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分析》题库(I)

《食品分析》题库(I)

《食品分析》题库(I)
《食品分析》题库(I)

《食品分析》题库(I)

一、填空题

1.索氏提取法测得的脂肪含量主要成分是游离脂肪,故其最后定量的脂肪是⑴。

2.在一定温度下,用同一密度瓶分别称量等体积的样品溶液和蒸馏水的质量,两者之比称为该样品溶液的⑵。

3.直接干燥法测定食品中的水分的一般温度范围是⑶。

4.灼烧法测定果蔬、动物组织等含水分较多的试样中的粗灰分时,先要制备成均匀的试样,再准确称取适量试样于已知重量坩埚中,炭化前先要⑷。

5.准确量取溶液2.00mL时,应使用⑸(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A量筒,B 量杯,C移液管,D滴定管)。

6.提取固体样品中可溶性糖以水作提取剂时,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⑹℃。

7.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在53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与标准比较定量测定⑺含量。

8.总酸度的测定,样液颜色过深或浑浊,则宜在滴定前用与样液同体积的不含CO2⑻或采用⑼。

9.蛋白质的凯氏法定量测定时,加碱蒸馏出的氨用⑽吸收后再以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

10.食品分析根据分析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⑾、和⑿。

11.食用油脂中脂肪约占⒀。

12.电化学法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作⒁,用饱和甘汞电极作⒂。

13.脂类总量的测定方法有⒃、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碱性乙醚提取法、氯仿-甲醇法、罗紫哥特里法等。

14.乳品脂肪的测定方法有⒄、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

15.灰分的测定内容包括总灰分、⒅、⒆、⒇。

二、判断题

1.检验用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可以用自来水。

2.分析检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水可以用去离子水。

3.标准试剂是用于衡量其他物质化学量的标准物质。

4.高纯试剂主要用于常量分析中试样的分解及试液的制备。

5.采样时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

6.干法灰化时为缩短操作时间,应尽快升温,大火进行加热,直到样品灰化至无黑色炭粒。

7.消化操作应在通风橱中或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

8.消化的同时,应作空白试验,以消除样品中杂质的干扰。

9.准确称取是指用精密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为±0.1mg。

10.仪器误差、试剂误差、方法误差和操作者的失误均属于系统误差。

11.偏差越小,平行测定的测得值越接近,准确度越好。

12.灵敏度是指检验方法和仪器能测到的最低限度,一般用最小检出量或最低浓度来表示。

13.滴定管滴定操作前应先排气,使下端出口管也充满溶液。

14.食品水分的测定一般控制温度为95 ~ 105℃。

15.水分的测定中,在样品恒重范围内,如后一次质量高于前一次质量,以前一次质量计算。

16.以0.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为0.01000mol/L的HCl溶液,滴定前溶液的pH值是1。

17.分析检验时,应根据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合理选用不同纯度的化学试剂。

18.基准物是用于标定标准溶液的化学物质。

19.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用化学纯的试剂。

20.NaOH标准溶液只能配成近似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以获得准确浓度。

21.容量瓶能够准确量取所容纳液体的体积。

22.酸式滴定管活塞上凡士林涂得越多越有利于滴定。

23.凯氏定氮法测牛乳蛋白质含量时,蒸馏装置冷凝管应插入吸收液液面以下。

24.脂肪含量测定时若用石油醚作提取剂,则样品必需先脱净水分。

25.计算值0.54%的有效数字是2位。

26.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时依据了朗伯比尔定律A=KLC。

27.偶然误差是由于某些偶然性因素引起的,但出现在误差的概率符合正态分布。

28.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时,滴定终点就是化学计量点。

29.精密度愈好则准确度愈高。

30.食品分析过程中,数据的运算应先修约再运算。

三、单项选择题

1.食品分析中常的25mL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

(A)0.1ml (B)0.01ml (C)1ml (D)0.02ml

2.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

3.40+5.7281+1.00421= 。

(A)10.13231 (B)10.1323 (C)10.132 (D)10.13

3.根据质量标准及用用途,分析纯试剂(AR)是

(A)标准试剂(B)普通试剂(C)高纯试剂 (D)专用试剂

4.食品分析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A)基准试剂(B)分析纯试剂(C)优级纯试剂(D)化学纯试剂

5.食品检验的基本步骤为。

(A)样品的处理→取样或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分析检测→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

(B)取样或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处理→样品的分析检测→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

(C)取样或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分析检测→样品的处理→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

(D)样品的处理→样品的分析检测→取样或样品的采集→分析结果的记录与处理

6.将数字0.350,0.4500,1.050分别取舍到只保留一位小数,结果为。

(A)0.4, 0.4, 1.0 (B)0.4, 0.5, 1.1 (C)0.3, 0.4, 1.0 (D)0.4, 0.4, 1.1

7.准确量取溶液2.00mL时,应使用。

(A)量筒(B)量杯(C)移液管(D)滴定管

8.各种试剂按纯度从高到低的代号顺序是。

(A)GR>AR>CP (B)GR>CP> AR (C)AR>CP>GR (D)CP>AR> GR

9.有关滴定管的使用错误的是。

(A)使用前应洗干净,并检漏

(B)滴定前应保证尖嘴部分无气泡

(C)要求较高时,要进行体积校正

(D)为保证标准溶液浓度不变,使用前可加热烘干

10.分析试样保留存查的时间为。

(A)3~6小时(B)3~6天(C)3~6个月(D)3~6年

11.实验室中用以保干仪器的CoCl2变色硅胶失效时的颜色是。

(A)红色(B)蓝色(C)黄色(D)黑色

12.制得的分析试样至少应,供测定和保留存查。

(A)一样一份(B)一样二份(C)一样三份(D)一样多份

13.从750件茶叶样中取分析检测样,应取件为宜。

(A)2 (B)9 (C)13 (D)14

14.肉及其制品总灰分测定时,灰化温度为。

(A)103±2℃(B) 525±25℃(C)550~600℃(D) 95~105℃

15.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中蒸馏方法为。

(A)水蒸气蒸馏法(B)水浴蒸馏法(C)减压蒸馏法(D)电炉直接加热法

16.采样后要立即按顺序进行下列工作。

(A)密塞→贴上标签→标注→立即检验或存放

(B)贴上标签→密塞→标注→立即检验或存放

(C)贴上标签→标注→密塞→立即检验或存放

(D)立即检验或存放→貼上标签→标注→密塞

17.蒸馏水自标准滴管流下的一滴的量,在20℃时滴相当于1.0mL。

(A)10 (B)15 (C)20 (D)30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酸滴定弱碱时的等量点大于7 (B)强碱滴定弱酸时的等量点大于7

