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分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分数精选5篇(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数的概念,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2. 能够简单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3. 能够将一个图形分成若干等分,并用分数表示。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 将图形分成若干等分,并用分数表示。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图片或实物等。
教学过程:课时一: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如何将一个物体分成两半?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分数。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分数的概念和意义:a. 分数是两个整数的除法表达方式。
b.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的数量。
c. 示例分析:将苹果分成两半,每一半可以表示为1/2,其中1为分子,2为分母。
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a. 读法:分子读为基数词,分母读为序数词加\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认识分数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学生能够完成常见长度的单位换算。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统一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厘米、分米、米的换算。
教学难点:1. 统一长度单位的理解与应用。
2. 具体长度单位换算的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PPT、计量尺、标识出厘米、分米、米的纸条、实物示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各种尺寸的物品,比如桌子、书桌、椅子等,并提问学生:你怎么知道这些物品的长度大小呢?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使用长度单位来测量。
3. 出示一个标识出厘米、分米、米的纸条,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厘米、分米、米是什么关系?4. 引导学生回答:厘米是分米的一百分之一,分米是米的十分之一。
Step 2:学习统一长度单位的概念1. 出示教学PPT,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统一长度单位?2. 引导学生回答:统一长度单位是指可以相互比较、换算的长度单位。
认识分数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
2. 能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分数的意义;
3. 能够简单地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
1. 认识分数的概念;
2. 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 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教具、黑板笔;
2. 分数相关的练习题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通过展示例子让学生们思考:什么是分数?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分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学生回答,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
1. 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解释分数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分母代表分成几等份,分子代表取了几份;
3. 指导学生如何读写分数,例如1/2读作“一半”。
三、教学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互相讨论并找出生活中的分数例子;
2.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练习;
3.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解答相关的分数运算题目。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分数练习题;
2. 带领学生拓展相关的分数知识,如分数化简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的分数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运算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生活例子和趣味性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
2024学年度三上数学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能够比较和排序分数。
3.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4.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分数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分数的加减运算。
### 难点:3.分数的比较和排序。
4.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数计算。
三、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分子、分母的意义。
2.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数的大小排序。
3. 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加法原理。
•分数的减法原理。
4. 实际问题中的分数计算•应用分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问题,复习小学四则运算中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引出分数概念。
2. 讲解•讲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演示如何比较和排序分数。
•分数加减法的规则和操作方法。
3. 练习•同学们进行分数比较和排序练习。
•练习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4. 拓展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及难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完成书上相关练习。
3.思考如何将分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以上为《2024学年度三上数学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分数的表示方法;3. 掌握分数的简化和比较;4. 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小数。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分数的表示方法:分子、分母;3. 分数的简化和比较;4. 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形和物品,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红色与整体的关系,引出分数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分数的定义:分数是一个整体的一部分,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该整体中的部分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平均分成的份数。
2. 分数的表示方法:例如1/2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
3. 分子和分母的意义和作用: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平均分成的份额。
三、分数的简化(10分钟)1. 定义:当分子和分母有相同的公因数时,可以约去公因数,得到一个更简单的形式,称为简化分数。
2. 计算方法: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然后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到的结果就是简化分数。
四、分数的比较(15分钟)1. 分数的比较原则: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当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
2. 分数的比较方法:可以通过求公共分母或将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比较。
五、分数转化为小数(15分钟)1. 分数转化为小数的方法:将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商即为分数对应的小数。
2. 分数转化为小数的计算步骤:先进行除法运算得到商,然后可以将商写成小数的形式。
六、示例演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示例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七、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八、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习题作为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并交上来。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3篇(二)分数的意义是用于表示一个数与其整体的关系。
在数学中,分数可以表示一个整数与其整体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整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认识分数》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教学重点:1. 分数的定义。
2.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 分数的意义。
2. 分数的比较。
教学准备:1. 分数卡片。
2. 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糖果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实物平均分给同学们,每个人会得到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分数的定义:介绍分数的概念,解释分子、分母的含义。
3. 演示分数的表示:用分数卡片展示不同分数的表示方法。
4. 学生练习: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实物分配的情况,并互相交流。
第二章: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对分数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数的基本性质。
2. 分数的简化。
教学难点:1. 分数的简化方法。
2. 分数的比较。
教学准备:1. 分数卡片。
2. 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1. 复习分数的定义:回顾上一章所学的内容,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2. 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介绍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
3. 演示分数的运算:用分数卡片展示不同分数的运算示例。
4.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运算练习,并互相交流。
第三章:分数的比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分数的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比较方法。
2. 分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1. 分数的大小比较。
2. 分数的排序。
教学准备:1. 分数卡片。
2. 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1.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回顾上一章所学的内容,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2. 讲解分数的比较方法:介绍分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3. 演示分数的比较:用分数卡片展示不同分数的比较示例。
4.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的比较练习,并互相交流。
第四章:分数的简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简化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分数的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表示和比较分数。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进行分数的比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分数的图片、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分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代表着什么意思?
