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500字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0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500字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500字
《新课程·中学》201X年第11期古城七月,201X年陕西省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圆满结束,我作为201X年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有幸被聘为本次大赛高中语文组的评委。对于从教时间不足十年的我,这既是一项光荣的任务,又是一次充满挑战的考验,更是一个开阔视野、学习提高的机会。在为时三天的赛教活动中,我领略了来自全省各地市优秀教师的风采,收获颇丰,特将几点感受略述如下:
一、语文老师要有功底语文老师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肩负着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神圣使命,语文课堂更是传播文明,启迪性灵的圣殿。在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当代中国,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一座灯塔,为学生指明人生的方向;应该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感知艺术的光华;应该开启一双慧眼,让他们明辨真、善、美;应该唤醒一颗心灵,让他们不再懵懂、不再困惑、不再麻木,成为一个热爱国家,尊重生命,志趣高雅的现代文明人。基于语文教育“培养塑造人”的使命和任务,新时代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文老师不应是一个照本宣科、喋喋不休的教书先生,而应该思接千载,学贯中西;既要满腹经纶,又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既要有对传统的痴爱与坚守,又要对当下有着新锐的思考与认知。简言之,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有内容、有想法的人。生命的内容源于积淀。一个没有文化积淀的语文老师上不出一堂有深度的课,一个思想平庸的老师也很难点燃学生的激情。语文老师要把自己从某些重复无效的教学
活动中解放出来(解放自己也就是解放学生),多读一些书。古人云“功夫在诗外”,不妨读一些杂书,都是大有裨益的。读史可以让人睿智,哲学书可以让人深邃,文学作品可以让人洞察人性而通明豁达……人类文明的结晶从多方面充盈着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些都可以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唯有如此,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语文老师才是坚定的、自信的,因为他们的足下,有坚持的土地,是深厚的文化之根。
二、语文老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美育。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美。语文之美,除了文本的意蕴,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师的课堂语言。语文教师是汉语言文字的使用者和示范者,更应该展现语言在传递信息上的准确与凝练,在表达情感上的艺术美与感染力。
篇二:
给语文老师的几点建议给语文老师的几点建议――参加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有感时光匆匆,岁月无痕。不知不觉间,从教已有十几个春秋;不知不觉间,在语文教学的讲台上,一站就是十几年。我挚爱我的事业,我热爱我的专业。总感觉做老师的收获,是“春种一粒籽,秋收万棵粟”;总感觉做语文老师的味道,就像窖藏的老酒,愈久愈醇香收获是醇美的,但醇美的背后也许是迷醉。迷醉了就会少几分清醒十几年前,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我就有幸在市语文评优课活动中获奖。那时候,对语文教学的新奇和热爱是我孜孜不倦研读教材教法的十足动力。记得有一次从别人手里借来一本板书设计,爱不释手。但无处可买又无法据为己有,就在假期里趴在床上整整忙活了三天,图文并茂的竟抄了将近100页!后来,这本手抄版的板书设计在案头陪了
我好多年。那时候,备一节课舍得花费许多心血,讲一节课愿意听取很
多意见.记得有一次讲公开课《苏州园林》,事先已经精心准备了好几天,一堂课下来自我感觉良好,但还是捧着本子挨个儿向各位听课老师虚心讨教,一圈下来居然又记了四十多条意见!而今再想想那时候的收获,真是日进斗金啊! 但不知从何时起,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性多了,热
情少了;经验多了,创新少了。总感觉自己对教材内容已成竹于胸,总
认为驾驭课堂已轻车熟路.殊不知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时是会发生逆转的,多次的教训经过总结的确会变成宝贵的经验,但如果把多年的经验奉为经典而一味因循守旧,这也许又会成为新的教训,成为超越自我时无法
逾越的障碍,也会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实践证明,固步自封的结局只能是裹足不前!“瞻前顾后”,我的确是需要清醒了!感谢我市教育局与市27中联合举办的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让我有幸
参加并在听完27中几位青年语文教师的精彩讲课后,能与来自全市的
50余名骨干语文教师畅所欲言,共同交流探讨教材教法及心得体会,欣喜之余我深受触动和启发。我开始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回来后认真罗列了一番,发现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我周围好多老师,尤其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颇有共性的问题,我就把对自己的几点要求
写了下来,算是对自己语文教学工作的警示,也顺便给与我有同样问题
的同仁提个醒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啦! 别丢了基础知识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要讲解一篇文章,往往喜欢带领学生欣赏文章的情节结构,艺术
特色,给学生讲修辞的运用,悬念的设置,讲人物的性格,事物的特征.......好像这些才是”技术性”的知识,而往往忽略了或不屑于基
础知识的教学.认为那是小学阶段重点学习的东西.其实,小学阶段仅仅是个开始,而大量鲜活的词汇还需要继续积累,易混易错的常用字词还
需要我们继续引导学生去辨别分析,诸如字的音形义,词的词性词义感
情色彩语体色彩,短语的类型特点,简单单句的句子成分,二重复句中用来区分关系的关联词,以及病句的修改等,都应该系统的做一些讲解.但因为许多老师有急功近利思想或单纯应试思想.认为我省的中考已经多年不涉及此类问题,所以总在教学中大胆弃舍,但实践证明,规范的语法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益处多多.近几年来我们的中考命题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在考卷中有所体现.而很多考生在中高考试卷中基
础知识部分丢分严重的现象,也反映出我们基础知识教学环节的薄弱.
也许有些东西中考不会直接涉及到,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时间长了,扎实的基
础知识的隐性作用和长效作用就会凸显出来,它会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项训练活动中举重若轻,,大受裨益. 别丢了教材内容好多年了,我
省的中考语文试题因为遵循稳定原则而保持格局基本不变:古诗词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后来又增加了名著考查,基础知识考查和综合活动能力考查.但有两点是不变的:文言文总在课本之内,现代文总在课文之外.这就又使我们的一部分语文老师有了自我调整的教学方案:文言文和古诗词我就重点讲课程标准上列出的各版本都共同选入的,即我们常说的文言文16篇和古诗词34首其余的一律不再讲解分析,尤其是在初三复习阶段.而现代文阅读则更是自由灵活,因为知道绝对不
考原课文,就大胆省而略之,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我认为这实在是舍本求末之举! 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诵读学习是让我们
的学生多多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用以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初中
三年里,各版的语文课本里都有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名篇佳作,让学生在记忆力旺盛的青少年时代多多诵读,其实是给了他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