[C].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57-81.[33]Minsky,M.1975.AFrameworkforrepresentingknowledge[A ].InP.Winston(ed.).ThePsychologyofComputerVision[C].Ne wYork:McGraw-Hill.211-77.[34]PaulJ.Hopper,ElizabethClassTraugott.Grammaticaliza 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35]Rosch,Eleanor.Ontheinternationalstructureofpercept ualandsemanticcategories[C]//TimothyE,Moore.Cognitived evelopmentandtheacquisitionoflanguage.NewYork:Academic Press1973:111-44.[36]Saeed,J.I.1997.Semantics[M].Oxford:Blackwell.[37]Sweetser.E.FromEtymologytoPragmatics:Metaphoricala ndCulturalAspectsofSemanticStructure[M].Cambridge:Camb ridgeUniversityPress,1990.[38]Talmy.L.2000.TowardaCognitiveSemantics(Vol.1).Conc eptStructureSystems[M].Cambridge,MA:MITPress.[39]Taylor,J.LinguisticCategorization:PrototypesinLing uisticTheory[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 arch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40]Trier,Jost.DerdeutscheWortschatzimSinnbezirkdesVer standes[M].Heidelberg:Winter,1931.参考文献二:[1]Allan,K.LinguisticMeaning[M].2volumes,London:Routle dgeKeganPaul,1986:385[2]Allerton,D.J.StretchedVerbConstructionsinEnglish[M] .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2:113[3]Aronoff,M.K.Fudeman.WhatisMorphology?(Secondedition)[M].Wiley-Blackwell,2011:139[4]Baker,A.E.K.Hengeveld.Linguistics[M].Wiley-Blackwell,2012:221[5]Bloomfield,nguage[M].London:GeorgeAllen UnwinLtd.,1935[6]Bouchard,D.TheSemanticofSyntax:ANominalistApproacht oGrammar[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5:3 13[7]Carstairs-McCarthy,A.AnIntroductiontoEnglishMorphology:WordsandT heirStructure[M].Edinbur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 02:49[8]Chomsky,N.StudiesonSemanticsinGenerativeGrammar[M]. TheHague:Mouton,1972[9]Croft,W.D.A.Cruse.Cognitive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geU niversityPress,2004:137[10]Dowty,D.R.Onthesemanticcontentofthenotion‘themati crole’.InB.Partee,G.Chierchia,andR.Turner(eds)Propert ies,TypesandMeanings[M],volume2.Dordrecht:Kluwer,1989: 69[11]Evans,V.AGlossaryofCognitiveLinguistics[M].Edinbur gh:EdinburghUniversityPressLtd,2007:6[12]Fillmore,C.J.TheCaseforCase.InE.BachandR.Harms(eds )UniversalsinLinguisticTheory[M].NewYork:Holt,Rinehart Winston,1968[13]Geeraerts,D.TheoriesofLexicalSemantics[M].Oxford:O xfordUniversityPress,2010[14]Givon,T.Syntax:aFunctional-TypologicalIntroduction,Vol.2[M].Amsterdam:JohnBenjami ns,1990:66[15]Goldberg,A.E.Constructions:AConstructionGrammarApp roachtoArgumentStructure[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 oPress,1995[16]Halliday,M.A.K.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 London:Arnold,1994[17]Huang,C.T.J.BetweenSyntaxandSemantics[M].NewYork:R outledge,2010:347[18]Jackendoff,R.SemanticInterpretationinGenerativeGra mmar[M].Cambridge,MA:MITPress,1972:29-46[19]Jackendoff,R.SemanticStructures[M].Cambridge,MA:MI TPress,1990:43[20]Jesperson,O.ThePhilosophyofGrammar[M].NewYork:W.W. NortonCompany,1924[21]Koptjevskaja-Tamm,M.Nominalizations[M].Routledge,1993[22]Langacker,R.W.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II ,Descriptive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 Press,1991[23]Langacker,R.W.InvestigationsinCognitiveLinguistics [M].Berlin:MoutondeGruyter,2009[24]Leech,G.N.Seman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1983[25]Marantz,A.OntheNatureofGrammaticalRelations[M].Cam bridge,Massachusetts:TheMITPress,1984:13[26]McMahon,A.R.McMahon.EvolutionaryLinguistics[M].Cambridge:Cambrid geUniversityPress,2013:135[27]Miller,D.G.EnglishLexicogenesis[M].Oxford:OxfordUn iversityPress,2014:7[28]Nida,E.A.C.R.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Leiden: E.J.Brill,1969[29]Payne,T.E.UnderstandingEnglishGrammar:ALinguisticI 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1[30]Rathert,M.A.Alexadou.TheSemanticsofNominalizationsacrossLanguage sandFrameworks[M].DeGruyterMouton,2010[31]Riemer,N.Introducing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 geUniversityPress,2010:87[32]Roark,B.putationalApproachestoMorphologyandSyntax[ 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7:116[33]Saeed,J.I.Seman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 hingandResearchPress,2000:140-143[34]Trauth,G.P.K.Kazzazi.RoutleageDictionaryofLanguageandLinguistics[ 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 0:327[35]安丰存.题元角色理论与领有名词提升移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11-17[36]蔡基刚.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21[37]常玲玲.对特殊句式论元结构的思考:投射或构式?[J].外语研究,2013(1):20-27[38]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39]成军.论元结构构式与动词的整合[J].外语学刊,2010(1):36-40[40]丛迎旭,王红阳.基于语义变化的概念语法隐喻模式与类型[J].现代外语,2013(1):33-39阅读相关文档: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土木工程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提纲管理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教育经济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动力工程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旅游管理开题报告范文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法律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税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与信息化管理研究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探讨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探析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探讨港口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策略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体系的构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财政预算改最新最全【办公文献】【心理学】【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总结报告】【演讲致辞】【领导讲话】【心得体会】【党建材料】【常用范文】【分析报告】【应用文档】免费阅读下载*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
