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模拟试题复习过程

逻辑学模拟试题复习过程

逻辑学模拟试题复习过程
逻辑学模拟试题复习过程

逻辑学模拟试题

逻辑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分,每题2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5."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6.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7.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8."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9.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10、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A、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11、“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可同真,不可同假

12、以MAP为大前提,SIM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A、SAP

B、SEP

C、SIP

D、SOP

13、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

会违反()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14、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论据虚假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15.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成立,那么一定成立的是()

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

B.鱼不可得但熊掌可得

C.鱼和熊掌都不可得

D.或鱼不可得,或熊掌不可得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30分,每题3分)

1.以"如果甲队战胜乙队,那么,甲队夺得冠军"为前提进行假言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是()。

A.并非甲队夺得冠军

B.并非甲队战胜乙队

C.甲队夺得冠军

D.乙队夺得冠军

E.甲队战胜乙队

2.在我们的社会里,有些人是自私的,但并非人人都是自私的。这一议论()。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规律

E、不违反不矛盾律

3、"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中的"未成年子女"是()。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4、下列各组判断违反不矛盾律的是()。

A、SAP 并且SEP

B、SAP并且SOP

C、SOP并且SIP

D、SAP并且SIP

5、在论证中,违反"论据必须真实"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论据虚假

B、预期理由

C、同语反复

D、循环论证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 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 B 、 C 、 D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逻辑学模拟试题一

逻辑学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30分,每题2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命题中,决定命题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命题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命题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5."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命题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6.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7.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8."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9.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10、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A、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11、“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可同真, 不可同假 12、以MAP为大前提,SIM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A、SAP B、SEP C、SIP D、SOP 13、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同一律 B、矛盾律 C、排中律 D、充足理由律 14、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论据虚假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普通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A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A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假,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外国人当经理,才能把企业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6、违反同一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概念与语句的关系是()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是()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圆是平面上的一个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个三段论是() (1)有效的推理形式(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已知“当且仅当p才q,”“p→q”均真,则() (1)p真q真(2)p假q假(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9、如果既不否定SAP,又不否定SEP,则()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10、类比推理和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1)从个别到一般(2)结论不一定可靠(3)前提蕴涵结论(4)从个别到个别

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法律 逻 辑 学》 期 末考 试试 卷 1.“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 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 ,逻辑变项是_ _________ 。 2.驳倒对方的论据和 _ ________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 3.当SAP 与SIP 两种判断都假时,S 与P 的外延具有___________ 关系。 4.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_ 的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____ __ 由假推真,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真实性的方法。 5.与“张三和李四都不是罪犯”相矛盾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 。 6.“附加刑”可概括为_____ __。 7.“这个村庄没有一个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是性质判断中的______ 判断。 8.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甲是法官而不是党员”为假,则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真。 9.“某单位发现,半年内有四次重要的内容被泄露,经调查,把这七次会议参加者的名单全部加以对照,结果发现,凡是有王某参加的四次会议,内容均被泄露,而他未参加的三次会议,内容均未被泄露。其他人员没有和王某相同的情况。调查人员由此断定:王某是四次会议内容的泄密者。”这里调查人员运用了穆勒五法中的 法。(4分) A 或者 B ”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 当“p →q ”、“p →q ”与“p →q ”均为真时,p 、q 取值应为( )。 A.都真 B. p 真q 假 C. p 假q 真 D.都假 3. “甲班所有同学都学法律逻辑”和“甲班有的同学不学法律逻辑”这两个判断,具有(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4. 根据不同的标准,“非法组织”这个概念可以归类于( ) A.单独概念 集合概念 正概念 B.单独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C.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 负概念 D.普遍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 5. 已知“甲班有的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真,可以推出( )。 A. “甲班所有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B.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真 C.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D. “甲班所有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假 6. A 与B 是交叉关系,B 和C 也是交叉关系,则A 与C 之间不可能( ). A.可能是全异关系 B.可能是真包含关系 C.必然是交叉关系 D.可能是全同关系 7. 下列各题中,限制和概括均正确的是( )。 A.将“共产党”限制为“共产党员”,概括为“政党” B.将“违法行为”限制为“犯罪行为”,概括为“受贿” C.将“故意犯罪”限制为“正当防卫”,概括为“犯罪” D.将“大学生”限制为“文科大学生”,概括为“学生” 8. 以“只有受贿,才犯法”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其另一前提可以是( )。 A. 未受贿 B.未犯法 C. 受贿 D.并没有犯法 9.“中国的法官是公平断案的”中的“中国的法官”这个概念与“公平断案的”这个概念在外延上可能具有( )关系。 A.真包含 B.真包含于 C.交叉 D.反对 10. 若“A 可以分为B 、C 、D ”是一正确的划分,则B 与D 的外延可以是( )。 A.属种关系 B.反对关系 C.矛盾关系 D.交叉关系 ) 并不是说甲可能不懂刑法 C.并非甲不可能懂刑法 D.并非甲不必然不懂刑法 2. 与“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等值的判断是( )。 A .你来,他也来 B .或者你不来,或者他来 C .并非只有你不来,他才来 D .只有你来,他才来 16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法律逻辑学模拟题十