二、学习分数的概念(15分钟)
1.教师简单地介绍分数的概念:分数是一种表示部分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的数量。
2.教师用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比如将一个圆形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分数。
三、认识分数的表示方法(15分钟)
1.教师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图形表示、数字表示和分数线表示。
2.教师示范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部分,并用分数来表示。
四、练习和巩固(1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分数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相互检查答案。
2.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和解决分数比较的问题。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比较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重练习和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 使学生能够借助直观手段,将一些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分数的意义。
2. 分数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教具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苹果、分蛋糕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2. 探究新知(1)分数的概念通过PPT展示分数的组成,讲解分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分数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
(2)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示范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跟读、跟写,并举例说明。
(3)分数的意义通过教具模型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即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4)分数的表示方法通过PPT展示如何用分数表示具体的例子,如分苹果、分蛋糕等,让学生学会用分数表示物体或图形。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意义。
5.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享、学会倾听、学会思考。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分数的意义”。
分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1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
本课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苹果”,分物品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苹果”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
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的,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教材的重组。
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而是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P91-P93。
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1.学情分析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说,两个学生分苹果,一人一半,那么最后每个学生得到的苹果就是1/2。
虽然分数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由于学生们并没有对分数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因此学生们没有意识到分数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基于此,教师需要在本节课中带领学生们初步认识分数并为学生们明确分数的具体应用,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意识。
2.教材地位“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们在掌握了有关整数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分数与整数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因此这也是“数概念”的拓展。
在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们明确分数的含义,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学习中提示功能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估测能力。
3.学习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分”并明确“平均分”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因此前提下性的概念理解是帮助学生们更好理解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关键。
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而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所以数学名词的概念理解是帮助学生们更好掌握本节课知识内容的中心。
二、教学过程(一)串联知识,回忆整数师:(手中拿4个苹果图)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有几个苹果?可以记成几呢?生:4。
师:(将4个苹果图贴在黑板上,然后写下“4”。
做出吃苹果的动作,吃掉一个苹果)同学们看,现在还有——3个苹果(拿掉黑板上其中一个苹果图并在黑板上写下“3”,然后再吃掉两个苹果),现在还有——1个苹果(再拿掉黑板上其中两个苹果图并在黑板上写下“1”,之后吃掉最后一个苹果),现在还有几个苹果呢?生:没有苹果了,就是0。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无”和“0”)师:对啊,我们在一年级学习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从而认数开始,然后一个一个加,一个一个减的呀,那按照顺序,4的后面是——5,再往后数呢?生:6、7、8、9……师:数得完吗?(生:数不完)那我们就用一个数轴箭头的方式来表示后面还有很多的数。