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立足校本,搞好中学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7期.刘丰玫.[2].韩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3期.王栋.[3].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8期.白若微.周榕.张文兰.[4].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32期.谢桂兰.[5].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初探.《校园英语《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年25期.王晓文.[7].刍议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读与写(上,下旬)》.2015年24期.钟霞.[8].陕西贫困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研究.《英语教师》.2016年1期.李芳蕾.余博文.张陈刚.白海霞.王林环.[9].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8期.王进军.[10].小学英语教学与生活的巧妙融合.《校园英语(中旬)》.2015年11期.黄蓉.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42作者:张明娟.教育技术学曲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2].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1作者:李春晖.教育技术学西南大学2010(学位年度)[3].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发展.被引次数:12作者:欧阳胜美.教育管理湖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4].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13作者:李利娟.学科教学(英语)河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5].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被引次数:23作者:赵昱.学科教学(英语)东北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6].中小学英语教学参考书的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研究.作者:孙晓雨.课程与教学论江西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7].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夏旺.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8].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李欣.课程与教学论宁夏大学2013(学位年度)[9].自然拼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陈迎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西华大学2011(学位年度)[10].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何洁.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TeachingintroductoryinformationtechnologythroughEnglishinChina :Innovativeapproachestoinformationtechnologyeducation. HaifeiHuangTowey,Dave2010[2]AnintegratedcourseinfundamentalengineeringandEnglishcompositio nusinginteractiveandprocesslearningmethodologies.OstheimerM.W.MylreaK.C.《IEEETransactionson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19942[3]CoursewareDevelopmentForSemiconductor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 onIntoInstruction.ShuchiaoTsai《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4[4]CoursewareDevelopmentForSemiconductor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 onIntoInstruction.ShuchiaoTsai《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4[5]AnalysisofBenefitsandDrawbacksofNetworkTeachingPlatformofColle geEnglishACaseStudyofShanghaiUniversityofEngineeringScience. SunXiaoqing2013[6]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forEnhancingProfessionalEngl ishTeachingintheChineseUniversities.LIGuatingCHENDongZHUMeiya2010[7]TheIntegrationofCriticalThinkingSkillsintoCollegeStudents'Spok enEnglishClasses.BeiZhang2013[8]StudyonCollegeEnglish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fromthePe rspectiveofReflectiveTeaching.HANHaiyanJIAShuai2010[9]ResearchonLanguageAbilityforEnglishTeachinginPrimaryandMiddleS choolunderMultimediaNetworkEnvironment.JunyingLiu2013[10](1438)ASTUDYONENGLISHLANGUAGECURRICULUMFORPRIMARYEDUCATIONINT URKEY.MelekDemirel2010四、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单词中字母发音的培养.田慧芳,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2]教师的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阮梅香,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3]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培养.官建英.阳会琴,2012第二届中国教育国际化与信息化论坛[4]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杨迎春,2013北京教育学院信息与远程教育学院第二届“信息技术教育学”学科论坛[5]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关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弱势群体.袁茵娴,2011首届中国农村教育论坛[6]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研究.李艳坤,2010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三届(2010)学术年会[7]小学英语教学随笔.褚思丽,2011纪念《课程·教材·教法》创刊30周年暨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8]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徐萌,2014第五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9]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的运用.苏凤霞,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10]让美育走进小学英语教学.于春辉,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着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于大家在写作英语论文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方向。