(C)强碱滴定弱酸时的等量点等于7 (D)强酸滴定弱碱时的等量点等于7

19.下列误差中不属于酸碱滴定的系统误差的是。

(A)滴定误差(B)仪器误差(C)个人误差(D)操作错误

20.某碱样为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液,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V 1 m L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V 2 m L ,V 1与V 2的关系是 。

(A)V 1=V 2 (B)V 1> V 2 (C)V 1

21.测定牛乳中脂肪含量的基准方法是 。

(A)盖勃法 (B)罗紫-哥特里法 (C)巴氏法 (D)索氏抽提法

22.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仲裁方法是 。

(A)双缩脲法 (B)凯氏定氮法 (C)紫外法 (D)考马斯亮兰染色法

23.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时,所用的消化剂是 。

(A)硫酸钠-硫酸钾 (B)硝酸钠-硫酸钾 (C)硫酸铜-硫酸钡 (D)硫酸铜-硫酸钾

24.在一组平行测定中,测得试样中钙的百分含量分别为22.38、22.39、22.36、22.40 和22.48,用Q 检验判断,应弃去的是 。(已知:Q 0.90=0.64,n=5 时)。

(A)22.38 (B)22.40 (C)22.48 (D)22.39 25.5

.12707.71303.40234.0??的计算结果是 。 (A)0.0561259 (B)0.056 (C)0.0561 (D)0.05613 26.由计算器算得

2000.0036.11124.1236.2??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

(A)12.00 (B)12.0045 (C)12 (D)12.0

27.空白试验是指 。 (A)在不加待测成分的前提下,按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实验。

(B)用任何一种溶液代替样液的实验。

(C)不用标准溶液的实验。

(D)在不加样品的前提下,按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实验。 28.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A)代表性 (B)典型性 (C)随意性 (D)适时性 29.常压干法灰化的温度一般是

(A)100~150℃ (B)500~600℃ (C)200~300℃ (D)1200~1500℃

30.下述食品样品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A)稻谷 (B)蜂蜜 (C)鲜乳 (D)苹果

31.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A)强还原剂 (B)强萃取剂 (C)强氧化剂 (D)强吸附剂

32.当蒸馏物受热易分解或沸点太高时,可选用 方法从样品中分离。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高压蒸馏 (D)无法确定

33.水蒸汽蒸馏利用具有一定挥发度的被测组分与水蒸汽混合成份的沸点 而有效地把被测成份从样液中蒸发出来。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34.物质在某温度下的绝对密度与该物质在同一温度下对4℃水的相对密度的关系是 (A)相等 (B)数值上相同 (C)可换算 (D)无法确定

35.乳稠计的读数为20时,相当于相对密度为

(A) 20 (B) 20% (C) 1.020 (D) 0.20

36.相对密度12t t d 的表示中,t 2表示 。

(A)待测物质的温度 (B)纯水的温度 (C)室温 (D)标准温度

37.哪类样品在干燥前应加入精制海砂

(A)固体样品 (B)液体样品 (C)浓稠态样品 (D)气态样品

38.水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 。

(A)水浴锅 (B)马福炉 (C)恒温烘箱 (D)电炉

39.确定常压干燥法的时间的方法是

(A)干燥到恒重 (B)规定干燥一定时间

(C)95~105℃干燥3~4小时 (D)95~105℃干燥6小时

40. 是公认的测定香料中水分含量的标准。

(A)直接干燥法 (B)减压干燥法 (C)蒸馏法 (D)卡尔费休法 41.蒸馏法测定水份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A)甲苯、二甲苯 (B)乙醚、石油醚 (C)氯仿、乙醇 (D)四氯化碳、乙醚

42.对食品灰分叙述正确的是

(A)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

(B)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

食品分析方法的分类

食品分析方法的分类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食品分析方法的分类 对食品品质的评价,主要包括食品营养、卫生和嗜好性三个方面。食品分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感观分析法、理化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和酶分析法。 1.感观分析法感官分析又叫感观检验或感观评价,是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 器官(眼、耳、鼻、舌、皮肤)所具有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结合平时积累的实践经验,并借助一定的器具对食品的色、香、味、形等质量特性和卫生状况做出判定和客观评价的方法。感观检验作为食品检验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简便易行、快速灵敏、不需要特殊器材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目前还不能用仪器定量评价的某些食品特性的检验,如水果滋味的检验、食品风味的检验以及烟、酒、茶的气味检验等。 依据所使用的感觉器官的不同,感官检验可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听觉检验五种。 (1)视觉检定是鉴定者利用视觉器官,通过观察食物的外观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等,来评价食品的品质如新鲜程度、又无不良改变以及鉴别果蔬成熟度等的方法。 (2)嗅觉鉴定是通过人的嗅觉器官检验食品的气味,进而评价食品质量(如纯度、新鲜度或劣变程度) (3)味觉鉴定是利用人的味觉器官(主要是舌头),通过品尝食物的滋味和风味,从而鉴别食品品质优劣的方法。味觉检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的风味(风味是食品的香气、滋味、入口获得的香气和口感的综合构成),也是识别某些食品是否酸败、发酵的重要手段。

(4)听觉器官听觉鉴定是凭借人体的听觉器官对声音的反应来检验食品品质的方法。听觉鉴定可以用来评判食品的成熟度、新鲜度、冷冻程度及罐头食品的真空度等。 (5)触觉鉴定是通过被检食品用于鉴定者的触觉器官(手、皮肤)所产生的反应来评价食品品质的一种方法。如根据某些食品的脆性、弹性、干湿、软硬、黏度、凉热等情况,可评判食品的品质优劣和是否正常。 感官分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差别检验法,标度和类别检验法、分析或描述性检验法等。 感官分析法虽然简便、实用且多数情况下不受鉴定地点的限制。但也存在明显缺陷,由于感官分析是以经过培训的评价员的感觉作为一种“仪器”来测定食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产品之间的差异,因此判断的准确性与检验者的感觉器官的明锐程度和实践经验密切相关。同时检验者的主观因素(如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文化素养、情绪等),以及环境条件(如光线、声响等)都会对鉴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感官检验的结果大多情况下只能用于比较性的用词(优、良、中、劣等)表示或用文字表述,很难给出食品品质优劣程度的确切数字。 2.理化分析法根据测定原理、操作方法等的不同,梨花分析又可分为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三类。 (1)物理分析法通过对被测食品的某些物理性如温度、密度、折射率、旋光度、沸点、透明度的的测定,可间接求出食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进而判断被检食品的纯度和品质。物理分析法简便、实用,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广泛。

