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 文献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11.30 KB
- 文档页数:1
社会治理文献综述社会治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面的努力,协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社会治理旨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社会治理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理论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综述。
社会治理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当时,社会治理被定义为政府和社会组织通过政策和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治理的概念也逐渐演变和丰富。
现如今,社会治理被认为是政府、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的共同责任,通过合作、协商、参与等方式,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治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相对较少。
第二阶段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政府开始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并与之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第三阶段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强调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三者之间的合作和共享责任,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
社会治理的理论包括社会合作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
社会合作理论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协作,通过合作实现社会共同利益。
社会契约理论认为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种无形的契约关系,通过遵守契约约束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网络和社会信任的重要性,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可以提高社会的治理效果。
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包括社会参与、社会调节、社会服务等。
社会参与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社会组织和市民的参与,可以提高社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社会调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调整社会利益的分配、社会关系的协调等方式,实现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社会服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提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而言,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关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思考城市社区治理问题,为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提出简单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献综述社区是社会结构中较为基本的社会单元,而社区治理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
目前,我国社区治理改革已取得较大成绩,逐步形成了多元合作治理的新格局。
但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仍存在政府与社区互动不足、治理结构设置不合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社区治理的良性发展。
本文综合梳理国内外社区治理方面的研究文献,思考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简单建议。
一、国外关于社区治理研究的重要观点(一)社区支持系统(CSS:Community Support System)社区支持系统在美国的社区医疗保障制度构建方面贡献突出。
目前,较为明确的社区支持系统概念是由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提出的:社区支持系统是一个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帮助,满足其生存发展需求的服务网络,它可以使弱势人群免于在社区内遭遇歧视或排挤。
美国学者Judith Clark Turner、William J. TenHoor(1978)指出了社区支持系统需要包含的几大要素:对目标人群需求状况进行严格评估;协助目标人群获取受助资格;社区支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可以持续满足人们生存、工作的需要,直到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在系统内的各个部分严格保护目标人群的权利,包括社区内及社区外,例如社区成员在社区外医院、企业的权利也要得到该支持系统的保护。
(二)社区能力建设(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国外对于社区能力建设的定义较多,角度也各不相同。
社区能力建设的代表性观点主要由Labonte R.、Laverack G.等学者提出。
Labonte R.及Laverack G.(2011)认为社区能力建设是社区领导组织为了向社区成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在完善社区议事流程、提升问题分析能力、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关于对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现状的研究综述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部门、农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因素,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当前乡村社会治理的问题、挑战和发展趋势,为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1.1 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主要表现在政府、农民群众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配合机制不够灵活、高效,监督和责任制度不够明确等方面存在问题。
1.2 农村基层组织薄弱由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滞后、功能不够完善,导致在农村社会治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1.3 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农民作为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其参与意识不够强烈,缺乏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加剧了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1.4 技术手段不足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科技手段的运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效率较低。
2.1 城乡差距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问题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制约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挑战。
2.2 农村土地问题农村土地流转、规划利用等问题依然存在,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导致了农村社会治理中的矛盾和纠纷。
2.3 人口老龄化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乡村社会治理的难点。
2.4 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环境污染、生态恢复等问题成为制约乡村社会治理发展的重要挑战。
3.1 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在乡村社会治理中,政府应当加强对于农村社会治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农民自治、社会协同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格局。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推动农村居民自治,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支撑,提升治理效能。
加强对农民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推动农民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增强乡村社会治理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34CENTRAL ISSUE 区域治理作者简介:徐晓灵,生于1998年,本科生,苏州大学在读,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研究的文献综述苏州大学 徐晓灵,葛若冰,陈静雯,陈彦廷摘要:在各社区都在积极响应政策,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力求实现社区“多元共治”之时,外来社会组织和社区自生社会组织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从体制、资源、共治主体等多方面对当前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进行探索,以期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研究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机构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综述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8-0034-0002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引入基层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之外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党的十九大强调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背景下,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成为弥补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处理社会事务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的重要力量。