一、英语论文参考文献1、形象思维在医学英语术语命名中的应用2、职业需求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3、基于小学英语核心素养之低段学生口语评价方式初探4、核心素养下英语课堂新教学策略5、谈破解英语词汇的识记难题6、概念隐喻及其视阙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7、“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转型8、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教学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10、初中七年级英语生本教学理念探讨11、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入方法的思考与实践12、浅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13、促进信技与英语学科融合共建情趣化小学校本课程14、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15、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16、英语核心素养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渗透研究17、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教学讨论式课堂的探索18、依托高职英语课程提升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路径研究19、论高校英语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20、英语语法隐喻中的被动化结构研究21、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22、语言经济学视域下财经英语的经济价值——评《财经英语新知》23、英语it非人称构式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24、英语世界中国新时期女作家研究的主要特征与变异分析25、浅析情景教学法在新概念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6、高职院校英语语言文学在英语教学中开展的现状27、一带一路背景下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探析28、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实证研究与应对策略29、闽台合作办学项目ESP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30、“批改网”模式下POA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31、“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输出能力发展中的应用32、从现下的英语教材分析语言材料的选择33、语料库方法下能源英语学术词表的建立34、慕课视域下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模式探究35、医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研究36、隐性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37、基于智能平台的大学生英语阅读移动学习研究38、文化—互动范式: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39、会展人如何用英语向外国人解释清楚这场战“疫”?40、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以《大学英语读写3》为例41、Charisma型大学英语教师多模态化有效教学模式研究42、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热词新语的英语解读43、英语媒体对于碎片化时代语言学习作用之初探——以ICS为例44、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的几点建议45、“雨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46、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听写能力的培养47、浅析思辨性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8、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以牛津版教材为例49、浅谈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50、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5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52、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高年级语音教学中的应用53、立足小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54、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构建55、小学英语中高年段开展以读促写教学的实践与思考56、浅析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57、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英语学习力的培养探讨58、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59、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探究60、巧用“信息差”,助推英语课堂思维61、优化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设计策略62、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63、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拼读能力的培养策略64、英语课堂的真实性语言输出65、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66、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研究67、对英语教学法的初步探讨68、由焦虑引起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偏差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69、体验认知视角下英语集合表量构式的研究70、桂西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生对医学专业英语需求的调查分析71、核心素养背景下水利英语的翻译策略研究——评《水利英语》72、依托数字化平台的英语课程建设7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74、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英语教学改革策略75、中外教师英语教学差异比较分析76、植物保护专业英语特点与翻译——评《植物保护专业英语》77、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78、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研究79、利用反向设计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80、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及实际应用81、“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82、语言输入理论和听力技巧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83、信息化条件下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84、北京市初中生利用手机网络进行英语学习的现状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85、英语将来时体视解方式的认知研究86、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87、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88、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成资源初探89、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文化意识90、小学英语以趣激学的方法和策略91、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策略探究92、小学英语分级绘本阅读模式的实施策略93、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之我见94、如何有效创设小学英语教学情境95、服务沿边金融发展的金融英语人才的培养探索96、浅析皮革商贸英语翻译问题及翻译策略——评《国际商务合同的文体与翻译》97、湖南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研究对策98、英语教育的劳动市场回报及英语教育政策调整——基于2016年问卷调查数据99、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100、医学本科生“情景式”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101、医学英语教学视角下的教师共同体运行模式探究102、英语辞格及写作教学中的“构式-语链”教学法初探103、CBI教学理念在大学商务英语拓展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04、小学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育人策略例析——以湘少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为例105、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106、英语教师课堂评价用语相关性探析107、从英汉差异的角度看大学英语四级翻译108、人工智能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路径研究109、基于生态理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110、“产出导向法”在民办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111、PBL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探索112、情境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13、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