《变电检修工(第二版)》高级工理论题库

一、选择题1. 功率因数用cosφ表示,其公式为()。 (D)cosφ=P/S。答案:D 2.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节点电流的方程是()。 (A)ΣI=0;答案:A 3. 磁力线、电流和作用力三者的方向是()。 (B)三者相互垂直;答案:B 4. 交流电路中电流比电压滞后90°,该电路属于()电路。(C)纯电感;答案:C 5. 在变压器中性点装入消弧线圈的目的是()。 (D)补偿接地及故障时的电容电流。答案:D 6. 变压器的功能是()。(D)传递功率。答案:D 7. 纯净的SF6气体是()的。(A)无毒;答案:A 8. GW5-35系列隔离开关,三相不同期接触不应超过()mm。 (B)5;答案:B 9. 纯电容元件在电路中()电能。(A)储存;答案:A 10. 当温度升高时,变压器的直流电阻()。 (A)随着增大答案:A 11. GN-10系列隔离开关,动触头进入静触头的深度应不小于()。 (D)90%。答案:D 12. Y,d11接线的变压器,二次侧线电压超前一次侧线电压()。(D)30°答案:D 13. 避雷针高度在30m以下与保护半径()关系。 (A)成正比;答案:A 14. GW7-220系列隔离开关的闸刀后端加装平衡的作用是()。 (B)减小分闸操作力;答案:B 15. 高压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开断()。 (C)最大短路电流有效值;答案:C 16. 用扳手拧紧螺母时,如果以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扳手上,则力矩螺母中心远时比近时()(C)省力答案:C 17. 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属于()。 (C)保护接地;答案:C 18. 线路的过电流保护是保护()的。(C)线路;答案:C 19. 发生()故障时,零序电流过滤器和零序电压互感器有零序电流输出。(D)单相接地。答案:D 20. 大气过电压是由于()引起的。(D)雷电。答案:D 21. 线路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启动电流是()。 (C)大于允许的过负荷电流;答案:C 22. 选用锯条锯齿的粗细,可按切割材料的()程度来选用。(A)厚度,软、硬;答案:A 23. 麻绳用于一般起重作业,其安全系数为5,用于吊人绳索,其安全系数为()。(A)14;答案:A 24. 钢丝绳用于以机器为动力的起重设备时,其安全系数应取()。 (C)5~6;答案:C 25. 钢丝绳用于绑扎起重物的绑扎绳时,安全系数应取()。 (C)10;答案:C 26. 氧化锌避雷器一般情况下()安装(B)垂直;答案:B 27. 变压器大修后,在10~30℃范围内,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不得低于()。(A)1.3;答案:A 28.SF6设备补充新气体,钢瓶内的含水量应不大于()。 (C)68μL/L;答案:C 29. GW7—220型隔离开关触指发生严重烧伤,如烧伤、磨损深度大于()mm时,应更换。(B)0.5;答案:B 30. 硬母线引下线制作时一般采用()作样板。 (A)8号镀锌铁丝;答案:A 31. GW7型隔离开关主刀合闸后,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间隙为()mm,动触头中心与静触头中心高度误差小于2mm。 (B)30~50;答案:B 32. 变压器吊芯大修,器身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从器身开始与空气接触时算起(注油时间不包括在内),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5%小于75%时,允许暴露()h。 (C)12;答案:C 33. 工频耐压试验能考核变压器()缺陷。 (D)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引线之间的绝缘薄弱。答案:D 34. 断路器与操动机构基础的中心距离及高度误差不应大于()mm。(C)10;答案:C 35. 消弧线圈交接试验,测量其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的实测值与出厂值比较,其变化应不大于()。 (B)2%;答案:B 36. 并联电容器的电容值在(),测得电容值不超过出厂实测值的±10%时,则此电容值在合格范围内。 (B)交接预试时;答案:B 37. 变压器、互感器器身在蒸汽烘房中进行真空干燥处理时,最高温度控制点是()。(B)105℃±5℃;答案:B 38. 绞线截面35~50mm2,绑线直径2.3mm,中间绑长50mm,则接头长度为()mm。(A)350;答案:A 39. 钢芯铝绞线,断一股钢芯,或铝线部分损坏面积超过铝线导电部分面积的()时必须重接。(C)25%答案:C 40.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A)不会升高;答案:A 41. 装有气体继电器的油浸式变压器,联管朝向储油柜方向应有()的升高坡度。(C)1%~1.5%;答案:C 42. 变压器经真空注油后,其补油应()。 (B)经储油柜注入;答案:B 43. 独立避雷针一般与被保护物间的空气距离不小于5m,避雷针接地装置与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不小于()m。(B)3;答案:B 44. 在非高电阻率地区220kV变电站中,独立避雷针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Ω。(C)10;答案:C 45. 断路器的同期不合格,非全相分、合闸操作可能使中性点不接地的变压器中性点上产生()。 (A)过电压;答案:A 46. 变压器接线组别为Y,y0时,其中性线电流不得超过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B)25%;答案:B 47. GW6—220隔离开关在合闸位置与操作绝缘子上部相连的轴的拐臂应越过死点()mm。(C)4±1答案:C 48. 在配制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电解液时,为了避免溶液溅到身上,烧伤皮肤或损坏衣服,应备有()。 (B)3%硼酸水溶液供洗涤之用;答案:B 49. 一台SF6断路器需解体大修时,回收完SF6气体后应()。 (B)用高纯度N2气体冲洗内部两遍并抽真空后方 可分解;答案:B 50. 10kV室外配电装置的最小相间安全距离为()mm。(B)200;答案:B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食品化学实验报告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目的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二、原理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 一、目的 掌握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熟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原理 Folin-酚试剂法包括两步反应:第一步是在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与铜作用生成蛋白质-铜络合物;第二步是此络合物将磷钼酸-磷钨酸试剂(Folin 试剂)还原,产生深蓝色(磷钼蓝和磷钨蓝混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操作简便,灵敏度比双缩脲法高100 倍,定量范围为5~100μg 蛋白质。Folin 试剂显色反应由酪氨酸、色氨酸和半胱氨酸引起,因此样品中若含有酚类、柠檬酸和巯基化合物均有干扰作用。此外,不同蛋白质因酪氨酸、色氨酸含量不同而使显色强度稍有不同。 三、实验材料、主要仪器和试剂 1.实验材料 绿豆芽下胚轴(也可用其它材料如面粉)