逻辑学模拟试题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凡S是P”这一命题形式中的逻辑常项是()、变项是()。2.当p→q假时,p∧q的真假情况是();p∨q的真假情况是();? q→﹁p的真假情况是()。 3.“审判员”与“司法工作者”的外延具有()关系。 4.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直言命题是()命题。 5.“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现象,结果就是由原因引起的现象”,这个定义犯了()逻辑错误。 6.已知一个第四格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OP,那么小前提应为()或()。 7.已知“张三可能是凶手”为假,则“张三不可能不是凶手”的真假情况是(),“张三可能不是凶手”的真假情况是()。 8、论证的规则“论题应当保持同一”是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9、反驳方法可分为()、()、()。 1、凡…是…; S、P 2、假真假 3、种属关系 4、全称肯定命题 5、循环定义 6、MAS MIS 7、假真 8、同一律 9、直接反驳间接反驳归谬法 二、选择题:(单项或多项,20分) 1.“王哲是中国青年”这一命题的谓项“中国青年”是()。 A、集合词项 B、非集合词项C 、单独词项D 、普遍词项E 、否定词项 2.()是根据反对关系进行的有效推理。 A 、SAP→SEP B 、┑SIP→SAP C 、L ┑ p → ? Lp D 、SAP→┑SEP E 、┑P ┑p→┑O ┑p 3.以“乙不是作案人”为前提,再增加()为另一个前提,就可以有效地推出结论“甲是作案人”。 A.如果乙不是作案人,则甲是作案人。B.甲和乙至少有一个不是作案人。C.乙是作案人,当且仅当甲不是作案人。D.如果甲是作案人,则乙不是作案人。 4.科学家发现霸王龙化石的牙齿非常尖利,由此他们推断霸王龙是肉食恐龙。这是非演绎推理中()的具体运用。 A、归纳推理 B、回溯推理 C、类比推理 D、剩余法

法律逻辑学 山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多选题(36分) 1、如果A与B是单独概念,则A与B之间的外延关系不可能是()A、全同关系;B、交叉关系;C、全异关系;D、从属关系 学生回答是:BD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这一命题具有相同形式的有。 A、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B、只要寒潮一来,气温就会下降。 C、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D、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学生回答是:ABC 3、下面关于同项的A、E、l、O命题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有.()A、A与E为反对关系;B、非A与0是等值关系;C、1与E为矛盾关系;D、A与1为全容关系。 学生回答是:ABCD 4、下面关于法律规则的分解与合并,说法正确的有. A、具有相同法律后果、不同法定条件的规则可以通过法定条件的合取合并为一个法律规则。 B、具有相同法律后果、不同法定条件的规则可以通过法定条件的析取合并为一个法律规则。 C、如果一个法律规则的条件由几个析取肢构成,那么该法律规则可以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由析取肢作为条件的法律规则。 D、如果一个法律规则的条件由几个合取肢构成,那么该法律规则可以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由合取肢作为条件的法律规则。 学生回答是:BC 5、下面关于法律三段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所有的法律演绎推理都是法律三段论;B、所有的法律三段论都是法律演绎推理;C、法律三段论是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D、法律三段论是法律推理的核心。 学生回答是:BD 6、所有的结果都有原因,但是有的原因没有结果。 以下哪项为真,则该命题为假?() A、有的结果没有原因; B、所有原因有结果; C、有的结果没有原因,或者所有原因都有结果; D、有的原因有结果。 学生回答是:ABC 7、“X能波2整除”和“X能被4整除”之间是什么关系?()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C、后者是前者的充分条件; D、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

