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来的)奇怪诗词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33
(转来的)奇怪诗词
奇诗之二、027:草木名诗姓名诗
草木名诗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读草木名诗和鸟兽虫鱼名诗,有助于增加这方面的知识。草木名诗是将草名和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而语意双关。现存的有南朝梁萧绎的《草名诗》和《树名诗》。
语意双关是草木名诗这种诗体的关键,没有双关,即使句句有草木名也不算好的草木名诗,如果只有部分句子含草木名,那更只能算一般的嵌名诗。
【草名诗
梁元帝萧绎】
胡王迎娉主,途经蒯北游。(王即王刍,蒯)
金钱买含笑,银缸影疏头。(金钱,含笑,缸即缸草)
初控游龙马,仍移卷柏舟。(游龙,卷柏)
中江离思切,蓬鬓不堪秋。(江离,蓬)
况度菖蒲海,落月似悬钩。(菖蒲,悬钩)
这诗中,“蒯”(蒯草,莎草科)、“金钱”、“含笑”(木兰科)、“缸”(缸草)、“游龙”、“卷柏”、“江离”(江蓠)、“蓬”、“菖蒲”(天南星科)、“悬钩”(悬钩子,蔷薇科)等,都是植物名。
【树名诗
梁元帝萧绎】
赵李竞追随,轻杉露弱枝。(李、杉)
杏梁始东照,柘火未西驰。(杏、枯、火)
香因玉钏动,珮逐金衣移。(香、玉、金)
柳叶生眉上,珠珰摇鬓垂。(柳、珠)
逢君桂枝马,车下觅新知。(桂、知通智即菩提树)
【拟闺情用花名
张嗣谢】
踯躅闲庭思悄然,合欢无计祗高眠。夜残子午迷蝴蝶,花谢长春怨杜鹃。
流水空传桃叶渡,归人何处木兰船。抽将碧玉簪头凤,卜当金钱问远天。
嗣谢字咏雪,号小韫,安徽桐城人,著有《茧松阁遗稿》,见《正始续集》。
【姓名诗】
南朝陆慧晓写第一首姓名诗。姓名诗的形式较多,这里转录的是直嵌,还有离合姓名诗、嵌字姓名诗、谜语姓名诗等。姓名诗分两类。一类是百姓名诗,将姓氏嵌于诗句中,有姓而无名;另一类是人名诗将姓名嵌于诗句中,有姓又有名。前者始于南朝,后者始于唐。
现存的有梁沈约《和陆慧晓百姓名诗》和萧绎《姓名诗》。萧绎还有《将军名诗》,是把将军的称号而非真实姓名嵌于诗句中。后者始于唐权德舆《古人名诗》。人名诗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暗嵌姓名,而字面上却是别有所咏的;另一种是明嵌姓名,直叙其事。就诗体而论,有五言古诗、七言绝句、七言古诗以及散曲等。
作为一种体,首先应每句都含有姓名,如果只是部分句子含有姓名,那只是一般的嵌名诗。凡姓名诗草木名诗鸟兽名诗药名诗星名诗等嵌名体诗都应“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不能只是纯粹的嵌名。而后代写这类诗常只满足于句句嵌名,成为真正的文字游戏。
《漫叟诗话》对此曾有专述:尝见近世作药名诗,或未工;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如“日侧柏阴斜”是也。若“侧身直上天门东”,“风月前湖夜”,“湖”“东”二字即非正用。孔毅夫有诗云:“鄙性尝山野,尤甘草舍中。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客上依云实,流泉架木通。行当归老矣,已逼白头翁。”又“此地龙舒国,池隍兽血馀。木香多野橘,石
乳最宜鱼。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题诗非杜若,牋腻粉难书。”
宋代范晞文《对床夜语》云:“诗用古人名,前人谓之点鬼薄,盖恶其为事所使也,如老杜‘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不封侯’,‘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等作,皆借古以明今,何患乎多?李商隐集中半是古人名,不过因事造对,何益于诗?至有一篇而叠用者,如《茂陵》云:‘玉桃偷得怜方翔,金屋修成贮阿娇。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此犹有微意。”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云:“《石林诗话》载王荆公诗:‘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莫嫌柳浑青,终恨李太白。’以古人姓名藏于诗中,或者谓前无此体。按权德舆集有一篇云:‘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驰张良自愧。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宦尊,每陈丰亩利。家林类岩?,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则唐人已创此体。”
宋代王楙《野客丛书》所言甚有据,认为:“此体其源流亦出于六朝,至唐而著。”
宋代吴聿《观林诗话》云:“赠人诗多用同姓氏,如东坡《赠郑户曹》云:‘公业有田常乏食,广文好客竟无毡’,又《赠
蔡子华》云:‘莫寻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为爬背’。涪翁和东坡诗云:‘人间化鹤三千岁,海上看羊十九年’,陈无已赠何郎中云:‘已度城阴先得句,不应从俗未忘荤’。唯徐师川赠张仁云:‘诗如云态度,人似柳风流’尤为工也。又半山与刘发诗云:‘何妨过我论奇字,亦复令公见异书’则又彼我两姓氏。”
姓名诗的辨析
“八大家”之一,宋代名儒王安石有首姓名诗,化入两个人名:
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莫嫌柳浑青,终恨李太白。
柳浑、李白者,唐人也。诗中,柳、李两姓指代杨柳和李花二物,柳之浑青对李之太白,两个人名承担了诗行中传情达意的喻拟任务,给其郁郁寡欢“无枝可依”的无奈心态:尽管春暖花开,奈何姹紫嫣红,无一为自己独赏。
同是李白,在不同的诗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公元755年,李白偕安微经县汪伦同游桃花潭,共销“万古愁”。为赋知遇之谊,写了首《赠汪伦》云: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
诗中插入李白、汪伦两个人名,它算不算人名诗呢?答案是否定的。姓名诗要有姓名、有诗意,但并非诗中有姓名便叫姓名诗,而是要求诗中的姓名必须脱其本身符号所代,转而化为诗中特定意境下不可或缺的意象。此诗李白、汪伦均只代本人身份,而无他化,因此不能把它排入姓名诗行列。
将姓名拆开分别引入诗行,或重新组合、或借助谐音、或干脆由意象借代、或辅以字号等其它姓名字录成诗,是姓名诗的第三种表现手法。这种姓名诗往往孕含一定的寓意,藉此手法,表达作者的志向、追求、讽喻,幽默、难言之隐等,是姓名学中大有挖头的富矿。
姓名诗的写作手法是将姓名镶入诗中,诗行藏名,名融于诗,若非有一定文史知识的衮衮诸公,轻易还找不出名埋何处。南朝梁元帝萧铎就是采用如此方法写出我国最早的一首姓
名诗的。可惜的是,诗作到底嵌入了哪些姓名,已无从查考。然此诗既是皇上御制,其中蕴含的人物定非等闲之辈,笔者特录于下,愿聪明的读者能从中推究出来,“必也正乎名”,也算消却文坛一段疑虑。诗曰:
征人习水战,辛苦配戈船。夜城随偃月,朝军逐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