2.仪器 (1)722 型(或721 型)分光光度计 (2)4 000r/min 的离心机 (3)分析天平 (4)容量瓶(50mL) (5)量筒 (6)移液管(0.5mL、1mL、5mL) 3.试剂(纯度均为分析纯) (1)0. 5mol/L NaOH (2) 试剂甲: (A)称取10g Na2CO3,2g NaOH 和0.25g 酒石酸钾钠,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B)称取0.5g CuSO4·5H2O,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每次使用前将(A)液50 份与(B)液1 份,即为试剂甲,其有效期为1d,过期失效。 (3)试剂乙: 在1.5L 容积的磨口回流器中加入100g 钨酸钠(Na2WO4·2H2O)和700mL 蒸馏水,再加50mL 85 %磷酸和100mL 浓盐酸充分混匀,接上回流冷凝管,以小火回流10h。回流结束后,加入150g 硫酸锂和50mL 蒸馏水

(完整版)食品分析习题课件

绪论 1、试简述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任务。你准备怎样来学好这门课程? 2、食品分析包含了哪些内容? 第一章: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1.作为品质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你必须指导新来的工作人员选择采样计划。你将与新来者讨论哪些常规因数?如何区分属性采样和变量采样?三种基本采样计划的差异和与采样计划有关的风险是什么? 2.你的上司要求你提出并采用一种多重采样计划。你怎样确定接受线和拒绝线?为什么? 3.非概率采样和概率采样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更适用?为什么? 4.对一种适用于收集供分析用的代表性样品的装置来说,试描述为确保采集代表性样品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和适用这种装置采样的食品产品。 5.制备分析样品的装置,应采取什么预防措施,来确保样品组成在制备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6.实验室认可有那些作用,其程序是什么? 7.采样之前应做那些工作?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 8.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9.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10.常用的样品预处理发放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11.针对下列与样品采集和制备有关的问题,说出一种解决问题的答案。 (1)样品偏差; (2)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组成成分的变化; (3)在研磨过程中的金属污染; (4)在分析前样品存储过程中的微生物生长。 12.用一系列溶剂提取转移蛋白质前,你必须将谷物蛋白质粉碎成10目大小的样品。(1)10目的含义是什么? (2)你会采用10目筛用于分析吗?试说明理由。 13.你公司想创立一个营养物标准分析,你负责谷制品的样品采集和制备。你的产品是“低脂”和“高纤维”的。你将用哪种采样计划?你将用属性采样还是变量采样?你的情况与哪种风险有关?你用概率采样还是非概率采样?在样品采集和制备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特殊问题?你应该如何防止和减少这些问题。 第二章: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版安规题库变电部分案例分析

案例1高空抛掷保安线造成220k V母线失压2015年3月17日,某750kV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220kV III段母线停电检修,1号主变压器运行,220kV I、II、IV段母线运行,IV段母线带220kV凤阳双线和凤嘉双线运行。 18时20分,某送变电施工人员在检查220kV I、III段母线分段间隔靠III段母线侧绝缘子连接螺栓及销子时,高空作业车停放在I、III段母线分段母线间隔,施工人员柴××向高空作业车车斗抛掷个人保安线,现场监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制止,柴××不听监护人员制止,再次向高空作业车车都内抛掷个人保安线,在抛掷过程中因安全距离不够,引起IV段母线下方的凤阳一线23833刀闸动触头对分段间隔22533刀闸至III段母线的连接线放电,IV段母线差动保护动作,跳开220kV凤阳一线、二线、凤嘉一、二线,220kV昭阳变电站、嘉润变电站、嘉润电厂3各厂站全停。试分析该起事故中的违章行为。 ( (2)现场违章制止不力。违反变电《安规》“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的规定。 ( 案例2 误入线路侧带电的开关柜触电灼伤 2015年3月18日,某110kV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带35kV II段母线运行;35kV I段母线及电压互感器、狮桥341开关、南极347开关及线路处于检修状态,备用345开关、1号主变压器301开关、仙霞343开关处于冷备用状态,仙霞343开关柜线路侧带电。 因前一日该变电站35kV I段母线故障,造成1号主变压器301开关后备保护跳闸。3月18日上午,经变电检修人员现场检查测试后,最终确定35kV狮桥341开关柜A、B相、南极347开关柜C相及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C相共4只上触头盒绝缘损坏,并制定了检修方案。 16时00分,运维站值班人员洪××许可工作负责人曹××变电第一种工作票开工,许可人向工作负责人交代了带电部位和注意事项,说明了邻近仙霞343线路带电(仙霞343开关为冷备用状态,但手车已被拉出开关仓,且触头挡板被打开,柜门掩合)。16时10分,曹××安排章××、赵×、庶×负责35kV备用345开关柜上触头盒拆除和狮桥341开关柜A、B相上触头盒更换及清洗;安排胡××、齐××负责南极347及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C相上触头盒更换及清洗,进行了安全交底后开始工作。17时55分左右,工作班成员在赵×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误入邻近的仙霞343开关柜内(柜内下触头带电)。1分钟后,现场人员听到响声并发现其触电倒在343开关柜前,右手右脚电弧灼伤。试分析该起事故中的违章行为。 (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专责监护人的指挥,严格遵守本规程和劳动纪律,在确定的作业范围内工作,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互相关心工作安全”的规定。 ( 案例3 误将开关柜后母线桥小室盖板打开触电 2015年03月23日,某供电公司110kV某变电站1号主变压器单元春检试验,8时20分,变电检修三班作业小组完成安全措施交待、签字确认手续后开工。工作负责人张××,作业人员陈××、孙××进行10kV501进行开关柜全回路电阻测试工作。9时40分,孙××在柜后做准备工作时,误将501开关后柜门母线桥小室盖板打开(小室内部有未停电的10kV3号母线),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试分析该起事故中的违章行为。 ( ( (3)工作负责人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孙××的违章行为,未能尽到监护责任。违反变电《安案例4擅自移开遮栏解锁触电