但由于其尚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社会组织的界定本文认为社会组织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机构社会组织,即专业社会组织,他们有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
谢双鞠认为,社会组政府通过被政府购买服务来嵌入到社区之中,从而发挥联系政府和居民的纽带作用。
第二种是非专业化社会组织,他们是一种草根组织,于海利等认为,它是新型的群众组织形式,介于社区主体组织和居民个体之间,它长期生根于社区,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切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一般没有专职人员,具有业余性社区治理的性质。
二、机构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和应对策略(一)机构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1.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由于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是一种上传下达模式,黄晓春认为,基层政府更多地考虑体制机制和风险权衡问题,容易导致社会治理复杂化、低效化。
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符合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政府职能下放,从而使政府角色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社会管理研究综述社会管理是政府以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而对社会活动所进行的管理。
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管理。
如何加强社会管理,乃是世界各国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基于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党的十七大重申这一要求,并进一步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2011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在国外,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
国外对社会管理的理论研究通常蕴含在社会建设理论当中,主要形成了以下理论:(1)社会团结理论。
涂尔干认为,欧洲工业社会的危机是由于从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利益和价值的分化造成了社会冲突和社会失范,传统的利益协调方式和价值体系解体,社会矛盾不断加深造成的。
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文献综述在我国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层次的复杂性和社会问题的多样性更给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社会工作在政府日渐重视的环境以及相关社会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发展迅速,在应对和解决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在社会工作红红火火发展的外表下,也隐含着危机和挑战。
例如,专业性体现不明显、服务成效不够凸显、本土化研究没有太多成果等问题,让“现实的残酷”成为社会工作在奔往“美好的愿景”路途中的“后腿”。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讲求在“行动”中发展,尽管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相关文章层出不穷,我们仍然不得不去思考经验和理论的关系,以及社会工作者是否在行动中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批判?专业的研究是否又反过来促进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因此,在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探索中,行动研究的方法论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
那么,什么是行动研究?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情况?在社会工作中推展行动研究有何意义?笔者希望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关于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相关文献找出答案。
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定义行动研究提出以来,许多学者尝试为“行动研究”定义。
郑金洲针对行动研究的不同定义,将行动研究的定义大致归纳为三种:1、行动研究即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所进行的研究。
这种定义强调行动研究的“科学性”。
2、行动研究即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这种定义更关注行动研究对教育实践的“改进”功能。
3、行动研究即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
这种定义突出了行动研究的“批判性”。
总体而言,在行动研究的定义中,行动者和研究者等共同参与研究实践活动,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强调在自然的实务情境下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结果难以普遍应用等相关核心要素是众学者所认可的。
关于社会治理主体、问题和途径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要求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
本文对国内一些学者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文章进行综述,分析社会治理的主体、促进社会治理的途径以及社会治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治理;发展;主体;分析一、前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把“社会管理”逐步提升到“社会治理”上来。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①二、社会治理的主体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治理也随之发展和创新。
原有的单一社会治理主体也向多元化主体进化,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朱晓红、伊强等人(2007)在《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中提到当今的社会治理需要尊重并适应多元化的现实,以多元治理主体合作的形式而实现社会共治。
②侯非(2013)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一文中对于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事务治理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与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政府并非是唯一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党、政府、社会组织、公民,认为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其他主体的作用,实现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治理的要求,从而达到“善治”的目的。
③①陈家刚.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N].学习时报, 2012-12-22(006).②朱晓红、伊强.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J].学习论坛, 2007(8):51-54.③侯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3.张康之(2014)在《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一文中认为在多元化主体下最为重要的是打破政府本位主义,确立起“他在性”的原则,根除行政傲慢。
关于对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现状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现状进行了研究综述。
在阐述了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
在正文部分分别分析了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现有政策和措施、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以及新发展趋势。