信息输出策略114、“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探析115、“和谐互助”打造高效英语课堂116、“产出导向法”视角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转变117、SOLO理论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118、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提问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119、试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120、点读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新策略121、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研究122、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23、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困难状况教学策略研究124、双重代码理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125、英语学术写作中立场副词研究综述126、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127、高职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的研究和实践128、大学英语教师向ESP教师转型探究129、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130、西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形成原因及改进措施131、浅谈中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132、初中生成就目标及其与英语学业成绩的关系133、自我调节训练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影响研究134、提高初中英语课堂参与度的策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135、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英语翻译活动课的实践探究136、化工英语文本特征及翻译技巧——评《化工专业英语》137、基于职业岗位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138、基于SPOC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问题与对策分析139、“雨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140、职业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互动问题分析141、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142、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43、试论如何培养中职生英语思维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44、简析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145、互联网+背景下PBL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阅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以上就是为大家精选的“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研究指导文献145篇)”的全部介绍,希望对大家参考文献的选择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在英语专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一)[1]徐安律.原住民小说《圆屋》获美国国家图书奖[N].中华读书报,2012(004).[2]Coulombe,JosephL.ReadingNativeAmericanLiterature[M\. NewYork:Routledge,2011.[3]Erdrich,Louise.TheRoundHouse\M\.NewYork:HarperCollin sPublishers,2012.[J].作家,2013(12):1.[4]杨恒.弱者的失语法律的缺位--评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圆屋》[J].博览群书,2013(6):84-88.[5]Said,Edward.CultureandImprerialism[M].NewYork:Vintage Books,1994.[6]Erdrich,Louise.LoveMedicine[M],NewYork:HarperPerennia l,1993.[7]罗世平.凝视:后殖民主义文学折射[J].国外文学,2006(4):122.[8]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9]Halliday,Lisa.LouiseErdrich[J].ParisReview,2010(52):133-137.[10]温语晴.书写印第安文化的温暖和困境一美国当代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和她的作品.[11]陈榕.《凝视》[A].《西方文论关键词》[C].ed.赵一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2]Russo,Maria.Disturbing the spirits[i]. New York TimesBook Review, 2012(10): 9[13]Said, Edward. Culture and Imprerialism[M].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94.[14]Fanon,Frantz.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M]. New York: Grove Press,1968.[15]徐安律.原住民小说《圆屋》获美国国家图书奖[N].中华读书报,2012(004).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二)[1] 陈鹏.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收费站建筑节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2]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201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39[3] 李慧玲.绿色建筑理念下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4] 公通字[2009]46 号.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S].新乡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印发.2009[5] 汤旭东.建筑工程中的现浇聚苯复合材料屋面保温技术[J].江西建材,2014,(11):45[6] 杨欣霖.高速公路服务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7] 欧志华,郭俊明.浅谈我国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的含义[J].建筑节能,2007,35(12):60-62[8] 邹惠芬,王国业,郭立杰等.严寒地区窗户热工性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5):982-986[9] 崔洪军,刘孔杰.国外服务区建设及研究现状[J].中国交通报,2008,(12):138-139[10] 郎松军.建筑结露的起因和防治方法初探[J].四川建筑,2002,22(Z1):201-203[11] 王金奎,史慧芳,邵旭.体形系数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10,(5):98-99[12] 王丽颖,丘雨佳.对德国被动式居住建筑节能技术的考察[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3,14(3):38-40[13] 赖有志,陆京海,杨军霞,张童.现浇轻质泡沫混凝土在屋面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1,40(14):79-94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三)[1]蒋花,史志康.整合与对话一论《金色笔记》中的戏仿[J].当代外国文学,2007(2):78.[2]黄梅.女人的危机和小说的危机--女人与小说杂谈之四[J].读书,1988(01):5.[3]孙宗白.真诚的女作家多丽丝·莱辛[J].外国文学研宄,1981(3):70.[4]施旻.《金色笔记》是女性主义文本吗·一关于多丽丝·莱辛及其《金色笔记》的论争[J].东岳论丛,2000(5): 132-134.[5]李福祥.多丽丝·莱辛笔下的政治与妇女主题[J].外国文学评论,1993(4):40-43[6]黎会华·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的现代主义技巧分析[J].外语研究,2003(6):73.[7]陈才宇,刘新民.金色笔记[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8]黎会华·解构菲勒斯中心:构建新型女性主义主体一《金色笔记》的女性主义阅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4(3):33.[9]韩小敏,纪卫宁.析伍尔夫与莱辛文学创作的相似性[J].理论专刊,2004(8):125-126.[10]姜红.有意味的形式[J].外国文学,2003(4):96-98.[11]徐燕.《金色笔记》的超小说艺术[J].宁波大学学报,2003(3):78-80[12]蒋花,史志康.整合与对话一论《金色笔记》中的戏仿[J].当代外国文学,2007(2):78.[13]卢婧.《金色笔记》的艺术形式与作者莱辛的人生体验[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4]佘海若.迟来的正义:被缚的自由女性一记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J].今日科苑,2007(23): 19-24.[15]刘颖.建构女性的主体性话语一评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J].邵阳学院学报,2004(4).[16]范晓红.从《金色笔记》解读多丽丝·莱辛的生态整体观[D].南京师范大学,2011.[17]Brewster, Dorothy. Doris Lessing\M\. New York: Wayne, 1965: 161.[18]Spilka, Mark. Lessing and Lawrence: the Battle of the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75(16): 218-240.。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全英文版)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全英文版)关键词:英文版,参考文献,英语论文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全英文版)简介:参考文献是英文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随意“从略”,更不可马虎了事或错误百出,很多作者在引用英文参考文献时,会出现引用不当、格式错误等问题,为大家分享正确的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范例。