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2015刘凤茹

《食品工艺学实验》实验指导书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与食品加工系 2015年11月

实验目录 实验一食用胶凝胶条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实验二牛肉干的加工 实验三原料乳的分析与检验 实验四糖水梨罐头制作 实验五蛋糕的制作及质量检验 实验六酥性饼干的制作与质量检验 实验七内酯豆腐的制作

实验一食用胶凝胶条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综合了果汁的制作、调配与浓缩;食用胶的凝胶形成机理;果冻的感官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果冻的一般加工工艺和操作技能;了解食用胶的凝胶作用;掌握不同凝胶条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二、制作原理 水果经洗涤、破碎、加热软化、榨汁后,利用天然增稠剂的凝胶性形成果冻凝胶。 卡拉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由半乳糖及脱水半乳糖组成的多糖类硫酸酯的钙、钠、铵盐。用蔗糖水溶液浸湿,易分散于水中,在加热至沸时融化成溶胶,放冷后则形成凝胶。 三、实验器具与材料 仪器与工具:手持糖量计、pH计、电子天平、台秤、水浴锅、砧板、刀、烧杯、玻棒、纱布、80目不锈钢滤网等。 材料:市售新鲜水果、白砂糖、柠檬酸、卡拉胶等。 四、实验主要内容 1. 果汁的制作 清洗:摘除蒂、柄,充分清洗干净。 破碎:将果实切成碎片,称重并测定果实的糖度。 加热软化:原料放入大烧杯,按果实重量添加0.2%的柠檬酸,然后置于水浴锅中,在80℃下加热15~20 min。 榨汁过滤:用滤布将果汁滤出,将滤渣加入适量水再次加热、过滤,滤液合并。 2. 果冻凝胶

测定滤液的pH值,将滤液煮沸待用; 添加卡拉胶:卡拉胶与白砂糖(果汁量的15~20%)在固态下混合,以防止在溶解时结团。卡拉胶的添加量:建议从果汁量的0.5%~1.2%之间取三个值进行试验。 将混合物料投入等量冷水中,浸泡5~10min,使卡拉胶充分吸水均匀分散,再边搅拌边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5-10min,除去表面的泡沫; 趁热用80目不锈钢网过滤,以除去杂质并加入经煮沸的果汁(可加0.02%KCL),搅拌均匀; 罐装后进行巴氏杀菌,条件为85-90℃热水浸泡15min,杀菌之后,尽快降至40℃左右即为成品。 五、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实验报告

1.目的 掌握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的原理、操作、条件、注意事项。 2.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在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计算含氮量再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3.试剂 3.1浓硫酸、硫酸铜、硫酸钾,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氮的蒸馏水配制 3.2混合指示液 1份(1g/L)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1g/L溴甲酚氯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也可用2份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1g/L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3.3氢氧化钠溶液(400g/L) 3.4标准滴定溶液 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500mol/L]或盐酸标准溶液[c(HCl) 0.0500mol/L] 3.5硼酸溶液(20g/L) 4.仪器 定氮蒸馏装置 5.样品 全蛋(2.47g) 6.操作 6.1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2—5g半固体样品,小心移入干燥洁净的500mL凯氏烧瓶中,然后加入研细的硫酸铜0.5g,硫酸钾10g和浓硫酸20mL,轻轻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放于加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后,泡沫完全消失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呈请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取下放冷,慢慢加入20mL水。 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的硫酸铜、硫酸钾、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6.2连接装置 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至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少量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滴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

食品分析与检验

绪论 1、什么是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一门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和卫生状况的学科,是运用感官的、物理的、化学的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对食品的组成成分、感官特性、理化性质和卫生状况进行分析检测,研究检测原理、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的应用性科学。 2、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任务是什么? (1)根据指定的技术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对食品生产的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及成品进行分析与检验,从而对食品的品质、营养、安全与卫生进行评定,保证食品质量符合食品标准的 要求 (2)对食品生产工艺参数、工艺流程进行监控,确定工艺参数、工艺要求,掌握生产情况,以确保食品质量,从而指导与控制生产工艺过程 (3)为食品生产企业成本核算、制定生产计划提供基本数据 (4)开发新的食品资源,提高食品质量以及寻找食品的污染来源,使广大消费者获得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和经济卫生的食品,为食品生产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依据 (5)检验机构根据政府质量监督行政部门的要求,对生产企业的产品或上市的商品进行检验,为政府管理部门对食品品质进行宏观监控提供依据 (6)当发生产品质量纠纷时,第三方检验机构根据解决纠纷的有关机构的委托,对有争议产品做出仲裁检验,为有关机构解决产品质量纠纷提供技术依据 (7)在进出口贸易中,根据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合同规定,对进出口食品进行检测,保证进出口食品的质量,维护国家出口信誉 (8)当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时,检验机构对残留食物做出仲裁检验,为时间的调查及解决提供技术依据 3、食品分析与检验包含了哪些内容? 食品的感官检验 食品的理化检验: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功能性食品的检测转基因食品的检测食品包装材料和盛放容器分析 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鉴定腐败变质食品的检验掺假食品的检测 第二章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一般程序 1、食品分析与检验的一般程序:样品的采取及制备→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检验结果的数据处理 2、采样的原则是什么? (1)采样必须注意样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代表性和均匀性;采样数量应能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及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要求,一式三份供检验、复检与备查用,每一份不少于0.5kg (2)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一切采样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在检验之前应防止一切有害物质或干扰物质带入样品 (3)要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写明采样单位、地址、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条件、包装情况、采样数量、现场卫生状况、运输、储藏条件、外观、检验项目及采样人等 (4)采样后应在4h内迅速送检验室检验,尽量避免样品在见眼前发生变化,使其保持原来的理化状态。检验前不应发生污染或变质、成分逸散、水分增减及酶的影响 3、采样的步骤有哪些? 需检验的批量食品(采样)→原始样品(混合、处理缩分)→平均样品→试样样品复 检样品保留样品 4、样品与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有机物破坏法(干法灰化、湿法灰化)、蒸馏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溶剂提取法(溶液层析法、浸泡法)、盐析法化学分离法(硫化和皂化法、沉淀分离法、掩蔽法)、色层分离法(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浓缩法(常压浓缩法、减压浓缩法) 5、数据处理方法 例:0.0121+25.04+1.05782=? 结果位数按小数点后面位数最少的计算 0.0121*5.64*1.06=? 结果按有效数字最少的计算 第三章食品感官检验 1、食品感官评价包括哪些? 味觉评价嗅觉评价视觉评价听觉评价触觉评价口感评价