法律逻辑学试题库

双项选择题1 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单独概念 D.普遍概念 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 B.划分不全 C.子项相容 D.混淆根据 3.下列概念中,属于负概念的是()()。 A.虚伪 B.无价之宝 C.无条件反射 D.非城市户口 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 多出子项 D.划分不全 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 B.错误的 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6.根据对当关系,A、E两个判断()()。 A.可能同真 B.不能同真 C.可能同假 D.不能同假 7.下列判断谓项不周延的有()()。 A.有的经济合同是不合法的 B.所有人民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 C.有的被告是无罪的人 D.所有律师都不是法庭的组成成员 1、b.d 2、a.b 3、c.d 4、b.d 5、b.d 6、b.c 7、a.c 双项选择题2 1.三段论第一格的具体规则是()()。 A.大前提必全称 B.结论必特称 C.两个前提必有一个为否定 D.小前提必肯定 E.大前提必肯定 2.如果"P要么q"取值为真,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A. P真q真 B. P真q假 C. P假q真 D. P假q假 3.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式是()()。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肯定否定式 D.否定肯定式 E.否定后件式 1、b.c 2、a.c 3、b.c 双项选择题3 1.以"如果甲队战胜乙队,那么,甲队夺得冠军"为前提进行假言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是()()。 A.并非甲队夺得冠军 B.并非甲队战胜乙队 C.甲队夺得冠军 D.乙队夺得冠军 E.甲队战胜乙队 2.根据对当关系,由"必然P"取值为真,可推知()()。 A. "可能不P"为真 B."可能不P"为假 C."可能P"为真 D."可能P"为假 1..b.c 2、b、c 双项选择题4

法律逻辑学(专科)模拟试题

法律逻辑学》(专科)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划分的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各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 2.性质判断AEIO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是(),主项谓项都周延的是()。 3.如果SEP取值为真,则同素材的SIP取值为()、SOP取值为()、SAP取值为()。4."并非必然P"与"并非必然非P"之间具有()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P()M M I S S()P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20 分) 1."只有q,才p"与"如果q,则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C.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若SIP和SOP同真,则S和P在外延上具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 3."没有人袒护你的错误"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SAP B.SEP C.SIP D.SOP 4."假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A.假言推理B.复合判断C.选言判断D.负判断 5.若(),则SOP真,SIP真。 A.S与P全同B.S真包含P C.S真包含于P D.S与P全异 6.下列各组的两个判断之间具有"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关系的是()。 A."所有的城市都有市花"、"有的城市没有市花" B."有的科研成果是论文"、"有的科研成果不是论文" C."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有的教师不是知识分子" D."凡金属都有延展性"、"凡金属都没有延展性" 7."有的P是M,所有S是M,所以有的S是P"这个三段论的逻辑错误是()。 A.大项不当周延B.小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个否定前提 8."并非如果工作出色,就受表扬"这一判断等值于()。 A.工作出色但未受表扬B.工作不出色也未受表扬 C.工作不出色而受表扬D.如果工作不出色就不受表扬 9.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假的是()。 A.p∧q B.p←q C.p→q D.p←→q 10.在反证法中,当论证反论题假时,通常需要借助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A.否定前件式 B.肯定前件式 C.否定后前式 D.肯定后件式 三、多项选择题(选出全部2~4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 分) 1.已知SOP假,则S与P的外延关系为()。 A.全同关系B.真包含关系C.真包含于关系D.全异关系 2.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 一、填空 1、“金属是导电体”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其中,常项是,变项是。 2、“有些中年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其中,常项是,变项是。 3、“教师”和“先进工作者”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关系。 4、“审判员”和“司法人员”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关系。 5、“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关系。 6、作为定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7、作为定义“刑法不是民法”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8、作为定义“狗是动物”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9、作为定义“网是用任何东西造成的空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0、张老师在数学课上说:“什么是奇数?偶数加一就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奇数加一就是偶数。这就是奇数和偶数的定义。这段话的逻辑错误是。 二、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a、工人 b、农民 c、审判员 d、青年人 2、a、农村 b、农民 c、劳动模范 d、中年人 3、a、女人 b、女法官 c、女教授 d、教授 三、不定项选择 1、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一判断中,“中国人”是()概念。 A、集合 b、非集合 c、正 d、负 2、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思维 d、语言表达方式 3、如果把“虎”概括为“猫科动物”,限制为“东北虎”,则()。 A、概括正确,限制错误 b、概括、限制都错误思维能力 C、概括错误、限制正确 d、概括、限制都正确 4、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A、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B、所有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C、所有概念都通过语词表达 D、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 5、设A、B两个概念,所有的A都是B,有些B不是A,那么,A与B是()关系。 A、全同 B、种属 C、属种 D、交叉 E、全异 6、“树”可以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这是()。 A、划分 B、分解 C、分类 D、列举 7、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提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有()。 A、规律思维规律同一律 B、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 C、思维形式推理演绎推理 D、几何图形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8、“我厂销售各种木材、红砖和建筑材料。”这句话作为划分,它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法律逻辑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和()的逻辑根据。 2.“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错误。 3.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4.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为(),“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 5.论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 分) 1.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 A.矛盾关系 B. 反对关系 C.交叉关系 D.属种关系2.“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SAP B.SEP C.SIP D.SOP 3.“某甲有作案时间”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两个判断具有()。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差等关系 4.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A.SAP→PIS B.SEP→PES C.SIP→PIS D.SOP→POS