一、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英文参考文献与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全英文版)内容:参考文献是英文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随意“从略”,更不可马虎了事或错误百出,很多作者在引用英文参考文献时,会出现引用不当、格式错误等问题,为大家分享正确的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范例。
一、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英文参考文献与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基本相同,但写英文参考文献要注意一点,外文作者姓名的着录格式采用姓在前(全拼,首字母大写),名在后(缩写为首字母),中间用空格;着作类文献题名的实词首字母大写,期刊文献题名的首词首字母大写,期刊名称请用全称,勿用缩写。
具体如下:1、单一作者着作的书籍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如:Sheril, R. D.(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Halstead.2、两位作者以上合着的书籍姓,名字首字母.,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如:Smith, J., Peter, Q. (1992).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3、文集中的如:Mcdonalds, A.(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4、期刊中的(非连续页码)如:Crackton, P.(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Canadian Change, 64(7), 34–37.5、期刊中的(连续页码):姓,名字首字母.(年). 题目. 期刊名(斜体). 第几期,页码.如:Rottweiler, F. T.,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 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54, 66–146.6、月刊杂志中的如:Henry, W. A., III.(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二、英文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英文书籍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研究和写作科学论文时必备的一部分,它提供了支持和验证作者观点的来源。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英文书籍参考文献内容:书籍名字: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作者:J.K. Rowling出版日期:1997书籍名字:To Kill a Mockingbird作者:Harper Lee出版日期:1960书籍名字:Pride and Prejudice作者:Jane Austen出版日期:1813书籍名字:1984作者:George Orwell出版日期:1949书籍名字:The Catcher in the Rye作者:J.D. Salinger出版日期:1951书籍名字:The Great Gatsby作者:F. Scott Fitzgerald出版日期:1925书籍名字:Moby-Dick作者:Herman Melville出版日期:1851书籍名字:Jane Eyre作者:Charlotte Brontë出版日期:1847书籍名字:The Lord of the Rings作者:J.R.R. Tolkien出版日期:1954书籍名字:The Bible作者:Various出版日期:Various这些书籍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它们涵盖了各种文学流派和主题,从奇幻小说到科幻小说,从社会评论到历史小说,从中世纪到未来,它们提供了对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的深入洞察。
这些书籍的作者都是非凡的文学大师,他们通过精湛的笔触和故事情节刻画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剧情。
通过这些作品,读者可以沉浸在一个全新的世界中,探索和思考关于人性、社会和存在的问题。
这些书籍也被广泛翻译成各种语言,让全球读者都能享受到它们带来的魅力。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纯粹的娱乐阅读,这些书籍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
它们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观点和经验,帮助读者扩展思维和视野。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1] samour, l.a. and r.e por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5thed) [m].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88.[2] 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 journal of reading, 1976.[3] anderson rc. frame works for comprehending discourse [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997,14: 369.[4] 胡文仲小编. 文化艺术与人际交往[m]. 北京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5] 肖健硕. 英文学习方法[m]. 北京市:现代出版社,1997.[6] 马博森. 课堂教学中的话语分析方式,外国语教育探索[m]. XX年第2期63-66页.[7] 廖道胜.中国学生英文阅读中的人文阻碍,英语教学[m]. XX年第4期73-77.biographical datawang lin, holds a doctorat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is vice-professor and dean of the english department of foshan university. he specializ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he teaches english reading, translation, english literature, english poetry and has translated more than twenty english fictional and non-fictional works, such as aesops fables, the black pearl, the naturalism, the president lady, and oscar wilde and his fairy tales. he has published over ten academic papers, among the major ones; a study on dubin's life, a study on translating criticism of creation society, oscar wilde and tian han,and a plan to explore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for students of non-english major.英语专业论文论文选题可分成下列好多个课程方位一、词汇学(语言学一般基础理论的科学研究);二、英美文学(英美文学的文化教育、著作研究等);三、翻译学(翻泽理论和实际讨论、译版科学研究及其名人名篇翻泽著作比照科学研究等);四、英美文化(美国英国加澳新等欧美国家文化艺术及其与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五、教学方式(英语教学法、检测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英⽂论⽂参考⽂献⽰例英⽂论⽂参考⽂献⽰例 ⽆论在学习或是⼯作中,⼤家肯定对论⽂都不陌⽣吧,通过论⽂写作可以提⾼我们综合运⽤所学知识的能⼒。
你写论⽂时总是⽆从下笔?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英⽂论⽂参考⽂献⽰例,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英语论⽂参考⽂献格式范本 ⽤Times New Roman。
每⼀条⽬顶格,如某⼀条⽬超过⼀⾏,从第⼆⾏起“悬挂缩进”2字符。
参考⽂献中所有标点与符号均在英⽂状态下输⼊,标点符号后空⼀格。
参考⽂献条⽬排列顺序:英⽂⽂献、中⽂⽂献、⽹络⽂献。
分别按作者姓⽒字母顺序排列。
⽂献前不⽤序号。