技能鉴定变电检修题库(全)

变电检修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 目录: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绘图题论述题 一、选择题 下列每题都有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La5A1001我们把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称为(C)。 (A)电动势;(B)电势差;(C)电压;(D)电压差。 La5A1002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表示(B)做功本领的大小。 (A)电场力;(B)外力;(C)摩擦力;(D)磁场力。 La5A100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D)。 (A)强度;(B)单位;(C)合成;(D)作用点。 La5A1005在30Ω电阻的两端加60V的电压,则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D)。 (A)1800A;(B)90A;(C)30A;(D)2A。 La5A1006在一电压恒定的直流电路中,电阻值增大时。电流(C)。 (A)不变;(B)增大;(C)减小;(D)变化不定。 La5A1007交流10kV母线电压是指交流三相三线制的(A)。 (A)线电压;(B)相电压;(C)线路电压;(D)设备电压。 La5A1008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最大值、频率和(D)。 (A)有效值;(B)最小值;(C)周期;(D)初相角。 La5A2009我们使用的照明电压为220V,这个值是交流电的(A)。 (A)有效值;(B)最大值;(C)恒定值;(D)瞬时值。 La5A2010 电源作Y形连接时,线电压U L 与相电压U ph的数值关系为(A)。 (A)U L=3U ph;(B)U L=2U ph;(C)U L=U ph;(D) U L=3U ph。

La5A2011一只标有“1kΩ、10kW”的电阻,允许电压(B)。 (A)无限制;(B)有最高限制;(C)有最低限制; (D)无法表示。 La5A2012交流电路中,某元件电流的(C)值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量。 (A)有效;(B)平均;(C)瞬时;(D)最大。 La5A3013当线圈中的电流(A)时,线圈两端产生自感电动势。 (A)变化时;(B)不变时;(C)很大时;(D)很小时。 La5A3015交流电的最大值I m和有效值I之间的关系为(A)。 (A)I m=2I;(B)I m=2I/2;(C)I m=I; (D)I m=3I。 La5A3016在正弦交流电路中,节点电流的方程是(A)。 (A)∑I=0;(B)∑I=1;(C)∑I=2;(D)∑I=3。 La5A5017一段导线,其电阻为R,将其从中对折合并成一段新的导线。则其电阻为(D)。 (A)2R;(B)R;(C)R/2;(D)R/4。 La4A1018三极管基极的作用是(D)载流子。 (A)发射;(B)收集;(C)输出;(D)控制。 La4A1019把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过程叫(C)。 (A)变压;(B)稳压;(C)整流;(D)滤波。 La4A2020铁磁材料在反复磁化过程中。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始终落后于磁场强度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B)。 (A)磁化;(B)磁滞;(C)剩磁;(D)减磁。 La4A2021 电容器在充电过程中,其(B)。 (A)充电电流不能发生变化;(B)两端电压不能发生突变;(C)储存能量发生突变;(D)储存电场发生突变。 La4A3022如果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电的初相角Φ1—Φ2>0°,这种情况为(B)。 (A)两个正弦交流电同相;(B)第一个正弦交流电超前第二个;(C)两个正弦交流电反相;(D)第二个正弦交流电超前第一个。

食品感官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食安1201 学号 12015001xx 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4.12.03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描述性检验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程。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知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2.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 3.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用描述性检验法来评价样品的感官特性以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二、实验材料 1.材料: 长鼻王膨化夹心卷(蛋黄口味)420g(产地:浙江嘉兴); 伊达玉米味软糖(产地:广东省揭阳市); 金丝猴奶糖(原味)118g(产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小天使鲜米饼270g(产地:浙江杭州); 上好佳酸奶味硬糖(产地:上海市); 上好佳话梅糖(产地:上海市); 达利低糖海苔饼(产地:四川成都市); 达利香葱咸饼130g(产地:福建省泉州市); 饮用纯净水。 2. 检验容器:足量味碟或一次性水杯,要求清洁、干燥。 三、实验步骤 1.被检样品的制备 为评价员准备好所需容器及饮用纯净水,按样品种类分装样品,并呈送给评价员。 2、品评检验 (1)将按照准备表组合并标记好的样品连同问答表一起呈送给评价员。 (2)每个评价员品尝四组样品,品评后对样品各特性打分,并填好问答表。(后附问答表) 四、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回收得的32份问答表统计酸味类型及甜味类型的数据,即样品一(上好佳酸奶味硬糖)、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样品四(金丝猴奶糖)的数据。数据汇总如下: 1、酸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得样品一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69; 气味=5.03 ;口感= 5.66;整体=5.66 ②JAR:味道=3.00 ; 气味=3.09 ;口感=2.97 ;整体=2.97 表2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人数统计数据 得样品二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25 ; 气味=5.06 ;口感=5.25 ;整体= 5.28 ②JAR:味道=3.44 ; 气味=3.34 ;口感=3.38 ;整体= 3.34 2、甜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表3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人数统计数据

(完整版)变电检修工初级试题库

一.填空 1.断路器的跳闸、合闸操作电源有(直流)和交流两种。 2.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路径。 3.铜和铝搭接时,在干燥的室内铜导体应搪锡,在室外或特殊潮湿的室内应使用(铜铝)过渡片。 4.电流强度说明在电场的作用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5.锯割薄壁管材时,应边锯边向推锯的方向转过一定(角度),沿管壁依次锯开,这样才不容易折断锯条 6.交流10kV母线电压是指交流三相三线制的(线电压)。 7.在电场的作用下,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称为电阻,用符号(R) 表示。 8.连接到电器端子上的软母线、引流线等不应使设备端子受到(机械应力)。 9.钻孔时,如不及时排屑,将会造成钻头工作部分(折断)。 10.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用字母(P)表示。 11.使用电工刀时,为避免伤人,刀口应向(外),用完之后,应将刀身折入刀柄。 12.电功率的常用单位名称为瓦特,用符号(W)表示。 13.在使用移动电动工具时,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14.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导体电阻的存在,导体就会产生(热量)。 15.欧姆定律阐明了电路中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的关系。 16.用起重设备吊装部件时,吊车本体接地必须良好,吊杆与带电部分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17.串联电路上各电阻的压降比等于其(电阻)之比。