在探讨了乡村社会治理现状的挑战、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现状及问题,为未来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社会治理、现状、问题、政策、措施、乡村振兴、新发展趋势、挑战、未来研究方向、结语1. 引言1.1 研究目的乡村社会治理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其涉及农村社会秩序、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等方面。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现状的研究综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政策与措施,探讨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关系,并总结乡村社会治理的新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未来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也有助于促进乡村社会治理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创新,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是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为乡村振兴和乡村社会管理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2 研究背景乡村社会治理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旨在维护乡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民群众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乡村社会治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我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情况下,对乡村社会治理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和方法,已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关注点。
研究背景部分将回顾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演变历程,分析当前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深入探讨乡村社会治理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奠定基础。
研究背景还将梳理我国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背景和框架。
关于现代国家治理的文献综述近年来,现代国家治理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复杂化,各国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对现代国家治理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
本文将就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些重要文献进行综述和总结。
首先,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在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中,政府通常是权力的集中者,而市民社会则被动地接受政府的决策和管理。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市民社会逐渐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
《The New Public Governance: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ublic Governance》一书对这一转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政府应当更加关注市民社会的需求和意见,与市民社会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决策和治理。
这种基于合作与协商的治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效能和市民的参与。
其次,现代国家治理还需要面对全球性挑战和跨国问题。
《Global Governance: Why What Whither》一书深入探讨了全球治理的难题和前景。
作者指出,全球化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问题已经超越了单个国家的能力范围,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因此,全球治理需要建立在多边主义基础上,通过国际组织和跨国合作机制来解决全球性问题。
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协调和合作,才能有效解决全球性挑战。
另外,现代国家治理还需要关注公共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Public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一书详细论述了公共管理的演变和转型。
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注重行政效能和规范性,而现代公共管理则更加注重公民参与和社会责任。
作者认为,公共管理需要与时俱进,借鉴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的提升。
基层社会治理中政社关系变迁的文献综述导论:处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时代,国家与社会作为两个既相联又相异的部分,能够在合理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良性互动,既是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的核心标志。
关键词: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政社关系一、核心概念1、层社会治理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将治理明确界定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Drechesler认为治理是一个中立的概念。
, 它关注特定政治个体的操作和管理的运行机制,并同时强调国家(层次一)、市场(层次二)和社会(层次三)三方的互动。
Kooiman认为对于第一层次的治理是一种日常的问题导向型的治理,第二层次的治理关注制度的维护,是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层面讨论治理问题,第三层次的治理即治理的治理,治理的规范化研究,同时也包括如何评价治理的问题。
也有学者提出第三层次的治理实质上就是探讨元治理的问题。
笔者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指各种力量发挥作用使得基层社会达到一种良好秩序的局面。
一般有两类主要的力量影响着基层社会秩序面貌,即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与乡村社会本身所具有的维持性力量.2、政府职能高启杰认为中国的基层民主政权组织,其根本职能就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
盛清才认为乡镇政府的职能即是指乡镇政府管理和服务乡镇社会的职责和功能,主要包括领导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监督职能等。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重点是转变其社会管理职能,目标是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
沈承诚、金太军认为基层政府的职能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上。
首先,乡镇政府的政治职能是民主和法治;其次,经济职能是为农民进入和适应市场服务;最后,乡镇政府的社会职能体现在公共服务上。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一、引言社会工作是一门关注个人和社会福祉的专业领域,其目标是通过促进社会公正和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来实现社会变革。
文献综述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回顾和分析相关研究,了解当前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现有知识。
本文旨在通过对社会工作领域的文献综述,提供对社会工作研究的全面了解。
二、社会工作定义与特征社会工作是一项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职业,其定义广泛,具有不同的专业领域和理论基础。
根据国际社会工作联合会(IFSW)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领域,旨在增强个人和社会的福祉,通过行业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社会问题和需求。
三、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健康和精神健康、儿童和家庭服务、老年人护理、残疾人服务、社区发展等。
这些领域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通过与个体和社群的互动,提供支持、咨询和资源,以提高个人和社群的福祉。
四、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建立在一系列理论框架之上,在不同的实践领域使用不同的理论。
常见的社会工作理论包括系统理论、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
这些理论提供了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原则和方法。
五、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主要类型。
定性研究通常通过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个体经验和社会互动。
定量研究则通过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量化和分析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六、社会工作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和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一些趋势包括: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社会创新的兴起、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等。
七、文献综述结论社会工作领域的文献综述表明,社会工作是一个重要的专业领域,对社会福祉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社会工作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公正和社会变革。
结语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领域的文献综述,对社会工作的定义、特征、实践领域、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民群众对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的要求和期待越来越高。