1)英⽂参考⽂献 (1)专著与编著 排列顺序为:作者姓、名、专著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如: Brinkley, Alan. The Unfinished Nation. New York: Knopf, 1993. 专著名中如果还包含其他著作或作品名,后者⽤斜体。
例如: Dunn, Richard J ed. Charlotte Bront: Jane Eyre. New York: Norton, 1971. A.两个⾄三个作者 第⼀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中间⽤逗号隔开;其余作者名在前,姓在后,中间⽆逗号;每个作者之间⽤逗号隔开,最后⼀个作者的姓名前⽤“and”,后⽤句号。
例如: Rowe, Richard, and Larry Jeffus. The Essential Welder: Gas Metal Arc Welding Classroom Manual. Albany: Delmar, 2000. B. 三个以上作者 第⼀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中间加逗号)后接“et al.”,其他作者姓名省略。
例如: Randall, John et al.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C. 同⼀作者同⼀年出版的不同⽂献,参照下例: Widdowson, Henry G. EIL: Squaring the Circles. A Reply. London: Lomgman, 1998a. Widdowson, Henry G.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b. (2)论⽂集 参照下例: Thompson, Pett. “Modal Verbs in Academic Writing”. In Ben Kettlemann & Marko, Henry 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Corpus Analysis. New York: Rodopi, 2002: 305-323. (3)百科全书等参考⽂献 参照下例: Fagan, Jeffrey. “Gangs and Drugs”. Encyclopedia of Drugs, Alcohol and Addictive Behavior. New York: Macmillan, 2001. (4)学术期刊论⽂ 参照下例: Murphy, Karen. “Meaningful Connections: Using Technology in Primary Classrooms”. Young Children. 2003, (6): 12-18. (5)⽹络⽂献 参照下例:/yingyulunwengeshi/2012/0322/1110279616.html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URL” . 2)中⽂参考⽂献 (1)专著 参照下例: ⽪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期刊⽂章 参照下例: 杨忠,张韶杰.认知语⾳学中的类典型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1-3. (3)学位论⽂ 参照下例: 梁佳.⼤学英语四、六级测试试题现状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D].湖南⼤学,2002. (4)论⽂集 参照下例: 许⼩纯.含义和话语结构[A].李红儒.外国语⾔与⽂学研究[C].哈尔滨:⿊龙江⼈民出版社,1999:5-7. (5)附录本 翻译学论⽂参考⽂献范例 参考⽂献: 奥马利第⼆语⾔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陈保亚 20 世纪中国语⾔学⽅法论济南:⼭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仁英语语⾔学纲要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学教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冯翠华英语修辞⼤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主编语⾔学⽅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应⽤语⾔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新编语⽤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何⾃然语⽤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语⾔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学出版社,2001 黄国⽂语篇与语⾔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黄国⽂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英语语⾔学基本读本济南:⼭东⼤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刘润清西⽅语⾔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现代语⾔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语⾔学⼊门北京:⼈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拓展内容: 书写格式 1.参考⽂献标注的位置 2. 参考⽂献标标注⽅法和规则 3. 参考⽂献标标注的格式 2007年8⽉20⽇在清华⼤学召开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献引证技术规范”。
英文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英文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英文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英文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一:[1] T. Paulay and J. R. Binney. Diagonally Reinforced coupling beams of shear Walls[S].ACI Special Publication 42, Detroit, 1974, 2: 579-598[2] Lam WY, Su R K L, Pam H J. Experimental study of plate-reinforced composite deep coupling beams[J]. Structural Design Tall Special Building, 2009(18): 235-257[3] ACI 318-02: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CI318R-02:Commentary, An ACI Standard, reported by ACI Com-mittee318, American Concete Institute, 2002[4] Siu W H, Su R K L. Effects of plastic hinges on partial interaction behaviour of bolted side-plated beams[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Steel Research, 2010, 66(5):622-633[5] Xie Q. State of the art of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 inAsia[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Steel Research, 2005, 61(6):727-748[6] Kim J,Chou H. Behavior and design of structures with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J].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4,26(6):693-706[7] Tsai K C, Lai J W. A study of buckling restrained seismic braced frame[J].Structural Engineering, Chinese Society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2, 17(2):3-32[8] Patrick J. Fortney, Bahrem M. Shahrooz, Gian A. Rassati.Large-Scale Testing of a Replaceable “Fuse” Steel Coupling Beam[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DECEMBER 2007:1801-1807[9] Qihong Zhao. Cyclic Behavior of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Composite Shear Walls[J].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eb. 2004:271-284英文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二:[1] Zhixin W, Chuanwen J, Qian A, et al. The key technology of offshore wind farm and its new development in China[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9, 13(1):216-222.[2] Shahir H, Pak A. Estimating liquefaction-induced settlement of shallow foundations by numerical approach[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0, 37(3): 267-279.[3] Hausler EA. Influence of ground improvement on settlement and liquefaction:a study based on field case history evidence and dynamic geotechnicalcentrifuge test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02.