5.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A.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 B.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 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 D.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 6.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 1.下列对概念限制错误的是()。 A.判断限制为概念 B.演绎推理限制为三段论 C.论证限制为论题 D.复合判断限制为负判断 2.当SAP和SEP皆为假时,S与P之间可能具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3.一个演绎推理,如果推理无效,则()。 A.推理形式错误B.结论肯定虚假 C.结论可能虚假 D.前提不真实 4.根据规范模态判断之间的对当关系,从“必须依法办事”可以推出()。 A.允许不依法办事 B. 不允许不依法办事 C. 允许依法办事 D. 不允许依法办事 5.如果驳倒了对方的论证方式,就说明()。 A.足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 B. 对方论题不能成立 C.对方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D.对方论题有待进一步证明

法律逻辑学试题附答案

试卷编号NO: 高等函授教育《法律逻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只有年满十八周岁,他才有选举权"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______ ,逻辑变项是_________ 。 2、若p取值为真,q取值为假,则"p或者q" 取值为。 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如果SEP取值为真,则SAP取值为,SIP取值为,SOP取值为。 4.论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 A、PAS B、PES C、SIP D、P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犯罪分子是应受法律制裁的,这个被告应受法律制裁,所以,这个被告是犯罪分子。"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2、运用对当关系或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从"所有正当防卫都不是违法行为"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1)并非有的正当防卫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是非正当防卫 (3)有的非违法行为不是正当防卫

经典逻辑学期末考试D卷.doc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逻辑学考试试卷(D) 考试时间:2016年1月7号时间:14:00~16:00 考场:文E303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直言命题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_________命题;主谓项都不周延的是________命题。 2.只有在前件______而后件______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才假。 3.已知SAP真,根据对当关系,可推知SEP______,SOP________,SIP_________。 4.根据换位法规则,________命题不能换位;SAP换位后得_________。 5.若p→q值为真,则?p∨q_____,p∧?q__________。 6.一个正确的三段论,若中项周延两次,则它不可能是_______格,也不可能是第______格。 7.如果第二格三段论的大前提为PEM,结论为SEP。那么小前提应为_________。 8.从种概念过度到数概念叫做概念的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有效三段论AAA式属于() A.第一格 B.第二格 C.第三格 D.第四格 2.燃素说不是真理,燃素说是假说;所以,所有假说都不是真理。这个三段论犯了()错误 A.四项错误 B.中项两次不周延 C.小项不当周延 D.大项不当周延 3.“所有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4.“省人民医院--市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作为连续() A.概括,不正确 B.概括,正确 C.限制,不正确 D.限制,正确 5..与“只有非p,才非q”等值的命题是() A.如果非p,才非q B.如果非q,则非p C.如果p,则q D.q并且非p 6.“参加会议的都不是科学家”和“参加会议的没有一个不是科学家”这两个命题之间是()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系 D.从属关系 7.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第二格,中项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小项在结论中周延,这个三段论的形式是() A.AOO式 B.EAE式 C.AEE式 D.AAA式 8.如果以“所有A都不是B,所有A都是C”为前提,进行正确的三段论推理,可得出() A.有C不是B B.有B不是C C.所有C都不是B D.所有B都不是C 9.下列推理形式中,正确的是() A.(p←→q)∧?p→q B.(p→?q)∧p→q C.(?p∧q)→(q∧?p) D.(p∨?q∨r)∧?q→(p∨r) 10.“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否定后件式 11.“一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或者是由于前提虚假,或者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是由于前提虚假;所以,整个推理结论不必然正确不是由于推理形式不正确。”这个推理是() A.正确的相容选言推理 B. 正确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C.错误的相容选言推理 D. 错误的不相容选言推理 12.若p、q都为假,则与“p或者q”等值的命题是() A.如果p,那么q B.只有p,才q C.p并且q D.p当且仅当q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A)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中的 。 、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 20分) 1、“”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 ?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 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 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大学逻辑学期末考试题一