2012学年三年级第一学期Unit 4—Unit 6测验Class __________ Name ___________听力部分40%一、Listen and choose the words you hear (听录音,选出听到的单词) 10% ( ) 1. A. shirt B. short C. skirt( ) 2. A. eye B. ear C. eat( ) 3. A. foot B. food C. feet( ) 4. A. hand B. head C. hat( ) 5. A. ship B. skirt C. skip( ) 6. A. wall B. work C. walk( ) 7. A. which B. watch C. wash( ) 8. A. mouse B. mouth C. house( ) 9. A. nurse B. no C. nose( ) 10. A. read B. ride C. red二、Listen and choose the sentences you hear(听录音,选出听到的句子)5% ( ) 1. A. Try on Mum’s shoes.B. Try on Dad’s shoes.C. Put on Mum’s shoes.( ) 2. A. Can Norman write? No, he can draw.B. Norman can write. He can’t draw.C. Norman can’t write. He can draw.( ) 3. A. I can write with my hand.B. I can draw with my hand.C. I can stand with my head.( ) 4. A. Can you jump up and touch the ball?B. Can you bend forward and touch your toes?C. Can you stand on your head?( ) 5. A. I’ve got a nice hat.B. He’s got a nice hat.C. She’s got a nice hat.三、Listen and answer听问句,选出相应的答句10%( ) 1. A. Yes, I do. B. Yes, I like. C. No, I like sports.( ) 2. A. I can jump high. B. No, I can’t. C. I can’t jump high.( ) 3. A. Yes, it is. B. Yes, this is. C. Yes, they are.( ) 4. A. No, I haven’t. B. No, I’m not. C. No, I can’t.( ) 5. A. Mary is. B. Mary has. C. Mary can.四、Listen and fill in the blanks听录音,填入所缺字母5%1. tr __ __ sers2. j __ __ p3. m __ __ ther4. f __ __ t5. d __ __ ce五、Listen and answer根据你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5%( ) 1. Q: Who can drive a car?A. Mummy.B. Daddy.( ) 2. Q: How much left?A. Five yuan.B. Six yuan.( )3. Q: Who has got a blue T-shirt?A. Mike has.B. Bill has( ) 4. Q: What does Sandy like?A. Strawberries.B. Lichees.( ) 5. Q: What are Alice and Sue doing?A. Skipping the ripe.B. Dancing.六、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ell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听到的内容,符合的用T表示,不符合的用F表示5%( ) 1. His name is Superkid.( ) 2. He’s got a big head.( ) 3. His mouth isn’t small.( ) 4. He can walk, run and speak.( ) 5. He can fly, too.书面部分60%一、C opy正确抄写下列句子3%You can’t touch the ball. Watch me.二、Read and judge(比较下列单词划线部分的读音是否一致,用√或×表示)3%1. read h ead ( )2. watch swan ( )3. face jacket ( )4. shirt skirt ( )5. write skip ( )6. jump run ( )三、Read and write按要求写出下列单词7%1. coat (同类词) ________2. old (反义词)__________3. cannot (缩写形式)________4. I (宾格) _________5. shoes (单数) _________6. foot (复数) ___________7. right (同音词)_______四、Choice选择题10%( ) 1. I can ________ with my hands.A. runB. drawC. sing( ) 2. Can you hear with your _________? Yes, I can.A. eyesB. feetC. ears( ) 3. – Is this your jacket? -- _____________.A. Yes, it is.B. Yes, this is.C. Yes, I am.( ) 4. ____________ are these shoes? They’re Billy’s.A. WhatB. WhoseC. Who( ) 5. Jim and I ______________ good friends.A. amB. isC. are( ) 6. We ________ drink with our ears.A. canB. areC. can’t( ) 7. Sandy can ________ a book in the classroom.A. lookB. readC. watch( ) 8. _________ her, She can play basketball.A. LookB. WatchC. See( ) 9. Can the girls _________ a song?A. singingB. singsC. sing( ) 10. It is _________ elephant. It _________ a long nose.A. an/haveB. a/hasC. an/has五、Fill in the blanks. (用am, is are, have, has, can, can’t 填空) 12%1. My mother ________ got a dress. It _______ beautiful.2. I ________ Sue. I ________ a brother. He ________ play football. But he ________ swim.3. ________ you from Shanghai? Yes, I ________. But my uncle _________ from Beijing.4. ________ this your new T-shirt? Y es, it ________. _________ you a new T-shirt, too?六、Rewrite the sentences as required按要求改写句子10%1. Norman has got some nice shoes. (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This is my blue jacket. (改成一般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Can you stand on your head? (改成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I have a pair of trousers. (用She 代替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I can sing with my mouth. (用what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On your own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10%1. Do you like sport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Have you got a black coa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Are all the insects harmfu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What can you do with your hand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Read and judge(阅读短文完成T和F, T表示一致,F 表示不一致)5%Mr Frog, Mr Turtle and Miss Rabbit are on the farm. They are playing hide-and-seek. Mr Frog can jump and swim. He can catch the bee. Mr Turtle can walk and swim. He can’t run fast. Miss Rabbit c an’t swim, but she can run fast. They are good friends. They often play together.( ) 1. Mr Frog and Mr Turtle are good friends.( ) 2. Mr Frog can run and swim.( ) 3. Mr Turtle can run fast.( ) 4. Miss Rabbit can’t swim.( ) 5. They are in the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