[4] Kemal Hac efendio lu. Stochastic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 including fluid‐structure‐soil interaction[J]. Struct. Design Tall Spec. Build.,2010,[5] Arablouei A, Gharabaghi A R M, Ghalandarzadeh A, et al. Effects of seawater–structure–soil interac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caisson-type quay wall[J]. Computers &Structures, 2011, 89(23): 2439-2459.[6] Zafeirakos A, Gerolymos N.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under-designed caisson foundations[J]. 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3: 1-36.[7] Snyder B, Kaiser M J.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offshore wind energy[J]. Renewable Energy,2009, 34(6): 1567-1578.[8] Ding H, Qi L, Du X. Estimating soil liquefaction in ice-induced vibration of bucket foundation[J]. Journal of cold regions engineering, 2003, 17(2): 60-67.[9] Shooshpasha I, Bagheri M. The effects of surcharge on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of silty sand[J]. 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2: 1-7.[10] Bhattacharya S, Adhikari S.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11, 31(5): 805-816.[11] H. Bolton Seed, Izzat M. Idriss. Simplified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soilliquafaction potential. Journal of the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s Division. 1971,97(9): 1249-1273[12] W. D. Liam Finn, Geoffrey R.Martin, Kwok W.Lee. An effective stress model for liquefaction. Journal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vision, 1977, 103(6):517-533[13] Seed.H.B.Soil liquefaction and Cyclic Mobility Evolution for Level Ground During Earthquakes, J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ivision ASCE , 1979,[14] Casagrande.A,Liquefaction and Cyclic Deformation of Sands-A Critical Review,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Pan American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Buenos Aires,Argentina,1975.。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推荐1.张霞,2012,基于语料库的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词块使用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2.解亚梅,2006, EFL词块法及其对写作成绩的影响。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3.蔡文利,2009,词块与语言输出。
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4.解亚梅,2006, EFL词块法及其对写作成绩的影响。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5.黄燕,2008,高中英语写作中词块使用的`调查研究。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6.段士平,2008,国内二语语块教学研究述。
《中国外语》,第24期。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8.董明(2004).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9.金海玉(2012).浅析语言输入、互动、输出假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10.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11.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2.宫力(2010).《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2).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16.刘玉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语言文字应用》(S1).18.吕玉明(2000).改进听力教学的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2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22.曹逸韵(2012).浅析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2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2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2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4).2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27.卫乃兴,2004,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初始研究。
[1]BJZimmerman,DHSchunk.Theconstructivistapproachtoself-regulationandlearningintheclassroo m[A].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NewYork:Springer-VerlagNewYorkInc,1989.[2]BJZimmerman.BecomingaSelf-regulatedLearner:AnOverview[J].TheoryintoPractice,2002,(41) .[3]BJZimmerman.Self-regulationoflearningandperformance[D]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94 ,(4).[4]陈克娥.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09,(22).[5]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陈学斌.实用英语教学法[A].当代英语教学法使用模式与技巧[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7]邓鹂鸣.发展外语习得者的自主学习意识[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8]葛文山.巧用“记忆的组块效应”记英语单词[J].教学与管理,2005,(19).[9]郭宝仙.有效英语学习活动的特征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34).[10]郭佳.高中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1]侯建军.国外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36).[12]黄维.高校学生知识管理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3]JosephD.Novak.LearningHowtoLear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4.[1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李维.学习心理学[M].四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李晓媛.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10).[17]梁俊芳.在高中阶段实施英语经典原版小说简易读本泛读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10).[18]林榕航.知识管理原理[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19]林斯坦.科学化学习导论[M].福建:海峡书局出版社,2010.[20]MoJu365.SPSS信度分析[EB/OL].2011-09-16.[21]聂明芳.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学校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20).[23]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8).[2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蒲昭青.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EB/OL].2013-11-27.