此时,各级党委和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则显得尤为艰巨。
关键字:社会治理
姜晓萍认为社会治理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把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概括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四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问题针对性,为我们深刻理解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功能定位提供了导航作用。
参考文献:
[5] 姜晓萍.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2)。
社会治理文献综述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社会治理文献综述社会治理是适应社会转型、优化社会结构、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
围绕这一问题,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产生了丰厚的研究成果。
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治理的提出背景和发展脉络;2.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3.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4.社会治理的方法、机制和路径。
首先,对社会治理的提出背景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介绍的学者包括邵光学、刘娟和戚学祥、钟红等。
戚学祥和钟红认为社会转型是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基本背景,“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在于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关系的变化。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呈现出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共治、从集权到分权、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到服务的变迁历程”。
(戚学祥、钟红,2014)通过比较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社会结构的区别以及相对应的社会治理模式的不同,清晰的展现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发展脉络。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与社会高度重叠,政府乎垄断所有的社会资源,并通过计划包办所有的会事业,以此巩固新生政权……社会管理的目的就是协调个人、群体、社会间的资源分配关系,以最大的物质保障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要”(戚学祥、钟红,2014),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的快速变迁、社会矛盾的急剧增加使得原有的依靠政治控制进行社会管理的方法难以奏效,“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着市场化、全球化、城市化的巨大冲击,经济与社会体制双重转型带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样的社会变迁释放了社会活力,但也使得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单一地靠运用政治教化和经济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好社会问题”(戚学祥、钟红,2014)。
关于对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现状的研究综述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现状,本文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一、乡村社会治理的现状1. 体制机制不健全在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主要是依托乡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来实现的。
由于乡村基层组织的管理体制和权力机制不健全,导致在重要事务处理、资源分配等方面存在着不公正和失衡的情况。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效果和质量。
2. 资源投入不足乡村社会治理的资源投入主要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然而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乡村社会治理的资源投入并不足够。
一些乡村基层组织缺乏专业人才和经费支持,导致乡村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 参与主体缺失乡村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应当包括政府、基层组织、居民等多方力量。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乡村社会治理缺少有效的参与主体,导致决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受到挑战,难以有效实施。
1. 决策效率低下当前的乡村社会治理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治理体制和决策机制,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一些重要的决策难以及时得到实施,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
2. 管理水平不高受制于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乡村社会治理的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一些地方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乡村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 参与主体行为不规范在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一些参与主体的行为不规范现象较为突出。
一些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利用职权和资源谋取私利,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公平和公正。
1. 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了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效果和质量,我们应当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加强对乡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管理体制和权力机制的改革,加强规范和监督。
2. 提升资源投入为了保障乡村社会治理的需要,我们应当加大对乡村社会治理的资源投入,包括增加财政支持、引进人才等,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目录社会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1)一、关于社会治理的概念 (1)二、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方面 (1)三、关于社会治理的对策方面 (2)四、研究评述 (3)五、参考文献 (3)一、关于社会治理的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Commission on Globle Governance)将治理定义为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
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学者开始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展开对治理的讨论,如全球治理、国家治理、区域治理、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等。
学者对社区治理研究的侧重不同导致其对社区治理内涵的概括略有差别,但总体上都包含了社区多元主体,主体间互动与协同,社区持续稳定发展和社区公共利益实现等方面。
如乔恩·皮埃尔(2013)认为社区治理是社区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相互合作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1]。
踪家峰(2013)认为,社区治理是指实现多元主体决策的制度机制[2]。
王佃利(2004)认为,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在相互依赖中,通过沟通、协商、合作的机制,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增进公共利益[3]。
总的来说,社区治理是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而发展起来的社区管理方式,社区治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传统社区管理方式的扬弃,希望通过纳入更多的利益主体,并促进其相互协调互动,最终达到联合行动,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的目的。
二、关于社会治理的问题方面中国社区数量多,社区之间发展差距大,不同规模的社区面临不同的治理问题。
学者对治理问题的讨论往往从一个具体的领域或者特定视角出发进行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道路交通和社区环境治理方面,赵蕾(2013)在研究中指出新建道路无法完全满足我国机动车增长带来的道路需求,缓解交通拥堵需要借鉴西方交通需求管理理念,即通过综合运用和完善行政限制、拥挤收费和外延支撑等方面的政策来缓解交通拥堵,优化资源配置。
社区治理的文献综述社会学专业学生曹冬翔指导教师李义波摘要: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建设上的应用,社区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公民社会发展的产物,符合现代社会的民主诉求。
社区治理是一个引进的概念,其在中国境内的发展还处于探索过程中。