18.在并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流等于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 19.绝缘油除用于绝缘外,对变压器还有(冷却)作用。 20.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各自的电阻成反比。 21.由一个或几个元件(串联)构成的没有分支的电路称为支路。 22.ZN5-10G型真空开关触头开距为(10~11mm)。 23.ZN5-10G型真空开关触头超行程为(3~4mm)。 24.回路电压法规定,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25.在电路图上,任何一个闭合电路都叫做(回路)。 27.ZN28-10型真空开关的合闸控制电压范围为(66~143V)。 28.ZN28-10型真空开关的分闸控制电压范围为(66~143V)。 29.在电桥电路中被测值等于比例臂的比值(乘以)比较臂的欧姆数。 30.瓷质绝缘子外表涂一层硬质釉起(防潮)作用,从而提高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和防潮性能。 31.测量1kV及以上电力电缆的(绝缘电阻)应选用2500V兆欧表。 32.常见的(非线性)电阻元件有阀型避雷器中的阀片电阻、晶体二极管等。 33.非线性电阻元件,可用(电压)和(电流)关系曲线来表示。 34.非线性电路的功率计算公式只能使用(P=IU)。 35.我国电力工业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36.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 37.硬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应不小于(30)mm。 38.少油断路器的行程变大或变小,则超行程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1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第二组-2014

二〇一四年四月

嗅觉辨别试验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原理: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嗅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质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性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嗅觉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不是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影响 目的:本实验可作为候选评价员的初选及培训评价员的初始实验。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会不同的嗅觉辨别技术。 二、实验材料 (1)标准香精样品,如柠檬、苹果、茉莉、玫瑰、菠萝、草莓、香蕉、水蜜桃、甜橙、香草、奶油等;溶剂:乙酸乙酯、乙醇、水。 (2)检验容器:具塞棕色玻璃小瓶、脱脂棉、吸管、辨香纸、保鲜膜。 三、实验步骤 A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将棕色瓶洗净贴上标签,液体试剂用棉花沾取适量放入棕色瓶中,固体试剂用药匙取适量倒入棕色瓶中,盖好瓶盖,防止气味流失或串味。评价员将瓶打开,闭上嘴,用手轻轻扇几下,用鼻子吸嗅蒸气,以识别气味样品。一旦确定之后,立即盖上瓶盖,记录数据。 B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乙醇)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试剂液面高度不超过10mm,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在嗅条距底端5~10 mm之间作一标记,并在嗅条顶端写上对应样品编号,将嗅条伸入对应样品瓶中,迅速蘸湿至标记处,立即盖上瓶盖。嗅条拿出来后让溶剂自由挥发几秒钟后,将嗅条距离鼻子几厘米轻轻挥动,通过吸嗅来评价气味。嗅条应不得接触嘴或皮肤。 C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蒸馏水)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每瓶装20-30mL,液面不超过试剂瓶高度的1/3,用保鲜膜封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穿塑料薄膜,然后用嘴含住吸管,吸入试剂瓶中液面上方的气体后,经鼻腔用力呼出。注意吸管不要接触液面。判别味道并记录相关数据。 D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装入品尝杯中,每杯约30mL,用保鲜膜封好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破样品杯的保鲜膜,喝一口溶液,吞咽溶液,在呼气过程中评价气味,并记录数据。 配偶试验:按照“嗅技术训练”中A系列样品的准备方法制备5种不同气味样品各

食品分析复习重点(个人整理版)

天籁影音制作 第二章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 1 基本概念:样品、误差、精密度、准确度等。 样品(sample)是能够代表商品品质的少量实物。 误差(error):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准确度(accuracy):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precision):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2 有哪些样品预处理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一、有机物破坏法 (一)干法灰化 原理: 将一定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置高温电炉中(一般为500-550℃)灼烧灰化,直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为止,所得的残渣即为无机成分,可供测定用。 (二)湿法消化(消化法) 原理: 向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态逸出,待测成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供测试用。 常用的强氧化剂有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二、溶剂提取法 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各组分完全或部分分离的方法,称为溶剂提取法。(一)索氏提取法 将一定量样品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加入溶剂加热回流一定时间,将被测成分提取出来。 溶剂用量少,提取完全,回收率高,操作麻烦需专用的索氏提取器。 (二)溶剂萃取法 利用某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而与其它组分分离的方法,叫溶剂萃取法。 三、蒸馏法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所进行分离的方法。 (一)常压蒸馏 当被蒸馏的物质受热后不发生分解或沸点不太高时,可在常压下进行蒸馏。 加热方式:水浴、油浴或直接加热。 (二) 减压蒸馏 当常压蒸馏容易使蒸馏物质分解,或其沸点太高时,可以采用减压蒸馏。 (三)水蒸汽蒸馏 某些物质沸点较高,直接加热蒸馏时,因受热不均易引起局部炭化;还有些被测成分,当加热到沸点时可能发生分解。 四、色层分离法 又称色谱分离法,是一种在载体上进行物质分离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分离效果好。 五、化学分离法 (一)磺化和皂化 ◇硫酸磺化 原理:浓硫酸能使脂肪磺化,并与脂肪和色素中的不饱和键起加成作用,形成可溶于硫酸和水的强极性化合物,不再被弱极性的有机溶剂所溶解,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皂化法 原理:利用KOH-乙醇溶液将脂肪等杂质皂化除去,以达到净化目的。 适用:对碱稳定的农药提取液的净化。 六、浓缩