[26]SAdler.Thereflectivepractitionerandthecurriculumofteachereducation[J].JournalofEducationfo rTeaching,1991,(17).[27]汪庆伟.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外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8,(10).[28]王松美.论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激励模式[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5).[29]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0]许迎军,雒丽.英语合作学习对学生自我调节效用的实验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6).。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全英文版)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全英文版)关键词:英文版,参考文献,英语论文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全英文版)简介:参考文献是英文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随意“从略”,更不可马虎了事或错误百出,很多作者在引用英文参考文献时,会出现引用不当、格式错误等问题,为大家分享正确的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范例。
一、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英文参考文献与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英语论文参考文献(全英文版)内容:参考文献是英文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随意“从略”,更不可马虎了事或错误百出,很多作者在引用英文参考文献时,会出现引用不当、格式错误等问题,为大家分享正确的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及范例。
一、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英文参考文献与中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基本相同,但写英文参考文献要注意一点,外文作者姓名的着录格式采用姓在前(全拼,首字母大写),名在后(缩写为首字母),中间用空格;着作类文献题名的实词首字母大写,期刊文献题名的首词首字母大写,期刊名称请用全称,勿用缩写。
具体如下:1、单一作者着作的书籍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如:Sheril, R. D.(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Halstead.2、两位作者以上合着的书籍姓,名字首字母., 姓,名字首字母.(年). 书名(斜体). 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如:Smith, J., Peter, Q. (1992).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3、文集中的如:Mcdonalds, A.(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4、期刊中的(非连续页码)如:Crackton, P.(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Canadian Change, 64(7), 34–37.5、期刊中的(连续页码):姓,名字首字母.(年). 题目. 期刊名(斜体). 第几期,页码.如:Rottweiler, F. T.,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 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54, 66–146.6、月刊杂志中的如:Henry, W. A., III.(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二、英文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Bibliography
[1] Asher, J. 1996.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s [M]. Los Gatos, CA: SkyOaks
Productions.
[2] Arnold, G and Thompson,H. 1940.The Psychology of Early Growth [M]. NewYork: The Macmillan
Co.
[3] Carvill B and Wachlin M,Westra H. 2000.Student Handbook [M]. Changchu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4] Ellis,R. 1994.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s Acquisition [M]. London:George Philip and Son.
[5] Krashen, S. 1985.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Longman.
[6] Krashen, S. 1997.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 Easy Way [M]. Culver city Calif : Language
Education Associate.
[7] Krashen, S. 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 [M]. London:Prentice Ha ll.
[8] Nina Spada. 2002.How Language Are Learne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9] Pall Dames, Eric Pease. 2002.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0] Rivers. 1997.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Piaget,J. 1955.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M] .London: Rutledge and Kean Paul.
[12] Zhang Zhiyuan. 2004.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ldren's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13] 龚亚夫. 2001. TPR 儿童英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4] 黄玉佩. 2011. TPR 快乐英语动动动[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5] 胡壮麟. 2001.理论文体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6] 李淑贤,姚伟. 1999. 幼儿游戏理论与指导[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7] 李振村,庄锦英. 1993. 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8] 王维佳. 1990. 完全身体反应法[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 张志远. 2002. 儿童英语教学法[M]. 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 周兢主. 1996.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Acknowledgments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thanks to all the people who have helped me during my thesis writing. The thesis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without tremendous help from all the teachers and friends, who have kindly provided me with related information, patient instructions and timely encouragement.
My special gratitude first goes to my respectable supervisor Yang Xiangmei, who has spent much time on revising the thesis and has offered me precious advice and insightful suggestions. I feel extremely fortunate to have such a kind supervisor.
Meanwhile, I am grateful to all other teachers who have helped me with my study during the four years at Qingdao Institution of Technology Amongst them, Mrs Jiang Chen, with her lively teaching and informative lectures, has paved the way for me to prepare the thesis.
I am also grateful to my friends and roommates, who always give me their 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unfailing support in the course of my thesis writing.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sincere thanks to my parents for being a continual source of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