本文对社区治理在中国境内的发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社区治理;主体;网络;发展途径一、社区治理的涵义(一)治理理论治理governance,又译作管治、善治,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理论范式,与传统的行政模式相比,治理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它最基本的涵义在于要求人们重新理解政府,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的关系,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依靠合作网络的权威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
“俞可平认为,治理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需要的过程。
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
”[5]虽然学术界对“治理”有不同的观点,但其三个内涵比较明确: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二是主体间责任界限的模糊性和权力依赖性;三是自主自治网络体系的建立。
通过设计多元、有效的正式或非正式制度安排,重构政府、企业、社会、居民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协商互动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保障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社会治理的主要目的。
[14](二)社区治理的内涵和特征我国社区治理模式从过去的行政型社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治理模式到合作型社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最后发展到自治型社区———社区主导、政府支持的社区治理模式。
[4]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层面的应用。
著名学者俞可平认为,社区治理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社区治理的行为主体构成多元化、多样性;(2)社区治理的目标除了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之外,更看重社区基本要素的教育;(3)社区治理的行为指向是社区中的公共事务,它是一个关系社区成员切身利益的范围广阔的领域;(4)社区治理的权力运行方向是一种多向度的上下互动的过程。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及其治理:一个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其影响力的扩大,这些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挑战。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如何在保持创新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优化治理机制,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和业界实践的重要议题。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platform enterpris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lobal economy. However, as their influence expands, these enterprises also face increas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challenges. In this context, how Internet platform enterprises actively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optimize their governance mechanisms while maintaining innov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and industry practice.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全面梳理和评估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及其治理的相关研究。
我们将首先定义和界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及其社会责任的内涵,然后回顾和分析近年来关于这一主题的学术文献,包括理论探讨、实证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等。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深入剖析,我们旨在揭示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的现状、趋势和存在问题,以及治理机制的创新实践和挑战。
关于对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现状的研究综述我国乡村社会治理是指在乡村地区进行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过程,是保障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现状进行研究和综述,有助于深入了解当前乡村社会治理的问题和难点,为改进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之参。
一、乡村社会治理现状的相关问题1. 人口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进城务工、外出打工,导致乡村地区的人口流失严重,使得乡村地区的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而年轻人的外出工作也给乡村地区的社会治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2. 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不健全相比于城市地区,乡村地区的社会治理体系相对薄弱,人才储备不足,社会资源分布不均,社会治理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社会组织、社会救助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等。
这些问题使得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着较大的盲区和不完善之处。
3. 农村治安问题乡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和社会资源的不足,治安问题的发生率相对城市地区较高,犯罪率逐渐走高。
而缺乏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导致对农村治安问题的防范和治理局限性较大。
4. 治理机制不健全乡村地区的社会治理机制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缺乏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手段和理念,而政府部门的能力和意愿限制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效果。
1. 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重点通过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社会救助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发展,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增加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2. 强化农村公共安全建设加大对农村公共安全工作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社会治理的组织模式和方法手段,通过建立村级治安巡逻队、保卫警长制度、警民共建社会治安体系等措施,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和治安的稳定性。
3. 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推行从传统的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向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包括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实施农村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改革等,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和效率。
社会治理文献综述
社会治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方参与,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发展,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一、社会治理的理论框架
1. 新公共管理理论:该理论强调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采用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 社会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合作和互助关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社会创新理论:该理论主张通过创新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等方面。
二、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1. 社区治理模式:该模式强调社区居民的自治和参与,通过建立社区委员会、志愿者组织等方式来实现社区治理。
2.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该模式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服务交给社会组织或企业来提供,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 数字化治理模式:该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包括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等方面。
三、社会治理的问题与挑战
1. 社会治理的责任分配问题:如何合理分配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和角色?
2. 社会治理的协调机制问题:如何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来解决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3. 社会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在保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