《变电检修工第二版》高级工理论题库12页

一、选择题1. 功率因数用cosφ表 示,其公式为()。 (D)cosφ=P/S。答案:D 2.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节点电流的方程是()。 (A)ΣI=0;答案:A 3. 磁力线、电流和作用力三者的方向是()。 (B)三者相互垂直;答案:B 4. 交流电路中电流比电压滞后90°,该电路属于()电路。(C)纯电感;答案:C 5. 在变压器中性点装入消弧线圈的目的是()。 (D)补偿接地及故障时的电容电流。答案:D 6. 变压器的功能是()。(D)传递功率。答案:D 7. 纯净的SF 6 气体是()的。(A)无毒;答案:A 8. GW535系列隔离开关,三相不同期接触不应超过()mm。 (B)5;答案:B 9. 纯电容元件在电路中()电能。 (A)储存;答案:A 10. 当温度升高时,变压器的直流电阻()。 (A)随着增大答案:A 11. GN-10系列隔离开关,动触头进入静触头的深度应不小于()。 (D)90%。答案:D 12. Y,d11接线的变压器,二次侧线电压超前一次侧线电压()。(D)30°答案:D 13. 避雷针高度在30m以下与保护半径()关系。 (A)成正比;答案:A 14. GW7-220系列隔离开关的闸刀后端加装平衡的作用是()。 (B)减小分闸操作力;答案:B 15. 高压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开断()。 (C)最大短路电流有效值;答案:C 16. 用扳手拧紧螺母时,如果以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扳手上,则力矩螺母中心远时比近时()(C)省力答案:C 17. 电气设备外壳接地属于()。 (C)保护接地;答案:C 18. 线路的过电流保护是保护()的。(C)线路;答案:C 19. 发生()故障时,零序电流过滤器和零序电压互感器有零序电流输出。(D)单相接地。答案:D 20. 大气过电压是由于()引起的。(D)雷电。答案:D 21. 线路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启动电流是()。 (C)大于允许的过负荷电流;答案:C 22. 选用锯条锯齿的粗细,可按切割材料的()程度来选用。 (A)厚度,软、硬;答案:A 23. 麻绳用于一般起重作业,其安全系数为5,用于吊人绳索,其安全系数为()。(A)14;答案:A 24. 钢丝绳用于以机器为动力的起重设备时,其安全系数应取()。 (C)5~6;答案:C 25. 钢丝绳用于绑扎起重物的绑扎绳时,安全系数应取()。 (C)10;答案:C 26. 氧化锌避雷器一般情况下()安装(B)垂直;答案:B 27. 变压器大修后,在10~30℃范围内,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不得低于()。(A)1.3;答案:A 28. SF 6 设备补充新气体,钢瓶内的含水量应不大于()。 (C)68L/L;答案:C 29. GW7—220型隔离开关触指发生严重烧伤,如烧伤、磨损深度大于()mm时,应更换。(B)0.5;答案:B 30. 硬母线引下线制作时一般采用()作样板。 (A)8号镀锌铁丝;答案:A 31. GW7型隔离开关主刀合闸后,动触头与静触头之间间隙为()mm,动触头中心与静触头中心高度误差小于2mm。 (B)30~50;答案:B 32. 变压器吊芯大修,器身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从器身开始与空气接触时算起(注油时间不包括在内),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5%小于75%时,允许暴露()h。 (C)12;答案:C 33. 工频耐压试验能考核变压器()缺陷。 (D)高压绕组与低压绕组引线之间的绝缘薄弱。答案:D 34. 断路器与操动机构基础的中心距离及高度误差不应大于()mm。(C)10;答案:C 35. 消弧线圈交接试验,测量其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的实测值与出厂值比较,其变化应不大于()。 (B)2%;答案:B 36. 并联电容器的电容值在(),测得电容值不超过出厂实测值的±10%时,则此电容值在合格范围内。 (B)交接预试时;答案:B 37. 变压器、互感器器身在蒸汽烘房中进行真空干燥处理时,最高温度控制点是()。 (B)105℃±5℃;答案:B 38. 绞线截面35~50mm2,绑线直径2.3mm,中间绑长50mm,则接头长度为()mm。 (A)350;答案:A 39. 钢芯铝绞线,断一股钢芯,或铝线部分损坏面积超过铝线导电部分面积的()时必须重接。(C)25%答案:C 40.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A)不会升高;答案:A 41. 装有气体继电器的油浸式变压器,联管朝向储油柜方向应有()的升高坡度。 (C)1%~1.5%;答案:C 42. 变压器经真空注油后,其补油应

食品分析基本测定的十二个实验

实验一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常压干燥法) 二、实验原理 在一定温度(100~105℃)和压力(常压)下,将样品放在烘箱中加热干燥,蒸发掉水分,干燥前后样品质量之差即为样品的水分量。 三、实验仪器 1.常压恒温干燥箱 2.玻璃称量皿或带盖铝皿 3.电子天平 4.干燥器 四、实验步骤 1.将称量皿洗净、烘干,置于干燥器内冷却,再称重,重复上述步骤至前后两次称量之 。 差小于2mg。记录空皿中m 1 。 2.称取2.00~ 3.00g样品于已恒量的称量皿中,加盖,准确称重,记录重量m 2 3.将盛有样品的称量皿置于100~105℃的常压恒温干燥箱中,盖斜倚在称量皿边上,干燥2小时(在干燥温度达到100℃以后开始计时)。 4.在干燥箱内加盖,取出称量皿,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小时,立即称重。 。 5.重复步骤3、4,直至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2mg。记录重量m 3 六、注意事项 1.固态样品必须磨碎,全部经过20~40目筛,混合均匀后方可测定。水分含量高的样品要采用二步干燥法进行测定。 2.油脂或高脂肪样品,由于油脂的氧化,而使后一次的质量可能反而增加,应以前一次质量计算。 3.对于黏稠样品(如甜炼乳或酱类),将10g经酸洗和灼烧过的细海砂及一根细玻璃棒放入蒸发皿中,在95~105℃干燥至恒重。然后准确称取适量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玻璃棒搅匀后放在沸水浴中蒸干(注意中间要不时搅拌),擦干皿底后置于95~105℃干燥箱中干燥4小时,按上述操作反复干燥至恒重。 4.液态样品需经低温浓缩后,再进行高温干燥。 5.根据样品种类的不同,第一次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6.易分解或焦化的样品,可适当降低温度或缩短干燥时间。 实验二总灰分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一定量的样品炭化后放入高温炉内灼烧,使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及水等形式逸出,剩下的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质量即得总灰分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1.实验仪器 ①电子天平②高温炉③电炉④瓷坩埚⑤坩埚钳⑥干燥器。 2.实验试剂 ①1:4盐酸溶液②6mol/L硝酸溶液③36%过氧化氢④0.5%三氯化铁溶液和等量蓝墨水的混合液⑤辛醇或纯植物油 四、实验步骤 1.瓷坩埚的准备 将坩埚用盐酸(1:4)煮1~2小时,洗净、晾干,用三氯化铁与蓝墨水的混合液在埚外壁及盖上写编号,置于500~550℃高温炉中灼烧1小时,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5mg,记录重量m1。 2.准确称取1~20g样品于坩埚内,并记录重量m2。 3.炭化 将盛有样品的坩埚放在电炉上小火加热炭化至无黑烟产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