逻辑学期末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 1、“如果有的科目考试不及格,那么他领不到毕业证。”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其中,逻辑常项是,逻辑变项是和。 2、在三段论第一格中,中项M分别是大前提的和小前提的 。 3、根据有关推理规则,判断不能换位,不能换质位。 4、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具有 关系的判断假。 二、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间的关系 1、A、研究生B、学生C、党员 2、A、推理B、演绎推理C、选言推理 3、A、电大学生B、北京电大学生C、工人D、北京电大 三、指出下列定义或划分中包含的逻辑错误是什么 1、数学就是基础科学 2、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3、北京大学可分为中文系、历史系、数学系、化学系、西语系,等部门。 4、大学可分为重点大学、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政法专业大学和其它 一般性大学 5、逻辑学不是研究思维内容的科学

四、单项选择题 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 B、语言表达形式 C、逻辑变项 D、思维 2、“当且仅当p,则q”与“要么p,要么q”这两个判断形式包含着( )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3、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则a与b之间具有()关系 A、全同 B、真包含于 C、交叉 D、真包含 4、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A、从个别到一般 B、结论是或然的 C、从个别到个别 D、前提蕴含结论 5、当可能P真时,则()为真 A、必然P B、不必然非P C、必然非P D、可能非P 6、在选取言证法所使用的推理是选言推理的() A、肯定否定式 B、否定肯定式 C、肯定后件式 D、否定后件式 7、与“他可能不是电大学生”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是() A、他可能是电大学生 B、他可能性不是电大学生 C、他不必然是电大学生 D、他不必然不是电大学生 8、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是() A、思维形式→归纳推理→演绎推理 B、判断→简单判断→性质判断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4) (1) p∧g (2) p∨q (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 p→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 8,"p∨g"的等值判断(3 ) _______ ______ (1) p→g (2) p∨g _ _ _ _ (3) p∧g (4) 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 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 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 B 、 C 、 D 、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大学生逻辑学试卷

湖南商学院课程考核试卷(B)(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课程名称:普通逻辑学学分 2 考核学期:2011 —2012 学年度第2 学期考核形式:闭卷 年级、专业、层次:2010级和2011级部分班级时量:120 分钟 A、所有的S是P B、所有的S不是P C、有的S是P D、有的S不是P 2、由并非SEP可推出SiP,其根据是逻辑方阵中的()关系。 A、矛盾 B、反对 C、下反对 D、差等 3、湖南人都是南方人,有些湖南人不是学生。以上判断为真,则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有些南方人是学生 B、有些南方人不是学生 C、有些学生是南方人 D、有些学生不是南方人

4、税务局发现这个公司有些职工偷税漏税。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在以下三个断定中:() ①这个公司没有职工不偷税漏税②这个公司有些职工没有偷税漏税 ③这个公司所有都职工没有偷税漏税 不能确定真假的是A仅① B仅② C仅③ D 仅①和② 5、下列属于正确的逻辑划分是 ()。 A、某工厂分为一车间、二车间、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中国分为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山西省、云南省等 D、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 6、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 B、变项 C、思维的内容 D、语言表达形式 7、“如果不以事实为根据,或者不以法律为准绳,则不能公正断案。”其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 A p∧q B p∨q C (p∨q)→r d(p∧q) →r 8、同时否定SAP和SIP,则(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9、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 A、判断间的等值关系 B、判断间的矛盾关系 C、判断间的真包含关系 D、判断间的蕴涵关系 10、在这次逻辑学考试中,同学甲的分数比乙低,但比丙的分数高;丁的分数比乙和丙的分数低;戊的分数比丁的分数高,但比乙的低。问:按照上述情况,根据下列哪项能够推出己的分数比甲的分数低?() A、甲的分数和戊的分数一样高。 B、戊的分数和己的分数一样高。 C、己的分数比丁的高,但比戊的低。 D、己的分数比乙的分数低。 11、张三违章驾驶汽车,交警向他宣布处理决定:“要么扣留驾驶执照三个月,要么罚款1000元。”张三不同意。问:如果张三坚持己见,以下哪项实际上是他同意的?() A.扣照但不罚款。 B.罚款但不扣照。 C.既不罚款也不扣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